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推动绿氢产业发展VIP专享VIP免费

Ω
伦敦经济月刊(2013 1
月)
2013 118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国际金融评论》
《国别/地区观察》
者:陈卫东 中国银行研究院
赵廷辰 中国银行研究院
话:010 6659 1558
签发人:陈卫东
联系人:王 刘佩忠
话:010 6659 6623
对外公开
** 全辖传阅
*** 内参材料
2023 10 9 2023年第 41 期(总第 496 期)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推动绿氢产业发展
在绿色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全球
洁能源领域投资已明显超过化石能源领域。各国更
加重视清洁能源,已愈发成为当今国际能源发展格
绿
放、高热值的能源属性,大规模、长周期的储能优
势,以及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正
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大国科
技与能源竞争的新高地。面对这一新能源领域的新
焦点,需做好政策配套,加强金融支持。但目前金
融支持绿氢产业还存在一些机制方面的短板亟待补
强。
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3年第 41 期(总第 496 期)
1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推动绿氢产业发展
在绿色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全球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已明显超过化石能
源领域(图 1)。各国更加重视清洁能源,已愈发成为当今国际能源发展格局新的
要趋势。氢能,尤其是绿氢,以其零排放、高热值的能源属性,大规模、长周期的储
能优势,以及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并逐渐成为大国科技与能源竞争的新高地。面对这一新能源领域的新焦点,需做好政
策配套,加强金融支持。但目前金融支持绿氢产业还存在一些机制方面的短板亟待补
强。
、全多国加大绿氢产的政持力,应重视这一
新形势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潜在影
电解水制绿氢技术诞生已超200 年,但由于绿氢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超过了
经济效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未能推动氢能实现规模化发展,历经两百年时间
不能演变为成熟产业。相比传统能源,使用氢能虽然有益于全球自然环境,但在技术
成熟前,氢能的经济成本明显高于传统能源。由于没有政府扶持,全球长期无法形成
氢能足够的市场需求,氢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几乎可忽略。此外,对于单个
企业氢能技术研发的路线复杂、风险巨大,投资未必有收益,失败却要独自承受全
部损失。两百年来,愿意投入资源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数量寥寥,氢能科技进步缓慢。
随着碳中和逐步成为国际共识,氢能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正在被世界所认可。
氢能不仅可作为清洁能源直接使用,还可成为重型交通工具、化工、冶金等高排放领
域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性解决方案,而且能够充当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跨地域、跨季节
储存的载体,协助解决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弃风”“弃光”等老大难问题(图 2)。
这些价值在过去得不到重视,但在碳中和背景下却已赢得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
近五年内随着各国纷纷提出中和目标,已有 30 多个国家制定或完善了氢能发展政
策,另有多个国家的氢能政策正在规划中。其中不仅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还包
括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和沙特、阿联酋等传统能源大国。一些国家政府大幅增加
2
2023年第 41 期(总第 496 期)
对氢能开发的支持力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
1:全球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投资 2:中国近年“弃风”率(%
资料来源:IEA,国家能源局
美国采取氢能全链条财税补贴政策。美国是全球提倡市场自由竞争、反对政府财
政补贴的领头国家。但也正是美国,2020 以来出台了《氢能发展规划》《通胀削减
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等政策,美国财政部、能源部和加州等地方政府
也纷纷公布措施,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对绿氢产业制储输用全链条提供财税补助。为绿
氢技术研发、绿氢生产、储氢设施建设、天然气管道掺氢改造、氢燃料电池厂投资、
租赁或购买燃料电池汽车、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对接蓝氢生产等全领域,提供直接补贴
或税收抵免。这些举措,在美国氢能龙头企业尚不能盈利的情况下,有力激发了绿氢
产业投资。例如2020 年以来美国电解水装机容量呈指数增长态势(图 3)。
欧盟则通过实施市场化定价机制为氢能产业扩展发展空间一方面,2019 欧盟
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该《方案》将绿氢全产业链纳入绿色金融范畴
意味着对绿氢全产业链企业的贷款发放、债券投资业务均可被归类为绿
。对于那些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或有绿色金融监管考核任务的金融机构而言,
将有力调动其支持绿氢产业链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2023 4月欧盟宣布将氢纳
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也就是俗称的碳关税。出口到欧盟的氢气如为
绿氢,则免征碳关税,而如果是灰氢,则要按照欧盟碳价格对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0
5
10
15
20
25
30
2014-06
2014-11
2015-04
2015-09
2016-02
2016-07
2016-12
2017-05
2017-10
2018-03
2018-08
2019-01
2019-06
2019-11
