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国际化的新能源电池及
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4.示范应用成效明显。到2030年,全面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
协同发展,全省光电、风电、储能等新能源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建成一批“新能源+储能”示范应用项目,打造新能源电池及材料
产业生态圈和产业联盟,“电动贵州”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二、重点举措
(一)培育完善产业链条。
1.做大做强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支持贵阳贵安依托现有电池
制造优势,积极引进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封装系
统集成产业,积极布局前沿电池生产线,做强做优产业集群。支
持开阳-息烽、瓮安-福泉围绕磷系、氟系电池材料产业,持续扩
大发展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配套集聚发展。支持铜仁充分发挥
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组建三元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发展联盟,
聚力突破“碳酸锰矿-高纯锰矿”的产业路径,打造新型功能材料
产业集群。支持黔西南、六盘水发挥先发优势,加快突破“煤焦
油-针状焦-负极材料”技术路线,提升负极材料一体化供给能力,
建设全球领先负极材料产业核心区。(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
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