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VIP专享VIP免费

·1·
中国温室气体公报
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和全球大气温室气体观测结果
10 期,2022 9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摘要
世界气象组织WMO)于 20211025日发
布的WMO温室气体公报2020年)17期》
示,2020年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大气年平均浓度
达到新高,二氧化碳(CO2)为413.2±0.2ppm[1]
甲烷CH4)为 1889±2ppb[2]氧化亚氮N2O)为
333.2±0.1ppb分别为工业化前1750年之前)
平的149%262%123%
中国气象局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
称瓦里关站)2020年的观测数据显示,大气CO2
CH4N2O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14.3±0.2[3]ppm
1944±0.7[3]ppb333.8±0.1[4]ppb与北半球中纬度
地区同期平均浓度大体相当,但都略高于全球平
均值。2020年全球大气CO2CH4N2O浓度相对
2019年的绝对增量分别2.5ppm11ppb
1.2ppb瓦里关站分别为2.5ppm17ppb1.2ppb
过去10年( 20112020年)全球大气CO2CH4
N2O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2.40ppm8.0ppb
0.99ppb同期瓦里关站分别为2.43ppm8.5ppb
1.02ppb
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站网观测到全球大气中 CO2浓度在 2020
年达到 413.2 ppm显示全球大气平均 CO2浓度上升到过去 200 万年以来的新高位于中国青海瓦
里关的欧亚大陆唯一的 GAW 全球本底站观测到大气 CO2浓度在 2020 年也达到 414.3 ppm,是自
1990 年我国在瓦里关开始全球大气温室气体观测以来的最高值,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持
续在大气中累积。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碳中和面临的压力依旧。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气象局首先在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开展温室气体观测,后续在北京
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湖北金沙和新疆阿克达拉等 6个区域大气本
底观测站开展国家级温室气体的联网观测,分别代表京津冀、长三角、东北林带和松嫩平原、川滇
及高原边缘带、洞庭鄱阳两湖平原和天山地区的大气本底特征。左上图是 1990~2020 年中国瓦里
关国家大气本底站和北半球中纬度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Mauna LoaMLO)站大气 CO2月平均
浓度长期变化,右上图是全年在轨运行的两颗卫星监测得到的 2020 年中国陆地区域大气 CO2年均
柱浓度分布图。
·2·
六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CO2CH4 2020
平均浓度与2019年相比大多呈增加趋势。北京上
甸子站、浙江临安站、黑龙江龙凤山站、云南香
格里拉站、湖北金沙站和新疆阿克达拉站2020
大气C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21.2±0.2[3]ppm
431.3±0.4ppm422.0.6ppm414.3±0.1ppm
422.1±1.1ppm416.8±1.2ppm同期CH4年平均浓
度分别为1990±1.0[3]ppb 2044±3.0ppb
2035±1.8ppb 1935±1.1ppb 2061±3.0ppb
1990±4.3ppb2020年,瓦里关站和北京上甸子站
六氟化硫(SF6)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
10.47±0.12[4]ppt[5]10.52±0.06ppt
卫星监测显示:2020年全球和中国陆地区域
年平均大气CO2柱浓度分别达到410.5±2.6ppm
412.7±2.9ppm。相比2019年,增长2.6ppm
2.9ppm。全球和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大气CO2浓度
增量均高于过去11年(20102020年)的年平均
绝对增量(分别为2.38ppm2.40ppm)。
综述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WMO/GAW负责协调温室气体的全球网络化观测和分析。截
至目前,该观测网包括 32 个全球大气本底站、400 余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和 100 余个贡献站。中国气
象局 4个大气本底站(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已列入 WMO/GAW
气本底站系列,并按照 WMO/GAW 的观测规范和质量标准开展观测。瓦里关站的观测资料已进入
WMO 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WDCGG用于WMO 温室气体公报》以及 WMO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UNEP、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的多项科学评估。
12020年全球和瓦里关站3种主要长寿命温室气体CO2CH4N2O)的年平均浓度、过去1
年的增量和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量。
1 全球和瓦里关站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和增量
CO2
CH4
N2O
全球
瓦里关
全球
全球
瓦里关
2020年的年平均浓度
413.2±0.2ppm
414.3±0.2ppm
1889±2ppb
