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
Green Living
. 73 .
Green Living
必须是“生态 + 环境”
与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有关的几个常见问题,我觉得
也有必要重点说一下。
第一个是管控时序的问题,就是事前、事中、事后,我
们认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是要前置的。第二是管控尺度
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层面上去考虑。在国家层面
上考虑什么问题,到县去又是考虑什么问题,这都是不一
样的。第三就是管控范围。我们讲生态保护红线,这是生
态空间里的重中之重,要先划出来。第四个是管控内容,
必须是“生态 + 环境”。这两个层面上都应该有,不能偏
颇。第五是管控导向,一个是问题导向,一个是目标导向。
哪些地方问题很突出,就得从问题着手 ;哪些地方的问
题是很差,要往前走,那就是目标导向。
最后就是管控力度上,我建议要有差异化的分类,进
行分区管控,把空间分出不同类型。
生态环境空间的三个尺度
接下来,再给大家介绍我们关于生态环境空间的一
些探索,主要是三个尺度。
第一个尺度就是国家层面上的宏观尺度。首先要明
确布局要求,为下位的空间管控奠定上位的空间管控格局
上的布局和指导 ;第二是从区域层面,从宏观、中观尺度
明确空间布局、管控要求等。2006年,我们完成了广东省
整个省域范围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的工作,体现在广东省
环境保护规划纲要里,我们同时对水、大气也进行规划。这
两个规划都是通过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所以法律
效力比较强。当时,广州市南沙要建一个炼炉项目,广州市
委市政府拼命想上。但规划里明确说了,这个地方不宜建
这些东西,所以省里拿着规划跟广州市去说,最后这个500
多亿元的项目没落地。这是空间管控起作用的一个生动例
子 ;第三是城市层面上的,主要是结合生态环境部里原来
的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以及环境功能区划工作。我们应该有
城市环境的总体要求。这项工作的基本内容,其实就是空
间的要求。这项工作已经有一些城市在做试点。
宜昌的试点做得比较好
做的比较好的是湖北省宜昌市。这个地区是国家的
重要生态区,三峡工程就在这里。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融合增效,是宜昌市的发展目标。
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这些方面的效益都是超出预
期的,目前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受关注。
我们给宜昌做的规划可以概括为“四区一库”:水
源区、调节区、屏障区、典型区、资源库。宜昌把城市管理
总体规划,通过宜昌市人大批准,强化了法律效力。宜昌
市下面的区、县、乡就按要求分下去进行细化,把空间管
控要求落实到环境管理要求当中去。
要做“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制度的建设应该如何推进呢?
我认为主要还是要先确立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制度的
发展战略。第一是明确定位,空间的问题就是前置性。划
定的布局一旦出错,它的成本是很高的。比如原来一些环
境风险比较高的企业,设立在错误的生态环境空间,近年
就不得不搬迁。
第二是认准方向,就是要管控分区,生态保护红线提
出来的管控要求是很明确的,有专门的管理办法,有专门
的政策来配套它。
第三就是实施两项战略 :评价和规划。现在生态环境
部提出区域空间环境评价,我的建议是叫“区域空间生态
环境评价”,因为环保部既然改名为“生态环境部”了。
第四是对接三个需求,国家层面上的现在问题不大,
总体功能区放到地方去没问题。关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
保护区等等这些关系已经理得挺顺。
如果没有数据跟人家对接那是对空的。如果别人的精
度很高,你弄的精度很粗,一对全是虚的。环境承载力的评
价等这些因素都要清楚,大家通过长时间的磨合,慢慢会
形成公认的技术。否则的话,你评估出来的与他评估出来
的东西是同一个名称,但技术方法都不一样,根本不是一
回事。然后,通过我们积累的一些实践案例来做事情,最后
把它制度化,现在生态保护红线就是比较好的模板。
打造基础性的一套制度
总之,要实施一盘棋的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制度。
基本的内容还是前面说的“三线一纲”。现在,我们是放
在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环评里去做,战略环评在法律上还
没有依据,我们是作为一项探索性工作在做。
我们尝试通过统一生态环境规划体系,打造基础性
的一套制度,争取实现“六个一套”的产出。一套基础数
据 ;一套环境底线 ;一套提质要求,强化空间—承载—
质量的系统 ;一套管控分区制度 ;一套相对应的平台,
我们希望在生态环境空间管控里有所打通 ;最后是形成
一套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