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全球竞争格局及政策导向对我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影响几何?VIP专享VIP免费

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报告
2023 09 19
及新能源
全球争格局及政策导向对我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影响几何?
股票
股票
投资
EPS
(元)
PE
代码
名称
评级
2023E
2024E
2023E
002074.SZ
高科
增持
0.51
0.83
46.51
002594.SZ
比亚迪
增持
9.89
14.15
25.01
09868.HK
汽车-W
增持
9.56
15.82
7.53
来源: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达峰、碳中和政策明确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空传统燃油车排放的尾
不仅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更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为应对气候
化,联合国牵头各成员国2015 签署了《巴黎协议,该协议旨在大幅
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并要求各成员国拿出切实的行动方案。因此,推
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产业升级过渡,对于减轻气污染造成的温室
效应具有迫切的必要性截至 2022 全球新能源车的整体市占率仅10%
右,距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较大的距离,行业中长期发展空间广
阔。
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逾 30%车企出海放量势在必在多项产
促进政策的轮番助力下,根据乘联会相关数据显示2022 我国新能源车
渗透率已达 27.6%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5%标。2023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达309 辆,同比增长 37.3%透率
创新高达到 32.4%亚迪、吉利、小鹏汽车等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
代表的各家新能源车企在立足国内稳扎稳打的同时,已有能力在新能源时
以三电技术为抓手,汽车制造领域弯道超(燃油车)眼海外为企业
的长远发展寻新增点。
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西北美市场可拓展空间较大。根据各国的资源
赋特征和经济发达程度,全球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北欧
区基于其国策引导,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视都显著高于
界其他地区,且该地区普遍电力资源丰富、居民用电价格可负担。而西欧
美等传统汽车制造业较为发达地区对于新能车这一新型事物的接受相对
后,且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需妥善解决原有大量的燃油车相关劳动就业岗位
安置问题。故料在中短期内,历史包袱较少、轻装上阵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西市场的可拓展空间较大,并可在北欧地区持续发力。
海合作模式多样,因地制宜凸显中国车企软技能与硬实力。目前,中国车
出海的主要模式以当地建厂、经销商合品牌直营及技术输出为主。采
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车企本身的实力与具体出海地区的实际情况。相较于
较为成熟的当地建厂及经销商模式,牌直营需要中国车企本身品牌力的
期沉淀和核产品实力验证;新能源车企技术输出、以技术换市场的新
我国新能源车企的软实力。
美国 IRA 与欧《新电池法或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美国 IRA
案及欧洲新电池法所造成的贸易壁垒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对我国新能源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行业走势
作者
分析师 梅芸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22100001
邮箱:meiyun@cgws.com
相关研究
1《第 500 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达成,多品牌梯度布
局雏形初现—比亚迪公司动态点评》2023-09-05
2《单月销量终再破万,“大鹏”携手志在千里—小
鹏汽车公司动态点评》2023-08-1
3《出海前景光明,自研启晨电池续航里程高—国轩
高科公司动态点评》2023-05-29
2《政策推动风电工程建设及验证应用,海风全产业链
景气度有望回暖—风电周报(9.4-9.10)》 2023-09-14
-20%
-16%
-12%
-9%
-5%
-1%
3%
7%
2022-09 2023-01 2023-05 2023-09
电力设备及新能
沪深300
行业深度报告
P.2 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企的出海形成一定的障碍,需要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与交流磨合来克服各种
知的困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进一步通过追加细则
层加码的潜在困扰。因此,我国新能源车企出海面临着较高的政策不确定
发展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的可能。
投 资
重视我国新能源头部车企比亚迪的投资机会2023 8月,比亚迪第 500
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公司作为
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推动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
视有能力向海外车企进行技术输出的新能源车企,如小鹏汽车的投资
机会。2023 7月,小鹏汽车宣布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
伴关系,战略技术合作的目标是利用双方的互补优势,建立长期双赢的战
略合作关系。将在多个领域探索其他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未来电动车
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
视有能力在北美及欧洲当地设厂的动力电池厂,如国轩高科的投资机
会。2023 6月,在经过长达数月的国家安全审查后,国轩高科的美国
子公司 Gotion Inc 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批准,得以继续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
电池工厂。密歇根州向 Gotion Inc 提供了 7.15 亿美元的激励方案,其中包
括价值 5.4 亿美元的 30 年税收减免和两笔总计 1.75 亿美元的直接拨款,
帮助国轩高科美国工厂建设。
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车车型迭代升级较快、单一车型受细
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赛道竞争激烈、研发投入时间长,成本高、地缘政治
因素影响。
1ZDWzQqNnOpOpRtQsPoRnMaQaO9PmOpPpNmPkPpPyRiNmOrR8OoPmNxNoMzQwMpOrQ
行业深度报告
P.3 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目录
1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明确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空间 ........................................................................................ 6
1.1 联合国碳达峰、碳中和倡议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 6
1.2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碳达峰、碳中和具体实施路径 ........................................................................... 6
1.3 新能源汽车助力全球碳达峰、碳中和事业推进 ........................................................................................ 7
2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逾 30%,头部车企出海拓圈势在必行 ............................................................................ 8
2.1 多轮政策共促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2023 年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 8
2.2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渗透率逐年提升,头部车企二八效应显著 .................................................................. 12
2.3 比亚迪立足国内业务,积极出海布局 ..................................................................................................... 14
2.4 小鹏、零跑以技术换市场,新能源时代为国争光.................................................................................... 15
2.5 吉利依托品牌收购,海外高端市场王者.................................................................................................. 16
2.6 上汽、广汽,老牌合资品牌先发优势十足 .............................................................................................. 17
2.7 奇瑞性价比为先,低调出海二十年......................................................................................................... 19
2.8 长安、长城燃油车强者,出海正当时 ..................................................................................................... 20
3 北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西欧北美市场可拓展空间较大 ............................................................................... 22
3.1 以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 50%............................................................................. 22
3.1.1 以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各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及相关政策............................................................... 22
3.1.2 北欧地区主流车型与未来发展展望 .............................................................................................. 22
3.2 西欧各国渗透率及相关政策 .................................................................................................................. 23
3.2.1 欧洲议会通过 2035 年禁售燃油车协议 ......................................................................................... 23
3.2.2 德国作为老牌汽车工业国,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24
3.2.3 英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欧各国新能源渗透率增速放缓 .................................................... 25
3.2.4 西欧地区主流车型与未来发展展望 .............................................................................................. 26
3.3 北美地区渗透率及相关政策 .................................................................................................................. 26
3.3.1 美国和加拿大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及相关政策 ................................................................................ 26
3.3.2 美国和加拿大的主流车型与未来发展展望.................................................................................... 27
4出海合作模式多样,因地制宜凸显中国车企软技能与硬实力............................................................................. 27
4.1 自主建厂 ............................................................................................................................................... 27
4.2 与当地企业联营,多以经销商合作为主.................................................................................................. 29
4.3 技术输出,反向合资以技术换市场......................................................................................................... 31
5.美国 IRA 法案与欧洲《新电池法》或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 ................................................................. 31
5.1 IRA 旨在促进美国当地新能源车企发展,随时间推移逐渐加码............................................................... 31
5.1.1 IRA 主要限定性条款鼓励北美地区新能源车企本土化 .................................................................. 31
5.1.2 2023 年后新增条款进一步收紧新能源车企本土化时间窗口 ......................................................... 32
5.2 欧洲《新电池法》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 33
5.3 欧美相关政策对我国新能源车出口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在当前时间节点可控 ............................................. 33
6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中国车企任重道远 ............................................................................................. 35
6.1 全球车企三足鼎立,我国龙头车企比亚迪后来居上 ................................................................................ 35
6.2 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 36
6.2.1 出海优势 .................................................................................................................................... 36
6.2.2 出海劣势 .................................................................................................................................... 37
6.2.3 出海机会 .................................................................................................................................... 37
6.2.4 出海挑战 .................................................................................................................................... 37
7 投资建议 ......................................................................................................................................................... 37
