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促进中国 ESG 投资生态发展
大约五年前,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以下简称“社投盟”)基于自研评估体系完成了对沪深 300
公司连续五年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并与合作方一道进行了股票指数编制和 ESG 主题基金设计。彼时我
作为社投盟主席,携团队踏上在中国内地及港澳、美国、欧洲等地对 49 家投资机构路演的漫漫旅途。路演
途中,国内外投资者对 ESG 理念千差万别的理解与接纳程度一度深深触动了我。当时多数境内的投资机构还
对 ESG 投资一词感到新奇,这三个字母的内涵我不厌其烦地解释了一遍又一遍。而台下的欧美投资人则大
多已经对 ESG 投资耳熟能详反倒令他们惊讶的是那个印象里遥远的东方国度里,居然也有人开始探讨
ESG 投资,还形成了中国的市场实践;不仅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国际接轨、本土适用的评估体系,而且还开发
出了颇具创新内核的投资产品。
五载春秋轮回、沧海桑田,如今 ESG 投资也已然“红遍大江南北”。中国内地市场过百家机构签署负
责任投资原则(PRI),数百只 ESG 主题基金驱动千亿级资金投向可持续领域,1700 多家 A 股上市公司主
动发布 ESG 信披报告……资金端负责任投资和资产端可持续转型相互促进,资本与实体之间的良性循环逐
渐形成,一场席卷中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悄然而至。
今年是社投盟与华夏基金合作研究发布年度《中国 ESG 投资发展创新白皮书》的第三个年头。三年精
诚合作,让两家机构在积极参与 ESG 投资实践的同时,有幸成为 ESG 投资发展“黄金年代”的观察者和记
录者。如本报告名称所示,对于“创新”的洞察是这本白皮书的特色之一,也是联合编研团队自始至终保持
关注的第一要素。
创新是促成时代变革的关键动力,也唯有创新才能让 ESG 投资生态加快成熟和永葆活力。我认为,中
国 ESG 投资生态的蓬勃、长远发展,需要制度体系、企业管理、商业模式和技术工具等四方面的持续创新。
第一,包括可持续金融分类法、企业 ESG 信息披露要求、投资机构 ESG 产品规范、ESG 评级业务监管
等在内的 ESG 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为 ESG 投资生态中的各类参与方提供行动指南和长效激励。在今年的白
皮书中,有对上述制度领域在国家层面进展的细致梳理,而在地方层面的创新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例如,深
圳在 2020 年发布了全国首部绿色金融领域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之后,在今年 10 月印发了国
内首个针对绿色投资评估出台的指引性文件《深圳市绿色投资评估指引》,填补了相关制度空白,推动金融
机构将环境因素纳入投融资全流程。湖州等地的创新探索也是可圈可点的。我从 2019 年开始任联合国开发
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影响力指导委员会(UNDP SDG Impact Steering Group)委员,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推动
全球可持续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在国际平台发出中国声音,以及把国际先进实践引入国内,为中国 ESG 相
关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第二,无论是实体企业提升 ESG 水平,还是金融机构开展 ESG 投资,都需要企业管理层面的全方位创新。
这两年我走访了许多国内的上市公司,一个普遍趋势是:许多企业已开始主动投入资源支持 ESG 工作,但
存在的普遍挑战是如何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 ESG 因素真正地融入到业务和管理之中。要实现破局,
企业就必须勇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优化治理架构、更新管理规章和营造新的文化。我们的团队所服务的多
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已有多家在近几年启动了企业管理体系和经营战略的全面“ESG 化”升级,不仅取得
了明显的效果,也得到了从高层到员工、从客户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第三,商业模式创新是 ESG 投资价值链实现闭环的关键一步。其本质在于设计出一种利益相关方之间
可执行的交易结构,使得通过交易既能达成经济价值的合理分配,也能实现社会环境绩效的额外性贡献。随
着国家加大对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激励措施,以及社会各方的理念觉醒和价值观念改变,此
类商业模式创新潜力巨大。我曾长期供职于银行系统,见证了绿色金融业务在国内从种子萌芽到开花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