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VIP专享VIP免费

附件
河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试行)
(征求意见稿)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二○二一年十月
内容说明
河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以生态保
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约束,建立了
1+3+4+18+N”1
境总体准入要求,“3”为我省京津冀及周边区(2+26 城
市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三大重点区域大气
生态环境管控要求,“4”为省辖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海
河流域、长江流域四大流域水生态环境管控要求,适用于全
省及重点区域、流域。
分区管控总体要求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为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更新调整则同步遵照执行;并将按照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的意见》要求适时更新调整。
- 1 -
一、全省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
1.河南省产业发展总体准入要求
产业发展
准入要求
通用
1. 推进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持续巩固提升
装备、食品、新型材料、汽车、电子信息等五大制造业主导产业优势地位;深入推
进钢铁、铝工业、泥、煤化工、煤电等传统产业减量、长链条、质发展;
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做好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
制度链耦合,把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业态作为高
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2. 支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大力推动焦炭、铸造、炭素、耐火材料、铁合金
棕刚玉等产业整合,加快集中集群集约发展。
3. 禁止新建、扩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明确的淘汰类项目。
止引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 年版)》禁止准入类事项。
4. 禁止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新建、扩建以煤炭为燃料的项目和企业。止建设生产
和使用高 VOCs 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全面取缔露天和敞开式
喷涂作业,有条件的工业集聚区建设集中喷涂工程中心。禁止新建采用含汞工艺的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项目,禁止新建原生汞矿,逐步停止原生汞开采。
5. 原则上不再新建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天然气化工项目。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
增产能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传统煤化工(甲醇、合成氨)、焦化
铸造、用炭素、火材料制品、瓦窑、锌冶炼(含再生铅)等行业产能。
则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禁止新建露天矿山建设项目。
6. 严把两高目生态环境准入关,严格限制两高目盲目发展。新建、改建、扩
两高项目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符合产业政策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一单”、能耗双控”炭消费减量替代、碳排放
物排放等约束性要求。按照《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综合标准体系(2020 年本)》
严格执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法规标准。
产业集聚
(园区)
7. 限制发展并逐步退出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一般制造业,造引领性强的高
新产业集群或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的都市型产业集群。
8. 全省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园区外新建化工企业一律不批,对园区内环境基础设施不
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的企业一律不批新改扩建化工项目。
9. 对达不到卫生和安全防护距离要求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产业集聚区化工企业,
法限期整改或予以关闭。
10. 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管网和垃圾收储运体系,推进环保
治理、喷涂印染、电镀等设施集中布局和共享,促进企业间资源循环链接和综合
利用。幅提升化工园区废水、废气、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和园区清洁能源供应
以及环境监测监控能力等标准。
煤电
11. 除热电联产项目以外,全省不再核准十三五期间新投产的燃煤发电项目。
12. 加快实施煤电机组节能改造。因厂制宜采用成熟适用的节能改造技术,重点推进
60 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综合节能改造。对纳入区域热电联产规划30 万千瓦以
下抽凝煤电机组热电比达到 80%以上;其他 30 万千瓦以下纯凝煤电机组通过拆除
设备或关而不拆方式全部淘汰
钢铁
13. 鼓励钢铁企业积极参与全国钢铁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重点区域城市钢
铁企业要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改造升级省外搬迁等方式推动转型发展,
省整合建设 2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发展一批专、精、且规模适中的钢铁企业
附件河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二○二一年十月内容说明河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约束,建立了“1+3+4+18+N”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1”为全省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3”为我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三大重点区域大气生态环境管控要求,“4”为省辖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流域四大流域水生态环境管控要求,适用于全省及重点区域、流域。分区管控总体要求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为依据,如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更新调整则同步遵照执行;并将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要求适时更新调整。-1-一、全省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1.河南省产业发展总体准入要求产业发展准入要求通用1.推进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持续巩固提升装备、食品、新型材料、汽车、电子信息等五大制造业主导产业优势地位;深入推进钢铁、铝工业、水泥、煤化工、煤电等传统产业减量、延长链条、提质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做好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制度链“五链”耦合,把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2.支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大力推动焦炭、铸造、炭素、耐火材料、铁合金、棕刚玉等产业整合,加快集中集群集约发展。3.禁止新建、扩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明确的淘汰类项目。