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升级现役煤电机组,积极推进煤电供热改造、节能降耗改造和灵
活性改造。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稳妥实施散煤治理,建
立完善散煤监管体系,合理划定禁止散烧区域,有序推进散煤替代,
逐步削减小型燃煤锅炉、民用散煤用煤量,严控新建燃煤锅炉,县级
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 35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强化
风险管控,完善煤炭供应体系和应急保障能力,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
调峰,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到2025年,全省煤炭消费
量控制在 9000 万吨以内,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 59.7%。(省能源局、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
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合理引导油气消费。控制石油消费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提升
终端燃油产品能效,推动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持续推
进“气化吉林”惠民工程,加强天然气分级调峰能力建设,优化天然
气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合理引导工业燃料用气和化工原料
用气。积极引进黑龙江石油资源和俄罗斯油气资源,健全油气供应体
系,加快建设形成“两横三纵一中心”的油气管网,天然气长输管道
基本覆盖县级及以上城市,扫除“用气盲区、供气断点”。开展油页
岩勘查,进一步加强油页岩原位等技术攻关,推进国家油页岩原位转
化松原先导试验示范区建设。(省能源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
省市场监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充分发挥我省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开发、
东部抽水蓄能建设、全省煤电灵活性改造、电池储能示范推广的组合
优势,提升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的能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
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
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加快推进“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
能互补发展,在白城、松原等工业负荷发展潜力大、新能源资源条件
好的地区优先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工程。打造涵盖技术研发、装
备制造、资源开发、应用服务的完整储能产业链,推动储能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工程,打造千万千瓦级东北应急调峰
调频保障基地。依托全省新基建“761”工程,促进能源与现代信息技
术深度融合,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深化电力体制
改革,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25 万
千瓦以上。到2030 年,全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 1210万千瓦
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 5%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省能源局、省发
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水利厅、省电力公司按职责分工负
责)
(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坚持节约优先方针,落实能源消费强
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强化能耗强度约束性指标管控,有效增强能源消
费总量管理弹性,把节能降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