研究院2023年10月9日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中银研究产品系列完善金融支持体系,Ω推动绿氢产业发展*●《经济金融展望季报》在绿色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全球清●《中银调研》洁能源领域投资已明显超过化石能源领域。各国更●《宏观观察》加重视清洁能源,已愈发成为当今国际能源发展格●《银行业观察》局新的重要趋势。氢能,尤其是绿氢,以其零排●《国际金融评论》放、高热值的能源属性,大规模、长周期的储能优●《国别/地区观察》势,以及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大国科作者:陈卫东中国银行研究院技与能源竞争的新高地。面对这一新能源领域的新赵廷辰中国银行研究院焦点,需做好政策配套,加强金融支持。但目前金融支持绿氢产业还存在一些机制方面的短板亟待补电话:010–66591558强。签发人:陈卫东刘佩忠联系人:王静66596623电话:010–*对外公开**全辖传阅***内参材料宏观观察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推动绿氢产业发展在绿色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全球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已明显超过化石能源领域(图1)。各国更加重视清洁能源,已愈发成为当今国际能源发展格局新的重要趋势。氢能,尤其是绿氢,以其零排放、高热值的能源属性,大规模、长周期的储能优势,以及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正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大国科技与能源竞争的新高地。面对这一新能源领域的新焦点,需做好政策配套,加强金融支持。但目前金融支持绿氢产业还存在一些机制方面的短板亟待补强。一、全球多国加大对绿氢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应重视这一国际新形势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潜在影响电解水制绿氢技术诞生已超过200年,但由于绿氢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超过了经济效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未能推动氢能实现规模化发展,历经两百年时间仍不能演变为成熟产业。相比传统能源,使用氢能虽然有益于全球自然环境,但在技术成熟前,氢能的经济成本明显高于传统能源。由于没有政府扶持,全球长期无法形成对氢能足够的市场需求,氢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几乎可忽略。此外,对于单个企业,氢能技术研发的路线复杂、风险巨大,投资未必有收益,失败却要独自承受全部损失。两百年来,愿意投入资源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数量寥寥,氢能科技进步缓慢。随着碳中和逐步成为国际共识,氢能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正在被世界所认可。氢能不仅可作为清洁能源直接使用,还可成为重型交通工具、化工、冶金等高排放领域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性解决方案,而且能够充当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跨地域、跨季节储存的载体,协助解决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弃风”“弃光”等老大难问题(图2)。这些价值在过去得不到重视,但在碳中和背景下却已赢得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内随着各国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已有30多个国家制定或完善了氢能发展政策,另有多个国家的氢能政策正在规划中。其中不仅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还包括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和沙特、阿联酋等传统能源大国。一些国家政府大幅增加1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对氢能开发的支持力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图1:全球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图2:中国近年“弃风”率(%)3025201510502014-062014-112015-042015-092016-022016-072016-122017-052017-102018-032018-082019-012019-062019-11资料来源:IEA,国家能源局美国采取氢能全链条财税补贴政策。美国是全球提倡市场自由竞争、反对政府财政补贴的领头国家。但也正是美国,2020年以来出台了《氢能发展规划》《通胀削减法案》《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等政策,美国财政部、能源部和加州等地方政府也纷纷公布措施,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对绿氢产业制储输用全链条提供财税补助。为绿氢技术研发、绿氢生产、储氢设施建设、天然气管道掺氢改造、氢燃料电池厂投资、租赁或购买燃料电池汽车、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对接蓝氢生产等全领域,提供直接补贴或税收抵免。这些举措,在美国氢能龙头企业尚不能盈利的情况下,有力激发了绿氢产业投资。例如,2020年以来美国电解水装机容量呈指数增长态势(图3)。欧盟则通过实施市场化定价机制为氢能产业扩展发展空间。一方面,2019年欧盟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该《方案》将绿氢全产业链纳入“绿色金融”范畴,这意味着对绿氢全产业链企业的贷款发放、债券投资等业务均可被归类为“绿色金融”。对于那些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或有绿色金融监管考核任务的金融机构而言,这将有力调动其支持绿氢产业链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2023年4月欧盟宣布将氢纳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也就是俗称的“碳关税”。出口到欧盟的氢气如为绿氢,则免征碳关税,而如果是灰氢,则要按照欧盟碳价格对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2宏观观察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付费,这等于通过欧盟碳市场来对氢的环境效益定价。近年来欧盟碳价格持续攀升,2022年平均价已超过80欧元/每吨CO2,将氢纳入碳关税机制能够有力带动产业发展和投资。图3:2020年来美国电解水装机呈指数增长态势资料来源:EIA日本氢能汽车技术具有领先优势,成为我国纯电动汽车产业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绿氢技术开发正处于进行时,其最终影响还不得而知,但一旦实现突破,其可能成为颠覆性技术。目前我国在电动汽车方面已建立比较优势,主要是基于纯电动的锂电池技术。而日本企业占据氢燃料电池技术70%的专利,处于垄断性地位。其专利覆盖系统控制、高压氢气罐、电解质膜等多方面。一旦这方面技术成熟,将极大影响我国在纯电动车领域建立下的优势,对我国主导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冲击。各国政策措施正在改变绿氢技术发展生态。对比主要国家在技术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的领先地位和政策力度,我国如不加大政策扶持,不仅绿氢产业面临落后的风险,而且一旦失去这一战略高地,在全球新能源竞赛中也可能将丧失有利位置。