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双碳”研究系列报告VIP专享

迈向“双碳”研究系列报告《中国国内天然气生产碳排放强度》(I系列-2022I0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2022年12月24日-I-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10年,并挂靠在经济管理学院。中心定位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油气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围绕五大研究方向和五大应用领域,重点承担和开展一批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课题。自成立以来,中心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已经累计承担课题1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际合作基金2项、国家部委项目31项、企业项目75项;出版了学术专著19部、教材4部。近5年,中心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数被SCI/SSCI/CSSCI/CSCD收录;获得国家能源局、商务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目前中心有研究人员12名,其中教授5名,博士生导师5人。-II-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简称“中石大碳能院”)是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简称“双碳”目标)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动服务国家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建设高校特色智库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于2021年9月成立的智库性质的研究机构,也是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高校(青年)工作组组长单位业务开展的主要研究机构。中石大碳能院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下的国际、国家、行业、企业在能源与油气领域的发展提供第三方分析、评价与政策建议。通过每年向社会公众发布指数类、研究类、专题类系列报告,并向国家决策部门和行业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定期举办相关特色论坛等,逐步打造“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聚焦油气、辐射能源”的特色鲜明的能源类高校“双碳”政策类研究智库。-1-中国国内天然气生产碳排放强度核心摘要天然气作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在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中短期内天然气消费需求持续升高。加之外部能源市场充斥不确定性,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涨至45%,对能源安全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为稳中推进“双碳”目标,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仍会继续加大,由此导致的碳排放问题也不容忽视。科学认知天然气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问题,建立符合天然气生产实际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天然气生产的碳排放强度成为天然气行业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本研究以国内56个正在开发的天然气区块数据为支撑,构建了基于天然气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对中国天然气生产的碳排放强度进行盆地、气田公司、区块三个层级的核算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不同气田区块的天然气生产碳排放强度由于资源类型及开发方式的不同存在较强异质性,非常规天然气的平均生产碳排放强度比常规天然气高50%;②中国天然气生产碳排放强度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中部高西部低”、“陆上高海上低”的特征,西部天然气的长距离管输使得天然气供给碳排放强度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随着天然气开发逐步向海上推进,有望进一步降低天然气增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但是伴随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份额逐渐增大,又会增加整体碳排放强度,统筹考虑天然气增产与碳减排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这需要根据不同气田的碳排放特征制定具体的减排方案。-2-1.研究背景与目的“双碳”目标开启了我国能源行业低碳发展之路,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存在清洁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在积极稳妥推进能源转型过程中要坚持先立后破,立稳化石能源根基,增加可再生能源消纳,统筹能源低碳转型和能源供应安全。在中短期内非化石能源还难当大任的情况下,稳定、低碳、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将肩负起能源转型过渡的重要使命。天然气上接煤炭的稳定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下启可再生能源的低碳性,助力实现碳减排目标。为保障天然气的持续稳定供应,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仍会继续加大,然而,相比可再生能源,天然气自身也是含碳能源且增产保供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也不低,这使得其生产供应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天然气多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