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分析专题报告-火石创造VIP专享VIP免费

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
版权所有 ©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1
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
版权所有 ©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分析专题报告
作者: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 陈聪
政策篇
能源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随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态保护理念日益成为全球共识,2016 《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各国均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
和应用推广步伐,能源生产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能源变革也逐渐成为大国间
构建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新能源是世界各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手段
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新能源产业的关注及发展由来已久,但受制于传统化石能源的路径依赖,整体而言
能源的新技术、新业态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近年来受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加剧等因素影响,各国都积极提升
本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美国加大对新能源电厂、公交、城市基建等多个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并采
取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化学电池、先进储能、氢能等制造业回流;欧盟3050
碳减排目标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太阳能、氢能、陆上风能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电池和储能、碳捕
集和封存、热泵和地热能、电网技术等战略净零技术,不断提升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消费占比;日本围绕“减
排”和“零排”两大目标,重点发展以氢能、核能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战略,同时力求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日本
主导的氢能产业链;韩国聚焦培育可再生能源氢能源、能源 IT 等三大能源新产业,并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向
下游扩散,努力将新能源优势转换成低碳生态产业优势,提升韩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1:国外主要经济体新能源政策一览
区域
时间
名称
重点摘要
美国
2022.8
《通胀削减法案》
为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倡议拨款3690 亿美元。满足条件的光伏和光储项
目可选择 ITC PTC 获得税收抵免,其中 ITC 在项目投运首年可一次性
获得 40%投资抵免PTC 则针对项目发电量在 10 年有效期内每年额外
多获取 10%的年发电补贴。同时通过税收抵免为清洁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支持。
2021.11
《两党基础设施法
案》
该法案通过加大在道路、桥梁、铁路、公交、城市基建等多个领域的政府
投入,在刺激经济、抵消疫情负面影响的同时促进就业,推动产业链向北
美转移,总价值超过 1.2 万亿美元。2022 12 月,美国能源部公布第一批
20 个新能源产业,覆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前驱体、隔膜、电池加工、
电池回收六大板块,将合计获得 28 亿美元资金支持。
2020.11
《国家清洁氢能战
略和路线图(草案)
设定氧能全链条中重点发展技术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期望通过技术创新,
提高技术稳定性和效率,降低成本,加快一批氢能技术或产品的商业化应
;
提出氢能其他技术的设定和技术攻关。通过研究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和
核能制氢技术,开发多种氢:通过开发氢能分配先进技术、储氢介质及
氢设施,满足各种规模的氢储运的需求:通过进步开发高性能燃料电池和合
成燃料产品等,拓展氢能应用领域;开展氢能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了配合
氢能技术、设备、材料、制造工艺的产业化,美国计划开展标准化制造流
程、质量控制和优化制造设计等研究,期望制定适用、统一的标准,保障
氢能生产、输配、储存和应用等安全性、规模化、统一化和质量流程,以
提供最佳实践经验和做法。
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
版权所有 ©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3
2015.8
《清洁电力计划》
通过采取提高现有煤电厂的效率和降低碳排放、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煤和油
发电、逐渐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化石燃料发电等一系列措施,
2005 年为基础、2030 年实现美国能源业碳排放减少 32%SO2 排放
减少 90%氮氧化物排放减少 72%等多个目标。但该计划于 2017 10
被特朗普政府废除。
2009.6
《美国清洁能源和
安全法案》
该法案要求降低化石能源使用占比,2020 年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 12%
2009.2
《美国复苏与再投
资法》
大力发展新能源。美国政府的帮扶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政策扶持,二类
是资金帮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美国政府进一步提高了石油行业的税收,
降低了石油出口。
2005.8
《国家能源政策法》
该法案明确规定,将鼓励提高能源效率和能源节约,促进发展替代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加强和提升电网水平,鼓励扩大核
电站建设等
欧盟
2023.3
《可再生能源指令》
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了原则性共识,对原有的可再生能源指令进行
修改,将 2030 年的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费占比32%提高到 42.5%
并建议各成员国要力争达到 45%同时,还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布局和投
资,包括促进可再生电力购买协议 、加速签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许可和鼓
励跨境可再生能源融资机制。
2023.3
《净零工业法案》
确认太阳能氢能、陆上风能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电池和储能、
碳捕集和封存、热泵和地热能、电网技术等战略净零技术对欧洲清洁能源
转型起的关键作用,并通过简化许可程序、促进市场准入、提高技能水平、
促进创新等多种途径加快发展,2030 年欧洲的整体战略净零技术制造能
力达到或者接近年度部署需求的 40%
2022.3
《欧洲廉价、安全、
可持续能源联合行
动》
多元化进口气源、加速可再生天然气开发、减少供暖、发电环节的天然气
使用,从而降低对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依赖。2022 年底前,减少三分之
二的俄气进口,2030 年通过提升能效,减少 38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需求,