8 风险提示 ......................................................................................................................................................... 3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2023年09月19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全球竞争格局及政策导向对我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影响几何?股票股票投资EPS(元)PE代码名称评级2023E2024E2023E2024E002074.SZ国轩高科增持0.510.8346.5128.58002594.SZ比亚迪增持9.8914.1525.0117.4809868.HK小鹏汽车-W增持9.5615.827.534.55资料来源: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明确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空间。传统燃油车排放的尾气不仅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更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为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牵头各成员国于2015年签署了《巴黎协议》,该协议旨在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并要求各成员国拿出切实的行动方案。因此,推动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产业升级过渡,对于减轻空气污染造成的温室效应具有迫切的必要性。截至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的整体市占率仅为10%左右,距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较大的距离,行业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逾30%,头部车企出海放量势在必行。在多项产业促进政策的轮番助力下,根据乘联会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达27.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达到309万辆,同比增长37.3%,渗透率再创新高达到32.4%。以比亚迪、吉利、小鹏汽车等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为代表的各家新能源车企在立足国内稳扎稳打的同时,已有能力在新能源时代以三电技术为抓手,在汽车制造领域弯道超车(燃油车),放眼海外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寻求新增长点。北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西欧北美市场可拓展空间较大。根据各国的资源禀赋特征和经济发达程度,全球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北欧地区基于其国策引导,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视都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且该地区普遍电力资源丰富、居民用电价格可负担。而西欧北美等传统汽车制造业较为发达地区对于新能源车这一新型事物的接受相对滞后,且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需妥善解决原有大量的燃油车相关劳动就业岗位的安置问题。故料在中短期内,历史包袱较少、轻装上阵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在西欧北美市场的可拓展空间较大,并可在北欧地区持续发力。出海合作模式多样,因地制宜凸显中国车企软技能与硬实力。目前,中国车企出海的主要模式以当地建厂、经销商合作、品牌直营及技术输出为主。采用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车企本身的实力与具体出海地区的实际情况。相较于已较为成熟的当地建厂及经销商模式,品牌直营需要中国车企本身品牌力的长期沉淀和核心产品的实力验证;新能源车企技术输出、以技术换市场的新模式更彰显我国新能源车企的软实力。美国IRA法案与欧洲《新电池法》或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美国IRA法案及欧洲新电池法所造成的贸易壁垒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对我国新能源强于大市(维持评级)行业走势作者分析师梅芸执业证书编号:S1070522100001邮箱:meiyun@cgws.com相关研究1、《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达成,多品牌梯度布局雏形初现—比亚迪公司动态点评》2023-09-052、《单月销量终再破万,“大鹏”携手志在千里—小鹏汽车公司动态点评》2023-08-13、《出海前景光明,自研启晨电池续航里程高—国轩高科公司动态点评》2023-05-292、《政策推景气度有望-20%-16%-12%-9%-5%-1%3%7%2022-092023-012023-052023-09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沪深300行业深度报告P.2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车企的出海形成一定的障碍,需要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与交流磨合来克服各种未知的困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进一步通过追加细则层层加码的潜在困扰。因此,我国新能源车企出海面临着较高的政策不确定性,不排除发展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的可能。投资建议:重视我国新能源头部车企比亚迪的投资机会。2023年8月,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重视有能力向海外车企进行技术输出的新能源车企,如小鹏汽车的投资机会。2023年7月,小鹏汽车宣布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技术合作的目标是利用双方的互补优势,建立长期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将在多个领域探索其他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未来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重视有能力在北美及欧洲当地设厂的动力电池厂,如国轩高科的投资机会。2023年6月,在经过长达数月的国家安全审查后,国轩高科的美国子公司GotionInc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批准,得以继续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电池工厂。密歇根州向GotionInc提供了7.15亿美元的激励方案,其中包括价值5.4亿美元的30年税收减免和两笔总计1.75亿美元的直接拨款,帮助国轩高科美国工厂建设。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车车型迭代升级较快、单一车型受细分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赛道竞争激烈、研发投入时间长,成本高、地缘政治因素影响。1ZDWzQqNnOpOpRtQsPoRnMaQaO9PmOpPpNmPkPpPyRiNmOrR8OoPmNxNoMzQwMpOrQ行业深度报告P.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内容目录1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明确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空间........................................................................................61.1联合国碳达峰、碳中和倡议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61.2各国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碳达峰、碳中和具体实施路径...........................................................................61.3新能源汽车助力全球碳达峰、碳中和事业推进........................................................................................72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逾30%,头部车企出海拓圈势在必行............................................................................82.1多轮政策共促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2023年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82.2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渗透率逐年提升,头部车企二八效应显著..................................................................122.3比亚迪立足国内业务,积极出海布局.....................................................................................................142.4小鹏、零跑以技术换市场,新能源时代为国争光....................................................................................152.5吉利依托品牌收购,海外高端市场王者..................................................................................................162.6上汽、广汽,老牌合资品牌先发优势十足..............................................................................................172.7奇瑞性价比为先,低调出海二十年.........................................................................................................192.8长安、长城燃油车强者,出海正当时.....................................................................................................203北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西欧北美市场可拓展空间较大...............................................................................223.1以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223.1.1以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各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及相关政策...............................................................223.1.2北欧地区主流车型与未来发展展望..............................................................................................223.2西欧各国渗透率及相关政策..................................................................................................................233.2.1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禁售燃油车协议.........................................................................................233.2.2德国作为老牌汽车工业国,转型之路任重道远.............................................................................243.2.3英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欧各国新能源渗透率增速放缓....................................................253.2.4西欧地区主流车型与未来发展展望..............................................................................................263.3北美地区渗透率及相关政策..................................................................................................................263.3.1美国和加拿大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及相关政策................................................................................263.3.2美国和加拿大的主流车型与未来发展展望....................................................................................274出海合作模式多样,因地制宜凸显中国车企软技能与硬实力.............................................................................274.1自主建厂...............................................................................................................................................274.2与当地企业联营,多以经销商合作为主..................................................................................................294.3技术输出,反向合资以技术换市场.........................................................................................................315.美国IRA法案与欧洲《新电池法》或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315.1IRA旨在促进美国当地新能源车企发展,随时间推移逐渐加码...............................................................315.1.1IRA主要限定性条款鼓励北美地区新能源车企本土化..................................................................315.1.22023年后新增条款进一步收紧新能源车企本土化时间窗口.........................................................325.2欧洲《新电池法》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335.3欧美相关政策对我国新能源车出口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在当前时间节点可控.............................................336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中国车企任重道远.............................................................................................356.1全球车企三足鼎立,我国龙头车企比亚迪后来居上................................................................................356.2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366.2.1出海优势....................................................................................................................................366.2.2出海劣势....................................................................................................................................376.2.3出海机会....................................................................................................................................376.2.4出海挑战....................................................................................................................................377投资建议.........................................................................................................................................................378风险提示.........................................................................................................................................................38行业深度报告P.4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目录图表1:各国碳中和政策汇总........................................................................7图表2:2017-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市场份额.....................................................8图表3:2017-2022年BEV和PHEV占比...............................................................8图表4:2009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10图表5:政策支持汽车企业加快开拓海外市场.........................................................11图表6:我国乘用车出口陆续超过德国和日本.........................................................12图表7:我国乘用车出口保持高增速.................................................................12图表8:我国新能源车年零售销量和渗透率逐年提升...................................................13图表9:2023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平稳恢复......................................................13图表10:插混销量增速远超纯电....................................................................13图表11:新能源市场中插混份额不断提升............................................................13图表12:自主PHEV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主流合资品牌市占率有所下降...................................14图表13:比亚迪市占率稳居第一....................................................................14图表14:新势力车企新能源车市占率变化............................................................14图表15:比亚迪月度海外销量数据(辆)............................................................15图表16:吉利旗下品牌众多........................................................................16图表17:沃尔沃销量主要分布在中国及欧美地区......................................................17图表18:2022年吉利六款车入选欧洲电车销量TOP50..................................................17图表19:上汽拥有众多合资公司及海外子公司........................................................17图表20:广汽与国际知名车企不断深化合作..........................................................18图表21:上汽出口量和出口占比持续上升............................................................19图表22:上汽、广汽新能源销量快速提升............................................................19图表23:2023H1奇瑞出口海外分布.................................................................20图表24:2022年奇瑞出口TOP5车型海外销量........................................................20图表25:长城皮卡在细分市场处于龙头地位..........................................................21图表26:长城皮卡出口占我国皮卡出口40%-50%......................................................21图表27:长安自主品牌出口占比65%以上............................................................21图表28:2020-2022年北欧三国新能源汽车当年销量在汽车整体销量中占比..............................22图表29:2023年挪威BEV销量(辆)...............................................................23图表30:2023年瑞典BEV销量(辆)...............................................................23图表31:2020-2022年德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4图表32:2020-2022年西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6图表33:2020-2022年北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7图表34:东南亚、欧洲、拉美等地区的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快速增长......................................28图表35:国内主要车企海外建厂布局(不完全统计)..................................................28图表36:国内车企出海印度受阻....................................................................29图表37:传统老牌车企的海外经销/合作(不完全统计)...............................................30图表38:蔚来和小鹏的出海布局....................................................................31图表39:动力电池关键矿物质原材料比例要求时间线..................................................32图表40:动力电池关键部件生产组装价值比例要求时间线..............................................32图表41:各车型零售价格上限(全新车辆)..........................................................32图表42:消费者家庭收入上限(全新车辆)..........................................................32图表43:各车型零售价格上限(二手车辆)..........................................................32图表44:消费者家庭收入上限(二手车辆)..........................................................32行业深度报告P.5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45:新能源车月度出口销量占比(2022-2023.7)..................................................34图表46:新能源车月度出口金额占比(2022-2023.7)..................................................34图表47:各类车型月度平均出口单车价格(2022-2023.7)..............................................35图表48:全球新能源车企市场份额(2021Q2-2023Q2).................................................36图表49:2023Q2全球前十车企当季市占率...........................................................36图表50:2022年全球及部分区域新能源车车型偏好...................................................37行业深度报告P.6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1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明确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空间1.1联合国碳达峰、碳中和倡议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署标志各国将在联合国的带领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一跨越国界的全球性挑战。