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智能电动下半场,投资安徽汽车产业链分析师:杨为敩执业证书编号:S0020521060001联系人:刘乐联系电话:021-5109-7188行业研究报告发布时间:2023年9月6日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目录第一部分•一、•二、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三、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一、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2rQxOsQsRpOnMrNrRyRqRnN7NdNaQtRnNnPmPjMqQxOlOmNrR7NqRrNNZpMsQMYnRmM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当前中国汽车年销量基本未体现报废替代,强报废周期逐步来临提升需求空间从保有量来看,2022年公安部登记中国汽车保有量3.19亿辆,对比年初净增1700万辆。结合2023上半年中国汽车内销2375万辆和进口93万辆,基于BASE法则测算,上半年报废注销车辆约768万辆,远低于2023年汽车内销量,约等于2006年汽车销量由此推算中国汽车报废周期约为16年。新世纪后中国汽车销量高涨,2013年后迈入2000万辆关口,假设中国汽车报废周期约为16年,预计未来几年世纪初高速增长的汽车将进入汽车老旧车辆报废注销阶段,带动年度需求中枢的提升图1:中国汽车保有量(万辆)图2:中国汽车销量及增速(万辆,%)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3-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2021销量同比(右轴)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图3:美国千人保有量和人均收入图4:日本千人保有量和人均收入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7407607808008208403400038000420004600050000200420062008201020122014人均收入(美元)千人保有量(辆,右轴)300370440510580650100001700024000310003800045000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人均收入(美元)千人保有量(辆,右轴)图5:韩国千人保有量和人均收入图6:中国千人保有量和人均收入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2302703103503904301200016000200002400028000200420062008201020122014人均收入(美元)千人保有量(辆,右轴)05010015020025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人均收入(美元)千人保有量(辆,右轴)汽车千人保有量与人均收入关系密切2022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1.26万美元,汽车千人保有量226辆。与我国发展模式相近的日韩等国,在人均国民收入12000美元阶段,汽车千人保有量分别为350辆和250辆左右,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较韩国1.2万美元人均国民收入阶段水平略低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经济发展带动汽车年销量中枢水平提升,国内年销稳态或在2667万辆水平假定达到人均国民收入2万美元时,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略低于韩国水平为300辆。按照人均国民收入年增4%水平提升,大约13年后,也即2035年左右,我国人均国民收入2万美元,假定我国人口微幅下行,对应汽车保有量约4亿辆。假定平均报废周期为15年,且汽车消费进入饱和稳定阶段,所有新增车辆均为替换报废车辆,没有额外新增需求,则对应年国内销售2667万辆图7:2035年人均国民收入将达到2万美元(美元)图8:2035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约4亿辆(亿辆)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测算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128502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22年2035年3.19400.511.522.533.544.52022年2035年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世界变局之下,中国汽车出口获得发展契机2021年以来,受疫情以及地缘政治等影响,加之缺芯等问题,海外汽车供应链遭受冲击,国内汽车出口获得发展机遇。从长期来看,全球汽车大国海外出口均有较高份额,国内市场较为广阔的美国与我国具有较大相似性。假定长期水平下,我国海外/本土汽车销量比与美国水平相当,根据前述2667万辆国内水平,对应海外年销量空间933.5万辆图9:主要汽车生产国海外/本土销售比(2019)注:德国、日本、韩国为单乘用车情况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0.0423.0071.1050.3321.84600.511.522.533.5中国德国日本美国韩国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商用车存在自身替换周期和经济复苏周期双重周期向上。在替换周期方面,重卡商用车替换周期6-8年。以6年周期判断,2023年起,2017年高销量阶段车型将逐步进入更换阶段,推动行业周期性复苏在经济周期层面,重卡销量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2021年下半年起,受自身周期下行带动,及疫情和经济走弱影响,商用车销量连续负增长,尤其在2022年大幅下探,重卡全年销售67.2万辆,跌幅50%以上;轻卡销量同样出现20%以上下滑。进入2023年后,经济快速复苏,尤其是房地产建设等相关政策放松,物流等领域恢复,长期看重卡、轻卡等商用车呈现较好复苏态势图10:重卡销量及增速呈现明显周期性图11:重卡销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100-5005010015020025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2013-01-012016-02-012019-03-012022-04-01重卡销量(辆)同比(%,右轴)-8-4048121620-80-60-40-200204060801001202014-032015-122017-092019-062021-032022-12重卡销量累计同比(%)GDP累计同比(%,右轴)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供需两端共振带动商用车出口量持续提升近年来,在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国际局势日益严峻等因素刺激下,国外企业在供应链、原材料端遇阻,叠加中国商用车供应链、产品性价比上升,带动中国商用车出口量逐年提升。2021年起出口快速爆发,2021-2022年商用车出口跃升至40.2万辆\58.2万辆,同比增长71%\45%长期来看,受益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合作、RCEP降税政策以及欧盟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海外需求显著;国内厂商纷纷实施出海战略,加大海外市场运营力度,创新商业模式和提高品牌力。供需两端持续利好,预计未来中国商用车出口量持续增长图12:2018-2023H1商用车出口情况(万辆,%)图13:RCEP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商用车市场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行联社,国元证券研究所0%10%20%30%40%50%60%201920202021北美三国RCEPEU27+18-40%-20%0%20%40%60%80%01020304050607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出口量同比(右轴)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中国汽车进入全球化时代,钻石模型论证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9月慕尼黑车展,国内车企及零部件厂商积极参与,参展企业涵盖了从整车到三电系统再到智能汽车电子及软件等各领域,核心目标是拓展欧洲市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趋势明显根据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国内生产要素、支撑产业、需求条件、企业竞争四方面将从供需两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件相关与支撑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机会政府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国元证券研究所绘制资料来源:证券时报,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4:比亚迪海豹首次亮相图1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要素强化出口竞争力中国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工程师群体,为汽车产业及其供应链配套方面带来充分的人才支持与保障。与人口基数相对比较高且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几个同类型国家相比,形成了天然的比较竞争优势近20年来专科以上高学历人才占比不断提升,为汽车行业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资源。当前汽车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相互交融,知识体系庞杂,充足知识资源使汽车产业在各领域的专业知识都得到相应的匹配图16:世界主要经济体工程师数量(万人)图17:中国近20年来专科以上学历构成变化资料来源:光明日报,国元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我国制造业劳动力质量测度及评价研究》,国元证券研究所05001000150020002500中国欧盟美国英国越南100246810122000年2010年2021年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国内产业链发展完善,提供汽车出口后盾从支撑产业看,中国汽车产业已形成“从整车、核心零部件、到基础材料及配套设施”一整条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出稳定,且汽车零配件及底盘增速显著,对出口拉动增长趋势明显,证明国内已经发展出相对完善的汽车行业供应链。这些相关和支持行业为汽车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后盾,确保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图18:汽车相关出口占总出口比例(%)图19:主要商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对比(%)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整理绘制-100-500501001502002502023/6/302023/5/312023/4/300%1%1%2%2%3%3%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汽车零配件占总出口金额比例汽车包括底盘占总出口金额比例1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消费升级加速汽车行业“内卷”,严苛的需求条件铸就全球领先竞争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上升带来消费观念的升级,年轻消费者以及豪华车消费者占比正在提升,带来品牌阵营的偏好和选择的逻辑的变化。当前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认知标准由“市场知名度”等品牌类因素,逐渐转向“品牌体验”、“技术搭载”等体验类因素,越来越注重高品质和高性能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挑剔的、具有消费领先性的消费者是一国产品形成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虽然国内消费者的高要求给中国汽车带来不断“内卷”的压力,但从全球化竞争角度看,这本身提升了中国汽车的全球竞争力,有利于未来持续进化图20:传统消费者对豪华品牌认知标准图21:新兴消费者对豪华品牌认知标准资料来源:果壳,国元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果壳,国元证券研究所整理绘制1230.3%25.8%24.7%17.4%1.8%市场知名度优质的品牌体验丰富的历史底蕴先进的技术搭载鲜明的品牌标签28.9%27.2%22.1%14.4%7.5%优质的品牌体验先进的技术搭载市场知名度鲜明的品牌标签丰富的历史底蕴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全产业链性价比提升国际竞争优势2023年上半年,从特斯拉开始,国内部分新势力品牌相继调整价格,引发传统车企集团降价,政府补贴也相应跟进。以乘用车为例,4月-5月市场均价连续下降后,6月回升至17.88万元,预计下半年价格战仍将持续从全球竞争优势的角度看,领先的国际竞争优势很有可能来自于率先饱和的国内市场,同时高度竞争而非垄断单一的国内市场也是促进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这些特征都与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吻合,我们看到硬币的此面是“内卷”,而彼面正是国家级的产业竞争优势。激烈竞争的背后,中国汽车即将迎来全球化领先时刻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图22:乘用车整体市场均价(万元)13012315161718192023-012023-022023-032023-042023-052023-06中国:GAIN.整体市场均价:乘用车:当月值整体乘用车市场优惠指数(右轴)表1:2023年上半年车企降价竞争车企降价幅度时间上汽通用别克车型政府联合补贴最高达70k2023.3.7-2023.3.31上汽大众地区专项补贴25k-70k2023.3.1-2023.3.31上汽荣威购车优惠至高6.5折,降价至高65k2023.3.3-2023.3.32奇瑞集团不同车型降幅于22888-42888元不等2023.3.11-2023.3.31特斯拉Model3和ModelY大幅降价20k-48k基础版ModelY降幅高达20%。