并通过安装 3000 万台新的高效热泵减少 350 亿立方米天然气需求。欧盟
还将采取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多元化能源供应、提高能效等措施来降
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021.6
《欧洲气候法》
2030 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 1990 年至少减少 55%的中期目标,2050
年实现气候中性。这意味着欧盟国家主要通过减少排放、投资绿色技术和
保护自然环境等手段,作为一个整体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2020.1
《欧盟氢能战略》
欧盟的氢能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从 2020 年到 2024 年,支持欧盟
安装至少 6吉瓦的可再生氢电解槽,生产多达 100 万吨的可再生氢。二
2025 年到 2030 年,氢成为欧盟综合能源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欧盟
少要有 40 吉瓦的可再生氢电解槽和多达 1,000 万吨的可再生氢生产。三是
2030 年到 2050 年,可再生氢技术成熟,并在所有难以脱碳的部门大
模部署。
2019.12
《欧洲绿色协议》
提出 2030 年碳减排目标为 50%2050 年是实现碳中和,主要内容包括提
高欧盟 2030 2050 年的气候雄心,提供清洁、可负担及安全的能源,
动工业向清洁循环循环经济转型,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零污染
的无害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打造公平、健康、环保
的食物体系以及加快向可持续和智慧出行的转变等八大主题。
2014.12
2030 气候与能源
政策框架》
旨在促进欧盟低碳经济发展,提高能源系统的竞争力,增强能源供应安全性,
减少能源进口依赖以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规定欧盟成员国在 2030 年之前
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至比 1990 年水平减少 40%,并保证新能源在欧盟
能源结构中至少占 27%
2011.12
2050 能源路线图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生物燃料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核能使用以
及采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2050 年实现碳排放量比 1990 年下降 80%
95%
2008.1
《气候行动和可再
生能源一揽子计划》
根据提案建议,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欧盟最终能源消耗的 40%
2030 年新注册燃油车将比 2021 年减55%2035 年停止新的燃油车注
册;2035 年,成员国主要高速公路上每 60 公里将设一个充电站,150
公里设一个充氢站;通过土地利用、林业和农业领域的减排措施,2030
年减少 3.1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并种植 30 亿棵树。
2006
《欧盟未来三年能
源政策行动计划》
大力推动新型能源与绿色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工作,规定未来 3年要达到
10%的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与自然能源的使用目标,并根据
不同国家进行目标分解。
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1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分析专题报告作者: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陈聪政策篇能源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随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保护理念日益成为全球共识,自2016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各国均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步伐,能源生产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能源变革也逐渐成为大国间构建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一.新能源是世界各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手段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新能源产业的关注及发展由来已久,但受制于传统化石能源的路径依赖,整体而言新能源的新技术、新业态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近年来受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加剧等因素影响,各国都积极提升本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美国加大对新能源电厂、公交、城市基建等多个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并采取税收优惠、投资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化学电池、先进储能、氢能等制造业回流;欧盟以“3050”碳减排目标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太阳能、氢能、陆上风能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电池和储能、碳捕集和封存、热泵和地热能、电网技术等战略净零技术,不断提升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消费占比;日本围绕“减排”和“零排”两大目标,重点发展以氢能、核能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战略,同时力求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日本主导的氢能产业链;韩国聚焦培育可再生能源、氢能源、能源IT等三大能源新产业,并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向下游扩散,努力将新能源优势转换成低碳生态产业优势,提升韩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表1:国外主要经济体新能源政策一览区域时间名称重点摘要2022.8《通胀削减法案》为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倡议拨款约3690亿美元。满足条件的光伏和光储项目可选择ITC或PTC获得税收抵免,其中ITC在项目投运首年可一次性获得40%投资抵免,而PTC则针对项目发电量在10年有效期内每年额外多获取10%的年发电补贴。同时通过税收抵免为清洁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该法案通过加大在道路、桥梁、铁路、公交、城市基建等多个领域的政府2021.11《两党基础设施法投入,在刺激经济、抵消疫情负面影响的同时促进就业,推动产业链向北案》美转移,总价值超过1.2万亿美元。2022年12月,美国能源部公布第一批20个新能源产业,覆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前驱体、隔膜、电池加工、电池回收六大板块,将合计获得28亿美元资金支持。美国设定氧能全链条中重点发展技术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期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技术稳定性和效率,降低成本,加快一批氢能技术或产品的商业化应用;提出氢能其他技术的设定和技术攻关。通过研究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和2020.11《国家清洁氢能战核能制氢技术,开发多种氢源:通过开发氢能分配先进技术、储氢介质及储略和路线图(草案)》氢设施,满足各种规模的氢储运的需求:通过进步开发高性能燃料电池和合成燃料产品等,拓展氢能应用领域;开展氢能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了配合氢能技术、设备、材料、制造工艺的产业化,美国计划开展标准化制造流程、质量控制和优化制造设计等研究,期望制定适用、统一的标准,保障氢能生产、输配、储存和应用等安全性、规模化、统一化和质量流程,以提供最佳实践经验和做法。