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
中国碳期货国际交易的法律适用
[摘 要]目前,中国碳期货国际交易有两种模式,一是碳期货交易所并购,二是碳期货品种联网交
易。相比碳期货交易所并购模式,碳期货品种联网交易模式更有可能促使中国碳期货国际化的
目标实现。但当前的中国碳期货制度面临缺少境外碳交易法律认可的期货品种、市场准入规则
阻碍国际交易、碳期货跨境监管与合作存在阻碍等挑战。因而,需要从构建碳期货国际交易的框
架协议,发展碳信用跨境抵消机制,适当放开投资者准入规则,推动中国碳期货监管法律域外适
用等方面完善碳期货制度,促进中国碳期货交易的国际化。
[关键词]“双碳”目标;碳期货;国际交易;碳排放权
[DOI 编号]10.14180/j.cnki.1004-0544.2022.05.014
[中图分类号]D912.28;D91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22)05-0117-11
作者简介:李松洋(1992—),男,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学博士研究生。
□李松洋
(武汉大学 国际法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了履行国际
责任,展现大国担当,承诺到 2030 年前实现碳达
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
[1]。经实
证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有效提高中国的碳
减排效率[2](p20),但碳交易市场实质是传递碳资产的
价格信号[3](p132)。尽管全球尚未出现统一的碳交易
市场,但是国际碳交易规则与国内碳交易规则互
为影响[4](p120)。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有序地发
展离不开市场定价机制和政府定价机制,这两种
机制的协同推进需要法律的保障[5](p32)。因此,国际
碳资产的价格受到碳交易规则和机制的影响。进
而,全球呈现出一种国际法主体凭借自身碳交易
市场机制,试图塑造国际碳交易规则体系和抢夺
碳资产定价权的趋势[6](p103-104)。诸如欧盟正试图通
过调整碳税、扩大碳交易市场范围、修订碳交易规
则,来完善碳资产定价机制[7](p184-186);以国际民航组
织、国际海事组织等代表性行业组织所发起的国
际碳交易机制,加剧了国际碳资产定价权的争
夺[8](p61)。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碳资产的价格受到国
际碳期货价格影响,但国际碳期货市场却存在较
大的不确定性[9](p78)。中国正在探索如何构建国内
碳期货市场[10](p142-143)。发展碳期货市场可以有效对
冲国际碳期货市场风险,开放中国碳期货市场可
以为中国建立碳期货国际定价中心创造有利条
件[11](p99-104)。所以,中国在发展国内碳期货市场的同
时,需要研究如何促进碳期货的国际化。笔者以
| | 2022.05 ·社会与法治·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