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国内城市前列,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力争达到 300 万千
瓦左右,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保持 2025 年水平不下降。
到 2060 年,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均位居世
界先进城市前列,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建成全球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加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
和区域规划的支撑保障以及规划间的衔接协调。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构建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空间分区管控体系,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
(四)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管理水平。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动能耗双控
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逐步开展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严
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完善土地利用监测监管和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制度。
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动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
提升。
(五)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大力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
筑废弃物、生活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实现再生资源产业低碳化、绿色化、循环
化发展。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升全民节能降碳意识。加强绿
色产品采购引导,促进绿色消费。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碳达峰碳
中和试点示范建设。鼓励公众、新闻媒体对节能降碳工作进行监督。
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节能降碳为导向,制定出台产业结
构调整导向目录和支持政策,推动工业领域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支
持能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加快商贸流通、
信息服务等绿色转型,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
(七)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施招商项目清单化管理,大力发展新一
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
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
与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
中的比重。
(八)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
平项目盲目发展,新建项目能效指标需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大已建项目节能
减排改造力度,有序淘汰产能过剩、落后的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严格项目节能
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行闭环管理。
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九)加强多元化能源供应保障。加强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建设,提升
天然气供给能力,加快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