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与碳排放-2023VIP专享VIP免费

碳交易与碳排放
碳交易与碳排放
主讲人:牟兴森
主讲人:牟兴森
主讲人介绍
牟兴森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生导师
大连理工大学 副教授
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副主任
大连市海水淡化重点实验室 主任
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 理事
辽宁省海水淡化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博士能力考核导师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核电重大专项 - 海洋部分”撰写者
大连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撰写者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核能海水淡化技术工作组组员
一种元素
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中指的是温室气体
碳交易中指的是碳排放权
水蒸气?
碳交易与碳排放主讲人:牟兴森主讲人介绍牟兴森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副主任大连市海水淡化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高科技产业研究会理事辽宁省海水淡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能力考核导师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核电重大专项-海洋部分”撰写者大连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撰写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能海水淡化技术工作组组员碳水蒸气?一种元素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中指的是温室气体碳交易中指的是碳排放权温室气体的影响气候变化:地质时期(万年以上尺度)、历史时期(一万年内)、现代气候变化(1850-)百年气候变化:2019年的CO2、CH4、N2O较1750年增长48%、160%、23%,达到过去80万年最高全球变暖的原因:自然原因:火山活动、太阳活动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气溶胶、土地利用全球变暖1984年阿尔泰山脉积雪图2016年阿尔泰山脉积雪图全球变暖1984年天山山脉积雪图2016年天山山脉积雪图全球变暖1984年昆仑山脉积雪图2016年昆仑山脉积雪图全球变暖2003年珠峰积雪图2016年珠峰积雪图全球变暖的好处和坏处5600万年前曾发生过一次古新世与始新世之间,由于当时火山活动异常剧烈,当时的全球温度上升了5-9摄氏度冰川融化,沿海地区淹没,部分生物死亡;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进入大气,热带动物在南极出现;海洋酸化,大批珊瑚和海洋生物消失植物生长速度加快,动物数量增多现代社会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回暖全球变暖的影响:俄罗斯:西伯利亚冻土、北冰洋航道美国:沿海海拔高中国:整体海拔高欧洲:沿海、海拔低200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四次会议:“人均累积碳排放”“历史人均碳排放”碳的来源与去向43%碳排放全球人为碳排放量碳排放各国碳排放量碳排放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中国人吃猪肉导致全球变暖碳排放组成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低碳经济”这一名词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之后,“低碳经济”成为引起全世界日益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影响最大,但不是最早)。“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LesterRBrown)在1999年《生态经济革命》一书中提出来的(提出最早,奠定了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堪称低碳经济之父)。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根据各种定义整理)。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气候变暖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内涵外延涌现大批的关于“低碳”的名词: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农村、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族等等(泛滥!!)。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低碳”。终极目标是建立“低碳社会”。构建低碳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五个核心要素低碳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保证----新能源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节能技术低碳消费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碳标签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载体----碳交易驱动产业低碳政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力----双碳发达国家为什么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是低碳经济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道义的制高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耗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迈过了使用高碳能源为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保持发达国家现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发达国家走完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快速发展阶段,不再需要高能耗(高碳)产业的支撑。