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
重点产业集群式发展成效显著,重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以
新能源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
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
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7%,单
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
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为 2030 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
行业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逐步提高,绿色低碳技术得到进一步普及,绿色
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健全
到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
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65%以上,确保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三、重点任务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制定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立足我市新能源资源优势,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化石
能源消费,大力实施新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
体系。
1.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开发与产
业集群式发展同步推进,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盐碱地资源
优势,围绕建设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百万吨级“氢田”,
加快推进风电、光伏两个千万千瓦基地和“吉电南送”项目建设,大
力实施“陆上风光三峡”工程。鼓励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暖、
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积极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氢能+”战略,有序推动“北方氢谷”
和“长春一松原一白城”氢能走廊建设,推进氢能“制、储、输、
用”全链条发展,实施天然气掺氢等项目,实现氢能在农业、工业、
商业、交通、民生等领域广泛应用。加快“绿电”示范园区建设,提
升清洁能源本地消纳能力。以绿电产业示范园区为突破口,引进绿色
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高附加值项目,打响“绿电”特色品
牌;探索“产业联盟+市场化运作”模式,抓好制氢一体化、碳纤维储
氢装备生产等项目,完善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创建全
国氢能示范城市,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非化石
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 50%以上。到203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
量达到 4000 万千瓦左右。(市能源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
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
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