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排放的温室气体无视国界的特性,唯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才能真正应对这一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1992年5月9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截至2023年7月,共有198个缔约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巴黎协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分阶段的具体行动方案。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各国领导人于2015年12月出席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在此次会议上签署了《巴黎协议》。该协议对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制作出安排,标志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巴黎协定》旨在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措施。《巴黎协定》以五年为一个周期。自2020年以来,每个国家都在提交一份国家气候行动计划,被称为国家自主贡献,或者简称为NDC。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在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计划中,各国传达了他们将采取的行动,以建立适应气温变化影响的复原力,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巴黎协定》还强调了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资金援助责任,同时首次鼓励其他国家自愿捐款,以解决缓解气候变化所需的巨额资金需求,从减排到适应都需大规模投资。传统燃油车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已波及全球,向新能源汽车升级转型势在必行。当传统燃油车燃烧化石燃料制成的汽油时,会直接释放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到空气中。长时间或高浓度暴露情况下,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还与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紧密相连。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数据,2021年,燃油车辆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美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29%,是美国排放量的最重要贡献者。在英国,交通运输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2023年,普通燃油车平均每公里产生约164克二氧化碳,而柴油车平均每公里排放量约为170克。均远高于新能源车的每公里排放量。因此,推动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过升级转型,对于降低空气污染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不仅可以显著减少机动车辆排放所产生的有害物质,还有助于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1.2各国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碳达峰、碳中和具体实施路径欧盟成员国正在制定新法规,力争到2030年将排放量减少至少55%,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外,今年三月,欧盟为新车和面包车制定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旨在降低道路运输排放,为汽车业的零排放转型提供动力,同时促进行业不断创新。从2035年起,新车和面包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实现100%减少,而欧盟也将在同年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挪威在2021年发布了《气候行动方案》。为了大幅减排,挪威政府近几年来一直在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税,此外还取消了一些降低的税率和豁免。并且政府还在航运等行业开发新技术,以降低排放量。德国在2019年发布了《联邦气候变化法》,规定到2045年,温行业深度报告P.7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室气体排放量应减少到温室气体净中性,2050年之后,德国将实现温室气体负排放。英国在2021年制定了交通脱碳计划,计划在五年内投资二十亿英镑,实现到2030年城镇中一半的出行是自行车或步行,从而有效降低排放。同样,意大利和法国也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发布了《国家能源和气候综合计划》,共同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美国计划遵守《巴黎协议》的倡导,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在此框架下,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也在去年提出计划,旨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该计划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构建100%清洁能源电网,以争取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加强碳去除和固存,保护居民免受有害石油钻探的影响。加拿大交通部也在2021年宣布了到2035年实现零排放的目标,以此应对气候变化。并且加拿大政府致力于与美国轻型汽车温室气体排放法规保持一致,支持北美汽车行业向零排放汽车的过渡。这不仅有助于达成加拿大的气候变化目标,还能确保加拿大和美国工人都能从这一全球转变中获得经济利益。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决心,通过各自的政策和计划,各国都在努力减少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为全球创造更可持续、更绿色的未来。图表1:各国碳中和政策汇总资料来源:各国家地区相关政策政府网站、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1.3新能源汽车助力全球碳达峰、碳中和事业推进2017-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市占率显著提升。自2017年起,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平稳增长,直到2020年增速开始明显加快。截至2022年,全球纯新地区发布时间主要内容燃油车退出时间挪威2021.12025年起,所有新型乘用车、小型货车以及公交车实现净零排放。2025年欧盟2022.12035年开始在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2035年瑞典2021.42045年前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2030年前实现交通运输部门减排70%的目标。2030年美国2021.11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2050年英国2021.72030年前停止销售以汽油和柴油为动力的新车,2035年前实现所有销售的新车零排放。2035年法国2020.32050年实现碳中和。2040年意大利2019.122050年将排放量减少到气候中和。2035年中国2021.1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2060年德国2019.112050年达到温室气体排放中和。2050年澳大利亚2022.7从2035年开始淘汰轻型内燃机汽车,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2035年加拿大2021.62035年起禁止销售燃油新车和轻型卡车,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2035年日本2020.1到2035年禁售传统燃油车、新销售的新型车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2035年韩国2021.9到2035年逐步停止销售新型内燃机汽车的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2035年泰国2022.112050年实现碳中和,2065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2035年马来西亚2021.9205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未公布俄罗斯2021.1206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减少80%的目标。未公布行业深度报告P.8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能源汽车的总交付量超1000万辆,同比增长55%,在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占比跃升至13%,较2017年(1.3%)提升约12个百分点。图表2:2017-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市场份额资料来源:EVVolumes、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2017-2022,纯电车型在新能源车市场中的占有率常年远高于混动车型。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中插混车型的市场份额为27%,略低于2021的29%,仍在30%左右徘徊。图表3:2017-2022年BEV和PHEV占比资料来源:EVVolumes、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2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逾30%,头部车企出海拓圈势在必行2.1多轮政策共促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2023年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我国对电动汽车的认可程度高,出台政策多,发展重点从鼓励规模化发展转变为加速产业结构升级。2009年我国推出“十城千辆”目标工程,在国内10个大、中城市推广千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并建立相应的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开启1.30%2.20%2.50%4.20%8.30%13%0%2%4%6%8%10%12%14%02004006008001000120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万辆)新能源车市场份额67%75%75%70%71%73%33%25%25%30%29%27%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BEV占比PHEV占比行业深度报告P.9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新阶段,并带动有效的车用动力锂电池的市场需求规模快速扩张。2010年以来,我国陆续推出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车联网建设等多项国家及地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朝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近几年,我国在保障补贴平稳退坡和延续免征车辆购置税的同时通过落实更加严格的双积分政策、开展智能化试点等方式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市场化竞争。配套设施方面,政策也支持强化铁路运输配套、完善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改造配套电网带动基础设置建设,以促进新能源汽车全面普及。补贴退坡背景下磷酸铁锂电池重获市场青睐。2016年12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首次将电池能量密度纳入补贴参考指标,磷酸铁锂电池因电池能量密度较低无法满足“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的补贴标准而无法获得政策补贴,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逐渐成为市场主流。2017年以来,在政策引导下,我国汽车能量密度、续航里程等多项性能显著提升,本土动力电池厂快速发展并对外资企业形成一定冲击。2019年以来,随着新能源车补贴逐步退坡、疫情及俄乌冲突导致上游原料价格暴涨以及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技术,成本较低、性能提升的磷酸铁锂电池重新获得市场青睐。行业深度报告P.10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4:2009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资料来源:中央政府网站,工信部,财政部,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发布时间部门文件内容2009年2月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财政补贴: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2010年5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通知》财政补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补助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2012年6月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目标规划: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2014年8月财政部、税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免征购置税: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15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补贴退坡: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2015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年)》智能化:到2018年,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1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要求:设置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门槛,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2018年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要求:提高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05Wh/kg,105(含)-120Wh/kg的车型按0.6倍补贴,120(含)-140Wh/kg的车型按1倍补贴,140(含)-160Wh/kg的车型按1.1倍补贴,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按1.2倍补贴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智能化:分阶段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第一阶段,到2020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第二阶段,2020年后,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将全面建成,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2019年3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要求: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125(含)-140Wh/kg的车型按0.8倍补贴,140(含)-160Wh/kg的车型按0.9倍补贴,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按1倍补贴补贴退坡:降低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补贴标准,分段释放调整压力,2019年补贴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化: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延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补贴要求:2020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补贴退坡:2021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公共交通等领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2021年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2020年10月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目标规划: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智能化: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2020年1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要求:2021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补贴退坡: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公共交通等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2021年1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要求:2022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公共交通等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智能化:遴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对通过准入试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试点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自动驾驶功能要求达到3级驾驶自动化和4级驾驶自动化功能2023年1月国家铁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铁路运输配套:支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铁路运输需求、积极鼓励开展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业务,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促进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车物流成本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共交通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5年;通过试点,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80%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宣传服务2023年6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以“三中心”等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以及交通枢纽、驻车换乘等公共停车场为重点加快建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2023年6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免征购置税: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2023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积分计算:调整新能源车型积分计算方法:将新能源乘用车标准车型分值平均下调40%左右,并相应调整了积分计算方法和分值上限燃料消耗:考虑未来碳管理需要,增加企业平均碳排放水平公示要求行业深度报告P.11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优化,我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加快海外市场布局,通过海外建厂、联合海外销售渠道、独立建设海外销售渠道等方式加快市场开拓。