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系统化推进
“ ”海绵城市建设,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 无废城市 建设,开展城镇更新行动,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
升级改造。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
能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提升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因地制宜推动
清洁取暖,加快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等在城镇供热中的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北市区集中供暖和西安长
距离供热等热电联产项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按照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
宜居的标准要求,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在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
数据中心、冷链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实施节能改造,大幅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水平。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
治理工程。到 2025 年,建成一批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城镇清洁取暖比例和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
有率大幅提升。(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
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持续推进运输结构优化,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广低碳交通工具,淘汰老旧燃油运输车辆,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
“ ”车的比例。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 公转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铁路专用线进物流园区及
大型工矿企业,积极推进华能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大幅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全面落实汽车国六排放标
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
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开展新能源中重
型货车应用示范,鼓励在中短途固定运输线路、大型物流园区等场地内转运中使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大
力发展智能交通,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快绿色仓储建设,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加快
标准化物流周转箱推广应用,全面推广绿色快递包装,提升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水平,确保
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 90%。到 2025 年,全市铁路货运量达到 985 万吨,年货运量150 万吨、
运距 500 公里以上中长距离运输中,铁路运输比例力争达到 90%。(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
局、市能源局、市邮政管理局、西铁局铜川车务段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实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
活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多能互补,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推广应用农用电动车辆、发展节能型农业生
产设施,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持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
效行动,多渠道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水平。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
化利用,提升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成效。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到 2025 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 40%,农
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分
别达到 55%、45%。(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
信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夯实计量统计基础,加强计
量器具配备,严格实行能源资源分户、分类、分项计量。推动绿色机关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
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照明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推动公共机构光伏资源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深入实施
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组织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开展绿色办公。淘汰报废老旧柴油公务用车,加大公共机
构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和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加大太阳能、地热能、空
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热泵、高效储能技术推广力度,实施清洁能源供暖,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鼓励
公共机构积极参与全省电力需求响应,配合中央空调柔性调控试点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探
索多元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重点在学校、医院和大型场馆等公共机构推广应用创新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
到2025 年,创建2家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遴选 1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市机关事务服
务中心)
(七)实施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秋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