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2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通过采取提高现有煤电厂的效率和降低碳排放、逐渐用天然气替代煤和油发电、逐渐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化石燃料发电等一系列措施,2015.8《清洁电力计划》以2005年为基础、到2030年实现美国能源业碳排放减少32%、SO2排放减少90%、氮氧化物排放减少72%等多个目标。但该计划于2017年10月被特朗普政府废除。2009.6《美国清洁能源和该法案要求降低化石能源使用占比,到2020年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法案》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2%。2009.2《美国复苏与再投大力发展新能源。美国政府的帮扶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政策扶持,二类资法》是资金帮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美国政府进一步提高了石油行业的税收,降低了石油出口。《国家能源政策法》该法案明确规定,将鼓励提高能源效率和能源节约,促进发展替代能源和2005.8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加强和提升电网水平,鼓励扩大核电站建设等。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了原则性共识,对原有的可再生能源指令进行2023.3《可再生能源指令》修改,将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费占比由32%提高到42.5%,并建议各成员国要力争达到45%。同时,还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布局和投资,包括促进可再生电力购买协议、加速签发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许可和鼓励跨境可再生能源融资机制。确认太阳能、氢能、陆上风能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电池和储能、碳捕集和封存、热泵和地热能、电网技术等战略净零技术对欧洲清洁能源2023.3《净零工业法案》转型起的关键作用,并通过简化许可程序、促进市场准入、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创新等多种途径加快发展,到2030年欧洲的整体战略净零技术制造能力达到或者接近年度部署需求的40%。多元化进口气源、加速可再生天然气开发、减少供暖、发电环节的天然气2022.3《欧洲廉价、安全、使用,从而降低对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在2022年底前,减少三分之可持续能源联合行二的俄气进口,到2030年通过提升能效,减少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需求,并通过安装3000万台新的高效热泵,减少350亿立方米天然气需求。欧盟动》还将采取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多元化能源供应、提高能效等措施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2021.6《欧洲气候法》到203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1990年至少减少55%的中期目标,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这意味着欧盟国家主要通过减少排放、投资绿色技术和保护自然环境等手段,作为一个整体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欧盟的氢能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从2020年到2024年,支持欧盟安装至少6吉瓦的可再生氢电解槽,生产多达100万吨的可再生氢。二是2020.1《欧盟氢能战略》从2025年到2030年,氢成为欧盟综合能源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欧盟至欧盟少要有40吉瓦的可再生氢电解槽和多达1,000万吨的可再生氢生产。三是从2030年到2050年,可再生氢技术成熟,并在所有难以脱碳的部门大规模部署。2019.12《欧洲绿色协议》提出2030年碳减排目标为50%、2050年是实现碳中和,主要内容包括提高欧盟2030和2050年的气候雄心,提供清洁、可负担及安全的能源,推动工业向清洁循环循环经济转型,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零污染的无害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打造公平、健康、环保的食物体系以及加快向可持续和智慧出行的转变等八大主题。2014.12《2030气候与能源旨在促进欧盟低碳经济发展,提高能源系统的竞争力,增强能源供应安全性,政策框架》减少能源进口依赖以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规定欧盟成员国在203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至比1990年水平减少40%,并保证新能源在欧盟能源结构中至少占27%。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生物燃料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核能使用以2011.12《2050能源路线图》及采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到2050年实现碳排放量比1990年下降80%至95%。2008.1《气候行动和可再根据提案建议,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欧盟最终能源消耗的40%;生能源一揽子计划》2030年新注册燃油车将比2021年减少55%,到2035年停止新的燃油车注册;到2035年,成员国主要高速公路上每60公里将设一个充电站,每150公里设一个充氢站;通过土地利用、林业和农业领域的减排措施,到2030年减少3.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并种植30亿棵树。《欧盟未来三年能大力推动新型能源与绿色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工作,规定未来3年要达到2006源政策行动计划》10%的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与自然能源的使用目标,并根据不同国家进行目标分解。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3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日本2023.4核聚变能源开发战日本政府将在2024年3月之前,成立聚变产业委员会,重点发展相关产业,韩国2022.2略并制定保障聚变技术安全的指导方针,推进企业参与研发实验用的核聚变2021.3反应堆,并争取在2050年左右实现核聚变发电。2021.1《全球变暖对策推主要着眼于促进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助力达成政府提出的“减排”进法》修正案和“零排”两大目标——2030年较之2013年减少46%的碳排放以及到20502020.12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达成“碳中和”以全面实现脱碳社会。同时,宣2020年《战略能源计划》布新“清洁能源战略”,包括“最大限度地利用”核能。初《第六次能源基本到2050年,日本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到50%-60%,配备有碳2014.4计划》捕捉与封存与碳回收技术的化石能源与核电占比也将达到30%-40%的水2010.5平。2023《2050年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与日本能源供需结构转型两大核心目标制定,将氢能定2020.10位为一种新资源,力争2030年将氢的成本降低至与化石燃料同等水平,加《革新环节技术创速社会应用,并通过设置绿色创新基金支持技术创新,以实现2050年碳中2019.1新战略》和目标。《能源基本计划》提出了推动日本实现碳中和的产业分布图,并要求通过财政扶持、税收、《气候变暖对策基金融支持等方式引导企业创新,到2035年以电动汽车取代汽油车,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国电力供应的50%至60%,剩余部分将由使用氢和氨的本法案》发电厂、以及核能和具有碳捕获技术的火力发电站提供。