我国汽车出口实现跨越式增长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1)国家出台政策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2017年4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若干家中国汽车品牌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强,中国品牌汽车实现全球化发展布局。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汽车产品出口战略,针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运输保障、金融服务、海外售后服务等薄弱环节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以加快市场开拓;(2)海外市场因疫情所致供应链短缺为我国汽车出口带来良好机遇;(3)技术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出口优势明显。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不断进步,动力电池已基本解决续航里程、安全、寿命等关键问题,能量密度等核心指标持续改善,与整车产品匹配性越来越好。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2022年,RCEP的签署促进中国-东盟汽车贸易规模和投资合作不断提升,上汽、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积极开拓东盟市场,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和马来西亚成为东盟的主要目标国家。东盟电动汽车产业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但市场潜力巨大,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这将为我国电动汽车出口带来新机遇。此外,202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通过完善金融支持、营销服务和产业合作等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图表5:政策支持汽车企业加快开拓海外市场资料来源:商务部,乘联会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202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由于世界疫情冲击和特斯拉国产,2020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实现巨大销量突破。2022年我国乘用车出口267万辆,同比增长62.91%,出口量超过德国,其主要原因为国际疫情和俄乌危机下海外供给不足,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大幅增强。2023年1-7月我国乘用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长86.13%,发布时间部门文件内容2009年10月商务部等六部委《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战略目标:大力实施汽车产品出口战略,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出口;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从2009年到2011年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2017年4月工信部等三部委《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到2025年,若干家中国汽车品牌企业产销量进入世界前十强,中国品牌汽车实现全球化发展布局2019年4月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关于支持在条件成熟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通知》二手车:支持在条件成熟地区首批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严格甄选出口企业;严格履行二手车交易登记和注销手续;确保出口产品质量与安全;做好境外售后服务保障;强化监管;优化服务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战略目标: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产业合作: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产业合作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全链条延伸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资金,建立国际化消费信贷体系营销服务:支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在重点市场共建海外仓储和售后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营销服务:重点推动汽车、机床等行业品牌企业建设国际营销服务网点二手车:积极推进二手车出口,完善质量检测标准,实行全国统一的出口检测规范,强化二手车境外售后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重点市场建立公共备品备件库,提高售后服务质量2022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外贸合作:RCEP签署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环境,促进我国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为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提供更多机会2022年11月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范围的通知》二手车:积极有序扩大二手车出口,新增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2023年1月国家铁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铁路运输配套:支持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铁路运输需求、积极鼓励开展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业务,保障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促进降低新能源商品汽车物流成本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战略目标:培育汽车出口优势,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产业合作:各地方、商协会,组织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引导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中长期协议金融支持:鼓励中资银行及其境外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汽车企业在海外提供金融支持营销服务:支持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提升在海外开展品牌宣传、展示销售、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行业深度报告P.12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出口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主要原因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欧美市场突破及俄乌危机下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其中中国的新能源出口竞争力提升带来巨大出口增量。预计只要国际上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未来中国汽车出口发展仍有巨大空间。图表6:我国乘用车出口陆续超过德国和日本图表7:我国乘用车出口保持高增速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2.2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渗透率逐年提升,头部车企二八效应显著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7.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2021年,我国开始加速实现新能源车对燃油车市场的部分替代,通过用户的市场化选择证明消费需求变化,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2022年汽车市场受到疫情反复、预期波动、原材料及油价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但在购置税优惠、新能源补贴、地方促消费等多重政策刺激下仍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新能源产品供给提升显著驱动新能源车销量快速攀升,同时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到期,厂商积极促进年底前下订和交车,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2022年新能源汽车全年零售568万辆,同比增长90.0%,渗透率达到27.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促消费政策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30%。2022年末,新能源补贴退出提前透支新能源购车需求,叠加年初部分头部厂商价格调整幅度较大,2023年初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为此,2023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工信部、商务部推动新能源车下乡,启动“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活动,各地也积极举办车展及发放消费券大力促销提振消费信心,新能源汽车销量平稳恢复。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309万辆,同比增长37.3%,渗透率再创新高达到32.4%。80.5164.1267.4232.30%20%40%60%80%100%12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20202120222023/7万辆中国乘用车出口量德国乘用车出口量日本乘用车出口量中国乘用车出口量YOY0%50%100%150%200%250%300%350%0246810121416万辆中国乘用车月度出口量中国乘用车月度出口量YOY(右轴)行业深度报告P.1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8:我国新能源车年零售销量和渗透率逐年提升图表9:2023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平稳恢复资料来源:乘联会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乘联会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插混销量增速远超纯电,有望“平替”燃油车。2022/2023H1我国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分别为142.1/99.5万辆,同比激增161%/98%。一方面,相较传统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油耗和废气排放量更低,在驾驶体验上也具有纯电车的平顺性和强劲的动力输出;另一方面,相较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购买成本更低,续航能力更强,能够解决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和寒冷问题。插电混动汽车由于兼具燃油车和纯电车型优势而受市场追捧,有助于实现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平稳过渡。图表10:插混销量增速远超纯电图表11:新能源市场中插混份额不断提升资料来源:乘联会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乘联会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自主PHEV崛起,合资新能源车市场受挤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自主插混汽车份额从2019年的11.7%大幅提升到2023上半年的30.6%。近年来伴随插混车型快速增长,我国自主品牌不断在插混技术上投入大量研发以扩大市场规模,代表性技术包括比亚迪DM平台、长城柠檬混动平台、吉利雷神平台及长安蓝鲸iDD平台等。插混车由于需集成纯电汽车和燃油汽车两套完整的动力系统,其生产成本较高,而自主品牌全面布局插电混动技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插混车型生产成本,有效提升自主插混汽车市占率。另一方面,主流合资品牌由于新能源转型较慢、自主品牌崛起、豪华车价格下探等原因,其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持续受到挤压,从2019年的8%下降到2023年上半年的5.2%。0%5%10%15%20%25%30%35%01002003004005006002020202120222023H1新能源汽车年零售销量(万辆)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0%5%10%15%20%25%30%35%40%010203040506070新能源市场月度零售销量(万辆)新能源市场月度零售销量渗透率(右轴)-50%0%50%100%150%2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20202120222023H1PHEV销量(万辆)BEV销量(万辆)PHEV销量同比(右轴)BEV销量同比(右轴)18%18%25%32%82%82%75%68%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0202120222023H1PHEV份额BEV份额行业深度报告P.14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12:自主PHEV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主流合资品牌市占率有所下降资料来源:乘联会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头部车企二八效应显著,比亚迪市占率稳居第一。2023年上半年,以比亚迪、上汽、广汽等为代表的传统头部车企、特斯拉以及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车企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市占率合计接近80%(按照销量占比计算),头部效应明显,其中比亚迪新能源车市占率达到33.5%,销量遥遥领先。2022年以来,比亚迪一方面凭借刀片电池、DM-i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尖端技术显著优化产品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布局新销售网络海洋网并加快推出各类新车型和新品牌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各类车型全覆盖,最终在插混和纯电共同驱动下实现飞速发展。上汽和广汽受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中增长乏力拖累,其市占率有所下降;特斯拉2022年底开始降价,其市占率回升至7.8%。新势力方面,理想的新能源市占率提升至3.7%,主要得益于其2022年发布的多款L系列车型持续放量;小鹏则受销售主力P7竞争力下降和销量下滑影响,市占率有所下行。图表13:比亚迪市占率稳居第一图表14:新势力车企新能源车市占率变化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乘联会,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乘联会,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2.3比亚迪立足国内业务,积极出海布局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车7.4万辆,已超过2022年全年(4.5万辆)。自2022年11月起,公司海外新能源车销量基本稳定在1万辆/月左右,并在2023年2月、7月分别触及单月1.5万辆、1.8万辆的销量高点。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92020202120222023H1BEV自主BEV主流合资BEV豪华PHEV自主PHEV主流合资PHEV豪华自主品牌合计主流合资品牌合计0%5%10%15%20%25%30%35%40%2020202120222023H1比亚迪上汽特斯拉广汽吉利长安长城奇瑞0.0%0.5%1.0%1.5%2.0%2.5%3.0%3.5%4.0%2020202120222023H1理想蔚来哪吒小鹏行业深度报告P.15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15:比亚迪月度海外销量数据(辆)资料来源:比亚迪公司公告《月度产销快报》、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欧洲、美国是老牌汽车工业国,长期以生产燃油车为主。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内部电气化、电动化等机械结构方面差异巨大,单纯的油改电无法彰显新能源汽车的全部优势,反而会出现如因直接用电池代替发动机位置而导致车内空间狭小的各种问题。而比亚迪已长期在该领域投入技术研发和实际生产实践,推出有CTB(CelltoBody)技术,CTB技术让刀片电池与车身结合更为紧密,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使整车扭转刚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助力整车安全再升级,让燃油车的上限成为电动车的下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中长期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未来利润增长的持续突破口。在国内生产的基础之上,比亚迪在美国和欧洲均设有新能源商用车工厂,在日本设有车辆模具研发中心。除此之外,比亚迪与多家优秀海外经销商合作,如与欧洲经销商集团HedinMobility签约,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有利于我国新能源厂商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更好地与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接轨,并在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当地的各项法律法规,有效压缩自身在销售、售后人员培训和场地运营等方面的固定成本。2.4小鹏、零跑以技术换市场,新能源时代为国争光小鹏携手大众开发电动汽车,以“技术换市场”助力发展。2023年7月27日,小鹏宣布与大众达成长期战略技术合作,双方将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相关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投产(即"SOP")。