2023.1.6长安深蓝深蓝车型降价至高42k2023.3.1-2023.3.31比亚迪海豹系列享88元抵扣8888元2023.3.10-2023.3.31资料来源:36氪、各车企公众号,国元证券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目录第一部分•一、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一、•二、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三、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二、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1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汽车行业长周期——步入新能源汽车第二曲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经济的创新化转型,在汽车产业层面体现为两方面:(1)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2)智能网联对包括传统车和新能源车的技术赋能,引领汽车产业全面开启在创新时代背景下的差异化竞争。产业生命周期曲线转移过程中的巨大创新外溢,造就了近几年汽车整体及电动车产业链的持续上涨和向上的估值重塑资料来源:国元证券研究所绘制图23:汽车产业创新示意图1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汽车行业中短周期——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但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增长曲线特征符合逻辑斯蒂增长规律。假定前期2017年高点的2500万辆为乘用车市场的饱和市场空间,扣除以替代电动自行车等为主的A00级乘用车100万辆,则A0级以上乘用车市场空间2400万辆,不考虑A00级的新能源车增速转慢的分界点为1200万辆左右假定转折期A00级上升到150万辆,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将在年销1350万辆左右后增速放缓,开始进入转折期,距离2022年650万辆水平新能源乘用车,尚有一倍增长空间。未来1-2年仍有增长潜力图25:A00级和A0以上级别新能源车销量来源:iFinD,国元证券研究所-200%0%200%400%600%800%1000%1200%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9-01-312019-11-302020-09-302021-07-312022-05-312023-03-31A00级累计销量(万辆)A0级及以上累计销量(万辆)A00级增长率(%)(右轴)A0级及以上增长率(%)(右轴)图24:逻辑斯蒂曲线模型来源: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第三版)》,国元证券研究所整理绘制1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汽车行业中短周期——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但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续航距离稳步提升,适用场景愈发丰富。纯电动汽车目前标定续航平均已达500KM以上,打八折后的实际续航也已超过400KM,可满足市区、郊区、省内城市间、中远距离城市间的正常出行需求图26:BEV平均标定续航(不含A00级车,公里)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国元证券研究所整理绘制图27:BEV平均续航(公里)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国元证券研究所382.7452.2494.3513.4508.7010020030040050060020192020202120222023508.7407305.20100200300400500600标定续航实际续航冬季续航1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汽车行业中短周期——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但竞争加剧充电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里程焦虑逐渐缓解。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620万辆,总充电桩为699.46万个,车桩比由前5月的2.52:1进一步下降至2.32:1,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资料来源:乘联会,iFinD,国元证券研究所图28: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万辆)、充电桩(万个)及车桩比02468101214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公共充电桩总充电桩公共车桩比总车桩比1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汽车行业中短周期——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但竞争加剧头部企业有能力且有意愿进一步降价,电动车吸引力还可增加。特斯拉单车利润强劲,比亚迪单车利润也较高,均具备维持价格稳定或降价的能力。同时考虑到国内车企竞争激烈,一季度甚至爆发了价格战,为进一步扩大或巩固自身市场份额,头部车企有动力通过降价吸引消费者图29:特斯拉单车利润(美元)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国元证券研究所图30:比亚迪单车利润(元)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国元证券研究所1058198399774104265942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22Q12022H12022前9月2022全年2023Q13137605783838854748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22Q12022H12022前9月2022全年2023Q11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汽车行业中短周期——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但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旺盛。艾媒咨询调研显示,当前国内市场对新能源前景看好的受访者接近7成,表示“未购买过且未来不会购买新能源车”的受访者仅5.5%。新能源汽车需求端认可度仍然较高,潜在够买意愿较为强烈资料来源:艾媒咨询,国元证券研究所;样本量,N=1527;调研时间,2022图31:新能源汽车使用意愿消费者调研2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汽车行业中短周期——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但竞争加剧乘用车整体处于震荡期,新能源汽车进入成长中后期,竞争加剧。乘用车购车需求由首购为主转为增换购为主,需求弹性加大,增换购周期的存在则进一步加大了需求和销量的波动。乘用车市场总体表现出总量中低速增长、各年销量上下震荡的走势新能源汽车在经历了早期的快速淘汰和差异化发展路径的艰难探索后,于2019年底进入成长期,整体销量稳步提升,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节节攀升,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认可度显著增强,电动化趋势逐渐深入人心,目前已进入成长中后期。在此期间,为扩大市场,各企业在紧守固有细分市场的前提下加速侵入彼此边界,互相模仿,追求领先优势和规模优势,竞争逐步加剧资料来源:国元证券研究所绘制图32: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示意图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国元证券研究所;注:2022年调查包括2022.1-2022.4的新购用户图33:乘用车由首购为主进入增换购为主的阶段69.9%47.1%22.7%40.0%7.4%12.9%2016年2022年首购换购增购2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汽车行业中短周期——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但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普及逼近晚期大众,渗透难度走高。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成长中后期的大众化渗透阶段,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大众消费者,均由成长早期的尝鲜为主转为综合考虑性能、价格、外观、售后等各方面因素,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与早期大众持谨慎态度但相较普通人仍然更愿意接受新事物不同,晚期大众对创新持怀疑态度,只有在新事物经济效益明显、大众普遍接受并对自身形成压力时才会采用,渗透难度更大。晚期大众约占市场总人数的1/3,市场吸引力难以忽视,消费者的挑剔严苛性加大,相应车企参与竞争压力大于前期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E.M.Rogers,国元证券研究所图34:创新扩散曲线(新技术普及路线图)2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汽车行业中短周期——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但竞争加剧用户购车关注要素多元化,产品力竞争压力提升。随着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动车续航水平持续提升,购车人群也逐步接受电动车主要使用场景为城内接驳,消费者购车时对续航的关注度显著下降根据罗兰贝格调查,只有20%的用户将续航列为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最关注的5大要素之一,对外观、智能化、质量、性能与操控的重视逐渐提升;而在购买蔚小理、特斯拉、领跑等新势力的新能源车时,对智能化的关注已经反超续航,对外观、性能与操控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接近续航。随着用户对新能源汽车关注要素的愈加丰富立体,对车企在产品力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国元证券研究所绘制图35:购买新能源汽车最关注的5大要素资料来源:罗兰贝格,国元证券研究所图36:购买造车新势力汽车最关注的5大要素续航,21.16%外观,14.03%智能化,13.81%质量,11.14%性能与操控,11.14%舒适度,8.02%充电便利性,7.57%座舱空间,7.13%电池安全,6.01%智能化,20.98%续航,19.81%外观,15.61%性能与操控,12.68%充电便利性,11.71%质量,5.37%舒适度,5.37%座舱空间,4.88%电池安全,3.90%2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汽车行业中短周期——新能源汽车持续景气但竞争加剧车企价格战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指数一路走跌。自2023年1月特斯拉发动“价格战”以来,各车企被迫跟进,纷纷降价。根据汽车之家数据,新能源汽车价格指数(DQI)已从去年12月的101.03一路下跌到2023年6月的95.21其中BEV价格指数下降更为明显,由去年12月的101.71下降到6月的94.90。PHEV则由去年12月的99下降到6月的95.43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国元证券研究所图37:近两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指数(DQI)走势24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竞争加剧要求车企打造体系化能力,差异化、降成本、开拓海外市场为主导方向随着竞争加剧,具有体系化竞争优势的企业更容易成功。从体系化竞争战略来看,核心战略主要有三种: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以及目标聚焦战略(Focus)基于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看,差异化战略主要为智能网联技术赋能,总成本领先战略包括采用一体化压铸等新工艺、推进TIER0.5等新模式以及国产化替代等新供应链,而目标聚焦战略则在于对新市场的聚焦,即海外市场战略。以上三者构成汽车行业在“内卷”中突围的关键手段,同时也是未来投资的重点方向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国元证券研究所绘制图38:三大竞争战略及其在汽车行业的延伸25波特三大竞争战略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目标聚焦战略(Focus)对汽车行业的映射智能网联为主一体化压铸、TIER0.5、国产化替代等海外市场战略为主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需求升级带动智能网联汽车渗透逐步走高。受近年来市场教育以及智能化消费的影响,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的智能化配套需求明显麦肯锡的调研显示,国内汽车消费者中80%以上的用户认为辅助驾驶(L2)、智能网联以及自动驾驶(L2.5\L3)等技术在购车决策中意义重大,约10%-40%的消费者愿意为相应功能付费。智能即豪华的新型用车理念,在Tesla以及一线新势力的带动下,已经成为市场共识资料来源:麦肯锡,国元证券研究所图39:消费者认为智能网联相关功能在购买决策中重要26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根据汽车之家数据,近一年来,新能源汽车关注度总体走强,去年7月汽车市场关注人数的43.5%对新能源车表示关注,到今年6月该比例上升至49.8%;而在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人群中,关注智能汽车的人数由去年7月的54%提高到今年6月的62.7%。潜在购车群体对电动智能汽车的关注度仍处于持续走高的区间图40:近一年新能源车及智能汽车关注度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国元证券研究所43.5%40.0%41.2%40.8%42.2%42.4%44.6%47.1%47.0%49.8%51.0%49.8%54.0%54.5%54.7%60.5%60.8%57.9%59.4%56.3%58.1%60.8%61.5%62.7%0%10%20%30%40%50%60%70%2022年7月2022年8月2022年9月2022年10月2022年11月2022年12月2023年1月2023年2月2023年3月2023年4月2023年5月2023年6月新能源车关注占比智能汽车关注占比27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在旺盛需求的带动下,智能网联汽车新车渗透率持续提高。根据CAICV的统计,2022年5月国内新车销售中,L1级别及以上车型在乘用车产品中渗透率已经达到55%,L2以上已经渗透率达到43.9%,分别较2022年提升6.8和9个百分点,L2级别以上智能驾驶发展迅猛。智能网联汽车正逐步成为汽车消费新态势图41:2022-2023年5月智能网联渗透率资料来源:CAICV,国元证券研究所:注:图中1月、2月…5月,指2023年1月、2月直至5月的分月数据34.9%31.5%42.2%39.5%40.5%42.8%43.3%43.9%13.3%13.5%12.0%13.2%12.1%12.1%11.8%11.1%51.8%55.1%45.8%47.3%47.4%45.2%44.9%45.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2全年2022年前5月2023年前5月1月2月3月4月5月L2L1L028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政策鼓励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深化,标准完善奠定行业持续发展基础。