禁止引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禁止准入类事项。4.禁止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新建、扩建以煤炭为燃料的项目和企业。禁止建设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项目。全面取缔露天和敞开式喷涂作业,有条件的工业集聚区建设集中喷涂工程中心。禁止新建采用含汞工艺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项目,禁止新建原生汞矿,逐步停止原生汞开采。5.原则上不再新建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天然气化工项目。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传统煤化工(甲醇、合成氨)、焦化、铸造、铝用炭素、耐火材料制品、砖瓦窑、铅锌冶炼(含再生铅)等行业产能。原则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禁止新建露天矿山建设项目。6.严把“两高”项目生态环境准入关,严格限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符合产业政策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一单”、能耗“双控”、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要求。按照《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综合标准体系(2020年本)》,严格执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法规标准。产业集聚区(园区)7.限制发展并逐步退出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一般制造业,打造引领性强的高新产业集群或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的都市型产业集群。8.全省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园区外新建化工企业一律不批,对园区内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或长期不能稳定运行的企业一律不批新改扩建化工项目。9.对达不到卫生和安全防护距离要求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产业集聚区化工企业,依法限期整改或予以关闭。10.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管网和垃圾收储运体系,推进环保治理、喷涂、印染、电镀等设施集中布局和共享,促进企业间资源循环链接和综合利用。大幅提升化工园区废水、废气、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和园区清洁能源供应以及环境监测监控能力等标准。煤电11.除热电联产项目以外,全省不再核准“十三五”期间新投产的燃煤发电项目。12.加快实施煤电机组节能改造。因厂制宜采用成熟适用的节能改造技术,重点推进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综合节能改造。对纳入区域热电联产规划的30万千瓦以下抽凝煤电机组热电比达到80%以上;其他30万千瓦以下纯凝煤电机组通过拆除设备或“关而不拆”方式全部淘汰。钢铁13.鼓励钢铁企业积极参与全国钢铁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重点区域城市钢铁企业要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改造升级、省外搬迁等方式推动转型发展,全省整合建设2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发展一批“专、精、特”且规模适中的钢铁企业。-2-产业发展准入要求14.严禁新增焦化产能,禁止新建、扩建独立焦化企业。15.全省不新增钢铁产能,钢铁企业在城、围城问题突出的地方要加快实施退城入园,坚决杜绝新增产能、未批先建等项目建设。禁止假借以铸造名义新增钢铁产能。16.严格依法依规落实减量置换要求,置换后新上项目装备高炉不低于1000立方米,炼钢转炉不低于100吨,电炉不低于100吨(合金钢50吨),推动炼钢、炼铁主体装备大型化。化工17.化工园区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得进行改建、扩建(涉及环保、安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除外)。原则上不再核准(备案)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3亿元(不含土地费用)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的项目,高新技术化工产业项目,涉及环保、安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除外)。18.严格限制尿素、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磷铵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19.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或化工专业园区。利用产业政策、安全、环保、节能、价格等措施,引导安全、环保不达标的化工企业落后和低效产能退出。水泥20.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告的产能,一律视为违规产能予以关停。严禁借生产矿粉、混凝土拌合料、超细粉煤灰等之名利用粉磨装备无证生产水泥,不再备案矿粉、混凝土拌合料、粉煤灰粉磨生产线项目,对无证生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装备予以取缔。淘汰环保、安全不达标的水泥熟料、粉磨生产线。淘汰2000吨/日及以下通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直径3米及以下水泥粉磨装备。21.城市建成区水泥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对明确实施退城但逾期未退的水泥企业予以停产。22.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项目,须依托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不扩产能的改造,严禁借协同处置之名建设新增水泥熟料项目。铝工业23.退出城市中心城区电解铝产能,淘汰单厂规模20万吨以下产能。严禁以任何名义新增铝用炭素产能。24.严格按标准建设铝土矿绿色矿山,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支持郑州、洛阳、三门峡等省辖市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淘汰铝石煅烧和棕刚玉等消耗铝土矿的高能耗产能。传统煤化工25.淘汰化工行业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化炉,退出单套装置30万吨/年以下的合成氨产能。原则上禁止传统煤化工企业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项目,严禁各地擅自建设不符合产业布局规划要求的煤化工项目。推进煤化工企业及深加工项目退城入园,建设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不在城市建成区但也不在园区的企业逐步搬迁入园,未按规定执行的予以停产或淘汰。26.异地迁建的企业按照规模化、现代化的原则搬迁进入省定涉及化工的产业集聚区。已立项但未按规定时限开工建设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建设,搬迁改造升级项目必须进入规划的基地或园区。化肥27.原则上不再新建以天然气和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新建或扩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装置。28.氮肥行业参考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案进行减量置换。-3-2.河南省生态空间总体管控要求分区类别管控要求生态保护红线总体要求1.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主要包括:零星的原住民在不扩大现有建设用地和耕地规模前提下,修缮生产生活设施,保留生活必需的少量种植、放牧、捕捞、养殖;因国家重大能源资源安全需要开展的战略性能源资源勘查,公益性自然资源调查和地质勘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包括水文水资源监测及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等,灾害防治和应急抢险活动;经依法批准进行的非破坏性科学研究观测、标本采集;经依法批准的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物保护活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适度参观旅游和相关的必要公共设施建设;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和供水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重要生态修复工程。