此外,双方还将在包括未来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等多个领域继续探索其他潜在战略合作。大众汽车集团长期全球销量领先,是欧洲地区举足轻重的汽车制造商,未来不排除双方将在现有基础上合作更多车型并向其他地区渗透。不仅如此,大众集团中国分公司早在2021年已与动力电池行业排名靠前企业国轩高科签署了《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暨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明确表示大众中国及其关联方与国轩高科在主营业务领域(如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关联交易可能将进一步增加。大众前期已积累了与中国新能源企业长期合作的良好经验,未来小鹏有望依托自身在新能源整车电气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优势,乘成熟国际化车企合作伙伴的东风,更好更快进入海外市场。零跑与采埃孚合作开发智能底盘,技术强强联合赋能业务成长。2023年6月12日,零跑与全球性技术公司采埃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乘用车智能底盘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智能底盘产品以提升新一代智能电动车性能。零跑是整车行业与汽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行业深度报告P.16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车零部件的技术驱动型企业代表,而采埃孚擅长车辆运动控制、集成式安全系统、自主驾驶及电驱动等核心技术领域,是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和系统供应商,能够为汽车及工业行业提供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系统性解决方案及产品。零跑的软件及采埃孚的硬件强强联合将有效助力零跑实现产品升级。此外,零跑未来将进军欧洲市场,而采埃孚也将利用在欧洲市场的品牌效应为零跑的海外拓展继续赋能。2.5吉利依托品牌收购,海外高端市场王者吉利通过品牌收购完善海外布局并实现自身品牌高端化发展。作为自主品牌龙头,吉利持续推行全球并购策略,倾向于通过入股其他车企以获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及完善海外布局。2010年,吉利从福特手中全资收购沃尔沃,开始借助沃尔沃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强大的品牌效应快速成长,产品和口碑均有明显提升,后续双方合作推出的CMA架构几乎成就当下吉利的所有热销车型。此外,吉利通过沃尔沃海外网络促进公司整合和优化供应链,在全球采购、生产、技术研发、销售渠道等方面加强协同效应,进一步完善吉利的海外布局。2017年,吉利收购马来西亚DRB旗下宝腾汽车49.9%股份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股份进军东南亚市场,同时还收购美国太力飞行汽车公司对未来的飞行汽车市场做长远布局。2018年,吉利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并持续深化与戴姆勒的合作,于2019年与戴姆勒联合领投欧洲飞行汽车公司Volocopter,并让旗下曹操出行与其旗下公司共合资组建蔚星科技布局高端出行,还于2020年与梅赛德斯-奔驰共建Smart品牌的合资公司智马达并销往全球。Smart和奔驰的电动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吉利的运营效率和产品竞争力。2021年,吉利与汽车零售商英之杰达成战略合作,计划通过英之杰在智利的资源导入自身新产品以提高在智利的市占率。2022年,吉利认购雷诺34.02%股份并成立动力合资公司,计划面向韩国推出全新车型,并在全球范围内供应先进的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并寄希望于通过雷诺进军美国市场。2022年,吉利还收购英国超豪华性能品牌阿斯顿·马丁7.60%股份并于2023年继续增持,预计该收购将为吉利带来豪华品牌的溢价,进一步提升吉利在海外的知名度。图表16:吉利旗下品牌众多资料来源:吉利集团官网、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沃尔沃对吉利欧美市场业务的贡献度超90%。沃尔沃销量主要分布在中国及欧美地区。2021年,吉利在欧洲的销量为32.1万辆,其中沃尔沃品牌销量29.3万辆,占比达到91.5%;2022年,吉利在美国的销量为11.1万辆,其中沃尔沃品牌销量10.2万辆,占比达到92.2%。从细分品牌看,吉利销往欧洲的子品牌沃尔沃、极星以及合资品牌Smart等在欧洲市场较为热门,其品牌下的多个电动车型入选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前50。基于沃尔沃在海外的完善布局和强大品牌效应,吉利出海的单车平均价格较高。行业深度报告P.17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17:沃尔沃销量主要分布在中国及欧美地区图表18:2022年吉利六款车入选欧洲电车销量TOP50资料来源:盖世汽车,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JATO,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2.6上汽、广汽,老牌合资品牌先发优势十足上汽通过合资经营奠定出口优势。1978年以来,上汽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先后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国际知名企业成立合营公司率先走上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加快发展的道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上汽加速海外合作布局,与美国通用、日本五菱、泰国正大等合资设立公司及海外下设子公司加速开拓印尼、泰国、印度等市场并进一步延伸。目前上汽在泰国、印尼和印度建立三个海外生产基地和一个位于巴基斯坦的KD工厂,在欧洲、南美、中东、北非、澳新和东盟等地设立多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建成逾1800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形成欧洲、东盟、澳新、南亚、美洲、中东6个“5万辆级”海外市场。图表19:上汽拥有众多合资公司及海外子公司资料来源:上汽集团及各子公司官网、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广汽以合资起家,推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协同升级。广汽最初与日系车企本田开展合资合作,在广汽本田取得成功后,广汽继续与丰田、日野、三菱等日系车企合作并将合资合作领域延伸至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等上下游领域。与此同时,通过与合资企业的技术交流,广汽开始研发自主品牌,分别于2008年7月和2017年7月设立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其中广汽埃安为广汽纯电新能源领域的独立品牌,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一方面推动广汽乘用车向新能源科技企业转型,一方面扩大广汽埃安纯电领域领先优势实现高端品牌战略突破;合资品牌方面,广汽加大力度推动合25%26%42%40%17%17%16%17%0%20%40%60%80%100%20212022中国欧洲美国其他0.00.51.01.52.02.53.03.5VolvoXC60SmartFortwoPolestar2VolvoXC90VolvoV60VolvoC40万辆合资公司\海外子公司合作\发展历程业务布局1984年10月,上汽和德国大众签约,合资成立上汽大众1985年3月,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9月正式开业2002年4月,上海大众合营合同续约20年,上汽与德国大众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1997年3月,上汽和通用签署协议合营成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及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1997年6月,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8年10月,上汽通用汽车与微软(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上汽通用五菱2002年11月,上汽、通用中国和五菱三方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五菱、宝骏等多个品牌上汽正大2013年2月,上汽集团和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成立上汽正大有限公司在泰国主要生产和销售MG品牌车型,目前主要市场以泰国当地市场为主并逐步进入东盟地区2015年8月,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设立的子公司)奠基2017年7月,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运营2017年,宣布正式进军印度市场并成立名爵MG印度汽车公司2019年,印度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多元金融印尼公司2018年9月,设立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多元金融印尼公司为汽车经销商购买汽车和开展运营提供贷款支持,同时给从经销商处购买汽车的用户提供分期贷款服务拥有ID、凌渡、朗逸、辉昂、帕萨特、途昂、途观、等多个品牌系列加速开拓东南亚市场,是第一个在印尼投资建厂的中国汽车品牌企业印度投放产品将统一使用“MG名爵”品牌,上汽成为中国首家进入印度市场的车企拥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三十多个系列的产品阵容,覆盖了从高端豪华车到经济型轿车各梯度市场,以及MPV、SUV、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等细分市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印尼名爵汽车印度行业深度报告P.18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资公司电动化转型和自主反哺支援,推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协同实现转型升级。此外,广汽加速开拓国际化事业,旗下广汽国际在全球范围内建成120个网点,销售及服务业务覆盖中东、美洲、非洲、东南亚、东欧的28个国家及地区。2022年以来广汽自主品牌销量持续攀升,车型结构不断优化。2023上半年广汽乘用车销量18.8万辆,同比增长近9%,MPV销量稳居国内市场首位;广汽埃安销量超20.9万辆,同比增长近109%,大幅跑赢行业增幅,跻身国内新能源车前三。同时广汽车型结构持续优化,2023上半年广汽新能源汽车比例已超20%,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提升至54%。图表20:广汽与国际知名车企不断深化合作资料来源:广汽集团及各子公司官网、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上汽出口优势明显,广汽新能源转型和出海进程同步加速。上汽出口:2020年以来,受益于超前的广阔海外布局和强劲的海外出口市场,上汽出口量和出口汽车占比持续攀升。2022/2023H1,上汽海外市场销量达到101.7/53.3万辆,同比增长45.9%/40.01%,出口占销量比重达到19.2%/25.8%,整车出口连续7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出口优势明显。上汽新能源:2022年,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7.3万辆,同比增长46.5%,占公司销量超过20%,率先成为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年销量“双百万辆”汽车集团。2023H1,上汽新能源车销量37.2万辆,同比下滑5.26%,这与新能源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及自主品牌崛起抢占合资品牌市场相关。广汽出口:广汽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布局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2022年出口自主品牌汽车3.3万辆,同比增长59.7%;2023H1出口乘用车2.3万辆,同比增长48.7%。广汽新能源:2023H1,广汽销售新能源乘用车23.6万辆,同比增长108.51%,大幅跑赢行业增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提升至38.70%,其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已达20.3%,较上年同期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同时,广汽的新能源汽车占集团销量比重也从2020年的3.9%持续快速提升到2023H1的20.3%,日渐接近计划的“到‘十四五’期末新能源汽车占集团汽车整车产销规模超25%”的目标。行业深度报告P.19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21:上汽出口量和出口占比持续上升图表22:上汽、广汽新能源销量快速提升资料来源:上汽集团公司公告(2020-2023H1财报),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上汽集团公司公告(2020-2023H1财报),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上汽合作奥迪,通过技术输出促进互利双赢。2023年7月27日,上汽宣布已与奥迪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开发以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满足中国客户对高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上汽电动智能技术实力领先:(1)公司于2022年发布纯电专属平台“上汽星云”,该平台以梯度化、可扩展、可迭代升级为开发理念,覆盖全球市场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豪华车和轿车、跑车、SUV、MPV等多级别、多种类整车产品。目前,高端智能电动车智己LS7连续多月稳居“中大型纯电SUV”销量第一。(2)智能化方面,面向2025年的上汽零束全栈3.0解决方案采用“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策略,智舱、智驾、智算、智联四域合一,让车辆具有超强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该技术将率先搭载在上汽高端纯电智能品牌智己的车型,计划在2025年量产落地。预计上汽有望充分发挥自身在电动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技术输出与奥迪实现互利双赢。2.7奇瑞性价比为先,低调出海二十年因地制宜推进出口产品本土化,南美和东欧等新兴发展中国家是主要出口市场。奇瑞是我国汽车出口的龙头企业之一,其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上半年,奇瑞集团海外销量13.78万辆,仅次于上汽,且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奇瑞领先的出口成绩受益于其因地制宜搞开发的出海战略。奇瑞根据海外各国市场的不同环境、市场情况和消费者行为习惯等因地制宜推进出口产品的适应性开发,使其能适应当地市场、法规和消费者的需求。如奇瑞针对南美公路条件不好、山路多、山坡多的情况对出口南美的车辆进行动力提升,提高加速性能与爬坡性能;针对中东地区多沙漠,空气中沙粒加速车辆部件磨损的问题对出口到中东地区的车辆进行内部加强密封性处理等。奇瑞的主要出口国家包括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土耳其、以色列、南非、智利等,出海主要面向低势能市场,出口国家大多数没有自身的汽车产业,高度依赖进口车且经济不算发达。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普遍自身就拥有竞争力强大的汽车产业且消费者也更加成熟而较难进入,奇瑞若要进一步全球化则需加速欧美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俄罗斯是第一大海外市场,中国车替代其他国际品牌售价高于国内。目前,奇瑞海外出口的主力车型包括瑞虎7、瑞虎5X、瑞虎8、瑞虎3X、艾瑞泽5等。2023年上半年奇瑞出口俄罗斯6.22万辆汽车,占奇瑞出口总量的45%,俄罗斯成为奇瑞的第一大海外市场。俄乌危机以来,俄罗斯市场的西方汽车制造商外流,俄罗斯本土汽车市场供不应求导致汽车价格逐步升高。2023年上半年,奇瑞在俄罗斯的销量达到中国在俄汽车品牌销量的0%5%10%15%20%25%30%0204060801001202020202120222023H1上汽出口(万辆)上汽出口占公司销量比重(右轴)0%5%10%15%20%25%0204060801001202020202120222023H1上汽新能源销量(万辆)广汽新能源销量(万辆)上汽新能源销量占比广汽新能源销量占比行业深度报告P.20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40%,因此获得较大价格优势。奇瑞在俄罗斯的售价普遍高于国内,如瑞虎7在俄起售价167万卢布,折合人民币15.0万元(国内瑞虎7PLUS起售价9.99万元,瑞虎7超能版起售价8.69万元);瑞虎5X在俄起售价为188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8.4万元(国内起售价为6.99万元);星途揽月在俄起售价为307万卢布,折合人民币26.7万元(国内起售价19.39万元)。图表23:2023H1奇瑞出口海外分布图表24:2022年奇瑞出口TOP5车型海外销量资料来源:崔东树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车之养护,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2.8长安、长城燃油车强者,出海正当时长城深耕皮卡细分市场,强势领军皮卡出口。2022/2023H1长城皮卡分别出口5.11/2.26万辆,皮卡出口占国内皮卡出口的40%左右,且连续25年蝉联皮卡出口销量第一。长城皮卡在出海方面具有绝对优势:(1)深耕皮卡细分市场积淀深厚。长城为国内皮卡绝对龙头,已深耕皮卡行业27年,积累了厚实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市场资源;(2)持续进行品类创新。除了最初的商用版、乘用版、越野版三个大类外,长城炮还不断推出覆盖各个细分市场的衍生车型,包括机车炮、房车炮、龙弹炮、金刚炮、旅装炮、火炮以及超跑炮等,向时尚商用、乘用休闲两大品类进化,形成全覆盖产品矩阵。(3)海外布局完善。海外建厂方面,长城汽车在在俄罗斯、泰国、巴西建立了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并在保加利亚、突尼斯、马来西亚、厄瓜多尔和巴基斯坦建有5个KD工厂组装皮卡等产品。销售网络方面,长城的销售网络覆盖全球,海外销售渠道超过700家,销售区域覆盖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智利、马来西亚等国家核心城市核心商圈,并在澳大利亚、南非、中东等重点市场建立海外配件中心库。目前,长城炮已经在澳大利亚、智利、南非、埃及等全球四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并成为澳洲A-NCAP最新标准下获得五星评级的中国品牌,全面开启中国皮卡全球化。俄罗斯,45.1%墨西哥,9.8%巴西,7.7%土耳其,7.1%以色列,5.9%南非,5.8%智利,5.4%哈萨克斯坦,4.6%埃及,3.1%8.97.65.85.33.6012345678910瑞虎7瑞虎5X瑞虎8瑞虎3X艾瑞泽5万辆行业深度报告P.21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25:长城皮卡在细分市场处于龙头地位图表26:长城皮卡出口占我国皮卡出口40%-50%资料来源:Wind,崔东树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乘联会,崔东树公众号,长城官网,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海纳百川”计划指导下长安加速出海,自主品牌出口占比65%以上。2022/2023H1长安集团分别出口24.92/17.8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出口占比分别为68.1%/65.3%。近年来,在品牌向上以及全球化战略加持下,长安的海外布局不断提速,实现2019-2021年出口复合增长率超30%,2022年总出口/自主品牌出口同比增加56.7%/48.8%。长安海外市场主要分布在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出口车型主要以CS系列、逸动系列为基础,UNI高端产品序列为突破口。2023年4月,长安提出海纳百川计划,要求加快布局欧洲、美洲、中东及非洲、亚太、独联体五大区域市场并在2024年前进入东盟和欧洲,海外市场将以长安品牌为主。计划提出2030年欧洲市场销量突破30万辆、海外销量突破120万辆目标,彰显长安强势出海的决心。图表27:长安自主品牌出口占比65%以上资料来源:长安汽车公司公告(2020-2023H1财报),中汽协、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0%10%20%30%40%50%010203040506020192020202120222023H1长城皮卡总销量(万辆)国内厂商皮卡总销量(万辆)长城皮卡销量占比(右轴)0%10%20%30%40%50%60%01234562019202020212022长城汽车(万辆)上汽大通(万辆)河北中兴(万辆)长城皮卡占我国皮卡出口份额(右轴)71.8%68.1%65.3%0%10%20%30%40%50%60%70%80%024681012141618202120222023H1长安自主品牌出口(万辆)长安合资品牌出口(万辆)自主品牌占出口比重行业深度报告P.22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3北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西欧北美市场可拓展空间较大3.1以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3.1.1以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各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及相关政策挪威率先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其新能源车渗透率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2年,挪威销售的所有汽车中约80%是新能源汽车。