低碳发展案例汇编前言1InstituteforSustainableCommunities(ISC)ThisResourceGuidehasbeenwrittenandpublishedwiththefinancialandtechnicalsupportfromtheChinaClimateLeadershipAcademy(CLA)ProgramoftheInstituteforSustainableCommunities(ISC).TheChinaCLAisaprogramofISC’sU.S.–ChinaPartnershipforClimateAction,apublic-privatepartnershipwithfundingfromtheU.S.Agency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USAID)andcompanyfoundations.TheChinaCLAprogramsupportslocalgovernmentofficialsintheirlowcarbon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activities.ISCwasfoundedin1991,overtheyears,ISChasbecomerecognizedasamarketleaderthatconnectscivicparticipationwithenvironmentalproblemsolving.Whetherwearebuildingthecapacityofsustainabilityorhelpingcitiesreducetheirgreenhousegasemissions,weremaintruetothathistory,andcontinuetoempowercitizenstorespondtoavarietyofchallengeswithintegrated,sustainable,community-drivenprograms.Todate,wehavecarriedout77projectsin22countriesaroundtheworld.Formoreinformation,visitusatwww.iscscchina.org.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本培训材料的撰写和出版得到了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中国气候领导学院(CLA)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中国气候领导学院是ISC中美气候行动伙伴计划(PCA)框架下的子项目。中美气候行动伙伴计划是由政府与企业共同资助的合作项目,资助方为美国国际开发署和企业基金会。中国气候领导学院协助当地政府开展低碳规划以及相关具体实践。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自199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在企业、社区、政府及大学推广气候环境管理和可持续经济发展领域所拥有的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等国际最佳实践的经验。着力强调同行间互相学习、高效地获取最佳的信息沟通及分享、并根据不同需求量身定制相关课题,如提高建筑和交通能效,减缓气候变化及应对措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推进领导力建设。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在22个国家开展了77个项目。请登录www.iscchina.org/chinese获取更多关于我们的信息。低碳发展案例汇编前言5第一章前言本案例汇编是中美气候领导学院低碳系列高级研修班教材的一部分。本次主题聚焦为“低碳发展与产业升级(2011版)”。区别于2010年的“低碳发展战略与规划”主题,本年度的教材更加关注低碳经济与产业转型的关系,展示具体的优秀案例并整合相关资源。总所周知,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巨大引擎就是快速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不可忽视的真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我们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正在高碳的时代。未来20~30年预计中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仍将持续带来了高碳的刚性需求。这种需求和资源、能源的限制,以及和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矛盾是极为突出的。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人为年排放7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均排放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中国排放总量在未来20年翻倍,以全球20%的人口排放近40%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或许抵消全球所有国家20年的减排努力。这将直接导致中国处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风口浪尖。中国作为世界一极、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已明确目标:到2020年,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碳强度减排的路径在哪里?如何不影响甚至促进经济发展?是每一个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迫切需要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识到两个趋势:1)我国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国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导致中国城市消费端的碳排放增长是刚性的。在经济持续向好的预期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肯定呈快速增长态势;2)中国经历了过去30年的工业大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转型关键期。这个转型将引导中国从“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模式,转入到“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产业格局。中国工业排放总量基数虽然大(通常占沿海发达地区总排放的60~70%),但预计未来呈逐步稳定的态势。所以我们认为:“低碳发展促经济转型”,关键看工业节能和产业升级,依赖于政府有力推动和消费端市场的良性拉动。从供应端角度来看,低碳发展路径包括三方面内容:1)工业能效的提高;2)升级换代产品和服务,提升附加值;3)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从行动优先度来看,工业能效的提高是首位的,而且短期具有经济正效益的。产品服务的升级换代和新能源的发展,是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当低碳产业如同信息产业一样,极大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更新,低碳时代才真正到来。为了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为中国迎接21世纪的全球挑战,我们必须始终在产业转型升级贯彻低碳发展理念,有效地将低碳作为转型催化剂,才能将加速推动低碳事业的发展。这里我们又提出三个方面的“创新”作为我们这本培训教材的基本架构,供读者讨论和研究低碳发展思路。这三个“创新”就是:技术创新、体制(管理)创新、金融创新。低碳发展案例汇编6前言鉴于此,本培训教材共分三篇,分别收集了一些国内外优秀案例和实操经验。第一章的“机制创新”,介绍两个中国案例和两个美国的案例,专门针对工业能效提升。两个分别是苏州市开展“能效之星”创新活动以及河北省组建“超级合同能源公司”的国内案例;另两个是美国威斯康星州“能效聚焦”计划和美国东南部能效联盟。前面三个案例都是政府部门创新管理和激励机制,促进工业能效改进,自愿协议减排方面的优秀实践,后面一个案例介绍美国东南部能效联盟的职能和管理机制。“机制创新”中还可包括“碳交易”等市场机制,但鉴于时间关系,本期培训资料尚未收录到成功案例,有待下期完善。第二章的“技术创新”,试图从如何创新性综合应用技术的角度,说明现阶段低碳技术的创新关键在于综合技术应用的创新,关键是和传统产业升级有机结合。长沙远大城的综合节能技术集成案例,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技术操作性上,都具有非常强的可复制性。“技术创新”的内容还可包括清洁能源利用、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和LED照明等,但限于篇幅,本期培训资料不展开介绍和分析。第三章的“金融创新”,综述了解国内外的创新经验和模式,并且重点介绍美国能效融资模式和印度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能效打捆融资的案例介绍。附录收录了一些参考资料。如“CO2减排行动的优先顺序表”、“低碳园区发展指南”、美国政府能效融资计划程序文件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低碳园区发展指南”是本教材原创的内容,收录的目的是提出一个框架,供学员和同行讨论,以期进一步完善,为中国大量的园区低碳化改造提供参考。本教材所述观点和意见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政府及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编写人员包括: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潘涛、曹晓静、任坤、韩燕、王义蓝(ElaineWang)等。感谢苏州市节能中心、远大集团和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BNL)、王尔德等机构和个人提供案例资料。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7第二章机制创新2.1.案例:苏州“能效之星”创新活动促工业低碳发展2.1.1.案例概览:苏州“能效之星”试水政企合作节能新思路能源审计铺路在能源审计方面,苏州领先一步。政府重视并加以引导,企业积极响应且认真落实,同时苏州节能中心通盘考虑政府和企业双方的需求,根据政策导向,开展节能审计,为企业摸清现状、指明方向。资料显示,苏州不仅经济总量位居江苏省第一,其能源消费也是排在首位,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4;2009年苏州市用电量为879.94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厂一年的发电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2010年苏州市用电量更增至1024亿千瓦时。在苏州的能源消费中,工业企业耗能量最大。在2006年国家实施的《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当中,苏州共有15家企业被列入其中;在2007年江苏省实施的《百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中,苏州共16家企业被列入其中。“在上述两个方案中,国家和省里面要求我们对这些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能源审计,以摸清能源消费的家底,找准未来的节能方向。”苏州市节能中心副主任、总工陆琪铭介绍。2006年10月,苏州市节能中心率先完成了对张家港华芳集团的能源审计报告。该能源审计报告指出,华芳集团可通过管理和节能技改挖掘年节约标准煤53,980吨的潜力,年可节省开支7,371万元。“我们正在深化能效之星活动,将我们在‘十一五’期间摸索出来的节能新思路,进一步在全市推广。”——苏州市节能中心副主任、总工陆琪铭“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政府将给予企业免费的节能技术咨询服务,改变了过去企业在行政压力之下被动节能的局面,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节能互动和合作的平台。”——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能源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这种政企合作新模式是一种机制创新。”——ISC低碳城市项目经理潘涛博士低碳发展案例汇编8机制创新到2007年,苏州完成了列入国家“千家”和省“百家”共计31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提出了367项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挖掘节能潜力215.91万吨标准煤/年。苏州能源审计报告模板成为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能源审计报告样板。因为尝到了能源审计的甜头,苏州市开始将能源审计制度做进一步推广。2007年9月26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苏州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府办[2007]194号),要求到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苏州市402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对此,苏州市对能源审计采取了政府补贴政策,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对能源审计企业提供20~50%不等的能源审计费用政府补贴,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在政府的直接补贴之外,各级政府“以奖代补”的节能量奖励资金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企业通过能源审计发现节能潜力,实施节能技改,申报国家和省级节能量奖励资金项目,可获得节能改造专项资金的支持。截止至2009年6月底,苏州市已完成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417家,通过能源审计,基本摸清了苏州市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现状,提出了2,110项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挖掘节能潜力289.54万吨标准煤/年。“对企业而言,通过能源审计找到了节能的潜力和方向。但是,如何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的节能产品和技术,有效实施节能改造,依然是一个难题。”陆琪铭介绍。能源审计不是为审计而审计,落实跟进能源审计后的项目实施,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落实技改项目,把节能增效从概念变成实实在在的节能数字才是关键所在。企业踊跃参与首期“能效之星”为了破解上述难题,苏州市节能中心决定借鉴国外先进的自愿协议的模式,例如美国的“能源之星”计划。公开资料显示,“能源之星”计划是由美国环境保护署与能源部在1992年合作启动的项目,意在推广节能产品的使用。美国政府出资对各类耗能产品建立了节能标准,由企业自愿申请节能认证,政府对符合节能标准的产品进行认证,授予“能源之星”标牌,之后由政府出资对“能源之星”产品大做广告,进行推广。在借鉴这一制度时,苏州市节能中心对之进行了改造,由对工业终端产品进行节能认证评级,转为对重点用能单位尤其是工业企业整体能效做出认定,分别授予1~5级不同星级。因此,“能效之星”与以往的技改项目有着本质的区别。“能效之星”侧重在继续做技改的同时,“将企业节能的方向从过去的单个项目转到组织层面,这就会引导企业在组织层面去思考节能问题,去深挖节能空间。”杨富强分析。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9根据苏州市节能中心负责人介绍,“能效之星”活动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重点用能企业自愿申请与经信委签订节能协议书;第二阶段是,企业落实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健全组织能源管理制度,政府提供节能技术咨询服务;第三阶段是,企业对节能情况作书面总结,并参与能源之星的评选。起初这一概念并不为企业所理解。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各种名目的评选已经够多了,这种评比是不是敛财的幌子?”但是,苏州市节能中心,无论在咨询服务还是在评出获奖星级环节,都不对企业收费,所以很快打消了企业的这种疑虑。为了推动“能效之星”,苏州市节能中心广泛征求了国内外90多家重点用能单位和100多位知名专家的意见,编制出了《“能效之星”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内容涵盖政策法规、能源管理制度、技术进步、能源绩效四个方面共49个要素,为企业在组织层面节能提供了重要参考。首期”能效之星”,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报名的企业多达47家,大大超过了预定的8~10家,最后24家企业与苏州市经信委签订了节能自愿协议书,承诺在活动期间建立健全节能管理体系,实施70个节能技改项目。首期“能效之星”减碳175.5万吨在24家参与的企业中,其心态和收获也各不相同。“整体来看,参与企业‘能效之星’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收获,就是通过参与该项活动,节能工作和以往相比由被动到主动,还赚了一个吆喝,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也是一个企业对外进行社会责任宣传的一个很好的事例。”杨富强总结。“通过参与这个活动,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苏州市的节能政策,有利于节能工作的开展。”友大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常蓉表示,“在参与过程中,节能中心的能源管理体系及考评建设指导帮助我们发现了很多在管理上被忽略的节能空间。”有的企业收获在技改项目上。在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热试组组长兼煤炭掺烧小组成员张希光看来,“参与这次活动,不仅增加了与同行交流的机会,还大大扩展了技改项目的规模,提高了企业的能效。”对参与“能效之星”的出口型企业而言,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大的效益在绸缪国外可能的绿色贸易壁垒。“我们公司主要是为美国杜邦公司提供原材料,‘能效之星’评选对我们的碳资产管理帮助很大,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采购商的绿色采购标准。”常熟三爱富中昊新材料有限公司王亦呈解释。低碳发展案例汇编10机制创新2010年12月,苏州节能中心通过对首期22家“能效之星”进行评选,最终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为4星企业,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4家3星企业,1家2星企业,1家1星企业,一家企业没有星。根据苏州市节能中心的测算,首期“能效之星”活动共实现节能量70.2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175.5万吨,产生经济效益约7亿人民币。大多数参与企业,对《规范》评鉴甚高,对企业切实改变能源管理观念和实务,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也标志着苏州市已经建立起一种政府、企业、市场联合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激励机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中心主任林伯强说。目前,“能效之星”评价规范已经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为地方标准,其经验推广已被列入《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能效行动计划。在今年3月召开的2011“能效之星”(苏州)高层研讨会上,国家工信部有关领导和专家认为,苏州的“能效之星”创建活动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节能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4月底在常熟召开的“能效之星”工作推进会议,标志着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推广的开始。为了加速“能效之星”在苏州市乃至江苏省的推广,有关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对授予“能效之星”的企业,根据不同星级在金融信贷与媒体宣传、电力优先供应、以及政府奖励等方面予以优先,形成政策的叠加效应。2.1.2.关于“能效之星”的初衷(1)苏州经济发展迅猛与资源环境短缺之间日趋尖锐的矛盾随着江苏省苏州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为此,2006年苏州开始实施“千家企业能源审计”计划,结合实际,在全面完成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中,创造性地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和工作方式以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展开。借助“千家企业行动”的东风,苏州市经信委及时决定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400多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也发现了一些困难和壁垒:思想上,一些部门和企业认识不足;政策上,缺少法规条文;操作上无章可循;经费上,由谁承担,政府还是企业;技术上,国家标准滞后,难以把握深度和广度;人才上,节能工作多年脱节,人才短缺。针对这些问题,苏州的解决方法如下:1)建立较为完善的能源审计工作制度。注重有法可依、规范工作,确保可操作性和有序性;2)结合节约能源法,以市政府下发一系列政策文件;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113)规范报告内容、格式和质量标准等,在参照国家标准、上级通知和有关介绍的基础上,确定能源审计工作方法、程序和报告内容,集中优势兵力,认真慎密地作出审计样板,获取经验,然后推广;4)及时研究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争议问题,讨论制定统一规范和内部标准;5)重视专家队伍质量和队伍建设。为了在质量和数量上完成能源审计工作,在队伍建设上运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以苏州节能中心为主,并与南阳能源监测所、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动力学院、中国化工协会等进行合作,组建10余个审计小组,聘请80余位专家为后盾。同时,建立专家“门槛”制度,规范统一质量要求,定期交流,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2)苏州市能源审计的成效2007年,苏州率先完成了列入国家“千家”和省“百家”共计31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提出了367项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挖掘节能潜力215.91万吨标准煤/年。江苏沙钢集团实施了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和干熄焦发电项目、吴江盛虹集团实施了能量系统优化项目等,形成节约能力约301.76万吨标煤。企业初步尝到了节能降耗的甜头,为全面推进苏州市年耗5,000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开端。苏州的能源审计工作不仅为政府摸清了能源消耗的第一手数据,为企业挖掘出可观的节能潜力,同时还起到如下的作用:1)为苏州实现节能目标提供了技术保障和依据能源审计为企业如何完成节能目标提供了技术依据,为政府宏观掌控节能工作起到了基本保障作用。能源审计还摸清了企业“十一五”以来已完成的节能技改项目和审计期正在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并对项目的投资、节能量等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汇总。同时,能源审计为建立苏州地区“能源数字地图”服务系统和开展争创“能效之星”活动创造了条件。2)进一步提高了节能中心和中介机构人员的技术能力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合作,提高了节能中心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以工作带队伍,完善了软硬件建设,为中心今后更好地开展节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团队整体建设也有所提高。同时,参与苏州能源审计工作的各种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也通过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进一步统一了对能源审计的认识、要求和做法等,进一步提高了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对能源审计工作的规范和高效开展起到了传播作用。3)为企业找到了能效标杆由于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单位产品能耗等指标发布的滞后,地方政府和企业无参照标准,无法了解低碳发展案例汇编12机制创新其能耗水平在行业中的水平和地位,导致部分规模企业“夜郎自大”。通过能源审计的开展,找到本地区同行业产品能耗水平领跑者是谁,落伍者是谁,平均水平是多少,问题在哪里等。对企业来说找到了一面镜子,在节能降耗工作中,起到警钟长鸣和指引技改方向的作用,对政府来说掌握了本地区能耗的实际情况,为下一步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能源方面的第一手情报,对制定合理的能效标杆,具有深远的意义。