自然保护区2.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风景名胜区3.禁止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禁止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禁止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禁止乱扔垃圾;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在珍贵景物周围和重要景点上,除必须的保护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风景名胜区内已建的设施,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清理,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凡属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和自然风貌,严重妨碍游览活动的,应当限期治理或者逐步迁出;迁出前,不得扩建、新建设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4.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5.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特别是保护期内不得从事捕捞、爆破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对保护区内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活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内禁止任何生产建设活动;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实验区内开展工程建设活动,或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外开展可能损害保护区功能的工程建设活动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森林公7.禁止在森林公园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4-分区类别管控要求生态保护红线园采伐森林公园的林木,必须遵守有关林业法规、经营方案和技术规程的规定;森林公园的设施和景点建设,必须按照总体规划设计进行;在珍贵景物、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工程设施。湿地公园8.湿地公园内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禁止下列行为:开(围)垦湿地、开矿、采石、取土、修坟以及生产性放牧等;从事房地产、度假村、高尔夫球场等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建设项目和开发活动;商品性采伐林木;猎捕鸟类和捡拾鸟卵等行为。宣教展示区可以开展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的活动。合理利用区可以开展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生态旅游等活动。地质公园9.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在保护区内及可能对地质遗迹造成影响的一定范围内进行采石、取土、开矿、放牧、砍伐以及其他对保护对象有损害的活动;未经管理机构批准,在保护区范围内采集标本和化石;在保护区内修建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厂房或其他建筑设施。对已建成并可能对地质遗迹造成污染或破坏的设施,应限期治理或停业外迁。生态公益林10.一级生态公益林原则上不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严禁打枝、采脂、割漆、剥树皮、掘根等行为。国有一级生态公益林,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等确需采伐林木,或者发生较为严重森林火灾、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确需对受害林木进行清理的,应当组织森林经理学、森林保护学、生态学等领域林业专家进行生态影响评价,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审批后实施。其它11.严格禁止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布局新的煤矿项目,严格限制高硫高灰高砷煤项目开发。一般生态空间水源涵养重要区12.严格保护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开垦草原等行为。13.控制水污染,减轻水污染负荷,禁止导致水体污染的产业发展。14.加强江河源头及上游地区的小流域治理和植树造林,减少面源污染。推进天然林草保护、退耕还林和围栏封育,治理水土流失,维护或重建湿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15.除以防洪、航运为主要功能的河湖外,禁止除生态护岸建设以外的河湖堤岸作业。水土保持重要区16.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禁止开垦、开发植物保护带。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采集发菜。禁止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铲草皮、挖树兜或者滥挖虫草、甘草、麻黄等。17.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种植经济林的,应当科学选择树种,合理确定规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水平阶整地、蓄水沟、排水沟、边坡防护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18.在二十五度以下五度以上的荒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应当因地制宜采取等高种植,修筑梯田、水平阶,修建截排水设施等水土保持措施。19.加强对天然林和公益林的保护,禁止非保护性砍伐。推进封山育林,-5-分区类别管控要求一般生态空间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推进植被恢复与重建。林木采伐应当采用合理方式,严格控制皆伐,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只能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20.限制陡坡垦殖和超载放牧。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行封山禁牧,恢复退化植被。21.加强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及建设项目的监管,加大矿山环境整治修复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区22.禁止对野生动植物的滥捕滥采,保持和恢复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种群的平衡,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序利用。23.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禁止各种损害栖息地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如无序采矿、毁林开荒、湿地和草地开垦、道路建设等。防止生态建设导致栖息环境的改变。24.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禁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引进外来物种。25.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以生物多样性重要功能区为基础,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与保护区群的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6.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27.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生态公益林28.