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2025年2月目录前言...................................................................................................................1一、背景...........................................................................................................2(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2(二)中国绿色发展的财政支持行动...........................................................4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6(一)募集资金用途.......................................................................................6(二)项目评估及筛选.................................................................................10(三)募集资金管理.....................................................................................11(四)信息披露.............................................................................................12(五)外部审核评估.....................................................................................15第1页前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其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庄严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在增投入、建机制、转方式上下功夫,在直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完善税收、政府采购、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促进构筑安全生态格局,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财政部将以此《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以下简称“绿色主权债券”),旨在彰显中国支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决心,丰富国际金融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第2页一、背景2013年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美丽中国”纳入现代化强国目标,这是中国政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提出的长期发展目标。(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把落实国家自主贡献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国际层面,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下《巴黎协定》的缔约方,一直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了二氧化碳、森林蓄积量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等一系列环境目标。第3页在国家层面,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目标。主要目标①是: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