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VIP专享VIP免费

碳中和资料库
书》《省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书》等 100 多篇专项汇总及深度报
告,部分内容通过共享的 Excel 文档持续更
梅德文碳中和思考及演讲汇总由碳中和资料库知识星球社区
编制完成,已于 2023 年 1 月 1 9 日在碳中和资料库公众号发布,供
大家参考和使用。我们已经发布了《国家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
碳中和从业者的必备工具。社区整理分享双碳相关资料内容超过万
条,建立了 10 个板块,包括资料培训、数据、文章、政策、问答、
企业、专家、工具、视频、招标等,致力于建成碳中和综合服务平
台,打造双碳工作的必备工具,已有 3000 多位用户加入。
开通年度会员获取全年内容。扫描下方年度码加入星球下载全部资
料,支持搜索、收藏、聊天、提问等功能,与两千位专业人士共同
探索碳中和时代机遇,加入后可获得星球社区成立以来和未来一年
的全部内容
开通永久会员享受更大优惠。扫描下方星主码,添加星主开颜微信,
申请开通或升级为永久会员,可获得更多福利权益,年度会员升级
为永久只需补交差价。
年度会员码 星主码(永久会员)
碳中和资料库
1.重磅!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 50 次重要讲话汇总:
https://mp.weixin.qq.com/s/DjqjBGx_nJRUGxWlquUdSA
2.碳中和十大秘籍,2022 必备工具:
https://mp.weixin.qq.com/s/E-qoV-E1emamF9CGLHYGBg
3.100 场碳中和专家演讲汇总(附共享 Excel 表)
https://mp.weixin.qq.com/s/WOFvg-W-D54h0drZrualtA
4.国家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书(2021)
https://mp.weixin.qq.com/s/1BZCbASNASuuKSBxdEO9qQ
5.2021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汇编:31 省市、6 大行业、10 家企业
https://mp.weixin.qq.com/s/3PTezgXLAJ4jOYSuEAjTTg
6.80 个零碳项目案例超强汇总
https://mp.weixin.qq.com/s/9Jp-XhJuVibUQhHIm0BPEw
7.全国首个碳交易数据 Excel 汇总表,持续更新
https://mp.weixin.qq.com/s/ocADPY1GeViHZMVecL6TFw
8.1775 页!47 份温室气体碳核算方法汇编:行业、省市、企业
https://mp.weixin.qq.com/s/WTKu6DfXGarpQGmXDssbjA
9.首发!2021 全国“碳配额”分配方案汇总
https://mp.weixin.qq.com/s/nkhJ1v0ifC8BrpqgfhM73Q
10.2021 碳达峰碳中和大事记
https://mp.weixin.qq.com/s/3O36yKravZ5HD9CmROP_-w
11.中国省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书
https://mp.weixin.qq.com/s/PW0y1vYGlIyaSQqe253zrw
碳中和资料库
碳中和资料库书》《省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书》等100多篇专项汇总及深度报告,部分内容通过共享的Excel文档持续更新《梅德文碳中和思考及演讲汇总》,由碳中和资料库知识星球社区编制完成,已于2023年1月19日在碳中和资料库公众号发布,供大家参考和使用。我们已经发布了《国家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碳中和从业者的必备工具。社区整理分享双碳相关资料内容超过万条,建立了10个板块,包括资料、培训、数据、文章、政策、问答、企业、专家、工具、视频、招标等,致力于建成碳中和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双碳工作的必备工具,已有3000多位用户加入。开通年度会员获取全年内容。扫描下方年度码加入星球下载全部资料,支持搜索、收藏、聊天、提问等功能,与两千位专业人士共同探索碳中和时代机遇,加入后可获得星球社区成立以来和未来一年的全部内容。开通永久会员享受更大优惠。扫描下方星主码,添加星主开颜微信,申请开通或升级为永久会员,可获得更多福利权益,年度会员升级为永久只需补交差价。年度会员码星主码(永久会员)碳中和资料库1.重磅!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50次重要讲话汇总:https://mp.weixin.qq.com/s/DjqjBGx_nJRUGxWlquUdSA2.碳中和十大秘籍,2022必备工具:https://mp.weixin.qq.com/s/E-qoV-E1emamF9CGLHYGBg3.100场碳中和专家演讲汇总(附共享Excel表)https://mp.weixin.qq.com/s/WOFvg-W-D54h0drZrualtA4.国家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书(2021)https://mp.weixin.qq.com/s/1BZCbASNASuuKSBxdEO9qQ5.2021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汇编:31省市、6大行业、10家企业https://mp.weixin.qq.com/s/3PTezgXLAJ4jOYSuEAjTTg6.80个零碳项目案例超强汇总https://mp.weixin.qq.com/s/9Jp-XhJuVibUQhHIm0BPEw7.全国首个碳交易数据Excel汇总表,持续更新https://mp.weixin.qq.com/s/ocADPY1GeViHZMVecL6TFw8.1775页!47份温室气体碳核算方法汇编:行业、省市、企业https://mp.weixin.qq.com/s/WTKu6DfXGarpQGmXDssbjA9.首发!2021全国“碳配额”分配方案汇总https://mp.weixin.qq.com/s/nkhJ1v0ifC8BrpqgfhM73Q10.2021碳达峰碳中和大事记https://mp.weixin.qq.com/s/3O36yKravZ5HD9CmROP_-w11.中国省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书https://mp.weixin.qq.com/s/PW0y1vYGlIyaSQqe253zrw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目录做大做强碳市场,以最低成本与最高效率实现双碳目标...................................................1碳中和将是一次历史性增长周期,我们必须把碳市场壮大起来.........................................9中国碳中和有一个优势就是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非常不错..........................................20评价碳市场要抓住碳价格这一真实信号..........................................................................21中国碳中和行动如何突破宏观、能源和金融的“不可能三角”.......................................26碳交易市场为碳中和提供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30碳配额价格短期不会太高,长期来看一定会涨...............................................................32强制碳市场的约束机制“有一点像罚款”......................................................................37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48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52展自愿碳市场,助力稳增长下的“双碳”大发展............................................................75碳市场——CCER重启是必然的,已迫在眉睫...............................................................78中国自愿碳市场已经做好了准备,会大有可为...............................................................83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梅德文:做大做强碳市场,以最低成本与最高效率实现双碳目标11月18日,由《风能》杂志主办的首届新能源资产管理大会(NEAM2022)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宁夏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共同承办,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支持单位为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大会以“探索新形势下新能源资产收益最大化模式”为主题,聚焦新能源资产投融资、评估、交易、碳资产管理和新能源运维技改等热点,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最前沿解决方案案例的总结与交流,为国内外新能源行业提供更为高效具体的发展参考路径。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梅德文在题为《碳中和、碳关税背景下的自愿碳市场》的演讲中指出,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工具,由两方面市场构成:一是强制碳市场(类约束机制),二是自愿碳市场(类激励机制)。在《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下,达成建立全球统一的自愿碳市场(SDM)的初步共识。在建立基于民航业全球统一的强制减排市场,构建国际统一自愿碳市场供给标准并推动扩大市场规模,全球五大自愿碳交易所面向全球推出碳信用标准合约产品的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企业迎来诸多利好。以下为梅德文演讲的主要内容:国际自愿碳市场发展趋势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上千名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因为过度消耗以煤、油、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加剧了温室效应,改变了大气结构,导致了气候变化。如果不对此加以应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对,将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国际社会从20世纪末开始,就推进了碳市场的相关工作。碳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制度工具。应对气候变化有两种手段:一是减少化石能源排放,二是增汇。其中,减排手段可分为新能源替代和提高能源效率,都需要通过碳交易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优化配置。2005年,欧盟碳交易市场启动,到今年已经17年了。如果从世界上第一个气候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启动算起,至今差不多20年。到2021年,全球碳市场交易规模约为7600亿欧元。其中,欧盟为6800亿欧元,占比90%以上。2021年,欧盟的碳交易平均价格是56欧元/吨,曾经一度超过90欧元/吨。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产物,是由两方面市场构成的:一是针对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强制减排市场。在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交易系统由上海运营,登记系统由湖北运营,目前只纳入了发电行业,未来其他七个能源密集型行业也将会被纳入进来,以敦促其开展强制碳减排工作;二是针对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低排放、零排放类项目,以及林业碳汇等负碳类项目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而设立的激励机制,国际社会创新性地设计出的一个市场体系,就是自愿碳市场。目前,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相比,其规模较小。据TSVCM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愿碳市场的规模估值约为300亿~500亿美元。也有专家认为这项数据预估值过低,在2030年中国实现碳达峰时,国际自愿碳市场规模有可能会达到1000亿美元。国际自愿碳市场的机遇与挑战首先,碳市场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一是国际性。碳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产物,应对气候变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全球时空一致性,或全球时空均一性。在全球任何地方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二是市场性或金融性。它是一种市场机制,是金融手段。将两个特点合起来,碳市场应该是一个国际市场机制或国际金融手段,通过建立国际统一的碳定价体系,以发挥其金融引导作用。基于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对《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第六条的谈判结果,达成建立全球统一的自愿碳市场的初步共识。由于碳配额事关国家发展的主权,特别是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离不开一定程度的碳排放,因此,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强制碳市场,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次,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于2016年通过了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该机制是基于民航业全球统一的强制减排市场,也是第一个全球性行业减排市场机制。该机制认可黄金标准、核证减排标准(VCS)、中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气候行动储备协议(CAR)等自愿减排的碳信用,即允许航空企业通过购买上述自愿减排产品抵消其碳排放。中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产生的碳应用,可以进入这个市场交易获取收益。当然,目前还有一些政策问题需要解决。CORSIA机制在2021—2023年开启试点阶段,2024—2026年为第一阶段,可自愿参加,2027—2035为第二阶段,须强制参加,包括中国的规模化航空公司,都将被纳入全球统一的强制民航减排交易体系。2027—2035年,如果所有主要国家均参与CORSIA,该市场对全球碳信用的需求大约在25亿吨左右,这对中国新能源企业而言是一项巨大利好。再次,国际金融界组织与人士正在构建国际统一的自愿碳市场供给标准,并推动扩大市场规模。自愿碳市场目前存在有两个问题:一是标准不统一,二是需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求规模太小。因此,包括国际金融协会在内的国际金融界组织与人士,建立了国际自愿减排市场规模扩大工作组(TSVCM),一方面,建立统一的自愿碳市场标准,为市场提供高质量、高诚信度的VER产品;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高透明度、高流动性的自愿减排市场,扩大市场需求,提高流动性,这对新能源产业同样也是一个利好。此外,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计划从2027年正式开始实施,向出口到欧盟的钢铁、铝、水泥等多种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强制征收关税。尽管目前欧洲深陷俄乌冲突,但其碳交易价格仍然保持在80欧元/吨左右,甚至2022年上半年一度接近100欧元/吨。到欧盟征收碳关税时,碳交易价格肯定会高于现在的水平。即便按照目前的碳价格计算,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光伏组件基本上已没有任何利润。此外,美国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向其新能源和气候复苏产业终端补贴3690亿美元,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收益与风险产生较大影响。在上述背景下,欧洲能源交易所(EEX)、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新加坡ClimateImpactX(CIX)、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香港交易所(HKEX)都推出了面向全球的碳信用标准合约产品。这说明如果中国企业在海外拥有新能源资产,就可以通过开发碳资产在上述市场中交易,获得一定收益。中国自愿碳市场发展现状从2005年开始,中国碳市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5—2012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原始资金,这段时间中碳减排11.02亿吨,每吨减排产品(CER)价格约为100元,收益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第二阶段是2013—2020年,中国在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和广东、湖北、深圳、福建、四川开展了区域碳交易试点,但试点的交易规模、价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格、流动性有限。从2021年开始,发电行业首先被纳入了全国统一的强制碳交易市场,市场配额总规模45亿吨,被分配在电力行业中年排放量2.6万吨以上的2162家发电企业中,当年交易量不到2亿吨,交易金额不到100亿元,换手率不到2%。客观地评价,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统一的强制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完美收官,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了企业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当然,与欧盟碳市场相比,中国碳市场在规模、价格、流动性、投融资功能上还有一定差距。2021年,欧盟碳市场的配额只有中国的1/3,交易量却超过100亿吨,交易金额超过68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万亿元),换手率高达770%。当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金融机构以银行业为主,碳市场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与水平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新能源企业目前主要还是在自愿碳市场获得收益。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现有的9个交易机构累计交易4.43亿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金额超过40亿元,单价只有10元/吨。相比全国碳市场配额配额价格约为50元/吨,中国注册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量(CER)价格为100元/吨,我国自愿碳交易市场仍有一定发展空间。未来,八大行业全部进入我国强制碳市场后,配额会达到70亿~80亿吨,是欧盟碳市场的5倍以上。如果我国强制碳市场循序渐进地实现金融化,交易量与交易金额可能会分别超过600亿吨与10万亿元。因此,如果80亿吨碳中有5%可以通过采购抵销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可创造4亿吨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规模,若以200元/吨碳价计算,交易金额可达800亿元。2021年,国务院赋予北京绿色交易所更高的使命:在承担全国自愿碳市场减排等碳交易中心的定位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交易所,建立绿色金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北京绿色交易所希望全力以赴地推动建设有效性、稳定性、流动性的全球自愿碳市场建设,搭建全球性碳信用交易平台,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具有透明性碳信用产品,积极探索绿色资产跨境转让,探索国内碳信用广泛用于国际抵消,同时借鉴国际碳市场中碳金融产品等成熟经验,积极开展自愿碳市场的碳金融创新。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全国自愿碳市场的交易平台,将全力以赴地为企业新能源资产的碳收益提供服务、作出贡献。总之,在碳中和与碳关税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碳市场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院士统计研究,2021年中国能源消耗约占全球的26.5%,碳排放接近全球的30%。中国的煤耗约占全世界的52.8%,超过全球的一半,碳排放比美国、欧盟与日本的总和还要多。以中国的经济、能源与金融结构,实现碳中和的压力巨大。我们同样也拥有机遇。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新能源体系,2021年,新能源装机总量超过6亿千瓦,约占全球的80%;储能产能约占全球的70%;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占全球的60%;新能源电动车产量占全球的50%以上。中国广阔的市场、充沛的新能源资源、成熟的产业链,同时拥有一批世界级的新能源企业。总之,中国碳中和与碳市场“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千载难逢,对策绿色金融“。因为国际碳中和有点类似于奥运会,各国都在竞赛,竞赛低碳技术、竞赛低碳产业、竞赛低碳金融,虽然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包括在观念上、在利益上还无法达成全部共识,但是毫无疑问,碳市场,特别是自愿碳市场对于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溢出效应、激励机制。如何将中国超过100亿吨的碳排放进行中和,同时将我们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技术更高、速度更快、实力更强,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碳市场。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据研究,人类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后依赖于债券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依赖于股票市场,这一次工业革命除了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还需要一个新型的金融市场——碳市场的支撑。如果中国能够将碳市场做大做强,就可以以最低成本与最高效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当然,这一切的一切还需要时间,中国碳市场不可能马上就具备很大的规模、强大的流动性与很高的价格,但我们充满希望。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8日文章来源: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文章链接:https://ricn.sjtu.edu.cn/Web/Show/707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9梅德文:碳中和将是一次历史性增长周期,我们必须把碳市场壮大起来导读:近日,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宁夏宝丰能源、中信证券联合举办了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3060”论坛。