《第十次电力供需提出了39项重点绿色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氢能、核能、碳捕集利用和基本计划》封存、储能、智能电网等绿色技术,计划投入30万亿日元以促进绿色技术的快速发展。绿色产业新政该计划认为可再生能源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低碳能《氢能经济活性化源,并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20%的战略目标。路线图》规定日本2020年碳排放要比1990年减少25%,2050年要比1990年减少80%,并指出要在核电、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技术开发、国际合作等方面实施措施推动碳减排。根据计划,2030年核电发电量在韩国整体发电量中所占比重将升至32.4%,到2036年核电比重较2030年将进一步提升2.2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将大幅增加至31.6%。政府致力于在产业、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大力推进碳中和,将主要能源供应来源转换为可再生能源,培育可再生能源、氢能源、能源IT等三大能源新产业。同时,将努力打造低碳生态体系,支持在低碳新产业具有潜力的企业抢占世界市场,扩大原料、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打造能耗最低化的循环经济。该路线图涵盖了氢能生产、运输、存储、使用全产业链,重点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燃料电池在家庭和商业建筑中的使用、建立氢能生产-储备-分配的完整体系3个领域展开部署。计划到2040年,韩国通过发展氢能经济,每年可以减排2373万吨二氧化碳,提供42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创造出43万亿韩元的经济附加值。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二.中国:总体目标明确,多种技术路线并行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围绕这一目标,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并相继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规划,从技术创新、能源生产、终端消费、回收利用等多个维度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效利用,提升新能源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近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相当于少用标准煤约14.1亿吨,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亿吨。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4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表2:“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政策一览时间名称主要内容2022.6《“十四五”可再生能源2022.5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可再2022.3发展规划》生能源,同时采取收集存储、就近消纳、外送消纳等多种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2022.3《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比例。2022.3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采取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等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列措施,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2022.1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系规划》规划从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能源发2021.12《“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展布局、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能源治理效能、构建开放供应能源国际2021.10合作新格局等六个方面做出了制度安排,其中提出重点发展风电、太阳能、氢能、2021.3合作实施方案》水电、核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多种非化石能源。2021.2《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开厌煤炭清洁利用、能化风力发电机组、储能、新能源微电网等先进能源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开展战略矿产、化工等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2020.11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统筹推进制氢设施、储运体系、加氢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探索形成有效的氢能产业发展的商业展实施方案》化路径。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条件。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火电与核电机组行动计划(2021-2025年)》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逐步成熟;氢储能、热(冷)储能等长时间《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尺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案》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十四五”规划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光伏特色应用领域大幅拓展,在指导意见》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乡村振兴及其它新型领域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形成稳定的商业运营模式,有效满足多场景大规模应用需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划(2021-2035年)》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海上风电、西南水电、沿海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和消费体系,做好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深化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的研发布局,力争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5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三.围绕“双碳”目标,因地制宜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内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泛珠三角城市群等经济区域按照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从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清洁电力消纳比例、重点能源技术路径、新能源产业规模等角度积极制定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表3:“十四五”以来国内主要省市新能源产业政策一览区域省(市)时间名称重点摘要北京2023.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持续提升。