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 年,“一区、两轴、四基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氢能产业产值突
破1000 亿元,成为东北亚地区绿氢全产业链创新应用基地,建成“中国北方氢
谷”。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风光消纳规模制氢工程。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设。
全面落实《加快吉林省新能源产业“绿电+消纳”试点创建实施方案(试行)》
(吉政办发〔2023〕19号),在白城、松原、四平等风光资源优势地区,加快
布局新能源直供模式和孤网运行模式制氢项目,助力风光资源开发和消纳,实
现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初步形成区域氢能供
应能力。
发展目标:到2025 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 20 万吨/年,氢能产业项目
带动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 500 万千瓦。
(二)实施氢基绿色能源应用工程。深度开发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大力开拓规模化用氢场景。重点推进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
范(一期)、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三一吉林长岭风
光氢储数字化、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二期)、吉电股
份(中远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吉电股份(中远集团)
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吉电股份大安化工规模化风光直流离网
制氢创新示范和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等项目建
设,以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应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抓手,逐步打造具有成本优势
的氢基绿色能源产业链。
发展目标:到2025 年,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绿色航煤等氢基绿色能源
产能达 100 万吨。
(三)实施交通领域示范应用工程。突出氢能车辆更适应我省冬季高寒环
境特点,发挥汽车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推广氢能车辆应用。以商用车为主、乘
用车为辅,在全省主要城市开展以市内主干线、旅游景区等场景为主的道路交
通应用示范。在示范区域适度超前布局制氢加氢一体站、油气氢电合建站等基
础设施,重点推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可再生能源+PEM 制氢+加
氢”一体化创新示范、白城分布式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等项目建设,形成
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一体站推广模式,完善各地加氢站覆盖,保障各场景用氢
需求。
发展目标:到2025 年,全省建成加氢站10 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
达到500 辆。
(四)实施能源领域协同示范工程。发挥氢能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
结合未来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调峰需求,前瞻性在能源领域开展布局,加
强氢电协同,强化氢能产业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协调性。加快推动省内新
建燃气轮机具备掺氢(氨)运行条件,并率先示范。逐步探索省内燃煤机组掺
氨改造以及氢燃料电池在热电联供、固定式发电、数据中心、通讯基站等领域
的应用。开展氢能清洁供暖示范项目工程,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附近试点示
范天然气掺氢供气、氢电耦合锅炉供暖、热电联供等项目工程。在确保安全和
采暖需求等基础上,逐步推广覆盖全省。
发展目标:到2025 年,探索燃机掺氢、煤机掺氨试点示范,力争取得阶段
性成效。
(五)实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工程。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
点引入影响力大、产业链辐射广的氢能相关优势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集聚的
虹吸效应,带动氢能装备产业集群扩大与发展,着力构建产业发展内循环。推
动省内产业发展协同,重点推进国家电投长春氢能产研基地项目及其 100MW 级
PEM 制氢设备中试产线、一汽氢能车辆制造、延边国泰新能源氢燃料客车开发
及示范等项目建设,加快引育可再生能源制氢头部企业省内发展,推动燃料电
池发动机、燃料电池电堆、氢能燃料内燃机、Ⅳ型高压车载储氢瓶、双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