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效、持续发展。加强安全技术攻关和产品提质增效,健全技术标准
和检测认证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促进能源电子产业绿色低碳
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 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技术融合应
用加快推进。能源电子产业有效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应用,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
重要力量。
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
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领
先水平的能源电子企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能源电子产业成为推
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
二、深入推动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和融合发展
(四)加强供需两端统筹协调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系统谋划能源电子全产业链条,以高质量供给引
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需求的适配性。鼓励以企业为主导,
开展面向市场和产业化应用的研发活动,扩大光伏发电系统、新型储能系统、
新能源微电网等智能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能源电子重点领域深度融
合,提升新能源生产、存储、输配和终端应用能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促进清洁能源与节能降碳增效、绿色能源消费等高效协同。
(五)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把促进新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
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动态
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
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促进“光储端信”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把握数字经
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
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重点突破,
锻造产业长板,补齐基础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六)健全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在能源电子领域支持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等研发创
新平台,推动产业基础研究,加大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
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力度。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加
强合作,构建多层次联合创新体系,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形成技术创新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