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京津冀《北京市可再用总量达到1160万吨标准煤以上,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城市群天津2021.9生能源替代行14.4%以上,力争达到15%以上。新增能源消费量优先由可再生能河北2023.5动方案(2023源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热的比重力争分别达到25%左右、10%长三角—2025年)》左右。城市群上海2022.7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江苏2022.7《天津市新能机规模达到435万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热服务面积达到1.45泛珠三浙江2023.3源产业“十四亿平方米左右,外调绿色电力规模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占全社角安徽2022.5五”专项规划》会用电量比重达到21%左右,新建重点区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原广东2023.5则上不低于20%。《关于加快推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打造5个具有动清洁能源装较强行业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察区,力争形成5家百亿级新能源备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培有10家国家级新能源绿色制造示范企业,重点企业研实施方案》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上海市碳达实施方案围绕风电、光伏、核电、氢能、储能、输变电和其他清洁峰实施方案》能源装备7个重点领域,部署实施提升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基础、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河北品牌等5大举措。《江苏省“十到2025年,在风电、光伏、氢能及储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建成2-3四五”可再生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企业研发经能源发展专项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以上,产业形成年产1500万千瓦以上风电整机及其零部件、55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能规划》力,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关于促进浙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加快构建与超大城江省新能源高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绿质量发展的实色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施意见(征求得到普遍推行,循环型社会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意见稿)》初步建立。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安徽省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发展“十四五”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规划》到2025年底全省风电机达到2600万于瓦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600万《广东省推进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300万千瓦,抽水苦能装机达到395万能源高质量发千瓦。展实施方案(2023-2025意见针对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核能利用、储能发展、氢能应用等新能源类型,从接入消纳、机制改革、产业培育、要素保障、财金年)》政策等六个方向提出具体发展路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5%以上,清洁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区外来电规模明显提升,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推动构建适应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提高到2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30%左右。到2025年,多元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省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6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44%左右。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消费比重达到29%左右。电气化水平全国领先,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40%左右。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6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福建2022.6《福建省“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32252023.7四五”能源发万千瓦,电力规划装机达8500万千瓦其中火电3917万千瓦水电1200江西2022.3展专项规划》万千瓦,抽水蓄能500万千瓦风电900万千瓦光伏500万千瓦清洁湖南2022.5能源装机比重从2020年的55.8%提高至58.5%四川2022.4《江西省新能贵州2022.12源产业链现代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7000亿元,其中,云南2022.9化建设行动方锂电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力争达到4500亿元;光伏产广西2020.7案(2023-2026业链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力争达到2500亿元。氢能、钠离子海南电池、其他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年)》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显著壮大,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湖南省能源增长11%以上新增50个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骨干企业研发与节能产业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力争新增年产值过500亿元特色“十四五”发产业园区2个年产值过200亿元特色产业国区5个年产值过100亿展规划》元特色产业园区10个。十四五”期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8%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42%《四川省“十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19%左右,完成国家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四五”能源发消纳责任权重目标任务,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展规划》到2025年底,贵州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6546万千瓦以《贵州省新能上。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以上,生物天然气产能源和可再生能达到2亿立方米,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折合标煤约源发展“十四4048万吨,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1.6%。