政治家的选票需求。发达国家提出碳排放权的过程欧盟的激进态度(德国退出)成员国多为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碳排放量低法国是主力:核能为主,掌握较为先进的低碳技术地理位置:沿海压制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巩固垄断地位中美日印度的反对2012年,强制推行“碳排放交易费”法案:欧盟起降航班收费----暂缓实施中美在反对中推进发达国家提出碳排放权的过程美国的动力民主党的基本盘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新能源产业是民主党的金主页岩气产业----天然气低碳能源遏制中国中国为什么也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是二氧化碳第一排放大国,来自国际压力巨大。发展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要求,也符合我们国家长远发展利益。低碳产业可能成为引领经济走出危机,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发达国家通过发展低碳产业走出危机,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我国如果不发展,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以后,就只能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跑龙套”。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期,资本充裕、市场巨大。向低碳经济的成功转型,将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塑造我国未来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可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中国发展的重大机遇。危机与发展每次大规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的大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美国实行了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政府控制和政府投资来对付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的电子、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出现了互联网高科技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全球的信息化发展进程。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45%(2009.12)巴黎气候大会—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在2030年使碳排放尽早达峰(碳达峰),实现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60%-65%(2015.12)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绿色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中国与绿色发展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与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绿色发展理念,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核心: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一种经济形态。能源领域发展重点:绿色、低碳、循环十九大绿色发展内容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十九大绿色发展内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十九大绿色发展内容(一)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二十大绿色发展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三是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碳交易什么是碳交易: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在《京都协议书》要求减排的6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在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而具备了商品属性碳交易基本原理: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碳交易遵循了科斯定理:法律经济学,1991年诺贝尔奖谁避免伤害的成本更低,谁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样社会效率最高(铁路和亚麻、排污权和清洁权)碳交易碳交易遵循了科斯定理: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需要治理,而治理温室气体则会给企业造成成本差异;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交换,那么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进行交换;由此,借助碳权交易便成为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污染问题最有效率方式。碳定价碳定价:按照世界银行给出的定义,碳定价分为两类,正和负,显性和隐性。前者容易理解,正是指排放碳需要支出成本,即碳具有价格,而负则指排放碳不仅无需成本,反而可以收到补贴。后者是全新的概念,显性碳价政策由政府制定,并根据碳含量对碳排放进行定价。此类政策为减排的方式和时间提供了灵活性,并鼓励具有成本效益的减排活动。常见的显性碳价形式有碳税(CarbonTax)和碳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sTradingSystem,以下简称ETS)两种。