333.2±0.1ppb
333.8±0.1 ppb
2020年相对于1750年的百分比
149%
262%
123%
2020年相对于2019年的绝对增
2.5ppm
2.5[6]ppm
11ppb
1.2ppb
1.2 ppb
2020年相对于2019年的相对增量
0.61%
0.61%
0.59%
0.36%
0.36%
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
2.40ppm yr-1
2.43ppm yr-1
8.0ppb yr-1
0.99ppb yr-1
1.02ppb yr-1
1 1990 年以来瓦里关站大CO2CH4N2O浓度(上图)及其增长率(下图)
上图中的蓝点表示月平均值,红线为其线性拟合曲线;下图中的红点表示月增长率,灰色柱为增长率年平均
·3·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O2)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最主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对过去 10 年和过去 5年辐射
强迫增幅的贡献均约为 82%[7]。工业化前(1750 年之前)全球大气 CO2平均浓度保持在 278ppm
右,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化石、生物质燃料燃烧、水泥生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的影响,全球大气
CO2浓度不断升高。2020 年全球和瓦里关站 CO2年平均浓度分别达 413.0.2ppm 414.3±0.2ppm
过去 10 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 2.40ppm 2.43ppm2020 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
CO2421.2±0.2ppm
431.3±0.4ppm422.3±0.6ppm414.3±0.1ppm422.1±1.1ppm 416.8±1.2ppm ,月平均值与 2019
同期相比呈现一致性的增加之势。
2 中国气象局 7个大气本底站 2006~2020 年大CO2逐月平均浓度
卫星监测显示:2020年,我国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和西部地区的CO2年平均柱浓度分
别达到411.7±2.5ppm414.3±1.7ppm414.3±1.3ppm414.0±1.1ppm412.0±2.3ppm412.5±
3.0ppm,其中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的年平均浓度高于全国平均值,华东和华南地区浓度最高。
甲烷
甲烷CH4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第二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2020年在全部长寿命温室气体
浓度升高所产生的总辐射强迫中的贡献率约为16%。工业化前全球大气CH4年平均浓度保持在722ppb
左右。由于人类活动排放(采矿泄漏、水稻种植、反刍动物饲养等)的影响,全球大气CH4浓度不断
升高。2020年全球平均和瓦里关站大气CH4的年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889±2ppb1944±0.7ppb,过去10
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8.0ppb8.5ppb
2020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湖北金沙和新疆阿克达拉站大气
CH4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990±1.0ppb2044±3.0ppb2035±1.8ppb1935±1.1ppb2061±3.0ppb
1990±4.3ppb。月均值与2019年同期相比总体上呈现增加之势。
3 中国气象局7个大气本底站2006~2020年大气CH4逐月平均浓度
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截至2020年底中国和全球大气温室气体观测结果第10期,2022年9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站网观测到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在2020年达到413.2ppm,显示全球大气平均CO2浓度上升到过去200万年以来的新高。位于中国青海瓦里关的欧亚大陆唯一的GAW全球本底站观测到大气CO2浓度在2020年也达到414.3ppm,是自1990年我国在瓦里关开始全球大气温室气体观测以来的最高值,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持续在大气中累积。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碳中和面临的压力依旧。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气象局首先在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开展温室气体观测,后续在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湖北金沙和新疆阿克达拉等6个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开展国家级温室气体的联网观测,分别代表京津冀、长三角、东北林带和松嫩平原、川滇及高原边缘带、洞庭鄱阳两湖平原和天山地区的大气本底特征。左上图是1990~2020年中国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和北半球中纬度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MaunaLoa,MLO)站大气CO2月平均浓度长期变化,右上图是全年在轨运行的两颗卫星监测得到的2020年中国陆地区域大气CO2年均柱浓度分布图。摘要CH4和N2O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14.3±0.2[3]ppm、1944±0.7[3]ppb、333.8±0.1[4]ppb,与北半球中纬度世界气象组织(WMO)于2021年10月25日发地区同期平均浓度大体相当,但都略高于全球平布的《WMO温室气体公报(2020年)第17期》显均值。