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
响应能力。
(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落实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
能源消费总量,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1.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
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提高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
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全国性、行业性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平台,推动高耗能
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加强节
能监察能力建设,健全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行政
处罚、信用监管、绿色电价等手段,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
2.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实施城市节能降碳工程,开展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
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实施园区
节能降碳工程,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称“两高”项目)集聚度高的园区为重点,推动
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打造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实施重点行业节能
降碳工程,推动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
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已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开
展产业化示范应用。
3.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
炉等设备为重点,全面提升能效标准。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广先进高效产
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
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
落实。
4.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统筹谋划、科学配置数据
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采用直流供电、
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对标
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完善通信、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能效标准,提升准入门槛,淘汰落
后设备和技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将年综合能耗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数据中心全部
纳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推动既有设施绿色升级改造,积
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提高设施能效水平。
(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工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全国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工业领域要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
1.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促进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
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深入实施绿色
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推进工
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
2.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禁新
增产能,推进存量优化,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行
业集中度。优化生产力布局,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继续压减钢铁产能。促进钢铁行
业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深挖节能降碳潜力,鼓励钢化联产,探索开展氢
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试点示范,推动低品位余热供暖发展。
3.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巩固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成果,严格执行产能置换,严控
新增产能。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提高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应用比重。加快再生有色金
属产业发展,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加快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提升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余热回收水平,推动单位产品能耗
持续下降。
4.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加强产能置换监管,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严禁新增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
合理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电
力、天然气应用比重。鼓励建材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
材。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
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节能技术设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现节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