除需求带动外,政策同样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规划起步较早,规划全面,目前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发展体系时间政策或事件主要内容2015《中国制造2025》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并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实现车-车、车-设施之间信息化;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区域试点。2016《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加快构建包括整车及关键系统部件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2018《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规划》第一阶段,到2020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第二阶段,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规模化商业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2020《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构建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基础技术,完善智能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和测试数据库,开展应用示范试点;整合优势资源,组建智能网联产业联合体和联盟;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和科学规范的产品监督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开发;支持以智能网联汽车为载体的城市无人驾驶物流配送、自动代客泊车等特定场景示范应用;加快完善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数据使用等政策法规。2021工信部成立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智能网联工作落实2023《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划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框架并明确标准体系具体内容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发改委、工信部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表2:国家主要智能网联政策和规划29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差异化竞争推动智能网联赋能持续,关键龙头引领发展方向。在需求提升和政策的鼓励下,智能网联在供给端发力的核心动力仍是差异化竞争。一方面,前期差异化企业引领的技术和模式,通过寡头竞争模型,迅速通用化成为行业同类竞争者的必备“招式”另一方面,领先企业为了持续保持领先优势,不断在新技术、新模式层面推动创新,构建并巩固自身技术品牌,强化自身优势地位。这种技术品牌层面的竞争,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向前奔跑,巩固自身地位,在产业达到成熟期,龙头决出,行业地位稳定之前都将持续进行图42:智能网联市场竞争模型市场背景汽车行业有寡头市场特征,模仿策略为主要竞争策略之一智能电动车处于成长期,格局未定智能网联为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一梯队:创造新技术、新模式第二梯队:部分原创差异化,部分模仿第三及以下梯队:部分原创差异化,部分模仿模仿流:推动新技术通用化,创造从1到N投资机会所有企业均需使用智能网联这一手段获取竞争相对优势推动创新流在不同企业之间快速流动,差异化技术形成通用技术速度快,创造从1到N投资机会所有企业均承受竞争压力,推动创新持续发生,从0到1投资机会不断涌现创新流:不断推动新技术,创造从0到1投资机会竞争结果资料来源:国元证券研究所30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政策支持加供需升级造就万亿市场规模。随着智能网联技术迅速推广,5G网络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接受度逐渐增高,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在2025年将增至249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1%据测算,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在2019-2024年间将由1656亿元增长到1.3万亿元,CAGR达到51.28%资料来源:36氪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图44:2019-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规模(亿元)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图43:2021-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预测(万辆)165626164005.35975.28875.213120.435.3%58.0%53.1%49.2%48.5%47.8%0%10%20%30%40%50%60%7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行业规模(亿元)同比增速1370163018802180249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2120222023E2024E2025E31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AI大模型助推汽车智能化攀上新高度。AI大模型在NLP、CV方向进展较快,短期内应用前景较广。NLP大模型在人车语音交互方面大有前景,可有力推动座舱智能化发展;CV大模型在数据标注、仿真和感知等方面的潜力不可忽视多模态/跨模态大模型可推动城市场景辅助驾驶和高等级自动驾驶的规模化量产,同时也有望用于智能座舱中的人机交互,融合语音、视觉、手势等多种交互方式,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使用习惯资料来源:国元证券研究所绘制图45:AI大模型在智能汽车中的应用NLP大模型语音交互、拟人表达和决策建议,全面升级车载操作系统功能CV大模型大模型预标注+车载小模型学习微调AIGC场景仿真多模态/跨模态大模型感知决策一体化认知大模型32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AI加持下语音交互走向主动对话式语音交互。随着AI性能的突飞猛进,多模态交互、多音区语音场景和声纹技术、智能主动式语音服务成为可能甚至趋势。真正做到让汽车服务于人,让汽车比人更懂自己的需要,在车内实现人机的情感化、个性化交互的终极目标资料来源:IHSMarkit,国元证券研究所图46:语音交互发展趋势自然语音交互借由车机大屏的普及和手机映射的推广,手机上的应用服务内容可以映射到车机大屏,如音乐和导航功能,人机语音对话可以进行预设的简单交流,增加了消费者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智能语音交互智能车机将人、车和外界环境连接在一起,用户通过语音、数据和触摸等方式与车机进行交流。人机交互随着智能座舱的发展,将有更多注意力放在车内氛围的营造。智能化的语音交互通过机器学习,主动式推送,自然流畅应答等方式,力求为车内用户营造沉浸式的智能网联服务体验主动对话式语音交互多模态交互:未来以语音交互为核心,融合手势识别、表情识别等多模态协作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完成交互过程多音区语音场景:从现阶段相对成熟的双音区交互技术发展为四音区、六音区交互技术,可以让每个位置的乘客通过语音或者其他交互方式控制各自的交互设备,即使在同一时间同汽车进行对话也互不影响智能主动式语音服务:可以自主学习并分析用户的日常行为以及爱好,对于用户提出的问题,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用户更个性化更贴合用户心理的答案,可以结合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和说话内容,充分理解用户意图33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自动驾驶级别的提升促使车内生活娱乐服务发生质变。在自动驾驶级别的发展中,驾驶员的手、眼以及专注力在驾驶过程中的需求度逐渐降低,适用的娱乐与生活类服务场景也将递增,沉浸程度不断增强。应用场景将从“车强相关,弱娱乐”,逐步演变为“以人为基础,无限拓展的生活娱乐体验”。在此背景下,车载生活娱乐服务的需求和质量将会发生飞跃表3:不同自动驾驶级别下对驾驶员专注力要求水平资料来源:IHSMarkit,国元证券研究所自动驾驶级别手眼驾驶座车机操作当前L2可短暂解放需保持专注需要大部分专注力用于驾驶,主要通过方向盘、语音进行低专注度,短间歇操作中短期L3需要时接管需要时接管需要手眼放开,可空出大部分专注力;可进行一定沉浸程度的短时车机互动,需确保可即可将专注力转移至驾驶长期L4解放解放非封闭路段需要在确定时间范围内无需关注驾驶;可进行一些固定时间段的娱乐、生活L5解放解放不需要可完全沉浸于各类娱乐生活形式34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车联网国内渗透率接近60%,市场空间仍旧巨大。根据测算,国内车联网产值到2026年可超8000亿元,2021-2026CAGR可达30%;全球车联网市场渗透率近年来快速提升,2018年为30.7%,到2020年已达45%,预计至2025年可达59.4%国内2018年联网汽车为5976万辆,市场渗透率为24.9%;到2020年,联网汽车达到1.37亿辆,市场渗透率接近翻倍,达到48.8%;预计到2026年,联网汽车将增长至4.6亿辆,市场渗透率升至80%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图47:2015-2026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亿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图48:2018-2026年中国网联汽车数量和车联网渗透率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图49:2018-2025年全球车联网市场渗透率30.7%38.4%45.0%49.4%52.2%55.1%57.6%59.4%0%10%20%30%40%50%60%7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35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中控屏转向大屏、多屏方向,增速较快。国内整体前装搭载率约90%,市场已进入存量升级周期,目前正转向“大屏”“多屏”时代2020年10英寸以上大屏IVI新车搭载量为573.45万辆,同比增长65.71%,占各种尺寸中控屏交付总量的34.8%;而到2023年前4月,10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已高达73.41%,其中12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更是高达43.23%(前装搭载率也达39.61%,预计今年可突破50%)乘用车搭载多联屏新车交付54.35万辆,同比增长64.9%,前装搭载率达到9.61%。根据ICVTANK数据,2022年IVI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27.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可增长至168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由2022年的53.4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73.3亿美元资料来源:ICVTANK,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0:2021-2027年全球和中国IVI市场规模(十亿美元)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1:2020-2023年前4月中国乘用车10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12.2212.7414.1214.9615.7216.3116.84.775.345.946.326.727.057.33024681012141618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全球IVI市场空间中国IVI市场空间34.80%73.41%0%10%20%30%40%50%60%70%80%20202023年前4月36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HUD稳步增长,ARHUD将成未来主流。HUD搭载量由2020年的69万台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150万台,到2023年前4月,搭载量已达55万台,同比增长55%;HUD渗透率则由2019年的2.5%提升至2021年的5.8%,前装搭载率也由2021年的5.72%增长至2023年前4月的9.78%,预计到2025年前装渗透率可超过30%ARHUD增速快于HUD整体增速,2021年搭载量约为5.08万台,2022年则增长至10.96万台,同比增长116%。另外,相比W-HUD,ARHUD在除了成本之外的各方面都更加优越,更符合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预计ARHUD未来将成为主流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2:2020-2023年国内乘用车HUD前装搭载量(万台)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3:2021-2023年国内乘用车HUD前装搭载率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表4:W-HUD和AR-HUD方案投影单元参数对比69.29109.45150.0455.3657.96%38.12%54.98%0%10%20%30%40%50%60%70%0204060801001201401602020202120222023前4月W/ARHUD(万台)YOY109.45150.0455.365.72%7.53%9.78%0%2%4%6%8%10%12%020406080100120140160202120222023前4月W/ARHUD(万台)前装搭载率WHUDARHUD投影范围较大,仅支持2D显示大,可投影于整个挡风玻璃,可显示和标注远处信息,3D增强显示投影内容较多:车况、车速、部分ADAS信息多:信息量大,质量高投影质量无色差,图像明亮清晰AR完全融合实景和车载功能,实时导航、预警,更安全高效最大投影距离4-5米15米37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全液晶仪表快速渗透,但长期存在被HUD、屏+域控制器取代的隐忧。2018年后车载全液晶仪表渗透率快速上升,由当年的6%提升至2023年前4月的54%根据测算,到2025年,国内全液晶仪表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6.96亿元,CAGR为15.96%。