二级生态公益林在不影响整体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相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开展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其林地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发展林下经济。湿地29.在湿地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设立开发区、产业园区;围垦湿地、填埋湿地;擅自采砂、取土、采矿;擅自排放湿地水资源或者堵截湿地水系与外围水系的通道;非法砍伐林木、采集野生植物;投放有毒有害物质,倾倒废弃物或者排放不达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破坏野生动物繁殖区和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猎捕野生动物;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破坏湿地保护设施;擅自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其他破坏湿地资源的活动。其他30.对各类保护地未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按照其有关保护法律法规规定执行。-6-3.河南省大气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管控维度管控要求空间布局约束1.集中供暖区禁止新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已建成的不能达标排放的燃煤供热锅炉,应当期限内拆除。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全部关停整合。城市建成区生物质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实施低氮改造。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改造升级无望的污染企业,依法依规停产限产、关停退出。2.不符合城市建设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重点污染企业退出城市建成区。城市建成区、人群密集区、重点流域的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等环境风险大的企业搬迁改造、关停退出。新建涉高VOCs排放的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企业要入产业集聚区,实行区域内VOCs排放等量或倍量削减替代。污染物排放管控3.实施工业低碳行动,推进钢铁、煤化工、水泥、铝加工、玻璃、耐火材料制品、煤电等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发展,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对具有一定规模、符合条件的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煤化工企业全面完成VOCs治理。水泥企业熟料生产工序达到超低排放标准。4.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新建、改建、扩建涉VOCs排放项目,应加强废气收集,安装高效治理设施。对确有必要新建或改造升级的高端铸造建设项目,原则上应使用天然气或电力等清洁能源,所有产生颗粒物或VOCs的工序应配备高效收集和处理装置。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餐饮企业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符合《河南省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辖市建成区全面淘汰开启式干洗机。5.强化项目环评及“三同时”管理,国家、省绩效分级重点行业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达到B级以上要求。6.积极发展铁路运输,完善干线铁路布局。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铁路专用线直通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实现“点到点”铁路运输。新建、改建、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利用公路运输。以推动大宗物料及粮油等农副产品运输“公转铁”为重点,鼓励钢铁、电力、焦化、电解铝、水泥、汽车制造等大型生产企业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支持煤炭、钢铁、建材等大型专业化物流园区、交易集散基地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7.强化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将建筑、市政、拆除、公路、水利等各类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范畴,严格执行开复工验收、“三员”(监督员、网络员、管理员)管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扬尘防治预算管理等制度,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禁止施工工地现场搅拌混凝土、现场配置砂浆。8.鼓励工业炉窑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由周边热电厂供热。大力推广优质能源替代民用散煤。农村地区综合推广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散煤使用。资源利用效率要求9.加快推进“2+26”城市(河南境内)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小热电关停整合。对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炉窑,加快使用清洁低碳能源或利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等进行替代。-7-4.河南省水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管控维度管控要求空间布局约束1.禁止将黄河湿地保护区域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商业用地、基本农田;禁止在黄河湿地保护区域内建设居民点、厂房、仓库、餐饮娱乐等设施;禁止其他非防洪防汛和湿地保护的建设活动。禁止在淮河流域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以及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在属于水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单元的区域内,在控制断面水质未达标的情况下,不予审批耗水量大、废水排放量大的煤化工、化学原料药及生物发酵制药、制浆造纸、制革及毛皮鞣制、印染等行业单纯新建和单纯扩大产能的项目。2.在省辖黄河和淮河流域干流沿岸,严格控制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制浆造纸、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项目环境风险,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3.严格限制在淮河流域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大中型项目或者其他污染严重的项目;建设该类项目的,必须事先征得有关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4.城市建成区内现有的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应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污染物排放管控5.新建、改建、扩建造纸、焦化、氮肥、农副食品加工、毛皮制革、印染、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电镀等重点水污染物排放行业建设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6.鼓励钢铁、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7.新建、升级省级产业集聚区要同步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等设施。现有省级产业集聚区建成区域实现管网全配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同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8.新建城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要与城市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做到雨污分流。