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耗国家、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变革来实现经济转型,通过碳市场来引导数以百万亿计的碳中和投资,从而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减排的两难,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碳中和。记者:现在碳交易其实开展得比较少,您预计它未来的市场大概能有多大?梅德文:2011年以来,中国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等8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止到2020年年底,总交易金额104.51亿元,交易量4.45亿吨,平均价格大约是23.5元/吨。交易规模确实比较小,交易价格也比较低,对于履约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资功能还有待提高。这一现象很正常,因为第一,中国现在的市场是一个区域分割的市场;第二,它还是一个现货交易市场,但是不代表未来也是这样。大家知道,中国即将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其中电力行业大约有35亿到40亿吨的配额,它的规模超过了欧盟的碳交易市场。如果未来碳交易市场从电力行业扩大到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有色、造纸、航空等8大行业,交易规模配额规模预计会到50亿吨。另外,在交易产品上,我们认为在未来合适的时候,可以看到碳交易产品的创新,如果能够更加完善的价格发现机制,碳交易就会为中国经济转型、能源转型、甚至金融转型,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价格信号,从而引导资源配置,为中国的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0碳达峰、碳综合提供一个强大的金融工具和减排工具,为我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甚至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能作出重要贡献。记者:您刚才说,碳交易市场从2013年到现在,大概也有7年的时间了。为什么量还是比较小?您觉得未来的增长幅度能有多大?还有,现在中国有很多碳交易市场,如果要统一这些市场,在现有的竞争当中,比如北京的和上海的竞争,怎么去凸显优势和体现价值?梅德文:刚才说了,中国从2013年开始在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和广东、湖北、深圳、福建开展了碳交易试点。从2013年到2020年有7个履约期,总共的交易金额是104.31亿,交易量4.45亿吨,平均交易价格大约就是23.5元人民币。这是配额市场。碳市场还有一个市场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就是CCER交易市场。这个市场的总交易量是2.68亿。规模为什么不大?第一个原因,这是一个区域分割的市场,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第二个原因,这样的一个交易产品还是主要以现货为主。当然,交易市场、交易规模、交易价格是很复杂的。简单说,第一,是不是有立法明确绝对总量减排?总量减排和强度减排是有区别的。第二,是否有严格的数据基础与核查?第三个问题就是惩罚机制。所以,一个完善的、有效的碳市场应该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就是必须要有总量减排。第二,要搞清配额的分配方式是免费分配,还是有偿拍卖分配。这两个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如果是免费的,控排企业对配额的价格就可能不敏感。第三就是定价机制。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取决于主体是否多元化,市场参与者类型要多元化。因为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风险偏好、预期、信息来源不同,这样才能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1形成公允的价格。当然,市场规模也要足够大,要有持续性、有序性、成熟性和稳健性;交易产品是否有流动性,是否能够实现期限转换、风险转换、流动性转换?交易监管与规则是什么样的?如果是一个只适合现货交易的规则,可能对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就会产生影响。总的来说,中国现在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一方面要减排,因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中国现在人均GDP去年才刚刚破了1万美元,仍然要大力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一方面要减排,另外一方面还要发展,所以发展与减排可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当然,碳交易市场可能是两难选择中,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度选择。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现在世界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就是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并发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如果我们建立强大的碳交易市场,激励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配上我们这样一个连续六年蝉联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车产销体系,我们可能就可以在发展与减排之间找到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长周期。刘鹤副总理在《两次金融大危机比较研究》一书中阐述,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大约有60年到100年的长技术增长周期。杰里米·里夫金认为,中国是最有可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抓住这次历史性经济增长周期的国家,因为我们具备四个“世界最大”:第一,我们具备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装机总量:风电装机2.81亿千瓦,光伏装机2.53亿千瓦,总装机5.34亿千瓦。第二,我们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家,工信部肖亚庆部长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世界第一,累计550万辆。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2第三,我们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中国人民银行易纲行长近期宣布,截止到去年底,我们大约有12万亿的绿色信贷、8000亿的绿色债券。第四,我们即将开启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今年6月份,我们即将开展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大约是35~40亿吨,超过了欧盟。如果将来合适的时候,我们在交易主体的规模化、多元化的探讨上(从1个行业到8个行业)、在交易产品和交易监管的创新上探讨总量、拍卖配额、合适的定价机制的话,可能会为我们中国的碳中和作出更大的贡献。记者:您之前说过,碳中和、碳达峰的对策就是碳金融。您刚才也说到,中国的碳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为止我们都在谈起步阶段,在发展与创新上,我们是什么样的状态?是不是以后要和全球在制度、碳交易的产品等领域接轨?梅德文:中国的实际国情是“新兴+转轨”。第一,我们是一个新兴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1万美元。第二,我们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碳交易市场是一个新型的价格机制工具。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个保增长、保民生的严肃问题。如何在人均1万美元的时候建立一个强大的碳交易市场,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气候事务特使解振华主任早在十年前就多次强调,根据统计,一般来说发达国家都是在人均GDP4万美元左右的时候才实现碳达峰。而中国要在2030年碳达峰。根据测算,如果按照5%~6%的增长,2030年中国的人均GDP会接近2万美元,还是与发达国家碳达峰时候的4万美元人均GDP有很大差距。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建立这样一个大的碳交易市场,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探讨和创新。从国际上看,包括欧盟都是在碳达峰二十多年之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3后才建立碳市场。所以我认为,我们肯定一开始还是要有一个审慎的、稳健的原则,因为中国确确实实有很多的区域不均衡。除了东西、南北的不均衡,在产业结构上也是严重的不均衡。中国的制造业占据了40%以上,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都有待提高。第二个要注意的是能源结构。我们是富煤、贫油、少气,主要是以煤为主。在一次能源中,煤超过了50%,在发电体系中煤电将近57%。能源体系之中化石能源将近85%,可再生能源只占15%。第三个就是中国的金融结构。中国的金融结构是以间接融资,也就是以银行体系为主,而不是以直接融资为主,而碳交易属于直接融资性质的金融市场。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能源以煤为主,金融以银行为主,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体系。这样的结构要转型,挑战可谓前所未有。当然我们也看到,中国也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煤、铁路加英镑,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石油、汽车加美元。现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光新能源生产体系,同时又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体系。如果再配合上碳市场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从理论上讲,可以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能够促进我们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巨大机遇,在这新一轮的技术长周期增长中突飞猛进,取得竞争优势。至于与国际接轨,我觉得碳排放确确实实是一个国际化问题,就像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那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碳排放不管是从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中国排放,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碳市场确实符合总书记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认为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能源转型、金融转型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国际接轨的问题。因为碳交易本身就是一个最标准化的国际产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4品。中国的碳市场为什么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呢?就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刚才说了,我们年排放量接近100亿吨,超过了欧盟加日本加美国。当然,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还是比较少,因为工业革命200多年来,发达国家排放得更多,中国改革开放也就40多年。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认为未来一定会走向国际化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即将要推出国际民航的减排交易机制(CORSIA)。专家认为,可能在2024年,中国主要的航空公司都需要认真考虑加入这个机制,这就是一个国际化的碳交易市场。除了国际航空,未来国际上的航海运输可能也会加入这个市场。另外,众所周知,中国现在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这可能也是中国碳中和国际化的方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的碳市场平均价格23.5元,总共交易金额104.31亿,交易金额4.45亿吨。由于这是一个区域分割的现货市场,这个价格信号是不是一个真实的、科学的、公平的信号?还不好说。中国虽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但应不应该这么低?这是个问题。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团队就此问题研究过中国碳市场的边际减排成本。中国碳市场价格才20多块钱,欧洲是多少呢?刚好一个汇率,24欧元。这是去年的价格,今年欧洲价格已经涨了很多,到43欧元了。所以,价格过低的话对化石能源没有约束性,对新能源也没有激励性。既无约束也没有激励的话,市场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当然,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还要考虑企业的减排成本。很多行业本身的盈利就很低,而且中国现在的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能源结构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5以煤为主,金融结构以银行为主。这是70多年发展的结果,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总之,需要有一个过程,还要有顶层设计。目前,中国碳市场的价格信号可能无法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管理气候风险、发现市场价格的基础功能。未来如果要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的话,中国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碳交易市场,交易规模必须多元化,主体可能需要市场化,需要更多的交易工具,交易监管可能需要科学化和透明化。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发现它的边际成本。美国环保协会认为,中国今年的碳交易价格可以到49块钱人民币。尽管这样,相对美国碳价格的差距也非常大,基本上是相当于一个汇率。拜登给美国碳中和的社会成本定价多少呢?51美元。原来特朗普定价是1美元,拜登加了50美元。记者:我顺着前面的问题问一下。之前我们是把年排放1万吨以上的单位纳入管控,2016年调整为5000吨。您刚才说民用航空企业也要被纳入,那未来更小的企业是不是也会被覆盖到?有没有时间表?梅德文:首先要了解三个概念。第一,中国从2013年开始启动碳交易试点后,基准线是不一样的。以北京为例,最早是纳入二氧化碳排放1万吨的企业,后来发展到纳入排放5000吨的。还有很多地方是1万吨到2万吨的企业,但湖北是6万吨以上的企业才会被要求控制减排,因为湖北是欠发达地区,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说,中国纳入碳交易市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第二,中国即将于今年6月份启动的碳交易市场纳入标准,控排企业是1万吨标煤,也就是26000吨二氧化碳,主要是发电企业,大约是2225家。当然,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6未来也会从电力行业扩充到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这8大行业。至于说另外几个行业什么标准,还需要政府部门规划。至于更小的企业,比如中小型企业,未来是不是也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作为一种市场机制,碳交易市场并不会把所有的行业都纳入进来,比如有些移动排放源,可能就不适合纳入到碳交易市场。但是随着中国30/60计划的推进,这些企业可能也需要考虑自己的碳中和战略。未来的商品市场会有一个绿色消费的倒逼机制,以及全产业链碳中和的要求,如果是高碳产品,就可能会在市场中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中国,中小企业可能也会考虑进入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由于碳中和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必须各个行业、企业、甚至个人都要践行节能减排。所以,未来中小企业,甚至个人,也需要认真考虑碳中和的规划。未来不管是卖东西还是发债券、信贷、票据、还是上市,如果你是高碳的话,可能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成本会更高,而且收益也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记者:对更小单位的碳排放核算和监管是不是会有一些执行上的困难?是不是要通过一些新的手段或者技术设施来解决问题?梅德文:对。碳市场本身作为一个政策手段确实也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问题,并不是说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是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一般来讲,碳市场分为两个市场,一个是配额市场(强制市场),一个是自愿市场(抵消市场与中和市场)。对于那些非履约企业,如果减排成本与收益之间不均衡,他们自己就会作出一个理性选择。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市场。它的核心是形成一个价格信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7号,通过这个信号来激励减排的新能源企业,以增加成本来约束化石能源企业,包括你说的中小企业。它们如果想在自愿市场上有收益,首先需要开发出碳资产。如果有方法学,当然可以按方法学来计算,如果没有方法学的话,还要开发方法学。开发方法之后还要请专业机构来开发这个项目,然后再到相关机构去备案和报批,通过之后才能到交易市场去出售它的碳资产。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碳交易市场也从这个方面体现它的严肃性,因为碳市场一定要严格立法,一定要严谨地量化,然后才能够产生一个严肃的定价。由于碳市场本身是一个定价的工具,只有定价严肃合理,才能引导配置数以百万亿计的绿色投资。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从2021年到2030年碳达峰每年需要2.2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从碳达峰之后到碳中和那30年,每年需要3.9万亿绿色投资,那么30年就是117万亿,117万亿加22万亿是139万亿。这么庞大的投资必须有一个价格信号来引导,就是什么项目、什么企业、什么行业可以投资。最后总结一下,我们现在有六个“最大”:第一是最大的碳排放国家,2020年排放100亿吨,我们的碳排放量超过欧盟加美国加日本。第二是最大的能耗国家。2020年的能耗是50亿的标煤。跟美国比较,我们的GDP是美国的70%,但能耗是美国的150%,碳排放是美国的200%。中国气候事务特使解振华主任多次指出,因为我们国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超过50%,我们的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单位GDP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是发达国家的2.1倍,可见我们能源效率是比较低的。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8第三是我们的巨大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光装机总量国家,达到5.34亿千瓦。而且2030年要达到12亿千瓦,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每年还需要增加6000多万千瓦。第四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连续6年世界第一,一共550万辆。实际上大家可能不知道,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并不是特斯拉,而是五菱宏光。第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有12万亿。绿色债券8000亿,也是世界第二。第六,中国即将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它的配额是35亿吨到40多亿吨,会超过最大的碳市场欧盟,也将成为世界第一。毫无疑问,巨大的能耗跟碳排放意味着中国碳中和的转型“压力山大”、前所未有,但是新能源汽车与风光装机的规模,也预示着我们很有可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机会。还有个数据:2020年虽然我们的GDP只占美国的70%,但是我们的广义货币发行量,即M2,是美国的175%。这说明什么呢?中国的金融也需要提高效率,我们的单位货币发行创造的GDP比美国少。说了这么多,最后的结论就是中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和碳市场,才能够支持我们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那些新技术公司才能够最终以最低成本融资和最高效率发展,成为第二个隆基股份、第二个宁德时代、成为中国版的特斯拉。过去,一汽二汽一直希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没想到几年之后,比亚迪成为世界第四大市值的汽车公司,蔚来第六,上汽第十。目前世界前十名汽车市值公司里,中国已经占据3席了(据2020年底至2021年初的资本市场统计)。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19新能源供需是一个体系:生产侧、供给侧有风光新能源;传输有特高压电网,加上分布式能源微电网;消费侧有储能、新能源汽车,如果再加上碳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就可以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就可以抓住新一轮的技术长周期,实现我们的跨越式发展。但是,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和碳交易市场。要强大的不仅仅是规模,还有效率,效率更重要。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们的访谈,硅谷有句名言:人们总是高估一个新技术新事物的短期影响力,而低估它的长期影响力。也许,碳市场就是这样一个新事物!发布日期:2021年05月03日文章来源:观察者网文章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605629661823307&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0梅德文:中国碳中和有一个优势就是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非常不错梅德文在2022中国财富论坛的线上演讲中表示,中国碳中和有很大的优势,就是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非常不错。