挪威新能源车行业增长迅速,有以下两点原因:(1)挪威采取了多种激励政策,如低排放汽车和零排放汽车的减税政策、豁免进口税以及免征25%的增值税(从今年起仅适用于汽车价格的前五十万挪威克朗)。挪威政府计划在2025年禁止销售燃油车,目标成为最早淘汰燃油车的国家;(2)挪威拥有完善的充电网络和基础设施。2017-2021年,挪威立法授予公寓楼居民“充电权”,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充电基础设施,居民需要时可以在家快速充电。目前,挪威已在所有主要道路上成功建立了快速充电站,截至2022年底,超过5600辆汽车能够同时快速充电。2022年,冰岛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60%。2012年以来,对不超过650万ISK的新能源汽车不征收增值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税收优惠在2021年减半,并在2022年逐步取消,以鼓励全电动汽车的销售。冰岛政府还资助在全国各地开发快速充电站,以便促进岛上旅行。瑞典的新能源车渗透率稳步上升,2022年达到56%。瑞典在替代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生产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并在欧盟承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40%。瑞典计划在2030年后不再销售柴油或汽油发动的新车,其政府为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和车辆税减免,从而促进从化石燃料汽车到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转变。瑞典政府为每公里排放不超过60克二氧化碳的汽车提供购买补贴,纯电动汽车最多补贴70000瑞典克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多补贴45000瑞典克朗(汽车每释放一克二氧化碳,补贴金额减少583瑞典克朗)。图表28:2020-2022年北欧三国新能源汽车当年销量在汽车整体销量中占比资料来源:OFV、CleanTechnica、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3.1.2北欧地区主流车型与未来发展展望特斯拉在北欧市场表现出色,彰显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优势。在全球客户因经济担忧和更高的利率而削减汽车贷款的环境下,特斯拉的降价策略使其成为经济优惠的选择,因此特斯拉在北欧的销量大幅增加。在挪威,特斯拉近三年来的汽车销量持续保持75%86%88%45%72%60%32%43%56%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0年2021年2022年挪威冰岛瑞典行业深度报告P.2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第一,其中特斯拉ModelY是挪威最受欢迎的车型,在2023年1-7月共售出15630辆,领先于大众ID4全电动跨界车(排名第二)和斯柯达Enyaq全电动SUV(排名第三)。在瑞典,2023年3月以来特斯拉销量持续领先,超越瑞典本国品牌沃尔沃。2023年上半年,特斯拉ModelY在瑞典共售出8542辆。图表29:2023年挪威BEV销量(辆)图表30:2023年瑞典BEV销量(辆)资料来源:CleanTechnica、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CleanTechnica、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3.2西欧各国渗透率及相关政策3.2.1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禁售燃油车协议2023年3月,欧洲理事会为新车和货车制定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性能标准,旨在推动汽车行业向零排放转变。根据规定,2030-2034年,汽车和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21年需分别减少55%和50%;从2035年起,汽车和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将减少至零。此外,从2025年到2029年底,零排放和低排放汽车(ZLEV)的监管激励机制将会生效,销售汽车达到零排放和低排放标准的制造商将适用于相对宽松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汽车和货车的基准分别为25%和17%。欧盟为实现气候中性和减排目标采取多项措施。欧盟承诺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运输部门需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90%。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在不同领域采取了多项措施:(1)欧盟立法为成员国使用某些道路基础设施的重型车辆制定了收费规则(Eurovignette指令),以鼓励更清洁、更高效的交通运营;(2)欧盟将2021年设为欧洲铁路年,举办一系列活动推广铁路出行以增加乘坐铁路旅行的人员和货物的比例。此外,欧盟还修订了铁路乘客规则,通过帮助旅客在火车上更便捷地携带自行车支持清洁出行;(3)2021年6月,欧盟委员推出单一欧洲天空改革,旨在改善欧洲空域管理和空中导航服务系统,减少航空业的二氧化碳足迹。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交ReFuelEU航空提案,旨在通过可持续航空燃料减少航空排放。欧盟委员会还发布了一项关于在海上运输中使用可再生和低碳燃料的提案,目标是到2050年通过促进欧盟港口的船只使用更环保的燃料,将船上能源的温室气体强度降低75%。05000100001500020000TeslaModelYVWID.4SKODAENYAQVWID.BUZZVOLVOXC4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合计0200040006000800010000VOLVOXC40KIAEV6VOLVOC40VWID.4KIANIROTESLAModelY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合计行业深度报告P.24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欧盟与德国就在汽车中使用电子燃料达成协议。为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欧盟提议在2035年前禁止销售新型内燃机汽车,但在2023年3月进行最终投票之前该提议遭到了德国的反对。德国提出允许使用“绿色”燃料驱动发动机,包括意大利、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也加入德国的行列。最终,在经过多方协商后,欧盟宣布与德国就未来在汽车中使用电子燃料达成协议。3.2.2德国作为老牌汽车工业国,转型之路任重道远德国部分汽车品牌不断调整战略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作为欧洲老牌汽车工业国,德国拥有诸多知名汽车品牌,如大众、奔驰、宝马、奥迪等。随着气候问题加剧,多个汽车品牌已布局节能减排。大众汽车作为德国汽车工业的重要代表,很早就承诺遵守巴黎气候协议。大众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涵盖整个业务生命周期,从原材料和供应链管理,到生产、使用和回收均有所覆盖。大众希望到2050年在资产负债表上实现二氧化碳中和,公司正逐步转向新能源车生产,并将绿色电力引入到生产和使用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奔驰已经着手启动EQS电动轿车的生产,向未来可持续和净碳中和的汽车制造转型。生产EQS的工厂采取许多加强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措施,如大厅屋顶的光伏系统每年约满足30%电力需求,同一条生产线上可以组装不同型号的驱动。宝马已经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为鼓励消费者购买,宝马还推出一系列购车激励,如高达4500欧元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奥迪正在扩大其电动汽车车队,并决定从2026年起专注于开发纯电动车型。为支持新能源汽车,联邦政府推出电动汽车资助计划,计划规定只要购买奥迪的电动车型,无论是全新车型还是二手车,消费者都可以享受补贴,环境奖金由联邦政府和奥迪公司共同提供。德国转型任重道远,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尽管多个汽车公司推动德国汽车行业朝着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但德国燃油车体系的势力顽固,实现转型并不容易。如大众汽车集团的前CEO迪斯致力于大众汽车向零排放汽车转变,但他因电气化转型激进被迫提前退休,未能在公司内部创造变革。此外,大众在软件实施等一些关键开发领域落后,新一代电动汽车核心软件开发进展缓慢,这也引发了内部冲突。2022年,德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1%,德国政府各党派在联合协议中明确提出其目标是到2030年拥有1500万辆全电动乘用车,有效降低交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缓慢。根据联邦汽车管理局,截至2023年4月,德国仅拥有120万辆全电动汽车,远远低于到2030年的1500万辆的目标。充电站建设在一些地区受限(特别是农村地区)、电动汽车价格高昂且续航里程有限等多个因素阻碍电动汽车普及。为实现2030年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的目标,德国交通部在2023年6月宣布拨款9亿欧元补贴以加强建设家庭和企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图表31:2020-2022年德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行业深度报告P.25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资料来源:CleanTechnica、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3.2.3英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欧各国新能源渗透率增速放缓2022年,意大利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8.6%,较前年有所下降。意大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缓慢主要基于两个原因:(1)部分地区基础设施网络不足。意大利集中在北部和中部的六个地区开发新的基础设施,而南部和岛屿由于当地市场较小,基础设施网络不发达;(2)国家激励政策不足。新能源汽车价格高,且部分支持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激励措施在今年被禁用,很难吸引低收入人群。因此,意大利政府需要加大投资改善充电基础设施,并提供额外的激励措施刺激新能源汽车需求。英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速放缓,面临较多不确定性。英国政府采取多项激励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普及,如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获得2500英镑的插电补助。在苏格兰,购买新车和二手新能源汽车可以获得无息贷款,并且新能源汽车车主可以免除车辆消费税,同时享受较低的实物福利税率。此外,房主和雇主在房产上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器时也可以获得折扣。然而,英国近两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速放缓。截至2023年7月,英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2.9%,与去年持平。此外,英国政府内部也存在不确定性因素。2023年7月,英国执政的保守党将自身定位为汽油党,首相里希·苏纳克也反对扩大伦敦超低排放区,商务大臣凯米·巴登诺也对英国的零排放汽车(ZEV)规定进行反击,表示这些规定可能会扼杀投资并导致英国失业。法国政府积极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法国政府推出各种税收折扣和激励政策,如消费者购买或租赁新能源汽车可以得到环保奖金,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50%的注册税折扣,且在法国大都会可以完全免除牌照注册费。16%26%31%0%5%10%15%20%25%30%35%2020年2021年2022年行业深度报告P.26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32:2020-2022年西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资料来源:CleanTechnica、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3.2.4西欧地区主流车型与未来发展展望特斯拉ModelY在西欧地区颇受欢迎。在英国,特斯拉ModelY因创新的车载技术和强劲的性能而备受追捧。特斯拉ModelY2022年全年销售35551辆(比2021年最畅销的特斯拉Model3多15000辆),成为英国最畅销的车型。起亚e-Nir、MG5、英国制造的迷你电动和老化但功能强大的日产聆风则均以高性价比而备受瞩目,跻身年度前十。大众ID.3是欧洲品牌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在高端领域,Polestar2、宝马i4和奥迪Q4e-tron在英国也表现较好。在法国,最畅销的全电动车型是标致e-208(2022年其销量为19220辆),紧随其后的是达契亚Spring(2022年销量为18326辆)。特斯拉Model3击败雷诺MeganeE-Tech,以16754辆的成绩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凭借11892辆ModelY的销量,特斯拉在法国拥有相当强大的地位,而几年前,法国汽车市场完全由当地生产的雷诺Zoe主导。在意大利,2022年,菲亚特500e连续第二年蝉联年度最畅销纯电动汽车(2022年全年注册量6285辆),但相比2021年其销量减少约40%。SmartForTwo排名第二(2022年销售4545辆),但相比之前也表现平平。特斯拉ModelY首次进入意大利年度销量前十,排名第三(2022年注册量为4276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2月至6月,特斯拉ModelY的销量持续超过菲亚特500e,预计2023年全年特斯拉ModelY销量可能超过菲亚特500e。3.3北美地区渗透率及相关政策3.3.1美国和加拿大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及相关政策北美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偏低,市场相对广阔。在美国,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广受欢迎。2022年,美国全年销售92.89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渗透率为6.8%。拜登政府制定目标,要求2030年销售的新车中新能源汽车达到一半,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和纽约州则制定更严格的规定,要求到2035年销售的全部新车均为新能源汽车。此外,美国环境保护局新提出汽车排放规则,该规则一旦通过,将会对汽车制造商施加更严格的排放限制,从而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加拿大,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支持环保。2022年,加拿大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7%,市场潜力较大。加拿大政府耗资6.8亿美元推出零排放汽车基础设施计划(ZEVIP),为在加拿大各地部署新能源汽车充电器和加氢站提供资金。自2016年以来,加拿大政府已投资超过10亿美元,使加拿大人更能负担得起新能源汽车并更容易获得充电器。11.0%19.0%23.0%11.0%19.0%22.0%4.3%9.3%8.6%0%5%10%15%20%25%2020年2021年2022年英国法国意大利行业深度报告P.27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33:2020-2022年北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资料来源:Marklines、Statista、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3.3.2美国和加拿大的主流车型与未来发展展望特斯拉在北美地区颇受欢迎。在美国,2022年年度销量冠军是特斯拉ModelY,其次是特斯拉Model3。特斯拉ModelY于2020年推出后大受欢迎,并超越曾经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Model3。事实上,特斯拉ModelY正在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其在欧洲击败天然气动力汽车获得最畅销汽车称号后,已经跻身汽车总销量前十。在加拿大,2022年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是特斯拉Model3(共售出10922辆),这部分得益于2022年加拿大政府花费5460万美元鼓励人们购买特斯拉。雪佛兰Bolt排名第二(共售出5674辆),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是现代的科纳电气和Ioniq。2022年,现代汽车在加拿大售出超过1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方面,现代汽车仍然位居加拿大除特斯拉以外的任何其他汽车制造商之首。4出海合作模式多样,因地制宜凸显中国车企软技能与硬实力4.1自主建厂政策支持下自主车企掀海外建厂潮。近年来,国内竞争加剧与海外市场的空白双向推动中国车企加速全球化布局并逐步从整车出口、散件出口向直接建厂、本土化研发制造转变。2023年6月,工信部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去境外投资设厂。广汽埃安于2023年6月宣布正式进军泰国市场,并将于年内在泰国成立东南亚总部;比亚迪于2023年7月宣布将在巴西设立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第一家电动汽车工厂;上汽已经计划在欧洲选址建厂。海外建厂的优势在于降低运输、关税等成本与风险、提升产品影响力、完善产业链投资、加深本土化运营等,但仍存在海外政策变化、地缘政治博弈、合规需求、本土化研产等众多风险因素。东南亚、欧洲、拉美等成热门建厂地区。目前自主车企海外布局重点为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海外建厂主要选择在东南亚、欧洲、拉美等地区。选择这些地区建厂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经济或者汽车产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经营环境良好,能够为在当地投资建厂提供充分的生产支持,且消费者有足够的购买力创造市场需求;(2)政策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提供低关税等优惠,能够最大化我国汽车厂商在新能源车制造上的优势;(3)对我国汽车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进口需求大、增速高,品牌认可度高,在当地的品牌、文化、渠道等资源的积累有助于我国车企快速抢占市场。目前,我2.4%4.6%6.8%3.5%7.0%5.7%0%1%2%3%4%5%6%7%8%2020年2021年2022年美国加拿大行业深度报告P.28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国大力在海外建厂的企业主要包括我国的传统头部车企及部分新势力车企,这些企业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丰富的渠道和资源以及卓越的抗风险能力有效支持其在当下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速海外建厂布局。图表34:东南亚、欧洲、拉美等地区的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快速增长资料来源:崔东树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图表35:国内主要车企海外建厂布局(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官方公众号,公司公告,汽车之家、全球汽车产业平台等,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印度投资建厂受阻。印度拥有最多年轻人口,市场增长潜力巨大,但我国车企出海印度建厂却频频受阻,如长城收购印度塔里冈工厂失败,比亚迪申请合资建厂被拒等。