二、我国金融在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布局上存在不均衡性,投向绿氢产业资金明显不足截至2022年,全国支持清洁能源产业的绿色贷款余额高达5.68万亿元(图4),3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2020-032020-06这还不包括大量已到期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绿色债券和股权融资。其中大部分资金2020-09流向了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推动风光电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相比之下,2020-12对绿氢产业的资金投放力度则明显不足。大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支持氢能产业的2021-03信贷政策指引。氢能领域的专属金融产品还比较少。造成这些问题,至少有以下三方2021-06面原因:2021-092021-12图4:清洁能源领域绿色贷款(亿元)2022-032022-06750002022-09650002022-12550002023-03450002023-063500025000资料来源:人民银行第一,国家财政对氢能全产业链支持力度不足,地方财政支持又存在不平均、不可持续的问题。财税补贴能够降低企业生产和研发成本、分担投资风险,从而引导金融投资。我国绿氢产业目前处于发展开局阶段,政府财政支持措施非常重要。在财政较为紧张的状况下,缺乏面向氢能全产业链的国家专项补贴,已有补贴项目的实际支持程度也比较有限。例如,我们曾调研过西北地区一处大型绿氢生产基地,财务人员反映在建设过程中申请了财政部大气污染防治补贴,原计划可获10亿元,但实际到账只有2亿元。近年来,地方政府在支持氢能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5个省、80多个地市计划布局氢能版图,这有助于促进氢能产业全国多点开花。但由此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一方面,不利于推动产业链协调发展。氢能产业链布局具有地域性。东部地区,4宏观观察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特别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集中了超过300家规模以上氢能企业,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产业链方面较为发达。当地政府财力相对宽裕,补贴重点自然会落在本地区优势产业上,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低水平同质化建设,导致结构性产能过剩。而在风能、太阳能丰富的西部等地区,适宜发展绿氢制备,但当地政府由于财政拮据,难以提供充足资金扶持。各地激励措施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资金的流向。例如,近年来氢燃料电池领域企业吸收了大部分的氢能风险投资资金(图5),而质子膜等高端电解槽领域企业所获投资则相对有限,这将不利于氢能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图5:燃料电池在2023年上半年氢能企业融资中占比过半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下游应用电解槽等制氢设备及零部件氢储运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支持的可持续性也面临挑战。财税补贴不是无限期的,但也不能过早退出。应延续至产业突破发展“临界点”,在技术较为成熟、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逐步退出,这才有利于形成产业竞争优势,而过早退出则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在全球各国政府都在加大对氢能产业支持背景下,我国政府支持力度的强弱则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全国性难题(图6),即使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财政也要开始过“紧日子”。目前氢能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地方财政还能补贴的起。但当几年后到了产业做大、但又不足够大,技术有所进步、却又不足够成熟的时候,如果地方财政吃紧、补贴政策难以为继,产业长远发展就会遇到难关,这也将影响金融投资机构的预期和信心。5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2017-122018-04图6: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不断加重2018-082018-12140%2019-04130%2019-08120%2019-12110%2020-04100%2020-082020-1290%2021-0480%2021-0870%2021-1260%2022-0450%2022-082022-12资料来源: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23-04第二,氢能产业不能进入碳市场,环境效益无法转变为经济效益。从国际经验来看,已有一些探索和实践,试图通过碳市场为氢能的环境效益提供经济补偿。例如,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下,根据特定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方法学,能够计量驾驶氢能汽车相比驾驶传统燃油汽车的碳减排量,再将减排量转化为碳信用,在碳市场中向高排放企业出售,使购车消费者能够一边开车一边挣钱。而在我国,相关机制还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可被视为中国版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与联合国CDM机制下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减排场景相似,我国也可开发氢能利用方法学,核算碳减排量,转化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配额并在碳市场销售。目前,我国CCER市场中的方法学均是2017年前申报并批准的。由于当时氢能还未得到广泛重视,目前CCER市场主要涵盖风电和光电开发、林业碳汇、沼气利用等,没有氢能一席之地。这一空白导致金融支持氢能失去了一大有力抓手。近年来,金融针对CCER项目开展了丰富的创新与实践。例如,全国各省区都有植树造林任务,但林农如果不砍树、只种树,无法获得经济收入。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把植树造林每年吸收的CO2量转化为CCER核证减排配额,林农就能靠卖碳汇配额挣钱。金融机构估算未来的碳汇收入,开发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向林农提供启动资金,使林农有钱买得起更多树苗、能够扩6宏观观察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大植树面积,形成绿色金融与林业碳汇相互促进的内生发展模式。但这一模式,由于碳市场尚未覆盖氢能,还无法移植到氢能产业中来。第三,对氢能全产业链的支持尚未完全纳入绿色金融监管考核中。近年来,监管机构相继推出多项政策和指导意见,有力推动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以国有大行为代表,金融业积极担当社会责任、认真落实监管要求,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从量来看,绿色贷款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长,远超全国贷款12%左右的平均增速(图7)。