4)起到了联接政府与企业开展节能工作的纽带作用通过能源审计工作,帮助企业找到节能潜力的同时,苏州市节能中心积极参与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节能专项资金,通过此项工作充分搭好政府与企业的工作平台,2007年苏州部分重点用能单位累计获得5,000多万元节能专项资金,2008年争取到省级节能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为推动企业持续节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5)建立了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专家人才三个信息库通过能源审计,建立了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专家人才三个信息库。通过在工作中与企业建立的良好的工作关系,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在苏州地区实行节能产品和技术登记备案制度,并把能源审计中发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加以推广和应用,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改造,使企业、政府及节能服务商达到了共赢。截止至2009年6月底,苏州市已完成417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提出了2,110项节能技术改造方案,挖掘节能潜力289.54(当量值)万吨标准煤/年。2.1.3.“能效之星”的建立和实施(1)“能效之星”的诞生能源审计告诉企业在哪些方面要加强管理,技改方面要怎么做,但是企业还是有疑惑。例如有些项目要投资,尽管投资的回收期很短,但毕竟企业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怎样把能源审计提出的节能潜力变成真正的节能量,是进一步落实能源审计结果、推动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2009年,在烟台召开的国家工业节能会议上,介绍了美国的“能源之星”和日本的“领跑者计划”等国际先进经验。他们大都采用碳减排自愿协议的模式,以推动政府和企业联手,建立一种有效、具体的机制。时任苏州节能中心主任吴智伟建议说,既然美国有“能源之星”,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个“能效之星”?美国“能源之星”建立的时间已不短,但并不是最贴切的。实现节能降耗20%的目标,关键是提高能效。就这样“能效之星”的概念由此诞生。思路提出,带回到苏州后,节能中心起草了一个“能效之星”的方案,报到苏州经信委。美国能源基金会何平主任对此也十分支持,对“能效之星”提供了连续两期各15万美金的资金支持。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13(2)“能效之星”的开展和实施1)定义和评价标准什么是“能效之星”?即“通过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技术进步进行综合评价所确定的能源绩效等级,能源绩效由低到高分为1~5等级。”评价指标包括政策法规、能源管理、技术进步、能源绩效等,其中涵盖了49个具体指标,共1000分(见表2.1),认定分数对应5个星级。其中能源绩效的节能量和能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运行权重最大,也充分显示了“能效之星”旨在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表2.1:“能效之星”的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分数权重政策法规标准(25分)执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253%能源管理制度(300分)管理职责101%组织机构152%能源利用状况分析657%能源规划152%实施与运行10511%检查与纠正909%技术进步(300分)生产工艺和设备606%自动化控制室水平152%优化控制水平152%企业技术中心303%产品创新606%工艺技术创新606%技改项目实施606%能源绩效(375分)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606%资源综合利用指标253%能源经济指标556%节能量20020%温室气体排放354%低碳发展案例汇编14机制创新2)“能效之星”的主要阶段:i.申报与签约重点用能单位在当地节能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自愿原则填写争创“能效之星”企业实施单位推荐表,推荐表包含能源管理现状,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名称、内容、进度安排、投资及节能量预估等内容;对填写争创“能效之星”企业实施单位推荐表的企业进行登记、核实;组织专家团队根据现场核实情况,结合推荐表、能源审计报告,按苏州市争创“能效之星”企业实施单位筛选细则要求对登记单位进行筛选,选出“能效之星”企业实施单位;召开启动会,提出要求,承办单位与实施单位签署争创“能效之星”企业自愿合作协议书;ii.实施与服务实施单位采取必要措施,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落实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承办单位与实施单位建立互动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及存在问题;组织专家团队(节能、工艺、经济、管理等方面)对实施单位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培训、跟踪、诊断、指导,苏州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提供如下免费服务:节能培训与宣传、能源管理体系及考评建设指导、清洁生产审核咨询、项目节能量计算、节能量推介、合同能源管理推介、实施节能技改项目技术支持、节能项目申报指导;iii.评价与推广实施单位对“能效之星”建设项目进行书面总结,填写实施项目完成情况表,提出评选“能效之星”企业申请,申请应包括企业能源管理情况、项目改造前后生产工艺、用能状况、节能量的计算等内容;建立“能效之星”评价规范,与国内外相关行业权威专家、试点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并确认。能效之星评价规范作为“能效之星”活动的重要内容,规范了能源管理、能效指标、技术进步、能源绩效四个要求,在规范制定过程中,征求了国内100余位相关领域的权威和9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的意见,在规范中,各项指标要求逐字的确定,参考了400余家能源审计报告的内容;按“能效之星”评价规范的要求,组织专家对“能效之星”实施单位建设情况进行考察、评价、评出登记。“能效之星”企业设五个等级,分别为1~5星,5星为最高等级(“能效之星”标识见图2.1)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15图2.1:“能效之星”标识各市(区)节能主管部门对争创成功“能效之星”企业的实施项目予以政策优先扶持。依据《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在培育、争创“能效之星”企业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评为三星及以上“能效之星”的企业予以表彰;在首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实施第二期创建“能效之星”企业活动,实施单位扩大到50家。第三期则在苏州市重点用能单位全面推广,并将推广经验总结上报省和国家,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新途径、新思路,同时争取政策扶持。(3)企业的参与和实施在“能效之星”计划之前,已经有不少关于节能降耗的项目和政策,因此,如何吸引和带动企业参与该计划?如何让企业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为企业带来真正实际利益的节能增效的项目,从而使他们可以主动参与并积极落实呢?在项目推广之初,苏州节能中心提出了免费服务的口号,即为申报并获批参与该计划的企业提供包括政策法规培训、节能量计算、清洁生产审核咨询、项目申报等一系列免费的专业服务。因此使企业意识到“能效之星”并非传统的能源审计,不仅帮助企业摸清其用能现状,而且解决企业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和落实节能技术改造等问题。因此,这个建立在企业自愿基础上的节能计划,使企业的节能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帮助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效之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形象,这也是发展得越来越壮大的苏州企业迫切想要得到的。2009年国家出台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其内涵绝大部分来自于ISO标准体系。有的基层企业对这一体系要求的内容不是十分理解,有些甚至看不懂。当时苏州节能中心邀请了标准的编者之一陈志田老师为当地24家企业进行免费培训,以加深企业对体系的深入理解。但短短几天的培训还远远不够,节能中心随后又搞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免费培训。2009年9月,苏州市启动“能效之星”活动时,根据现有资金的状况,首批试点瞄准全市年耗煤5,000吨标准煤的重点耗能单位。节能中心初步设想找到8家企业进行试点,但实际上企业对该活动的申报情况非常踊跃,大大超出预料。申报的47家企业不乏沙钢集团、恒力化纤、友达光电等知名企业,涉及冶金、纺织、造纸、化工等7大行业。项目筛选后,节能中心成立了六个工作小组,分别到低碳发展案例汇编16机制创新47家企业现场审核。根据推荐表格,拿着照相机到企业现场去核实查验,并以照片为证,以严格的时间功能为标准,拍摄当时的现场设立标志物,包括项目管理的现状等等。待项目结束的时候再去拍照就可以进行现场验收对比。了解了企业现状和项目基本情况之后,进行跟踪,并提供免费服务。此后节能中心又组织邀请包括节能领域在内来自不同行业的12位专家根据能源审计报告、现场调查情况及推荐表格进行初评,从47家申报企业中初选了20家试点企业。但发现中选企业并非平均分布在苏州地区的五区四县,为使“能效之星”可以在苏州全面开花,带动整个区域企业的节能工作,随后又添加了4家企业,最后由于其中两家在评审过程中因为搬迁关闭等原因而申请退出,共22家试点企业。到2010年12月评审时,邀请12位节能领域内来自不同行业的资深专家进行集中封闭式的评审。从清晨到子夜,12位专家整整工作了两个昼夜,从22家试点企业中评选出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等19家三星级以上企业。预计投入约14.5亿元,活动产生节能量约70.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5.5万吨,产生经济效益约7亿元。2011年4月25日,苏州市召开“能效之星评价规范发布会暨能效之星颁奖仪式”,苏州市浦荣皋副市长对获星企业进行授星,授星有效期为三年,中间一年半左右设立监督评审,以确保获星项目的正常顺利运行。(4)企业利益1)投入与产出项目实施改造设计的全部投入成本由企业自行来支付,第一期和第二期申报企业本身就已经有这样的计划和资金预算,申报“能效之星”项目是在其原有计划上增加更为专业和具体的指导和规范,是使改造项目在实施结果和社会影响力上更有成效。改造项目不论是周期性的还是一次性的,都旨在达成长期的可持续性的节能降耗。根据测算,预计14.5亿元的预算中,最终实际投入12~13个亿,企业之所以会如此有信心作这么大数额的投入,与在申报项目前期―能效之星‖活动所提供的能源现状分析、改造项目的预审和评估、以及专家团队的跟踪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内容密不可分。这些工作让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的现状及节能潜力,以及投入后的回报情况等。按预计投入的14.5个亿来计算,节能量是80.2万吨标准煤。按照一吨标准煤1,000元的单价,80万吨就是8亿人民币。不到两年所有的投入就可以收回成本,相当于平均年回报率是50%。这样计算下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技术改造项目,理所当然受到企业的极大欢迎和积极响应。2)授星企业的优惠政策授星企业将获得在电力优先保障供给、节能专项资金扶持、宣传等方面的优先。这一做法对企业争创能效企业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例如,苏州市、区经贸部门对争创成功的“能效之星”企业实施项目予以优惠政策支持,对培育、争创“能效之星”活动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此外,有关部门还会将“能效之星”企业在一定周期内所做的节能工作和成果向社会公告,体现企业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17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闭合的节能降耗的循环系统,“能效之星”根据苏州的外向型企业和民企的很多特点,根据不同的性质和行业,有针对性地提高和促进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制度上的推进总体上则更为超前。如能源管理方面,友达光电(台资企业、获评四星)参与活动后,马上开始做能源管理体系,接受理念十分迅速。比如,电厂要求每日考核,管理本身就比较严格,而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5,000~3,000吨标准煤)在管理上相对有差距。任何企业都可以参照“能效之星”进行综合评价,按照管理体系拾遗补缺,没做的就请人来做,把节能降耗当成日常管理和运营的必需工作和流程来抓。3)配套服务系统在项目实施前期的能源审计中涉及各种财务数据和企业其他的关键商业核心内容,例如财务数据、原材料的进出、成本和利润的统计等等。这些数据都需要获知,为确保企业的利益,在能源审计之初就已经和企业签署了保密协议,企业可放心提供各类数据。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节能中心共召集供应商10余家,为企业提供有资质的同时开价低于市场价的供应商名单。在供需双方自由平等、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为企业和节能服务供应商搭建合作平台。在目前已经实施的“能效之星”计划中,还没有真正引进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和做法,但是在节能中心积极酝酿的未来工作方案中,会考虑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在内的能效融资的管理和实施计划,以推广计划并扩大实施范围,把试点企业和行业的范围拓宽到更大,以帮助更多在节能降耗方面有需求的企业。此外,苏州市还推出“能源管理数字地图”服务系统。该系统是苏州市开展争创“能效之星”活动的重要网络平台,通过可视化地图和信息交流,帮助提高工业能效,打造更加低碳的工业体系。苏州“能源数字地图”服务系统是苏州市节能监察机构将信息化手段运用于节能工作领域的大胆尝试。该系统是工业节能与信息化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具有四级(市、县、镇、企业)分级保密作用,目前在国内属于首创。苏州“能源数字地图”服务系统为市委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三大信息平台,实现了建立和汇总、链接和更新、比对和分析、规划和指导、互动和服务等五大主要功能。4)信息组团共享平台绘制了苏州地区所有重点用能企业,按产品单耗、综合能耗、节能技改量等数据以及实物量(如:煤、电、天然气和蒸汽)消耗数据和余热资源数据分布地图(见图2.2)。这些数据具有定期更新功能和GPS实时定位功能,便于政府能源、节能主管部门随时掌握企业的能耗和能源利用情况,还可参照重点耗能企业或行业在局部地区的分布情况,为政府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新上产能合理布局、节能政策引导、节能资金扶持以及能源梯级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低碳发展案例汇编18机制创新图2.2:苏州市余热资源分布图i.信息交流互通平台政府主管部门可通过信息公告发布栏及各类公开发布的能源信息,随时与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负责人进行“点对点”互动交流,将国家、省市、区县的各级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关于能源利用方面的最新政策及法律法规、节能技术、节能技改案例和低碳技术等,随时传递给企业,帮助重点用能企业及时掌握自身能源利用水平在地区同行业中的地位,引导企业针对自身特点,有方向、有目的地应对发达国家构筑的绿色贸易壁垒(见图2.3)。图2.3:苏州市“能源数字地图”信息交流平台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19ii.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在大量能源审计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的。该平台根据不同用户的能源管理特点和权责将系统权限分为市级用户、区县级用户、乡镇或开发区级用户、企业级用户四个保密级别,以保障用户可以在保密授权范围内分享和获得与自身节能工作相关的信息,为能源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模式与方法。例如,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数据更新系统,动态掌握、分析全市能源利用现状和主要工业产品及行业能效水平等等,以此作为宏观监督管理节能工作的科学依据,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监督和管理,帮助和指导企业进行节能改造,通过行业对比、指标比对、标杆引导,提高地区整体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重点用能企业还可通过该系统随时掌握以往在行业协会中才能得到的行业信息,包括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能耗水平、企业自身的能源利用水平在地区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行业内领跑企业之间的差距等等。苏州“能源数字地图”服务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对能源数据参照环保体系实现实时监控,以利于企业及时有效地掌握能耗趋势、能耗水平等信息,同时为各级政府在能源和节能政策制定、能源预警、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决策和服务提供支撑。(5)“能效之星”,寻求国际贸易平等对话苏州制定了全国首个企业能效认定地方标准,苏州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正在创建“能效之星”,还将逐步推广到非工业企业,涵盖服务产品。主办单位还在努力把这一绿色企业标准推广到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使之成为国家甚至是国际标准。“能效之星”活动开展至今已是第三年,坚持下来实属不易,但必须坚持,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标准,才能寻求国际贸易的平等话语权。正如苏州有关人士所言,“苏州的对外贸易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能效之星’活动的开展,为应对以碳排放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绿色壁垒积累了基础”。2011年3月30日,苏州市主办的“能效之星”创建活动高层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学者的讨论非常热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分析,绿色贸易壁垒涉及的领域和对象越来越广泛,不仅对产品或消费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后勤设施、操作人员医疗卫生条件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各环节提出绿色环保的要求,“执行过程中的一些争议往往导致旷日持久的调查和取证,导致成本大大增加并延误商机,所以制定企业整体能耗评价标准非常有必要”。当天,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李维斯和H&M等国际采购商也派出代表参会,并推荐他们的供应商积极参加―能效之星‖活动。当天的研讨会结束后,多家参会国际采购商已表达合作意愿,美国能源基金会、伯克利实验室、英国发展基金等机构表示会继续在国际层面推广苏州“能效之星”,争取使“能效之星”评价规范成为国际采购商的绿色采购标准之一,进而在国际采购商的引导之下推动“能效之星”活动在工业企业的低碳发展案例汇编20机制创新认同度,进一步提高“能效之星”标准的层次。目前,其规范已被列入中美环境十年能源合作框架,作为成功案例,和美国“能源之星”并列作为成功推广的案例。2.1.4.“能效之星”改造项目实例(1)恒力集团案例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是以化纤、织造、纺织机械等纺织产业为主导,集热电联产、金融服务、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酒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纺织产业集团公司之一。作为大型纺织产业集团,涉及产业包括化纤织造、纺织织造、机械制造等重点用能产业,能源消费结构相对复杂,不仅包括煤炭、电力、燃油,同时也包含了蒸汽、压缩空气等载能工质。如何改善能源系统,优化用能结构,是集团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任务。通过参加“能效之星”创建活动,集团收获很大:1)掌握企业主导产品的能效情况;2)掌握企业主导产品的能效对标方法;3)了解企业存在的节能潜力;4)学习如何挖掘节能潜力,如何实现综合节能;5)学习如何建立企业自己的能效考评机制。公司在能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确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能效管理小组,建立起能效管理网络,设置了专门的日常工作职能机构——能效管理部门“企管办”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电仪部”。利用集团内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对200多台大型风机、水泵、环境空调系统等电力设备实施变频节能技术改造;对热电厂、化纤厂、织造厂原先的用能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将几十台分线不止的螺杆式电力拖动空压机改造成一个集中式超大型蒸汽拖动空压总站。1)空压机改造:截至2009年底投资8,632万元,新上3台汽轮直接拖动大型空压机替代原有的小型电动空压机,减少中间环节的能量损耗,提高压缩机的效率。该项目每年可实现节约标煤60,000多吨。网络器改造:截至2010年6月,投资1,299万元,采用瑞士新型HN112A网络喷嘴对FDY生产线高速卷绕机上1,584个纺位的网络器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改造后可节约50%的压缩空气使用量,每年可实现节能折合标煤11,000吨。2)侧吹风改环吹风:截至2010年6月,投资2,059万元,将恒力化纤FDY车间1,584个纺位的侧吹风装置改造为节能的环吹风工艺。改造后可节约66%的空调冷却风量,每年可实现节能折合标煤9,027吨。3)沼气回收:截至2009年12月,企业投资300万元,实施了“沼气回收项目”。每天回收甲烷气达400立方米,满足了恒力工业区6,000多人的食堂燃烧。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21这几项能源系统优化重点改造项目,不仅优化了用能结构,提高了热电联产效率,提高了蒸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了电力、燃油消耗比例,每年还为集团公司节约能源超过8万吨标煤。企业通过创建“能效之星”活动,提高了节能减排的整体水平,作为苏州地区纺织行业唯一一家“能效之星”四星企业,为整个行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2)友达广电案例友达是全球领先的低碳液晶显示器企业,于2008年成立能源管理委员会组织,此次“能效之星”活动就是在该委员会资助的推动下展开的。友达苏州能源管理委员会有着严谨翔实的工作目标和运转方式,此次参与“能效之星”实施的技改项目有5个,累计投资约800万,每年实现节约标煤约2,000吨(等价)。(见表2.7)表2.7:友达参与“能效之星”所实施技改项目项目名称项目描述投资额(万元)节约标煤(吨/等价)回收年限/年蒸气热交换系统改造将U1/U2蒸汽热交换器控制方式由比例阀调节换热器冷凝水流量来调整蒸汽进气量,改造成直接比例调节蒸汽进气量,使换热器换热面积能充分利用同,将换热效率由71%提升到91%。65.8511.40.88空调系统预冷机改造冬季充分利用冷却塔能力,仅需增加少量水塔风扇运转即可降低冷却水温,并增加换热器利用低温冷却水直接冷却冰水,来代替冰水主机功能,可停止冰机运转。68.8238.31.59一般区空调优化改造通过现场风管改造优化,利用机房闲置卧室空调箱(MAU)冬季直接引入室外冷气降温,减少风机及冰机制冰水耗电量。1.5450.2T8改T5节能灯厂区(含宿舍)T8灯具统一更换为T5照明灯。653983.43.84冷却水泵加变频器利用库房闲置变频器对U1和U2的8台冷却水泵加变频器,根据现场冰机所需冷却水用量,变频器频率自动调节。9.62460.2本次活动除了从节能技改项目的落实度着手以外,更注重于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加强。“能效之星”评价标准作为一套操作性、实用性较强的标准,为企业提供了能效自我评价、提升和衡量整体能效水平的方法,并推动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通过参与此次活动,企业越发意识到在当前形势下,需要在节能工作上变被动为主动,持续进行改善。1)有效利用PDCA循环改进的系统工具进行企业能源管理;2)导入管理政策方针,建立起能源管理组织机构;低碳发展案例汇编22机制创新3)帮助企业完善能源管理制度;4)协助企业进行能源利用状况诊断,完善能源基础统计分析;5)为企业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咨询,协助企业挖掘节能潜力。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苏州节能中心关于苏州市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案例和能效之星的相关文件及材料。2.2.案例:以市场创新手段推动能效项目的大规模发展:河北超级ESCO模式作为中国的经济和能源消费大省,河北近几年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在这过程中,河北省在能效电厂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能效电厂是一种虚拟的电厂,即将各种节能项目整合打包,实施技改,减少电力消耗,以满足用户用能需求,达到与建设电厂和相应的输配电系统同样的目的。