但目前整体行业正从“IVI+液晶仪表”到“域控+显示屏”方案加速转型,HUD对液晶仪表也将带来不小的冲击,产业链价值正在进入重新分配周期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4:2017-2023年国内全液晶仪表渗透率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天有为公告,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5:中国液晶仪表盘市场规模预测4%6%14%23%37%44.49%53.95%0%10%20%30%40%50%60%20172018201920202021前10月20222023前4月38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48.1116.9602040608010012014020192025E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OTA进入爆发期,未来有望开启软件付费模式,市场规模或超万亿元。OTA前装搭载率由2020年的23.7%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49%。OTA拓宽了主机厂“运营”和“服务”的范畴,很可能会改变盈利模式,高工智能汽车预计付费模式下,OTA市场规模可达万亿元。车载语音识别市场见顶,未来将转入智能语音助手方向。2022年,车载语音识别前装搭载率已超74%,上升空间受限,竞争愈发激烈,语音识别进入以人机对话交互为核心,多功能融合阶段资料来源:佐思汽研,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6:2019-2022年中国乘用车前装OTA搭载率资料来源:佐思汽研,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7:2019-2022年中国乘用车语音识别与交互功能前装搭载率19.70%23.70%36.73%48.77%0%10%20%30%40%50%60%201920202021202249.82%63.25%68%74.33%40%45%50%55%60%65%70%75%80%201920202021202239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智能驾驶感知层面,中短期内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仍属重点:纯视觉方案对软件算法要求较高,对缺乏积累的企业而言难以落地,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激光雷达作为主要传感设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等其他传感器辅助感知决策层方面,算力竞争加剧,域控制器成为重要竞争方向,目前进入快速增长期。2022年,中国乘用车智驾域控制器签章搭载量为114.7万辆,同比增长81.26%,首次突破百万台大关。此外,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前装搭载量也快速走高,2023年前5月搭载88.5万辆,同比增长79.89%,搭载率达到12%,预计全年搭载量可达300万辆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8:2020-2023年5月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前装搭载率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59:2022年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前装搭载量(万辆)2.63%5.80%8.66%12.00%0%2%4%6%8%10%12%14%2020202120222023年前5月172.65114.7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智能座舱域控(万辆)智能驾驶域控(万辆)40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一:智能网联赋能差异化竞争执行层方面,配合自动驾驶推进,线控底盘成必然方向。由于在自动驾驶条件下,底盘系统要根据感知层和决策层形成的信息进行自主反应,因此传统机械式底盘系统,必须向线控且有冗余特征的发展方向转型。故线控底盘成为智能驾驶未来发展的必备方向线控底盘市场空间广阔,线控制动和线控悬挂前景最广。根据测算,到2026年,线控底盘市场规模或可达570亿元,2022-2026年GAGR预计达21%,2030年规模预计将达到1420亿元。根据盖世汽车数据,线控制动渗透率到2022年已到19%,2022-2026年市场规模CAGR为31.7%;线控悬挂2022年渗透率虽仅1.3%,但2022-2026年市场规模CAGR可达46%。二者是线控底盘方向最具前景的领域资料来源:陈萌等《汽车线控底盘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国元证券研究所图60:2021-2026中国线控底盘市场规模预测(亿元)资料来源:佐思汽研,国元证券研究所图61:2019-2022年5月中国乘用车线控制动装配量及装配率(万套)50.784.2174.195.72.60%4.50%8.60%13.70%0%2%4%6%8%10%12%14%16%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9202020212022年前5月装配量(万套)装配率41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0%5%10%15%20%25%30%35%40%45%0100200300400500600700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行业规模同比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二:聚焦海外市场欧美汽车电动化乃大势所趋,目前渗透率偏低。碳排放要求趋严,全球主要国家汽车电动化目标明确,均计划在2050年前实现大部分或者全部电动化。但目前除中国外,各地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然较低。到2023年Q2,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7.3%,北美更是只有7.5%。中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出海的市场前景广阔资料来源:亿欧智库,中新网,新浪网,国元证券研究所表5:海外主要国家汽车电动化政策及目标资料来源:乘联会,国元证券研究所图62:2016-2023年世界主要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0%5%10%15%20%25%3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12023Q2中国欧洲北美亚洲其他南半球世界国家汽车电动化政策及目标加拿大2040年实现100%电动车美国2030年实现50%电动车日本2030年实现乘用车23%-33%电动车印度2030年实现30%电动车英国2035年实现乘用车/厢式货车无汽油、柴油、混动、插混澳大利亚2050年实现汽车净零碳排放荷兰2030年实现乘用轿车/轻型箱式货车100%电动化瑞典2030年实现乘用轿车无汽油车、柴油车丹麦2030/2035年乘用轿车逐步实现无汽油车、柴油车、插混法国2035年实现100%电动车德国2030年电动车保有量达700万至1000万辆42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二:聚焦海外市场欧美日传统巨头新能源转型及规划相对滞后。尽管欧美设定了明确的碳排放和汽车电动化时间表,但欧美日传统汽车巨头电动化转型及规划相对落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面临的竞争压力应小于国内表6:全球部分纯新能源车企与传统车企规划对比资料来源:360智慧商业,国元证券研究所部分纯新能源车企部分传统车企车企规划车企燃油车停售时间规划特斯拉到2030年实现每年2000万销量比亚迪2022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0万辆小鹏2023-25,布局全场景辅助驾驶;25年后,自动驾驶和无人驶L3福特20302026年产量达200万辆,203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50%哪吒2025年销量达到50万辆,海外10-20万辆宝马20302025年纯电车销量200万辆以上,2030年累计1000万纯电汽车;2030年MINI和劳斯莱斯全面电动化蔚来2025年进入25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累计建成4000座换电站奔驰20302025年混动和纯电销量占比50%理想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沃尔沃20302025年全面电气化,纯电车占比50%;30年仅销售纯电车零跑2025年推出8款新车型,全尺寸、多车型大众2035电动化投资520亿欧元埃安2025年达到100万辆,30年达到150万辆起亚20352030年,纯电车销量120万辆;2030年全球销量400万辆,环保车型200万辆极氪2025年推出6款新车,销量达65万辆本田20402030年推出30款电动汽车,销量200万辆以上,电气化相关投入400亿美元43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二:聚焦海外市场国际传统巨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落后。国际传统巨头由于在规划和执行上均显迟钝,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弱于国内车企,导致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上明显落后。到2023年H1,欧美日传统车企中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最高的仅为Stellantis的4.4%。而在新能源汽车整体中,电动车占比最高的为宝马的24%,尚落后于长安的26%。传统国际车企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的滞后是中国汽车出海的一大利好资料来源:乘联会,国元证券研究所图63:2023年H1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TOP15资料来源:乘联会,国元证券研究所图64:2023年6月世界主要车企广义新能源汽车中电动车BEV+PHEV)占比0%10%20%30%40%50%60%70%80%90%100%比亚迪,21.0%特斯拉,18.0%上汽,6.1%Stellantis,4.4%现代起亚,4.0%广汽,3.6%宝马,3.5%长安,2.8%奔驰,2.6%理想,2.3%雷诺日产,2.3%东风,1.7%长城,1.6%丰田,1.3%通用,1.2%44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二:聚焦海外市场中国电动智能汽车竞争力较强,已实现内部崛起。2010-2022年期间,中国企业取得了电动汽车领域最多的专利,达4.1万件,接近第二、三名日本、德国的总和。中国电动智能汽车技术不断突破,销量一路走高,供应链产业体系逐渐完备,正在高速成长为“汽车强国”。在内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出海正当其时资料来源:亿欧智库,国元证券研究所图65:2010-2022年电动汽车领域相关专利申请量TOP5资料来源:亿欧智库,国元证券研究所图66:2018-2025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速4101126962163401432511281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中国日本德国美国韩国0%50%100%150%200%250%3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智能电动车销量(万辆)新能源车销量(万辆)智能电动车销量YOY45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二:聚焦海外市场汽车安全领域也获国际认可,综合竞争力提升。除了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方面名列前茅外,中国汽车在最重要的安全环节也获得世界认可。在2022年EuroNCAP安全评级中,共有13款车获得5星评级,蔚来ET7和比亚迪ATTO3等国产电动智能汽车一举夺得其中5席。中国汽车已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图67:2019-2022年全球通过ENCAP测试的主要车型资料来源:亿欧智库,国元证券研究所46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二:聚焦海外市场短期内或仍以整车、零部件和投资出海为主。汽车出海主要包括整车、零部件、投资、技术、标准、服务等6方面内容的出海。虽然上汽、奇瑞、比亚迪等车企已在海外耕耘多年,但中国汽车出海整体仍以整车和零部件出海为主,并始终伴随着投资出海,技术和服务出海刚刚起步,标准出海尚需整体技术升级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表7:汽车出海6大主要内容资料来源:亿欧智库,国元证券研究所出海内容主要特点整车出海乘用车出海以头部企业如上汽、奇瑞、比亚迪、长城、吉利等为主,路径逐步过渡至海外建厂阶段;商用车出海则依靠“一带一路”合作和中国基建企业出海,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零部件出海跟随自主品牌头部企业和特斯拉进行全球布局,短期内特斯拉墨西哥工厂相关供应链企业的订单增量较多投资出海过去的主要出海方式之一,以海外并购和绿地投资为主,欧洲、东南亚和北美为主要投资区域,目前有减缓趋势技术出海中国汽车三电技术及迭代速度都具有领先优势,智能化是近几年中国车企在海外独特的优势标签,或可实现“以技术撬动市场”标准出海依靠在电动智能方面的技术优势,可向外输出智能电动汽车标准、超充标准、高压技术标准、换电标准等服务出海为配合汽车出海,还需要向海外提供充换电服务、云服务、其他售后服务等47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三:总成本领先战略从当前主要畅销车型基本以品牌认可度+同级别车型价格优势两个维度取胜。反应在同一市场下,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仍是差异化和成本领先。差异化以智能网联为代表的品牌塑造方式体现,而各种方式的低成本则是企业总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体现图68:热销车型比亚迪宋PULSDM-i同级别中价格优势明显宋PLUSDM-i问界M5宋ProDM荣威eRX5PLUS本田CR-VPHEV探岳PHEV威兰达PHEV皓影PHEV丰田RAV4PHEV领克01PHEV玛奇朵PHEVAIONY宋PLUSEV哪吒U零跑C11ID.4CROZZAIONVID.4X小鹏汽车G3几何C合创Z03威马W6威马EX5奔驰EQB奔驰EQA本田CR-V威兰达丰田RAV4途岳1020304044004500460047004800PHEVBEV燃油车加权市场价格(万)车长(mm)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国元证券研究所48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三:总成本领先战略一体化压铸综合成本更低。目前市场价格估算,应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单车成本比使用传统冲焊技术要高2350元左右。但一体化压铸还可令车身减重约200KG、回收利用率提高25%以上、工厂占地面积缩小约30%,同时可缩短供应链,节省制造时间和运输时间,减少人工和机器人投入,提升制造规模等,进一步降本增效。