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ESG 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有沦为公关宣传噱
头的风险,误导环保部门对碳排放控制成效的判
断,不利于我国有序实现“双碳”目标。
2. 在金融界,“漂绿”的显著特点主要包括三个
方面。一是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宣传上夸大其词,对绿
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和绿色基金缺乏严格的
界定或界定标准不统一,不仅造成横向可比性极
低,而且造成许多冠以绿色金融名号的金融机构和金
融产品名不副实。二是夸大绿色金融环保绩效,或环
保绩效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撑。三是言行不一,
从事有悖于 ESG 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投融资业务。
根据媒体的报道,截至 2021 年一季度末我国
21 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 12.5 万亿元,居世界
第一,占各项贷款的 9.3%,21 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
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 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
当量超过 7亿吨[2];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
的数据,截至 2020 年底,全球累计发行债券 10734
亿美元,2016 ~ 2020 年我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
为1.2 万亿元[3];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覆盖重金属、
石化、医药等 20 多个高风险行业[4];截至 2020 年
末,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可持续
投资规模高达 35.3 万亿美元,截至 2021 年7月底,
我国 ESG 基金规模约为 2100 亿元[5]。媒体的上述
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漂绿”行为迹象。
首先,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和绿色
基金缺乏统一和明晰的界定,迄今还没有统一的国
际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将国内外的绿色金融规模直
接对比,可比性存疑,似有“漂绿”之嫌。其次,各
种绿色金融规模的统计数据缺乏独立验证,资金是
否都投入绿色经济相关产业也缺乏独立鉴证。CBI
2021 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 年11 月~ 2019 年
3月期间发行的绿色债券,虽然 77%的发行者都披
露了资金用途,但只有 59%的发行者披露了量化的
项目环境影响。再次,追踪绿色金融环保绩效的信
息收集系统尚未建立,评估方法还不完善,绿色金
融的环保绩效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存在被“漂绿”
的风险。最后,冠以绿色、ESG 和可持续发展等名
称的基金等产品,存在较为普遍的名不副实的现
象。《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
)对世界上最大的
20 家ESG 基金进行了分析,它们中的每只基金平
均持有 17 家化石燃料企业的股份,有 6只基金投资
了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2只基金持有
世界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股份,1只基金持有
一家中国煤矿公司的股份。此外,ESG 投资也谈不
上是社会道德投资的先驱者,调查涉及的 ESG 基金
不乏投资于赌博、酒类和烟草企业[6]。无独有偶,国
内的相关研究也得出了与《经济学人》相类似的结论。
在部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基金中,也存在投资
石化、有色金属行业等与 ESG、低碳及环保理念相悖
的上市公司股票。其中,超过四分之三(36 只)的主
题基金存在高碳投资情况。在 16 只名称中包含“环
保”的基金中,有 15 只基金存在高碳投资。很多资
管公司对其投资组合影响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这一
问题在意识和行动层面仍存在较大差距[7]。更为尴
尬的是,不少自诩是 ESG 主题基金的公募产品甚至
将贵州茅台作为重仓股,与贵州茅台 ESG 评级不断
被MSCI 调低形成鲜明的反差。根据《21 世纪经济
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1 年中报,已有
易方达 ESG 责任投资股票基金、方正富邦 ESG 主题
投资混合基金、南方 ESG 主题股票、摩根士丹利华
鑫ESG 量化先行混合、华宝 MSCI 中国 A股国际通
ESG 通用指数等多只公募产品重仓了贵州茅台[8]。
3. 在学术界,“漂绿”主要表现为借 ESG 研究之
名行超额回报研究之实。目前已有成千上万的学者
在探索 ESG 投资与阿尔法系数之间的关系,但只有
少数学者关心 ESG 投资是否会对社会责任和环境
产生积极影响的问题[9]。这种过分关注 ESG 投资与
超额回报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忽略 ESG 投资能否真
正影响和改善社会公平正义与生态环境的学术研
究,背离了 ESG 研究的初衷。之所以倡导 ESG 理念
和ESG 投资,主要目的是改善社会公平正义,保护
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让投资者获取更高的回报。
须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公平对待员工、客户
和供应商等利益攸关者以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
社会,使用清洁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
资源耗用以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环境,是
需要付出代价的,鱼和熊掌兼得对于 ESG 投资并非
易事。基于 ESG 理念的投资首先应当考虑的是通过
市场化手段发挥积极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其次才是
获取合理的回报,而不是超额的回报。从这个意义
上说,学术界将研究重心放在 ESG 投资的超额回报
上而不是 ESG 投资能否产生社会和环境影响上,如
果不是本末倒置,就是投机取巧,甚至可以说是将
ESG 理念庸俗化,使 ESG 充满铜臭味。因此,将这
种“伪 ESG 研究”视为“漂绿”行为并不过分。当然,
2022. 01
财会月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