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一、基本形势(一)影响和风险。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山地、长江上游地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地形起伏、江河纵横、气候环境复杂、气候变化脆弱性高。1961年以来,重庆市气候呈变暖趋势,年平均气温增速为0.1℃/10年;近年来暴雨、高温、干旱、连阴雨、强降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衍生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趋势。气候变化已对我市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并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水资源、生态环境、能源等诸多领域构成挑战:农业种植方式和作物布局改变,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增多增强;与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相关的健康风险增加、媒传疾病增多,并可能诱发多种过敏性及慢性疾病;洪涝干旱、水资源安全风险明显上升;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建设运营环境变化,易导致安全稳定性和可靠耐久性降低;城市生命线系统运行、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容量和消费需求改变,进而通过产业链影响敏感二三产业布局和运行安全,—2—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气候变暖仍将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预计将进一步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广度深度将进一步扩大。科学把握气候变化规律,有效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是科学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重庆亟需有序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加强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防范气候变化长期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损失和损害。(二)现状与形势。面对复杂的气候变化态势,重庆市积极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部署。“十三五”以来,全市气候变化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成由地面气象观测站、高空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垂直观测站、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指挥车组成的地空天三位一体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开展重庆气候变化事实监测、预估和影响评估,初步分析评估了区域人为碳排放、自然碳通量,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初见成效,积极推动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全市推进“治水、育林、禁渔、防灾、护文”,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推进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清水绿岸”“四山”生态治理,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4%,较2015—3—年提高9.6个百分点。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持续完善,全市已建成海绵城市421平方公里,不断推动长江生态修复,扮靓“两江四岸”。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不断完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职业病救治设施体系。相关试点示范扎实推进,璧山区、潼南区不断深化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璧山区、北碚区、渝北区、黔江区、武隆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武隆区、广阳岛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重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主城都市区重大基础设施的气象灾害防范预警能力有待提升;山区库区面临生态敏感脆弱区域覆盖面积大、气象灾害威胁深远等挑战。全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分析评估能力建设仍显不足,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现有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不足以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美丽重庆目标实现。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4—三次、四次全会和美丽重庆建设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构建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协同联动的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有效应对气候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