特斯拉官方称,一体化压铸技术给ModelY节省约20%制造成本表8:一体化压铸与传统汽车制造工艺单车成本测算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一体化压铸全铝传统钢制车身一体化压铸其他优势材料车身质量(KG)250450原材料回收利用率提高25%以上材料价格(元/KG)3518小计材料成本87508100压铸压铸机+辅机+模具(亿元/年)7.1-工厂面积缩小约30%(特斯拉);技术工人减少约10%冲压+焊装冲压设备(亿元/整车产线)-3.2焊装设备(亿元/整车产线)-2小计设备单车摊销费用(元/辆)71005200合计单车成本(元/辆)1585013300生产效率提高约79倍49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三:总成本领先战略一体化技术优先渗透新能源车,未来有望延伸至燃油车。目前,国内一体化压铸技术主要应用在特斯拉相关车型上。不过比亚迪、小鹏、蔚来等整车厂,文灿股份、广东鸿图、爱柯迪、拓普集团等供应商也纷纷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随着该技术在降本增效上的作用逐渐体现,新能源乃至燃油车都可能逐步采用图69:一体化压铸优势展示来源:北仑模具网,汽车人参考,国元证券研究所图70:ModelY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对比来源:特斯拉季报,国元证券研究所50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体系化战略之三:总成本领先战略车企价值链组织形态平面化、汇聚化。车企不再作为整个自身生态的核心,而是通过与传统制造端和外部服务端生态的合作,共同构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新型生态体系。车企价值将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转移,产业链价值由客户服务增加值来衡量,制造端扁平化,服务端全面发展资料来源:IHSMarkit,国元证券研究所图71:车企价值链演变趋势传统车企价值链未来车企价值链Tier3Tier2Tier1OEMOES经销商Tier3Tier2Tier1能源企业互联网通信基建服务内容商业OEM51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图72:智能电动发展背景下全产业链组织方式发生变革体系化战略之三:总成本领先战略组织形式发生变革,Tier0.5模式诞生。在智能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多点解耦出现,传统直线型供应链格局向网状进发,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正在不断涌现。TIER0.5等大集成模式同样应运而生,协助造车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能通过整合式的发展降低成本资料来源:北汽经研所,国元证券研究所52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体系化战略之三:总成本领先战略鉴于我们在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理论部分的分析,国内产业链体系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性价比优势,以此为基础叠加海外宏观政策因素,国产化替代快速推进,成为降低成本,实现总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建议关注国产化替代的发展领域细分领域概况国内重点公司汽车座椅主要由安道拓、李尔、丰田纺织及其合资公司占据市场。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低继峰股份、天成自控、上海沿浦、明新旭腾(座椅皮革)等安全气囊、安全带主要由采埃孚、奥托立夫为主。均胜收购KSS和高田后占据相当市场份额均胜电子、松原股份等轮胎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外资为主玲珑轮胎、赛轮轮胎、森麒麟等底盘智能化博世、大陆、采埃孚等为主伯特利、亚太股份等空气悬架大陆集团、威巴克、凡士通、威伯科、康迪泰克等为主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孔辉集团等微电机日本电产、德昌电机(香港)、博世、三菱等为主德昌电机(香港)、恒帅股份等域控制器mobileye、博世、电装等为主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发动机管理系统博世、大陆、电装、德尔福等菱电电控资料来源:国元证券研究所整理制作表9:主要国产替代领域展示5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目录第一部分•一、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一、•二、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三、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三、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5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安徽省第二产业稳步发展,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第二产业GDP比重列全国12位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国元证券研究所图73:安徽省近十年GDP及第二产业发展状况(亿元)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元证券研究所图74:2021年全国各省市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第二产业GDP比值从年度数据来看:近十年安徽省GDP及第二产业产值稳步提升,2022年安徽省全省生产总值达45045亿,第二产业产值已达到接近20000亿水平,近年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稳定在40%,且自2021年后略有上升各省市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第二产业GDP比重情况来看:2021年安徽省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第二产业GDP比值为0.18,接近广东、浙江等汽车强省,位列全国第12位,发展前景广阔0%10%20%30%40%50%6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第二产业产值GDP占比(右轴)00.20.40.60.811.21.41.6安徽广东河北浙江广西辽宁湖北天津重庆北京上海吉林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5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研究所图75:2017-2022年安徽省汽车产量情况(万辆)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元证券研究所图76:2022年各省市汽车产量情况(万辆)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安徽汽车产业迎来新的增长窗口汽车产业作为安徽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整车企业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得益于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支持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2019年后全省汽车产量逆势增长,2022年全年达到174.7万辆水平,位列全国各省市汽车产量第六位,增势明显。其中新能源汽车42.2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总量高达5.98%。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浙江陕西安徽湖北重庆吉林上海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传统能源汽车产量-40%-20%0%20%40%60%80%100%120%140%16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产量增速(右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右轴)自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出台以来,安徽省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安徽省汽车产量增速为17.4%,位列八大省市第三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保持67%的同比增长速度,远超省内汽车行业整体增长水平,在八大省市中排第六位,成绩亮眼5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长三角地区2022年共生产汽车696.35辆,占全国汽车产能34%215.58吉林415.37广东302.45上海209.18重庆189.59湖北177.00广西174.69安徽133.79陕西124.85浙江119.62山东94.36江苏90.55河北87.11北京76.60辽宁72.48四川60.32天津55.31河南42.74江西37.11福建26.35湖南16.50山西8.26黑龙江6.57贵州5.41内蒙古2.23云南2.20海南1.38新疆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元证券研究所图77:2022年中国各省市汽车产能分布(万辆)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2022年长三角生产汽车696.35万辆,占全国汽车产能34%;珠三角生产汽车415.37万辆,占全国20.28%;中部地区生产汽车313.99万辆,占全国15.33%;东北地区生产300.44万辆,占全国14.67%;川渝地区生产汽车281.66万辆,占全国13.75%;京津冀地区生产237.98万辆,占全国11.62%从各地区汽车产能增速来看:2022年长三角地区汽车产能同比增长14.05%;珠三角地区汽车产能同比增长22.72%;川渝地区同比增长3.34%。相比之下,中部地区汽车产能同比减少7.15%;东北地区汽车产能同比减少9.20%;京津冀地区汽车产能同比减少25.6%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5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元证券研究所图79:2018-2021年三省一市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亿元)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汽车行业营收与利润差距缩小,安徽增长空间广阔2021年长三角地区汽车营收约占全国汽车制造业总营收30.47%,利润总额占全国31.48%。其中安徽省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75.38亿元,利润总额实现95.46亿元,同比增长6.37%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相比,安徽汽车产业存在一定差距。江浙沪地区汽车产业链完备,随着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深入融合,安徽汽车制造业空间广阔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18201920202021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资料来源: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图78:江浙沪地区汽车零部件公司及整车厂分布情况(单位:个)197南京171镇江233常州557苏州212扬州72淮安224盐城121泰州210南通107宿迁120徐州29连云港194无锡442上海≥305205-305156-205106-15556-1050-55整车厂数5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促消费政策频出,有力释放汽车需求表10:安徽省多地出台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汽车价位合肥市阜阳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滁州市宿州市汽车类别新能源车燃油车新能源车非营运乘用车乘用车燃油车新能源车国六标准以上新车或新能源汽车5万元(含)以上10万元以下1000元/辆2000元/辆2500元/辆-2000元/辆2000元/辆3000元/辆2000元/辆10万元(含)以上20万元以下3000元/辆3000元/辆3500元/辆4000元现金+1000元购物卡4000元/辆4000元/辆5000元/辆3000元/辆20万元(含)以上30万元以下5000元/辆4000元/辆4500元/辆6000元现金+1500元购物卡6000元/辆6000元/辆7000元/辆3000元/辆30万元(含)以上5000元/辆4500元/辆5000元/辆8000元现金+2000元购物卡6000元/辆6000元/辆7000元/辆3000元/辆2022年以来,安徽省多地以发放消费补贴、消费券及相关奖补为主要形式,对传统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政策持续加力,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省内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料来源:各地市政府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5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以政策为指引,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上台阶2023年5月28日,安徽省发改委推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方案》,从支持研发创新、支持招大引强等八个方面提出33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着力贯通新能源智能汽车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要素链。对安徽省中长期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与多维布局,加速推动安徽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70%动力电池产量达150GWh整零比达1:1.2规模达600亿元汽车产业产值超10000亿元生产规模超300万辆出口超100万辆汽车产量达41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0%后市场汽车零部件汽车整车20232027打造2-3家全球一流汽车整车企业和世界级汽车品牌2025建成充电桩15万个以上公共充电桩数不低于5万个新建停车场充电桩数不低于车位数20%改建停车场和小区充电桩数不低于车位数10%配套设施汽车产业生态6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大众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合资车品牌之一,参考2022年,合资大众在中国销量为知名品牌内最高,达到了234.5万辆。