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清洁能源、再生资源、超低改造及环境监测助力空气质量提升,环卫电动化目标加码VIP专享VIP免费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环保
东吴证券研究
1 / 1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环保行业点评报告
清洁能源、再生资源、超低改造及环境监
助力空气质量提升,环卫电动化目标加码
2023 12 12
证券分析师 袁理
执业证书:S0600511080001
021-60199782
yuanl@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任逸轩
执业证书:S0600522030002
renyx@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陈孜文
执业证书:S0600523070006
chenzw@dwzq.com.cn
研究助理 谷玥
执业证书:S0600122090068
guy@dwzq.com.cn
行业走势
相关研究
《国内提出车用船用生物柴油
试点,持续关注现金流价值重
估》
2023-12-05
《关注半导体产业复苏回暖,
好电子特气国产化进程加速》
2023-12-01
增持维持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事件:2023 12 7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发布九大行动控增量减存量。计划提出,
1)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2)目标指标:
2025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PM2.5 浓度比 2020 年下降 10%,重度及以
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 1%以内;氮氧化物和 VOCs 排放总量比 2020 年分
别下降 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 PM2.5 浓度分别下降 20%
15%,长三角地区 PM2.5 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 32 微克/立方米以
内。2023M1-10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PM2.5 平均浓度为 28 微克/立方米,
同增 3.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 1.5%,距离政策目标仍有差距。
3行动措施: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通结构、化面源污染治理、
多污染物减排等九个方面,台三十六项措施,量化指标基本与前期一致。
清洁能源趋势不变,电价改革协同环保政策推进。《计划》提出到 2025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 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 30%左右,
合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销售电价改革持续推进。
2022 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 17.5%2021 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
费比重为 26.9%。趋势不变,稳步提升1)水电:稀缺低碳清洁电源,兼
具最优发电成本,重点推荐【长江电力】2火电:优质灵活性电源,火电
消纳价值逐步明确,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2024 年正式运行火电盈利稳定修
复,重点推【皖能电力【华电国际】议关注【华能国际】【内蒙华电】
【国电电力】【浙能电力】3核电:稳定+清洁,核电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
基荷电源,进入常态化审批核电成长确定。重点推荐【中国核电】
能源结构改善天然气需求稳增,价格机制理顺行业有序发展。《计划》强调
保障天然气生产供应、全国一张网继续推进&运价下调;气源流动性增强
跨省运输价格平均值(按照设计能力加权)下调 13.7%促进终端消费。我们
测算 2022-2030 年天然气消费量复合增速为 5.8%,行业持续增长。重点推
荐:天然气终端需求释放,下游公司受益蓝天燃气】【新奥股份】【九丰
能源】;具备稀缺管道资产,受益于气量释放【天壕能源】
轻型环卫电动化目标加码,叠加试点政策销量提速可期《计划》要求重点
区域新增轻型环卫车新能源渗透率不低于 80%,按政策目标测算重点区域
新能源轻型环卫车年销量达 5701 ,是 2022 年的 9.7 倍。本计划在试点
预期 1.66 万辆的基础上带来的增量为 4018 试点城市&动计划双重驱
动,2025 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达 2.06 万辆2022-2025 年复增 62%重点
推荐【宇通重工】基本面见底,电动化放量弹性大。
再生资源助力减污降碳,2025 年短流程炼钢产量目标 15%优化产业结构
方面,计划要求到 2025 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 15%电炉短流程以废
为原料,2022 年我国粗钢产量 10.18 亿吨,其中电炉钢产量不1亿吨,
占比不足 10%减污降碳背景下,再生资源潜力大,重点推荐危废资源化
【高能环境】锂电回用【天奇股份】再生塑料【英科再生】【三联虹普】
建议关注再生钢【华宏科技】再生【怡球资源再生【卓越新能】等。
强化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烟气治理,切实降低排放强度。《计划》提出,
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 2025
年,全国 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推进玻璃、石灰、
矿棉、有色等行业深度治理。重点推荐大气治理龙头【龙净环保
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设备需求提升。大气监测是开展污染防
治的基础,动计划要求,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县城全覆
盖,加强数据联网共享;提升执法监测能力,重点区域市县加快配备检测仪
装备。建议关注环境监测设备企业雪迪龙】【聚光科技【先河环保】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财政支出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14%
-12%
-10%
-8%
-6%
-4%
-2%
0%
2%
4%
6%
2022/12/12 2023/4/12 2023/8/11 2023/12/10
环保 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
行业点评报告
2 / 13
内容目录
1.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发布,九大行动控增量减存量 .................................................. 4
2. 清洁能源趋势发展不变,电价改革协同环保政策推进 .................................................................. 5
3. 能源结构改善天然气需求稳增,价格机制理顺行业有序发展 ...................................................... 6
4. 轻型环卫车新能源占比目标 80%,叠加试点驱动销量提速可期 ................................................. 9
5. 再生资源助力减污降碳,2025 年废钢短流程炼钢产量目标 15% .............................................. 10