五”规划》到2025年,全省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5200亿元,绿色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左右,绿色能源投资力争达《云南省绿色到4500亿元.能源发展“十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新型能源体系,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导的四五”规划》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供应体系,全面建成源网荷储协同、多能互补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0%。《广西能源发扩大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到2025年,非化展“十四五”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54%以上,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规划》纳责任权重确保达到国家下达广西的最低目标,力争完成激励目标。《海南能源综到2025年,海南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能源结合改革方案》构明显改善,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50%左右。到2035年,海南清洁能源岛基本建成。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四.小结回顾世界各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内容的制定,不难发现前期均具有目标渐进性、技术多元化和国际化合作的特点,但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俄乌战争等一系列国际动荡深刻地影响改变着全球能源供应链产业链秩序,构建自主安全的能源体系、促进制造业回流本土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因素,新能源产业战场正成为各国比拼综合实力的大舞台,而残酷的产业竞争也必将催生技术繁荣之花和终端应用之果。产业篇根据国家发改委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新能源主要包括风力、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六大类型。一.风力:分布式电场与海上风电成为行业新增长点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7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风电是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按照按照地理位置可区分为海上风力发电与陆上风力发电,其中陆上风电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海上风电可分为固定式和漂浮式。从风电产业链看,上游包括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等基本材料、PVC泡沫和巴沙木等夹层材料、以及环氧结构胶粘剂、增强材料等;中游包括风电机身部件、风电传动部件、发电控制系统和风电整机制造等;下游包括风电场施工、运维即配套服务等。图1:风力发电产业链示意资料来源:火石创造整理“十二五”以来,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单机容量16兆瓦全系列风电机组成功下线,风电全产业链已基本实现国产化,特别是“长叶片”、“高塔筒”、“大功率”、“轻量化”等低风速发电技术不断突破,使常年年均风力低于6.5/秒的中东部地区风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与此同时,2022年海风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份额的58%,度电成本下降至约0.33元/度,三峡“引领号”、海装“扶摇号”、海油“观澜号”漂浮式风电项目实现创新突破,推动风电产业走向深远海。2022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983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4%,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9%。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467.2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3.6亿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15.7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3051万千瓦,是成为全球第一风电大国。二.光伏:技术持续迭代推动行业降本增效近十年,随着光伏行业各环节技术的不断迭代,共同推动光伏发电成本进入快速下降通道,逐步向常规能源发电成本靠近,全球太阳能光伏的平均电费成本由2010年度的0.417美元/千瓦时大幅下降至2021年度的0.048美元/千瓦时,下降幅度达到88%。2022年,随着光伏大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及分布式光伏应用的稳步提升,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超过87GW,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全年光伏产品出口超过512亿美元,行业市场规模接近1.5万亿元。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8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图2:光伏发电产业链示意资料来源:火石创造整理从光伏产业链看,上游包括硅料、硅片、PET基膜等光伏电池材料,以及硅片设备、电池片设备、组件设备等;中游包括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电站辅件等;下游包括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光伏绿色建筑、光伏应用、光电配套服务等。光电转换效率是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之一,目前PERC技术作为光伏电池的主流线路,已逐渐逼近理其转换效率论极限,业内企业正加快开展对TOPCon、HJT、XBC等新一代N型电池的研发探索,其中TOPCon技术与PERC电池生产工艺兼容性较高,且初始投资成本较低、设备和辅材辅料的国产化程度较高、产品良率较高,已逐渐体现出良好的产业化潜力。三.氢能: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业堵点仍需打通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具有高能量密度大、高转化效率高、环保无污染等显著优点,根据其制备来源的环保程度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自2019年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氢能产业进入了快车道。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在2017-2022年中国氢气产量稳步增长,2022年氢气产量约3781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总产值达4826亿元,其中主要仍以灰氢和蓝氢为主,二者合占总体市场规模的比例超过90%。进一步分析产业链发现,核心技术、高端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堵点共同交织阻碍了绿氢产业链综合应用成本下降的步伐。以制氢技术为例,国内质子交换膜、电催化剂、双极板等核心材料及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程度较低,叠加PEM电解槽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应用成本较高,促使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的成本是灰氢平均成本的1.35倍-2.89倍。