新建或提升改造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须达到或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具备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应建设尾水人工湿地。限制含重金属工业废水进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9.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依法查处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禁止重金属等污染物不达标的污泥进行土地利用。2021年年底,全省城市和县城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95%以上和85%以上。环境风险防控10.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涉及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的行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毛皮皮革、有色金属矿采选、铅蓄电池制造等)。11.加强“一废一库一品”监管,鼓励尾矿综合利用。12.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处理和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水源地应急保障体系。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13.完善四大流域上、下游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联防联控、信息共享、闸坝调度机制,落实应急防范措施,强化应急演练,避免发生重、特大水污染事件。-8-5.河南省土壤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分区管控要求污染物排放管控1.严控新增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在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铜、铅锌、镍钴、锡、锑和汞矿采选业等)、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铜、铅锌、镍钴、锡、锑和汞冶炼等)、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皮革鞣制加工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铬盐行业等)、电镀行业等重点行业实施重点重金属减量替代。农用地2.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已经建成的,应当限期关闭拆除。禁止向耕地及农田沟渠中排放有毒有害工业、生活废水和未经处理的养殖小区畜禽粪便;禁止占用耕地倾倒、堆放城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废料及废渣等废弃物。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3.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道路沿线是耕地的,两侧用地范围以外绿化带宽度不得超过5米,其中县乡道路不得超过3米。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应履行永久基本农田占用报批手续。涉及占用耕地的必须做到占补平衡。禁止以城乡绿化建设等名义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严禁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确需占用的,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手续。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目前已划入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纳入生态退耕、有序退出。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内的永久基本农田根据对生态功能造成的影响确定是否退出。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不得违反规划搞非农建设、乱占耕地建房等。4.不得在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以及可能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5.对涉铅锌采选、冶炼等有色金属企业,加强在采选、运输、堆存等环节监管,严防因矿石遗洒、碾压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发生。6.在新乡市、济源示范区、安阳市、洛阳市、三门峡市等省辖市部分区域,以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区域和铅、锌、黄金、铜等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集中区域为重点,严格执行镉、汞、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落实相关总量控制指标,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途径。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为基础,完善控基础点位和风险点位布设,加大重点管控区域的土壤污染状况动态监测力度和规模,对出现农产品重度污染的农用地,开展进一步调查。7.国家级、省级重金属污染防控区按照综合防控规划、方案实施综合整治,洛阳、三门峡、南阳、济源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集中区域,实行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9-分区管控要求建设用地8.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与修复,或者经治理与修复但未达到相关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有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不予批准选址涉及该污染地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自然资源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9.对列入污染地块名录的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土壤环境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污染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污染地块相关开发利用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风险管控。对暂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实施以防止污染扩散为目的的风险管控。对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污染地块,实施以安全利用为目的的风险管控。对拟开发利用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污染地块,经风险评估确认需要治理与修复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开展治理与修复。10.及时移除或者清理污染源;采取污染隔离、阻断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开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发现污染扩散的,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期间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地块及其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治理与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者处置,并达到相关环境标准和要求。11.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的地块,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组织开展土壤环境初步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及时上传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将调查报告主要内容通过网站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的地块,未经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为未污染地块的,不得进入用地程序,自然资源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2.