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VIP专享

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修订版)生态环境部2024年7月1目录前言.................................................11适用范围.............................................22工作原则.............................................23开放内容.............................................33.1开放点位.........................................33.2讲解内容.........................................34开放条件.............................................44.1建章立制.........................................44.2硬件条件.........................................54.3人员配置.........................................65开放形式.............................................65.1线下开放.........................................65.2线上开放.........................................75.3其他形式.........................................76开放时间.............................................86.1常态开放.........................................86.2主题开放.........................................87开放程序.............................................97.1前期准备.........................................927.2组织实施........................................117.3异常处理........................................117.4总结评估........................................128保障措施............................................128.1加强组织管理....................................128.2落实安全保障....................................138.3做好保密管理....................................148.4强化宣传引导....................................141前言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原环境保护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行业企业健康、良性、高质量发展,指导和规范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为第二次发布。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组织制订。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牵头编制。本指南主要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泰州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解释。2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工作原则、开放内容、开放条件、开放形式、开放时间、开放程序、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指南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工作指导。2工作原则2.1突出重点,稳步有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重点工作领域,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监测设施等向公众开放,鼓励具备条件地区和单位稳步有序推进,逐步实现设施开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2多方联动,积极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立足实际,结合线上线下等多种开放形式,将开放工作同科技创新、单位发展相融合,不断深化开放活动,提升开放效果。2.3广泛参与,扩大影响。合理规划开放内容、精心设计参与方式,鼓励、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设施开放工作,增强群众获得感,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开放实效,努力营造全民环保的生动局面。积极协调媒体资源,扩大设施开放活动的社会影响力。33开放内容3.1开放点位3.1.1生态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点位包括生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大气监测超级站、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噪声自动监测站、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核电厂监督性监测前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