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VIP专享VIP免费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
导意见》的通知
琼发改产业〔2021〕780 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
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 年 10 月 13 日
(此件主动公开)
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精
神,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部署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制定本意见。
一、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
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 12%、35%1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占服务业比重达到 54%。
——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稳定,
技术交易市场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到 2025 年研发经费投入
强度达到 1.6%,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 8000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
3000 家。
——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建成若干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园区,产业关联度
明显提高,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到 2025 年重点园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 30%
以上。
——产业布局明显优化。推动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
部山区生态保育”的产业发展格局。到 2025 年“海澄文定”和“大三亚”两个
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约 70%。
——产业开放度明显提升。高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
力引进外资,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聚集和高效配置。“十四五”时期全省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年均增速分别达 10%、12%。
二、围绕“3+1”重点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推动旅游业转型提质升级
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目标,推动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打造
国际知名度假、康养、购物天堂。
1.做优做大免税购物。完善全岛免税销售网络建设,力争实现免税品品牌、
品种、价格与国际“三同步”建立时尚高端消费品发布、定制和展示贸易中心,
吸引独立设计师品牌、大师工作室、艺术研究机构及时尚营销机构集聚,鼓励设
立品牌代理总部或地区总部。
2.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构建“处处有旅游、行行加旅游”发展格局。打造精
品旅游城市、旅游园区、旅游度假区、景区景点、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点和特色
旅游街区等。加快建设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科学规划一批特色旅游服务区和自驾
车房车营地,设置旅游骑行道、步行道等慢行系统,打造环岛高铁沿线风景带。
3.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完善应急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引进和培育旅游专
业人才。加强旅游数据赋能,积极开展“信易游”,实现“一部手机游海南”。
完善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
4.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引进国际知名酒店、餐饮、文体娱乐品牌入驻。
推动更多旅游企业开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开通、
加密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市场的国际航线、航班,推动签证便利化。
(二)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聚焦海南优势特色领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优
化升级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能级。
1.数字经济。抓住“智慧海南”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契机,推动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做优做强物联网、人工智
能、区块链、跨境数字贸易等数字产业。推动海南成为游戏产业“走出去”重要
阵地。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无人机、智能游艇
等智能制造产业链。
2.石油化工新材料。锚定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双一流目标,加强油
气产业链延伸和整合,推动油气产业往上下游走、往高端走、往低排放走,实现
全产业链发展。依托海口建设油气区域总部,加快澄迈油气服务保障基地建设,
将洋浦建设成为千亿级石油化工新材料基地和油品自由贸易港区,将东方建设成
为以天然气化工为主的新材料基地。
3.现代生物医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海口集聚。大力发展化学药、生物技
术药、海南特色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培育引进多种类型的合同生产
组织企业(CMO),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转型为代工生产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加
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海口高新区联动发展,积极引进全球医药生物
头部企业落地。用好重大新药创制转移转化机制,鼓励支持现有药企向创新型、
研发型药企转型,发展生物医药研发产业。
4.南繁产业。依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乐东抱孔洋、陵水安马洋“一主两辅”
基地,加快推进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南繁产业发展。集聚国际检验检疫机构,
布局实验、展示和交易功能,推动离岸科研、隔离服务、模式生物学、种业贸易
等产业发展。引进国际知名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着力发展生物育种,支持第三
方育种研发外包服务。延伸发展生物食品、生物基材料产业。推动南繁科技城科
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一体化建设。
5.深海产业。依托三亚深海科技城建设,聚焦深海能源、海洋工程装备、
远海探测、海洋生物、海洋碳汇等领域,推进深海科技产业发展。建设深远海空
间站岸基服务业保障基地、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国家南海生物种质资
源库等,打造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推进陵水赤岭深水码头、三亚深海科考码
头、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
6.航天产业。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开放化、国际化、商业化,发展火箭研发
和商业卫星研制、卫星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航天高端产品研发基地和“航
天+”产业示范区。
7.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引进高纯铁、磁性材料等项目,培育核电产业集群。
一体化发展氢能源“制、储、运、加、用”产业。以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
等为重点,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电、光伏产业,提高可再生能源
发电消纳能力,加强储能、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装备技术研发推广。
8.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海口国家高新区、老城经济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
等,构建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绿色建材
和绿色建筑产业。支持建设临高金牌港临港产业园和定安新竹装配式建筑基地,
打造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9.高端食品加工产业。积极发展热带果蔬、热带作物、肉质蛋白、植物蛋白
等精深加工业和健康食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特色食品加工业,推动椰汁、
酒、精致茶等食品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
品牌。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着眼国际国内双循环,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构建海
南自由贸易港现代服务业体系。
1.现代物流业。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洋