2020年全球大气CO2、CH4和N2O浓度相对示,2020年主要温室气体的全球大气年平均浓度于2019年的绝对增量分别为2.5ppm、11ppb、达到新高,二氧化碳(CO2)为413.2±0.2ppm[1],1.2ppb,瓦里关站分别为2.5ppm、17ppb、1.2ppb。甲烷(CH4)为1889±2ppb[2],氧化亚氮(N2O)为过去10年(2011~2020年)全球大气CO2、CH4和333.2±0.1ppb,分别为工业化前(1750年之前)水N2O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2.40ppm、8.0ppb、平的149%、262%和123%。0.99ppb,同期瓦里关站分别为2.43ppm、8.5ppb、1.02ppb。中国气象局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瓦里关站)2020年的观测数据显示,大气CO2、·1·六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大气CO2和CH42020年六氟化硫(SF6)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平均浓度与2019年相比大多呈增加趋势。北京上10.47±0.12[4]ppt[5]和10.52±0.06ppt。甸子站、浙江临安站、黑龙江龙凤山站、云南香格里拉站、湖北金沙站和新疆阿克达拉站2020年卫星监测显示:2020年全球和中国陆地区域大气C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21.2±0.2[3]ppm、年平均大气CO2柱浓度分别达到410.5±2.6ppm431.3±0.4ppm、422.3±0.6ppm、414.3±0.1ppm、和412.7±2.9ppm。相比2019年,增长2.6ppm和422.1±1.1ppm和416.8±1.2ppm;同期CH4年平均浓2.9ppm。全球和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大气CO2浓度度分别为1990±1.0[3]ppb、2044±3.0ppb、增量均高于过去11年(2010~2020年)的年平均2035±1.8ppb、1935±1.1ppb、2061±3.0ppb和绝对增量(分别为2.38ppm和2.40ppm)。1990±4.3ppb。2020年,瓦里关站和北京上甸子站综述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WMO/GAW)负责协调温室气体的全球网络化观测和分析。截至目前,该观测网包括32个全球大气本底站、400余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和100余个贡献站。中国气象局4个大气本底站(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已列入WMO/GAW大气本底站系列,并按照WMO/GAW的观测规范和质量标准开展观测。瓦里关站的观测资料已进入WMO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WDCGG),用于《WMO温室气体公报》,以及WM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的多项科学评估。表1为2020年全球和瓦里关站3种主要长寿命温室气体(CO2、CH4、N2O)的年平均浓度、过去1年的增量和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量。表1全球和瓦里关站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和增量全球CO2全球CH4全球N2O瓦里关瓦里关瓦里关2020年的年平均浓度413.2±0.2ppm414.3±0.2ppm1889±2ppb1944±0.7ppb333.2±0.1ppb333.8±0.1ppb2020年相对于1750年的百分比2020年相对于2019年的绝对增量149%262%123%2020年相对于2019年的相对增量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2.5ppm2.5[6]ppm11ppb17[6]ppb1.2ppb1.2ppb0.61%0.61%0.59%0.88%0.36%0.36%2.40ppmyr-12.43ppmyr-18.0ppbyr-18.5ppbyr-10.99ppbyr-11.02ppbyr-1图11990年以来瓦里关站大气CO2、CH4、N2O浓度(上图)及其增长率(下图)上图中的蓝点表示月平均值,红线为其线性拟合曲线;下图中的红点表示月增长率,灰色柱为增长率年平均·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2)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最主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对过去10年和过去5年辐射强迫增幅的贡献均约为82%[7]。工业化前(1750年之前)全球大气CO2平均浓度保持在278ppm左右,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化石、生物质燃料燃烧、水泥生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的影响,全球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2020年全球和瓦里关站CO2年平均浓度分别达413.2±0.2ppm和414.3±0.2ppm,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2.40ppm和2.43ppm。2020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湖北金沙和新疆阿克达拉站大气CO2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21.2±0.2ppm、431.3±0.4ppm、422.3±0.6ppm、414.3±0.1ppm、422.1±1.1ppm和416.8±1.2ppm,月平均值与2019年同期相比呈现一致性的增加之势。