碳税碳税:政府针对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而征收的一种环境税,它直接提高了排放企业的成本,迫使其减少碳排放量。此种情况下,碳价格由政府决定,减排量由市场力量决定。碳税的计算以热单位为基础碳排放交易体系碳排放交易体系为排放者设定排放限额,允许通过交易排放配额(也称作排放权)的方式进行履约。其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总量控制和交易型,即政府为某个特定经济领域设定排放总量限额,排放单位可以用于拍卖或配额发放,受约束实体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需上缴一个排放单位。实体可自行选择将政府发放的配额用于自身减排义务抵消或进行交易。(2)基准线和信用交易型,是政府为受约束实体设立排放基准线,当排放量超过基准线时,实体需上缴碳信用以抵消排放;当排放量减至基准线以下时,实体可以获得碳信用出售给有需要的其他排放者。区别于碳税,ETS的碳价格由市场力量决定,而减排量由政府控制。显性碳定价:碳税与ETS碳税和ETS是当前最成熟的碳定价工具,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降低成本,确保成本效益。二者具有三个共同点。1.均实现为碳定价:碳市场和碳税均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它们通过具体的碳价,鼓励生产者和消费者将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社会成本的一部分实现内部化。这样有助于提升低碳替代产品和技术的吸引力、改变消费模式并促进低碳投资。2.均具有成本效益:碳价本身并不规定人们采取何种措施来减少碳排放。相反,碳价的最佳应对措施由个人和控排企业自行决定。这意味着在整个经济中,碳市场和碳税都能以与其他气候政策相同的成本实现更多减排。3.均能够创造收入:与其他税收一样,碳税将增加公共收入,而且还能减少污染行为。碳市场则可以通过拍卖配额产生收入。碳定价政策所产生的收入可用于投资气候和能源领域、促进财税改革、偿还政府债务、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或补偿家庭和民众因为碳价政策所带来的额外能源支出等领域。显性碳定价:碳税与ETS碳税和ETS的区别:数量确定性与价格确定性:碳市场通过总量控制确定总的排放量,从而确保政策的减排结果。碳市场中的碳价会根据配额需求的变化而波动。当经济繁荣时,碳价可能更高,经济衰退时,碳价可能更低碳税使碳价具有确定性,但无法确定由此产生的减排结果简约性与灵活性方面碳税通常沿用已有税收制度的相关渠道,无需建立新的配额交易基础设施,更容易落实碳市场的灵活性更强扩展性与通用性碳市场能够通过与其他碳市场实现链接而扩展其政策范围和效益不同的碳税之间很难实现链接显性碳定价:碳税与ETS碳税和ETS并不排斥:近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实施碳定价的地区显性碳定价:碳信用机制碳信用机制是显性碳价中的重要工具碳信用机制是自愿的----ETS是强制义务可用于碳税抵扣或ETS交易尚不完善,2017年后停用显性碳定价:内部碳定价内部碳定价指企业在内部政策分析中为温室气体排放赋予财务价值,排放量可以转化为一项财务指标,进而影响决策过程由于监管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气候目标,融资活动开始向低碳替代方案转型,并且公司意识到设置内部碳定价的激励机制是推动能源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内部碳定价方式:影子价格:假设了每吨排放的碳成本,以识别气候风险和机会,并确定未来投资战略决策的优先次序隐性价格:量化了实现特定气候或能源目标所需的资本投资,并被作为基准以指导未来的投资决策内部碳费用:应用于不同部门的现有排放,筹集资金再投资于低碳投资。有些企业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内部交易制度,允许不同的部门以类似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方式交易配额。隐性碳定价隐性碳价:通过计算与给定政策工具相关的每吨碳的等价货币价值,推导出该政策的隐性碳价格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够对不同减排政策的严格程度进行比较的通用方法负碳价只出现在隐形碳价中产生: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简称CBAM):管理对象是国内碳密集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所承担监管成本之差,避免因其他国家实施差异化减排政策而出现贸易劣势。(钢铁)碳泄露:一些国家的碳排放减少被其他国家的排放增加所抵消;实施严格碳排放政策的国家因成本提高,其生产活动会转移到碳排放政策宽松的国家,导致前者的碳减排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被后者所抵消。(电解铝)碳排放市场体系通过全球各国多年的实践经验,碳市场交易体系(ETS)已经被验证为最有效的实现低碳目标的手段我国在2021.7.16率先开启了全国性的碳市场典型ETS的构建形式一般为:政府将其碳排放控制目标转化为逐年递减的计划排放量上限(EmissionCap)通过免费分配及有偿拍卖等方式将其划分为排放配额(EmissionAllowances)分配给各企业建立全国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场所,使其可以在二级市场中自由交易碳排放超标企业需要购买减排企业出售的剩余排放配额或减排项目带来的碳信用以满足排放限制要求。排放量超过配额的企业将面临罚款或市场禁入等惩罚措施,而排放量低于配额的企业则可以通过出售排放权获得利润通过市场手段以激励相关企业绿色化转型,压降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最终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碳排放市场体系在现货交易阶段,碳市场以控排企业为主,碳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投资机构为辅在衍生品交易阶段,金融投资机构尤其是做市商和经纪商或将成为市场流动性的主要提供方交易的产品包含基础碳资产和碳金融产品基础资产包括两类,一是碳排放权配额,如欧盟ETS下的碳排放配额(EUA)和欧盟航空碳排放配额(EUAA)。二是项目核证减排量,比如碳信用产品核证减排量(CER)、中国国家发改委认可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2017年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宣布暂停有关CCER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审定与核证机构交易机构备案的申请,待《暂行办法》修订完成并发布后,再依据新办法受理。目前,CCER相关工作仍处于暂停状态(年年马上重启,23.10)。