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
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光、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安全、
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坚持分布式与
集中式并举,加大分布式光伏应用,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按照农光互补、
渔光互补、林光互补模式有序发展集中式光伏,配套建设储能设施。积极发展
海上风电。推进城市垃圾和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发电建设。建立制氢、储运氢
及用氢的全产业链,打造一区(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一环(全岛场景应用示范
环)、多点(氢能产业发展落地平台)的氢能发展路径。探索推进波浪能、温差能
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应用,在海岛开展多类型新能源集成利用示范。加快推进昌
江核电二期、昌江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设,适时推进浮动堆示
范建设和新建核电项目选址工作。探索解决远海岛屿和大型海上设施的供能问
题,打造海岛微电网,提升岛礁能源自给能力和用能清洁化水平。继续在中深
层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到2025年,新增光
伏发电装机400 万千瓦,投产风电装机约 200 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
重达 55%。到2030 年,非化石能源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发电装机比重达 75%,
低碳能源生态系统初具规模。
2.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
持续推进“去煤减油”,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总量。通过集中供热、能源综合利用等途径,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全面淘汰分
散燃煤小锅炉。在电力、水泥等重点行业推进煤炭清洁化改造,推进燃煤锅炉、
工业炉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煤改电”“煤改气”。深度挖掘各类机组调峰潜
力,大力支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工程,鼓励发展天然
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项目,重点建设洋浦热电、海口气电、三亚西气电、
海口气电二期、三亚东气电等气电项目,在重点园区适时建设分布式天然气综
合能源站。到2025年,煤炭、石油消费比重进一步下降,能源治理水平和能源
结构显著改善。到2030 年,能源消费结构更加清洁、高效,能源清洁转型基本
实现。
3.全面提升绿色电力消纳能力。
以现代电力能源网络与新一代信息网络为基础,依托数字化、智慧化等先
进的前沿技术,不断提高电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优化整合电源侧、
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资源,坚守安全底线,探索构建具有绿色高效、柔性
开放、数字赋能等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在资源禀赋较好的地方开展微电网建
设,促进微电网、局部电网与大电网协调发展,推动微电网参与大电网的频率/
电压调节以及削峰填谷等,扩大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场景应用。推动电动
汽车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V2G)技术示范应用。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模式,释放居
民、商业和一般工业负荷的用电弹性。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化体系构建,积极
参与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动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建设,
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完善输配电价定价机制及节能环保电价政策,推动
健全能源电力上下游各环节价格形成和成本疏导机制。到2025年,对可再生能
源的消纳能力显著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初步建立,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