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9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图3:氢能产业链示意资料来源:火石创造整理氢能是我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不仅明确了氢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明确了氢能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四.生物质能:“零碳”能源的新发展生物质能被称为“零碳”能源,其原料来源理论上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种有机体,而从实际生产来看,主要包括以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为核心的第一代生物质燃料、以农林废弃物和动物油脂为核心的第二代生物质燃料和以海藻油为代表的第三代生物质燃料。我国是世界重要的农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年产量巨大,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开发总量约45.3亿吨,其中,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9亿吨,畜禽养殖粪污约30.5亿吨,而商业化开发利用规模约5740万吨标准煤,约占生物质能的9.3%。2022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334万千瓦,总体达到0.41亿千瓦,发电量达18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10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图4:生物质能产业链示意资料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生物质能是我国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202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开放生物质能源,一方面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另一方面加快生物天然气、纤维素乙醇、藻类生物燃料等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将为生物质能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五.海洋能:资源蕴量丰富,但利用难度较大海洋能是指依附于海水水体的可再生自然能源,是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的重要可再生能源,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的特点,随着新时代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海洋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的重要象征。根据中国最新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海洋能发电主要包含了海洋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盐差能发电和其他。类型表4:海洋能资源类型潮汐能潮流能定义洋流能以位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指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势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盐差度能指由洋流运动而产生的动能和势能指海底水道和海峡中较为稳定的流动以及由于潮汐导致的有规律的海水流动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之差的热能在咸淡水交界的区域以化学形态出现的海洋能资料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据联合国环境署数据显示,温差能、波浪能、盐差能和潮汐/潮流能开发潜力分别占到了全球海洋能开发潜力的58%、39%、2%和2%。其中,我国海洋能发电蕴藏量约占全球海洋能总蕴藏量的8%,近海海洋能资源理论装机容量约为697吉瓦,技术可开发量超过70吉瓦;深远海海域的波浪能资源远超近海海域,同时具有丰富的洋流能资源。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11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表5:我国近海海洋能资源统计类型理论装机容量(吉瓦)技术可开发量(吉瓦)资源主要分布地潮汐能东海沿岸潮流能192.8622.83波浪能8.331.66浙江省沿岸海水温差能1614.71广东省和海南省沿岸盐差度能合计367.13-南海海域113.09-上海市和广东省海域697.41--资料来源:海油智库海洋能资源储量巨大,但目前不同品种的海洋能技术和商业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除潮汐能相对成熟外,其他海洋能均处于发展初期,以技术研发和项目示范为主,且分布相对集中,而且受技术壁垒、资金投入等制约,海洋能商业化的度电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一直未能实现规模化利用。六.地热能:国内中低温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居世界首位地热能是一种低碳环保、稳定高效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与其他可再生等能源相比,具有不受季节、气候、昼夜等外界因素干扰的优点,其发电利用效率达73%,约为太阳能的5.2倍、风能的3.5倍,主要类型包括水热型和干热岩型。表6:地热资源类型水热型类型深度载体技术浅层热能土体或水体地源热泵技术中深层热能小于200米岩石或水单井换热或多井采灌深层热能200米-3000米岩石或水人工造储+单井换热或多井采灌大于3000米低渗岩体干热岩型3000-10000米--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我国地热能资源储备丰富,但资源分布广泛,且多为中低温资源。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查结果显示,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大部分位于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松辽盆地等东南沿海和内陆盆地;全国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19亿吨标准煤;深埋在3000至10000米的干热岩资源折合856万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资源总量的比例超过15%,是202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5.8万倍。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12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图5:地热能产业链示意资料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十三五”以来,我国地热行业发展成效显著,2020年全国地源热泵装机量达40.6吉瓦、占全球比重的38%,中低温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地热能供热制冷面积累计达13.9亿平方米,但高温干热岩地热开发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全国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为地热行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应用篇在“双碳”目标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下,新能源广泛应用带来的能源结构调整,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社会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一.