其中A级轿车销量高达115万辆2020年12月,大众汽车集团增持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股份至75%战略投资完成,并接管企业管理权,合资企业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大众在安徽大众的占股比例远高于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展现公司对其重视,和对未来发展的先进策略和领先科技的坚决。大众安徽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将建成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第三家MEB工厂。新工厂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已全面建成。大众安徽MEB工厂基于集团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打造纯电动汽车,首款车型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预计2025年该工厂生产量可达150万辆资料来源:《汽车市场与汽车行业新趋势》,国家信息中心,国元证券研究所图80:主要合资品牌在中国的销量级别分布:2022年(万台)资料来源:电子发烧友,Omdia,国元证券研究所图81:大众各合资厂股权占比1818.428.420.721.47.438.936.230.714.739.350.836.418.511549.727.646.6050100150200250大众丰田本田日产MPV其它B级SUVB级轿车A级SUVA级轿车安徽大众:合资龙头深耕安徽,树立国际车企新能源化标杆6175%50%40%0%10%20%30%40%50%60%70%80%安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建设6座40GWH电池工厂PPE高端电动平台量产软件自研比达到60%;纯电汽车销量占比达到50%推出SSP平台生命周期规划四千万辆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达到20%75款纯电车型和60款混动车型202120252029202320262030大众NEWAUTO战略梳理收入规模量产时间2025年20-25万辆2029年35-40万辆年产量35万辆生产节拍60辆/小时2025年300亿元2029年500亿元4-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纯电动平台级别为B级和C级2025-2030某个节点开始全负荷运转大众安徽合资公司规划时间投资企业金额合作业务2020年5月国轩高科79亿元动力电池研发2020年12月大众安徽65.02亿元增持大众安徽股权至75%2022年10月地平线188.7亿元60%股权,联合开发自动智能驾驶方案2023年4月中科创达未披露51%股权,智能互联和娱乐系统研发2023年5月100%TechCo78.6亿元整车和零部件开发;采购和技术整合2023年5月大众安徽231亿元生产基地和产品研发2023年7月小鹏汽车50亿元投资入股,分享平台技术2023年7月智己汽车未披露奥迪使用智己电动车平台2023年8月零跑汽车未披露捷达品牌或采购零跑技术平台大众集团2020年来在华新能源投资安徽大众:合资龙头深耕安徽,树立国际车企新能源化标杆大众于2020年发布NEWAUTO2030战略计划,宣布其计划在未来十年完成传统车企至新能源车企的转型不同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为了满足中国汽车市场的生产需求而成立,大众安徽成立的目的则是为了反哺全球市场,未来安徽大众生产基地可能会成为MED,PPE的合并新平台:SSP的生产基地除去和江淮合作成立安徽大众,近年大众集团还重仓投资中国其它新能源汽车行业公司,并设立清晰计划和目标,表现其对与中国合作造车坚定的目标和决心6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蔚来汽车:国产领军新势力车企,企业发展渐入佳境作为首个国产豪华品牌,蔚来期望在豪华车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为了打破国人对国产车的偏见,蔚来展现了其独有的核心优势,包括自研动力总成,领先的辅助驾驶和优秀的售后、社区服务蔚来将打造国产新能源车最强充、换电网络。目前蔚来充电桩正在全国全面建设中,换电站年底数量将来到2300个,解决了电车车主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自研电机电控子公司XPT自主研发EDS电驱动系统和ESS储能系统,工厂年产能高达30万套。XPT240kWIMEDS电驱动系统是国内首个搭载高性能铜转子感应电机,功率240kw/h;扭矩420Nm,最高15000r/m转速;高速大扭矩齿轮箱传动效率超过97%。领先NOP水准2023年7月10日,蔚来NOP+增强领航辅助功能在北京正式上线。此次蔚来NOP+在北京的使用场景,涵盖北京二环、三环、四环、五环等城市环路,以及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全覆盖,总里程超过了3500公里。NIOHouse体验中心区别于传统汽车品牌4S店,NIOHouse作为蔚来汽车的线下体验店,每一家蔚来中心都提供展厅、办公、阅读、休闲、成长、聚会、城市文化服务等多种功能,致力为用户提供一个富有温度的“第二个家”或“第三空间”。至2023年1月7日,蔚来已在全球58座城市,建成100家蔚来中心。图82:蔚来充电站;换电站最新布局资料来源:蔚来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6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蔚来汽车:国产领军新势力车企,企业发展渐入佳境为了增加公司发展潜力,蔚来计划延伸市场,寻找更多潜在客户。其策略为设立子公司品牌,向下延伸;低端车型制造研发借用现有高级智能电车平台,提高其性价比,增加产品竞争力向下试探必然带来销量提升;蔚来计划2024年于合肥完成NeoPark产业园区,占地16950亩,规划年产能100万台,电池100GWh/年,预计年总产值达5000亿元人民币蔚来汽车售价30W-70W蔚来ToC品牌产业园布局阿尔卑斯售价20W-30W萤火虫计划售价20W以下蔚来手机服务于蔚来用户智能制造区研发生活区生态文化区图83:NEOPark预想俯瞰图资料来源:蔚来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6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奇瑞近年销量稳定且快速增长,2020年奇瑞集团销量73万辆,21年增长至96万辆,到22年销量则达到123.27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达到23万辆,销售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2023年上半年奇瑞集团累计销量为74.14万辆,同比增长56%奇瑞于2022年9月16日“瑶光2025奇瑞科技DAY”发布瑶光计划:计划到2025年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打造超过300个瑶光实验室,研发人员将超过2万人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奇瑞公司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图84:奇瑞近年总销量(万台)和同比增长率(%)-10%0%10%20%30%40%50%60%02040608010012014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H1奇瑞汽车销量(万辆)yoy奇瑞汽车:出口业务迎来放量,四大品牌矩阵发力新能源火星架构•雄狮科技鲲鹏动力超性能电混C-DM,热效率44.5%,综合续航1400km、百公里加速4.26s。第五代ACTECO1.5TGDI高效发动机+3挡超级电混DHT,最高传动效率>97.6%,轮端输出扭矩>4000N·m,电驱动平均速率>90%。银河生态“1+3+N”,即1款汽车+智云平台、智慧数据、智能升级三大技术支持+N个智慧伙伴。智赢:用户使用行为大数据分析,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安全星云:满足全球规范安全指标;独有25%小偏置碰撞专利。智慧星河:雄狮系统;L2.5级自动驾驶辅助。舒享星空:顶级底盘;静音座舱。动力星核:传统燃油;新能源多种动力单元智云:智能互联业务,包含系统;云端;硬件;运营。智驾:研究L4自动驾驶;利用V2X技术,打造人车路协同生态圈。瑶光计划6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元证券研究所图85:2022H1-2023H1中国知名车企整车出口量(万辆)0102030405060江淮长城吉利东风特斯拉长安奇瑞上汽2023年上半年2022年上半年全球统一奇瑞生产模式(CPS)海外配套6个全球研发基地10个海外生产工厂1300家+海外销售与服务网点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过180万辆俄罗斯中国品牌中占44%巴西月均销量3千台智利月均销量3千台阿根廷进口车市场排名No.1埃及进口车市场排名No.5市场表现2022年中国车型出口量,奇瑞5款车型排名TOP20主力车型瑞虎7瑞虎5x瑞虎8瑞虎3x捷途X70奇瑞汽车:出口业务迎来放量,四大品牌矩阵发力新能源奇瑞走着类似“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先以性价比拿下第三世界国家,再依托良好的口碑逐步向发达国家延伸。从2001年起开始出口,先低价切入中东,北非市场,后延伸至南美,东欧等地。2010年奇瑞转而追求产品品质品牌形象,海外筹建独资工厂,招募本地员工,针对当地市场开发产品,辐射周边市场,融入当地文化,量身定制打造营销服务与中国第一大出口汽车公司上汽不同,奇瑞是第一个将整车,CKD,发动机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到国外的国产自主汽车品牌,且进年迎来出口销量爆发式增长,证明其商业计划方向正确6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江淮汽车公司历史悠久,背靠国资委,制造能力强劲,目前整车制造业务包含商用车、乘用车、客车等,除此之外还在零部件,汽车服务行业拥有不俗建树江淮最突出的产品为轻型卡车,市场占比高,近年均排行国内轻卡销量前五,2023H1较2022H1销售量上涨4%。尽管乘用车不是江淮汽车的主赛道,但是不可否认其近年销量和增长率展现可圈可点的战绩。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江淮汽车新能源乘用车也在总销量中扮演重要角色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中国卡车信息网,国元证券研究所图86:主要国产轻卡品牌销量占比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92020202120222023H1北汽福田东风汽车长城汽车重庆长安江淮汽车江铃汽车上汽大通中国重汽其它江淮汽车:轻卡领先企业,探索乘用车新能源化新模式图87:江淮近年燃油/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和同比增长率(%)资料来源:江淮汽车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4.9813.4119.36.9210.5211.8410.99.33-50%0%50%100%150%200%051015202530352020202120222023H1新能源乘用车车销量燃油乘用车销量yoy(乘用车合计)yoy(新能源乘用车)6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江淮汽车:轻卡领先企业,探索乘用车新能源化新模式除了自主研发制造以外,江淮汽车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其战略清晰合资国内外知名潜力车企,为未来创收奠定强大基础合资大众牵手蔚来合作华为2016年4月,集团正式和蔚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5月27日第一台江淮蔚来(ES8)下线2021年3月,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2年11月,收购蔚来17亿资产,深化双方合作2017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华第三家合资企业“江淮大众”正式成立2022年2月:大众安徽MEB工厂车身车间完成建筑施工2020年12月大众汽车集团增持股份至75%,改名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同年研发中心竣工工厂将于2023年12月正式投产2018年,江淮大众研发中心破土动工2019年:江汽集团与华为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暨MDC平台项目合作协议2023年:江淮汽车有望与华为合作开展华为智选车业务;6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比亚迪:全产业链布局安徽,巩固自主龙头优势合肥长丰下塘整车生产基地•总投资150亿元•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产能132万辆车•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产值1000亿元蚌埠刀片电池工厂•总投资60亿元•包括新能源电池电芯、模组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年产20GWh新能源动力电池•每年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30亿元阜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整车线束、精工中心、电机精密注塑件、轮速线、轮毂轴承、座椅面套等零部件•年产值超百亿元•带动就业2万人•每年可为10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提供配套长安汽车:持续深耕安徽,布局超50万辆整车产能北边为二期,投资30亿,建成于2019年,年产能24万辆一年。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南边为一期,投资17亿,建成于2012年,年产能15万辆一年。CS75PLUSCS15;CS15EV悦动DT新悦翔6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人工智能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资料来源:《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国元证券研究所图88: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一核、两地、多点”发展格局安徽省不断优化“一核、两地、多点”的产业布局,形成了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并不断加强中国声谷的建设。