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产能交易、减量置换、搬迁改造、兼并重组等工作,堵疏并重,圆满完
成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压减退出粗钢产能
8212 万吨、煤炭产能 5590 万吨、水泥产能 1194.9 万吨、平板玻璃产能 4999 万
重量箱、焦炭产能 3144.4 万吨、火电产能 234 万千瓦,钢铁产能从峰值时的 3.2
亿吨减至 1.9 亿多吨,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产能分别压减至 0.63 亿吨、
2.05 亿吨、2.15 亿重量箱、0.82 亿吨,全面实现重点行业产能压减目标。造纸、
氮肥、印染、制革、农药等污染严重落后产能全部退出市场。供给质量、产业资
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市场竞争秩序有效规范,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条件明显改善。
2.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
线,深入实施优化产业结构系列专项行动计划,着力优化存量、做强增量,产业
结构显著改善。主导产业地位增强。2020 年,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5 年的
11.7∶43.7∶44.6 调整为 10.7∶37.6∶51.7,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突破 50%;12 大
重点产业(钢铁、高端装备、石化、食品、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
新材料、商贸物流、文体旅游、金融服务、都市农业)占 GDP 比重达到 54.1%,
其中八大重点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 71.6%,产业体系骨架更加清晰。
传统产业上档升级。“千项技改”“万企转型”深入实施,一批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项
目落地,河钢集团、长城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超千亿产业园区、超百
亿特色产业集群分别达到 25 个、48 个,沿海精品钢铁和石化基地、沿山地区绿
色建材产业带、平板玻璃集聚区等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
产业蓄能增量。滚动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和应用示范项目,30 个省级示范基地不
断发展壮大,大数据、新型显示、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逐步形成局部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 2015 年的 16%提高到 19.4%。现代
服务业提效扩容。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程,石家庄等 6个国家级物流枢
纽承载城市功能地位增强,雄安新区金融创新先行区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省
初步建成,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领域基础设施、产业规模、服
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59.1%。
3.转动能有力有效推进,新发展动能加快集聚。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
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举措,综合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转
型升级创新动能加快提升。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