浦国际枢纽海港,推进海口商贸服务型、三亚空港型物流枢纽。推进澄迈金马、
海南湾岭等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冷链物流和物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建设洋浦国
际冷链物流中心、琼海国际中转型冷库、万宁乌场港冷链物流园,支持打造江东
临空物流冷链产业中心。
2.医疗健康产业。充分释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新老“国九条”
策红利,打造医药研究、临床试验、临床治疗、健康疗养为一体的高水平医疗服
务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海南特色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推进发展特色专病康养、中医康养、温泉疗养、运动康复康养等产业。
3.现代金融业推动形成牌照齐全、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现代金融机构体
系。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建设海南国际清算所
推进国际能源、航运、产权、股权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场所国际化发展。积极发展
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科技金融、涉海金融、贸易金融等特色金融业务。创新开
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推动“监管沙盒”落地应用,开展法定
数字货币应用试点,培育“区块链+金融”产业集群。稳步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琼发改产业〔2021〕780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10月13日(此件主动公开)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精神,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部署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本意见。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12%、35%、1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4%。——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稳定,技术交易市场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6%,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建成若干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园区,产业关联度明显提高,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到2025年重点园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30%以上。——产业布局明显优化。推动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海澄文定”和“大三亚”两个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约70%。——产业开放度明显提升。高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引进外资,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聚集和高效配置。“十四五”时期全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速分别达10%、12%。二、围绕“3+1”重点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推动旅游业转型提质升级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目标,推动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打造国际知名度假、康养、购物天堂。1.做优做大免税购物。完善全岛免税销售网络建设,力争实现免税品品牌、品种、价格与国际“三同步”。建立时尚高端消费品发布、定制和展示贸易中心,吸引独立设计师品牌、大师工作室、艺术研究机构及时尚营销机构集聚,鼓励设立品牌代理总部或地区总部。2.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构建“处处有旅游、行行加旅游”发展格局。打造精品旅游城市、旅游园区、旅游度假区、景区景点、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点和特色旅游街区等。加快建设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科学规划一批特色旅游服务区和自驾车房车营地,设置旅游骑行道、步行道等慢行系统,打造环岛高铁沿线风景带。3.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应急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引进和培育旅游专业人才。加强旅游数据赋能,积极开展“信易游”,实现“一部手机游海南”。完善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4.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引进国际知名酒店、餐饮、文体娱乐品牌入驻。推动更多旅游企业开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开通、加密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市场的国际航线、航班,推动签证便利化。(二)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聚焦海南优势特色领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优化升级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能级。1.数字经济。抓住“智慧海南”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契机,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做优做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跨境数字贸易等数字产业。推动海南成为游戏产业“走出去”重要阵地。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无人机、智能游艇等智能制造产业链。2.石油化工新材料。锚定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双一流目标,加强油气产业链延伸和整合,推动油气产业往上下游走、往高端走、往低排放走,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依托海口建设油气区域总部,加快澄迈油气服务保障基地建设,将洋浦建设成为千亿级石油化工新材料基地和油品自由贸易港区,将东方建设成为以天然气化工为主的新材料基地。3.现代生物医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海口集聚。大力发展化学药、生物技术药、海南特色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培育引进多种类型的合同生产组织企业(CMO),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转型为代工生产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加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海口高新区联动发展,积极引进全球医药生物头部企业落地。用好重大新药创制转移转化机制,鼓励支持现有药企向创新型、研发型药企转型,发展生物医药研发产业。4.南繁产业。依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乐东抱孔洋、陵水安马洋“一主两辅”基地,加快推进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南繁产业发展。集聚国际检验检疫机构,布局实验、展示和交易功能,推动离岸科研、隔离服务、模式生物学、种业贸易等产业发展。引进国际知名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着力发展生物育种,支持第三方育种研发外包服务。延伸发展生物食品、生物基材料产业。推动南繁科技城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一体化建设。5.深海产业。依托三亚深海科技城建设,聚焦深海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深远海探测、海洋生物、海洋碳汇等领域,推进深海科技产业发展。建设深远海空间站岸基服务业保障基地、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国家南海生物种质资源库等,打造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推进陵水赤岭深水码头、三亚深海科考码头、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6.航天产业。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开放化、国际化、商业化,发展火箭研发和商业卫星研制、卫星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航天高端产品研发基地和“航天+”产业示范区。7.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引进高纯铁、磁性材料等项目,培育核电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氢能源“制、储、运、加、用”产业。以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为重点,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电、光伏产业,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能力,加强储能、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装备技术研发推广。8.