总体来看,近年来合肥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热度不断攀升资料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网,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0:近5年中国声谷年产值及入驻企业总数资料来源:IT橘子,国元证券研究所图89:2016-2022年安徽省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情况050010001500200025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国声谷年产值(亿元)中国声谷入驻企业总数(户,右轴)70051015200510152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投资金额(亿元)投资数量(件,右轴)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人工智能产业:多层次政策构建蓝图,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效稳定发展《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合肥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规划》《加快场景创新构建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人工智能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40个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十四五”拟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28个下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优先探索深度学习、脑机接口、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场景合肥以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为重点发展方向到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人工智能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60个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为了厚植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安徽省多层级制定了明确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明确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攻方向和不同领域的重点发展目标,为发展智慧经济、构建智慧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了强大支撑资料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1: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中长期发展目标7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人工智能产业:龙头创新能力突出,聚焦核心技术突破资料来源:企查猫,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2: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代表企业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链已初具规模,集聚了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数百家上下游相关企业。科大讯飞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近年来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认知推理能力、多语种多模态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均取得重要突破,多领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领衔安徽产业智能化发展,助力安徽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智能语音文字识别AIGC视觉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资料来源:科大讯飞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4:讯飞开放平台核心产品讯飞开放平台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讯飞生态平台虚拟交互平台AIUI开发平台讯飞产业加速中心1024开发者节AI+生态资料来源:科大讯飞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3:科大讯飞AI+生态图7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人工智能产业:科教机构及科技创新平台集聚,科研实力雄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高校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所科研院所省内代表性高校、科研院所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和人才培养能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为我省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资料来源:《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5:安徽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资料来源:《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6:安徽省人工智能国家级创新平台7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人工智能产业:AI技术赋能汽车行业,加速人车合一智能掌控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而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支撑关键技术。AI技术颠覆了传统行车模式,在驾驶过程中兼顾安全、便捷、舒适三大优势。目前,AI技术在智能汽车主要应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方面驱动控制转向控制制动控制安全控制路径规划轨迹规划行为预测异常处理车辆运动感知外部环境感知车内人员感知(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视觉传器...)车辆控制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资料来源:《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7:智能网联汽车三个功能模块1传感器芯片线控制动与驱动线控转向自动变速器底盘化一体控制2传感器网络T-box系统集成高精度地图V2X3智能后视镜中控系统智能HUD导航/资讯/音频服务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资料来源:智车科技,电子发烧友网,佐思汽研,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8:AI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主要应用方向7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视觉感知认知感知听觉语义理解文本生成交互理解显示生成对话管理听看说显语音唤醒回声消除原声检测噪声抑制分区拾音声音复刻语音合成通话增强虚拟空间音效明星音库高级环绕声危险行为检测疲劳监测车内物体检测情绪检测车外物体检测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动效展示氛围灯律动语音识别声音检测声源定位唇语识别凝视检测唇动检测声纹识别虚拟形象表情合成情感合成人工智能产业:AI技术赋能汽车行业,加速人车合一智能掌控资料来源:科大讯飞,国元证券研究所图99:AI赋能听说看显多模态人机交互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使得汽车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智能终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汽车将与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互联互通,深刻改变交通出行体验。AI多模态技术逐渐成为了人机交互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科大讯飞的智能交互产品面向汽车场景构建了“听说看显”一站式的技术链,车内呈现更加智能化的多模态人机交互7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集聚趋势愈发明显目前,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初步构建起以合肥为核心,以蚌埠、滁州、芜湖、铜陵、池州等城市为主体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弧,形成了从集成电路的材料到器件,到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的布局。近年来,安徽省集成电路行业投融资热度不断攀升,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快速集聚,“硬科技”企业阵容加速壮大资料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00:安徽各地市依托自身产业发展优势聚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0510152025303505010015020025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投资金额(亿人民币)投资数量(右轴)资料来源:IT橘子,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01:2016-2022年安徽省集成电路行业投融资情况资料来源: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合肥市发改委,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02: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年产值及集成电路企业数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2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产值(亿元)合肥拥有集成电路企业数(家,右轴)7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集成电路产业:“十四五”规划加码集成电路,明确产业发展路线目前,安徽省积极布局集成电产业,优先承接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专用设备及材料。以《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引领,擘画发展新蓝图,重点开展先进工艺芯片制造技术、新型集成电路芯片、光通信芯片和高端芯片设计技术、集成电路核心设备、新型MEMS器件、EDA软件等研发,开展系统级封装平台建设资料来源:《安徽省“十四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03:安徽省“十四五”集成电路发展规划芯片制造封装测试配套产业大力发展面板显示驱动及触控芯片、超高清视频芯片、家电芯片、汽车电子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网络通信芯片、存储器芯片、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电力电子功率器件、高端混合集成电路等芯片设计提升显示驱动、微处理器(MCU)、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MEMS传感器等芯片规模化生产能力;加快布局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碳化硅(SiC)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生产线芯片设计大力发展凸块(Bumping)、倒装(FlipChip)、晶圆级封装(WL-CSP)、硅通孔(TSV)、扇出型封装(Fan-out)、系统级封装(SiP)、微系统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加快脉冲序列测试、集成探针卡等先进测试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以硅单晶炉、半导体真空电热设备、湿法清洗刻蚀设备、封装测试设备、半导体检测设备等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半导体硅材料、引线框架、电子浆料、封装管壳、溅射靶材等基础材料的生产能力,加快实现12英寸硅抛光片和8-12英寸硅外延片、陶瓷封装材料、柔性电路板、宽禁带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配套能力7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集成电路产业:产业集群+良好科研生态,凝聚创新合力优势企业激活发展动能,产业集聚效应趋势明显。当前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已经超过400家,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到材料装备、创新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等较完整产业链条,晶合集成、杰发科技、长鑫存储、通富微电、芯基微装等行业龙头企业聚集在产业布局的核心合肥高校科研力量澎湃,推动行业攻关创新。安徽布局了多个高端科研机构,大院大所不断推进与头部企业和的深度融合,持续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不断攀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高速电子集成电路与系统联合实验室晶华微-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实验室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资料来源: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05:安徽省高校科研力量资料来源:企查猫,国元证券研究所整理绘制图104:安徽集成电路产业链代表企业半导体IPEDA半导体材料、设备下游应用IC设计、制造IC封装测试安徽集成电路产业链7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集成电路产业:“车芯联动”赋能汽车产业变革,助力汽车“三化”新发展当前,“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汽车产业不可逆转的变革趋势,芯片是推进智能电动汽车变革的本源要素。