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德国能效网络发展经验EnergyEfficiencyNetworkinGermany德国能效网络发展经验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发行方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受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BMWi)委托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号塔园外交办公楼1-15邮编:100600c/o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TorstenFritscheKöthenerStr.2柏林10963项目负责人尹玉霞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作者Quezada,Norpoth,Joest德国能源署(dena),受GIZ委托版本说明《德国能效网络发展经验》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在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框架下发布。旨在介绍德国能效网络的发展经验、运行方式及德国能效网络倡议相关的实践,支持推动项目框架下中德能效与低碳网络太仓试点的开展。为了落实第六次中德能效工作组会议精神,推动国内能效网络小组建设工作,同时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要求,中国国家发改委(NDRC)和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BMWi)同意将中德太仓能效与低碳网络小组作为试点纳入中德能效工作组。通过引进德国能效网络小组的管理和组织模式,推动企业在能效和低碳方面交流经验、资源共享、共同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在两国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中德能效网络试点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牵头实施,德国能源署提供支持。本报告全文受版权保护。截至本研究报告发布前,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和相关作者对出版物中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了仔细研究与核对,但不对其中所涉及内容及评论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本报告仅代表作者的观点,而不代表项目合作伙伴的观点,如有任何信息纰漏或错误,报告作者负全责。本出版物中涉及到的外部网站发行方将对其网站相关内容负责,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不对其内容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件中的观点陈述代表委托方的意见。中文校审翁芳萍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图片:Shutterstock/PRImageFactory(p.5)BMWi/cover版面设计Edelman.ergo(受BMWi委托)排版邵明琪©2021年11月,北京目录缩略词•1执行摘要•2第一章德国能效网络(EEN)组织和运作方式•3第二章德国能效网络倡议•6第三章德国和中国能效网络示范项目•8附件:能源管理系统(EMS)和能效网络(EEN)之间的协同作用•101I德国能效网络发展经验EnergyEfficiencyNetworkinGermany缩略词dena德国能源署EEN能效网络EMAS环境管理和审计计划EMS能源管理系统LEEN学习型能效网络IEEN能效网络倡议IEECN能效和气候保护网络倡议GHG温室气体HO总部SME中小型企业德国能效网络发展经验EnergyEfficiencyNetworkinGermanyI2德国能效网络德国的能效网络(EEN)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企业和市政公共机构有效提高能效的方式之一。自2014年年底以来,德国联邦政府通过“德国能效网络倡议”支持企业成立能效网络小组。德国能效网络成为德国《国家能效行动计划》下最成功的措施工具之一。自倡议开始,全德国已经启动了超过310个能效网络,每个网络有大概10家企业参与。能效网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交流经验;更是企业互相激励,共同设立节能目标,并共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根据德国能效网络倡议官方评估的初步结果,132个达成协议的能效网络平均节能目标是每年30吉瓦时(3000万千瓦时)的终端能源消费。每个能效网络的参与企业平均实施了4项能效措施,总共节省了大约18拍焦(60万吨标煤当量)的一次能源,以及1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但由于很多能效网络还处于实施阶段中,并且还有更多能效网络相继组建、成立中,因此预计节能量和减排量还会更多。对企业来说,参与能效网络的收获不仅仅是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展示其兑现节能和环保承诺的具体行动,提高员工能力建设,强化企业能源管理,与其他企业和同行及重要市场参与者建立联系,等等。德国能效网络倡议调查显示,参与企业认为参加后其成本效益变得更好或非常好,并且会推荐其他公司加入能效网络。本文提供了德国能效网络(EEN)的组织、运作方式以及德国能效网络倡议的基本信息,同时包括一些能效网络的案例。执行摘要3I德国能效网络发展经验EnergyEfficiencyNetworkinGermany能效网络中的不同角色在每个能效网络中,有四种不同的角色,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