碳金融产品:碳融资、碳基金、碳债券、碳信托、碳托管、碳拆借、碳金融理碳交易体系的设计ICAP(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碳交易体系1.确定覆盖范围:覆盖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其他的温室气体会在碳市场趋于成熟后加入。覆盖的行业按照纳入ETS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电力、工业、建筑、交通、航空、废弃物和林业。对应国内ETS的八大行业为,电力、工业(钢铁、有色、化工、石化、造纸)、建材和航空。2022年工业中的钢铁、有色和化工将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这些行业的减排成本将逐步体现。碳交易体系2.设定总量:基础数据库:ETS的总量限定了在一段指定时间内可供发放的配额总量,从而限定了碳市场受监管实体产生的排放总量。在所有其他要素不变的条件下,排放总量愈低,碳价愈高,减排动力也就愈大,即排放总量与产能的概念接近。一般情况下,设定总量需要评估历史排放水平、其预计的未来排放量以及减排机会与成本。然而在实践中,总量设定往往力求保证市场平衡,彰显碳市场可信度及公正性,尤其在碳市场设立的初期。许多现有ETS设定的最初总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导致碳价显著低于预期,并因此引发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无论是试点城市还是全国的碳排放配额总量都相对充足,并未对碳价产生直接影响,但需要关注未来配额总量收紧的力度。碳交易体系3.分配配额:如果将总量类比为产能,那么分配配额更接近产能的分布。政府可通过免费分配、拍卖、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分配配额。免费分配有两种方法,根据配额分配是基于受监管实体的历史排放水平(又称“祖父原则”)还是基于特定行业的基准线。不同的分配方案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防止碳泄漏(碳定价会导致碳排放发生地理迁移而非真正意义上减排的顾虑),并有助弥补因遵守碳交易体系履约规定而引致的经济损失。拍卖除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外还能够调节市场配额供应量,进而起到影响碳价的作用在ETS的所有因素中,配额分配对碳价的影响最为突出且直接,直接决定企业或整个行业的可用免费碳排放量,过多会压制碳价,过少会抬高碳价。我国的ETS采用全球主流的基准线法分配碳配额,对于工艺先进、碳排放低于行业基准水平的企业,获得的免费碳排放配额相对充裕,而对于技术落后,碳排放显著高于行业基准水平的企业,获得的免费碳排放配额不足以满足日常经营,这就迫使企业购买额外碳排放配额或者主动减少排放。因此碳市场的推出将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过程,尤其对传统的煤化工、长流程炼钢和火电冶炼有色金属行业产生巨大冲击。碳交易体系4.考虑使用抵消机制:确定是否接受来自司法管辖区内部和/或外部未被覆盖来源与行业的抵消额度选择符合条件的行业、气体与活动权衡对比自行构建一套抵消机制所需成本与利用已有抵消机制所需成本确定抵消额度的使用限制建立监测报告检查和管理制度目前最可行的抵消机制来自前文介绍的碳信用,具体到我国就是核证自愿减排量(CER),但发展受阻,短期不会对碳市场形成较大影响。碳交易体系5.确定灵活性措施:碳交易体系的吸引力之一在于其可为希望降低排放量的企业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包括明确报告和履约周期的长度、允许参与者跨越履约周期储存(结转)或预借配额。履约周期越长,控排企业在减排投资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越高,因此存在大幅降低减排成本的可能性。过长的履约周期会导致相关实体产生拖延减排行动与减排投资的动机。(短寿命企业)我国的配额有效期可以跨期使用,(湖北要求当期配额必须交易,但可以再买等量配额留存……)。配额的有效期与仓单的有效期概念一致,因此当确定碳配额的有效期和履约时间后,碳价将出现显著的周期性。碳交易体系6.考虑价格可预测性和成本控制:与商品市场类似的是,准确预测碳交易体系长期价格趋势存在困难,除了经济周期外,不确定的边际减排成本、潜在的政策变化和行业本身的变革都会影响碳价。最简单的例子,经济衰退引发工厂倒闭,排放量自然大幅减少,碳排放配额严重过剩,碳价也一路下行。未来避免此种情况,几乎全部ETS都具有价格或供给调整机制。此类机制为碳价提供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并以此建立可预测且有效的碳市场。早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者都倾向于回避市场干预,但某些体系的明显波动和持续低价已迫使政府不得不重启稳价制度。目前所有运行中的ETS都至少具有一种稳价机制。其中最常采用的机制是成本控制储备机制和拍卖价格储备成本控制储备机制旨在避免价格过度上涨拍卖价格储备机制旨在设定一级市场的最低价一些地区还采用了市场稳定储备机制,意图避免碳价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中国的一些碳排放交易体系试点采用了可自行调整的价格下限,允许监管机构在价格过低时实施最低价格。碳交易体系7.监督与履约:确定监管单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4-国家发改委《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2021-国务院生态环境部管理管控单位排放报告的执行情况—检测难审批和管理核查机构建立监督碳交易体系登记处设计和实时处罚机制与执行机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9号)第三十九条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或者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测算其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碳排放配额清缴的依据;对虚报、瞒报部分,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第四十条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对欠缴部分,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第四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涉嫌构成犯罪的,有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规范和监管排碳配额交易的市场碳交易体系8.加强利益相关方参与、交流及能力建设:明确利益相关方及其各自立场、利益和关联跨部门协调透明性决策过程,避免政策失调设计利益相关群体协商的互动策略,确立形式、时间表和目标设计与当地和即时公众关切产生共鸣的传播策略明确和回应碳交易体系相关能力建设需求碳交易体系9.