6. 强化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烟气治理,切实降低排放强度 ..................................................... 11
7. 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设备需求提升 ........................................................................ 11
8. 风险提示 ............................................................................................................................................ 1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
行业点评报告
3 / 13
图表目录
1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重点行动及前期量化目标对比........................................... 5
2 2021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7
3 2030E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 7
4 2022-2030 年天然气消费量复合增速为 5.8% ........................................................................... 7
1 2020 年至 2023M1-10 空气质量指标及 2025 年政策目标 ....................................................... 4
2 主要管线核价前后对比(含税价,单位:元/千方·公里) .................................................... 8
3 行动计划下重点区域轻型环卫车销量目标测算(单位:辆)............................................. 10
4 试点政策带动,预计 2025 年全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达 1.66 万辆(单位:辆).......... 10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环保2023年12月12日环保行业点评报告证券分析师袁理清洁能源、再生资源、超低改造及环境监测执业证书:S0600511080001021-60199782助力空气质量提升,环卫电动化目标加码yuanl@dwzq.com.cn增持(维持)证券分析师任逸轩[[投TTaa资bbll要ee__点TSaugm]mary]事件: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执业证书:S0600522030002《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发布,九大行动控增量减存量。计划提出,renyx@dwzq.com.cn1)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2)目标指标: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证券分析师陈孜文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执业证书:S0600523070006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2023M1-10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chenzw@dwzq.com.cn同增3.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5%,距离政策目标仍有差距。3)行动措施: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研究助理谷玥多污染物减排等九个方面,出台三十六项措施,量化指标基本与前期一致。清洁能源趋势不变,电价改革协同环保政策推进。《计划》提出到2025年执业证书:S060012209006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合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销售电价改革持续推进。guy@dwzq.com.cn2022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7.5%,2021年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26.9%。趋势不变,稳步提升。1)水电:稀缺低碳清洁电源,兼行业走势具最优发电成本,重点推荐【长江电力】;2)火电:优质灵活性电源,火电消纳价值逐步明确,煤电容量电价机制2024年正式运行火电盈利稳定修环保沪深300复,重点推荐【皖能电力】【华电国际】,建议关注【华能国际】【内蒙华电】【国电电力】【浙能电力】。3)核电:稳定+清洁,核电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6%2023/4/122023/8/112023/12/10基荷电源,进入常态化审批核电成长确定。重点推荐【中国核电】。4%能源结构改善天然气需求稳增,价格机制理顺行业有序发展。《计划》强调2%保障天然气生产供应、全国一张网继续推进&运价下调;气源流动性增强、0%跨省运输价格平均值(按照设计能力加权)下调13.7%、促进终端消费。我们-2%测算2022-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复合增速为5.8%,行业持续增长。重点推-4%荐:天然气终端需求释放,下游公司受益【蓝天燃气】、【新奥股份】【九丰-6%能源】;具备稀缺管道资产,受益于气量释放【天壕能源】。-8%轻型环卫电动化目标加码,叠加试点政策销量提速可期。《计划》要求重点-10%区域新增轻型环卫车新能源渗透率不低于80%,按政策目标测算重点区域-12%新能源轻型环卫车年销量达5701辆,是2022年的9.7倍。本计划在试点-14%预期1.66万辆的基础上带来的增量为4018辆。试点城市&行动计划双重驱动,2025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达2.06万辆,2022-2025年复增62%。重点2022/12/12推荐【宇通重工】基本面见底,电动化放量弹性大。再生资源助力减污降碳,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目标15%。优化产业结构相关研究方面,计划要求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电炉短流程以废钢《国内提出车用、船用生物柴油为原料,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8亿吨,其中电炉钢产量不足1亿吨,试点,持续关注现金流价值重占比不足10%。减污降碳背景下,再生资源潜力大,重点推荐危废资源化估》【高能环境】,锂电回用【天奇股份】,再生塑料【英科再生】【三联虹普】;建议关注再生钢【华宏科技】,再生铝【怡球资源】,再生油【卓越新能】等。2023-12-05强化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烟气治理,切实降低排放强度。《计划》提出,《关注半导体产业复苏回暖,看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好电子特气国产化进程加速》年,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推进玻璃、石灰、矿棉、有色等行业深度治理。重点推荐大气治理龙头【龙净环保】。2023-12-01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设备需求提升。大气监测是开展污染防治的基础,行动计划要求,完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加强数据联网共享;提升执法监测能力,重点区域市县加快配备检测仪装备。