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书
第38 卷 第 4期
2020 年4月
环 境 工 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l.38 No.4
Apr. 2020
海绵城市的地区分类建设范式
任南琪*黄 鸿 王秋茹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50090)
摘要:在系统分析我国城市的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新旧城区、
功能区等社会因素的基础上,
分类和总结
现有海绵城市试点经验,
提出了基于我国地域分类和社会属性分类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和范式,
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
的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地区分类;试点城市;建设范式
DOI:10. 13205 /j.hjgc.202004001
PARADIGM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REGIONAL CLASSIFICATION
REN Nan-qi*,HUANG Hong,WANG Qiu-r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hydrogeology and climate conditions of Chinese cities,
and the social factors such as new and old urban areas and land use function types,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summarizes the
pilot experience of sponge cities in China,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and paradigm of sponge cities based on
regional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and social attributes classification in citi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promo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sponge city;regional classification;pilot city;construction paradigm
收稿日期:2020-02-05
基金项目:面向 2035 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工程技术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 2017-ZCQ-6) 。
*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任南琪(1959-) ,
男,
博士,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废水处理和海绵城市。rnq@ hit.edu.cn
0引 言
2015 年发布的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
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确立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工
作目标,
并指出
: “
到2020 年,
城市建成区 20% 以上
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 年,
城市建成区 80%以
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其后,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在全国30 个试点城市展开,
建设区域从南至北,
城市
规模从一线到三四线均有分布。根据我国海绵城市
建设评价标准[1],
当前雨水控制利用模式主要以降
水量作为划分依据进行分类指导。然而我国地域面
积广阔,
不同的自然地理及气候特征将直接影响河流
及水资源分布、
降雨量、
雨水汇流、
下渗等情况。针对
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城市本底,
海绵设施的应用效果、
适应性也存在差异。
2019 年,30 个海绵城市的建设试点工作均通过
国家专家组验收,
各个试点城市基于主导问题,
采用
各具特色的技术实施路线,
形成了多样化的海绵城市
建设体系,
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
验。本文综合各类因素进行城市分类,
并总结现有海
绵城市试点经验,
提出基于我国地域分类和社会属性
分类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和范式,
以期为后续的海绵
城市建设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借鉴。
1基于自然因素的海绵城市分类建设策略与范式
1. 1 城市分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海绵城市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考虑到诸
多因素。城市地形地势对雨水蓄集与排放具有重要
影响,
旱涝灾害的分布影响各地区建设目标的合理设
定,
植被的耐淹耐涝抗旱性与气温、
土壤、
降水有关,
渗透设施的效果与不同地区土壤渗透性能和地下水
位等有关。影响海绵城市方案设计及建设成效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