在印度投资建厂的阻碍包括:(1)劳动力素质低下,造车技术积累不足,难以支持有效生产;0510152025303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万辆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欧洲亚洲国家海外工厂(预计)投产时间规划产能产品类型产业布局生产/销售情况俄罗斯俄罗斯图拉工厂2019年6月8万辆/年哈弗F7、哈弗F7X、哈弗H9等覆盖俄罗斯并辐射周边国家;打通亚洲和欧洲市场的重要节点2020年哈弗品牌在俄销量17381辆,连续两年斩获中国汽车品牌在俄销量冠军;生产的哈弗F7除了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生产销售外,还将出口南美、中东、欧洲等地泰国泰国罗勇新能源工厂2021年6月8万辆/年哈弗H6HEV等长城汽车第一个海外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工厂汽车60%将在泰国本地销售,40%将出口到其他海外市场;2022年9月生产新能源汽车达到1万辆巴西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2024年5月10万辆/年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满足巴西对智能化、电动化汽车的供应需求;辐射整个拉丁美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巴基斯坦、厄瓜多尔、马来西亚、突尼斯、保加利亚KD组装厂\\组装哈弗SUV和皮卡等产品辐射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南美市场;开拓东盟市场;战略布局欧盟市场\尼日利亚非洲SKD工厂2022年10月5000台/年汽车组装\\马来西亚马来西亚CKD工厂\\组装新一代GACGS3、右驾广汽传祺(包括SUV、Sedan和MPV)等广汽在中国以外的首个全球CKD项目B-SegmentSUV(GACGS3)预计将在2024年4月开始在马来西亚生产,2024年中旬正式开卖泰国上汽正大有限公司2013年2月7.2万辆/年MG品牌车型以泰国当地市场为主并逐步进入东盟地区2022年上汽正大整车产销达到3.2万辆,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深受欢迎;MG品牌跻身泰国乘用车销量前三甲,成为“高科技”、“互联网”、“年轻化”的代名词印度尼西亚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有限公司2017年7月6万辆/年五菱Confero等\2022年销售超过3万辆,印尼市场份额达到2.9%,同比上升17%;五菱成为印尼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印度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2019年4月5.6万辆/年名爵Hecto等印度投放产品统一使用“MG名爵”品牌,上汽成为中国首家进入印度市场的车企;2019年开始加快其电动化进程,包括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电池回收2022年销售4.85万辆,同比上升19%巴基斯坦KD工厂2021年1月(项目启动)\三款进口车型,包括EV车型\\墨西哥合资工厂2009年2月\奔奔、志翔、悦翔等在墨西哥生产销售,出口市场瞄准整个美洲市场\伊朗塞帕卡尚工厂2016年9月\CKDCS35伊朗是长安汽车海外三大战略市场之一,也是进军中东地区的重要基地\巴基斯坦马斯特长安(合资设立)2019年6月\长安微客、微卡、悦翔、X7等导入多款右舵乘用车品牌的轿车、SUV及电动车新能源产品等计划将UNI系列车型引入到巴基斯坦市场2021年马斯特长安销售汽车1.8万台,同比增长293%,销量稳居当地中国品牌出口第一,全球品牌第五马来西亚电动汽车装配工厂2022年1月(宣布投资设立)\右驾电动车型在马六甲州设立电动汽车装配工厂,生产右驾电动车型\瑞典沃尔沃汽车(从福特汽车手中收购沃尔沃汽车100%股权)2010年3月(收购)\XC90、S90、XC60、V90、V40、XC40Recharger等借助沃尔沃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强大的品牌效应快速成长,并加速全球化布局\白俄罗斯白俄吉工厂2017年11月\2.0L、2.4L共6款车型的Atlas\2019年白俄合资工厂第两万辆吉利汽车下线,产量真正达到工厂设计产能马来西亚宝腾汽车(收购宝腾49.9%股份)2017年6月(收购)\宝腾X70等进军东南亚市场\英国伦敦电动汽车绿色工厂(简称LEVC)\2万台/年出租车及一系列零排放的轻量化电动商用车致力于研发、生产零排放和超低排放的伦敦出租车及一系列零排放的轻量化电动商用车2018年3月,LEVC发布全新TX车型;目前,全新TX已在挪威、荷兰、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赢得良好口碑巴西电动大巴和铁电池模组组装工厂2014年\电动大巴和太阳能板组装电动车、电池、智能电网、太阳能、LED等研发将把绿色纯电动大巴与环保的铁电池技术首先带到巴西摩洛哥\2017年\电动乘用车、公共汽车和卡车旨在打造北非“硅谷”\泰国乘用车工厂2022年15万辆/年新能源汽车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运营,面向泰国市场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乌兹别克斯坦乘用车工厂2023年第一阶段超5万辆/年Chazor、SongPlus将于2023年秋季开始生产\巴西电动汽车工厂2024年\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新能源乘用车、碳酸铁锂电池材料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生产工厂、新能源乘用车工厂以及碳酸铁锂电池材料加工工厂\蔚来匈牙利蔚来能源欧洲工厂2022年9月(投入运营)\换电站制造与售后服务、蔚来欧洲加电业务培训及加电产品的研发蔚来加电产品的欧洲制造中心、服务中心和研发中心,提升蔚来欧洲市场能源布局与服务的效率\长城比亚迪广汽上汽长安吉利行业深度报告P.29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2)油价贵、电力短缺、停车难、路况差,配套设施落后;(3)购买力不足,汽车税赋重;(4)税收体系庞杂、行政低效和任意执法导致经营环境差,中国企业容易面临执法部门处罚、高关税等问题;(5)政策风险高。2020年6月,中印关系恶化,印度政府发布PressNote3公告(PN3公告)要求中国资金进入印度投资必须经过印度政府审查和批准,这大大提升了中资在印度投资建厂的难度。图表36:国内车企出海印度受阻资料来源:各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4.2与当地企业联营,多以经销商合作为主我国车企现阶段海外销售仍然以总代、经销等传统渠道为主,轻量化实现快速起步和扩张。德勤2022年10月发布的《中国车企出海报告》显示,在销售与售后环节分别有87%和75%的受访车企在未来3-5年将不同程度地引入本土合作伙伴,包括经销商、代理商、服务商等,以借助其市场洞察、资源积累与区域影响力快速稳健部署海外相关业务。经销合作的优点主要在于(1)可借助经销商在当地的渠道资源、品牌影响力以及对当地市场消费需求和偏好的深入了解迅速进入当地市场;(2)经销渠道效率较高,厂家直接将产品运输到经销商仓库,可以节省中间的仓储、转运等成本;(3)相比于建厂直营等方式经营风险和启动成本大大降低。然而经销合作也存在缺点,包括(1)经销成本使得车企无论选择产品提价转嫁成本还是维持原价格让利消费者,自身盈利能力都可能被削弱;(2)长期来看不利于直接连接用户,也不利于塑造品牌文化和影响力。目前,我国车企的海外合作也主要集中在欧洲、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地区。一般来看,联营、经销等模式更适用于实力稍逊色的车企布局海外市场或强势车企试水新市场,如比亚迪在德国与sixt网约车合作,与壳牌在全欧洲布局。直营等模式则更适用于已经打开一定知名度且迫切需要在当地建立品牌影响力的车企深耕某一成熟市场,如蔚来在挪威开设直营店,长城汽车在泰国曼谷连开两家直营模式的商超体验店为长期品牌塑造和市场深耕储备经验。国内车企相关公司/工厂事件布局规划事件结果长城印度塔里冈工厂2020年申请收购长城汽车海外第二个、全球第十个全工艺整车工厂,将为长城进入印度市场奠定重要基础收购失败,印度塔里冈工厂最终被现代汽车收购上汽名爵汽车印度有限公司2019年正式投产生产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汽车,使用“MG名爵”品牌2022年3月,由于PN3公告限制从中国融资,公司宣布计划进行股权融资以筹集资金扩大生产,却被多家印度媒体不实报道,公司于2023年6月发布公告澄清“上汽MG印度公司被当地强行低价收购股份,丧失控制权”谣言;2022年10月,印度政府要求公司澄清为何2019-2020年度出现运营亏损,怀疑公司违规转移利润比亚迪整车及锂电池工厂申请与印度当地公司MeghaEngineeringandInfrastructures合资建设合资设厂申请被印度政府拒绝;2023年8月初,印度政府针对比亚迪展开调查,怀疑其进口零部件组装的生产过程不合规行业深度报告P.30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37:传统老牌车企的海外经销/合作(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官方公众号,公司公告,汽车之家、全球汽车产业平台等,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海外自营/经销仍需加强渠道建设和本土化进程。挪威的电动车接受程度高、消费者品牌偏好不强且政策鼓励提供低关税优惠,因此我国部分车企以挪威为起点逐步布局欧洲电动车市场。目前蔚来、小鹏等车企已通过自营、经销、出口等多种方式逐步开拓欧洲市场,但仍面临品牌影响力不足、渠道匮乏、本土化适配性不够、国内运营体系不适用等问题。海外自营/经销仍需加强渠道建设和本土化进程。目前,部分车企已通过订阅租车、融资租赁等方式降低客户体验门槛并同时发力充电服务及配套售后服务等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国家成立/合作时间合作对象/子公司合作模式布局规划重点车型最新进展科威特2013年MutawaAlkazi公司经销商(广汽全球第一家海外经销商)\\2020年1月,GN8在沙特上市;已将GACMOTOR打造成为最受当地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品牌之一,并建成了目前海外最大的GACMOTOR品牌展厅,占地面积超4500平米沙特2018年AlJomaihAutomotiveCompany经销商\GACMOTORGN8累计销量超2.2万台,目前已在利雅得、吉达、达曼等主要城市建成了6家品牌展厅及服务中心,渠道建设及品牌塑造卓有成效墨西哥2019年Stellantis(知名跨国汽车企业)合作贴牌将继续与Stellantis深化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同时也将持续开拓墨西哥市场,辐射周边地区,为深耕美洲奠定基础道奇Journey2021年9月,GACMOTOR&Stellantis墨西哥出口项目发车仪式在广汽乘用车杭州工厂举行,首批与Stellantis合作的770台SUV即将前往墨西哥,2021年年底前累计交付可达近4000台马来西亚2021年WTCA(独家经销商)经销商初期以CBU形式进入当地市场拓展品牌知名度,为后续CKD导入车型创造条件;推进CKD项目同时探讨东南亚出行服务合作,为东南亚国家提供出行服务用车,探索东南亚右舵市场右舵版SUVGS32021年12月,GACMOTOR首款右舵车型——右舵版GS3量产下线,标志GACMOTOR正式进入海外右舵市场,同时GACMOTOR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品牌展厅也正式开幕英国2023年3月bp中国在光储充换补能网络领域探索合作,并探讨在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合作机会以广州为试点推动合作项目快速落地,后续逐步向广州以外的其他城市及海外进行业务拓展\\泰国2023年6月\经销商广汽埃安正式进军泰国市场,将于2023年在泰国成立东南亚总部,同时积极筹备本地化生产;埃安海外战略的第一步,未来深耕泰国市场并持续辐射东南亚及周边区域,逐步实现全球市场“研产供销”一体化\\南非2014年8月哈弗汽车南非有限公司设立子公司,与经销商合作铺设销售网络拥有50余家二级销售网络,负责南非市场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的销售、品牌推广、以及售后服务业务开展哈弗H2、哈弗H6、H9风骏5和风骏62018年全年出口9496台,列南非市场中国品牌第一德国2018年7月宝马以50:50股比成立“光束汽车有限公司”规划产能16万辆/年,合资公司将整合双方的技术、资源和管理优势,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面向全球市场MINI纯电动汽车以及长城汽车旗下新产品陷入停滞澳大利亚\哈弗汽车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设立子公司,与经销商合作铺设销售网络共有32家销售商,覆盖澳大利亚、新西兰两个主要市场,重点布局在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新西兰南岛基督城、北岛奥克兰等核心汽车销售区域\运营良好南非2012年CMH集团经销商出口商用车MAXUSV80\埃及2019年6月MansourAutomotiveGroup(埃及多元化经营公司曼苏尔集团)设立合资公司除埃及外,还将为中非和北非市场生产和销售名爵品牌的汽车\\印度2020年6月TataPowerCompanyLimited(塔塔电力有限公司)为MG经销商安装50kW直流快速充电桩并提供EV解决方案\\未来还计划在电池的再利用方面进行合作马来西亚2005年成功集团(BERJAYA)经销商签订CM8和CV6两款产品的技术许可合同使其能够以CKD的形式进入到马来西亚市场CM8、CV6、M201系列等2009年,长安奔奔和CM8正式在马来西亚市场上市;2016年M201系列车型在马来西亚新山工厂正式下线俄罗斯2013年长安汽车俄罗斯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子公司长安俄罗斯是进军独联体及东欧市场的桥头堡长安逸动、CS35PLUS和CS75等2018年5月向长安俄罗斯增资2.5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长安俄罗斯经营性资金马来西亚2019年FieldmanEV签署汽车出口协议,将长安电动汽车带到大马市场\\\马来西亚2022年1月Fieldman公司授予长安汽车在大马和东南亚地区的电动汽车独家代理权,并引入Eado(逸动)EV460车型移交给州政府\逸动EV460等\智利\Derco长安经销商\CS752.0L手动舒适型与手动豪华型、CS751.8T等2017年3月发布CS751.8T车型沙特阿拉伯\AlmajdouieAutomotive经销商\长安CS75、长安CS35、长安逸动等2016年5月长安CS75、长安CS35、长安逸动在沙特阿拉伯上市白俄罗斯\Unison公司CKD辐射俄罗斯以及整个独联体国家市场长安CS35PLUS、CS35、CS55和CS75等\2018年10月戴姆勒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部分城市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初期车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E级车、V级豪华多功能车以及梅赛德斯-迈巴赫轿车,未来也将使用吉利集团旗下高端纯电动车型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E级车、V级豪华多功能车以及梅赛德斯-迈巴赫轿车等\全球2019年3月戴姆勒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智利2021年7月全球最大的独立汽车零售商——英国英之杰集团(InchcapeGroup)达成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拓智利市场吉利汽车发挥造型设计、智能制造等方面优势,通过英之杰在智利的渠道资源和数字化平台导入新产品\后续双方计划把合作扩展至全球更多国家韩国2023年7月雷诺(法国)成立动力合资公司提供广泛的动力总成产品及解决方案,计划在韩国市场推出燃油和混动车型,将于2024年左右投产燃油和混动车型2022年11月,吉利与雷诺签订合资框架协议,并于2023年7月达成正式协议老挝2019年10月MOKCO.,LTD.经销商\元PLUS、元EV、唐EV2021年12月,比亚迪向老挝总理府交付首台汉EV;2022年1-9月,比亚迪向老挝累计交付360台电动车。截至2022年10月,比亚迪汽车在老挝市场保有量超过2000台,比亚迪在老挝纯电动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蒙古国2020年MSM集团公司经销商\元PLUS、T3、唐EV、汉EV、海豚目前比亚迪在蒙古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为87%,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为58%柬埔寨2020年环亚合众(柬埔寨)贸易有限公司经销商/自营引入创新科技和多款新能源产品元PLUS等\新加坡2021年12月E-Auto经销商\元PLUS(ATTO3)\以色列2022年8月ShlomoMotors经销商\元PLUS(ATTO3)2022年11月,BYDATTO3销量为2333台,上市仅两月便成功拿下以色列11月单车型销量冠军,同时比亚迪在全品牌销量排行中位列第三泰国2022年8月RÊVERAutomotive经销商\元PLUS长续航版本2022年9月与WHA伟华集团大众公司签署土地认购、建厂相关协议,比亚迪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马来西亚2022年9月SimeDarbyAutoImportsSdn.Bhd.及SimeDarbyAutoBritanniaSdn.Bhd.签约达成乘用车进口合作协议经销商\\\广汽长城上汽长安吉利比亚迪行业深度报告P.31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38:蔚来和小鹏的出海布局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4.3技术输出,反向合资以技术换市场技术输出有望加速海外市场开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规模、成本均已全面领先全球,三电技术、整车域控制、智能座舱和智驾等优势尤为显著。2023年以来,我国车企密集与国际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向外输出技术,如零跑与采埃孚合作开发智能底盘,小鹏、上汽向大众和奥迪输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相关领域技术,吉利和雷诺协议成立新公司共同开发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等。我国车企开发和迭代速度远胜于传统外资车企,诸如零跑、小鹏等中国新势力车企对于整车级的合作持开放态度。技术合作输出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车企借助国际合作伙伴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加快渗透国外市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后来者”造车难度,吸引更多国家加快投资发展新能源车业务从而创造新的市场和需求。5.美国IRA法案与欧洲《新电池法》或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5.1IRA旨在促进美国当地新能源车企发展,随时间推移逐渐加码5.1.1IRA主要限定性条款鼓励北美地区新能源车企本土化2022年8月,IRA即《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获批。该法案旨在通过降低能源成本来帮助美国居民对抗通货膨胀,并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迈进。该法案计划投资3,690亿美元用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领域,被市场广泛认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气候投资法案。IRA包括三项促进北美地区新能源车产业链本土化的实际举措:1.30亿美元贷款额度用于支持新能源车产业相关的先进制造和零部件生产;2.20亿美元用于支持北美地区本土车企将原有的传统汽车生产线转型为新能源车生产线;3.消费者购买符合一定要求的新能源车可获得税收抵免补贴。具体来说,如消费者想要获得美国境内销售的新能源车的全额税收抵免补贴(新车7,500美元、二手车4,000美元),需在该车辆在北美地区最终组装的前提下,同时满足车辆所配动力电池的关键矿物质原材料在一定比例上来国家时间运营方式进展重点车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挪威2021年5月自营ES8在2021年9月交付,2021年10月NIOHouse/Olso体验中心开业,ET7在2022年10月交付ES8、ET72023年上半年蔚来在欧洲销量仅832辆,截止2023年2月19日,蔚来2月份在欧洲注册量仅为32辆,其中包括27辆EL7(即国内的ES7)、1辆ES8以及4辆ET7;今年1月份,蔚来在欧洲的注册量仅为17辆。德国、荷兰、丹麦、瑞典2022年10月自营2022年10月8日宣布三款全新车型ET7、EL7和ET5将以订阅模式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四国上市,但“只租不卖”,销售模式是按月收取订阅费用ET7、EL7、ET5租赁模式在当地大行其道表明各大车企与企业用户和租车公司之间长期的三方合作十分牢固,蔚来在德国和欧洲缺乏渠道和认知度,撬动企业租赁市场并不容易挪威2020年12月出口2021年在挪威交付438辆新车,其中G3销售了406辆,P7仅卖出32辆;2022年上半年,小鹏G3累计销量284辆。G3i、P5、P7G3的定位是小型SUV,和北欧人偏爱中大型SUV的需求不匹配;G3没有做本土化改进,无法在G3上加装行李架和拖钩满足北欧消费者的旅行需求;国产车在欧洲面临法律阻碍,收集个人信息的智能化技术受到限制,辅助驾驶功能削弱荷兰、瑞典2022年2月自营+经销商(荷兰:EmilFrey;瑞典:Bilia)2022年第二季度,小鹏单方面取消P5在欧洲的所有预订订单,同时IUDS开始裁员,此后出海业务基本停滞;2023年1月宣布在欧洲上新两款主力车型,改款的P7将于6月在欧洲上市,G9计划9月左右在欧洲上市P7、G9国内的销售、运营体系无法在欧洲应用,如早期没有直营店难以和客户建立直接联系、海外用户非常在意数据和隐私以色列2023年7月经销商(FREESBE)国际扩张的重大突破,小鹏在欧洲以外的海外业务迈出第一步,高端产品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以色列推出蔚来小鹏行业深度报告P.32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自于美国本土或美国可信赖的贸易伙伴(3,750美元)&车辆所配动力电池在北美地区生产或组装的关键部件价值满足一定比例(3,750美元)。且不同类型新能源车的零售价格在规定价格上限之内,并该补贴仅针对家庭收入在对应范围的消费人群。随着时间推移,IRA法案中对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的来源比例&动力电池关键部件的生产组装价值比例要求逐年提高。