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海口国家高新区、老城经济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构建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产业。支持建设临高金牌港临港产业园和定安新竹装配式建筑基地,打造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9.高端食品加工产业。积极发展热带果蔬、热带作物、肉质蛋白、植物蛋白等精深加工业和健康食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特色食品加工业,推动椰汁、酒、精致茶等食品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眼国际国内双循环,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服务业体系。1.现代物流业。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洋浦国际枢纽海港,推进海口商贸服务型、三亚空港型物流枢纽。推进澄迈金马、海南湾岭等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冷链物流和物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建设洋浦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琼海国际中转型冷库、万宁乌场港冷链物流园,支持打造江东临空物流冷链产业中心。2.医疗健康产业。充分释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新老“国九条”政策红利,打造医药研究、临床试验、临床治疗、健康疗养为一体的高水平医疗服务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海南特色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推进发展特色专病康养、中医康养、温泉疗养、运动康复康养等产业。3.现代金融业。推动形成牌照齐全、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建设海南国际清算所,推进国际能源、航运、产权、股权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场所国际化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科技金融、涉海金融、贸易金融等特色金融业务。创新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推动“监管沙盒”落地应用,开展法定数字货币应用试点,培育“区块链+金融”产业集群。稳步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打造区域性离岸新型国际贸易中心。4.商务服务业。培育和发展金融、交易、科技研发、设计、结算类总部经济。发展法律服务、会计、资信调查与评级、产权交易、供应链管理、智库咨询等专业服务。支持市场营销、租赁、会展、人力资源服务等商务服务。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拓展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等国际业务。推动创意设计、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为主的“国际设计岛”建设,引进国际著名设计企业、机构入驻海口江东新区等园区。5.教育文化体育产业。以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为契机,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留学海南”品牌,吸引国内外学生来琼学习。发展电子竞技、影视、动漫游戏、旅游演艺等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消费业态。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重点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山地体育等时尚前沿、消费引领消费的运动项目,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冬训基地,做大海南“冬令营”品牌。(四)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深度挖掘海南热带资源优势,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1.打造热带特色农业品牌。推动热带特色作物迭代更新,引进和培育热带水果、观赏鱼、花卉等新品种。推进“三棵树”等全产业链发展,做强做优橡胶、槟榔、椰子、文昌鸡等。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提升海洋捕捞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业,稳定养殖规模。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2.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的现代农业新型产业融合体系。支持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休闲渔业、美丽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整合提升各类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原料基地、产地初加工、园区深加工形成产业集群。升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国际热带农产品加工、畜禽深加工、储藏、冷链物流和交易中心。三、优化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一)打造全域大景区。扩大“大三亚”旅游品牌影响,带动乐东、陵水、保亭协同发展,增强“海澄文定”区域城市旅游功能,形成中部雨林、东部康养、西部山海、三沙海洋旅游组团。(二)加快形成“两区、三城、六园”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格局。将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国家高新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平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文昌航天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突出科技引领作用,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陵水清水湾信息产业园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优化功能布局。(三)差异化布局现代服务业。海口江东新区、三亚中央商务区充分发展总部经济、金融、咨询、设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洋浦、海口、三亚、东方四个物流集聚区。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全球领先的医疗创新平台。以海口、三亚、琼海、儋州等为重点,构建差异化发展的会展业空间格局。(四)优化布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以“海澄文定”北部瓜菜基地和“大三亚”南繁育种基地为重点,强化北部都市农业、南部农旅融合功能,梯次推进,进而带动东部滨海现代农业、西部高效热带瓜果农业拓展,促进中部丘陵山地生态农业发展。四、保障措施(一)狠抓市场主体培育。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重点产业标杆企业。利用自贸港政策优势,招引主导产业头部企业。引导中小企业深耕专业领域,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形成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水平中小企业集群。(二)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和载体,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统筹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积极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合作,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三)强化要素保障。对重点产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排污权有偿使用等,采用“一事一议”方式进行支持。统筹财政、税收、金融等资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支持产业发展。加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四)强化人才支撑。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和依托自由贸易港政策,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对本地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和知识更新工程,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五)加强实施管理。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指导意见的组织实施,“3+1”主导产业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负责本领域产业发展,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合理确定年度工作重点。省统计部门要将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加大权重。省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组织“3+1”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对本指导意见实施情况开展评估,总结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适时修订。资料来源:http://plan.hainan.gov.cn/sfgw/0503/202110/95bf12fc01744e4498c74859482f6b16.shtml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