建议关注环境监测设备企业【雪迪龙】【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财政支出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1/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内容目录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发布,九大行动控增量减存量..................................................42.清洁能源趋势发展不变,电价改革协同环保政策推进..................................................................53.能源结构改善天然气需求稳增,价格机制理顺行业有序发展......................................................64.轻型环卫车新能源占比目标80%,叠加试点驱动销量提速可期.................................................95.再生资源助力减污降碳,2025年废钢短流程炼钢产量目标15%..............................................106.强化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烟气治理,切实降低排放强度.....................................................117.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设备需求提升........................................................................118.风险提示............................................................................................................................................1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2/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图表目录图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重点行动及前期量化目标对比...........................................5图2: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7图3:2030E我国能源消费结构...........................................................................................................7图4:2022-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复合增速为5.8%...........................................................................7表1:2020年至2023M1-10空气质量指标及2025年政策目标.......................................................4表2:主要管线核价前后对比(含税价,单位:元/千方·公里)....................................................8表3:行动计划下重点区域轻型环卫车销量目标测算(单位:辆).............................................10表4:试点政策带动,预计2025年全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达1.66万辆(单位:辆)..........1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3/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发布,九大行动控增量减存量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聚焦三大重点区域&明确量化目标。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这是继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8年《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层面的保卫蓝天行动计划。本次计划提出,1)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2)目标指标: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2023M1-10全国空气质量承压,距离政策目标仍有差距。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较2020年下降1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934万吨,同比下降5.5%;VOCs排放总量为568.4万吨,同比下降3.7%。2023M1-10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提升3.7%,其中北京市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提升10.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5%。参照《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目标,到2025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需控制在29.7微克/立方米以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市、汾渭平原分别控制在40.8、32、40.8微克/立方米以内,全国氮氧化为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在917.7和549.2万吨以下。2023M1-10空气质量同比承压,距离政策目标仍需努力。表1:2020年至2023M1-10空气质量指标及2025年政策目标2020202120222023M1-102025目标292829.7PM2.5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3330-3.3%3.7%较2020年下降10%yoy-8.3%-9.1%444040.8京津冀及周边地区51432.3%0.0%较2020年下降20%303232以内yoy-10.5%-18.9%-9.1%10.3%总体达标北京市3833312940.8yoy-9.5%-5.7%0.0%0.0%较2020年下降15%4641长三角地区35311%以内9.5%0.0%917.7yoy-14.6%-11.4%0.9%1.5%934.0较2020年下降10%以上汾渭平原4842-5.5%549.2568.4yoy-12.7%-16.0%-3.7%较2020年下降10%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1.2%1.4%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万吨)1019.7988.4yoy-3.1%VOCs排放总量(万吨)610.2590.2yoy-3.3%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国务院,东吴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4/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9大行动+36项措施控增量减存量,保障空气质量提升目标的实现。