碳市场链接:允许管控单位使用由另一个司法管辖区中碳交易体系发放的碳排放单位(配额或额度)完成履约任务。碳排放交易体系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其使用设置或不设置限制确定链接的目标与策略--提升市场流动性,帮助解决碳泄漏和市场竞争问题,并促进气候政策领域的国际合作确定链接合作伙伴确定链接的类型调整各自碳市场机制中的重点要素完成和管理链接欧盟与瑞士2020年建立了临时链接碳交易体系10.实施、评估与改进:确定碳排放交易体系实施的时间与流程确定审查的流程与范围评估碳交易体系,为审查提供支持国际碳交易的发展兴起:1992年6月,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设定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50%的目标1997年,通过了《京都协定书》,成为具体实施纲领:联合实施机制、国际排放权、清洁发展交易机制目前国际上较大的碳交易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UnionEmissionsTradingScheme,EU-ETS)---规模最大,制度最完善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ClimateExchange,CCX)英国排放权交易制(UKEmissionsTradingGroup,ETG)澳大利亚国家信托(NationalTrustofAustralia,NSW)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碳金融市场的兴起(2005年-2007年):2005,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正式建立2005,启动了碳期货与期权交易28个成员国加入,覆盖机组容量达到20MW以上的电厂和炼油、钢铁、水泥、制砖、造纸等行业,均为高排放行业2005年全年实现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3.6亿吨,交易金额达到72亿欧元,碳期货与期权市场也受益于现货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实行“总量控制、负担均分”的原则,由成员国自下而上提出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再依据欧盟整体以及各成员国的减排承诺,以内部合理协调的方式向各成员国分派了最终需承担的减排义务。在分配方式上,欧盟选择了“祖父法”,即依据历史排放水平来相应分配碳排放额度------污染者主要根据其历史排放量就能获得免费的排放权,无法严控碳配额供给,为第一阶段末市场动荡埋下伏笔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碳金融市场的兴起(2005年-2007年):2006至2007年间碳配额的市场价格近乎下降至零,碳交易量也受此影响骤减,市场混乱状况屡屡发生碳期货为主的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充分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对现货市场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碳衍生品市场价格与交易量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内,整个碳金融市场才得以安全过渡至第二发展阶段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碳金融市场的初步发展(2008年-2012年):新增纳入了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公国3国,覆盖上述区域约45%的碳排放量2012年1月起,欧盟将国际航空业也划入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范畴核心要义:控制市场上流动的碳排放配额供给量配额管理:祖父法+核实数据+综合调整,配额免费比例约为90%设立市场稳定基金:价格剧烈波动时相机采取回购或抛售行为,进行事后调节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交易价格无明显好转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深化(2013年-2020):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涵盖了超11000个实体单位和超12000座的工业基础设施,已覆盖欧盟约45%的碳排放总量配额管理:摒弃“祖父法”,以“市场化机制”取代“计划式机制”,使配额分配实现动态化提高配额拍卖分配比例,降低免费分配比例改“祖父法”为“基线法”,即在每一产业部门选取生产效率最高的前10%的企业制定出一个基准数,再用基准数与该行业内各控排企业的历史产出及调整系数相乘,最终得到每个企业实际分配得到的免费配额现货市场变革带动期货市场覆盖行业扩展到交通、电力与能源、农业及制造业2020年交易额为2600亿欧元,全球约为2880亿欧元2020年交易量为1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全球为127亿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碳金融市场的第四阶段(2021-2030):2021年交易额为6830亿欧元(2020年为2600亿欧元),全球约为7600亿欧元(2020年为2880亿欧元)---能源危机2021年交易量为12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105亿吨),全球为158亿吨(2020年为127亿吨)2022年交易额为7514亿欧元,全球为8650亿欧元2022年交易量为91亿吨,全球为125亿吨---俄乌战争促进减排进一步降低免费配额将为密集型工业部门和电力部门建立低碳融资基金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特点分阶段演变,从试验到成熟:控排企业方位、配额总量确定方法、配额分配等均进行了探索交易范围不断拓宽:参与主体:28国+3国+2020年与瑞士链接行业:电力、工业延伸到航空、化工、石化等交易气体:从CO2逐渐增加N2O和PFCS配额总量不断收缩:配额确定方式从自下而上转为自上而下2013-2020,年均下降1.74%2021-2030,年均下降2.2%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特点免费分配转为有偿分配:2005-2012:免费为主,有偿为辅2013-2020:有偿比例升至57%政策改进推动交易价格回升:市场供求为价格的决定因素政策调控保障交易价格的合理:配额收缩、推行市场稳定机制、提升惩罚力度等,碳配额交易价格从2018年的5-10欧元/吨提升至2020年的30欧元/吨,2022年达到100欧元/吨碳市场主体多元化:从控排企业拓展到金融机构、投资者等交易主体中国的碳交易中国的碳交易