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人才集聚平台为引领的人才集聚雁阵格局,在国家实验室、国家一流学科、
大科学装置等资源配置上积极协调向山东倾斜。
(五)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
上,支持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战略,通过中央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聚焦关键
战略性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鼓励优化财政支持方式,
聚焦高耗能行业分类组织实施产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为先进产能腾挪
发展空间。支持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纳入重点“小巨人”
企业范围的,按规定予以积极支持。支持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
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
(六)优化能源和交通结构。鼓励协同推进能源供给保障与低碳转型,提
高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鼓励发展可
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
为基础支撑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的支持力度,优
先安排资金支持小清河复航工程、京杭运河适宜河段复航、京沪高铁辅助通道、
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三、创新调控机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
修复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重
点项目,改善优化生态环境。支持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提高生物多样性。支
持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强化农业节水,支持开展中型灌区
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探索多元化节水激励机制,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
平。
(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
金分配机制,对南水北调重点区域等生态功能重要性突出地区加大支持力度。
引导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调动各级政府生态保护积极性。指导完善黄河流
域(豫鲁段)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巩固提升省内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成效,
探索更多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方式。
(九)创新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财政政策。支持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
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指导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序推进排污权交易,
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探索打造“碳减排支持工具”,增强地
方法人银行参与碳减排融资能力。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森林碳汇、海洋碳汇保险
产品,支持将相关保险产品纳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保险以奖代补政策范围。
四、强化制度保障,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十)引导区域协调联动发展。通过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重点支持沂
蒙、菏泽等革命老区加快发展。通过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支持资源枯
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等地区化解民生事业欠账,促进转型发展。
完善中央财政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政策,推动起步区加快基础设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