图2中国气象局7个大气本底站2006~2020年大气CO2逐月平均浓度卫星监测显示:2020年,我国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和西部地区的CO2年平均柱浓度分别达到411.7±2.5ppm、414.3±1.7ppm、414.3±1.3ppm、414.0±1.1ppm、412.0±2.3ppm和412.5±3.0ppm,其中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的年平均浓度高于全国平均值,华东和华南地区浓度最高。甲烷甲烷(CH4)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第二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至2020年在全部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产生的总辐射强迫中的贡献率约为16%。工业化前全球大气CH4年平均浓度保持在722ppb左右。由于人类活动排放(采矿泄漏、水稻种植、反刍动物饲养等)的影响,全球大气CH4浓度不断升高。2020年全球平均和瓦里关站大气CH4的年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889±2ppb和1944±0.7ppb,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8.0ppb和8.5ppb。2020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湖北金沙和新疆阿克达拉站大气CH4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990±1.0ppb、2044±3.0ppb、2035±1.8ppb、1935±1.1ppb、2061±3.0ppb和1990±4.3ppb。月均值与2019年同期相比总体上呈现增加之势。图3中国气象局7个大气本底站2006~2020年大气CH4逐月平均浓度·3·氧化亚氮氧化亚氮(N2O)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的第三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至2020年在全部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产生的总辐射强迫中的贡献率约为7%。N2O通过自然源(约60%)和人为源(约40%)排入大气,包括海洋、土壤、生物质燃烧、化肥使用和各类工业过程。工业化前全球大气N2O年平均浓度保持在270ppb左右。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如农耕施肥活动等),全球大气的N2O浓度不断升高。中国气象局于1996年首先在瓦里关站开展N2O的观测,至2009年逐步扩展到了7个大气本底站。2020年全球和瓦里关站的N2O年平均浓度分别达332.0±0.1ppb和333.8±0.1ppb,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绝对增量分别为0.99ppb和1.02ppb。含卤温室气体含卤温室气体是分子中含有卤族元素(氟、氯、溴等)的一类温室气体,主要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限排的SF6、全氟化碳(PFCs)、三氟化氮(NF3)及《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的氯氟碳化物(CFCs)、氢氯氟碳化物(HCFCs)等和共同限排/限控的氢氟碳化物(HFCs)。含卤温室气体几乎完全由人工合成并排放(用于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清洗剂、灭火剂、绝缘材料等),至2020年在全部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所产生的总辐射强迫中的贡献率约为11%。中国气象局于1996年开始在瓦里关站开展SF6观测,2006年开始在北京上甸子站开展含卤温室气体在线观测,2010年后陆续在7个大气本底站开展了采样观测。结果显示,中国已完成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CFCs、甲基氯仿(CH3CCl3)、四氯化碳(CCl4)的大气本底浓度呈下降趋势,替代物HCFCs本底浓度停止上升或上升速度变慢,HFCs浓度呈上升趋势。2020年瓦里关和北京上甸子站大气SF6平均浓度分别为10.47±0.12ppt和10.52±0.06ppt,均为有观测以来的最高值。HCFC-141bCFC-12HCFC-142bHCFC-22HFC-152aCCl4HFC-134aSF6CFC-113CH3CCl3图4北京上甸子站大气含卤温室气体逐月平均浓度·4·相关信息本公报每年发布一期,基于溯源WMO国际标准的温室气体实测数据集,采用统一的方法及流程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并将随着相应国际标准、方法和流程等改进,以及观测站增多和时间序列延续,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卫星数据采用全球在轨运行的大气二氧化碳探测卫星业务系统提供的最新版本的科学数据进行分析。[1]ppm:干空气中每百万(106)个气体分子所含的该种气体分子数。[2]ppb:干空气中每十亿(109)个气体分子所含的该种气体分子数。[3]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站CO2和CH4年均浓度及不确定度基于日均值计算;仅开展采样观测的湖北金沙和新疆阿克达拉站CO2和CH4年均浓度及不确定度基于周采样数据计算。[4]瓦里关站N2O和SF6年均浓度及不确定度及北京上甸子站SF6年均浓度及不确定度基于月均值计算。[5]ppt:干空气中每万亿(1012)个气体分子所含的该种气体分子数。[6]使用优化后的数据处理方法对2019年结果进行了更新。[7]自1750年以来所述温室气体浓度增长所形成的全球辐射强迫相对于同期全部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增长所形成的全球辐射强迫的比例。联系单位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电话:010-68407020E-mail:zxy@cma.gov.cn邮编:100081电话:010-68408152电话:010-58995431E-mail:weichao@cma.gov.cnE-mail:shilj@cma.gov.cn·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