与传统电厂相比,能效电厂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不占用土地、节省燃料、无温室气体排放等显著优势,是实现节能低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本案例是对河北开展能效电厂项目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简述。该模式的突出点是建立超级ESCO,并以此推动能效项目的规模化发展。2.2.1.超级ESCO超级ESCO是近年出现的旨在消除能效项目大规模开展所面临的障碍的一种新型能源服务公司。这是一种政府扶持,整合各种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源服务公司。它既是一个能源服务公司,又是一个连接业主,投融资机构,设备供应/销售商,以及其他能源服务公司的平台,也是一个整合项目,资金,和各种资源的打包机构。图2.4展示了超级能源公司的基本架构和功能。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23图2.4:超级ESCO架构及功能简图2.2.2.河北发凯超级能源服务公司为了形成一套长效的发展机制,规范能效电厂建设的各个环节,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更加规模化、制度化,河北在省发改委和省电力办的支持下成立了发凯科学用电服务公司(简称发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以市场化运作模式,促进包括能效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咨询,以及能源审计、项目设计、设备供应、安装施工、项目融资、运营维护、设备管理和能源销售等一条龙的能源服务产业链的形成。发凯的建立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整合过去分散的资源,并带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克服目前存在的阻碍能效市场大规模发展的诸多障碍。表2.8列举了超级ESCO公司发凯的工作是如何移除诸多阻挡能效市场发展的障碍的。图2.5展示了发凯的架构和运行平台。项目申报工业客户分享节能量支付贷款提供项目标准合同组织并提供融资提供担保设备采购组织安装,项目实施项目监督评价跟踪组织或实施节能量认证绩效评估资质认证新技术推广培训及能力建设征集项目项目筛选节能审计和诊断项目设计和可行性分析推荐设备供应及服务商标准合同项目跟踪和反馈业务拓展宣传和技术推广节能量认证教育培训ESCOESCOESCOESCO设备安装和服务建筑客户„„超级ESCO低碳发展案例汇编24机制创新表2.8:发凯的工作如何去除阻挡能效市场发展的障碍市场障碍发凯的作用ESCO很难找到合适的项目广泛征集项目,建立能效项目申报制度及项目数据库。能效项目繁多且分散,好坏不一制定标准化程序,对项目综合评估,进行筛选,优胜劣汰。能效项目规模小。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常被忽略对选中的项目整合打包,加大项目规模,且打包的单个项目回收期有长有短,但综合回收期较短。融资渠道少,资金有限探索财政补贴、建立专项基金、利用国内银行,翘动私人基金,利用国际金融机构主权贷款等各种手段的综合融资方案(详见下节)。投融资方因对项目不了解而不愿投入资金进行满足投资人要求的投资级别能源审计。融资方面临贷款亏欠不还的风险。ESCO面临商业贷款利率高的困境建立地方财政担保机制,积极利用国际金融机构的低息主权贷款进行转贷业主和ESCO公司对合同能源管理及能源服务合同了解少开发标准化的合同模板和节能服务协议业主对与节能相关的最新信息包括用能设备的市场情况,新节能技术的应用,节能潜力的挖掘等缺乏了解发凯开展多种技术培训,定期发布新技术和设备的推荐名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能效诊断和评估业主对私营ESCO缺乏信任,且顾虑实际节能量的确定发凯对进入平台的ESCO进行资质确定,并对项目进行跟踪和监督。同时发凯作为独立第三方为业主和私营ESCO做节能量认证。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25河北省发改委省电力办省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各地方节能主管部门发凯公司技术平台融资平台生产商、设计院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内资外资商业银行信托机构销售商...投资基金能源服务公司低息贷款图2.5:河北超级能源公司运作平台2.2.3.发凯融资模式为了解决节能项目资金少,来源有限的市场障碍,河北整合项目资源,探索利用财政补贴、建立专项基金、利用国内银行,翘动私募基金,利用国际金融机构主权贷款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融资方案。本节简要介绍河北使用的多种融资手段。(1)建立能效项目专项资金自2003年起,河北在向用户收取的电费附加的城市建设费中每度电提取一厘钱的方式率先在全国设立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规模每年接近一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DSM示范项目的补贴和激励。2009至2010年,河北DSM专项资金先后支持了133个DSM示范项目,补贴金额近1.9亿元人民币,带动了6.3亿元的社会投资,年节电量达5.5亿千瓦时。但由于政府补贴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规模不大,仅限于无偿使用,难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滚动发展、无法撬动社会资本的大量投入。为此河北在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上进行了多元化探索。2008年河北提出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从单一的无偿补贴,逐渐转变为重点补贴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模式,同时整合项目资源,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2)吸引国外私人基金发凯通过与国外ESCO和私人基金联手,充分利用国外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以及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合作开展能效电厂项目的建设。具体合作方式为:发凯提供项目信息和渠道,国外的私营基金或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所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项目的实施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业低碳发展案例汇编26机制创新主以分享合作期节能收益作为使用国外资金和服务的回报。合同期满后项目资产无偿转让给项目业主。具体做法为:根据国外节能服务公司或投资机构的要求,通过对项目信息的整理分析,系统考察评估项目单位,与项目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后,开展投资级别能源审计;在与项目单位签订能源服务协议后,组织项目的施工建设、验收和后期的运营维护、节能量的核查认证等工作。(3)积极利用国际金融机构的主权贷款为了筹集大规模发展能效电厂的资金,河北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利用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一亿美元低息贷款。这项申请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批准,国家同意河北可以采用亚行行业贷款模式(即仿照中间金融机构转贷的模式)对能效项目打包融资,并在20年贷款期限内滚动使用贷款,无需再次申报审批,以提高贷款效率,保证项目的大规模开展。利用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能效项目具有作用倍增的效果。由于这种贷款期限长且利率低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不还本金只付利息,项目业主使用该经费的单位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增加项目规模。而且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比,能效项目投资回收期很短(一般少于5年),因此在20年的使用期内,贷款可以多次回笼再支持新的项目,做到往复使用,扩大规模。为了确保有效使用亚行贷款,河北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首先成立了利用亚行贷款建设能效电厂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由主管副省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省发改委、财政厅、国资委、环保厅、住建厅、国土资源厅、工信厅,省金融办、银监局、国税局、地税局和人民银行石家庄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等部门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运作模式、相关政策、实施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项目组织管理框架的制定;审定项目运作、资金管理等具体工作的相关制度和办法;负责对项目的审批、资金安排等组织管理工作;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以及对外联络、协调和谈判工作;落实领导小组的重要决策。办公室成员包括上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管人员。办公室下面又设立了综合管理办公室、资金管理办公室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三个办事机构,分别具体负责项目运作、审批和资金管理等项工作。综合管理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外资处,具体负责利用外资项目的申报和审批以及相关对外联络、协调和谈判等工作,研究提出项目运作、资金管理等具体工作的相关制度和办法。资金管理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涉外处,具体负责与亚行的资金往来等工作,管理贷款专用账户,并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贷款投入,委托银行对贷款进行金融服务,对贷款资金的转贷和回款资金的滚动使用进行监管与分析,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项目财务报告。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省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的拓展及推广,组织建立亚行贷款项目库,提出项目筛选标准和程序的意见,并根据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的项目筛选标准和程序,对项目申请进行技术和财务方面的审查和评估,委托独立第三方核查认证机构测量和检验项目节能情况,对项目进行总体监控、协调和管理,并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项目实施进展报告等。发凯公司作为省电力需求侧管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27理指导中心归口管理的超级能源服务公司将在利用亚行贷款建设能效电厂的项目中充分发挥其平台的作用。为了确保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河北采取了由地方政府财政担保的机制,哪个地区申报的项目就由那个地区政府的公共财政做担保。与此同时,河北还设立了专项经费,拟将省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中预留七千万元,作为利用亚行贷款建设能效电厂项目管理专项经费划拨到位,主要用于项目的前期准备、亚行贷款的先征费和承诺费、国内金融服务费、贷款转贷间隔利息、汇率风险以及项目管理办公室运行费用等。政府的担保和专项经费的支持进一步降低了贷款的风险,减少了贷款企业的用款成本。2.2.4.结语河北省在促进节能减排,特别是在开展能效电厂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上进行了不少的探索和创新。这些创新不仅体现在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开发创新的融资手段上,更体现在建立超级ESCO,进行资源整合,以合同能源管理带动能效电厂市场化的运作。当然,河北的能效电厂市场化工作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节能服务市场及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其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障碍,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风险。首先,合同能源管理是一个很新的领域,其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市场条件的欠缺,信息的不对称,节能量核证体系的不完备,合同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等都会对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提出巨大挑战。同时,相关制度不完善,现有政策没有很好落实,以及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金融市场动荡、国家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影响到项目实施,增加项目的风险。如何更好地应用和推广这些创新的机制;如何防范,减除,和转移各种风险将是摆在河北面前的新课题。信息来源:LBNL对河北省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领导的个人访谈推进能效电厂项目的实施,落实河北省DSM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河北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报告,2011(致谢:本节内容由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试验室沈波博士提供)低碳发展案例汇编28机制创新2.3.案例:威斯康星州“聚焦能源”计划2.3.1.“聚焦能源”计划概览“聚焦能源”是一项旨在推动工商业和住宅业利用高效利用能源的一揽子计划。该计划是公有企业、私有企业、公共事业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多方合作的结晶,并拥有多名专职工作人员。“聚焦能源”计划的工业项目是美国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不仅得到了美国政府能源部的认可,还被其作为学习型组织的最佳案例加以推广。自1998年“聚焦能源”便开始在威斯康星州东北部的一家公共事业服务区开展试点;2001年在全州范围内展开。计划由威斯康星州公共效益附加基金资助(有关公共效益附加基金的详细介绍请见附录4)。目前“聚集能源”接收约1亿美元资金,其中约60%用于工商业,40%用于住宅。工商业项目中约有1800万美元用于工业客户,25%的资金投入在技术支持与聘用专家,75%用来为工业客户提供低息融资以降低开展项目的成本。自2001年以来,经过对许多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该计划获得长足的进步。目前该工业计划的员工由13个领域的能源顾问专家及14名核心工作人员组成。2.3.2.“聚焦能源”计划的创新之处政企合作“聚焦能源”计划由负责监督全州公共事业(既包括公有也包括私有)的威斯康星州公共服务委员会监督运营。公共事业通过收取账单费用为“聚焦能源”计划筹集资金,这笔钱不纳入政府预算。公共事业同样会涉足“聚焦能源”的决策制定过程。当地法律还规定公共事业在建立起“威斯康星州能效及可再生能源管理”这一非盈利组织时,必须通过招标形式确定一家机构来管理运营“聚焦能源”计划(见图2.8)。最终,威斯康星节能公司拔得头筹,并招募了专职工作人员,联合企业及非政府组织将2001年以来工业计划的成就2100家工业公司参与其中(包括参训人员和完结项目)每年节电4.8亿千瓦时每年节约天然气370万英热在项目周期内共为公司节约开支8亿美元图2.7:“利音”(一家建筑装饰公司)带领威斯康星州公共服务事业公司参观其运营情况。利音公司上下对节能高度重视并参与了“聚焦能源”计划工业项目,减少11%电力消耗,29%天然气消耗。资料来源:利音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29“聚焦能源”计划推向市场。工业项目的项目经理约翰﹒尼科尔说:“与威斯康星州许多不同领域的公共事业形成广泛合作是‘聚焦能源’计划的最大亮点。这种合作模式非常好,因为这会使得计划更有市场影响力,同时也让市场具有一致性。”图2.8:“聚焦能源项目”流程图资源共享“聚焦能源”计划不仅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还提供各种激励机制和大量资料。在“聚焦能源”网站上,就可以找到案例研究、最佳实践、工具资料库、事实列表、公司能源团队工具箱、时事通讯以及为目标产业专门开发的指南等各种资料。该计划还提供工业节能方面的能力建设,包括职业发展培训、专题研讨会及能源经理培训等。同时通过贸易联盟、在线供应商数据库以及相应激励机制,“聚焦能源”还能增强工业企业对技术的获取能力。除以上提到的各种资源,“聚焦能源”还与工业客户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关键技术的优先激励和定制激励机制。这些激励机制能够随着市场进行图2.9:“聚焦能源”工业项目对梅维尔工程有限公司排风/供风系统控制的安装、定制高压交流电测量以及废弃热量再利用系统进行认证。梅维尔工程有限公司实现了开支节省9.3万美元。资料来源:梅维尔工程有限公司低碳发展案例汇编30机制创新调节,这一战略特点使得它们在实施时特别高效。推广模式“聚焦能源”工业项目采用了专业市场方式不断对潜在客户进行宣传,例如电子邮件、邮寄广告以及广播广告等。但是,最有效的推广模式是:13位资深的工业能源顾问,每位都拥有100至200位客户;与行业协会达成合作,尤其是“聚焦能源”客户所属的行业协会,例如威斯康星铸造金属协会;向市场上的设备和服务供应商推销“聚焦能源”计划。一旦客户表示出初步兴趣,“聚焦能源”员工们将确保潜在客户清楚了解计划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即:降低单个企业的成本为所有企业减少未来费用开支(比起新建一个电厂来说,该计划的花费要少得多)环境效益激励机制除了基于设备的激励之外,“聚焦能源”还为企业开展系统性改进提供激励。由于很多能源密集型企业并没有专门负责节能管理及投资的人员,“聚焦能源”还为这些企业提供聘用专业人员的资金。“聚焦能源”还通过“清洁技术伙伴”(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非营利组织)为新兴技术提供融资。“聚焦能源”为“清洁技术伙伴”提供资金用于发展新兴技术。“清洁技术伙伴”为项目提供贷款以及融资租赁,就融资租赁业务而言,客户只需向“清洁技术伙伴”支付50%节能收益即可,节能收益金额需得到实际测量值的验证。该计划对于那些节能收益不确定的新兴技术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同时,通过资助正在推广新兴技术并急需资金的新建公司,“清洁技术伙伴”也大力推动了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图2.10:工业项目流程图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312.3.3.工业项目的发展历程目前,“聚焦能源”工业项目已经非常成熟,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过去的十年中,工业项目不断吸取教训并发展完善。由于各地所面对的挑战、资源以及利益相关方支持程度有所不同,同一个项目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也各有差异。以下所列的发展历程或许可以给您一些启发:2001年:400万美元预算。主要为客户提供能源审计、行动计划、基本激励、定制激励以及可行性研究补贴。由于当时最关键的市场障碍是缺乏开发能效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因此,工业项目组在帮助顾客开发能效项目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002年:600万美元。随着客户开发项目能力的不断增强,工业项目组开始面向市场供应商/经销商进行推广,宣传项目的激励机制及各项服务。2003年:600万美元。接下来工业项目着手解决能效项目所面临的机制障碍,如:企业没有持续提高能效方案,缺乏高层管理者对能效项目的支持等等。工业项目组开发了“实用能源管理”(PEM)工具,该工具可以帮助客户进行持续的能源管理并发掘节能潜力。自2004年以来已有1,000多家企业接受了针对该工具的培训。2004年:800万美元。在此阶段,工业项目开始针对特定产业收集最佳实践,针对造纸、金属铸造、塑料成型、食品加工、生物燃料、供水以及污水处理等主要耗能产业组织成立了多个专家组。工业项目组为每一个行业的子市场编纂了“能源最佳实践指南”,并通过专家组与这些市场的主要客户进行接洽。2005年:800万美元。随着各行业中佼佼者的涌现以及市场关注度的不断增加,工业项目组决定通过组建能源团队来获取更广泛的企业参与。利用PEM强化对客户的培训并帮助客户组建能源团队。“清洁技术伙伴”组织也在这一年成立了并获得了400万美元的资金(在工业项目预算之外,)建立了新兴技术融资投资基金,以降低新兴技术的风险障碍。2006年:1,000万美元。通过与州内各个协会的合作,工业项目与能源密集型企业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增强了项目的市场渗透力度,扩大了“聚焦能源”指南手册的发放范围。各协会的时事通讯中对工业项目的各项成果进行了宣传。“聚焦能源”在贸易协会杂志上刊登广告,并开始与协会合作开展培训。与各个协会建立起的纽带不仅仅延伸工业项目的服务范围,而且提升了项目声誉。2007-2009年:每年1,500万美元。进一步细化了工业项目的要素:为克服公司缺乏专业员工的障碍,“聚焦能源”推行了聘用员工补贴,该补贴具有竞争性质,付给那些监控项目落实的个人。工业项目组还开发出了一套采用新兴技术并逐渐完善,最终使之成为最佳实践的流程。2010年:1,800万美元。去年,项目继续完善其策略,为能源密集型客户成立了联络指导团队,就特定市场障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这些团队还开展了行动鼓励用能企业分表,为客户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系统。工业项目还进行低碳发展案例汇编32机制创新了压缩空气系统改造试点项目,探索如何克服压缩空气供货商往往想售出更多的设备而不是帮助客户更加高效地使用其现有系统这一市场阻碍。2.3.4.经验教训尼科尔先生说,如果重新开展一次工业项目,他会在一开始就大胆尝试项目实际开展过程中后期运用的创新做法,尤其是成立企业能源团队以及采用PEM工具。但是,他也提到,中国市场和商业运作模式可能与美国很不一样,因此应该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多长的项目回报周期比较合理?在美国,对于工业客户而言,回报周期如果超过两年,很多公司都不会考虑了。而且“聚焦能源”和公共事业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这样一来就不能采取节省多少付多少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解决资金需求,还能把能源费用与实际节省的资金之间联系起来。基于美国的经验,尼科尔先生的建议是:(1)计划实施人员中应有以下几个团队:设计和战略团队供应商采购团队客户推广团队(和当地能源顾问合作)营销团队技术审核团队(2)开展各类项目,如:针对普通技术的激励机制;针对特定项目的定制激励机制;试点改造项目;新建项目,如,对工业设施建筑进行优化或者利用热电联产技术发电(3)采用聘用专家补贴、融资租赁类似项目(4)通过与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来联系客户以及销售商(5)利用能源顾问帮助客户建立企业能源团队,设定关键绩效指标(KPI),例如每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利用基本工具(如PEM)实现持续改进。www.focusonenergy.com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332.4.案例:美国东南部能效联盟(SEEA)2.4.1.美国东南部能效联盟(SEEA)简介2003年美国东南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当时全美其他主要区域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地区能效联盟,这让东南部地区第一次意识到建立起本地能效联盟的紧迫性。2007年1月,东南部节能联盟(美国《国内税收法》501(c)(3)类免税非营利性机构,以下简称SEEA)在佐治亚州成立,致力于在美国东南部地区推动有效、智能、平衡的能效项目与政策。SEEA总部位于亚特兰大,负责地区包括:阿拉巴马、阿肯色、佛罗里达、佐治亚、肯塔基、路易斯安、密西西比、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田纳西、弗吉尼亚和美属维京群岛。通过把私营企业、公用事业、政府、公共事业委员会、能源服务企业、制造商、零售商、能源及环保机构、低收入能源倡导者、能耗大户及高等院校等汇聚到一起,借助培训、项目活动和成员的对外宣传,SEEA致力于推动能效政策和能效措施,确保能效成为当前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经济一个不可或缺的议题。SEEA董事会由来自公共事业、非营利性服务提供商、政府能源部门和能源服务企业的代表组成。SEEA通过会员制获得经费,会员包括能源服务企业、商会、研究实验室、能效设备供应商及非政府组织等。2.4.2.SEEA工业联盟SEEA工业联盟是一项将工业企业、公共事业、政府能源办公室、工业评估中心、国家实验室及区域组织联合起来的独特的合作项目,这一联盟有助于促进工业通过更高能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联盟是各方交流最佳实践、促进教育学习的平台。参与成员力图发出一致的呼声,支持东南部工业体的能源和环境规划,并宣传东南部在能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SEEA工业联盟通过以下策略推动区域能效的提升:向工业企业提供金融和技术资源推动工业用户、公共事业、州政府/联邦政府监管机构、决策者与其它机构间的合作发现新的技术需求利用大学和国家实验室资源开发、展示及应用创新科技汇聚一批积极参与的企业,推动东南部地区工厂加快实施具有显著、可测量减排效应的能效项目SEEA工业联盟的主要目标是:为生产型企业创建跨领域的同行交流网络,推动东南地区节能项目以及能源持续管理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SEEA工业联盟的愿景是增进人们对工业能效市场潜力的认低碳发展案例汇编34机制创新识,推动重大的公共及州级项目的建设,进而为工业能源项目的成功交付形成长期支持。