行动计划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多污染物减排以及加强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全民行动等九个方面,出台三十六项强有力的措施,量化目标基本与前期政策要求一致。图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重点行动及前期量化目标对比数据来源:人民政府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2.清洁能源趋势发展不变,电价改革协同环保政策推进新能源发展趋势不变,电能消费占比提升。《行动计划》提到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5/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消费比重达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目标未做调整,2022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7.5%,2021年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26.9%。趋势不变,稳步提升。合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合理保障重要煤电项目。《行动计划》要求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文件提到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量应予以合理保障。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因地制宜推动集中供气。《行动计划》要求重点区域不新增燃料类煤气发生炉,新改扩建原则上采用清洁替代能源。可因地制宜采取园区(集群)集中供气、分散使用方式。热电公司获鼓励支持。电价改革协同环保政策推进。《行动计划》要求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进销售电价改革。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对港口岸基供电实施支持性电价政策、采暖用电销售侧峰谷电价制度等。销售电价改革持续推进,通过电价机制进一步平衡供需,协同环保政策推动空气质量提升。投资建议:空气治理持续改善,清洁能源占比提升。1)水电:稀缺低碳清洁电源,兼具最优发电成本。水电资产现金分红标杆,2024年预计来水由枯转丰,发电量回升。重点推荐【长江电力】。2)火电:优质灵活性电源,火电消纳价值逐步明确,煤电容量电价机制2024年正式运行火电盈利稳定修复。重点推荐【皖能电力】、【华电国际】,建议关注【华能国际】、【内蒙华电】、【国电电力】、【浙能电力】。3)核电:稳定+清洁,核电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荷电源,进入常态化审批核电成长确定。重点推荐【中国核电】。3.能源结构改善天然气需求稳增,价格机制理顺行业有序发展《计划》强调保障天然气生产供应,行业持续发展。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中提到,2030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5%左右。本次发布的《计划》提到持续增加天然气生产供应,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积极稳妥推进以气代煤;进一步强调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政策利好下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中国能源需求预测与转型发展趋势》的预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约为60.1×108t标准煤;碳排放量2025年前后达峰,峰值约为107×108t;2030年天然气能源结构占比为12.0%。按照1亿吨标准煤对应799亿方天然气进行换算,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为5762亿方,2022-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复合增速为5.8%,行业持续增长。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6/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图2: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3:2030E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16.6%27%天然气煤炭,43%8.9%煤炭天然气,12%石油56.0%石油,18%18.5%数据来源:《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中国能源需求预测与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转型发展趋势》,东吴证券研究所图4:2022-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复合增速为5.8%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47.248.749.852.454.154.955.756.557.358.058.759.460.1能源消费总量yoy3.5%3.3%2.2%5.2%3.2%1.5%1.5%1.4%1.4%1.2%1.2%1.2%1.2%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7.6%8.0%8.4%8.9%8.5%8.9%9.3%9.7%10.1%10.5%11.0%11.5%12%天然气消费量(亿吨标准煤)3.63.94.24.74.64.95.25.55.86.16.46.87.2天然气消费量(亿方)2817306033403726366338934127436746124854514754465762天然气消费量yoy17.7%8.6%9.2%11.6%-1.7%6.3%6.0%5.8%5.6%5.2%6.0%5.8%5.8%注:假设能源消费总量,2022-2026年每年增加0.8亿吨标准煤,2026-2030年每年增加0.7亿吨标准煤;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2022-2027年每年增加0.4pct,2027-2030年每年增加0.5pct数据来源:《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中国能源需求预测与转型发展趋势》,发改委,东吴证券研究所《计划》强调理顺价格机制,保障行业有序发展。《计划》提到,减少城镇燃气输配气层级,合理制定并严格监管输配气价格,建立健全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联动机制,落实好清洁取暖气价政策。本次发布的《计划》与国家成立管网公司时“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目标一致,明确中间运输成本;结合2023年12月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我们认为全国一张网继续推进&运价下调,天然气资源流动性增强、需求释放。《通知》对国家管网集团经营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天然气管道进行了定价成本监审,据此核定了西北、东北、中东部及西南四个价区管道运输价格,运价率分别为0.1262/0.1828/0.2783/0.3411元/千方·公里(含9%增值税)。价格标准自202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国家管网集团经营的跨省天然气管道运价率由10个大幅减少至4个,天然气资源流动性增强,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核价后,主要管线的运输价格平均值(按照设计能力加权)从0.2765元/千方·公里下调13.7%至0.2385元/千方·公里。