鼓励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向工业园区集聚发展。重点单位新、改、扩建项目用地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有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重点单位在隐患排查、监测等活动中发现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污染迹象的,应当排查污染源,查明污染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新增污染,并参照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根据调查与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管控或者治理与修复等措施。重点单位通过新、改、扩建项目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发现项目用地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有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土地使用权人或者污染责任人应当参照有关规定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活动。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按年度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排放情况。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制定包括应急措施在内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并实施。13.优先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和永久基本农田周边地区的现役尾矿库,通过采取覆膜、压土、排洪、堤坝加固等隐患治理,以及提等改造、工艺升级和强化保障等措施,开展整治工作;对已闭库的,及时开展尾矿库用地复垦或生态恢复。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监督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履行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定义务,防止其发生可能污染土壤的事故;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尾矿库土壤污染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定期评估,发现风险隐患的,及时督促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采取相应措施。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重点监管的尾矿-10-分区管控要求建设用地库所属企业要完成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储备应急物资,按规定编制、报备环境应急预案。14.严格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坚决查处渗滤液直排和超标排放行为,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扬散等措施。15.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回收、处置、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避免土壤受到污染。企业事业单位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应当采取相应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6.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的优先管控名录及高风险等级企业地块,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管控措施。17.强化产业园区的整体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强化园区规划环评及具体项目环评对土壤污染的影响分析和风险防控措施。涉重或化工产业园区或园区内企业应定期对园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发现污染情形时及时上报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并立即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一般管控区18.禁止在基本农田集中区、居民区、学校、疗养和养老机构等敏感区域周边新建土壤污染风险行业企业。19.加强未利用地开发管理,合理确定开发用途和开发强度,严格项目准入。-11-6.河南省资源利用效率要求类型管控要求能源1.控制高硫高灰煤开发和销售,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煤炭入选率提高到80%。2.新建高耗煤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4.禁燃区内,鼓励有条件的工业窑炉开展煤改气、煤改电。鼓励符合条件的区域建设大型风电基地,因地制宜推动分散式风电开发。鼓励新型工业、高技术企业利用天然气,深入推进城镇天然气利用工程,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和提升供气保障能力。水资源1.在生态脆弱、严重缺水和地下水超采地区,严格控制高耗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推进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对采用列入淘汰目录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项目,不予批准取水许可。2.新建、改建、扩建设计规模5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严禁盲目扩大景观、娱乐水域面积,生态用水优先使用非常规水,具备使用非常规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3.对取用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方,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目标的地方,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不予批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产品用水不符合《河南省用水定额》标准的,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的,以及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方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4.到2025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10%。到203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02亿立方米以内。5.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地热水、矿泉水开发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6.在地下水禁采区内,除应急供水外严禁新凿取水井,停止新增地下水取水许可;对禁采区内已有地下水用户要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对取水许可证到期的,无特殊情况不再核发取水许可证,促进地下水用户转换水源。7.在地下水限采区内,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除应急供水外,严禁新凿取水井。对已批准开采地下水的用户,要根据超采程度逐步核减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年度取水指标,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对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外,无其他替代水源、确需取用地下水的,要严格论证审批,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严控新增取用地下水。8.