此外,通过定期地组织东南部地区大批能耗大户参与活动,SEEA工业联盟也有力推动了制造企业间的广泛交流。地区同行间对话每个季度,SEEA会轮流在东南部的各个地区召开利益相关方会议,会议主题围绕制造商合作及区域市场的转型。有时会议会在工厂里举行,展示工厂所应用的技术,参会者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察感想。SEEA工业联盟会议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鼓励制造商在会议上充分交流节能项目实施情况和最佳实践。每次会议都会重点讨论如何获得关键金融/技术资源、政策机遇、创新科技及案例。对这种通过现场会议进行相互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会制造商都感到很有兴趣。为了使每场会议都能促成尽可能多的合作,SEEA运用了一些技巧,例如:轮流发言和最佳实践小组讨论等。这些方法能有效推动参会者在会上的充分沟通以及会后的持续交流。SEEA工业联盟每次会议以“轮流发言”的形式开始,制造商可以简要说明近期的项目、遇到的问题、成功项目和整体能源管理策略等等。渐渐地,有些参会能源经理开始利用轮流发言这个机会向其它参会者提出具体问题,引发大家的广泛谈论。这一活动已经成为SEEA工业联盟每次会议最佳开场,它为与会者创建了一个公开合作和沟通的平台。SEEA会记录下讨论的热点话题,然后寻找相关领域的演讲者在后续会议中做专题演讲,以满足与会制造商的需求。如果在轮流发言阶段一些独特项目或最佳实践引起了热烈讨论,SEEA会在下一次会议邀请这些制造商参与专题小组讨论,对这些项目/实践进行探讨。“轮流发言”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在各公司间宣传推荐成功项目与最佳实践方案。出于这个目的,SEEA工业联盟会议被特意设计为开放式的,鼓励与会成员之间即时开展深入讨论。参会者们对会议形式都已十分熟悉,因此直接发问和即兴讨论贯穿于整个会议中。为进一步促进与会者之间的交流,会议特别安排了中场休息时间,还刻意把午餐时间留白,使参会者能相互联络交流信息。即使是这些一般在会议日程中被视为“暂停”的时间,SEEA工业联盟也会安排参会者进行对话和联络。SEEA工业联盟目前暂未设置任何具体奖项或荣誉项目,但对制造商所取得的成就的总体认定是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工业联盟会议提供机会让公司宣传自己推进能效方面所做的努力。SEEA认为,获得同行的认可对于参会者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同行业中固有的竞争机制会给能源经理们以激励,促使他们推动所在的公司积极跟上联盟中其它成员的脚步。在工业领域中,竞争性挑战往往能使公司产生浓厚兴趣并获得成功。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机制创新35加强区域合作不断改善会议形式是SEEA初期工作的重心。目前SEEA已经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会议形式,于是近期SEEA将注意力转向了新的目标:寻求进一步提升参会者之间合作及加强相互交流的方法。为此,SEEA采用了以资源和技术为主题的网络广播来向参会者传递信息。SEEA还具有针对性地将东南部地区的相关新闻和机会传递给参会成员。2011年,SEEA准备推出如下内容加强区域合作:能源经理Q&A,列举参会企业的常见问题;东南部产业相关科技简报;介绍快速低成本的节能方法的最佳实践报告;制造商简介,介绍参会企业能源管理项目相关信息。市场转型SEEA工业联盟能同时聚集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制造商、公共事业、州政府能源办公室等),这使联盟成为了一个卓越的平台,将制造企业目前遇到的问题和自身的特定需求和那些有能力提供支持的利益相关方联系起来。除了鼓励制造企业分享最佳实践,SEEA工业联盟还为州立、公共事业及其它项目提供机会开展交流、介绍成功项目和资源。例如,SEEA工业联盟曾在美国电力转换集团(APC)的科技应用中心举行了一次会议。科技应用中心这一资源不仅为APC的工业客户提供研究支持,同时展示了若干产品供与会者当场对比和评估。参观设施之后,原先并非APC业务范围的几家公司就开始向他们的公共事业代表申请这种类型的资源——如果没有发现这个资源,他们可能就不会提出这一要求。SEEA工业联盟可以将利益相关方从各自的封闭空间里拉出来,搭建平台让各方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展示制造商独立实施项目并成功的案例,各州及各公共事业机构可以亲眼了解未来应制定怎样的计划来扶持这些项目。最终的理想结果是:整个支持和执行系统实现更深刻的改变,项目设计周期将缩短,项目能更快付诸实施。自SEEA成立以来,已有50家制造企业及60家其它利益相关方加入了工业联盟。联盟举办的同业会议不断壮大,平均参会人数已达75人左右,参与企业都在积极推荐其它企业加入工业联盟以深化合作力度。联盟的同行特性使参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关系,季度会议结束之后,这种关系仍然得以延续。参与企业表示成为SEEA工业联盟的成员使其获益颇多,其中一个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好处(好几家公司同时提到)是制造商彼此分享并推荐优质的供应商。这些信息分享可以让制造商更快、更好的决定供应商,进而推动项目更快地实施完成。各个企业都在学习管理公司/工厂能源的新方法,其中经常讨论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动员员工参与能效管理。项目思路与概念提升让制造商成功实施了项目。此外,企业正逐步与联邦、州立和地方等各级资源建立起联系,如地区产业评估中心,“立刻节能”评估,工业技术项目的“领军企业”倡议和“优秀能源企业”示范项目,环保局的“能源之星”低碳发展案例汇编36机制创新工业挑战项目以及其它新兴的公共事业项目。与此同时,公共事业相关各方也能更好地理解顾客的能效需求,进而设计出相应的项目。2.4.3.总结SEEA成功地将东南部地区的生产企业及其各利益相关方汇聚到了一起,同时推广了节能方面的市场机会、技术和资源。由于能够学习到区域内其它企业的经验,参与的制造企业获益良多,从而推动了自身能效项目的实施。对于公共事业及其它利益相关方来说,SEEA为他们提供了与制造商进行实时交流的宝贵机会。该地区企业逐步把从联盟项目中学到的内容运用到自身的项目和实践中,利用联盟特有的协作精神帮助自己,同时也帮助他人实现更高能效,SEEA的地区跨领域同行协作必将继续带来长远的好处。与此同时,SEEA也希望未来能帮助国内其它地区成功地复制这一模式。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37第三章技术创新3.1.透视:低碳技术创新2007年6月4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该方案是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而制定。方案指出,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自1990年以来呈下降趋势;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并提出了发展“低碳能源”、“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等,但未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方案还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但没有规定总量控制的目标;另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方面,强调了完善节能法律、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等。这也是之后一系列有关节能和新能源的法律法规迅速出台的背景。2007年6月,科技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联合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2008年10月29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2009年11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2009年度报告》。2009年12月7日~12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中国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2010年7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国家发改委确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牛冬洁和潘涛等,2011)。上述一系列政策的颁布表明了我国走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而低碳技术是我国成功履行温室气体减排承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决定因素之一(潘家华,2009;何建坤,2009)。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落实验证了技术对于节能减排的决定性作用。麦肯锡(2009a)研究表明,中国2008年80%以上的节能是通过技术应用来实现的,至2010年底,12%的单位GDP能耗降低量将由技术节能贡献。在“十二五”期间,虽然结构性节能的重要性比“十一五”期间可能会有所增加(麦肯锡,2009a),但技术的应用仍将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碳强度目标的中坚力量。中长期来看,中国若要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现有的和前瞻性技术的部署与应用至关重要(刘颖和喻捷等,2010)。工业部门既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户,也是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工业部门的这种双重身份使其在技术创新上也具有多重贡献。第一,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身能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开发更推动低碳技术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关系到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关系到国际的科技竞争和市场竞争。低碳技术必须“魂要附体”,而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正是这个“体”。——国务院参事冯之浚摘自《中国投资》2010年11月号封面文章“发展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城市”低碳发展案例汇编38技术创新清洁的燃料,减少用能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第三,研发新技术,提供有效销毁工业和城市废弃物或把更多废弃物转化为有用材料的方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例如:炼钢排放的高炉炉渣、电力生产中燃煤产生的粉煤灰,今天已经部分替代熟料(水泥的主要成分1)——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替代率还可大幅提高。第四,生产低碳产品,帮助其他部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如:生产使用寿命更长、更保温、碳排放更少的建筑新材料和更节能环保的电器设备等帮助建筑部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产低碳甚至零碳的汽车帮助交通部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因此从广义上讲,工业部门的碳减排潜力是相当巨大的。由于目前的研究中涉及的工业部门的碳减排潜力是相对狭义的概念,通常指工业的第一类和/或第二类减排贡献,因此如没特殊说明,本节中涉及的工业部门具体温室气体减排量主要指这两类贡献。3.1.1.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低碳技术路线虽然各国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博弈仍在继续,然而各国对于发展低碳技术肯定的态度无比一致。这是因为低碳技术不仅仅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大气的重要工具,更是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点。更有人称低碳经济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英国自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中正式提出实施低碳经济以来,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措施都很好地促进了低碳技术的发展,如2005年的《使用化石燃料的碳减排技术的开发战略》、2007年的新《能源白皮书》等,同时英国创建碳排放交易机制(ETS)、成立“碳基金”、建立英国能源研究中心、能源技术研究所等措施也都极大地促进了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商业化发展(黄栋,2010)。美国着手发展低碳经济较欧洲来说晚一些,但其发展却异常迅速。2006年,美国政府发布《气候变化技术项目(CCTP)战略计划》,计划内容大力支持包括节能、减排、二氧化碳的捕获、封存等低碳技术在内的各种前沿科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2007年提出“十年20%计划”(就是十年减少20%的汽油消耗)等。2007年7月,由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黄栋,2010)。在日本,政府于2007年制定了《COOLEARTH能源革新技术计划》,以巨资预算推动全新炼铁技术、太阳能电池技术、提高发电效率等节能与新能源技术,2008年,政府又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如二氧化碳回收储存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普及等,以支持低碳社会的建设(黄栋,2010)。虽然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低碳技术,然而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各国低碳技术路线的选择并不相同。1水泥的生产过程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用废弃材料替代水泥是一种很好的间接减排方式。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39欧盟对低碳技术的选择侧重点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徐大丰,2010)。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欧盟成立了“欧洲能源研究联盟”和“联合欧洲能源研究院”,执行发展低碳经济的6项计划:“欧洲风力计划”、“欧洲太阳能计划”、“欧洲生物质能计划”“可持续核裂变计划”、“欧洲电网计划”和“欧洲二氧化碳回收与储藏计划”。在这6大计划中,与清洁能源技术直接有关的就有4个。从投入方面来看,以2007年为例,法国、德国、意大利与英国是低碳投入的主要成员国,这些国家在低碳技术上的总投入为15.8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清洁能源技术。(2009)2010年到2020年10年内,欧盟将投入总量达到530亿欧元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其中60亿欧元用于风能研究,160亿欧元用于太阳能技术研发,90亿欧元用于生物质能研究,70亿欧元用于核能研究,20亿欧元用于电网研究,130亿欧元用于二氧化碳捕捉和储藏示范项目,蔡林海,2009。对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也占据了绝大部分。欧盟国家在清洁能源上的巨大投入使得欧盟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技术开发水准和产业技术能力方面,水平明显高于日本和美国,在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日本走的是节能技术重点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徐大丰,2010)。日本低碳技术的研发方向和投入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超燃烧系统技术、超时空能源利用技术、信息生活空间创新技术、交通技术、半导体元器件技术。与化石燃烧相比,超燃烧系统技术可以实现热能利用效率极大的提高。超时空能源利用技术是为了减少因时空的局限造成的能源浪费。信息生活空间创新技术主要是包括高效发光的LED新光源技术、节能型显示屏技术。通过汽车电动化等交通技术降低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由于半导体的应用相当广泛,所消耗的电力相当大,因此,节能型半导体技术成为日本低碳技术的主攻方向。此外,日本还高度重视碳回收与储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美国选择的是全面推进的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徐大丰,2010)。美国虽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态度摇摆,甚至还一度退出过“京都议定书”,但是随着全球气候恶化程度的加深,美国最终认识到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美国低碳技术的研发方向主要包括能源基础理论与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等技术,智能电网等技术,节能型交通工具及建筑技术,碳处理技术。从这些侧重方向可以看出,美国的低碳技术不仅包括清洁能源技术,还包括节能技术和碳排放处理技术。从美国研发投入的分布上看出,以2010年度美国的预算为例,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总投入的23%,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占总投入的30%,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占总投入的17%,碳回收技术研发的投入占总投入的30%左右。欧盟、日本和美国低碳技术侧重点的选择之所以不同与其经济发展的现状、技术的传统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有关(徐大丰,2010)。欧盟选择清洁能源技术作为低碳技术发展重点,一是出于本国经济安全的考虑。欧盟国家传统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于进口化石燃料,不仅制约了欧盟国家的发展,也对欧盟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二是希望通过发动能源利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使欧盟重新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清洁能源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碳排放,实现无碳经济,是实现这种变革的理想选低碳发展案例汇编40技术创新择。因此,欧盟以清洁能源技术为重点,希望在清洁能源技术上主导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徐大丰,2010)。日本低碳技术的节能路线是与日本的技术传统一脉相承的。由于日本的自然资源相当贫乏,日本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注重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也正因如此,日本在能源效率方面的优势在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日本走节能技术重点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有助于发挥日本的技术传统和比较优势(徐大丰,2010)。美国在低碳技术上采取全面发展的路线,一方面是因为欧盟在低碳经济理念、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对美国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美国自2006年以来以积极的姿态发展低碳经济,选择全面发展的低碳技术路线既可以实现与欧盟、日本展开错位竞争的意图,又可以展示其超级大国的形象。另一方面,在美国主权战略的指导下,美国的科技政策的目标一直都是占据全球技术的最高点,美国的科技政策历来都具有明显的“使命导向”型特征。在全球范围内,美国要做“低碳经济的领袖”。本着这一目的,美国发展低碳技术并没有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而是凭借雄厚的综合国力,在低碳经济的主要技术上与欧盟、日本等国展开全面竞争,希望维系、巩固美国在全世界的主导地位(徐大丰,2010)。因此,我国在进行低碳技术的选择时,既要结合当今世界低碳技术的变化趋势,又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能源结构和技术传统,注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技术路线(徐大丰,2010)。3.1.2.技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推广和应用事实上中国与国外的低碳技术差距并非想象中那么大。——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发展低碳经济并不需要更多的新技术,观念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摘自《中国投资》报,2010.2.采用正在开发或者已经成熟的技术,世界的能源可以进入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尽管如此,要在20年内使这些技术能够商业化,需要公共和私有部门的持续努力和投资。——国际能源总署IEA(2008),能源技术展望——面向2050年的情景和战略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41低碳技术包括能效技术、低碳/零碳能源技术、低碳管理技术以及碳吸收和固定技术。此外,提高产品质量,如建筑质量、汽车质量,减少报废,实施有机农业,少用化肥也都是低碳技术的其他方面(杨海霞,2010)。国际能源署IEA(张阿玲和原鲲等,2009)和麦肯锡(2009b)的研究均显示,采用正在开发或已经成熟的技术(20年内可以商业化),世界的能源可以进入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IEA还指出涉及的技术都不是很昂贵,如果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商业化,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也不超过25美元/吨,该成本低于欧盟2006年前4个月的碳排放许可贸易价格。根据IEA的研究(张阿玲和原鲲等,2009),在2050技术加速发展路线图情景中,2050年能源需求比基准情景要低23%(32.80亿吨标准油),其中24%来自工业、23%来自交通、18%来自服务、34%来自住宅。其中,能源增效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高达45%(见图3.1)。其中在工业部门的减排量中,提高能效措施的减排贡献率也达到了46%(见图3.2)。可见,能效技术是低碳技术的重中之重。能源利用增效通常是最廉价、最快速、最环境友好的方式。能效的提高还有助于降低对能源供应的投资。很多能效措施仍然非常经济,完全可以在生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能源投资而收回成本。图3.1:IEA2050路线图情景中技术领域二氧化碳减排(低于2050年基准情景减排量的份额)数据来源:IEA(2008).能源技术展望——面向2050年的情景与战略(张阿玲等中文译本)低碳发展案例汇编42技术创新图3.2:与基准情景相比,技术加速发展路线图情景中2050年工业二氧化碳减排措施贡献率数据来源:IEA(2008).能源技术展望——面向2050年的情景与战略(张阿玲等中文译本)既然研究表明现有或正在研发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安全的范围内,且这些技术中产生最大减排效益的技术是相对最廉价、最成熟的能源增效技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具有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是一回事;而政策制定者一致同意并贯彻执行有效的减排政策,且企业、消费者和公共部门共同采取行动将这种减排潜力变为现实则是另一回事。IEA也指出,要在20年内使情景中涉及到的技术能够商业化,需要公共和私有部门的持续努力和投资才有可能实现(张阿玲,原鲲和石琳等,2009)。此外,麦肯锡的研究(2009b)表明实施减排行动的时间也将对“全球变暖稳定在2℃以内”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全球减排行动从2020年(而不是2010年)才开始执行,即使实施成本更高的技术性减排措施且消费行为也发生改变,要实现温室气体浓度为550ppm的稳定排放的轨迹也将极具挑战性(见图3.3)。图中斜线部分表示因为行动延迟而损失的减排机会。因此,社会各界应及早联合起来,共同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是目前需要迫切关心的问题。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43图3.3:采取减排行动时间对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影响资料来源: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2.0版;Houghton;国际能源总署;经合组织;美国环保署;BanVuuren;Meinshausen影响技术推广的障碍主要有三类:技术障碍、成本障碍和其他障碍(见图3.4)。新技术在实现成本竞争力以前(见图3.5),即处于研发、示范和推广阶段时,往往需要经过克服技术和成本障碍的若干阶段。即使通过研发实现了技术可行性并经过了示范,但对市场而言往往成本仍然过高。这通常被认为是通向全面商业化的“死亡之谷”。技术的推广往往需要比研发更多的资金投入。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推广成本高于研发成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发以降低成本,降低市场推广门槛。