比如风光新能源装机,去年是6.4亿千瓦,全世界占比超过50%以上的比例。风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占据了全世界60%的产能。储能占据了全世界的70%,电动车超过1000万辆,大约占全世界的50%以上。但是,如果把这样一个100亿吨的碳排放进行碳中和,同时把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更高、更快、更强。实际上碳中和,就像奥运会一样,各国都在竞赛,虽然目前有很多问题,包括在观念上、利益冲突上还无法达成共识,但是碳市场还是具有重大的溢出效应、激励机制。因此,我们认为还是要循序渐进发展中国的碳市场。同时,梅德文指出,国际上碳市场分两个市场:一个是自愿市场,一个是强制市场。应该循序渐进发展碳市场,重启中国的自愿碳市场。发布日期:2022年08月03日文章来源:新经济学家文章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133645226724579&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1环境交易所梅德文:评价碳市场要抓住碳价格这一真实信号导读:建设一个具备有效性、流动性和稳定性的碳市场,拥有规模化的交易主体、市场化的交易产品和开放化的交易规则。这样的碳市场也具备真实的价格信号。自2013年11月28日启动以来,北京碳试点今年进入第三个履约季,连续三年保证了企业顺利完成履约,为北京市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11月28日开市至2016年7月21日,北京市碳配额共成交11,595,871吨,成交额446,117,661.39元,在各试点中名列前茅,CCER自愿减排量交易也名列前茅,并且是全国唯一一家上线碳汇交易的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碳市场的碳价目前远高于其他碳市场的价格,更为难得的是碳价自开市以来基本稳定,没有过出现大起大落的连续涨停和连续跌停,市场运行稳健,价格风险控制良好。北京碳市场的稳定离不开政府调控和市场作用的结合北京碳市场运行稳定是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积极作为双重保障的。总结起来有几点:一是北京碳市场政策法规体系完整。北京市通过地方立法确立了碳排放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报告和第三方核查等基本制度,构建覆盖碳市场闭环运行全过程的制度政策体系。尤其是北京碳市场独创的公开市场操作办法,给了碳价格稳定的预期。二是碳排放数据基础扎实。围绕碳排放数据实行了第三方核查机构和核查员的双备案制度,对碳排放报告实行第三方核查、专家评审、“第四方”核查机构交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2叉抽查,保障碳排放数据质量。三是配额分配科学有效。对重点排放单位的既有设施,确定不同行业2013〜2015各年度的控排系数,实现既有设施碳排放量逐年下降。对于新增设施,以国内外先进标准核定新增设施配额。参考国内外各行业先进碳排放水平,发布93个细分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强化新增设施排放的约束力。两种分配方法的结合,避免了经济下行时按照历史排放分配方法的配额过剩问题。北京碳市场的金融创新满足监管需要和市场需要北京碳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都是经得起考验的,一方面顺应了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也符合金融监管要求。北京碳市场发展既需要金融监管机构的指导,在进行金融产品开发前期充分沟通开展政策沟通,不做越界或者有违相关政策精神的“擦边球创新”,交易所的研究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得到真正的检验。市场需要既包括履约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比如场外掉期业务就满足了客户管理配额市场风险的需要,配额回购产品满足了履约企业的融资需要;也包括碳市场金融化的内在规律需要。碳市场天然就是个金融市场,随着碳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扩大,金融机构参与程度深入,现有的交易模式不能满足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需要。碳金融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其能否实现可持续交易的关键。这个需求,可以理解成产品的安全性、参与的便捷程度,以及产品能否真正帮助市场参与方低成本、高效地实现其管理和效益目标等等。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中信证券等已经成功推出了碳配额回购产品,场外掉期产品,还有绿色租赁、绿色股权投资基金、PPP等业务,还有一些产品正在研究和报批中。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碳市场,服务了履约企业的低碳投资需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3要等。以碳配额回购产品为例,这是一种通过交易为企业提供短期资金的碳市场创新安排,也是目前可复制性较强的一款碳金融产品。重点排放单位或其它配额持有者(碳配额出让方),向碳市场其他机构交易参与人(碳配额受让方)出售配额,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照约定价格回购所售配额,从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出让方和受让方签订回购协议,约定出售的配额数量、回购时间和回购价格等相关事宜。在协议有效期内,受让方可以自行处置碳排放配额。碳配额回购产品对交易双方实现了双赢。一种逻辑是金融机构一方因为有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权质押,实现了风险控制,控排企业一方则通过碳排放权实现了融资。另一种逻辑是控排企业还可以把碳排放权委托金融机构,做一些金融理财,获得理财收益;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服务的收益,这样碳排放权实现了资产价值和财富价值。2014年12月30日,中信证券和北京华远意通热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国内首单碳配额回购交易,融资总规模1330万。北京还推出了碳配额场外掉期交易。这种交易是场外交易双方以碳配额为标的物,以现金结算标的物即期与远期差价的场外交易活动。具体交易条款由场外交易双方自主约定,交易所主要负责保证金监管、交易鉴证及交易清算和结算。它为碳市场交易参与人提供了一个防范价格风险、开展套期保值的手段。这一产品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的交易双方管理碳市场风险的需要。2015年6月15日,中信证券、北京京能源创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环交所签署了国内首笔碳配额场外掉期合约,交易量为1万吨。北京碳市场的流动性立足实体经济需要前面提到的碳金融产品创新充分考虑了市场需要,北京在全国最先出台抵消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4管理办法,开展碳汇交易并进行抵消,也鼓励节能市场的节能量用于抵消交易,这些产品都是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实体经济的。除了通过产品创新增加流动性外,北京碳市场主要从两大基本功方面做实流动性:一是扩大市场区域边界。在七个碳交易试点中,北京总体的碳排放量仅高于深圳,排放总量规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发展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增强。为了扩充市场规模,北京市正在积极地进行跨区域碳市场对接,逐步将北京试点扩展至其他区域,比如河北、内蒙古等。二是依据自身产业结构条件,降低了重点排放单位参与门槛,进一步扩大了交易主体。北京2015年年底将重点排放单位的门槛由原来的10000吨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到5000吨二氧化碳排放,新增重点排放单位将达400余家。目前新增重点排放单位开户数量稳步上升,正在抓紧进行交易及履约工作。北京环境交易所将积极响应和支持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工作部署,在北京市碳交易主管部门指导下,依托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北京)中心,发挥试点地区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开展基础能力和培训等相关工作,帮助非试点地区培育碳市场。北京环境交易所将出资5000万,继续加大对非试点地区碳市场能力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北京开放完善的碳交易产业链是北京碳市场的保障北京是碳交易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金融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大型央企总部都在北京,聚集了碳市场的大部分管理要素、人才要素、资金要素等,是未来全国碳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讲过一句话,“华为要将能力中心建立到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区”。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国家碳市场,北京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战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5略资源聚集区,更有利于北京碳市场在全国碳市场中发挥创新和引领作用。总结起来,碳市场最核心的功能是最低成本的促进节能减排,通过一个透明真实的价格信号,也就是经济学上真实的减排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均衡点,来引导稀缺的碳排放权资源配置,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减排。怎样才能够实现透明真实的价格信号?建设一个具备有效性、流动性和稳定性的碳市场,拥有规模化的交易主体、市场化的交易产品和开放化的交易规则。这样的碳市场也具备真实的价格信号。发布日期:2016年09月06日文章来源:当代金融家文章链接:https://huanbao.bjx.com.cn/news/20160906/769941.shtml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6梅德文:中国碳中和行动如何突破宏观、能源和金融的“不可能三角”宏观经济有个所谓的“不可能三角”,就是在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不可能同时实现。最近大家看到拉闸限电,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跟这个理论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碳中和的本质是调构,调中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金融结构,乃至于社会结构。要保证碳中和的供应链要全绿色,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可能就会带来物价的上涨,所以这是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是不可逾越的。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去年的人均GDP只有1万美元。根据统计,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库兹涅兹曲线,发达国家在碳达峰的时候,人均GDP是在3-4万美元,而中国目前只有1万美元,这时候要做绿色发展是非常艰巨的事情。有一个基本的数据,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同时我们又是最大的能耗国家,去年的能耗50亿吨标煤,碳排放100亿吨,中国的碳排放是美国+欧盟+日本的总和还要多,我们如此规模的碳排放,而且还要用最短的时间实现碳中和是一个艰巨的挑战。第二,中国的碳中和同时也面临着特别大的机遇,这里面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呢?因为目前在新能源供给上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风光装机,5.34亿千瓦,传输有特高压电网,消纳有世界第一产销量的电动车,基本上就形成了所谓的新能源供给、传输与消纳的完美闭环。说到能源,能源包括电力发展也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就是所谓在成本、安全和绿色之间也不可能三者同时实现。为什么中国发展碳中和是中国最大的机遇呢?是因为中国在碳中和时代,因为中国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我们有技术优势、制度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讲,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7我们可以克服能源不可能三角的挑战。两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基本的规律,每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能源供给、产业消纳、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规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煤,传输是火车,消纳是新的产业,钢铁、火车等等,金融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金融服务。第二次工业革命,能源供给是石油、二次能源、电,传输是管道,消纳是汽车,金融服务是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金融服务。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中国和全世界目前正处在IT、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并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生产供给体系,传输是特高压,消纳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体系。如果把我们的绿色金融市场和碳市场也建立起来,我们具有巨大的机遇。绿色信贷市场,去年底我们是14万亿,世界第一;碳市场,我们的配额规模超过40亿吨,世界第一。如果把我们的绿色金融市场和碳市场有效性、流动性、稳定性建立起来,我们就可以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机遇。碳市场最重要有两个功能:一是约束化石能源,提高化石能源的成本,即让化石能源支付它应该支付的环境成本或者说综合社会成本,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碳市场要反应化石能源的边际减排成本、综合社会成本或者说外部性成本。二是激励新能源,降低新能源的成本,提高新能源的收益,激励其正外部性。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行长的说法,碳市场有四个最重要的功能:1.引导投资、2.激励机制;3.风险管理;4.稳定预期。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做过测算,中国的碳市场投资需要100万亿人民币以上,如何获得资源配置就需要碳市场。而中国全国碳市场的现状,从7月16日开市至9月23日两个多月,只有848万吨交易量,交易金额4.18亿,目前总的来说一级市场即配额初始分配市场很大,但是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8二级市场即交易市场很小。所以我们来做一个比较:中国八个区域碳交易试点市场,从2013年至到2021年6月,八个试点八年累计成交4.8亿吨,交易额114亿,平均交易价格23.75元,换手率是5%左右,总的来说是交易规模小、交易价格低,缺乏流动性,投融资功能弱。与欧洲对比,欧洲去年的交易量81亿吨,交易金额2010亿欧元,价格是24欧元,现在是60欧元,去年换手率400%。去年中国碳交易试点价格是24人民币,与欧盟刚好相差一个汇率。未来中国碳市场究竟会怎么样?我们的规模、价格、流动性、投融资功能会怎么样?国际金融中有个经典的“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也就是在汇率稳定、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变量中,一个国家只能选择两个目标。这个理论在碳市场可能同样有效,长期来看,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外部性,碳排放权天然具有国际自由流动属性,如果要保持国内的碳中和产业优势和低碳政策独立,则碳价一定会向国际碳市场趋平。目前欧盟、美国、韩国的碳价都远远高于中国碳价,按照目前价格对比,欧洲度电碳价大约是中国度电碳价的十倍以上。长远看,中国碳价必然要打破目前的低估状态。因为随着资本市场开放和全方位引进外资,外资也会进入中国碳市场,国内外巨大的碳价差异会产生巨大的套利空间,一旦存在套利,价格差就会消除,这是一价定律在碳市场的使然。也许,欧盟碳市场的今天就是中国碳市场的明天。最后,我用硅谷一句名言结束我今天的发言,据说比尔盖茨喜欢这句话,“人们总是高估一个新技术、新事物的短期影响力,而低估它的长期影响力。”短期指的是两三年,长期可能是五到十年,也许碳交易市场就是这样一个新技术、新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29事物。谢谢大家!发布日期:2021年09月30日文章来源:中国网文章链接:http://guoqing.china.com.cn/2021-09/30/content_77784831.htm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0梅德文:碳交易市场为碳中和提供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6月5日,“锚定3060低碳发展擎画美丽中国”2021六五环境日网络高端对话活动在京举行。本次高端对话邀请院士、专家、企业领导等业内人士,就“3060”目标达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行业的低碳实践路径,碳市场交易开放后的建议措施等共同讨论,为我国下一步的低碳绿色发展描绘一副蓝图,给出可能探索的路径。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在活动上为与会嘉宾讲解了将于6月底上线交易的碳市场。梅德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的碳排放情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从碳排放总量、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来看,还是从单位GDP碳排放量和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来看,我们要实现双碳目标都面临很大的压力。”梅德文说,目前正处在能源变革时代,从能源应用侧来说,我国目前具有世界最大的风光新能源装机总量;从传输侧来说,我国的特高压电网已形成“两交两直”局面;从消费侧来说,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92万辆。“以上客观条件,再加上即将启动的全国电力碳交易市场,对于中国的能源发展来说,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梅德文看来,碳交易市场的上线可以为节能减排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也能将发现化石能源排放的边际减排成本与综合社会成本或者外部性成本,同时通过有效的制度机制设计,可以引导数以百万亿计的绿色碳中和投资,为其形成激励机制、引导功能与稳定预期!梅德文认为,目前来看,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有四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需要有严格的立法,从目前的软约束走向硬约束,走向绝对总量减排;二是需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1要严谨的量化,特别是碳核算核查体系,从目前的碳排放因子核算法与碳平衡核算法转向以在线监测CEMS为代表的直接测量法;三是需要有严肃的定价,形成多元化规模化的交易主体,满足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预期与不同的信息来源的市场主体的需求,这样才能形成公允科学的市场价格;四是需要科学透明的监管和规则。“只有在交易主体、交易产品、交易监管更加市场化之后,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有效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并具备广度、深度与弹性的碳交易市场,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发布日期:20210年6月10日文章来源:新华网文章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10610/220aa1e1d7c24d31b1537662b99a2f48/c.html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2专访梅德文:碳配额价格短期不会太高,长期来看一定会涨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拉开帷幕,似乎也开启一片蓝海。我国未来碳配额交易价格会涨吗?当前价格多少合适?投资机会几何?7月20日,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由于中国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以及受限于能源结构与资源禀赋,当前碳配额的价格不会太高。根据EDF环保协会预测,到2030年碳达峰之前,中国碳价格可能在100元左右。不过,他表示看好碳中和、碳交易的相关投资。“虽然短期来看,跌宕起伏、蜿蜒曲折、起起落落,但五年、十年以后,可能收益满满”。长期来看,中国碳市场的价格一定会涨。碳达峰之后,中国碳价格可能会逐步上涨新京报:碳排放配额的价格由什么决定?梅德文:碳市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市场机制、金融手段促进低成本高效率的减排,它是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稀缺的资源配置。一般而言,碳价格取决于节能减排成本,取决于新能源与化石能源之间的成本差异。另一方面,碳排放价格还取决于碳排放配额发放的松紧。新京报:你认为我国未来碳配额交易的价格多少比较合适?梅德文:碳市场价格低了不好,高了也不好。如果低了,企业没有减排的积极性,如果太高,因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难以承担这样的负担。短期来看,我认为碳配额的价格不会太高,因为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还依赖于高排放,还有我们“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或者资源禀赋也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3是影响因素。发达国家能源转型都是从煤转化到油和气,再转化到新能源,而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3%,中国无法从煤过渡到油和气,只能一步一步到风、光新能源。虽然说风、光新能源现在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但是这些能源还有传输成本、储能成本、电网调峰成本,其综合成本并不算低。只有当煤电等化石能源发电现有成本+碳排放成本>新能源发电成本时,新能源发电才可能借助成本优势成为主流。新京报:截至7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3.08万吨,成交额684.1万元,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2.09%。未来一段时间内,碳排放配额的价格会一路走高吗?