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ccchina.org中国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2022)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碳数字实验室2022年12月编制《中国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序言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做出更大努力和贡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领导人讲话的方式宣布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落实“双碳”目标,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进行了部署。随后,各部门如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就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密集发声。2021年3月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求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行动方案,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根据《2021年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2.33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5.9%;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97亿tCO2,占全国碳排放量比重为50.6%。建筑能耗总量及碳排放总量占全社会总量达一半左右。因此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脱碳,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全生命周期包含四个阶段,分别为:建材生产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建筑运行阶段及建筑拆除阶段。根据《2021年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最大,占全社会总排放量的28%;建筑运行阶段次之,占比为21.6%;建筑施工阶段(含拆除)占比最小,占比1%。对于建材生产阶段,脱碳路径包括:建材生产及运输过程低碳技术应用、低碳建材推广应用,以及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等;对于建筑运行阶段,脱碳路径包括:建筑低碳设计、能源替代、电气化推进,以及能效提升等;对于建筑施工阶段,脱碳路径包括:施工过程“四节一环保”、现场绿化,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等;对于建筑拆除阶段,脱碳路径包括:拆除方式优化、建材回收利用,以及低碳拆除设计。建筑脱碳过程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当前存在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发展不匹配性问题。创新融资模式,有助于解决不匹配问题,促进各《中国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方实现效益最大化,有效推进建筑产业脱碳。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为各国经验所证实的能够以最优成本方式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的市场机制,也是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机制。我国地方试点碳交易市场运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碳交易市场于2021年启动。相较于欧盟碳交易市场,我国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法规、机制设计、交易品种等方面均有待提升完善。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建筑、脱碳、路径、绿色金融、碳排放权、碳交易《中国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背景..........................................................................................1一、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及范畴.......................................................................................1二、全球气候环境背景.......................................................................................................2三、国际间气候治理合作...................................................................................................5(一)国际气候谈判进程...............................................................................................5(二)国际气候研究机构—IPCC..................................................................................7四、国际碳排放现状及碳中和进展...................................................................................9五、中国碳减排承诺.........................................................................................................13六、政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