图表39:动力电池关键矿物质原材料比例要求时间线图表40:动力电池关键部件生产组装价值比例要求时间线时间节点对应比例现在-2023/12/3140%2024/1/1-2024/12/3150%2025/1/1-2025/12/3160%2026/1/1-2026/12/3170%2026/12/31之后80%时间节点对应比例现在-2023/12/3150%2024/1/1-2025/12/3160%2026/1/1-2026/12/3170%2027/1/1-2027/12/3180%2028/1/1-2028/12/3190%2028/12/31之后100%资料来源:《IRA法案原文》、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注:原材料价值的百分比定义(提取或加工地点在美国以及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地区/在北美地区被重复利用))资料来源:IRA法案原文》、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注:动力电池零部件价值的比例定义(在北美地区生产或组装))图表41:各车型零售价格上限(全新车辆)图表42:消费者家庭收入上限(全新车辆)车型零售价格(美元)货车80,000SUV80,000卡车80,000其他车型55,000家庭类型收入上限(美元)生活伴侣300,000家庭内所有成员225,000个人150,000资料来源:《IRA法案原文》、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IRA法案原文》、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图表43:各车型零售价格上限(二手车辆)图表44:消费者家庭收入上限(二手车辆)车型(二手)零售价格(美元)货车25,000SUV25,000卡车25,000其他车型25,000家庭类型年收入(美元)生活伴侣150,000家庭内所有成员112,500个人75,000资料来源:《IRA法案原文》、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资料来源:《IRA法案原文》、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5.1.22023年后新增条款进一步收紧新能源车企本土化时间窗口2023年后,IRA法案关于新能源车税收抵免补贴的各项细则有了多项修改,进一步收紧新能源车企本土化时间窗口:(1)车载动力电池的最低容量为7KWh;(2)新能源车需由美国政府认定的合格生产商制造;(3)新能源车的建议零售价格在一定范围内;(4)消行业深度报告P.3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费者的收入在一定范围内;(5)退税补贴时需上报车辆编号;(6)经销商需就销售事宜向消费者和IRS提供报告;(7)企业的新能源车补贴额度不再受销量限制(2023年前是单一企业超过20万辆新能源车后的销售额不再享受补贴);(8)自2023年4月18日起,车载动力电池的关键矿物质比例&车载动力电池关键部件的生产组装价值比例和退税补贴的金额的关联生效。其中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最具限制性的规定或许是:1.如何成为美国政府认定的合格生产商;2.满足动力电池的关键矿物质比例&车载动力电池关键部件的生产组装价值比例。5.2欧洲《新电池法》对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鉴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增长,欧盟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对整个电池产业的环境可持续性、产品性能、回收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硬性规定,旨在创造一套可以对欧盟区域电池的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监控的体系。2023年7月,欧盟《新电池法》被正式确认。我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大国,在该法案出台前,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2018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与欧洲《新电池法案》的管理措施有所不同。我国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为汽车生产企业;欧洲《新电池法案》中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可以为电池企业、也可以是将电池投放欧盟市场的进口商或者整车厂商。我国和欧盟对责任主体的责任要求也不同。《中国电池管理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回收服务网点,负责收集废旧动力蓄电池,集中贮存并移交至与其协议合作的相关企业。欧洲《新电池法案》则要求责任主体指定生产者责任组织,由其审核电池回收及处理企业的准入。除此之外,欧洲《新电池法案》中的另一项重点要求是动力电池企业需要通过电池护照披露电池的基本信息、可持续发展信息及使用信息等。5.3欧美相关政策对我国新能源车出口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在当前时间节点可控根据海关总署月度公布的《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自2022年4月(汽车制造业重镇上海疫情封控结束)后我国汽车,包括新能源车出口开始复苏,汽车整体出口销量在9月IRA法案颁布后的第一个月达到阶段性峰值约为36万辆,并在次年2月的传统淡季小幅下滑至32万辆后再度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同期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出口销量与汽车整体出口趋势同步,2022年的最高销量出现在11月,为14万辆,当期占比39%,也是2022年至今新能源车月度销量占比最高的月份。除2022年3-4月因疫情封控影响产业链运营而导致生产不及时,新能源车出口占比仅为20%,大部分时候新能源车的月度出口占比在30%以上。即使在2023年4月IRA法案进一步收紧关键矿物质来源&电池生产组装地的要求后,各项销售相关的出口指标均不降反增。行业深度报告P.34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45:新能源车月度出口销量占比(2022-2023.7)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官网、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整体汽车,包括新能源车的月度出口总金额和整体汽车出口的月度总销量曲线基本一致,但新能源车销售总金额的波动幅度明显较大,主要受当月平均单车出口价格影响。新能源车的月度平均出口价格,除2022年4月和6月受疫情封控影响较大,均高于平均汽车单车出口价格。且相较于纯电车型,混动车型的月度平均出口价格显著高出55%左右。图表46:新能源车月度出口金额占比(2022-2023.7)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官网、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在2022年8月IRA法案推出后,整体汽车的月度销售总金额仍呈上升趋势,然新能源车的月度销售金额重挫17%(由2,003,142万元降至1,657,754万元),远高于其同期销量的下滑幅度(2%),料是因我国新能源车在海外经济较发达、消费者支付能力较高地区如美国的销售遇到障碍。然而,在2023年4月IRA法案进一步收紧关键矿物质来源&电池生产组装地的要求后,因前期各新能源车企已对该法案的相关推进过程有所预判和提前准备,2023年5月新能源车无论是月度出口总销售金额(由2,211,933万元上涨22%至2,707,234万元)还是平均出口单车价格(由16.8万元上涨3%至17.3万元)均不降反升,与2022年8月IRA法案刚推出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证明我国新能源车制造企业目前有足够的抗逆性。IRA:北美地区组装IRA:关键矿物质来源&电池生产组装地欧洲电池法正式生效0%5%10%15%20%25%30%35%40%45%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500000汽车数量(辆)电动车数量(辆)电动车数量占比IRA:北美地区组装IRA:关键矿物质来源&电池生产组装地欧洲电池法正式生效0%10%20%30%40%50%6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汽车金额(亿元)电动车金额(亿元)电动车金额占比行业深度报告P.35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47:各类车型月度平均出口单车价格(2022-2023.7)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官网、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6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中国车企任重道远6.1全球车企三足鼎立,我国龙头车企比亚迪后来居上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主要分为中国、北美和欧洲三大块区域,分别有其代表性企业比亚迪(中国)、特斯拉(北美)和大众汽车(德国),这三家车企的事业版图几乎覆盖全球。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和国际知名新能源车门户网站Electrek的相关数据,自2021Q2起比亚迪+特斯拉+大众汽车的全球市占率总合一路提升,由2021Q2的33%上涨至2023Q2的43%。其中我国新能源车龙头企业比亚迪的全球市占率更由最初的7%大幅增长至2022Q3-2023Q1的20%左右。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一部分是受益于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本身的需求旺盛,一部分是因为公司实行垂直产业链一体化,在全球疫情封控影响产业链安全的特殊时段相较于其他车企有更大的比较优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汽车巨头大众的全球市占率则从最初的14%,逐步萎缩至2023Q2的4.7%。在此期间,先锋车企特斯拉的表现相对平稳.虽在2022年的全球市占率有所下降,但经过公司“以价换量”在中国和美国多轮下调主力车型Model3/Y的价格后,进入2023年,其全球市占率在Q2反弹至20%以上,为近年最佳表现。0510152025303540平均单车售出价格(万元)平均电动车单车售出价格(万元)平均纯电车型单车售出价格(万元)平均混动车型单车售出价格(万元)行业深度报告P.36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48:全球新能源车企市场份额(2021Q2-2023Q2)资料来源:counterpoint、Electrek、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由国际知名新能源车门户网站Electreck关于2023Q2的车企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日渐出色,尤其是泰国和澳大利区域,Atto3(元Plus)在7月成为瑞典最受欢迎的车型。值得注意的是,广汽埃安在Q2的全球市占率超过了大众汽车,约为6%,作为一家2018年初才依托广汽集团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这一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我国新能源车企通过三电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已成功实现弯道超车。Q2全球排名第5的车企是由我国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的上汽通用五菱,作为一款经济型纯电小型乘用车,五菱宏光mini曾在2021年上市仅1个半月就超过了特斯拉ModelY的销量。图表49:2023Q2全球前十车企当季市占率资料来源:Electrek、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6.2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6.2.1出海优势2021-2022年初,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取得巨大突破,其中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随着我国新能源车产业的逐步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向欧美发达地区出海试水,改变了依赖亚洲和非洲等部分穷国和不规范国家的汽车出口被动局面。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出口22.4万,表现较好;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出口59万台,继续持续走强;2022年,我国累计出口新能源车112万台;2023年1-7月,我国出口新能源车94万台,同比增长9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0万台,同比增长105%,占比新能源汽车出口96%。目前,中国新能源车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和英国等成为出口亮点,而今年对泰国等东南亚国出口走强。自主品0%10%20%30%40%50%60%70%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023Q12023Q2比亚迪特斯拉大众其他排名车企市占率排名车企市占率1特斯拉21.70%6现代3.60%2比亚迪16.20%7宝马3.60%3广汽埃安6.00%8奔驰2.80%4大众汽车4.70%9起亚2.00%5上汽通用五菱4.40%10奥迪1.90%行业深度报告P.37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牌的上汽乘用车、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型强势表现。6.2.2出海劣势美国IRA法案及欧洲新电池法所造成的贸易壁垒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对我国新能源车企的出海形成一定的障碍,需要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与交流磨合来克服各种未知的困难。不仅如此,海外对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也与国内的成熟产品存在相当的差异,产品验证上路周期长。除合资品牌如吉利沃尔沃和上汽名爵等,我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的品牌效应较弱,品牌附加值较低,如计划在海外市场取得较高收益更需要时间对当地消费者进行教育。6.2.3出海机会碳中和政策促进全球汽车产业全面新能源化升级的确定性较高,而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还存在较高的提升空间,且欧美传统汽车巨头的新能源转型速度不及预期,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企的技术先发优势明显。不仅如此,针对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我国新能源汽车更是早有在当地建厂的投资布局,本土化生产有利于在成本及税收方面获得一定优势,以性价比较高的车型率先占据市场更能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培养当地消费者的购车习惯。6.2.4出海挑战相对于国内市场,海外新能源车市场的终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车型的选择偏好与国内消费者存在一定差异: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以乘用车为主,大部分在售车型为小型乘用车或SUV。而根据数据统计网站Statistia2022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欧洲和美国地区对于重型车(如卡车、货车)的需求在20%以上。尤其是在美国地区,对于重型车的需求为22%,超过对于小型乘用车的需求(18%)。因此,我国新能源车企的产品矩阵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区间,且新车型的开发周期较长,多重因素(动力系统设计、车型改造、零部件升级等)干扰易导致产品成功研发的不确定较大。图表50:2022年全球及部分区域新能源车车型偏好资料来源:Statistia、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7投资建议重视我国新能源头部车企比亚迪的投资机会。2023年8月,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0%10%20%30%40%50%60%70%80%90%100%全球欧洲美国SUVs重型车(如卡车、货车)小型乘用车行业深度报告P.38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公司已推出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重视有能力向海外车企进行技术输出的新能源车企,如小鹏汽车的投资机会。2023年7月,小鹏汽车宣布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技术合作的目标是利用双方的互补优势,建立长期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此外,双方还将在多个领域探索其他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未来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鉴于大众汽车集团长期全球销量领先,是欧洲地区举足轻重的汽车制造商,未来不排除双方将在现有基础上合作更多车型,向其他地区渗透的可能性。重视有能力在北美及欧洲当地设厂的动力电池厂,如国轩高科的投资机会。2023年上半年,国轩高科海外业务销售收入为30.62亿元,同比增长296.74%,占总体营业收入比重为20.09%,已超2022年全年的海外营收规模。2023年年初,公司与欧洲电池制造商InoBat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开拓欧洲市场。2023年5月,公司成为战投大股东大众汽车海外市场定点供应商,后续将面向大众汽车集团全系列车型供货。2023年6月,在经过长达数月的国家安全审查后,国轩高科的美国子公司GotionInc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批准,得以继续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电池工厂。密歇根州向GotionInc提供了7.15亿美元的激励方案,其中包括价值5.4亿美元的30年税收减免和两笔总计1.75亿美元的直接拨款,帮助国轩高科美国工厂建设。8风险提示新能源车行业竞争激烈。随着海外传统燃油车企巨头开始重视新能源车赛道的机会,较行业发展初期,未来增长空间有限,市场参与者的竞争压力必然增大。且我国新能源车企的品牌形象积累,在海外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通过自身产品力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占整车造车成本的比例较大,因此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再次进入上行通道,企业的管理经营将面临一定的挑战。且因欧美相关法案均在引导动力电池生产本地化,但较我国的国情而言,海外的人工和能源费用较高,故海外建厂对成本管控有一定要求。地缘政治风险。随着美国IRA法案和欧洲电池法的逐步落地实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进一步通过追加细则层层加码的潜在困扰。我国新能源车企出海面临着较高的政策不确定性,不排除发展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的可能。基础设施建设不及预期。西欧和北美地区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相对于我国当前水平较低,故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且西欧多个重要城市如巴黎、伦敦、罗马等历史悠久,保护建筑众多,更不易重新架设电网等关键能源接口。行业深度报告P.39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免责声明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因本研究报告涉及股票相关内容,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究报告中的任何信息。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分析师声明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在执业过程中恪守独立诚信、勤勉尽职、谨慎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接收到任何形式的报酬。投资评级说明公司评级行业评级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15%以上强于大市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表现战胜市场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15%之间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表现与市场同步持有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介于-5%~5%之间弱于大市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表现弱于市场卖出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跌幅5%以上行业指中信一级行业,市场指沪深300指数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深圳北京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金田路2026号能源大厦南塔楼16层邮编:518033传真:86-755-83516207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12号阳光大厦8层邮编:100044传真:86-10-88366686上海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馆路200号A座8层邮编:200126传真:021-31829681网址:http://www.cgws.com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