两个阶段2010年-2021年6月:地方试点阶段,分别在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四川和福建八个省市进行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运营;2021年7月至今:全国运行阶段,这一时期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覆盖范围气体范围:二氧化碳为主,重庆纳入六种温室气体行业范围:排放量较高、减排空间较大的工业,但各地针对经济结构进行特异性纳入中国的碳交易中国的碳交易配额分配方法从费用角度看:当前八大试点中有六家碳试点均可以通过拍卖的方式进行配额的发放,但比例均较低;其次,只有广东碳试点碳配额的拍卖是针对具体行业初始碳配额的分配,其他碳试点设置拍卖的目的均为了政府进行市场调控;从初始配额分配计算方法来看:除了重庆碳市场一刀切使用历史排放法外,其他碳试点均针对不同行业或生产过程设置不同的计算方式,例如电力、热力一般均采用了标杆法21年全国以免费配额为主,采用基准法核算配额量;由生态环境部向纳入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免费发放配额,日后会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扩大有偿分配比例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调控机制所有碳试点均会对碳价波动采取一定干预措施:政府通过回购碳配额或出售碳配额的方式进行市场干预,其中深圳碳市场规定了政府具体干预市场时可回购配额的比例上限,北京、湖北、福建碳市场则是明确了当碳价出现何种波动时,政府可以干预市场交易限制:北京、上海、湖北、重庆碳市场对碳价涨跌幅、交易者头寸或交易量进行了一定控制,以此来稳定碳市场。设定底价:广东碳市场还通过给配额拍卖价格设定底价的方式,来稳定碳市场全国碳交易市场采用预留部分配额进行干预中国的碳交易碳价我国普遍较低,截止2021年12月28日,我国碳试点碳价为21.99-65.3元/吨之间,而2021年12月欧盟EUA碳配额现货结算价超过90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630元/吨),为我国碳试点碳价的9-28倍2022年,中国碳交易年成交均价45.61元/吨(全球最低)中国的碳交易2022年城市成交量(万吨)成交额(亿元)北京175.281.92上海152.310.86广东1460.9110.3深圳508.072.25湖北573.352.69天津545.241.87重庆75.910.29福建766.141.9合计5088.9528.14中国的碳交易-CCER2012年6月1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该办法规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采取备案管理。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项目应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并由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审定机构审定。方法学是指用于确定项目基准线、论证额外性、计算减排、制定检测计划等的方法指南。国内方法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对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已经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进行评估,转化成适合于国内自愿减排交易的方法学,二是国内新申请方法学,对其进行评估和审核,并予以备案。2013年3月至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分十二个批次,公布了198个备案方法学。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审核备案了12家单位符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机构条件。审定与核证分为15个专业领域,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具有全部15个领域审定与核准条件。中国的碳交易-CCER2017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审定与核证机构、交易机构备案申请。待《暂行办法》修订完成并发布后,将依据新办法受理相关申请。此次暂停不影响已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在国家登记簿登记,也不影响已备案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参与交易。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保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二十九条为,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相关规定由生态环保部另行制定。中国的碳交易-CCER2021年3月30日,生态环保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其中第二十九条为,【自愿减排核证】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境内实施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替代、吸附或者减少。前款所指项目的实施单位,可以申请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对其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削减排放量进行核证。经核证属实的温室气体削减排放量,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予以登记。重点排放单位可以购买经过核证并登记的温室气体削减排放量,用于抵销其一定比例的碳排放配额清缴。温室气体削减排放量的核证和登记具体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截至2021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示的CCER审定项目累计2871个,备案项目861个,进行减排量备案的项目254个。全国CCER的累计交易量为2.8亿吨,CCER的价格在20-30元/吨波动。中国的碳交易-碳金融碳排放计量直接测量法:直观、准确、不易实现(数字孪生)物料衡算法:去掉非能源利用碳,财务数据过于透明排放系数法:排放系数浮动大生命周期法:碳追踪决策树法:逐枝核算不同行业选用不同的计量方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