即使技术已经具备了成本竞争力,仍可能面临其他障碍,包括公众接受程度、信息缺乏等。如:有些技术可以提供相当大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节约,但是由于缺乏认知而被拒绝。其他很多技术由于缺乏必须的基础设施而无法实施,例如安装和维护人员等。因此,技术的开发必须与培训、教育和推广项目同步,从而在市场上与现有技术展开竞争。设置最低标准和规范可以有效地从市场中驱逐性能最差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选择更高效的产品(张阿玲和原鲲等,2009)。低碳发展案例汇编44技术创新图3.4:技术实施的障碍资料来源:根据IEA能源技术展望——面向2050年的情景与战略一书资料整理图3.5:技术发展阶段数据来源:IEA(2008).能源技术展望——面向2050年的情景与战略(张阿玲等中文译本)对不同低碳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表明,技术现状经常横跨多个阶段。这可能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1)取得阶段性研发成果的企业已经开始进行示范和商业推广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同时面临多项障碍。根据技术特性和技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可以区分主要障碍和次要障碍。(2)技术所包含的子技术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每项子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可能会有所不同,在研究具体技术时值得仔细探讨(刘颖和喻捷等,2010)。表3.1列出了工业部门技术措施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机制促使其被市场所采纳。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45表3.1:工业部门关键技术面临的主要障碍及克服这些障碍的政策机制技术障碍工艺成本成本有效,但面临其他障碍政策机制研发示范推广二氧化碳减排规章/信息/其他热电联产技术发动机系统蒸汽系统现有基础生产过程能效基础材料生产工艺创新基础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燃料替代材料/生产效率原材料替代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注:二氧化碳减排激励措施的重要性在高效化石燃料发电技术与低效替代燃料发电技术相竞争时得到体现,与无碳发电无关。表中圆圈越大表示在目前而言是更重要的障碍。没有标记并不表示这些障碍与技术无关。而是指相对于此类通过更多研发可以得到更大收益的技术而言,表中所列的障碍已不太重要。资料来源:IEA(2008).能源技术展望——面向2050年的情景与战略(张阿玲等中文译本)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低碳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经济活动,客观上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必须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能够承担低碳技术创新中的各种风险。因此,企业理应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主体、执行主体、技术成果产出和应用主体、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主体(王可达,2011)。政府是低碳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在政策和经济上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给予激励,如: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健全知识产权制度等。此外,政府还担当着社会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要素与价格机制的完善、技术市场竞争格局的建立等任务。政府要在国家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上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与低碳技术创新有关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与行为引导。同时,加强创新主体的有机联系,对企业、NGO、研究机构、大学等机构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创新主体(企业)的积极性(黄栋,2010)。政府应从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个方面,并结合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见图3.6)(E3G,2009;邓梁春和王毅等,2009;黄栋,2010)。低碳发展案例汇编46技术创新图3.6:技术创新链条概念模型资料来源:气候组织(2009),破解全球气候僵局——以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构建低碳未来技术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分为战略性/前瞻性技术、创新技术、成熟技术和商业化技术,根据各类技术创新的特征和面临的障碍,表3.2归纳整理了适合不同阶段技术的政策。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47表3.2: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的政策选择技术类型特点举例中国主要策略具体政策战略性/前瞻性技术处于基础研究期;国际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有巨大应用潜力或代表世界科学发展趋势;不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价值衡量的投入回报率非常低核聚变、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和CCS等技术政府应紧密跟踪国际前沿并进行战略性自主研发将技术研发提升到国家科技战略层面,建立保障技术战略性研发的制度安排;为研究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此类技术上的研发水平没有明显差距,国家财政对先进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将直接影响国家在此类技术上的竞争力;建立与国际研究资源对接的机制创新型技术处于应用研发期,并已进行了少量示范;与此类技术相关的创新过程是“颠覆性创新”,有可能为节能减排做出很大的贡献;此类技术在国际和国内都尚未完全成熟,这种创新何时能在市场中大规模投入运行仍具有不确定性;研发周期长、投资规模大,以形成工艺、产品并最终商业化为目标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海上风电等技术企业是此阶段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主体,但政府对于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现象所给予的支持也非常关键,尤其对进一步提升创新规模和速度至关重要对技术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进行谨慎判断,通过示范了解技术应用、项目运行、融资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包括推动产学研联合、重视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等;推动国际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与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的对接工作;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激励;为孕育创新型低碳企业创造条件,包括协调产业化的标准政策,防止大型企业垄断技术标准而形成对中小企业专有性应用技术的市场壁垒;提供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政策等;着手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对产业的技术发展进行统筹;为技术在未来获得市场准入创造条件成熟技术技术已基本成熟,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示范推广;创新过程属渐进性创新;提高车辆燃油效率、改进现有风能和太阳能技术以提高其经济性、增加改进工艺和设计以及提高LED照明的发光率和寿命等发展到此阶段的技术已足以吸引大量的私人投资进行多元化的产品应用研究,以取得实际的商业回报,但对于一些近期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但出于减排考虑而应用比较迫切的技术,政府同样需要对其进行扶持对于引进的技术,应重视培养企业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快速促进技术和产品的本土化;对于已经掌握核心技术的、或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应当采取适当的财政补贴促进技术的推广;利用约束性和鼓励性政策,解决低碳技术与传统技术互补性所造成的推广障碍;利用政府采购为技术创造市场;引导风险投资投向低碳技术;为技术或产品推广提供基础设施条件的支持;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在最适合推广的区域出台鼓励措施,推动大规模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商业化技术具备经济性且已经实现商业化;但其大规模应用仍可能面临其他障碍,市场缺陷是主因某些建筑和工业领域的节能技术等政府需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辅以相关政策,方能快速推动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完善第三方标识系统,帮助消费者识别高能效产品;完善法规和标准,并增强监管力度;对直接选用技术的利益相关方(如地产商、企业业主等),给予一定的财税政策鼓励;鼓励适宜的商业模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技术的推广与能力培训同步;加大舆论宣传和信息传播的力度,引导终端用户(包括企业和消费者)使用低碳产品注:本表所论述的某种政策适合某种类型技术,仅表示该政策对此类技术来说最为关键,并不意味着对其他类型技术不适用。事实上,每项技术都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政策往往根据技术发展状况不断演化。资料来源:根据刘颖和喻捷等(2010)所著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一文整理。低碳发展案例汇编48技术创新3.1.3.贵技术不等于好技术,关键技术组合很重要气候谈判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技术转让问题。围绕这个焦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但最终也未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是否没有国外技术转让和援助,中国就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杨海霞,2010)。不同技术的成熟度、成本效益和减排效果都不尽相同(见图3.7),如何识别关键技术,进行合理组合,通过两条腿走路模式(即边应用边开发)实现近远期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才是更为重要的。图3.7: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2.0版资料来源:麦肯锡(2009b).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2.0版有研究(雷红鹏和庄贵阳等,2011)从碳减排的成本、潜力、效率、效果等方面,将工业行业具备低碳特征的技术分为成本有效技术、新型低碳技术和长期低碳技术。我国在一些领域的技术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且低碳技术不是越先进越好,太昂贵的技术没有必要大规模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摘自《中国投资》报,2010.2.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49成本有效技术往往具有较低的投资成本和较好的经济收益,在促进碳减排的同时,还能带来其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直接收益,技术的投资回收期也较短,技术的碳减排成本为负值。这类技术可进一步分为完全市场化技术和部分市场化技术。一些高效工业节能工艺或设备,如从国外引起的先进节能设备等就属于此类技术,另外某些非化石能源技术如部分核电、水电等技术也属于该类技术。相当于表3.2中提到的成熟技术和商业化技术。新型低碳技术具有相对较好的减排效果,但从成本看相对同类传统技术还较高,因此在竞争性上不具有优势,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如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技术等都属于该类技术。相当于表3.2中提到的创新型技术。长期低碳技术往往具有很强的减排效果,从长期看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但是该类技术一是成本较高,二是从技术本身看还处于研发或示范阶段,未来在市场的应用规模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类技术在短期内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在长期有望发挥巨大的减排作用。目前如CCS技术、第四代核电技术等就属于这一类。相当于表3.2中提到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综合当前已有各类低碳技术,在此筛选出16种对工业行业实现低碳具有关键作用的技术(见表3.3)。在这些低碳技术当中,约有一半以上技术来自电力行业,可见电力行业仍是未来工业行业实现低碳的重点领域。另外,在所有的这些工业低碳技术当中,成本有效技术、新型低碳技术和长期低碳技术各占了约三分之一,这说明工业行业未来实现低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管是在近期还是在长期,都需要在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应用等各个方面进行投入。(雷红鹏和庄贵阳等,2011)表3.3:工业行业重点低碳技术注:本表摘自雷红鹏和庄贵阳等著作(2011)《把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策略与方法》第221页低碳发展案例汇编50技术创新不同的技术组合不仅能够满足近期和远期不同的减排需求,而且也有助于避免或减少潜在的技术风险。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具有其不确定性,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存在延迟或失败的风险。因此哪些低碳技术能够引领未来,现在还无法做出判断。技术上谁先突破,并能够被普遍应用,谁就成为主导。目前看来,存在风险的技术包括CCS、新一代生物燃料、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纯电池电动汽车、以及低碳方式生产水泥和钢铁等。一旦这些技术最终失败或者市场表现欠佳,那么实现减排目标就意味着需要更早、更快、更多地推进其他领域的低碳技术(邓梁春等,2009;Tony,B.etal.,2009)。因此,低碳技术的战略选择的选择应当面向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组合,从而确保实现能源全和减排目标具有可选择的弹性,使得国家调整低碳技术发展状况成为可能(刘颖和喻捷等,2010)。3.2.案例:远大商业化技术创新3.2.1.案例概览:环保理念推动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远大集团“上海世博会所有250个场馆中央空调的唯一供应商”和远大馆“上海世博会允准的中国唯一的民营企业展馆”的身份,再加上楼高6层、面积3,200平方米远大馆一天建成的奇迹,使远大这个名字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着实火了一把,使国内外更多人认识了远大。如今远大早已不再仅仅是一家空调企业,其业务已经延伸到空气净化机、建筑节能改造以及不产生任何建筑垃圾的“可持续建筑”。远大一直在颠覆和改变着自己的产品。远大延伸的建筑节能改造业务甚至还在“打压”其主营的空调产品。远大总裁张跃曾说:“全世界都把建筑隔热搞好了,那90%的空调就消失了,这就是最美的。”远大业务的拓展模式让人有些看不懂,初看似乎毫无逻辑与联系,若仔细深究,也不难找到串联其中的线索——坚定的环保理念。用张跃的话说:“我没有那么复杂,简单地说,我只想做一件事:保护生命。”正是在环保理念的推动下,远大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和飞跃。远大创始于1988年,以研制“无压热水锅炉”起家,1992年自主开发成功中国第一台直燃式中央空调主机(非电空调)。在非电空调的研发进程中,远大一直努力探索节省能源、废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技术。2005年8月,“非常清楚,我们人类是为了感觉到幸福才来到世界上的。如果你有了对幸福的追求,那你就有了理想。”——远大集团总裁张跃“吸收式制冷诞生100多年来,其技术中心经历了四次迁移,最初在法国,后来到美国,20年前到日本。今天,全球吸收式制冷技术中心在哪里,在中国,在长沙!”——世界公认制冷权威理查德先生(20世纪90年代末发表的观点)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51温家宝总理到长沙远大空调有限公司视察,高度评价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国家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方针是一致的”,认为远大空调推出的环保新项目“就是循环经济”,在中国和国际上“会大有市场”。温家宝所指的这项环保新项目就是非电空调(李昕和王荷,2010)。远大的这份坚持让其在中央空调领域成功遏制了国外产品对中国市场的蚕食,创立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空调能耗通常占到建筑能耗的70~90%,使得以节能为目标的远大不仅关注于空调产品的能效提高,而且致力于帮助客户降低空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能耗。远大在对客户的调查中发现,虽然给不同的客户提供了相同的主机系统,但由于用户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存在不平衡,结果运行成本差异很大。为了与客户实现“利益相容”,远大推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远大与客户签订合同后,会为用户提供空调能耗审计、节能诊断、设备运行、系统维护等集约式服务。用户只需负责提供每平米的投资额、每年的气耗标准、要达到的制冷制热目标以及舒适程度,其他的运行、维护及节能目标都由远大来负责。远大会对整个空调系统进行检修维护,使其达到最佳的运行和节能状态。通过承包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远大不仅使用户的使用费减少了50%左右,实现了节能40%的目标,在服务客户的同时创造了符合绿色战略的解决方案,而且以收取管理费的方式取得了相应的收益,还通过漫长的使用期中双方高度密切的合作,强化了合作关系(陈桂龙,2010)后来,远大在对2万多家空调用户进行能耗调查时又发现,国内建筑的空调能耗往往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10倍。能耗的巨大差异使远大人清晰地认识到“建筑能耗的根本并不在空调,而在于建筑本身。”由此,2008年,远大从自身开始试验,对远大城内的28栋既有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远大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节能改造经验,远大建筑节能改造业务也就应运而生了。面对国内规模巨大的高耗能建筑,一向以生产社会最需要的产品为己任的远大,坚定地把建筑节能发展为自身的新业务,不惜打压主营的空调业务,而这项业务是以为客户提供免费的节能咨询起家的。这是怎样坚定的环保理念才能做到的?2008年汶川地震后,以“保护生命”作为远大口号的张跃想做一种安全、抗震的建筑捐给灾区。后来,又因为关心建筑节能,和要建一个没有垃圾、可以拆的世博远大管等种种原因,其下定决心研发可持续建筑,这就有了后来世博会上一天建起来的远大馆(王瑞斌和曹可臻,2010)。远大的环保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上,而且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如:远大的厂房是因地势而建,保留了原来的农田和鱼塘,不像其他企业将土地上的一切铲平来建厂,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对于供应商,远大也有相应要求,远大规定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供应商必须把车装满才能送货;远大还委托厂家把装铜管的包装箱做成办公桌椅、书柜、内部宾馆和员工宿舍的装饰材料,而且包铜管的缓冲泡沫纸和防潮薄膜也被远大用来包其他的出厂配件。废物利用既经济,又环保。低碳发展案例汇编52技术创新3.2.2.远大的创新之路在张跃看来,技术创新是远大保持企业优势的核心内容。远大的技术创新不仅注重技术的深度开发,而且关注技术的整合集成,绝不以技术难度的高低作为影响其技术选择的唯一标准。(1)直燃式中央空调远大决策层在确定溴化锂吸收式空调为研发方向时,首先想到的是与日本公司联系引进技术,但日本的答复是:只卖产品,不转让技术。于是远大决心独立开发,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一般来说,自主创新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高投入和高风险,需要面临许多技术攻关和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了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解决上述问题,远大采取了技术深度开发和技术整合集成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策略。所谓深度开发是指开发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直燃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调;整合集成是所谓“拿来主义”,将全球领先的燃烧、热工、流体、材料、真空等各项技术成果集于一身。正是因为对核心技术开发的专一化,使远大有能力维持完成第一代直燃机产品的开发工作,也正是因为专一化,远大才有可能集中财力、人力在92年至95年间持续创新,开发了一系列独创技术。这些技术迅速投入商业化生产,使远大在直燃机领域获得更大成功,外国产品开始退出中国市场。96年后,远大的技术开发进入更新层面:电话联网监探技术(目前已升级为电脑联网技术),使企业在千里之外能通过电话线管理用户机组的运行;板式热交换技术,大幅度节省了燃料,比当时世界先进直燃机节省燃料10%以上,将直燃机节能技术进步加快了十年(孙友罡和林燕飞,2000)。在全世界还轻视中国科技实力的时候,远大的中央空调系统已销售到了美国最著名的医院、德国最森严的生物药厂、法国最繁忙的银行、西班牙最大的机场,引起国际关注(黄海川,2005)。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第一幢美国楼宇热电联产系统是远大提供的,而非美国的那些世界级的空调企业。关于远大为什么能超过美国企业,世界公认的制冷权威理查德先生曾说到:“用刀割开手腕,他们流出来的是氟利昂,而远大流出来的是溴化锂”。从中可以看到环保并不是企业发展的绝对对立面,也可以成为企业的强项和卖点,尤其在环保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此外,理查德先生也对远大的技术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吸收式制冷诞生100多年来,其技术中心经历了四次迁移,最初在法国,后来到美国,20年前到日本。今天,全球吸收式制冷技术中心在哪里,在中国,在长沙!”(乔叶,2000)2002年以来,远大用户中心组织全国各服务部在全国范围内总共召开了60多场用户节能专题会,参会用户总人数超过6,000人。会议以“节能创造价值”为主题,宣讲远大的企业文化及节能环保理念,给所有的用户广泛地传播了很多实用的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方法,在服务支持支援、服务满意度方面已得到用户的高度认可。远大产品的节能优势及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在节能减排方面尤为突出。据远大估算,1992年至今,公司已通过非电空调产品,减排二氧化碳超过9,000万吨、二氧化硫逾100万吨、氮氧化物超50万吨、氟里昂逾1万吨、可吸入颗粒物超过30万吨,相当于种了1.6亿棵树。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53(2)建筑节能改造2008年10月,远大城28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始,改造成本仅占建造成本的10%左右(见表3.4)。品管楼是第一栋楼,这栋大楼的成功改造成为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建筑。在具体施工中,远大品管楼的墙体用150毫米厚的聚苯板、屋顶用了100毫米挤塑板保温,建筑外窗选用3层玻璃塑框窗;向阳一面的所有窗子都安装了外遮阳;建筑内安装热回收新风机,利用室内排除的脏空气给室外引入的新风升温或降温。4,200平米的品管楼改造花费了130多万,经过改造的品管楼较之前节能80%,但改造后每年可以节约费用五十多万,两年多即可收回成本。建筑节能技术的综合利用带来的最直接价值就是能耗的大幅降低。改造前,远大城每平米每年耗油量约为30升,改造后每平米每年耗油量降到6升,比改造前节能8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至原来的20%。这一成果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陈桂龙,2010)。