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技术的重点突破,并加大了对极端天气气候领域科技应用、节能、非
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扶持力度,设
立对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的绿色低碳扶持计划,新建节能
环保、新能源领域各级各类创新载体 137 家。
五是应对气候变化交流合作继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得到不断强
化,积极参与 C40 城市气候领导联盟、达峰城市联盟、全球环境基
金项目组织的相关会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南”国家在
清洁能源、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和低碳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
深化,承办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座谈与技术对接交流会,开
展国际低碳清洁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工作。与国内城市间技术、项
目的合作更加紧密,成为全国十大“双创基地”,逐步成为国际低碳
要素和产业集聚发展的新载体。
六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全市天
然气总储备库容达到 10 万立方米,天然气管网覆盖率从 72.6%提高
至84.0%,全市电源总装机容量达 1490 万千瓦,其中核电、气电等
清洁电源装机占全市电源总装机容量比重达 87%,建成生活垃圾焚烧
发电厂 9座;在低碳交通建设方面,全市实现公交车 100%纯电动化,
各类新能源车保有量超过 38 万辆,已开通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304.3
公里,港口已建成 18 套岸电设施,岸电覆盖率有望达到 80%以上;
在绿色建筑推广方面,新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848 个,涉及建筑
面积 7558.75 万平方米,引入社会资金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
过2000 万平方米;在低碳试点示范方面,积极开展低碳政府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