地下水禁限采区确有必要新增的必须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12-类型管控要求土地资源1.推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加强免耕机械种肥异位同播技术研究与推广。2.闭矿后的涉重金属矿区,参照建设用地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合理确定复垦后的土地用途;在灵宝、新密、登封、桐柏等地,将土壤污染治理纳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内容,未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的,验收不予通过。3.主题公园用地要优先利用存量和低效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禁止占用耕地(亦不得通过先行办理分批次农用地转用等形式变相占用耕地)、天然林地、国家级公益林地和城镇公园绿地。-13-二、重点区域大气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区域管控要求“2+26”城市地区(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济源示范区)1.禁止或控制高污染行业新建、扩建项目,加大化工企业整治力度,提升化工企业入园率。2.关停退出治理设施工艺落后、热效率低下、规模小、无组织排放突出的工业炉窑。清理整顿燃煤锅炉。3.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限期整改,采用清洁能源替代。4.强化电力、煤炭、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煤炭消费减量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全面落实超低排放要求、无组织排放特别控制要求。5.严格执行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铝)、水泥行业以及工业锅炉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VOCs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强化施工扬尘污染治理。6.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暂未制定地方排放标准的,原则上按照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进行改造。基本取缔燃煤热风炉,基本淘汰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加热、烘干炉(窑);淘汰炉膛直径3米以下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加大化肥行业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化炉整改力度;集中使用煤气发生炉的工业园区,暂不具备改用天然气条件的,原则上应建设统一的清洁煤制气中心;禁止掺烧高硫石油焦。7.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对标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要求,落实VOCs无组织排放特别控制要求,实现VOCs集中高效处置,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重型柴油货车。8.加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供应和推广力度,逐步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9.落实“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重点抓好营运黄标车治理、道路扬尘治理、“公转铁”政策实施等。10.推进城市建成区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实施传统产业兼并重组、退城入园和优化布局,改变“小、散、乱”状况,加快企业规模化、产业集群化和装备大型化。11.实施“一厂一策”管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14-区域管控要求汾渭平原地区(洛阳、三门峡)1.禁止或控制高污染行业新建、扩建项目,加大化工企业整治力度,提升化工企业入园率。2.关停退出治理设施工艺落后、热效率低下、规模小、无组织排放突出的工业炉窑。清理整顿燃煤锅炉。3.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限期整改,采用清洁能源替代。4.推进结构调整,实现清洁低碳发展,适当调整能源结构,切实推进清洁取暖。5.电解铝企业全面推进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实施热残极冷却过程无组织排放治理,建设封闭高效的烟气收集系统。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暂未制定地方排放标准的,原则上按照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进行改造。基本取缔燃煤热风炉,基本淘汰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加热、烘干炉(窑);淘汰炉膛直径3米以下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加大化肥行业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化炉整改力度;集中使用煤气发生炉的工业园区,暂不具备改用天然气条件的,原则上应建设统一的清洁煤制气中心;禁止掺烧高硫石油焦。6.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对标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要求,落实VOCs无组织排放特别控制要求,实现VOCs集中高效处置,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重型柴油货车。7.完成应急减排清单编制工作,并动态更新,落实“一厂一策”等各项应急减排措施。8.加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供应和推广力度,逐步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平顶山、许昌、漯河、周口、商丘、南阳、驻马店、信阳)1.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限期整改,采用清洁能源替代。2.在大气弱扩散区范围内限制重污染项目的新建、扩建。3.强化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关停淘汰落后产能。4.加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供应和推广力度,逐步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比重。-15-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流域管控要求省辖黄河流域1.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黄河水生生境,控制河流纳污总量,维护黄河水质安全。加强黄河干流及伊洛河等水质较好水体的保护,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提升黄河流域水生态功能。2.新建排污单位自2021年3月1日起执行,现有排污单位自2022年9月1日起执行《河南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7-2021)。3.严格落实黄河水资源总体配置,控制超计划用水。加大农业和工业节水力度,加快形成节水型生活方式,实施地下水保护。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暂停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许可,严格限制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城市发展规模、高耗水项目建设和大规模种树。4.加大三门峡等沿黄城镇和滩区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沿黄重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滩区国土空间差别化用途管制,严格限制自发修建生产堤等无序活动,依法打击非法采土、盗挖河砂、私搭乱建等行为。5.加强水电站下泄生态水量监督,保障重要断面敏感生态需水,修复受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栖息生境,维持河流廊道正常生态功能。6.有序规范伊河、洛河水电开发,提升河道连通性,原则上不再开发建设中小水电站,已建成的中小水电站不再扩容,洛河上游豫陕省界以上河段禁止水电开发。7.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再生水利用水平,强化工业污染控制,加强高风险行业企业风险防控,优化产业结构。