梅德文:到2030年中国碳达峰之前,国际权威环保机构EDF预测中国碳价格在100元人民币左右,但从碳达峰之后,中国碳价格可能会逐步上涨。碳市场,终归需要反映碳排放的综合社会成本、边际减排成本或者说外部性成本,需要有一个合理公允的排放价格,才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去解决中国的碳中和问题。减排成本是排放配额定价的基础,是碳交易市场要“发现”的价格。欧盟碳市场2020年及之前的配额拍卖价格大体相当于欧洲“气代煤”的成本。总之,碳市场就是要促进降低新能源的成本,提高它的收益,同时提高化石能源的排放成本,降低化石能源的收益。所以我觉得长期来看,中国碳市场的价格一定会涨。新京报:国外碳排放配额价格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梅德文:欧盟的碳交易市场2005年开始建立,第一阶段是2005年到2007年,价格比较高,一度超过30欧元。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4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2012年,第三阶段是2012年至2020年。第二阶段末至第三阶段末即2011年至2017年,其价格长期低迷,基本上没有超过两位数,主要原因就是欧盟当时配额发得比较多,有偿拍卖的比例太少。此后欧盟通过MSR即市场稳定储备原则制度对配额的长期盈余进行了有效管理,大幅度增加了减排的力度,扩大了控排行业范围,增加了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减少了CER等供给,价格逐渐回升,近期一度突破60欧元,其2020年全年交易量超过100亿吨,平均价格约24欧元。中国碳交易市场尚不完全具备上马期货产品条件新京报:此前8省市开展碳排放配额交易试点,成交量如何?梅德文:这8个试点配额超过10亿吨,交易主体将近3000家,从2013年至2021年6月,累计交易量4.8亿吨,交易金额114亿元,平均交易价格23.75元。总的来说,交易量规模小,交易价格低,缺乏流动性,投融资功能弱。不过,相对而言,北京碳试点“体系完整、市场规范、交易活跃、监管严格”,价格是全国平均价格的四倍,主要原因就是北京一直坚持严格从紧的配额发放原则。新京报:未来汽车行业会不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梅德文:目前公布的相关材料中,除了电力行业之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造纸、航空、有色这几大行业也是备选,但是并没有交通行业。如果把新能源汽车的积分和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打通,也许能够为中国的电动车发展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新京报:我国会推出碳期货产品吗?梅德文: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发现价格、风险管理、跨期贴现、套期保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5值。期货可以帮助市场实现期限转换、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等。但是,中国碳交易市场目前还不完全具备上马期货产品的条件。简单说就是碳现货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有待完善,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主体、市场产品、市场监管的基础都有待完善。新京报:未来碳中和、碳排放配额等概念有多大投资机会?梅德文:作为做了十几年碳交易的从业者,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碳中和的美好未来,相信碳中和的相关产业、相关服务业与碳市场具备很大的投资价值。短期来看,例如未来三年到五年,其价格有可能会跌宕起伏、蜿蜒曲折、起起落落,但如果长期来看,五年、十年以上,一定会是收益满满。这是因为中国过去那种依赖资源投入的方式不可持续。过去我们是靠出口,现在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不可能再走过去老路。按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的一句话来说,中国前40年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40年,从2021年到2060年可能依靠碳中和。因此我认为,碳中和挑战虽然前所未有,但机遇同样千载难逢,关键取决于我们的金融创新、制度创新。也许,正如贺克斌院长所言,中国经济转型、能源转型、金融转型都依赖于碳中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特高压(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储能与电动车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闭环。鉴于中国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未来我国8个行业都进入碳市场以后,我国碳市场配额规模会有70亿吨以上,碳市场的未来发展大有可为。新京报:你更看好哪些细分市场?梅德文:我认为中国的细分市场,比如说碳中和的五大路径:第一,前端能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6源替代,包括风电、光电、水电、生物质发电等,即供给侧新能源替代,需求侧电能替代。第二,中端节能减排。第三,末端循环利用。第四,CCUS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第五,碳汇,尽管价格、规模都可能跌宕起伏,但这些领域我都长期看好。基于中国特有的能源结构,我们促进工业能源效率提升,促进工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和产业、煤的高效利用、油气的高效利用、绿色建筑等都是有价值的。而碳汇和碳市场我也非常看好,比如碳汇开发、碳汇投资的这些产业和金融投资等。发布日期:2021年07月21日文章来源:新京报文章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865532379851523&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7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强制碳市场的约束机制“有一点像罚款”7月12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中国碳中和乳业峰会”重磅开幕。本次峰会邀请了来自监管层、学界、公司高管等业内大咖,围绕“碳中和”议题,探讨中国乳业绿色发展新格局,解析可持续目标与乳业公司发展相结合等行业难题。以期各方,能够为乳业碳中和贡献中国智慧,用绿色力量共迎环保未来,共同助力中国乳业开启绿色低碳发展新时代!在峰会上,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表示,通过分析国际自愿碳市场的发展试点的情况,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我们知道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地促进碳中和的制度工具,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国际性。碳市场背后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性、世界性、国际性的现象和问题,因为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排放温室气体,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所以,应对气候变化还是需要国际社会提供一个类公共产品,碳市场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它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国际性。第二,碳市场是一种市场机制,是一种金融手段,需要有巨大的激励措施。所以,碳市场分两类,一类是强制碳市场,就是政府根据一定的标准,把碳排放的配额分配给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在中国就是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这八大行业,这是属于强制碳市场的约束机制,有点像大棒,或者说有一点像罚款。通过强制碳市场这种政策设计,把高排放企业没有支付的综合社会成本或者说外部性成本,通过市场使其间接进行支付,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配额市场。配额市场是碳市场的主流。国际上为了有效地降低强制配额市场控排企业的履约成本,又创新性地设计出另外一个市场,即自愿碳市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8场。有一些针对零碳、负碳或者低碳的技术进行投资的行为(如新能源等类型企业),其为节能减排,为减污降碳做出了贡献,它也应该有一个激励机制,自愿碳市场就是针对这类企业的一种激励机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间接的补贴机制。大家知道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就面临着发展与减排两难的问题,我们要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同时又要实现稳增长和健康发展。自愿碳市场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高效率的制度设计,它一方面能有效降低控排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间接地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演讲全文:新浪财经线上“中国碳中和乳业峰会”的演讲全文——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大家好,我是梅德文。非常荣幸参加新浪财经第二届中国碳中和高峰论坛。我今天就“自愿碳市场促进稳增长下的双碳发展——国际自愿碳市场发展实践的启示”,给大家做一个分享。今天演讲主要讲两部分:一是绿色金融(碳市场)的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以及自愿碳市场对中国稳增长的促进作用;二是国际自愿碳市场发展实践简介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一部分绿色金融(碳市场)的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GDP去年刚刚突破1.2万美元,中国也是世界上年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重道远,压力非常大,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设计和制度设计来解决低成本、高效率的碳中和问题。绿色金融(碳市场)具有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这三大功能,可以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39有效地促进中国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碳中和。同时,我们认为绿色金融(碳市场)有五大支柱:包括界定标准,能有效防止“洗绿”;碳排放信息披露,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激励机制,能够撬动私人投资;建立气候投融资产品体系,能够满足特定的融资和风险管理的需求;最后是加强国际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治理及国际气候投融资,可以为中国百万亿计以上的碳中和投资,起到引导投资、稳定预期、管理风险、资产定价的作用。第二部分国际自愿碳市场发展实践简介及对中国的启示通过分析国际自愿碳市场的发展试点的情况,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我们知道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地促进碳中和的制度工具,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国际性。碳市场背后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性、世界性、国际性的现象和问题,因为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排放温室气体,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所以,应对气候变化还是需要国际社会提供一个类公共产品,碳市场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它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国际性。第二,碳市场是一种市场机制,是一种金融手段,需要有巨大的激励措施。所以,碳市场分两类,一类是强制碳市场,就是政府根据一定的标准,把碳排放的配额分配给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在中国就是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这八大行业,这是属于强制碳市场的约束机制,有点像大棒,或者说有一点像罚款。通过强制碳市场这种政策设计,把高排放企业没有支付的综合社会成本或者说外部性成本,通过市场使其间接进行支付,这就是大家常听到的配额市场。配额市场是碳市场的主流。国际上为了有效地降低强制配额市场控排企业的履约成本,又创新性地设计出另外一个市场,即自愿碳市场。有一些针对零碳、负碳或者低碳的技术进行投资的行为(如新能源等类型企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0业),其为节能减排,为减污降碳做出了贡献,它也应该有一个激励机制,自愿碳市场就是针对这类企业的一种激励机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间接的补贴机制。大家知道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就面临着发展与减排两难的问题,我们要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同时又要实现稳增长和健康发展。自愿碳市场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高效率的制度设计,它一方面有效降低控排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间接地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们的年碳排放量世界第一,超过美国、欧盟与日本年碳排放量的总和。因此,中国的碳中和挑战前所未有;第二,中国的碳中和机遇千载难逢,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和光伏项目装机体系,世界上最大的储能体系,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体系,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体系。为了使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得更好、更快、更强,应该借鉴国际碳市场的经验,发展自愿碳市场,从而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更大规模、更长周期、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去年,我国已经启动了全国统一的强制碳交易市场,但是还没有重启自愿碳市场,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尽早地重启自愿碳市场。目前,国际上自愿碳市场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国际公约背景下的自愿减排市场,如UNFCCC体系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机制(JI);第二类是独立第三方开发并运营的自愿减排市场,比如VCS、GS、ACR、CAR;第三类是由部分国家和政府部门主导建立的自愿减排机制,比如中国的CCER,等等。全球自愿碳市场的规模并不大,去年大约是10亿美元,但是据国际自愿减排市场规模化工作组(TSVCM)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愿碳市场的规模大约有300亿到500亿美元,值得中国高度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1重视。作为自愿减排体系最重要的机制之一,我在这介绍一下VCS标准。VCS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独立第三方的碳信用机制之一,它目前已经有1700余个项目,大约有6.3亿吨碳减排量。由于我国的CCER市场还没有重启,不少我国的自愿减排项目已经转向国际自愿碳市场去寻求资金支持,其中以申请VCS机制下注册的项目较多。比如,瀚蓝环境(17.980,-0.13,-0.72%)将原本申请CDM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转为注册VCS项目,并于2021年11月完成VCS碳信用交易约96万吨,实现收入约1300万元。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下国际自愿碳市场的三大机制,以及三大交易所。自愿碳市场一般包括三个流程。首先,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开发,在登记簿进行注册或备案;然后,经过核证过程,可获得项目减排量的签发;最后,到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结算,被签发的减排量最终能够为项目业主带来收益。此外,客户因碳中和需求而产生的购买方案,也能实现自愿减排量的碳抵消。所以,自愿碳市场最重要的是两个条件,其一是高质量的供给,其二是有流动性的需求,这两条因素是市场规模扩大的必要条件。近年来,联合国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碳定价体系,未来,这种体系很有可能会建立起来。众所周知,配额市场事关各个国家发展的主权,如果要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之间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强制碳配额市场,需要长时间的谈判沟通,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其过程将会十分艰难与漫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自愿碳市场可以扮演一个国际强制配额市场的探索者和试验者,为建立全球统一的强制碳市场进行相关探索和实践。去年第26届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完成《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第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2六条的谈判,在未来全球碳市场机制这个议题上达成初步共识:将建立全球统一的自愿碳市场。这个机制的名称还没最终确定,可能叫可持续发展机制(SDM),该机制将会在接下来的几次气候大会中讨论细节,计划于2030年前完成所有体制和机制的搭建,而我们中国应该会加入这个机制并成为主要的开发商和贸易商。可持续发展机制(SDM)几乎全部沿用了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主要架构,包括基准线设定、额外性论证、监测计划建立、审定核查机构、项目注册和签发流程等,但是在可持续发展贡献上,要比原来的CDM强调的更多,可能未来需要对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评估。此外,该机制计划建立一个全球的减缓成果转移数据库(ITMOs),这个数据库类似于注册登记簿,其作用是要防止所谓的重复买卖。它将记录所有国际间的ITMOS转移,及因ITMOS造成的各个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的变化。有了ITMOs,全球的碳价格可能会以ITMOs为基准线并慢慢相互靠拢,最终可能形成统一的碳定价体系。在这样统一的体系下,国际社会相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都会大规模地投入到碳市场中来。所以,SDM机制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倒逼影响各个国家的强制配额制度,可能会倒逼影响发展中国家碳市场的规模、价格、流动性与投融资功能;二是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自愿碳市场,对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除了联合国推动的统一自愿减排体系,国际民航组织(ICAO)正在推动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CORSIA),它是首个行业类的全球碳市场。该机制设定了统一的减排目标及实施方案,以2019年为基准线,从2021年开始,任何超过基准线的国际航空公司均需要购买碳信用进行抵消,也就是说要求航空企业从2021年开始实现碳中和。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32021年到2023年开启试点阶段,2024年到2026年属自愿参与阶段,2027年到2035年,需要航空公司强制参加。这个市场的一大特点是,它是一个国际行业组织推动的,有一点类似于强制碳中和的市场,但是它又允许各个航空公司购买经过国际民航组织认可的、来自不同自愿碳市场的碳信用来实现碳抵消和碳中和。所以,CORSIA就像SDM一样,也有两个重要的影响:第一,影响中国的民航业;第二,影响中国的碳市场。对中国的碳市场而言,倒逼中国强制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提高价格,提高流动性,提高投融资功能,同时也将促进中国自愿碳市场的发展。到2027年,当中国的国际航空公司按照要求加入CORSIA机制之后,它们可以购买中国的CCER来实现碳中和、碳抵消。假如以2027年为限,留给中国民航业及中国碳市场的时间,只剩下了四年半。CORSIA认可的自愿碳市场的包括:美国的气候行动储备方案(CAR)、美国碳注册登记(ACR)、核证减排标准(VCS)、黄金标准(GS)、清洁发展机制(CDM)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这都是CORSIA认可的国际自愿碳市场的标准。我们认为CORSIA一方面对中国民航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间接促进作用。我再介绍一下对中国很有意义的国际自愿碳市场的第三个机制,就是自愿碳减排市场规模化工作组(TSVCM)。该工作组是由国际金融协会总裁、英国央行前行长、渣打集团首席执行官、美国证监会原主席这些国际金融界的资深人士推动设立,旨在提升自愿减排(VER)市场的规模化和效率,以实现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目标。这个工作组有两个重要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希望统一国际自愿碳市场的标准。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4国际自愿碳市场有很多标准,标准不统一就无法扩大规模,导致流动性不佳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个工作组希望确立一个核心碳原则(CCP),即真实、永久、额外、对社区和环境无害,无泄漏,不重复计算,经过MRV,基于现实和可靠的基准线等等。通过核心碳原则(CCP),提高国际自愿碳市场的质量。所以,该工作组第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做到国际自愿碳市场的高质量供给。第二个目的,需求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才能够有需求?希望建立一个统一、高透明度、高流动性的自愿减排市场,从而为自愿减排产品提供国际流动性。有了高质量自愿减排产品,以及巨大规模的需求,这样国际自愿碳市场的流动性、规模、价格、投融资功能可能都会大大地提高,这就是这个组织重要的宗旨,也值得中国碳市场高度重视。国际自愿碳市场有三大体系:其一,需要有审核签发体系以保证高质量的供给;其二,需要有备案注册体系,以防止重复买卖;其三,还需要有一个有流动性的、高度透明、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的、有效的、国际统一的自愿碳交易市场,这就是碳交易所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介绍国际三个有影响力的自愿碳交易所。