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 2050 年,全球用水总量预计增加 30%,这将给已面临用水压力的国家
和地区带来更大的压力。为了满足未来的用水需求,必须高度重视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和运营,
尤其要重视供水产销差的降低。
如今 ,全球供水总量的 25%-50% 未能得到结算或在送抵用户的途中漏损 ,原因包括非法截
取用水、计费系统不准确、量表不准确、渗漏、基础设施老化以及水压管理不当等等。所有
这些统称为供水产销差(NRW) 。
如果不重视供水产销差问题,除了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之外,水务公司还会面临收入损失与不
必要的高运营成本,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降低供水产销差并将其保持在较低
水平,需从几方面着手解决—— 前期规划,日常运营,使用高质量的装置和出色的工艺。
制定供水产销差规划,确定优先次序
有关供水管网的可用数据越多,管理系统的集成度越高,就越容易掌握全局概况,并以此确
定投资的优先次序 。因此,分析当前供水产销差和供水管网的状况是降低供水产销差的第一
步。在此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作为今后投资计划及其预期收益的基石。
运营阶段保持低供水产销差
在实施整体规划之后,必须进行持续监控和供水管网的优化,将供水产销差维持在
较低的水平。进行持续监控与水压管理时,最佳方案是将供水管网系统细分为更小、
更易于管理的单位或独立计量区(DMA) 。
提高阀门、水泵、水管与水表等已安装组件的质量也是降低供水产销差的一个重要举措。
由于运营与维修成本通常高于产品的购买成本,因此,水务公司应重点关注总体拥有成本,
而非只关注所用产品的初次采购价格。
最后,成功推行供水产销差降低方案,维持较低的供水产销差,需要组织中各个层级和专业
人员不懈的努力与支持。
克服障碍,实施政策先导
未能成功降低产销差的原因通常是低估了技术难度和供水产销差管理的复杂性,或对其能够
带来的潜在效益缺乏了解。除此之外,水价补贴可能也是一大障碍,因为补贴使得降低供水
产销差的投入成本与收益无法清晰地体现。
克服上述障碍需要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关注与参与,包括政府、用户和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正确的政策框架可以激励创新与优化,提高公众意识,让公众认识到拥有稳定高效供水系统
的价值。
内容摘要
3
内容摘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