表3.4:远大部分建筑节能改造效果列表改造楼宇改造前改造后节能效果投资回收期远大品管楼1994年建造,年平米能耗313kWh2008年改造,年平米能耗58.6kWh节能81.3%3年远大营销楼1999年建造,年平米能耗413kWh2009年改造,年平米能耗59.8kWh节能86%2.6年远大方舟宾馆1997年建造,年平米能耗399kWh2008年改造,年平米能耗82kWh节能80%2.7年远大1号公寓楼1994年建造,年平米能耗331kWh2009年8~9月改造,设计年平米能耗64kWh节能80%2.5年远大2号公寓楼1995年建造,年平米能耗343kWh2009年改造,年平米能耗59kWh节能83%2.6年远大3号公寓楼1996年建造,年平米能耗488kWh2009年8~9月改造,设计年平米能耗73kWh节能85%3年注:根据远大官网数据整理。“若建筑节能技术简单易操作,且收效明显,耗能巨大的公共场所将会成为巨大市场。”——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韩振华“我们想做舒适建筑,我们发现,舒适一定和节能划等号,舒适,友好的建筑一定是节能的。如果建筑不隔音,不防尘,不防噪,冷、湿、热环境不好,不管造价多高,装修多好,一定不是舒适的。”——远大建筑节能改造公司总经理傅立新低碳发展案例汇编54技术创新通过建筑节能改造实践,远大发现了建筑节能的重点。从远大发现的投资回报曲线(见图3.8)和碳平衡曲线(见图3.9)可以看出,只要采用简单的隔热措施,就能实现大幅度的节能减排,并获取极大的经济回报。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应引起上至全球气候政策制定者、下至普通公众的关注。在高喊节能减排许多年之后,地球上之所以仍普遍存在高耗能建筑,是因为人类一再陷入误区——要么以为建筑节能会增加成本,要么以为可再生能源是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图3.8:典型投资回报曲线图3.9典型生命周期碳平衡曲线资料来源:1.Mckinsey&Company《UnlockingEnergyEfficiencyintheU.S.Economy》2.远大研究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55领导远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傅立新总经理对节能建筑给出了如下定义(中国制冷网,2009):首先,性价比高。对建筑的节能改造要实现技术、材料、施工成本的最低化,整个安装过程容易操作和实施。而且,投资成本要在四年内收回,在这点上,品管楼用两年的时间就可以收回成本。其次,实现真正的节能。这里所说的节能是指改造后比改造前节能70%以上,而远大品管楼的节能达到80%以上。其实在深圳,青岛也陆续有一些节能建筑出现,但目前在全国,能实现80%以上节能效果的建筑至今几乎没有。另外,体现节能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实现碳平衡,在实施节能建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生产或施工过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改造后的品管楼用6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达到碳平衡。第三,可复制。节能技术,节能效果是可以轻而易举复制的,不仅仅只是能用在品管楼里,它也可以应用在其他任何类似的建筑。第四,真正的节能建筑不是以牺牲舒适健康而达到节能。先前的品管楼采取自然通风的方式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改造后的品管楼采用远大热回收新风系统,每小时彻底换气2次,比五星级酒店还多,更重要的是,室外脏空气经过机器进入室内时,99.9%的尘埃和细菌都被过滤了。在一栋建筑里,舒适、健康、环保、节能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不管是新建筑,还是老房子,我们都可以进行节能改造。每平方米只增加成本大约在100~300元。”傅立新称。远大公司希望能与更多人能够分享远大城的节能体验,从而推动被动式的建筑节能模式。远大建筑节能公司每个月分三期免费对房地产公司等老客户提供建筑节能咨询和培训,普通建筑师经过两至三个月培训便可以独立完成整栋房子的节能改造设计;施工人员经过三五天培训就可以熟练施工。据远大员工介绍,该培训班一开始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加,有70~80人,但后来却只有5~6人。反应越来越冷淡的主要原因是参与培训的人认为远大介绍的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不够高深,而且对于房地产商来说,目前建筑节能和他们的业务也没有直接影响。这一现象反应了我国对高新技术追求的盲目性。如果用低成本、简单可复制的技术就可以做好的事,为什么一定要寻求所谓昂贵的高新技术呢?如何将简单技术集成利用也是一门学问,一种创新。这里引用张跃的一句话:“简单的事做好就可以很低碳,而不是一系列复杂技术”。对于远大的建筑节能改造案例,政府反应相对热烈,香港政府就曾到远大考察既有建筑改造,希望能够通过做示范楼来引导香港公众参与既有建筑改造。此外,远大还为客户做免费的建筑节能咨询。2009年9月,北京的湖南大厦经过远大建筑节能的免费咨询进行节能改造后,单台非电空调复合减少,选择了更小功率的规格。原本两台300万大卡(3,500千瓦能耗)的非电空调主机被降低为两台125万大卡(1,500千瓦能耗)非电空调主机,该大厦建筑节能成本加上减少后的非电空调采购成本比原计划成本降低了30%以上。低碳发展案例汇编56技术创新(3)可持续建筑世博给了远大3,000多平米场地建企业馆,但根据世博局的规定,博览会结束时,这些场馆需拆除。如何避免浪费资源?远大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开发了一种完全在工厂制造的、符合“可持续建筑9要素”的建筑。2009年8月21日早8时到晚8时,这座含“可持续建筑9要素”的三层楼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拔地而起,整个建筑是由数百个在工厂制造的部件组成,在现场只有“装配”工作,既无“土建”,也没有“装修”,在建造的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垃圾。而一幢同等尺码的传统建筑至少要产生30吨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排放垃圾总量的40%。不得不说,远大的可持续建筑引发了一场建筑革命。远大的可持续建筑是在其传统和新兴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了可持续建筑特有的几项关键技术,如:工厂化生产和模块化搭建技术、可持续建筑模数和防震技术等,其还利用了远大已有业务的技术优势,如:中央空调、新风热回收系统以及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外墙和屋顶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遮阳技术等)。远大可持续建筑具备品管楼的一切优点及其它独有特征:第一,安全。通过了国家建科院地震研究所9度抗震试验。第二,省材。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制作,材料利用率98%,只相当于常规建筑1/6耗材。第三,节能。通过外墙、屋顶厚保温、三玻塑窗、外遮阳、新风热回收等技术集成,年空调能耗(折合一次能源)平均约50kWh/m2,相当于传统建筑1/5能耗。第四,健康。新风经静电除尘后引入室内,比室外空气洁净20~100倍,每小时彻底换气1次以上,消除室内有害气体残留,室内甲醛含量为零,二氧化碳浓度<1000ppm。第五,舒适。室内恒温,冬暖夏凉,冬20~22度、夏25~27度。第六,环保、耐用。98%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材料使用率达98%以上,现场装配只有相当于常规建筑1%的垃圾。且可极为方便的改动墙体和门窗位置,容易变更房间功能。当需要时,整幢建筑可以完好无缺地拆下来,异地重建。设计寿命为200年,所有钢构件在油漆之前先进行抛丸处理,所有钢构件预留维护空间,只要做好防腐和维护,可超过设计寿命。第七,快捷、不扰民。十层以下一天可安装完成,且现场无灰尘(如:世博远大馆在全球60多家媒体见证下,只用了1天时间就安装完毕)。低碳发展案例汇编技术创新573.2.3.远大创新之路的启示(1)与国家社会利益相契合,进行大胆创新远大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利益相契合的企业文化,使得远大在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的时代,专业做能源消耗最低、不用氟利昂的“非电空调”;使得远大调动全体营销人员和大量技术人员传播建筑隔热,力图让客户少买80%的空调;使得远大在汶川地震后,产生了开发9度抗震、6倍节材、5倍节能、20倍净化、1%建筑垃圾的工厂化可持续建筑的想法,并倾尽全部资产进行研发。只有符合全社会需要(而非个人需求)的技术创新才能逐步被社会认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2)成功取决于承诺的决心和投入的持久性远大的成功还取决于其对承诺的决心和投入的持久性。傅立新在接受某记者采访时曾说到:“远大的低碳之路,我们做好了长跑的准备,不是10年、20年的路程,而是需要我们几代人传承的战略性的事业,时间上没有终点,空间上也没有边界。”正是这种巨大的决心和愿意持续努力的态度,使得远大从其他具有相似创新战略的竞争企业中脱颖而出。对我国众多企业来讲,重要的不在于制定创新战略,而在于实施创新战略的决心和承诺,特别是在于企业领导人的决心和承诺。(3)乐于分享,扩大节能影响力无论是在中央空调还是建筑节能改造领域,远大都组织了专题交流会或培训班,使大家能够共同学习和进步。对于节能意识的影响效果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然而谁又能说这不重要呢?(4)关联发展,成功转型的关键远大从专注于空调领域,拓展到空品、建筑节能改造和可持续建筑领域,看似不相关,但其实都围绕着建筑节能这一领域。远大建筑节能改造新业务虽然会对其主营空调业务造成一定的打压,然而淘汰空调,采用更环保的技术来降温取暖是大势所趋,与其被动地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如果真的等到空调被消灭的一天,也就是远大另一项业务的崛起。对于远大来说,只是主营业务发生了变化,但始终从事着建筑节能的伟大事业。除注明的参考文献外,本文其他资料来源于ISC对远大进行的实地采访。在这里,谨代表ISC感谢远大傅立新、胡灿明、张忠、唐湘军和吴飞接受采访并提供相应资料,也感谢远大朱琳芳为本次采访提供细心而周到的安排!低碳发展案例汇编58技术创新3.3.参考文献蔡林海(2009).低碳经济大格局.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陈桂龙(2010).傅立新:远大的节能抱负.城市住宅,(4):66-69.黄海川(2005).“远大”素描.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4):44-46.邓梁春,王毅,吴昌华(2009).破解全球气候僵局——以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构建低碳未来.气候变化展望,(2):1-17.冯之浚(2010).发展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城市.中国投资,11.何建坤(2009).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绿叶,(1):46-50.黄栋(2010).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中国科技论坛,(2):38-40.雷红鹏,庄贵阳,张楚(2011).把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策略与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刘颖,喻捷,吴昌华(2010).低碳创新的技术发展路线图.http://www.china-sds.org/kcxfzbg/addinfomanage/cblz/data/20100103.pdf李昕,王荷(2010).非电空调:远大企业远大理想.城市住宅,(5):50-52.麦肯锡(2008).中国的绿色革命——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麦肯锡(2009a).节能减排的坚实第一步:浅析中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麦肯锡季刊.麦肯锡(2009b).通向低碳经济之路——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2.0).麦肯锡季刊.牛冬洁、潘涛,曹晓静等(2011).低碳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潘家华(2009).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绿叶,(5):20~27.乔叶(2000).企业原则就是自然法则.ChinaNon-governmental,(10):18-21.孙友罡,林燕飞(2000).远大公司技术创新策略研究.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3(4):32-34.王可达(2011).低碳技术创新的意义及路径选择.探求,(2):68-73.王瑞斌,曹可臻(2010).封面故事.绿公司,(9):44-67.徐大丰(2010).低碳技术选择的国际经验对我国低碳技术路线的启示.科技与经济,23(134):73-75.杨海霞(2010).低碳技术:并非越昂贵越好.中国投资,2:65.张阿玲,原鲲和石琳等译(2009).能源技术展望——面向2050年的情景和战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制冷网(2009).远大:节能建筑神话的缔造者.http://www.ttb2b.com/ShowGridDetails.aspx?id=13856E3G(2008).Innovationandtechnologytransfer:frameworkforaglobaldeal.London:E3G.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59第四章金融创新4.1.金融创新促低碳发展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实现这个目标,持续有效的资金投入是关键。而当前,我国无论是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还是在促进低碳城市建设上,都存在着巨大资金缺口。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发布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的估算:预计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行业和其他环保行业至少有两万亿元左右资金缺口需要填补。我国平均每年节能环保市场规模为3,000亿元到4,000亿元。而目前我国每年在这个市场投资不到1,000亿元。《报告》还预测,按目前的投资增长速度,每年资金缺口大约在2,000亿元。如果中国要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每年需增加额外投资1万亿元人民币(陈静,2009)。2010年,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委、证监委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地提出了多渠道地进行融资以促进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为主循环经济的发展。这里明确了节能、节水、节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海水淡化和“零”排放等信贷支持重点项目,并提出了以信贷扶持、开发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建立股权投资基金和吸引创业投资企业的资本、公开上市筹资、鼓励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和加大对国际贷款对循环经济项目支持等多方位多渠道的融资体系架构。因此,多渠道募集资金,创新低碳融资的模式是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本章希望通过介绍低碳融资的经验,探讨如何利用各种金融政策、金融工具以及创建低碳融资体系,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中来,为低碳城市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也帮助城市获取低碳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譬如,国际金融公司(IFC)在中国执行的CHUEE项目专门为中国的能效项目融资而设计的损失分担和技术援助项目。CHUEE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可持续融资机制,支持中国境内工商企业及事业单位提高能源效率,利用洁净能源及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而设计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CHUEE项目具体细分为提供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最终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融资、设备供应商合作融资、公共事业服务商合作融资四类产品。该项目自2006年起,已经在中国实施了两期,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和浦发银行参与其中。CHUEE项目第一期的损失分担资金总额为7.6亿元人民币。二期项目自2008年开始,损失分担资金总额为25亿元人民币。在前两期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CHUEE项目于2010年底启动第三期。该项目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能效贷款担保和损失分担,二是向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技术援助。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低碳融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公共资本投入带动其他资本的投入。除了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领域私人商业资本的投入比较活跃以外,低碳融资其他方面仍以公共资本投入和低碳发展案例汇编60金融创新公共政策刺激私人资本募集的方式为主,包括财政补贴、政策性贷款和设立公共基金,以及通过公共政策刺激民间的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等等。在利用公共基金和利用公共政策刺激民间资本投入上,英国碳信托(CarbonTrust)为代表的各种低碳基金以及美国的能效融资做出了很好的探索。英国碳信托(CarbonTrust)成立于2001年4月,是“气候变化税”(ClimateChangeLevy,CCL)一揽子方案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工商业和公共部门的能源效率,同时支持英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该信托实际是由一个私有公司——碳信托有限公司,自主经营其日常事务;由英国能源及气候变化部(DepartmentofEnergyandClimateChange,DECC)担保和资助,并与相关政府部门保持独立的合作关系。其主要资金来源是英国的气候变化税,每年大概有0.66亿英镑。2009-2010财年,英国能源及气候变化部为碳信托提供了近8,500万英镑的资金;2001-2002和2008-2009的两个财年里,英国环境,食物与农村事务部(DepartmentforEnvironment,FoodandRuralAffairs,DEFRA)也曾为碳基金公司提供过近4亿6,500万英镑的资金。英国能源及气候变化部旨在通过资助碳信托有限公司(碳信托)以实现三个主要的目标:-提供建议帮助机构减少碳排放;-提供建议帮助机构通过节约能源节省开支;-加速低碳技术的发展——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尤为重要的是引导私营资本向低碳商业的创造初级阶段投资。碳信托为商业和私营部门提供建议、融资和标准鉴定工作,同时刺激低碳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在投融资方面,自2003年起,依靠政府资助,碳信托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无利息、无抵押贷款以帮助企业投资节能设备。目前,碳信托可以为企业提供3,000至10万英镑区间内的项目贷款,该部分贷款可在4年内偿还,每1,000英镑的贷款至少可实现2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偿还的资金和投资后节省的成本相当,因此企业无需额外支出。一旦贷款清偿,额外节省的成本可由企业保留;碳信托还执行强化资金补贴机制(EnhancedCapitalAllowanceScheme,ECA)。强化资金补贴机制旨在帮助商业企业了解最节能的产品并能在某些特定的技术市场中使用这些产品。该机制允许企业在首年获得100%的资金补贴用以购买能源技术清单中的节能机械设备或装置。碳信托负责每月更新节能产品清单并递交能源及气候变化部审批,每年重审技术清单递交能源及气候变化部和财政部审批。获得批复的清单包含了14,000种产品和15项技术类别。作为一个企业,碳信托负责英国的主要节能咨询项目以帮助商业和私营部门。碳信托及其董事会作为一个私营机构可自行决定支持的条件或资金。碳信托还成立了一些商业分支机构,将一小部分公共资金联合第三方私营部门专注于发展一个新的低碳市场和解决一些特定的市场失灵问题。如碳信托也通过风险投资及其他的投资渠道为致力于低碳的企业提供约25万至300万英镑的资金,帮助私人投资可实现价值最大化。除了投融资服务,碳信托还提供标准认定(碳信托标准标签和碳标签)的服务,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61已经为商业和私营部门提供技术和管理指导的建议和咨询服务。包括为企业节能和减碳空间诊断服务和为所有企业设立免费的电话帮助热线,为企业提供常见的节能建议或量身定制的面对面服务等。2001年以来碳信托的成果是显著的:帮助客户减少了23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并节省了14亿英镑的开支;已与超过70%的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FTSE100)公司合作;支持了超过250个新低碳项目的发展和公司;支持了166个应用研究项目,其中70%的项目开始申请专利、取得稳定的资金支持或赚取商业利润;促进了近10亿英镑的第三方资金投资于低碳技术、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和应用;为超过5,000种产品进行了碳足迹认证;根据碳信托标准认证了超过200家企业;(更多关于碳信托的信息请参见http://ukinchina.fco.gov.uk/resources/zh/pdf/21023937/22700448)美国的能效融资也充分发挥了公共资本和公共政策的刺激作用,鉴于当前国内对美国方面的介绍比较有限,我们将在下一节专门对美国在能效融资方面经验作一详细综述。低碳融资的另一个主要方式是推动“碳金融”的发展。有别于传统的金融活动,“碳金融”是建立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上的金融活动及其衍生品。主要指的是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量、在限额排放交易体系或项目减排交易市场中进行的相关金融活动。这些金融活动主要涉及:1.“碳交易”市场机制,包括基于碳交易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2.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介入的碳金融活动;3.碳减排期货、期权市场;4.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创新,主要指各种建立在碳交易机制上的金融衍生品,如碳信用产品等。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被认为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影响最广的“碳金融”体系。为实现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准水平上降低8%的减排目标,欧盟设计总量交易机制(Cap-and-Trade),并构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欧盟各成员国依据欧盟委员会颁布规则为本国设置一个排放上限,再向纳入该体系的产业和企业分配一定数量的欧洲排放单位(EUA)。根据实际排放量,企业可出售其多余的获取收益,反之则需购买配额或核证减排量(CERs)来冲销超出的排放量,否则将会受到重罚。企业因此存在内在激励,在减排成本低于碳价格水平时尽可能多地减排。EUETS虽然运行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2009年其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达到63.3亿tCO2排放当量和796.3亿欧元。并在欧洲范围内广泛出现了各种排放交易所,如英国的欧洲气候交易所(ECX)、法国的BlueNext、德国的欧洲能源交易所、和挪威的NordPool等等,且已推出多种包括EUA、CER期货和低碳发展案例汇编62金融创新期权在内的新型碳金融衍生工具等(雷红鹏等,2011)。4.2.美国能效融资创新本节主要对美国能效融资方式进行了归纳,希望这些实例能为中国能效融资工作带来一些启示。由于中美两国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如果想要借鉴和应用美国能效融资方法,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摸索和修改,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本节未包括那些已经在中国发展比较成熟的能效融资方式,如:部分贷款担保和合同能源管理(特别是通过节能服务公司)等。融资的几种创新的方式:循环贷款基金(适用于那些很难吸引私人资本但符合政府意愿的项目)以用能账单支付贷款的融资(大多用于政府监管的由电力公司实施的需求侧管理的项目)集合打捆融资(参看印度案例研究)与物产挂钩的清洁能源贷款(适合长期融资)资金来源公共效益附加费债券(地方政府或公共事业服务公司发行)碳交易/碳指标拍卖4.2.1.能效融资方式(1)循环贷款基金(RLFs)循环贷款基金(RLFs)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启动,旨在减少联邦政府的直接融资。至1990年,德克萨斯等少数联邦州已建立自己的RLF计划基金,如石油剩余费用基金(德州)。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实施,更多的联邦州制定并实施了能源循环贷款计划,运用ARRA启动基金提供长期低利率贷款。这些循环贷款计划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从住宅及商业建筑改造到清洁能源就业岗位开发及工业能效领域等等均涵盖在内。