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阳 能
第5期 总第 337 期
2022 年5月
No.5 Total No.337
May, 2022
SOLAR ENERGY
DOI: 10.19911/j.1003-0417.tyn20220404.01 文章编号:1003-0417(2022)05-14-09
大规模长时储能与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发展
严川伟
(1.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 110016;2. 辽宁科京新材料有限公司,沈阳 110172)
摘 要:中国已经明确了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在于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大规模
储能是保障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支撑条件,是该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钒液流电池作为一种可靠的大规
模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良好的本征安全性、技术适合性和经济性潜力,与已有的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
之间有着显著的互补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已经达到成熟可靠的程度,
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条件。阐述了全钒液流电池的技术发展、产业链状态、钒资源及其市场特点等,
对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产业发展定位和关键工作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规模储能;长时储能;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K02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 (下文简称为“双碳”)
目标及其实施战略的确定,进一步强化了储能在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也决定了储能的
发展将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全钒液
流电池作为满足大规模长时储能需求的一种新型
储能形式,其技术和产业发展受到高度关注。
本文旨在从技术和产业发展角度对全钒液流
电池的背景、现状和前景做简要阐释和分析,为
大众提供了解该技术的基本知识,为拟从事相关
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立题研究提供行业背景指
导,为拟投身储能产业的青年人提供可能的职业
判断思路;为投资者做商业分析提供初步的专业
素材;为相关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1 储能其及在“双碳”战略下的意义
能源及其消费强度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
重要衡量指标。由于化石能源在当前能源结构
中占比较高,是温室效应及相应环境问题的重
要根源,发展可再生能源 (风能、太阳能 )并
以此替代传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而可再生
能源发电所固有的间歇性、波动性及不稳定性,
必须配置相应的储能才能实现大规模、可持续
的开发利用。
因此,储能及发展合适的储能技术是社会能
源发展或能源革命的必然要求,是电力发展的刚
性需要和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双碳”战
略是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其不仅规定
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目标和时间表,还明
确了实现的根本途径,即发展基于可再生能源的
新型电力系统 [1]。由于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的重要支撑,所以“双碳”战略客观上规定了储
能产业发展的路线图。
尽管储能的需求是多元和系统化的,其技术
类型、特点和适应性各自不同,如图 1所示,但
在支撑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及“双碳”
收稿日期:2022-04-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1975267)
通信作者: 严川伟 (1963—),男,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辽宁科京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全钒液流电池方面的研究。
cwyan@imr.ac.cn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