到2023年6月,全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27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也超过1.8万亿元,两项数字均居全球前列。从价格来看,据我们调研,目前大量贷款涌入绿色领域,带动利率快速下行,整体来看绿色贷款利率低于商业银行全部贷款的平均利率,特别是在清洁能源领域,绿色贷款的价格优惠尤其明显。总体而言,绿色金融具有资金量大、利率成本低的优点,对绿色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图7:绿色贷款增速远超全部贷款增速(%)454035302520151050绿色贷款增速全部贷款增速资料来源:人民银行要得到绿色金融支持,前提是融资项目必须列入国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界定了哪些产业和项目可被认定为“绿色”。在该目录基础上,金融监管部门又出台了《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和《绿7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金融机构只有支持目录中的产业,才可被统计为绿色金融业务。氢能产业链中的多类产业开发,目前未被纳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导致相关金融支持不能被视作绿色金融。2019年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只涉及了加氢、储氢、燃料电池等环节中的部分内容,远未涵盖整个产业链。例如即使企业主营产品为制绿氢电解槽,也只能被视为普通制造业项目。这就造成目前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没有覆盖氢能产业全链条,影响了金融机构支持的力度。三、应如何实现金融支持绿氢产业的突破第一,针对当前各国在绿氢产业领域采取的政策措施,我国应适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氢能等绿色产业具有良好成长前景。建议增加中央预算内氢能领域投资规模,提高对西部等地方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定向扶持。统筹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制储输用各环节关键领域,以补贴、贴息、税费优惠、政府购买等适当方式提供资助。加大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担保对氢能各环节的政策倾斜,发挥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产业链均衡发展,防范部分领域出现产能过剩。第二,推动碳市场交易助力氢能产业发展。2023年全国CCER市场将重新启动并征集新的碳减排方法学。4月北京已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未来有望被全国碳市场接纳。此外,化工和冶金等领域应用绿氢、天然气掺氢、氢燃料电池船舶和飞机等诸多领域,也有开发方法学、进入全国碳市场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不断融入碳市场,金融机构可围绕核证自愿减排配额,开发收益权质押贷款、资产证券化、自愿减排配额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第三,将绿氢全产业链纳入绿色产业目录,打造全产业链绿色金融服务体系。2023年3月,国家发改委对《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修订并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其中新增了氢能全链条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环节,这对氢能产业是重要利好(表1)。未来随着新版《指导目录》落地,绿氢全产业链将同时横跨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国家战略,还可兼顾乡村振兴、西部开发等国家大局规划,8宏观观察2023年第41期(总第496期)应成为金融支持的重点。围绕资本市场,应积极推动私募、风投、证券基金等机构参与氢能企业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股票、REITs等方式融资。在信贷领域,银行业应加大对氢能全产业链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针对绿氢制备、加氢站、输氢管道、燃料电池汽车等开发信贷产品,围绕氢能技术研发建立专项投贷联动机制、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表1:《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新增氢能产业多项环节领域具体项目船用和飞行器包括利用液化天然气(LNG)、电池、甲醇、氢等船用绿色动力装备制造,以装备制造及提升船舶能效水平、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有关动力系统和设备制造电动、氢动力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动力飞行器制造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氨)、氢电耦合、氢气安全高效储存、加氢站、氢燃料电池运行维护、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发电和氢能应用等设施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和运营。需符合《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氢系统安全的基建设和运营本要求》(GB/T29729)、《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要求》(GB/T19774)、《氢气储存输送系统》(GB/T34542)、《液氢贮存和运输技术要求》“制储输用”(GB/T40060)、《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加氢站技术规范》(GB50516)、《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GB/T29123)、《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系统》(GB/T27748)等国家、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包括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碱性电解槽、PEM电解槽、SOEC电解槽、AEM电解槽、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装备,以及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固态、深冷全链条装备制造高压、有机液体等形态的氢储运所需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管道、氢气阀门等装备制造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9userid:73968,docid:142418,date:2023-10-11,sgpjbg.com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