同时,能源循环贷款计划(如指定基金)所涉及的领域虽有不同,但在旧贷款偿还后发行新贷款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通过循环模式延长贷款期限,这些对能源市场至关重要的循环贷款计划可在ARRA法案实施三年后仍保持良好的运营。但是,许多循环贷款基金给贷方的利率较低,因此对二级市场或第三方而言,可通过允许出售投资组合中的贷款或利用其再投资于新贷款的所得进行杠杆投资,将这些基金作为杠杆基金。关于RLF,我们需要记住一项重要的限制规定:该项目所划拨的总额须在ARRA法案实施的最初三年放贷完毕。而且,该贷款为循环贷款,可能在几年后才能得到偿还。但这些基金并未失去其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63联邦及ARRA属性,这使得基金目前的条款在ARRA法案到期后仍可用。更多有关这一机制的详细内容,请参看附录3。表4.1列出了一些循环贷款基金案例。表4.1:循环贷款基金案例管理机构项目名称总金额已完成项目数量贷款条件起始年份宣传渠道哈佛大学绿色校园贷款基金GreenCampusLoanFund(http://green.harvard.edu/loan-fund)$1200万153年复利3%,最长5年20世纪90年代多种内布拉斯加能源办公室(http://ase.org/sites/default/files/file_loan_programs.pdf)美元与节能贷款DollarandEnergySavingsLoans(http://www.neo.ne.gov/loan/)$3600万约1000个项目2.5%-5%,1-15年1990通过承包商、贷款机构以及州内网络威斯康星商务部清洁能源事业贷款方案CleanEnergyBusinessLoanProgram(http://commerce.wi.gov/BD/BD-SEP-ARRA.html)$5500万2%,5-10年2010北卡罗来纳能源改善贷款计划EnergyImprovementLoanProgram(见附录5)(http://www.energync.net/funding/eilp.html)$200万263%利率1990通过网站并与全国数据库相连(2)以用能账单支付贷款的融资(Onbillfinancing)(美国能源部,2011)在以账单支付贷款的融资中,电力公司或其他机构(比如第三方金融机构)提供开展节能改造项目的资金,由用能单位/个人将分期付款额在每月的电费账单中附加偿还。这种融资方式免除了用能单位或个人对节能改造项目的初始投资。此外,这种融资模式有效的设计偿还期,以确保每月偿还的款项小于或等于每月节省的电费,以使使用者有利可图。这种融资模式可以使整个流程连贯起来,充分利用电力公司与客户业已存在的账单关系,获得客户有关能源使用情况以及付账历史信息。目前以用能账单支付贷款的融资模式有两种方式:与量表挂钩的贷款和账单贷款。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与量表挂钩的贷款是以量表为主体的还款而账单贷款则以用能户为还款主体。在与量表挂钩的贷款中,因为量表(比如电表)是附着在建筑设施中,当用户搬迁后,搬来的新用户将继续以用样的方法支付该量表尚未偿还完的贷款。因为能效贷款是跟量表挂钩而非用能户挂钩,贷款的时限可以延长,因为可以不考虑用能户的搬走。在账单贷款中,贷款类似于企业或个人贷款,当用户搬迁时,他们必须把所有的贷款都还清。当电力企业等公共事业服务公司实施以账单融资的模式的时候,政府的激励资金或公共效益附加收费就可以被用来作为融资的资金或作为降低风险的保障资金。然而政府在提供这些支持的时候应该考虑着力去解决下述的几个问题:首先,对于某些电力企业而言,更改原有的计费系统以实现账单偿还低碳发展案例汇编64金融创新比较费事和困难。其次,当客户只支付部分而非全部账单费用时,如何分配支付的款项就成为了问题(即,这些付款是先支付用能费用还是先支付贷款额呢?)。当用能户利用第三方作为项目资金来源时,电力公司通常会先收取自己要的天然气或电费,剩余的钱再转给第三方作为贷款还款,因此使借出方的风险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提供风险保障对于吸收更多社会资金具有很大的意义。账单贷款一般较适合于利用短期融资进行升级的中小型商业(还包括公共建筑改造)。与量表挂钩的贷款更适用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综合性改造项目以及供出租的物产的改造。表4.2列出了一些账单融资案例。表4.2:账单融资案例管理机构项目名称可用金额已完成项目数量贷款条件开始年份宣传渠道联合照明公司TheUnitedIlluminatingCompany小型商业和公共设施贷款(http://www.uinet.com/wps/portal/uinet/business)$320万自2007年至今,2,450个项目(http://www.ma-eeac.org/docs/On-BillFinancingASEBriefMatthewBrown.pdf)0%/3年2000节能服务公司每个月负责开展一定数量业务桑普拉能源SempraEnergy小型企业贷款(http://www.sdge.com/business/rebatesincentives/programs/onbillfinancing.shtml)$900万0%/5年,$5,000-$100,0002006当地零售商、电力公司用户经理(3)集合打捆融资(Clusterbundling)(Taylor,2008)打捆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贷款途径。国内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这一新途径在中小型企业领域增加对节能项目的贷款额度。这些企业,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发展地区属于能源密集型行业的企业都拥有许多通过节能项目获得大量收益的机会,但是这些企业自己通常还不具备开展所需要的项目的内在能力。这些中小企业在获得商业贷款方面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即使是在已找到低成本节能机会的情况下,也是如此。除了中小型企业在寻找节能项目以及进行各项准备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之外,银行在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时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因规模小而产生的高额交易成本和向小客户贷款所造成的高风险。打捆融资可以为小型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扩展服务。此外,还可以根据标准化、可复制模式提供持续的贷款服务,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每笔贷款的交易成本。“打捆融资”中的“打捆”是将某个具体的领域或技术组合打捆,或将位于某个区域的若干企业打捆,这些企业包括多个行业,但主要以某几个技术方案为主,以尽可能降低评估和鉴定成本。表4.3列出了一些打捆融资实例。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65表4.3:打捆融资案例管理机构项目名称已完成项目数量宣传渠道印度国家银行技术升级项目ProjectUptech四年间完成42个项目通过地区分行以及技术专家为打捆的企业提供培训,帮助每个中小型企业进行项目开发印度银行小型企业开发四年间完成逾1000个项目通过其他国有银行及合作制银行以及技术专家来为打捆的企业提供培训,帮助每个中小型企业进行项目开发更多印度银行向制造企业提供节能贷款的信息,请登录http://pdf.wri.org/powering_up_appendix_g.pdf(4)与物产挂钩的清洁能源贷款(Property-AssessedCleanEnergyDistricts,PACE)与物产挂钩的清洁能源贷款(PACE)融资机制是以物产及土地做资产抵押的融资模式(也称作“特殊目的税”或“特别物产税”)。这是美国各城市财政部门所熟悉的一种工具。在实施这种与物产挂钩的融资模式的地方,当地政府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为一些公益项目筹措资金,比如路灯、污水系统或地下电力管线。居住于该地区并受益于改造的物业主将在物产税附加费的形式偿还政府的债券。这一融资模式现越来越多地用于节能改造以及可再生能源项目中,业主在无需支付初始项目投资的情况下安装节能改造设备或实施可再生能源项目。借款将在预定的年限内,通过“特殊物产税”的方式偿还。该模式目前仅适于自愿选择将节能改造的费用加入物业税的业主。融资费用以物业留置权作抵押,一旦出现物业被收回,出资方将最先得到偿还款项。如果物业在借款还清之前被转售,则新业主将继续承担未履行的还款义务并同时享用改造项目带来的益处。(美国能源部,2011)该债务在物业留置权作抵押上处第一优先,这有助于能效项目吸引在费用以及贷款期限都更具有竞争力的社会资金。(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011)表4.4列出了一些与物产挂钩的清洁能源贷款案例。表4.4:房产评估清洁能源区案例项目已获批项目获批总贷款金额项目平均资金规模利率期限起始年份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县37$730万$196,0007%最长20年2009科罗拉多州圆石县29$150万$51,0002.5%5或10年20094.2.2.资金来源(1)公共效益附加费(Publicbenefitscharge)(美国能源部,SandyGlatt,2010)在美国,公共效益附加费是由州的立法规定或像州公共事业服务委员会等地方政府能源监管机构要求的收费。一般是根据用户的用能情况在用户的电费月账单中收取。如何确定公共效益附加费并使其取得最佳效果是一项困难的事。在政策制定之初,要将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包括在内。利益相关方可能包括州立法机构、电力公司、州公共服务委员会、州能源办公室、州环境机构、高耗能部门,比如低碳发展案例汇编66金融创新工业部门、推行可再生能源人士及项目开发商。由于利益相关方的涉及面非常之广,因此充分沟通将确保政策能够成功实施。行政管理、提供资金、费用评估以及基金分配也是公共效益附加费的关键。电力企业、州政府、非政府机构可能也会参与到公共效益基金及其分配的管理中来。(美国能源部,2010)目前,美国有20个州拥有公共效益附加基金(见表4.5)。表4.5:美国公共效益附加基金列表负责监督和管理费用以及基金使用的情况的州监管机构为能效项目分配基金的管理机构费用年可用资金起始年份加利福尼亚公用事业委员会(州政府可再生能源与能效激励政策数据库DSIRE,2011)私营机构可再生能源:约1.6密尔/kWh科研:约1.5密尔/kWh能效:$2.28亿1996威斯康星威斯康星节能公司,一家非盈利性承包商,主要通过威斯康星―聚焦能源‖管理节能项目每家电力企业都需要支出年运营收入的1.2%$8300万,20101999佛蒙特公共服务委员会佛蒙特能源投资公司,一家运营―节能佛蒙特‖的非营利性承包商工业用户为$0.00665/kWh(无即时供气附加费);$0.00437/kWh加上$1.0135/kW(即时供气附加费)(公共服务委员会,2011)$4070万,20112000纽约州公共服务部纽约州能源研究与开发局对每家电力企业收取相当于其2004年收入的1.42%的费用约$6.3亿1996马萨诸塞州能源部、州任命的节能顾问委员会(包括利益相关方以及公共事业部门)电力公司与市政聚集$0.0025/kWh$7亿1997(2)债券在美国,市政债券是由州、市、县以及其他政府机构为资本项目以及为所需提供的日常服务筹集资金所发行的债务证券。资本项目包括建学校、高速公路或污水系统。投资者通过购买市政债券把钱借给债券发行人,以换取固定利息收益(通常为半年支付)并拿回最初的投资金额,即“本金”。债券发行人支付本金的时间(即债券的到期日)可能是数年之后。短期债券的期限为1到3年,长期债券的有效期至少为十年。投资市政债券具有以下益处,此类债券的利息一般可免除联邦收入所得税以及债券发行州和当地对本地居民所征收的所得税。由于免除所得税,市政债券通常比需要缴纳所得税的固定收益债券,比如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67公司债券利息要低。两种最常见的市政债券为普通义务债券和收入保证债券:普通义务债券由州、市或县发行,不用资产作担保的政府发行的债卷。这类债券完全依靠政府的信誉及其优良的信用做担保。发行之政府部门有权力通过向居民收税来偿还债务。收入保证债券则是靠项目的收益而非政府的征税能力而作为付债保证的债卷。此类债券通常具有无追索权的特点,这意味着如果收入来源陷入枯竭,那么债券持有人对收入来源无所有权。个人投资者持有美国大约三分之二,即$2.8万亿未到期市政债券。持有的方式包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通过共同基金或其他投资机构来持有。债券投资者一般都在寻找一种稳定的收益来源。与股票投资者相比,他们更惧怕风险并且看重投资保值而非财富积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10)市政债券不能在交易所或通过一个共同市场进行交易,它们一般都通过场外交易市场,在交易人员之间交易。投资者可以通过美林证券、摩根士丹利、爱德华·琼斯等提供全套服务的中间商购买债券。折扣和在线代理商也会出售债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市场上还有专门从事市政债券销售和交易的债券交易商和债券代理商。(Municipalbonds.com,2010)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利用发行债券的手段来为节能项目提供资金。债券能够为节能贷款项目提供广泛的资金来源,但是具体规模取决于所发行的债券类型以及地方政府再次举债的能力。债券同国库券一样,有必须向债券持有人偿还债务的义务,因此适合于为项目提供贷款服务而不适合用于发放节能奖励。债券收益中的一部分可以用于管理贷款资金。普通义务债券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信用。该类债券主要通过政府税收收入进行偿付。此类债券无需缴纳地方收入所得税,如果该地区政府信用良好,那么普通义务债券的利率一般要低于其他债券。这种债券的缺点是其发行一般需要通过立法或其他授权。美国国税局允许各个州发行无需缴纳联邦收入所得税的地方债券,但前提是此类债券为某类民间性质活动提供资金。一般而言,民间性质活动债券的持有人如果将至少90%的债券用做具体且得到认可的公益举措则可以不支付联邦收入税。同非民间性质活动债券不同,这类公共效益债券有一个上限额度,即每个州在任何一个年度所发行债券的最高上限。联邦政府利用这一上限额度来限制因发行此类民间性质债券而免除的税收。(MatthewBrown,节能联盟,2008)下表列出美国所发行的部分债券种类(ClimateSolutions,“为城市提供能量”EnergizingCities,2010)低碳发展案例汇编68金融创新普通义务债券(GO)依靠债券发行人的收税权利。清洁能源项目的普通义务债券可能需要纳税,也可能免税,具体取决于债券收益的具体用途以及州法律。蒙大拿州从1989年起就开始发行此类债券。收入保证型债券需要用债券发行人的项目收入偿还。与普通义务债券一样,收入保证型债券也许需要纳税,也可能免税,具体取决于债券收益的具体用途以及州法律。考虑到债券的本质,收入保证型债券的利率要比普通义务债券高,这主要是由于还款流程依赖收益,而收益被认为不如税收稳定。民间活动债券(PABs)属于市政债券,其收益主要为私人机构或政府用于支持民间活动。此类债券也被称作“合格民间活动债券”,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将享受免税(低息)的优惠。每个州每年都有“额度限制”,决定了各州一年内所能发行的债券数量,比如华盛顿为6亿。如果符合一定条件,民间活动债券将会为本应按正常纳税税率借款的借款方提供较低的免税税率(通常将此优待留给获免税待遇的机构)。经济复苏区域基础设施债券(RZFBs),主要用来为“经济复苏区”提供资金。复苏区域基础设施债券相当于150亿美元的民间活动债券额度,该类债券主要分配给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和县,并在指定区域内使用。税收抵免债券给予债卷持有人税收抵免来换取支付他们部分或全部利息,因此债券发行方的利率要低于免税率。2010年3月,所有的税收抵免债券都转化为直接补贴债券,这意味着一部分利息成本所对应的税额抵扣已经被现金回扣所取代。直接补贴增加了投资者的数量并且极大地降低了此类债券的利率。特拉华州就将该模式作为“可持续能源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之一。该项目于2007年创建,但尚未完全实施。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www1.eere.energy.gov/wip/solutioncenter/financialproducts/qecb.html(3)碳交易/排放权拍卖(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2011)在美国,某些州利用清洁能源证书交易市场来为其节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比如纽约的“绿色就业、绿色纽约”(GreenJobsGreenNewYork)计划以及为其可持续能源公司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的特拉华州。这两个州都在利用“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egionalGreenhouseGasInitiative)中清洁能源证书交易所带来的收益。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参与州(康涅狄格、特拉华、缅因、马里兰、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纽约、罗德岛以及佛蒙特)使用市场化的总量控制下进行交易的方法,包括: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69多州CO2排放总量(“上限”)(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2011)将会逐渐减少,直至比行动计划最开始时10%要求发电在25兆瓦或以上(“受控源”)的火力发电厂(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2011)取得相当于其在未来三年所排放的CO2量的配额通过每季度一次的区域性二氧化碳配额拍卖来分配各州的排放配额二氧化碳配额拍卖所得(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2011)将用来投资使社会大众得益的提高能效并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的项目允许通过抵消(指电力行业以外的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捕捉项目)(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2011)来帮助参与企业履行其减排义务通过排放和配额跟踪系统(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2011)来记录和跟踪RGGI市场和项目数据,包括受监管的发电厂的CO2排放以及企业之间的二氧化碳配额市场交易信息RGGI采取的分步骤的方法意味着起初的上限将比较宽松,这样可以提供可预测的市场价格信号和降低对市场监管的难度。参与的发电企业也可以有较充分的时间来投资低碳技术以避免市场变动带来的电价的急剧上升。美国总共有十个RGGI成员州设定了排放上限,计划到2018年之前使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此外,还将把二氧化碳配额交易收益中80%的金额,即超过8.609亿美元用于开展清洁能源项目:52%用来提高能源效率;11%用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应用;14%用来帮助困难用户支付帐单,包括帮助低收入家庭;1%用于各种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包括碳减排技术的应用,减少车辆行驶的英里数以及增加碳捕捉的项目。RGGI由每个参与州(共10个州)各自的二氧化碳交易活动组成。通过独立监管和RGGI的通用法则(ModelRule,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2011),每个州的二氧化碳交易都会为发电厂的CO2排放设定上限、颁布各参与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以及参与RGGI区域性二氧化碳配额拍卖。接受监管的发电厂可以利用任何一个州所给予的二氧化碳配额来证明自己符合各个州的相关要求。每州的项目加在一起就变成一个统一的旨在帮助二氧化碳排放减排达标的区域市场。RGGI是美国首个强制性的且以市场为主导的二氧化碳减排项目。低碳发展案例汇编70金融创新4.3.案例:可持续能源公用事业公司——一个可持续能源的创新模式4.3.1.可持续能源公用事业公司概况随着2007年6月美国特拉华州州议会通过的“特拉华州能源法”(又称“可持续能源公用事业授权法”)应运而生的可持续能源公用事业公司(SEU,即:SustainableEnergyUtility)受到了美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SEU负责运作以“使特拉华更具能量”(EnergizeDelaware)为品牌的各项工作,在特拉华州开发并实施一系列能效与可再生能源的项目,旨在通过这些项目使得特拉华州到2020年,能源消耗下降30%,全州消耗电力的10%-20%来自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建立SEU这一创意来自特拉华大学的能源与环境政策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且拥有独立预算的机构,SEU为来自工业、住宅、商业以及农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节能、提高能效、及利用清洁能源。作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桥梁,SEU能够将双方的资源统筹运用。SEU是一个非盈利的免税组织(501(c)(4)),但是它的实施机构网络包罗了营利企业、社团组织和专业能源公司。与美国绝大多数的能源公共事业公司(例如:电力、天然气及自来水公司)不同,SEU并不以能源供给为导向,其经济性体现在节能创造价值,而非能源销售。它是基于这么一个理念:节能效果如果以个体衡量将很小,但如果将分散的节能效果聚合在一起,可以达到巨大的规模。与传统公用事业公司所作的需求侧管理也不尽相同的是,SEU把终端用户的用能效益,而不是公共事业公司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由于SEU资金不是来源于公用事业公司的公共效益附加收费2,因此其服务对象并不只局限于公用事业公司辖区的客户,而是任何对绿色能源项目感兴趣的客户,这一点与大多公共事业公司的能效项目有所不同。SEU模式也可以帮助避免不公平的现象,如:客户支付了公共效益附加费,有资格享受公共事业公司的返款计划,但由于计划项目资金有限,申请晚的客户无法享受返款,那么他就失去了获得节能收益的机会。不仅如此,SEU模式还有一点相当独特。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涵盖了各个部门、各种能源,这一特点使得它能够充分利用各个细分市场同时出现的机会。正如“特拉华州首创的可持续能源公用事业公司:可持续能源公用事业工作组给特拉华州议会的专题报告”中所描述的,SEU的宗旨在于“推进各个部门(包括交通运输)及各种能源企业开展低成本的终端能效及节能项目和客户选址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可持续能源公用事业工作组,2008)SEU的操作机构是通过公开竞标确定的,运营机构需要与SEU的监督委员以及运行合约管理者协作,通过寻找打捆的能效项目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机会推动市场的增长。在SEU董事会和合约管理者的监督协调下,运营机构负责项目定位、项目开发、建设/实施、运营、融资及管理。对运营机构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它必须促进当地就业。衡量运营机构的运行是否成功取决于它为达到SEU设定的总体2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公共事业通过用能账单从终端用户收取的系统效益附加费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71目标的效率及效益。SEU利用私人资本和其他资金来弥补传统融资手段在可持续能源项目上的缺陷。SEU允许有竞争力的能源公司支付客户使用高能效技术(而非普通技术)所增加的成本,以及使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而非传统能源/燃料)增加的成本。最重要的是,SEU通过创新的融资手段实现了这一切。4.3.2.SEU的创新融资模式(1)绿色节能债券(GESBs,即:GreenEnergySavingBonds)和可持续能源估评债券(SEABs,即:SustainableEnergyAssessmentBonds)这些都是由SEU发行的,用以为市政/公共建筑、大学、学校及医院等公共部门(MUSH,即:municipal/publicbuildings,universities,schools,andhospitals)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无税债卷,以及为非MUSH、私人项目提供的应税债券。不同于传统的政府债券,“可持续能源”债券不以州政府信用作为担保,因此不会对州政府信用或其借贷成本产生任何潜在的负面影响。GESBs是用节能量保证协议(GSAs,即:guaranteedsavingsagreements)来担保的,协议中承诺通过实施改造或可再生能源项目能够实现节能收益或降低能源成本;而SEABs由客户自愿支付的附加于公用事业费、市政服务费(如:市政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服务)等的额外缴费,或附加于房产税的额外缴费作为缴费担保。(2)可持续能源循环基金(SERF,即:SustainableEnergyRevolvingFund)SEU与当地的贷款机构合作提供低息贷款,用以资助当地的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贷款由区域气候行动计划碳额度拍卖所得和SEU其他资金来源作为还款保证。(3)太阳能共享计划(SolarShareProgram)SEU与私人投资者合作以签订长期购电合同的方式对建设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设施实施融资,SEU将单独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产生的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积分(SRECs,即:solarrenewableenergycredits)打包出售。贷款由区域气候行动计划碳额度拍卖所得和SEU其他资金来源作为还款担保。SEU是特拉华州唯一有权无限期获取并持有SRECs的机构,使得SEU能在SRECs市场价格出现恶性波动时进行调控。同时还允许SEU向特拉华州以外的市场出售SRECs以获得更有利的定价。SEU正在筹划一个高效的商业模式,利用特拉华州的新法律将SRECs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积分(RECs,免税可持续能源债券的优点:终端用户无需承担前期费用:参与客户可以立刻通过将节能量变现享受节能效益资产负债表之外融资:服务协议条款规定使得客户把能源服务的支出可以作业务支出处理,而非债务融资成本最低:与商业贷款和租赁等其他融资手段相比,无税债券的借贷成本因为有政府的因素而最低付款灵活:还款方式设计得既可以通过节能效益立即产生现金流又可以为回收期长但节能潜力大的项目带来机会。易于参与:只需提交四个文件就能参与:意向书,节能量保证协议,建设资金协议,和分期付款协议。其余工作都由SEU管理,运营成本由部分保证节能量收益支付低碳发展案例汇编72金融创新即:renewableenergycredit)打包并用其进行融资,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出售给公用事业公司和其他的“承购者”。