第一个是亚洲的新加坡气候影响力交易所(CIX),这个交易所是由星展集团、新加坡交易所、渣打集团和淡马锡联合推出。它有两个业务,一个是碳积分交易所GREENEX,主要是面向公司和机构投资者,通过标准化合约,把大规模和高质量的碳信用销售给跨国公司和机构投资者,这是一个国际统一的碳信用交易平台。第二是项目市场,它更多的是面向中小企业,使企业能够直接从特定项目中购买高质量的碳信用,从而让广泛的企业参与自愿性碳市场,为其提供自然气候解决方案(NCS)项目,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是一个项目融资。新加坡气候影响力交易所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集碳信用额全球交易以及绿色项目融资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5服务于一体的二级市场,既开展全球碳信用交易,又开展全球的绿色项目融资,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为毫无疑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未来我们在自愿碳市场中可能既是最大的供给方,也是最大的需求方。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全球碳信用额的二级市场和一个绿色项目融资的二级市场。第二个是欧洲能源交易所(EEX)。欧洲能源交易所正在启动全球自愿碳市场,而且它的启动是北美和欧洲同时交易、跨区交易,它会为自愿碳市场提供更加标准化、更高透明度、更安全的全球自愿碳交易市场。该自愿市场一方面可以提供标准化产品,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偏好,每份合约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欧洲能源交易所提供四种自愿碳减排市场合约产品:第一种,经核证的减排量(VER),满足CORSIA的需求;第二种,经核证的减排量(VER),满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产生的碳信用,就是碳汇,即NBS;第三种,碳去除(CarbonRemoval),这是首个在交易所上市的专注于碳清除和碳封存活动的合约,可能间接促进CCUS的发展;第四种,全球减排量(GER),旨在通过一个产品来代表整个自愿碳减排市场,采用一篮子方法和逐步实现净零排放的路径。第三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它推出了全球碳排放抵消期货合约GEO,以及基于自然的全球排放抵消期货合约N—GEOTM,以及对标核心碳原则CCP的核心全球排放抵消期货合约N—GEOTM,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全球自愿碳市场的标准合约产品。扩大自愿碳市场的规模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第一,必须保证高质量的供给,这是充分条件;第二,必须要有一个规模化的、有流动性的、有需求的市场,这是必要条件。这三个交易所配合三大机制,为全球自愿碳市场高质量的供给以及大规模的需求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中国在供需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借鉴国际自愿碳市场的三大机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6制和三大交易所,也能够做到高质量的供给与大规模的需求,从而建成一个具有有效性、有流动性、有稳定性、且具备高度、广度与深度的中国自愿碳市场。最后,我介绍下中国自愿碳市场的现状。到目前为止,中国自愿碳市场已经公示了1315个自愿减排项目,签发了近400个项目的CCER,签发减排量大约7700万吨。截止到去年底,我国现有的9个交易机构累计交易4.43亿吨CCER,成交额突破40亿元。因为这个数字统计口径不同,大约接近50亿元左右。目前大约有6000万吨的CCER已经被用于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配额的清缴履约和抵销,特别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过程中,大约有3400万吨的CCER被用于配额的清缴履约和抵销。按照我们国家相关的政策,自愿碳市场的减排量、碳信用可以用于强制配额市场的碳抵销,这个比例大约是5%。我们知道中国碳市场目前的规模约为45亿吨,其总规模的5%大约是2.25亿吨。未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年碳排放量世界第一,未来我们可能继电力行业之后,也会把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这七大行业纳入到全国统一的强制碳市场。如果这样,中国强制碳市场的规模就可能达到70到80亿吨,那么中国CCER碳市场的规模有可能会达到3.5到4亿吨。这个数字仅仅是现货市场,而期货市场一般为现货市场30到50倍的规模。对中国强制碳市场的交易规模,我也做一个粗略推测。欧盟碳市场去年一级市场的配额市场只有不到20亿吨,二级市场超过100亿吨,换手率5倍,即500%。它的交易金额将近5600亿欧元,折合成人民币是4万亿元。如果这样倒推,中国强制碳市场未来可能有80亿吨,一级市场总量是欧洲碳市场的4倍,二级市场,我们如果也是靠简单的类比,也是欧盟碳市场的4倍的话,我们中国强制碳市场的规模就可能会超过10万亿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愿碳市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7场的规模,按比例计算就是5000亿人民币。当然这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在国际碳市场碳交易套利,在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CORSIA)即将启动,距离2027年强制航司参与CORSIA的时间还有四年半的时间点,欧盟要推出碳关税CBAM,美国要推出清洁竞争法案CCA,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机制SDM即将要启动,还包括国际自愿碳减排市场规模化工作组TSVCM,这些机制都陆续推出的大背景之下,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欧洲能源交易所EEX、新加坡气候影响力交易所CIX,都纷纷推出基于全球统一需求的,基于国际标准的自愿碳市场交易产品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我国应与国际各方一起推动全球碳交易和碳市场的建设,包括碳信用的衡量标准、全球碳价的形成以及碳市场的互联互通。中国应该下大力气培育国内的自愿碳市场,为与全球碳市场的联结做好准备,毋庸置疑,中国自愿碳市场将有力促进低碳项目融资,助力中国稳增长下的双碳大发展。谢谢大家!发布日期:2022年07月12日文章来源:新浪财经文章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2-07-12/doc-imizmscv1141144.shtml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8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气候投融资与中国未来”主题研讨暨报告发布会。在专家研讨环节,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发表了题为“自愿碳市场促进气候投融资——国际自愿碳市场的发展与实践”的演讲。在演讲中,梅德文阐释了气候投融资的作用,并聚焦国际自愿减排市场,重点介绍了三大交易机制和三大交易所。梅德文强调,在联合国SDM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将要启动,以及国际自愿减排市场机制陆续推出的背景下,中国应与国际各相关方一起推动全球碳交易和碳市场的建设,包括碳信用的衡量标准、全球碳价的形成以及碳市场的互联互通。“中国应当借鉴国际市场经验,循序渐进地推出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出中国的自愿减排交易产品,以促进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的气候投融资。”梅德文称。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符合绿色金融三大功能2020年至今,《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相继出台,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同时推动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梅德文认为,上述工作旨在开发一批气候投融资项目,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49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绿色金融有“三大功能”,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这三大功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作为碳市场的组成部分,完全符合这三大功能,它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能源投资风险管理,以及市场定价。”梅德文称。与此同时,自愿减排市场也可以促进绿色金融“五大支柱”功能的实现,即符合界定标准(Taxonomies)、碳排放信息披露要求(Disclosure)、激励机制(Policyincentives)、气候投融资产品体系(Products)和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corporation)。因此,发展中国的自愿减排市场,对于中国的气候投融资非常重要。借鉴国际经验有益自身市场建设“国际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今天,可能是我们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明天。”梅德文认为,借鉴学习国际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对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发展有极大意义。据相关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愿减排市场有可能达到300亿-500亿美元的规模。梅德文认为,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手段。“中国的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和碳汇等行业,未来都可以通过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大规模的、低成本的长期资金融资。”梅德文称。在演讲中,梅德文介绍了国际上的三大交易机制和三大碳交易所。据梅德文介绍,目前,全球首个行业内的强制碳交易市场CORSIA(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正值试点阶段。CORSIA是国际民航组织建立的为全球航空业设定统一的减排目标以及实施方案的市场化减排机制。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0会预测,到2035年,如果全球主要国家都参加CORSIA,预计航空业需要购买25亿吨的碳减排量用于碳抵消。梅德文认为,CORSIA的实施将使欧盟、北美和中国等国家的自愿减排定价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地连接起来,同时也能为国际航海业等其他行业构建全球碳交易市场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除了CORSIA,梅德文还介绍了联合国推动的SDM(可持续发展机制)和国际金融界正在大力推进的TSVCM(国际自愿碳减排市场规模化工作小组)。前者架构已在第二十六届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上获得初步通过,预计将在2030年前完成所有体制机制搭建,以期建立全球统一的碳定价体系准绳。后者则是一个成立于2020年9月的民间组织项目,目标是提升自愿减排(VER)市场的规模化和效率,一方面力争建立一个高诚信度的VER产品,另一方面建立一个统一的、高透明度、高流动性的VER市场。梅德文也介绍了几家主要的国际碳交易所,包括新加坡的气候影响力交易所(ClimateImpactX,CIX)、欧洲能源交易所(EEX)和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梅德文介绍称,CIX的交易平台主要拥有两项业务,分别是GREENEX碳积分交易所和项目市场(ProjectMarketplace),前者被广泛认为是当今相对较可靠的碳积分平台。EEX的专项自愿减排碳市场系列产品即将面向全球上市,这种发行方式意味着EEX的相关产品可以实现跨时区交易。全球领先的衍生品市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则率先推出了全球碳排放抵消期货合约(GEO)、基于自然的全球排放抵消期货合约(N-GEO)以及对标核心碳原则(CCP)的核心全球排放抵消期货合约(C-GEO)。梅德文表示,中国应当借鉴国际市场经验,循序渐进地推出中国自愿减排交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1易市场,推出中国的自愿减排交易产品,以促进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的气候投融资。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6日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585791972675461&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2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8月31日至9月5日,年度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绿色创新迎未来”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9月1日,由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创新中心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六家联合主办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欧洲创新投资大会成功举办。此次论坛得到了协办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创新中心联合会中国区总裁傅诚刚主持大会。在“包容增长:可持续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创新投资”环节,与会嘉宾对中国的碳中和、碳达峰战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指出碳中和要把基础打牢,把数据统计做好。中国需要有一个具备规模、具备流动性、具备一定合理价格的、具备投融资功能的碳市场。在此过程中,欧盟的一些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指出,中国已经在顶层设计上和发展战略上都制定了整体的路线图、时间表。我们要超越碳中和来看碳中和。碳中和是一个切入点,是一个抓手,但它解决的不仅仅是碳中和的问题,解决的是一个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能源安全问题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他指出,碳中和首先要推动能源转型。能源转型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能源加快发展的问题。二是传统能源转变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表面是能源,其实由能源变革推动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推动新的工业革命文明的问题。如果仅仅站在碳减排、碳中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看到的是困难、成本、投入,不管是能源的转型,新能源的发展,产业的升级,高质量发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3展,靠的完全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推动。所以,碳中和是追求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傅成玉指出,碳中和要把基础打牢。基础是我们要知道究竟排了多少碳?我们是怎么排出来的?是在哪个环节排出来的?如果不把这个家底搞清,就没办法知道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基础工作就是国务院提出的《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里的保障措施的第一条,就是建立全国性统一的统计体系。所以,我们要把根基打牢,然后通过资本市场发现碳的价值,让企业可以调动积极性多减碳。大规模的投入研发能带来大规模的减排,所以碳交易是发现市场价值的场所。在碳减排的一些治理的规则和标准上,在国际上要合作。因为碳减排或者碳治理、气候变化不是一国的责任,是全世界的责任,如果在治理规则、治理标准上不一致,容易形成各干各的,中国有中国的环境,但我们的标准和治理的理念、管理基本制度要一致。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指出,碳市场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工具。中国碳市场接近20年,从2002年开始世界银行在中国零星购买一些碳信用,中国的碳市场也跟国际市场保持同步。第一阶段是艰辛探索,2002年到2012年CDM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13年到2020年区域碳交易试点,“京津沪俞”、广东、湖北、深圳和福建,八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配额大约是100多亿,超过5亿吨左右的交易量,配额的价格是24人民币。从去年开始,中国碳市场进入第三个阶段,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客观讲,运行健康有序,价格稳中有升,平均价格接近50块钱,相当于区域碳交易市场价格的2倍。中国碳市场作为发展中国家确实取得了预期的发展。中国作为100亿吨的碳排放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具备规模、具备流动性、具备一定合理价格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4的、具备投融资功能的碳市场。梅德文认为,未来天文数字般的巨大的碳中和投资,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创新的金融市场,中国的碳中和投资必须要有价格发现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稳定预期以及引导投资功能,因为它需要有一个跨期贴现、套期保值、风险对冲等一系列的,能够让金融投资机构愿意投资的制度工具。自愿碳市场可以充当中国碳市场很多领域的探索者、试验田,包括能否扩大行业覆盖范围,能否引入金融投资机构、能否与国际合作、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以及能否引入个人投资者等等,这都需要自愿碳市场做一些探索,所以中国自愿碳市场对于中国的碳市场,乃至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CCUS发展、对于中国的碳汇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还指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作为最大的新能源体系的国家,应该与国际市场探讨在国际自愿碳市场的标准制定、市场连通等方面做一些合作,这样利大于弊,是可以做到有价值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马爱民指出,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庞大的资金需求,我们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对政府来说,一方面是政府通过财政直接提供资金,但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职能在于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激励资金合理流动。在这方面,我们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的作用,虽然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样市场在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促进资金从高碳领域向低碳领域转移,也应该发挥重大的作用。发展绿色金融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发展绿色金融要回答几个基本的问题:第一,什么是绿色?也就是绿色的标准,现在各方面提供的标准、提出的方案并不一致,第二,信息披露,包括企业投资的相关信息,也包括金融部门开展投资的信息披露。第三,在这个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5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规避投资的风险。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如果不能很好把握节奏、力度,可能会造成过去乃至于未来一段时间投资的资产被迫提前退出,造成资产搁置的现象,造成资金的浪费。我们也要防止出现所谓的“漂绿”现象,有一些地方把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没有多大联系的项目包装成为绿色项目,可能对未来的投资产生比较大的风险。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玮指出,在双碳领域的新赛道上,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数据的工作。在数据采集方面,目前我们应用的MRV的碳市场的核算方式,是基于物料核算和排放因子,通过用了多少能把它算出来,再由第三方审计单位做现场核查,对数据进行校准,核查之后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目前我们国家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呢?前端尽量自动采集,一方面是从过程中采集,比如我们烧了多少煤,对煤质检验报告定期进行采集,可以对它的用能用气量进行自动化采集。目前国家的标准进行了一些优化,鼓励自动化采集和存证,大大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从核查核验角度来说,现在很多进入碳市场的发电企业,不是在造假,很多是失真,填写的时候由于不专业,由于采集手段的欠缺,可能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把自己算大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通过生态环境部、通过一些技术支持单位推行一种数字计量和数字碳表的方式,让企业算得更准。伦敦大学学院碳金融教授梁希指出,第一,国际市场上,绿色债券蓬勃发展,在过去十几年已经翻了20倍以上,绿色债券是对我们现有债券市场进行绿色细分的一项重要工具,能够协助投资者识别什么债券是绿色的。第二,欧美,特别是欧盟和英国,在碳市场、碳定价方面走在全世界前列,欧洲的碳市场价格已经在90欧元以上,是我们国家的10倍以上,英国的碳价格超过了100英镑,碳市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6场和碳定价是促进企业真正投入资金行动起来的最重要的一项工具。第三,从我们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可以看到,应该学习欧盟在风险资本培育和投资上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低碳、双碳的技术、好的商业模式。梁希还指出,在风险管理方面,气候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管理上,欧盟都有非常多好的经验,包括未来碳价格企业怎么管理,40%以上的能源企业都已经使用内部碳定价。当然,我们也看到国外市场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教训,比如有很多漂绿的活动,有些做的不大好的企业,通过仅少量的绿色可持续行动来为整个企业进行宣传,进行漂绿。