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和再生水利用率,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特征污染物防治。9.沿黄重点地区拟建工业项目一律按要求进入合规工业园区。对不符合安全、环保、用地、取水等规定或手续不齐全的园区,要按相关规定限期整改,整改到位前不得再落地新的工业项目;严控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属于落后产能的项目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规划环评以及能耗、水耗等有关要求的工业项目一律不得批准或备案。10.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协同推进黄河中下游地区总氮污染控制;加大工业污染协同治理力度,严禁在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临岸一定范围内新建“两高一资”项目及相关产业园区,沿黄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稳定达标排放,严控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开展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11.强化生态环境、水资源等约束和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支持城市群合理布局产业集聚区,承接本区域大城市部分功能疏解以及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省辖淮河流域1.开展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加快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清污分流、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2.严格执行流域洪河、惠济河、贾鲁河、清潩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排放总量。3.加大跨界污染风险防范:以淮河流域淮河干流(信阳段)(河南-安徽)、沙颍河、汾泉河、涡河、惠济河等(周口段)(河南-安徽)、包河、沱河、-16-流域管控要求浍河(商丘段)(河南-安徽)等十多条跨省界河流水体为重点,加强涉水污染源治理和监管,建立上下游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严格防范跨界水环境污染风险。对淮河干流(息县-三河尖)、沙颍河(平顶山-周口省界)、涡河(魏湾闸-省界)、洪河(新蔡-洪河口)等具有通航功能的重点河流加强船舶污染物防控,防治事故性溢油和操作性排放的油污染。4.采取闸坝联合调度、生态补水、水资源置换等措施,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继续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改善贾鲁河、惠济河、黑河等流量保障情况。开展其他断流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机制。5.贯彻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推进沙河、颍河等淮河重要支流和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沿线水环境综合治理。6.重点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加快公共供水管网建设,逐步关停自备井。7.积极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组织开展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实现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8.完善鼓励和淘汰的用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重点开展火电、钢铁、石化、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工业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工业水循环利用,推进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9.大力推进雨水、再生水、矿井水、苦咸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鼓励省辖淮河流域钢铁、造纸、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新建、改建、扩建设计规模5万立方米/日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应当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省辖海河流域1.优先改善卫河、淇河等河流的生态流量。2.重点改善卫河、共产主义渠、汤河等V类或劣V类水体河流水质,保障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3.加大造纸、焦化、印染、皮革等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力度,提高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和风险防控水平。4.鼓励省辖海河流域钢铁、造纸、石油化工、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5.按照合理有序使用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积极利用非常规水的要求,做好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工作,逐步降低海河流域部分过度开发河流和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退减被挤占的生态用水。6.重点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工作,加快公共供水管网建设,逐步关停自备井。7.积极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组织开展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实现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8.完善鼓励和淘汰的用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重点开展火电、钢铁、石化、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工业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工业水循环利用,推进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9.新建、改建、扩建设计规模5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应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系统。-17-流域管控要求省辖长江流域1.禁止在长江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线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长江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但以提升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的改建除外。2.严格限制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水生生物中原栖息地水域实施航道整治工程;确需整治的,应当经科学论证,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3.加强对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水质保护,对唐河、白河加强污染治理。4.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5.开展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加快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清污分流、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等排放污水和其他有害废弃物;禁止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资料来源:http://sthjt.henan.gov.cn/2021/11-02/2340204.html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