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研究院:先进制造业研究2025年第1期: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政策对比分析VIP专享

先进制造业研究赛迪研究院主办2025年3月25日总第10期第1期本期主题□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政策对比分析『所长导读』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的超级智能体,是科技自立、产业升级乃至国防安全的关键,已是全球各国竞争的核心领域。高盛预测,到2030年L3级自动驾驶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10%。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扶持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顶层战略、扶持政策及法律法规,而美德日韩等传统汽车强国均将自动驾驶作为势在必得的核心产业。文章梳理了包括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及我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重点围绕感知架构、决策算法、车路协同等关键环节,分析比较了各经济体的发展模式与代表性企业成果。还针对主要经济体的扶持政策,从监管模式、数据管理、产业生态、商业化部署等多维度分析各经济体的政策特点。目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竞争格局已从多元探索逐步聚焦为中美主导、各具优势的两强格局,本文从技术架构、基础设施依赖程度、产业链生态、自动驾驶车型落地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了多维度多角度的对比分析。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功能和巅峰,相关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窗口期,我所将持续关注该领域,欢迎各界领导和同仁交流意见,并期待业界读者的批评与指正。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所长王昊2025年3月25日本期主题: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政策对比分析一、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态势剖析……………1(一)美国:构建“单车智能”主导自动驾驶体系………………………………1(二)欧盟:整车制造与智能系统协同发展………………………………………1(三)日本、韩国:聚焦城市场景,推进车路融合感知系统……………………2(四)中国:“车路云一体化”为核心协同智能技术体系………………………3(五)主要经济体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比较…………………………………………3二、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分析…………………5(一)美国:加快立法突破,营造创新环境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5(二)欧盟:以安全为导向,构筑“欧盟-国家”严格监管体系………………5(三)日本、韩国:完善法规,鼓励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与发展…………………6(四)中国:发挥体制和市场优势,构建协同一致政策体系……………………7(五)主要经济体自动驾驶政策比较………………………………………………8三、启示……………………………………………………………10(一)加强顶层设计,开放创新支持自动驾驶产业发展………………………10(二)完善法律法规,优化监管环境保障产业健康发展………………………11(三)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动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发展………………………11(四)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支持我国标准“出海”………………………11目录目录CONTENTS本期主题: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政策对比分析《先进制造业研究》2025年第1期1一、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态势剖析(一)美国:构建“单车智能”主导自动驾驶体系美国主要采取“单车智能”主导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即通过强化车辆自身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实现高度自动化的闭环系统。这一路径背后的技术支撑除了美国在人工智能、芯片、高级算法以及大数据训练方面的优势,还因为其路侧智能化设备建设相对滞后。谷歌旗下的Waymo是代表性的L4级自动驾驶公司,其无人车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高精摄像头,并结合自研的深度学习算法和行为预测模型,已在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开展无安全员的公开道路运营。特斯拉采用基于纯视觉感知+神经网络的FSD自动驾驶系统,通过自研芯片、端到端算法,实现L2+级自动驾驶功能,其系统构建了完整的“感知-运算-执行”闭环逻辑。在芯片层面,英伟达推出的Orin和DriveThor芯片广泛支持L2-L4级自动驾驶系统,Cruise、Lucid等企业均基于其平台开发自动驾驶架构。高通SnapdragonRide平台提供从中央计算模块到辅助驾驶控制芯片的全套解决方案。在操作系统层面,美国主导的Linux、Android等开源平台已成为智能座舱和车控系统的重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