(4)可持续发展社区项目SEU与投资者合作以签订购电合同的方式为建立社区层面和商业级的可持续能源设施融资,既有能效项目也有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与公用事业公司签订多年期合同,SEU将节省的电量、产生的绿色电量以及太阳能积分打包出售。贷款由区域气候行动计划碳额度拍卖所得和SEU其他资金来源作为还款担保。4.3.3.特拉华州SEU的目前发展情况目前,SEU已在特拉华州开展了几项有意义的行动。首先,2011年7月20日,SEU通过花旗集团发行了7000万美元的能效收益债券。债券的所得将用于资助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在州政府机构、市政府、学校、大学、医院和非营利民间组织建筑的设施上安装一些节能设备。迄今为止,已批准了包括ConEdison解决方案、Constellation能源服务公司、能源系统集团、江森自控、霍尼韦尔、Pepco能源服务公司、西门子楼宇科技、SeiberlichTrane和Noresco这几家能源服务公司参与项目竞标。要求中标承包商必须使用当地劳动力,并遵守州制定的有关合同的法规。对于州政府来说,刺激经济复苏法案带来的可持续能源专项资金额度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特拉华州收到了超过2000万美元(需在两年半年内用完)的专项资金,这也是州政府历史上对可持续能源最大的公共开支。但是这个数字和SEU首次发行的能效收益债卷必起来要少2.5倍。其次,SEU与特拉华州多佛市合作推出了一个10兆瓦的光伏发电“太阳公园”,这个项目以签订的购电合同做担保进行融资,由区域气候行动计划碳额度拍卖所得做还款保证。该项目的合作伙伴还包括特拉华州唯一的由投资者拥有的公用事业公司和市政公用事业公司。这种特别的合作显示了SEU联合各方共同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的能力。太阳公园项目的建成将会使特拉华州的人均太阳能发电装机量跃居美国前三位。第三,SEU建设“可持续社区”的项目,此活动主要依赖私人股本的投资。SEU将其品牌名称及相应服务用于支持这个活动。在SEU的董事会和合同管理者的监督协调下,第三方机构负责项目定位、项目开发、建设/实施、运营、融资及管理。这个活动通过与SEU合作来寻找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项目机会,并推动市场的增长。一个大西洋中部地区的电力和天然气公用事业公司的子公司赢得了开发首个可持续发展社区的机会,这个项目主要面向特拉华州的大型工业和商业设施。此外,如果立法草案在即将召开的特拉华州议会获通过的话,可持续能源服务费可以像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一样通过公共服务帐单收取(以及参加者自愿以附加物业税的方式缴纳)。自从在特拉华州实施以来,SEU迅速成为其他地区(如华盛顿和费城)效仿的对象。全国州议会会议于2008年和2009年通过的决议中表达希望联邦政府支持SEU这种创新模式。国际上,在美国特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73拉华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的中心的技术支持下,韩国正发起一项针对SEU项目设计的研究。(致谢:本节内容由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试验室沈波博士提供)4.4.案例:印度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能效打捆融资4.4.1.简介打捆融资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国内金融机构可以用这种模式来提高供给中小企业(SME)1能效项目的贷款。中小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处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通常具有获得巨大能效收益的潜在机会,但通常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能力来筹备和实施这些节能项目。即使发掘了符合成本效益的能效项目,这些经济环境中的中小企业在获取商业融资的过程中通常仍然面临许多障碍。除了中小企业在发现和策划节能项目的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印度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同样面临许多障碍,其中包括高额交易成本(每一美元的贷款)和向小企业客户提供贷款的额外风险。打捆融资能够为小企业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和扩展服务,以及标准化的可复制的后续贷款审批模式,该模式可使每笔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在世界银行“三国能效项目”的支持下,印度国家银行(SBI)对其“技术升级项目”(ProjectUptech)进行了调整,这个项目是针对印度中小企业技术升级的一种打捆融资,以纳入能效改进项目。这一做法,以及将此做法在印度金融业进行传播和扩展的过程中的经验是本案例研究的主题。4.4.2.背景由于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和出口方面十分重要,因此,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是印度政府为印度银行设定的一个重点工作。针对中小企业的打捆融资策略实际上要早于“三国能效项目”,最初开始该策略的原因并非仅仅出于能效目的。为满足难以触及的客户层的能效融资需求,印度国家银行对其“技术升级项目”进行了调整,其他几家银行随后也出台了相关方案。“打捆融资”是针对那些出于某些经济(或政策)导向而聚集在一起的产业集群打捆提供的贷款业务2。打捆融资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贷款投资来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如:更新技术、降低成本(通过减少浪费和提高运营效率)、提高生产率和(在某些情况下)改善产品组合等等。自印度实施中小企业打捆融资以来,打捆融资主要集中在(i)某一特定部门或技术,(ii)某一特定区域的企业,包括若干行业,但只集中在几个技术项目上,以尽量降低评估成本。(1)印度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低碳发展案例汇编74金融创新虽然中小企业对印度的国内工业生产总值和出口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是城市、城市周围地区、半城市和农村地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3,但在生产力、绩效、效率和技术方面要落后于大型工业企业设定的基准。即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起了全面经济改革计划之后,这一差距仍在继续增大。政府向小企业(SSI)提供广泛的财政激励措施,以弥补中小企业和大型工业公司之间日益增大的绩效差距,但这一措施并未取得成功。4(2)早期打捆融资措施上世纪80年代末期,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大型公司奏效的贷款项目并未成功地应用到中小企业中去,于是,打捆融资概念开始普及。这一新兴策略的目标旨在增加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同时将每个借贷企业的交易成本降低到合理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随后也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借贷措施,其总体目标是找到一个容易接受和可行的解决之道,使商业银行将打捆融资变为其主流业务。到目前为止,主要尝试的打捆融资方案有两种类型:一种旨在从整体的角度来升级技术和改进整体绩效(提高能效是该计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其唯一目的)的贷款方案对于另一种贷款方案而言,提高能效是其核心目标印度金融业启动了两个与本讨论有特殊相关性的重大项目:印度国家银行是印度最大的国有银行,1988年,印度国家银行联合所有行业部门,建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项目”。这与之前的特定行业项目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或多或少倾向于大型企业。随着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法》(SIDBI)的通过,印度在1990年4月设立了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根据其章程,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应作为促进小型企业发展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金融机构。近年来,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业已开始支持中等规模的企业。在银行业务基础设施和安排方面,印度国家银行和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为中小型企业所制定的援助方案存在很大的不同:尽管印度国家银行拥有广泛的网络分支(目前有将近1万家),遍及整个印度,实际上印度国家银行完全依赖其中央办公室(总部位于孟买)对“技术升级项目”进行设计、管理和人员编制。一旦确定了国内任何州/地区的打捆目标,自“技术升级项目”中央团队选定的人员会被重新安置到打捆目标附近的某个分支机构,同时继续直接向位于孟买的中央办公室报告情况。这种方法与印度国家银行的标准做法截然不同,根据其标准做法,区域办公室和分支机构负责实施由中央办公室制定的政策措施5。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在全国各地只有不到40家分支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其他大约900家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75贷款机构(如国家级的金融实体、其他公共部门银行分支机构,以及合作银行)来拓展其针对小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服务。然而这两种方案也有相似之处(参见图4.1),因为它们明确认可以下几点:与贷款交易规模直接挂钩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这使得有必要找到降低每家企业和/或每笔交易的成本的解决方案。能效方面的改进通常是更加广泛的技术升级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不一定成为贷款的唯一目的。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方案很少(如果有的话)是现成可用的,即使大量的中小企业需要相同的或类似的解决方案。图4.1:印度采用的打捆融资方法因此,印度国家银行和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采取了各种措施,支持其部分技术开发工作:印度国家银行聘请了外部行业专家以及(必要时)研究示范开发组织。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建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小企业技术局(TBSE)。6(3)项目实例:普纳汽车集群技术专家最简单的形式是,贷方银行选择目标行业的技术专家,并帮助他们与中小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参见图4.1)。普纳(以及奥兰加巴德、那西卡和阿美纳伽的周边地区)的汽车部件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印度国家银行遵循的流程为:“技术升级项目”团队将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企业家的意见和需求进行归类,然后确定可能的组织架构和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小组。在专家小组就绪之后,1996年1月,汽车部件产业集群“技术升级项目”开始实施。低碳发展案例汇编76金融创新经过与企业家和中小企业工人密切磋商,技术专家确定了一套加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所需的行动和投资方案。技术专家同时还协助中小企业从制造单一部件转变为制造组件(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末期,印度的新兴汽车行业的趋势)。在四年的时间里,印度国家银行向42家中小企业提供总额为9600万卢比的贷款(平均每家中小企业获得超过5,000美元的贷款)。借款的中小企业利用所批准的贷款来购买适合特定中小企业的设备、机械或服务。通常情况下,一家中小企业利用其贷款来支付以下一种或几种开销:技术专家进行的研究活动其他研究活动(如在某些情况下进行的能源审计)IT设备(以获得更好的管理信息系统)特定设备,如可自动送料的专用剪切机确定额外技术选项的技术援助。针对(由银行人员和行业专家进行的)基线调查显示需要一些特定的技术干预但并无现成可用技术的情况,也可发挥专门研究机构的作用。菲罗扎巴德玻璃集群就是一个此类的实例,此类集群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是损耗高(由于玻璃破碎和不合格产品)和质量低劣。印度国家银行的“技术升级项目”与各种政府机构进行协调配合,其中包括玻璃行业发展中心和玻璃和陶瓷中央研究实验所,开展了数个培训项目和研讨会以及囊括集群内超过20%已登记注册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级研究。其核心目标主要针对流程改进、能源效率、污染减排、低成本的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引进等适用技术,最重要的是,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同样,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委托国家生产力委员会,致力于减少哈里亚纳邦1,000多个铝、黄铜和钢具制造企业在使用本地制造熔炉的过程中所导致的热量损失。该集群企业在熔炉中使用木头和燃料,而这些熔炉均由当地泥瓦匠制造,其设计不周,导致效率低下,整个集群的熔炉设计几乎相同。更换由国家生产力委员会设计的熔炉有助于使这些公司实现20%以上的能源节约。该组织的作用与印度国家银行类似,只不过除了技术工程顾问外,还运用了一家研发所(参见图4.1)。(4)最近的能效打捆融资措施印度国家银行的“技术升级项目”和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的经验为印度银行业开展能效打捆融资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8月,政府和印度储备银行颁布了联合政策指令,使得这一趋势得以加强,该指令敦促银行增加向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在“三国能效项目”的示范和鼓励下,现已有五家银行制定了针对中小企业的能效贷款计划7。按照其计划批准日期的时间次序,这些银行包括: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77印度国家银行卡纳拉银行印度联合银行印度银行巴罗达银行4.4.3.向中小企业提供能效贷款中确认的关键问题促成打捆融资方案成功的关键因素源自最初的实施经验:银行总行的积极支持。所有五家银行的总部认可向能效项目提供融资的中期利益,因此,提供了相关的指导方针和其他支持措施,以便在其分支机构范围内实施能效贷款计划。事实证明,对于商业银行建立任何一项能效贷款计划来说,这一高层支持至关重要。可靠的能源审计。可靠的能源审计是向能效计划提供贷款的基础。各银行委托通过严格筛选的能源审计师和能源服务公司(ESCOs),以确保技术评估过程中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例如,印度国家银行对由能源效率局(BEE)、石油保护和研究协会(PetroleumConservationandResearchAssociation)以及其他机构挑选的能源审计师、ESCOs和其他能源顾问的背景和经验进行了详细审核,来建立起印度国家银行自身的专家小组。印度国家银行选择了将近30名能源审计师、能源服务公司和能源顾问。其他银行也遵循类似的方法。例如,印度联合银行的计划明确表明,能源审计师须获得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署(IREDA)的认可;印度银行的计划明确表明,能源审计师须获得能源效率局或石油保护和研究协会的认可或须对中小企业完成类似工作。然而,能源审计师得出的技术评估结果与银行的考虑之间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差异。目前,正在开展进一步的工作,为能源审计师编制标准化模板,将有助于填补这一空白。评估和贷款接受。考虑到小额贷款规模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评估过程已被简化,同时坚持基本的银行信贷标准,要求提供良好信用记录证明。这一程序的目的通常是为分支机构人员在判定贷款发放资格时制定容易遵循的经验法则和指导方针。举例来说,印度国家银行、卡纳拉银行和印度联合银行将能效计划仅限于他们现有的、具备一定最低信用评分的中小企业客户——这意味着贷方对借方有足够的了解。然后,结合所采取的步骤,来确保可靠的能源审计,贷款评估过程由于这一限制而被大大缩短。获益于先前的努力。在拓展能效计划的过程中,印度国家银行和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部分早期打捆融资项目的成功的确发挥了促进作用。然而,能效改进并不是早期提供的更广泛的贷款计划的既定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讲,“示范效应”可能会有所减弱。针对这一情况,印度国家银行、卡纳拉银行和印度联合银行的计划试图通过资助“软成本”(即,能源审计、详细项目报告编制等成本)为部分项目提供一些初始的激励措施,从而增加能效投资上的具体经验。低碳发展案例汇编78金融创新4.4.4.所获经验以及未来发展大多数情况下,在印度国家银行和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以及或许整个银行业看来,每一个具体的打捆融资项目均是成功的。然而,整个概念还未以最初设想的方式发展。就印度国家银行来说,“技术升级项目”一直是以总行为中心的一项业务活动,并未成为主流借贷业务的一部分。考虑到最近政府强调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要求,印度国家银行正在对其短期的重点工作(增加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和减少来自于中小企业的坏账)进行重新调整,以使其符合鼓励中小企业成为具竞争力和财务健全的现代化企业的长期目标。另一方面,虽然小企业技术局继续提高其知名度和业务水平,但发现自己难以领导打捆融资项目的发展。小企业技术局的主要业务如下:新技术和意识提升方面的信息传播为技术供应商和用户牵线搭桥为小企业的产品出口提供支持与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协作,向借款人融资并提供辛迪加贷款其他支持服务,如,需要时安排顾问服务,在国际会议上代表小企业的商业利益等。不过,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通过遍布全国的众多案例,打捆融资方法的益处已被清楚证实。可以用来进一步按比例增加对中小企业集群的能效贷款的关键措施包括:设计更多的能源效率贷款方案努力推广新的和现有的贷款方案选任经注册且具信誉的能源审计师开发标准化能源审计流程发展自身技能和/或建立外部专家库来协助解决评估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794.4.5.注释1.印度的中小企业被定义为由两大类构成:(i)厂房和机械固定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卢比(约合67万美元)的小型企业;以及(ii)厂房和机械固定资产总额在3000万至1亿卢比(约合67万至220万美元)的中型企业。2.在一篇如今已成为区域科学领域的经典的文章中,AnnMarkusen(1996)对产业集群类型进行了区分。每种集群类型将给某项能效贷款策略带来不同的挑战和机遇。3.例如,截至2002年3月,印度约有360万家小企业,雇员人数将近2,000万,占工业增加值的近40%,占出口总量的约三分之一。4.目前,向小企业提供的财政激励措施包括如下:(i)完全免除纳税义务,或以较低税率缴纳税款;以及(ii)降低公司税率,例如,出于税务计算之目的,一般允许在第一个10年经营期间扣除25%的利润。对于位于落后地区的小企业,以第一个五年经营期间(即,免税期)免除纳税义务的形式提供进一步的激励措施。其他激励措施包括产品预订,其中某些产品仅允许小企业制造。5.我们了解到,印度国家银行正向一种更加集中的体系发展,其中(i)孟买的中央办公室将参与政策制定、监测和评估工作;以及(ii)14家地方总部(LHO)将负责本辖区内各区域机构和地方分支机构的运营。因此,对于大多数银行业务而言(如,向产业扩展定期贷款),政策框架、重点工作等将与中央办公室相挂接,而具体贷款的批准将由地方总部、区域办公室和数家分支机构(专家驻留)来决定。大部分分支机构仅作为―邮局‖来运作——也就是说,接收申请,然后转给最近的分支、区域办公室或当地总部进行处理。6.小企业技术局(TBSE)是印度小产业发展银行和联合国亚太技术转让中心联合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7.欲知各种能效计划的更多信息,请参阅《三国能源效率项目——印度报告》,http://3countryee.org/reports.htm.低碳发展案例汇编80金融创新4.5.参考文献http://ase.org/sites/default/files/file_loan_programs.pdf,内布拉斯加能源办公室http://green.harvard.edu/loan-fund,绿色校园贷款基金http://www.neo.ne.gov/loan/,美元与节能贷款http://commerce.wi.gov/BD/BD-SEP-ARRA.html,清洁能源事业贷款方案http://www.energync.net/funding/eilp.html,能源改善贷款计划http://www1.eere.energy.gov/wip/solutioncenter/financialproducts/onbillrepayment.html,美国能源部http://www.uinet.com/wps/portal/uinet/business,联合照明公司http://www.sdge.com/business/rebatesincentives/programs/onbillfinancing.shtml,圣迭戈电力天然气http://www.ma-eeac.org/docs/On-BillFinancingASEBriefMatthewBrown.pdfTaylor,R.,Govindarajalu,C.,Levin,J.,Meyer,A.,&Ward,W.(2008).FinancingEnergyEfficiency:LessonsfromBrazil,China,IndiaandBeyond.Washington:TheWorldBank.http://www1.eere.energy.gov/wip/solutioncenter/financialproducts/PACE.html,美国能源部,2011http://www.eetd.lbl.gov/ea/ems/reports/pace-pb-032311.pdf,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011美国能源部Glatt,S.,(2010),PublicBenefitFunds:IncreasingRenewableEnergyandIndustrialEnergyEfficiencyOpportunitieshttp://www1.eere.energy.gov/industry/states/pdfs/pbf_factsheet.pdf,美国能源部,2010http://www.dsireusa.org/incentives/incentive.cfm?Incentive_Code=CA05R&re=1&ee=1,州政府可再生能源与能效激励政策数据库DSIREhttp://psb.vermont.gov/utilityindustries/eeu/generalinfo,佛蒙特州公共服务委员会http://www.sec.gov/investor/alerts/municipal.htm,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Municipalbonds.com,市政债券网站,2010http://ase.org/resources/brief-1-funding-mechanisms-energy-efficiency,MatthewBrown,节能联盟,2008www.eukn.org/dsresource?objectid=200944,ClimateSolutions,―为城市提供能量‖EnergizingCities,2010http://www.rggi.org/design,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2011陈静,《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解读: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每年需额外投资1万亿[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9(11):40~4。雷红鹏、庄贵阳等,把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策略与方法中国,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英国领事馆,碳信托,http://ukinchina.fco.gov.uk/resources/zh/pdf/21023937/22700448低碳发展案例汇编金融创新81世界资源研究所,印度银行能效融资范例,http://pdf.wri.org/powering_up_appendix_g.pdf―DelawareSustainableEnergyUtility,‖aFeatureStoryinDelawareLawyer,Summer2009Nathans,Aaron,―DelawareEnergy:SEUProgramtoRetrofitBuildings,‖TheNewsJournal,January7,2010Rahim,Saqib,―StateandLocalGovernmentsInnovatetoCutEnergyWaste,‖TheNewYorkTimes,February11,2010http://www.nytimes.com/cwire/2010/02/11/11climatewire-state-and-local-governments-innovate-to-cut-92596.htmlSustainableEnergyUtilityTaskForce,2008.―SustainableEnergyUtility:ADelawareFirst;AReporttotheDelawareStateLegislaturebytheSustainableEnergyUtilityTask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