运价下调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增强气源流动性;全国一张网继续推进,促进天然气消费量释放。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7/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表2:主要管线核价前后对比(含税价,单位:元/千方·公里)区域管线名称核价前运价核价后运价设计能力(亿方/年)变动幅度17016.6%中东部西一线东段(中卫以东)0.23860.278328016.6%西二线东段(中卫以东)0.23860.2783300131.5%西三线东段(中卫以东)0.12020.278310-0.8%陕京一线0.28050.2783170-0.8%陕京二线0.28050.2783150-0.8%陕京三线0.28050.2783250-0.8%陕京四线0.28050.2783180-27.2%川气东送0.38240.278340-36.2%榆济线0.43630.27833016.6%忠武线0.23860.2783150-28.5%中贵线0.3890.278310.816.6%长宁线0.23860.2783127-31.0%中缅线(贵阳-贵港段)0.40350.2783147-0.8%唐山LNG管线0.28050.2783135-0.8%江苏LNG管线0.28050.27838016.6%广西LNG管线0.23860.2783103-0.8%天津LNG管线0.28050.278330-0.8%安济线0.28050.278372-0.8%青宁线0.28050.278331-0.8%港清线0.28050.2783220-0.8%冀宁联络线0.28050.27836016.6%新粤浙线0.23860.27833516.6%兰银线东段0.23860.278370-0.8%鄂安沧线0.28050.27833016.6%中开线0.23860.2783189-0.8%中俄东线南段0.28050.278366-0.8%蒙西管道0.28050.2783127-0.8%苏皖管道0.28050.2783170-10.9%300-10.9%西北西一线西段(中卫以西)0.14160.12623005.0%西二线西段(中卫以西)0.14160.126268-10.9%西三线西段(中卫以西)0.12020.126235.2-10.9%涩宁兰线0.14160.12626-10.9%兰银线西段0.14160.126290-60.2%鄯乌线0.14160.1262100-60.2%84-60.2%东北秦沈线0.45940.182890-34.8%哈沈线0.45940.1828大沈线0.45940.1828永唐秦线0.28050.182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8/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中俄东线(黑河-永清段)0.45940.1828380-60.2%西南中缅线(瑞丽-贵阳段)0.40350.3411100-15.5%平均运价(按照设计能力加权)0.27650.2385-13.7%注:部分管道并未公布核价前的所属区域及运价,核价前运价按照管线起点、终点所在位置进行推算。数据来源:国家管网集团,发改委,东吴证券研究所4.轻型环卫车新能源占比目标80%,叠加试点驱动销量提速可期新增轻型环卫车新能源渗透率不低于80%,按政策目标测算新能源轻型环卫车年销量达5701辆,是2022年的9.7倍。交通领域电动化是减少空气污染的有力抓手,在优化交通结构方面,行动计划提出,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和水路,到2025年,铁路、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轻型环卫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我们对重点区域环卫车销售情况进行分析,2022重点区域轻型环卫车总销量7126辆,其中新能源585辆,轻型环卫车新能源渗透率8.2%,按政策目标80%测算,新能源轻型环卫车销量需达到5701辆,是2022年实际销量的9.7倍。试点城市&行动计划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达2.06万辆,2022-2025年复增62%。2023年2月3日,八部门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5年,试点城市环卫新增及更新车辆新能源比例力争达到80%。2023年11月,确定15个城市为首批试点。我们假设:①2025年各城市环卫装备销量与2022年一致;②试点城市2025年环卫新能源渗透率达到政策目标80%;③非试点城市2025年环卫新能源渗透率保守预估达到7%。据此测算,我们预计2025年全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达到1.66万辆,2022-2025年复增50%,较2020-2022年显著提速。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中北京、石家庄、唐山、济南、郑州、宁波市与本次行动计划中的重点区域重合。剔除试点城市部分,重点区域非试点城市2022年轻型环卫车销量为5504量,按80%目标测算新能源轻型环卫车销量需达到4403辆,扣除此前非试点城市7%的渗透率预测部分,本次行动计划在1.66万辆预期的基础上带来的增量为4018辆。我们预计,在电动化试点城市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带动下,2025年我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将达2.06万辆,2022-2025年销量复增6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9/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表3:行动计划下重点区域轻型环卫车销量目标测算(单位:辆)2022年环2022年新新能源渗2022年轻型2022年新能源轻型环卫新能政策目标轻型环卫车源渗透率80%测算卫车总销量能源销量透率环卫车总量2056.0%274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489312008.1%342937012.9%2289101.2%669长三角地区119939187.7%28615858.2%570118211.2%1298汾渭平原35321404.0%8364037.3%4403重点区域合计3041822587.4%7126其中:试点城市693487612.6%1622其中:非试点城市2348413825.9%5504数据来源:银保监会交强险数据,东吴证券研究所表4:试点政策带动,预计2025年全国新能源环卫车销量达1.66万辆(单位:辆)数据来源:银保监会交强险数据,东吴证券研究所新能源环卫车放量预期加强,重点推荐【宇通重工】基本面见底,电动化放量弹性大。2023M1-10,宇通重工环卫车销售2227辆,同比-27.44%,其中新能源销售951辆,同比-8.91%,新能源市占率19.51%,较2022年-9.26pct,行业第二。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8%,对应2023年PE19倍(2023/12/11),试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带动行业需求提升,公司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市占率回升。5.再生资源助力减污降碳,2025年废钢短流程炼钢产量目标15%再生资源助力减污降碳,2025年废钢短流程炼钢产量目标15%。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初次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和碳排放,具有减污降碳的协同效益。在优化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10/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产业结构方面,行动计划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等。