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专题报告2021年3月5日践行绿色发展,拥抱低碳革命目录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碳市场:欧洲到中国,渐行渐近的碳约束投资:减排路径全景分析及对应标的梳理风险提示一、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碳中和: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合适的技术固碳,最终达到平衡。1.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探索历程,实际上是从利用核外电子到利用核内电子的过程,但这恰是宇宙、物质、能源发展的逆过程。2.二次能源中,对电能的利用是一项伟大的革命,现已成为能源利用的枢纽,从历史上看,“电”也引发了多次生产技术革命。而氢能同作为二次能源,具有可存储的优势,但也因制备和使用效率稍逊而经济性较差,但从能量循环的角度看,可以有助于碳的减排。3.锂、氢能同作为可行且具有前景电子存储载体,其重要的原理特点在于,Li+与H2都是小粒子,有助于提升物质/能源转换便利性。一次能源6C碳碳及其化合物化石能源1H氢核裂变核聚变氢能、可存储轻原子核(氘和氚)——核聚变(发展可控)重的原子核(铀核、钚核)——核电站二次能源e-电子电能电能储存3Li锂锂离子电池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宇宙、地质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的探索:从利用核外电子——到利用核内质子、中子2长周期碳中和:减少含碳温室气体排放,采用合适技术固碳,最终达到平衡一、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1.1发展的权利:大国博弈与利益统一(1)“碳中和”是中国经济的内在需求——能源保障、产业转型在能源保障方面:2019年底,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达73%,天然气进口依赖度也在40%以上,发展新能源具有必要性。我国已在新能源领域建立起全球优势。根据麦肯锡测算,我国在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国家表现远超美国,在所有行业对比中位列第一。在产业转型方面:在能源与资源领域、网络信息领域、先进材料与制造领域、农业领域、人口健康领域等出现科技革命的可能性较大。“碳减排”作为重要的抓手,通过“碳成本”这一要素的流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性改革。图: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图:我国光伏产业领先度高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光大证券研究所;注:国家3表现指数等于2013年该国占行业全球总收入的比例除以该国占全球GDP的比例,并根据“应有份额”(指根据该国GDP占全球GDP的比例,该国在该行业中应该达到的份额)指数化一、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41.1发展的权利:大国博弈与利益统一(2)“碳中和”的对立性——大国博弈、贸易摩擦碳税:部分发达国家其实此前已多次讨论过包括对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但因经济与贸易依赖性、碳市场不成熟等原因而搁浅;未来重启可能性极大。“排碳限制”的本质,是一种发展权的限制;而“碳关税”的本质,是应对贸易劣势的一种手段,而这种劣势,可能一部分是由实施碳减排后成本增加而造成的。站在我国的角度:“碳关税”既是贸易壁垒“压力”,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拜登上台后,我国的碳减排压力不降反升。图: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图:2015年中国产品出口二氧化碳主要出口情况资料来源:BP、光大证券研究所,单位:百万吨CO2资料来源:OECD、光大证券研究所,单位:百万吨CO2一、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1.2“碳中和”对我国意味着什么?(1)我国碳排放下降斜率更大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已普遍经历“碳达峰”,为达到2050年“碳中和”,更大程度上只是延续以往的减排斜率。而我国碳排放总量仍在增加,需要经历2030年前“碳达峰”,然后走向2060年前“碳中和”。从实现“碳中和”的年限来看,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迫,碳排放下降的斜率更大。图:重点国家碳排放总量情况图:2019年发电量结构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单位:百万吨CO2资料来源:BP、光大证券研究所-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E2025E2029E2033E2037E2041E2045E2049E2053E2057E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右轴)6达峰达峰达峰达峰一、大重构: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