在一些标准方面,比较摇摆,比如欧盟的可持续分类标准,过去没有天然气和核能两个比较有争议的投资,但后续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又把它们加进去,这引起了投资界对这项标准的信心。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2日文章来源:金融一线文章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845449302422861&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7梅德文:碳关税等国际背景下的中国碳市场展望在可持续发展机制(SustainableDevelopmentMechanism,SDM)机制将要启动、国际民航减排市场机制进入试点阶段以及欧盟可能于2023年推出“碳关税”的一系列国际背景之下,本文将从挑战、机遇、现状和展望这四个方面介绍在“碳中和”这个雄伟目标之下的中国碳市场。1.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宏观经济不可能三角:是指“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其中两个。碳市场重要目的在于低成本、高效率地促进碳中和。根据著名的卡亚模型,一个国家的碳排放取决于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强度、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碳中和”面临宏观经济转型、能源转型和金融转型这三大挑战。首先,面临宏观经济转型的挑战。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工厂。2020年,中国制造业占据了全球制造业产出的28%左右,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超过40%。按照发展和排放的特点,可以将国际社会的减排分为几个类型:1.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低排放、高发展。2.非洲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低排放、低发展。3.中国目前发展高度依赖高排放,所以,中国目前是高排放、高发展。因为中国特有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决定中国目前还处于粗放型,而非集约型发展模式。环境经济学有个著名的库兹涅兹曲线,它主要阐述了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8间的相关性。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会出现“碳达峰”,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早在2010年就说过,发达国家一般是在人均GDP3-4万美元时才会达到“碳达峰”,或者实现库兹涅兹曲线的拐点,而众所周知,中国人均GDP去年刚刚突破1万美元,如果按照年均GDP增长5%-6%来推算,到2030年,中国实现“碳达峰”时,中国人均GDP可能刚刚达到2万美元左右。所以,即便如此,2万美元距离发达国家“碳达峰”时的人均GDP3-4万美元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的同时还要实现较快追赶式增长。但是理论上宏观经济有一个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宏观经济不可能三角,换句话说,你不可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只能选择其中两个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讲,碳中和本质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绿色供给侧改革,同时确保经济高速增长,那么就要牺牲物价稳定,这意味着“碳中和”会给宏观经济带来物价上涨的潜在风险,这就是中国碳市场与碳中和面临宏观经济转型的挑战。第二,面临能源转型的挑战。众所周知,中国的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2020年能耗折合标准煤将近50亿吨,碳排放将近100亿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占全世界碳排放28%左右,我们的碳排放超过了“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排放的总和,大约是美国的2倍,欧盟的3倍。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近期指出,我国煤炭消费占比仍然超过50%,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是发达国家的2.1倍,而我国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发达国家这样的能源转型一般是三个阶段:首先是煤,然后过渡到石油、天然气,最后才过渡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而中国目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59结构,2020年,中国石油(4.970,0.01,0.20%)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是73%、43%,这意味着我们能源转型不可能依靠石油和天然气,需要跨越式进入到新能源阶段。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之下,中国的能源低碳转型也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第三,面临金融转型的挑战。中国的金融结构是以间接融资,也就是以银行为主,存在着两个风险:其一是中国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用相比于银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其二是中国金融资产,据统计,2020年底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53.1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19.74万亿元,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0.15万亿元,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3.3万亿元。如果穿透这些巨量的金融资产,它的底层基础资产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化石能源资产,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根据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的研究,世界化石能源资产可能会在2025-2030年之间发生一次危机,也就是化石能源资产将会大幅度贬值缩水,特别是以煤炭为代表的资产,比如说煤电,未来的违约率可能会很高,导致金融体系资产风险敞口很大,这就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碳中和”时代面临的重大风险。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结构以资源密集型、以制造业为主,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金融资产结构以化石能源资产为主,导致中国“碳中和”的风险压力巨大。在此,我们可以专门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的发展,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对标,也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标。2020年,中国人口大约是美国的430%,GDP约为美国的70%,能耗大约是美国的150%,碳排放大约是美国的200%,广义货币发行量(M2)大约是美国的175%。这样一组数字对比说明,中国的经济效率、能源效率、金融效率都有待提升,如果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能我们的经济、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0能源、金融都要绿色转型,这就是发展和减排的“两难”,也就是中国当前碳市场与碳中和面临的巨大挑战。2.中国碳市场面临的机遇能源不可能三角,是指“安全、环保与成本”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其中两个目标。中国广阔的市场、充沛的新能源资源、成熟的产业链、世界级公司和碳市场支持我们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同时在能源不可能三角的框架下,碳中和也迎来发展机遇。所谓能源不可能三角,是指“安全、环保与成本”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两个目标。碳中和选择了绿色能源,就要面对安全和成本的二选一。而中国广阔的市场、充沛的新能源资源、成熟的产业链以及世界级公司正为发展大规模、低成本、重安全的产业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同时碳市场和绿色金融市场也为这次第三次工业革命保驾护航。回顾历史,每一次全球工业革命都会开启一轮技术长周期带动的经济增长,大约持续60-100年。比较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形成了能源供给、产业消纳与金融支持的协同创新发展的经济体系,或者说工业革命、能源革命与金融革命密不可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形成了“煤+火车+债券市场”体系,造就了日不落帝国。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实际上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做好金融准备,建立了世界上较早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较早的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以及最早的债券市场体系,提供了大规模、低成本的长期资金,直接助生了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形成了“石油+汽车+股票市场”的体系,成就了美国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1超级大国。能源供给是石油,代表公司就是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消纳应用是汽车,福特公司设计的流水型生产线上的T型汽车把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生产的石油消纳得干干净净;金融支持是债券市场加股票市场,为石油、汽车提供了大规模、低成本的长期资金,使美国得以异军崛起、突飞猛进。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目前全世界正处在以风光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将形成“新能源+电动车+碳市场”的体系,各国都在争夺这一体系的主导权。里夫金认为,中国机会最大。这是因为,在能源供给侧,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风光新能源生产体系。2020年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总量分别是2.81亿、2.53亿千瓦,合计5.34亿千瓦,而且风光装机总量2030年要达到12亿千瓦,这意味着每年还要新增加6000多万千瓦装机。中国光伏产业具备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包括上游硅片、中游电池与电池板以及下游发电站,都有巨大的优势,隆基股份(42.400,-0.17,-0.40%)去年市值就已经超过神华公司,市值超过五千亿。在能源传输侧,中国“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电网技术成熟,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在能源消费侧,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发展迅速,据工信部消息,2021年,我国新能源(4.120,0.00,0.00%)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销售超900万辆。储能产业,宁德时代(427.860,-4.14,-0.96%)目前市值高达一万四千亿,在锂电池领域世界第一。总之,我们已经构成了新能源生产、传输和应用的完美闭环,而且在每个体系里都有世界级公司,比如风光领域有隆基股份、金风科技(11.150,-0.06,-0.54%),储能领域有宁德时代,电动车有比亚迪(268.990,2.40,0.90%)、蔚来、理想、小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2鹏等等。而在绿色金融方面,我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色信贷市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14万亿,绿色债券余额超1万亿,均居世界前列。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今年七月开启的全国碳市场年配额近45亿吨,是欧盟的两倍多,世界第一。如果我们能够把碳市场做大做强,既有规模、亦有流动性、且价格反映真实边际减排成本,将其发展成一个新兴的金融市场,可以为中国碳中和促进解决大规模、低成本的长期资金,那么中国就有可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历史性机遇,通过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金融,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从而实现一个长周期的经济增长。3.中国碳市场的现状2013年,中国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与广东、湖北、深圳,加上后来的福建这八省市先后开展碳交易试点,八省市的年配额大约12亿吨,从2013年到2021年6月,八省市总共累计交易额114亿元,累计成交量4.8亿吨,平均价格大约23.75元/吨,平均换手率大约5%。自愿减排市场方面,2013年至2020年全国八省市碳交易试点CCER交易量累计2.68亿吨,2021年全年成交量9514万吨。今年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开市。目前,全国碳市场就一个行业——电力行业,企业门槛必须是2013-2018年中任何一年的碳排放量超过2.6万吨以上的发电企业,目前全国一共有2162家发电企业作为重点排放单位,碳市场的主管部门根据电厂的发电量及其对应的基准线为企业分配配额。全国碳市场的配额大约是45亿吨左右,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碳排放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3配额即CEA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平均价格42.79元,接近试点碳价格的两倍,取得了“开门红”的骄人成绩。当然,接下来如何兼顾价格稳定和持续流动性,就是持续的交易量,这是个难题。我们判断一下交易价格。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比较谨慎的,一种是比较乐观的。国际权威的环保组织美国环保协会EDF谨慎预测,认为今年碳交易价格大约50元/吨左右(人民币),到2030年中国“碳达峰”时大约不到100元,93元人民币;到“碳中和”时,也就是到2060年大约167元人民币/吨。EDF的观点可能偏保守,偏谨慎。当然,预测价格是非常困难的。大家都知道有效市场假说,市场价格是难预测的,因为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另外一个判断,清华大学能源环境与经济研究所张希良所长团队认为,碳价格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也就是说2021-2030年是8-15美元,差不多100元人民币,对中国碳达峰时的价格,美国环保协会和清华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都预测的价格是100元左右(人民币)。但清华方认为2035年可能会达到25美元,2050年可能会达到115美元,也就是说超过600人民币。2060年“碳中和”时可能会超过200-300美元/吨。之所以介绍这两种预测,是希望大家自己做一个判断预测,对未来的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也没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根据价格再判断交易量。鉴于中国碳交易试点过去七八年的交易量,换手率大约是5%,可以推算一下中国全国碳市场的交易量,45亿吨的总配额,如果按照5%的换手率来计算,那就是2.25亿吨的交易量。如果平均价格是50元,总量便是112.5亿。如果是100元/吨,5%的换手率,那就是交易2.25亿吨,225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4亿的交易量;如果是200元/吨价格,那就可能达到450亿交易量。当然,碳市场未来如果从一个电力行业发展到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八大行业,那配额可能超过70亿吨。所以,我们假设换手率是5%,可以推测未来,比如“十四五”末期或“十五五”也就是2025-2030年之间,考虑到中国经济每年5%左右的增长,中国碳交易市场配额总量可能会达到70-80亿吨,纳入的企业未来将达到7000-8000家,按照当前的定价水平,碳市场总的资产规模可能会达到4000-5000亿。换手率如果是5%左右,中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可能会达到3.5-4亿吨。在此,可以比较一下当今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欧盟碳交易市场。中国碳市场尽管配额规模45亿,欧盟碳交易市场不到20亿吨。但是流动性、价格、交易量,我们比欧盟碳市场相去甚远。欧盟碳交易市场2021年交易量约100.48亿吨,是其配额总量的500%多。欧盟碳市场2021年的交易额约5589.97亿欧元,交易平均价格大约是55.6欧元/吨。按照市场的交易量或流动性、换手率、交易活跃程度来对比,欧盟碳市场的换手率约是500%,是中国8个试点碳交易市场换手率5%的100倍。如果按照价格对比,欧盟碳交易市场2021年平均价格55.6欧元,截至2021年底,欧盟碳价为80.11欧元,而中国碳试点平均价格大约23.75元人民币,现在全国碳市场价格大约40-50元人民币。另外,就是度电碳成本,欧盟目前的碳市场已经到达第四阶段,目前其电力行业配额是100%的拍卖,工业行业配额是70%的拍卖,民航领域配额是36%的拍卖,即便不考虑拍卖成本,欧盟度电碳价格大约是中国度电碳价格的10倍以上。众所周知,碳市场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价格发现来引导稀缺的资源获得更优的配置。如果碳交易市场的规模、流动性、价格都不能够科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5学地体现或者反映碳排放的边际减排成本、综合社会成本或者外部性成本,无法形成公平、合理、科学有效的碳价格,碳市场的功能就会大大地减弱,也就是说碳市场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比较中国和欧盟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交易价格,碳交易的流动性、换手率,可以客观地说,中国碳交易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借鉴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有效市场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多元化主体、市场化产品与透明化监管。我国要形成有效性的、流动性的、稳定性的兼具广度、深度与弹性的碳市场,要完善碳市场的定价机制,要反映边际减排成本、外部性成本或者综合性成本,为139万亿碳中和投资提供激励机制、引导功能、风险应对与稳定预期,需要满足“严、准、活”三个字,即“政策要严,数据要准,市场要活”。首先,政策要严,即严格立法。因为碳市场是个配额市场,未来的碳交易市场需要从目前的强度减排走向绝对总量减排,所以一定要严格。碳市场的核心原理是总量与交易,即“capandtrade”,“Nocap,notrade”,没有总量就没有交易。没有总量,这个市场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同时配额的分配方式要实时增加拍卖比例,未来碳达峰之后可以考虑做总量减排。政策一定要严,碳市场“短期价格看需求,长期价格看供给”,而配额的供给和需求都取决于政策的严和松。第二,数据要准,即严谨量化。因为碳市场是一个建立在能源数据统计体系上的虚拟市场。如果能源的统计、监测、分析有问题,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就有问题,将会是碳市场的灾难。随着碳市场从电力行业扩大到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这八个行业,这些行业能源使用多样化、排放过程复杂化、生产流程多元化,对能源统计和监测带来更复杂的要求。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6所以,未来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不管是配额分配的一级市场还是二级交易市场,都应该适时考虑在目前的排放因子核算法和物料质量平衡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以CEMS在线监测为代表的直接测量法。在一级市场建立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基础上的一级市场检测比对、量化核查的大数据体系、系统和平台。在二级市场建立防止操纵市场、防止违规交易的大数据预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立真实完整准确的数据系统,做到数据要准。第三,市场要活,即严肃定价。市场活了,才会有流动性,有规模,价格才能够反映真实的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综合社会成本与外部性成本。碳市场的有效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取决于严肃的定价机制,需要吸纳更加多元化、规模化的参与主体,要吸纳数量足够多的,具有不同风险偏好、不同预期、不同信息来源的市场主体,只有主体多元化,才能形成公允的均衡价格,市场规模要足够大,兼顾持续性、有序性、成熟性和稳健性。同时要推出更加市场化与金融化的产品,以满足信用转换、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等市场基本功能,这就意味着碳市场需要提供足够丰富的多层次产品,不仅包括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而且包括更多的其他衍生品交易,提供期权、掉期、远期、期货等交易类产品以及其他与金融产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服务,如抵质押、资产证券化、担保、再融资等融资类产品与服务类产品,帮助履约企业以及投资者实现跨期贴现、套期保值、合理套利与风险管理。还需要更加透明化和包容性的监管,要严格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要执行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促进严肃定价,特别是可以借鉴欧盟碳市场的市场稳定储备原则即MSR原则,允许在市场出现黑天鹅事件时,回购一定的碳配额储存起来,等到市场配额不足时,再相应地放出,这个制度,对欧盟碳市场的碳价格稳定,起到了作用。因此,中国碳市场也需要制定配额限价的公开市场调控管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7理办法,给市场一个稳定的预期管理。4.碳市场展望金融“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是指“汇率稳定、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变量中,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两个目标。中国碳市场未来可能要走向国际化,规模、流动性、价格都会有一定的国际趋同。