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的关键是增加废钢保有量。与以铁矿石为原料的传统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相比,电炉短流程炼钢以废钢为原料,其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0.4吨左右,为长流程的1/4。短流程炼钢具有能耗低、灵活性高等优点,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8亿吨,其中电炉钢产量不足1亿吨,短流程炼钢占比不足10%,有较大提升空间。减污降碳背景下,发展再生资源为重要路线之一,重点推荐危废资源化【高能环境】,锂电回用【天奇股份】,再生塑料【三联虹普】【英科再生】;建议关注再生钢【华宏科技】,再生铝【怡球资源】,再生油【卓越新能】等。6.强化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烟气治理,切实降低排放强度强化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烟气治理,切实降低排放强度。《计划》提出,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重点区域全部实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基本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确保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推进玻璃、石灰、矿棉、有色等行业深度治理。全面开展锅炉和工业炉窑简易低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升级改造、整合退出等方式实施分类处置。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生物质锅炉采用专用锅炉,配套布袋等高效除尘设施,禁止掺烧煤炭、生活垃圾等其他物料。推进整合小型生物质锅炉,积极引导城市建成区内生物质锅炉(含电力)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治污设施运行维护,减少非正常工况排放。重点涉气企业逐步取消烟气和含VOCs废气旁路,因安全生产需要无法取消的,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及备用处置设施。大气污染防控加强,重点推荐大气治理龙头【龙净环保】。7.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设备需求提升加强大气环境监测能力,环境监测设备需求提升。大气监测是开展污染防治的基础,在加强能力建设方面,行动计划要求,1)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完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加强数据联网共享。完善沙尘调查监测体系,强化沙源区及沙尘路径区气象、空气质量等监测网络建设。重点区域城市加强机场、港口、铁路货场、物流园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公路等大气环境监测。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非甲烷总烃监测,重点区域、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其他VOCs排放量较高的城市开展光化学监测。重点区域和其他PM2.5未达标城市继续开展颗粒物组分监测。加强大气环境监测系列卫星、航空、地基等遥感能力建设。完善空气质量分级预报体系,加强区域预报中心建设。开展亚洲地区沙尘暴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及技术研发。在沙尘路径区开展沙尘源谱监测分析,聚焦北京市进行沙尘源解析,评估各地沙尘量及固沙滞沙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11/13东吴证券研究所行业点评报告成效。加强移动源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国家和重点区域省份建设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平台。2)强化大气环境监管执法。提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测能力,重点区域市县加快配备红外热成像仪、便携式氢火焰离子检测仪、手持式光离子化检测仪等装备。建议关注环境监测设备企业【雪迪龙】【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8.风险提示1)政策执行不及预期:政策推广执行过程中面临不确定的风险,可能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及预期,目标难以如期实现。2)财政支出低于预期:环境监测及治理相关业务有赖于财政发力,财政支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且不同地方政府财政情况不同,可能导致财政支出实际执行效果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电力、燃气及环保行业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且随着商业模式、政策鼓励方向等方面的变化,行业竞争可能加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12/13东吴证券研究所免责及评级说明部分免责声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研究报告仅供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及作者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任何后果负任何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东吴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并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6至12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股市场基准为沪深300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500指数,新三板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具体如下:公司投资评级: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上;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15%之间;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5%之间;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15%与-5%之间;卖出: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下。行业投资评级: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基准5%以上;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基准-5%与5%;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基准5%以上。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如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东吴证券研究所苏州工业园区星阳街5号邮政编码:215021传真:(0512)62938527公司网址:http://www.dwzq.com.cn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