绿色交通:新能源应用的主流领域绿色交通是目前新能源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主要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绿色船舶等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1)近年来,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要技术路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从产销量规模看,我国已成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渗透率达到25.6%,提前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设置的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钠离子电池、铅炭电池、固态电池等一批安全性更好、能量密度更高的新技术新产品正逐渐走出实验室,体积、质量、能效、成本四者的最优组合将继续成为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逻辑。(2)由于目前制储运用等氢能产业链各环节尚未成熟,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成本较高,整体产业总体处于市场导入期,车型结构主要以行车路线较为固定、载体空间较大的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等商用车为主。根据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销量为3367辆、其中商用车占比超过90%,累计建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13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成加氢站数量358座、全球第一。未来随着燃料电池系统生产规模化与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推动成本下降,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关于2025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达5万辆政策指引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迅速上升。(3)2022年,我国造船行业完工交付量、手持订单量和新接订单量三项指标均列世界第一,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根据EVTank发布的《中国电动船舶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资料显示,在全球减碳降排的发展浪潮下,受原有船舶电动化改在和新增电动船舶的双重需求驱动,具有“零噪音、低排放”等显著优势的电动船舶已成为航运新风潮。同时,去年9月我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智能船舶,加强船用混合动力、LNG动力、电池动力、氨燃料、氢燃料等低碳清洁能源装备,加快新一代绿色智能船舶研制即示范应用。二.绿色建筑:能源技术创新形成巨大节能潜力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以绿色理念为前提,综合运用各种环保材料、节能技术来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共生。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数据,国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50%,其中建筑运行阶段碳排占比达22%,因此对建筑运行阶段可再生能源的本地高效消纳利用将成为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内涵。从具体实现路径看,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的特点,采取“安装型”太阳能光伏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多种方式,构建以储能为中心、多能互补的微循环能源体系。三.绿色农业:乡村振兴政策驱动行业发展绿色农业是指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一致,从新能源利用角度出发,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能源收集利用和绿色低碳农业生产设备的推广应用。2022年,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式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和发展林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农业,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有利于加快加快农村地区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发展步伐,持续壮大新能源+产业的市场规模。四.绿色制造:打造新世代产品与制造体系的竞争壁垒如政策篇所述,增强本土制造业优势是全球能源技术变革和消费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因此近年来ESG、碳足迹等概念的提出和碳市场的建设,都是从生态维度构建起区别于传统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低碳环保供需体系的重要体现。如2023年5月17日,欧盟公布实施了全球首个针对进口商品碳排放含量单独核算收费的CBAM法案正式生效,首批监管行业及产品包括钢铁、水泥、化肥、铝、电力、氢,征收价格根据欧盟与出口国在碳排放权价格、商品隐含的碳排放量两方面的差异综合而定,这将变相增强了节能低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展望未来,随着世界各主要经济主体逐渐把低碳产品作为塑造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风电、光伏、氢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生产制造的源头、基础,将掀起崭新的发展篇章。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14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附:火石创造公司介绍火石创造创立于2015年8月,是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大数据领域领先企业。公司致力于数据驱动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组建了一支IT、数据技术、产业经济学和行业领域专家跨界复合型团队,并率先发布“产业大脑”及相关产品服务。现已建成覆盖九大战新产业、41个工业门类、300+细分领域,积累超过550亿产业本体数据的全球公域产业数据中心,以及拥有100多个产业模型的产业智能中枢,支撑产业大脑的建设和运营,赋能政府侧、服务市场侧,实现数据智能支撑决策智能、流程数字化实现多跨协同以及资源要素和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的精准匹配。迄今,火石创造已为全国28个省(区、市)、70多个城市、300多个园区和数万家企业提供产业数据智能服务,是北京高精尖产业大数据平台、安徽省产业大脑、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大脑、杭州市产业大脑、北京市大兴区产业服务数字化平台、张江科学城产业大脑、中发展产业数字化平台等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方公司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100多项,为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入选单位。现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大脑省级研发中心、产业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数字化服务商、大数据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认定,并通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国家级认证,是产业大数据行业首家获证单位。合作咨询:0571-86885331官网:www.hsmap.com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15页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域的领先者版权所有©火石创造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第16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