我们知道,在全世界任何国家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因此,旨在低成本、高效率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碳市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国际化市场。众所周知,国际金融理论有个经典的“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也就是在汇率稳定、独立货币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变量中,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两个目标。这个理论在碳市场也许同样有效,长期来看,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外部性,碳排放权天然具有国际自由流动属性,如果要保持国内的碳中和产业优势和低碳政策独立,则碳价也许会逐步向国际碳市场趋同。目前,欧盟、美国、韩国的碳价都远远高于中国碳价,随着资本市场开放和全方位引进外资,外资也会进入中国碳市场,若干年之后,随着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不断深入,NDC即国家自主贡献相关规则将日趋公平合理,国内外巨大的碳价差异会产生巨大的套利空间,一旦存在套利,价格差就会消除。2021年11月,第二十六届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召开,本次会议最大的亮点为《巴黎协定》6.4机制,即未来全球碳市场机制,在这次会议中已经获得初步的通过。《巴黎协定》6.4机制的起源《京都议定书》的第十二条中引入了一种市场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8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中国是CDM机制下CERs的最大卖方,并由此获得了上百亿美金的收益,加速了中国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但是,由于欧盟经济下行、其它国家气候承诺不及欧盟预期等原因,欧盟下调了其减排目标并对可用于履约的CERs进行了严格限制(仅限最不发达国家)。CDM机制虽然仍在,但已名存实亡。在此之后,全球范围内建立了30多个大大小小的碳交易体系,但相互之间基本没有联系,直到《巴黎协定》的签订。从某种意义上说,《巴黎协定》6.4是《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的延续,它也计划引入一个被称为“可持续发展机制”(SustainableDevelopmentMechanism,SDM)的机制。在该机制下,所有的缔约国都可以通过向它国提供资金和技术减排,产生的减排量用于本国履行《巴黎协定》下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SDM总体架构几乎全部沿用了CDM的架构,包括基准线、额外性、监测计划、审定核查机构、总体注册和签发流程等,但在可持续发展贡献上要比CDM强调得更多一些,估计未来可能会像黄金标准一样做可持续发展评估。该机制将会在接下来的几次气候大会中讨论具体的细节,在未来的10年里这个相关规则制度会慢慢建立并完善。2013-2020年,CDM项目确定可用于所有国家的首次NDC,即2030年的减排目标,但是卖方国家会相应增加NDC目标,所以这钱能不能挣到得看国家态度,中国应该会加入这个机制并且会成为主要的开发商及贸易商。今后,还会制定一个全球的减缓成果转移(ITMOs)数据库,类似于注册登记簿。用于记录所有国际间的ITMOs转移,及因ITMOs造成的各个国家NDC的变化。全球碳价会以ITMOs为准绳相互靠拢,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碳定价体系。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69在SDM机制的背景下,中国作为拥有全球最多的CDM项目和签发的CERs的国家,如果CDM能够无缝对接SDM,相当于凭空多出许多全球通用的碳资产,这无疑将为中国取得全球碳定价权创造条件。并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国,拥有超过70%的光伏产能、50%的风电产能和40%的新能源车产能,在SDM项目的加持下,中国可以通过将新能源布满全球来获取大量碳信用。所以,如果SDM成功落地,中国的双碳实施方案中,或许会出现SDM的影子。并且,该机制不但可以串联全球各地的碳市场,极大提高全球总体的减排效率,还可以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碳交易市场。相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需求会暴增。在该市场下的碳信用或将超越石油,成为各国发展最为必须的大宗商品,当然也会吸引天量的资金、技术以及投资者和从业者参与其中。在此,我们再说说国际民航碳市场。2016年的时候,国际航空民航组织ICAO提出了一个“国际航空碳抵消及减排机制”即CORSIA,这是第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市场减排机制,它被视为建立国际统一碳市场的一个先期实验。“国际航空碳抵消及减排机制”从2021-2023是试点阶段,这是行业层面推动全球碳市场联通的重要尝试;2024-2026年为第一阶段,可自愿参加;2027-2035为第二阶段,须强制参加。据《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实施计划》要求,在2018年国际航空活动中个体份额超过总活动的0.5%,或者累积份额达到总活动90%的所有国家都包括在CORSIA中。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内陆发展中国家可以不参加,除非他们自愿参加。CORSIA将2019年的全球航空运输业务碳排放量作为基准线,自2021年开始,任何超过基准线的国际航空排放均需要购买碳信用加以抵消。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到2035年,如果全球主要国家都参加CORSIA,预计航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0空业需要购买25亿吨减排量用于抵消。CORSIA的实施将使欧盟、北美、中国碳市场通过6种抵消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间接连接起来,同时为国际航海业等其他行业构建全球碳交易市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当前气候变化谈判的背景下,CORSIA通过抵消机制将全球多个碳交易机制间接连接,能够促进不同碳市场在核算、减排目标、成果认定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自下而上”为促进《巴黎协定》第六条最终落地提供更新的思路。我国主管部门暂时未公布我国民航业是否参与CORSIA试运行阶段,中国如果参与CORSIA计划,所有由中国航空公司往返中国和CORSIA参与国的航班碳排放量将会被纳入CORSIA体系之下,参加CORSIA的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除了每年的二氧化碳监测、报告和核查(MRV)外,还需要每三年一次地确保其飞机运营人符合CORSIA抵消要求。飞机运营人需汇报合规期间CORSIA合格燃料的使用情况,国家扣除使用CORSIA合格燃料获得的效益,并告知3年合规期内飞机运营人的最终抵消要求,飞机运营人购买并取消相当于其合规期间最终抵消要求的合乎条件的排放单位,并且飞机运营人还需向国家提供一份经核查的排放单位取消报告,最终国家查验报告并通知国际民航组织。CORSIA的实施运行对CCER以及我国碳市场的影响,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国应做好碳市场相关改革工作,实现碳市场机制的国际接轨。2021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决议,计划对部分具有碳泄漏风险的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扩展到进口产品,这可能要求外国生产商或进口商根据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购买排放限额;从排放交易体系以外专门用于进口产品的特定池中购买配额;在消费层面上对一些产品征收碳税。该机制可能涵盖电力和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例如水泥、钢铁、铝、炼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1油厂、造纸、玻璃、化工和化肥等。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提交了设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议案。这是欧盟碳关税进入立法程序的第一步。11月29日,欧洲议会的国际贸易委员会(INTA)公开了对该议案的《修正意见稿》,预示着碳关税的具体设计可能将发生重要变化。根据欧委会的《议案》,碳关税的实施有一个三年的过渡期(2023—2025年)。在这三年里,欧盟并不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只要求进口商按季度报告进口产品的数量和碳含量。过渡期结束后,即从2026年1月1日起,出口到欧盟的水泥、电力、化肥、钢铁和铝才开始缴纳碳关税。而在欧洲议会的环境委员会(ENVI)最新的《立法报告草案》里,其主张扩大碳关税产品范围,增加有机化工产品、氢和塑料,并对所有进口产品的间接排放(生产用电排放)征税。同时过渡期条款的结束日期和征税条款的生效日期都被悄然提前了一年。这意味着不征税的缓冲期从三年缩短为两年,从2025年起碳关税就将正式开征。欧盟碳关税将针对欧盟和欧洲经济区(EEA)之外的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自脱欧后,英国产品也将受制于碳关税制度。根据2019年欧盟进口数据,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土耳其、中国和英国。同年7月19日,《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民主党将公布一项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将设立一项新的“碳边境税”,旨在“对来自中国和其他没有显著减少其产生的全球变暖污染的国家的进口征税”。目前草案规定了拟征收碳关税的两大类别的产品,一类是燃料类产品,即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其他由此三类产品衍生、加工的,并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温室气体的其他产品;二是工业类产品,包括钢、铁、铝和水泥,以及上述产品含量超过50%的其他产品,并授权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2每年视情况追加其他类别的产品。该草案建议,美国碳关税方案应当在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与现行欧洲碳关税方案相比,美国的执行时间提前了1-2年。据相关报道,两年可能产生的碳关税收入分别为50亿和150亿美元。同时,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均加快了碳关税的进程。2021年8月5日,加拿大启动了关于碳边境调整机制的磋商,并开始向该国民众征求意见,确保加拿大国内对碳边境调整机制达成共识。加拿大执政党自由党已经在推动对从中国进口的、使用煤电生产的产品征收碳排放税的政策,但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的规定和实施的日期。英国首相约翰逊称七国集团(G7)应建立气候同盟,英国将利用轮值主席国的机会积极推动碳关税。日本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就碳关税议题展开多轮内阁会议,但受到国内制造业企业的联合反对。并且,美欧还将建立一个针对钢铝产品的,以碳含量和市场经济为双重门槛的“俱乐部”。如果俱乐部外的国家被认定为“非市场导向”、存在产能过剩,或者产品不够低碳,则其钢铝产品进入俱乐部成员国市场时将被设置障碍。俱乐部内成员还会对来自“非市场导向”国家的投资加强审查。我们再看中国的出口结构,2020年,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总额达12583.1亿美元,同比增长5.3%,机械及运输设备在出口中的占比达48.6%,较2019年增加了0.8个百分点;纺纱织物出口额达154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8.9%;金属制品出口总额1070.92亿美元,也实现了6.1%的增幅。而机械设备、纺织品、金属制品等正是所谓的高碳产品。2020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总额5860.32亿欧元,同比增长4.46%,中国在欧盟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比达到16.07%,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在欧盟、美国等国将加征碳关税的背景下,势必会导致我国对外出口的高碳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3产品成本的上升。一方面我国应注重能源低碳化、生产去碳化和产业低碳化,破解高碳困境。同时,我国应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加强对碳边境调节税的政策协调。推动各国将国内碳税、碳市场收入或碳边境调节税等所有涉碳收入用于减排,设立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将资金更多投向国内依靠新研发和新设备的减排活动。特别是要推动涉碳收入资金从进口国流向发展中国家,用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那些以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和排放密集型为主要出口产业的发展中国家,这将有力地体现出做好碳减排的国际共识与雄心。总之,在碳交易套利、SDM机制将要启动、国际民航减排市场机制以及欧盟等国将推出“碳关税”的背景下,我国应与国际各相关方一起推动全球碳交易和碳市场的建设,包括碳信用的衡量标准、全球碳价的形成以及碳市场的互联互通。下阶段,中国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国内的碳抵销市场,为与全球碳市场的联结做好准备。基于欧洲碳价与他国或者地区碳价的差值计算碳关税的机理,也许到2050年前后,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大致形成一体化,国内的碳价可能会与国外逐步趋同,使我国的碳价上涨,这可能是“一价定律”、“要素价格趋同理论”等经济规律在碳市场的使然。综上所述,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来看,如果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框架和规则因为发达国家碳关税政策等出现调整,这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影响中国的碳中和工作。碳市场的挑战:未来40年,中国经济将经历一条非常陡峭的减排路径,我们的库兹涅兹曲线将会非常陡峭,相当于给中国陡峭的碳中和路径上再增加一些障碍,要求中国在更加严格的排放约束条件之下实现发展,在更短的时间内适应更大的变化,这是我们碳市场面临的挑战,也就是面临宏观经济不可能三角的挑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4战。碳市场的机遇:目前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或能源革命,中国目前在新能源的供给,我们有最大的新能源体系,传输有特高压电网,消纳有电动车体系和储能体系,我们巨大的成本、市场、技术与政策优势可以让我们超越能源不可能三角。历史上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金融支持靠的是债券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金融支持靠的是股票市场。超越能源不可能三角,我们还必须要有一个能提供大规模、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支持的金融市场,毫无疑问,银行与资本市场仍然是主战场,但这是不够的,还需要新型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那就是碳市场。碳市场展望:中国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要求中国碳市场的规模、价格、流动性都要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体系和机制。也许,根据金融不可能三角理论,中国碳交易市场将会从市场化走向金融化,从金融化走向国际化,值得期待。毋庸置疑,中国碳市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硅谷有句名言,“人们总是低估一个新技术或新事物的长期影响力,而高估了它的短期影响力”也许碳交易市场就是一个这样的新事物。“所有理所当然的现在,都是曾经看起来不可能的未来。所有现在看起来不可想象的未来,可能都是明天理所当然的现在。”发布日期:2022年01月30日文章来源:新浪财经文章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22-01-30/doc-ikyamrmz8279178.shtml?cref=cj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5梅德文:发展自愿碳市场,助力稳增长下的“双碳”大发展“国际碳中和有点像奥运会一样,各国都在竞赛,比拼竞赛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绿色金融等。毫无疑问,自愿碳市场对于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溢出效应、激励机制。”8月20日,在第一财经主办的2022零碳峰会上,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对于自愿碳市场,梅德文介绍称,国际上碳市场分两个市场,一个是自愿市场,一个是强制市场。自愿碳市场即自愿抵消其排放的企业可以购买碳信用额。一般来讲,自愿碳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碳减排项目,比如风电、光伏等;另一类是碳清除项目,比如林业碳汇、CCUS等。在梅德文看来,自愿碳市场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高效率的制度设计,除了降低控排企业的成本,还可以间接地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全球自愿碳市场规模并不大,去年规模大约是10亿美元,但根据国际自愿减排市场规模化工作组(TSVCM)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愿碳市场的规模大约有300亿到500亿美元,值得高度重视。据了解,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奠定了全球最初的碳信用体系。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国际间减排交易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全球自愿减排交易的缘起。2015年12月,全球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其第6.4条为国际碳信用市场增加了确定性,极大促进了全球自愿减排交易的增长。该条款及其后续谈判实质上为CDM机制之后的全球碳信用市场奠定了基础框架,被称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机制(SDM)。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62021年11月,在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上,近200个国家达成一份名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协议。缔约方遵守了《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批准了建立全球碳市场框架的规则。至此,各国在未来全球碳市场机制这个议题上达成初步共识。在国际自愿减排市场机制陆续推出的背景下,中国自愿碳市场也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历程。梅德文分析称,中国碳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2012年,中国通过CDM市场共注册了3764个CDM项目,签发了1600多个项目,签发量超过11.02亿吨。7年间,CDM市场为中国带来的收益超过1000亿人民币。第二阶段是2013年到2021年,我国在京津沪与广东、湖北、福建等省市开展了区域碳交易试点。截至2021年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产生的交易量超过4.43亿吨,交易金额约50亿人民币。梅德文认为,CCER市场终将重启,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再次进入碳市场。第三阶段是从2021年至今,我国开始进入了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整整一年,全国碳市场的交易量,一级市场45亿吨配额,二级市场,去年交易量1.79亿吨,交易金额76.61亿,换手率不到5%,单价不到50元。从交易表现来看,梅德文指出,全国碳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增,从开市的48元左右涨到现在的60元左右,促进了企业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相较于欧盟碳市场,去年一级市场不到20亿吨,但是二级市场交易量122亿吨,交易金额6830亿欧元,单价约56欧元,换手率超过500%。可以看出,中国碳市场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和空间需要提升。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7梅德文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去年的排放超过100亿吨。作为最大的能耗国家,我们的能耗去年超过50亿吨标煤,大约占全世界的1/4以上。在此情况下,中国的碳中和压力山大。“不过,中国推进碳中和也有很大的优势,就是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非常不错,包括风光新能源装机总量、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出口量、储能产能与电动车产销量,我们每项都超过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梅德文进一步补充。梅德文认为,国际碳中和有点像奥运会,各国都在竞赛,竞赛低碳技术、竞赛低碳产业、竞赛低碳金融,虽然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观念上、利益上还无法达成共识,但是毫无疑问,碳市场对于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溢出效应、激励机制。因此,为了低成本、高效率实现碳中和,还是要循序渐进发展中国碳市场。对此,梅德文提出,我国应与国际各方共同推动全球碳交易和碳市场的建设,包括碳信用的衡量标准、全球碳价的形成以及碳市场的互联互通;大力培育国内的自愿碳市场,为与全球碳市场的联结做好准备。毋庸置疑,中国自愿碳市场将有力促进低碳项目融资,助力中国稳增长下的双碳大发展。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0日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文章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665895618387214&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8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碳市场——CCER重启是必然的,从国际和国内看,CCER的重启已迫在眉睫对于未来CCER的重启,市场做好准备了吗?近日,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接受36碳专访时这样说:CCER重启是必然的。自愿碳市场是强制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可以促进形成市场“柔性机制”,丰富产品类型,帮助遵约市场和企业实现低成本减排;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解决之道,重启CCER已迫在眉睫记者:碳市场是帮助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一大政策工具,其独特性体现在哪?梅德文:首先,我要讲一个观点,中国要实现碳中和,解决之道在碳市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希克斯曾提出过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工业革命,其实是包含能源革命、产业革命和金融革命在内的三场革命。谁应该先发生呢?希克斯认为,是金融革命。他说“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一场金融革命”。历史上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金融支持靠的是债券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金融支持靠的是股票市场。实现碳中和,我们还必须要有一个能提供大规模、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支持的金融市场。什么是“大规模”?很多机构都分别计算过实现碳中和所需要的资金,结论也非常相似:我们总共需要至少140万亿左右的投资,用于发展无碳技术、旧设备减碳升级,以及新技术的产能扩张,这是“大规模”。什么叫“长期”?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学家周子彭认为,如果我们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79需要40年实现碳中和,那前10年应该每年投入2.2万亿,后30年每年投3.9万亿。持续40年,每年投入2万亿元以上,这是“长期”。什么叫“低成本”?就是指资金到账快,等待周期短,不需要抵押或者低成本抵押等。在金融领域,我们把融资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指银行贷款,而直接融资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或者从风险投资那里获得融资。显然,直接融资的“成本”更低。我们常说的BAT(百度阿里与腾讯)、TMD(头条、美团与滴滴),还有现在很火的宁德时代这类创新型企业,主要都是靠直接融资,获得了“低成本”的资金。但是我们已有的金融市场是很难满足这个要求的。一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很难催生能够满足碳中和需求的重大技术创新;二是我国的金融资产配置,在能源结构调整即未来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大趋势下,有可能面对重大的安全风险。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手段,帮助绿色创新型企业直接获得融资,并且推动国家的金融资产,从非绿色向绿色转变。而发展碳市场,鼓励碳交易,就是我们可用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是我说的,中国要实现碳中和,需要碳市场。记者:您如何看待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试点的关系?二者如何协调呢?梅德文:我认为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全国碳市场抓大放小,纳入的都是年碳排放量超过2.6万吨的工业大户。而在试点碳市场里面,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行业可以更丰富一些,门槛可以更低一点,所以两者并不交叉。另外有一点很重要,碳市场的成熟完善需要出台很多新的政策规则,而地方碳市场规模小,影响也小,很多政策规则可以在试点市场先行先试。比如说地方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0市场可以在覆盖行业、纳入门槛、配额分配方式、交易主体、交易品种、配额总量控制、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未来,随着两个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双方兼容性也会越来越高,条件成熟后,两个市场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全面融合。记者:目前CCER市场重启的呼声已经非常高,相关的交易工具是否完备?市场准备好了吗?梅德文:CCER重启是必然的。自愿碳市场是强制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可以促进形成市场“柔性机制”,丰富产品类型,帮助遵约市场和企业实现低成本减排;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从国际和国内看,CCER的重启已迫在眉睫。从国际看,无论从政府、产业层面,还是金融、供需层面都在探索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碳信用体系。在政府层面,联合国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机制SDM,要建立全球统一的自愿碳市场;产业层面,国际民航组织(ICAO)主导的全球统一的国际民航碳抵消与减排机制(CORSIA)也在快速推进中,2021年已进入试运行阶段,2027年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规模以上民航公司都要强制控排;金融层面,国际金融界人士推动建立了国际自愿减排规模扩大工作小组(TSVCM),提出了CCP即核心碳原则。另外,欧盟将于2027年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美国经过二十多年的谈判,两党、两院在今年签署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达成历史上最大的新能源补贴与气候治理法案,新能源领域补贴达到3690亿美元。这些信号均激励我们要在自愿碳市场建设与国际碳定价话语权上有所作为。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1从国内看,按照目前我国碳市场45亿吨配额规模测算,每年CCER需求量最大为2.25亿吨。与此需求量相比,当前市场上剩余CCER数量已严重不足,未来碳市场扩容,叠加市场需求,CCER会更紧缺,这也是CCER重启呼声特别高的原因。目前,CCER重启正在准备中。根据10月27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开展配套制度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包括项目开发指南、审定与核查规则、注册登记和交易规则、方法学等重要配套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研究,也正在组织开展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记者:基于碳市场的重要性与未来趋势,北京绿色交易所目前的关注点主要在哪?做了哪些改革和创新工作?梅德文:既然碳市场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非常重要,绿交所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权益交易机构之一,关注点必然集中在与碳市场相关的绿色量化、绿色定价和绿色资金配置等方面。在绿色量化方面,绿交所面向会议活动、企业运营管理、金融机构以及个人提供碳中和服务;不断开发绿色量化减排方法和标准;助推低碳能力建设,协助地方政府完成低碳发展规划、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碳信息管理系统搭建等工作;在全国开发完成了近百个CCER等自愿减排项目;同时,绿交所积极支持个人减排量化,大家熟悉的“蚂蚁森林”项目,绿交所也是该项目的技术开发方,提供了三十多种应用场景计算方法。在绿色定价方面,绿交所一方面协助北京的碳强制减排交易试点工作,构建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另一方面支持国家自愿减排碳市场建设,于2021年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2启动了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同时,按要求编制完成CCER交易、结算相关的制度文件。未来,绿交所将积极发展自愿减排交易,并借鉴国际碳市场中碳期货、碳期权等成熟经验,发展新型碳金融工具。在绿色资金配置方面,绿交所目前正联合有关机构推出气候股权投资基金与碳基金,培育和推广碳中和商业模式和适用技术,服务地方和国家双碳目标。为更好地引导资金投向气候友好型项目,绿交所正在开发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并配合市金融监管局研究起草《北京市企业(项目)融资绿色认定评价办法(试行)》,作为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的配套标准;同时积极开展金融创新,研发与CCER等绿色资产挂钩的绿色金融产品等。未来,绿交所将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的服务体系,服务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探索绿色金融引导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助力中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发布日期:2022年11月30日文章来源:人大重阳文章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0905480055102159&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3梅德文:中国自愿碳市场已经做好了准备,会大有可为大家好,我是北京绿色交易所的梅德文,非常荣幸参加新浪财经2022年年会暨第十五届金麒麟论坛,我今天就碳中和、碳关税背景下的自愿碳市场和大家做个分享。我主要讲三部分:第一部分,国际自愿碳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主要想说明国际社会正在构建统一的、透明的、具备流动性的国际自愿碳市场,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二部分,我主要想说明中国自愿碳市场的现状与挑战,因为中国具备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体系,所以,我们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自愿碳市场的碳信用的供给。第三部分,如何将中国巨大的自愿碳信用的供给与国际上最大的自愿碳信用的需求结合起来。我们建议重启自愿碳市场,建设更加金融化、更加国际化的自愿碳市场交易平台,从而把供给和需求连接起来,以获得国际碳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第一,国际碳市场的现状。国际碳市场从2005年开始,欧盟自愿碳市场包括欧盟的强制碳市场开始到现在为止也差不多20年了,如果从2003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到现在为止,真正的整整20年。我们知道碳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产物,所谓“气候变化”是因为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因为过度消耗煤、油、气等化石能源,加剧了温室效应,改变了大气结构,产生了气候变化。如果不加以应对,将会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等带来非常大的不利的影响。后来国际社会依据“科斯定理”建立了这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4样的一个碳交易市场,我们可以说碳市场是科斯定律与现代金融的完美结合。去年全球碳市场的交易量大约是7600亿欧元,其中90%来自于欧盟碳交易市场,大约是6830亿欧元。欧盟碳市场去年的平均价格是56欧元,最高差不多接近90欧元。碳市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国际化,气候变化显著的特点是全球时空均一性,或者说全球时空一致性。也就是说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所以,它的显著的特点就是国际性、世界性或者全球性。2.碳交易市场作为一种市场机制,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它也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市场化或者金融化,如果合起来,可能就属于国际市场,或者说国际金融。广义的自愿碳市场,包括碳抵消,通过这种机制把自愿市场与强制市场连接起来,碳中和市场就是这种非控排企业自愿实行碳中和。另外,投资机构看好自愿碳市场这样一个金融资产。还有一个是碳配额制,是针对个人的。自愿碳市场主要的标准是VCS,大约占62%。据国际自愿减排市场规模化扩大工作小组TSVCM预测(现在叫ICVCM),2030年全球应当减少230亿吨碳排放,其中大约10%、20亿吨左右来自于碳汇和碳移除,这就是全球自愿碳市场。2030年大约规模是500亿美元,也有机构预测大约是1000亿美元。国际自愿碳市场的一些机制发展的情况。首先是SDM机制,自愿市场最早来自于1997年联合国UNFC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在日本的京都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其中有一个新的发展机制,可以说是全球自愿碳市场的1.0版。我们认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在联合国的推动之下,国际社会可能会建立一个基于一个统一登记簿的国际减缓成果转移数据库,这样一个登记簿上的全球统计的自愿碳市场呼之欲出。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5第二个就是国际民航组织推行的CORSIA,就是国际民航碳抵消与交易机制CORSIA机制,它是从2021年到2026年,是试点和自愿这样一个阶段。这个是属于一个强制性的国际化的统一的行业减排交易机制,对于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对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三个,国际金融界人士正在推动成立的tsvcm机制,叫国际自愿减排市场规模化扩大工作小组。现在改名字叫IC-VCM,就是国际自愿市场诚信委员会,他们建立了一个核心碳原则。第四个是我们今天说的主题,是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就是欧盟的碳关税。欧盟碳关税就是什么意思?要从2027年开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欧盟将针对所有出口到欧盟地区的含碳产品,按照欧盟碳交易市场的价格来征收碳关税。欧盟地区现在的碳市场价格大约是75欧元左右,今年曾经一度接近100欧元。我曾经和一位光伏组件公司的高管交流过,他说他们公司60%的收入和利润来自于国际市场,即使按照欧盟今天市场的价格,他们出口到欧盟地区的光伏组件,所有的利润荡然无存,他们大约是15%的利润。因为早在2020年中国就超过美国,成为欧盟地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碳关税)对于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对于中国的国际贸易,对于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对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都会有巨大的影响。当然我认为对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包括绿电、绿证、CCER自愿碳市场应该是一个利好。第二部分,中国自愿碳市场的现状。中国自愿碳市场从2005年开始,它有三个阶段。2005年自愿碳市场CDM市场,2005到2012年,三个数字,8年总共减排量超过10亿吨,单价100元人民币,减排量收入1000亿人民币。可以这样说中国出身的自愿碳市场也就是CDM市场,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6第二个阶段是从2011年到2020年的区域碳交易试点。从去年7月份开始,中国在电力行业年排放量26000吨以上的发电企业,一共是2162家,配额大约是45亿吨。交易量去年一共是不到2亿吨,1.79亿吨,交易金额不到100亿,76.61亿,平均价格不到50块钱,42.79元,换手率大约是2%。客观来讲,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第一个履约期完美收官,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增,促进了企业的减排和加快绿色经济的转型。但是如果和欧盟比,欧盟碳市场去年的配额只有中国的1/3,不到16亿吨,但是它全年的交易量122亿吨,交易金额683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将近5万亿,单价56块钱,所以,和欧盟比,中国强制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不到欧盟的1/10,交易量不到欧盟的1%,交易金额不到欧盟的1‰,但是我们的配额却是欧盟的三倍。所以,相比欧盟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的特点是交易规模小、交易价格低、缺乏流动性、投融资功能弱。CCER市场从2013年到去年这七八年时间,一共累计4.43亿吨,交易金额突破40亿,单价10块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自己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这7、8年40亿,仅仅相当于CDM交易金额的4%,单价仅仅相当于CDM市场的10%。目前中国CCER存量很少了,只有1000多万吨,我们知道中国作为45亿吨的强制碳交易市场,需要尽早重启自愿碳市场。目前中国强制碳市场只有一个行业——电力行业,未来可能在电力之后,再循序渐进地推出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8大行业,配额可能到70~80亿吨,控排企业到达7000到8000家,甚至到1万家。未来中国碳市场如果金融化之后,以我们70~80亿吨的配额,就相当于欧盟碳市场现在5倍的配额,我们的交易量未来如果循序渐进的金融化之后,有可能是超过500~600亿吨,单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7价有可能超过200元人民币,交易金额有可能到达10万亿人民币以上。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根据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院士的统计,他说我们中国去年的碳排放大约是105亿吨,我们的能耗大约占全世界的1/4,我们的碳排放大约占全球的30%左右,接近1/3,我们的煤耗大约占全世界的1/2。所以,中国实现碳中和压力山大,必须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减碳工具,那就是碳市场。另外一方面,中国已经具备了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体系,我们去年的风光装机超过六亿千瓦,占全世界的80%左右,我们的产能占全世界的70%左右。风光新能源等装备制造业占据了全世界60%左右,电动车超过100万辆,大约占全世界的50%以上。所以,中国碳排放八大行业大约是占2/3,还有1/3需要借助于自愿碳市场。另外一方面,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大约是382万亿,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大约占345万亿,其中90%是银行业机构总资产,而银行业机构的融资需要信用,需要担保,需要抵押,碳中和的技术创新需要银行融资之外的直接融资,包括债券,包括股票,更需要一个新型金融市场,那就是碳市场。中国根据国际金融蒙代尔—克鲁格曼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从长远来看,由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外部性,碳排放权天然具有国际自由流动的属性,而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要保持独立的双碳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碳交易市场的价格只能是自由浮动了,这就是所谓的“金融不可能三角”。韩国和加州虽然说也是十几美元,但是他们这两个曾经一度超过三四十美元,而中国现在的价格只有不到10美元。根据所谓的“一价定律”,以及要素市场产品价格趋同理论,我想中国未来的金融市场在不断开放之后,这样就会存在着套利。我们刚才讲了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8碳市场第一是国际性,第二是金融性,合起来就是国际金融,它应该说符合国际金融不可能三角理论,所以,未来中国碳市场的价格肯定一国际碳市场趋同。去年国务院国发15号文,给北京绿色交易所的定位是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的功能基础之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我们绿交所正在搭建全国CCER的交易系统和登记系统,为中国CCER市场的重启做好了准备。最后,中国碳市场的挑战前所未有。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1/4的能耗、接近1/3的碳排放、超过1/2的煤耗,但是我们的机遇同样是千载难逢,因为我们具备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体系,风光装机80%,储能产能70%,新能源装备产业60%,电动车50%。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充沛的新能源资源、成熟的产业链以及中国具备一批世界级的新能源企业,让我们能够超越所谓的能源不可能三角,促进解决宏观经济的不可能三角。但是解决方案就是要建立更加有规模、更加有流动性的绿色金融体系,特别是碳市场。我们说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靠的是债券市场;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靠的是股票市场。大家发现没有,全部都是直接融资,它不是间接融资。现在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认为中国如果把碳市场为载体的绿色金融体系发展起来,中国就能够抓住碳中和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从而就可以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自愿碳市场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认为自愿碳市场会大有可为。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所说的那句著名的名言一样,“人类的所有智慧都包含在两个词里面”,碳市场也是这样,我们需要等待,但是我们充满希望。碳中和资料库梅德文碳中和思考汇总碳中和资料库整理89好,谢谢大家。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9日文章来源:人大重阳文章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468968525684588&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书》《省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书》等100多篇专项汇总及深度报告,部分内容通过共享的Excel文档持续更新《梅德文碳中和思考及演讲汇总》,由碳中和资料库知识星球社区编制完成,已于2023年1月19日在碳中和资料库公众号发布,供大家参考和使用。我们已经发布了《国家级碳中和产业政策白皮。碳中和从业者的必备工具。社区整理分享双碳相关资料内容超过万条,建立了10个板块,包括资料、培训、数据、文章、政策、问答、企业、专家、工具、视频、招标等,致力于建成碳中和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双碳工作的必备工具,已有3000多位用户加入。开通年度会员获取全年内容。扫描下方年度码加入星球下载全部资料,支持搜索、收藏、聊天、提问等功能,与两千位专业人士共同探索碳中和时代机遇,加入后可获得星球社区成立以来和未来一年的全部内容。开通永久会员享受更大优惠。扫描下方星主码,添加星主开颜微信,申请开通或升级为永久会员,可获得更多福利权益,年度会员升级为永久只需补交差价。年度会员码星主码(永久会员)碳中和资料库第6页碳中和资料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