车规级芯片在智能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安全控制、车载娱乐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芯片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资料来源:数智汽车,焉知汽车,电子工程世界,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07: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对多种半导体需求旺盛产品与技术应用控制芯片计算芯片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功率芯片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其他芯片通用要求发动机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图像毫米波红外激光电流压力角度...蜂窝直连卫星蓝牙以太网UWBWLANSRAMDRAMNORFLASHNANDFLASHEE-PROM通用要求IGBT碳化硅MOS-FET通用要求功率驱动显示驱动通用要求BMS模拟前端数字隔离器SBC...应用场景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资料来源:《<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精神解读》,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06: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技术结构图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摄像头、雷达、IMU/GPS、V2X等ECU、MCU、VCU动力、制动、转向、变速等系统传感器芯片:CIS、MEMS、激光器等功率半导体、执行器等计算芯片:DSP、CPU、FPGA、ASIC等7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政策支持企业发展,汽车产业链布局完善-安徽省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企业积极布局安徽各市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汽车企业不断布局,相关产业集群化趋势显现,目前已形成六大业务聚集安徽的局面零部件企业协同整车企业共同发展-省内已拥有伯特利,国轩高科,中鼎股份,巨一科技,瑞鹄模具,长信科技等优秀零部件企业,此外拓普集团,爱柯迪,保隆科技,新泉股份等领先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加速在安徽布局产能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08:2022年安徽汽车产业链情况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09:2022年安徽各汽车零部件公司分布图汽车零部件产业:产业集群化趋势不断显现,协同整车企业高速发展保隆科技、亚太股份光洋股份、华域汽车永茂泰、光洋股份总部生产基地宣城宁国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铜陵滁州六安池州安徽凤凰、大富科技精达股份爱柯迪、泉峰汽车美利信、广东鸿图铭利达、顺博合金贝斯特汉马科技全柴动力、多利科技浩淼科技伯特利、瑞鹄模具三联锻造、长信科技埃夫特-U万里扬、正裕工业新泉股份、国轩高科文灿股份、福然德艾可蓝中鼎股份常青股份、安凯客车巨一科技、科威尔科大国创、国轩高科常熟汽饰、万安科技均胜电子、继峰股份玲珑轮胎、宁波华翔拓普集团安徽汽车产业链三电系统车身金属零部件智能化底盘内外饰整车制造表示总部位于安徽80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线控制动关键核心技术完备,抢占发展先机-Onebox作为线控制动未来的主流方案,核心技术壁垒较高,技术难度大,需有ESC、EPB等关键技术支撑。公司作为国内EPB龙头和国内少数具备ESC量产线的企业,率先在国内量产和交付线控制动系统WCBS产品,获得市场先发优势。具备制动冗余的下一代线控制动系统(WCBS2.0)的研发在顺利推进中,可更好满足L3+需求,目前已经有多个定点项目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围绕智能底盘打造丰富产品线-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汽车整车企业提供一流的汽车底盘系统产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公司在汽车机械制动产品、电控制动产品、汽车智能驾驶产品和轻量化零部件领域已取得领先的技术优势,掌握了底盘制动系统全系列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成熟稳定的量产能力。2022年上半年,通过收购万达转向,伯特利产品拓宽至转向领域,公司汽车底盘系统产品结构逐步完善、产品线更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0:2021年国内乘用车前装EPB市场格局汽车零部件-伯特利:汽车制动龙头,领跑智能底盘赛道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1:2022年盘式制动器(前轮卡钳)供应商市场份额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表11:2022年国内线控制动供应商市场竞争力排名综合排名供应商单项排名1同驭汽车市场份额TOP12伯特利综合实力TOP13弗迪动力4精工菲格5格陆博6亚太股份7利氪科技成长潜力TOP18拿森电子9联创汽车电子10英创汇智采埃孚,28.70%大陆集团,28.15%ADVICS,9.52%伯特利,8.31%日立安斯泰莫,5.20%万都,5.02%比亚迪,4.17%现代摩比斯,3.41%亚太股份,2.79%万向,1%大陆集团,19.09%日立安斯泰莫,16.77%采埃孚,14.69%ADVICS,9.24%弗迪科技,6.92%亚太股份,6.73%万都,6.35%伯特利,5.33%Brembo,4.84%力邦合信,3.19%8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23年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消费电子触显模组器件触控显示模组超薄液晶显示面板超薄玻璃盖板(UTG)公司为车载触控显示领军企业,主要产品覆盖全球70%汽车品牌–公司车载触控显示屏业务既涵盖客户车载sensor及模组、车载盖板(2D和3D)、车载显示模组等关键元器件。触显模组器件产销齐升,产能大幅释放,其产能由2021年的9.84万片到2022年的31.38万片,满足客户上升需求,公司现已在国际、国内车载客户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公司车载显示屏定点加速。伴随着汽车向“大屏+多屏+联屏+多形态化”升级,汽车显示屏市场提升空间广阔。公司显示屏产品种类丰富,适应多样化场景,提升消费者体验,销量逐年上升;为进一步保障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解决车载屏核心部件Sensor的紧张困局,公司快速布局和安装G4.5代产线,目前已实现全部量产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2:2023-2027年公司车载触显模组器件销量和毛利率预测(单位:千万)汽车零部件-长信科技-触控显示行业领军企业,车载显示业务放量可期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3:2023-2027年分应用场景产品销量预测(万片)0%5%10%15%20%25%3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23年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超薄玻璃盖板(UTG)超薄液晶显示面板触控模组全贴合触控模组触控显示模组器件毛利率(右轴)超薄液晶显示面板业务毛利率(右轴)超薄玻璃盖板(UTG)业务毛利率(右轴)8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4:公司2020-2022年分业务营业收入情况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5:2022年中国乘用车空气悬架供气系统前装供应商市场份额基本盘业务稳健,冷却、空悬、轻量化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公司长期深耕非轮胎橡胶件领域,同时较早进行国际化布局,具备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通过并购收获高端橡胶件技术及优质客户,海外并购的本土落地成效显著。近年,公司积极开拓底盘轻量化、空气悬架、热管理等多个赛道,并且掌握核心环节的核心技术空气悬架空压机业务具备核心竞争力,轻量化底盘已获多个头部主机厂订单-公司全资子公司AMK为全球空气悬架系统之核心部件空气压缩机领先企业,目前在中国乘用车空气悬架供气系统前装供应商市场份额已超30%。此外,公司在底盘轻量化系统总成产品业务的不断推进,已经取得奔驰、长安、广汽、比亚迪等多个传统主机厂订单56.7%30.1%13.2%威伯科中鼎股份(AMK)大陆集团30.3332.9743.2527.9030.5831.827.796.316.8511.1826.6527.5934.3422.8120.4321.08020406080100120140160202020212022冷却系统密封系统智能底盘-空悬系统智能底盘-轻量化智能底盘-橡胶业务其他汽车零部件-中鼎股份-非轮胎橡胶件龙头,打造智能底盘头部企业8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11.613.116.4242.61.74.18.2051015202530352019202020212022智能装备电驱动系统其他业务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NE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7:2022年电驱动系统销售排行(套)智能装备与电机电驱部件“双轮驱动”,实现智能装备走向世界,电机电控全国领先。公司深耕于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领域,智能生产线业务以白车身智能连接产线与动力总成智能装测产线为主,同时拥有包含电机、电机控制器、集成式电驱动系统在内的完整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客户群体优质,涵盖各领域标杆企业。公司智能装备业务起步较早,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涵盖特斯拉、比亚迪、大众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在2022年新增理想汽车、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等定点客户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6:2019-2022年巨一科技营业收入情况(亿元)汽车零部件-巨一科技-智能制造老牌企业,我国电驱动系统重要供应商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8:智能装备业务覆盖国内主要车企吉利汽车,24.70%上汽集团,11.90%中国一汽,7.50%长安汽车,7.10%金华机械设备,6.30%其他,42.60%弗迪动力,24.60%特斯拉,14.10%日本电产,9.20%蔚来驱动科技,6.70%联合电子,5.60%中车时代电气,4.60%巨一动力,2.90%其他,32.30%84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扁线电机匝数相对固定,难通过简单叠厚来满足性能需求大多数专利在欧美日,自主起步相对较晚扁线电机生产线投资额是圆线的2-5倍与圆线电机在工艺上有很大差异对设备的精度和工艺一致性极高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智研咨询,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19:2021年电磁线厂商市场份额精达股份为国内电磁线行业龙头,2022年新能源汽车扁线销量达12000吨。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电磁线业务领域,主营特种电磁线、特种导体以及模具制造和维修等生产、研发和销售业务,具有长达三十多年的行业历史并发展壮大成为国内电磁线生产制造龙头企业,生产销售总量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高温超导等下游市场。在高温超导带材方面,公司投资的上海超导股份有限公司,随着下游应用核聚变、电力输运、强磁场应用等需求的加速,公司围绕成为全球高温超导行业的领先者的经营目标,积极推进扩产、扩建工作资料来源:汽车测试网公众号,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20:扁线电机未来趋势设备投资大加工挑战多系列化难度高专利壁垒高汽车零部件-精达股份-国内特种电磁线制造商,打造全球高温超导领先者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21:扁线电机产能情况(吨)150002000045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202020212022精达股份,12.10%长城科技,7.89%冠城大通,4.24%露笑科技,2.60%金杯电工,2.39%其他,70.78%85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宁德时代,43.40%比亚迪,29.85%中创新航,8.26%亿纬锂能,4.35%国轩高科,3.98%欣旺达,2.46%LG新能源,1.86%比亚迪,43.68%宁德时代,35.06%中创新航,5.91%国轩高科,5.37%亿纬锂能,5.03%欣旺达,1.38%奇瑞汽车,19%上汽通用五菱,19%江淮汽车,14%长安汽车,11%零跑汽车,11%其他,26%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23:2023年1-6月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装车口径)动力电池行业市占率稳定,基本盘坚固。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可知,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产销量速度高于三元电池,公司在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达到5.37%,且原材料产能充沛,碳酸锂自供率高。截至2022年,公司在宜春已控股两个锂云母矿矿权,铁锂产品技术水平、性价比一直处于行业领跑地位与大众合作加深,海内外市场潜力广阔。国轩高科目前是大众SSP平台全球唯一电池定点供应商,大众UC电芯和SSP平台成为公司发展新机遇。美国Rivian、印度Tata、越南VinFast等海外客户在行业中均具备充分竞争力,其放量潜力有助于公司海外业绩腾飞资料来源:GGll,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22:2022年前五大客户装机量汽车零部件-国轩高科-锂电池先行者,打造动力电池全球化布局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国元证券研究所图124:2023年1-6月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装车口径)86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目录第一部分•一、内外循环双轮协同,长期空间格局打开一、•二、电动智能联动发力,下半场角逐考验体系化能力•三、产业基础雄厚,电动智能完备,安徽汽车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8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投资建议88中长期视角中国汽车仍有上升空间,关注行业持续上行机会。从报废周期看,国内乘用车市场仍有空间,结合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内销均衡水平2600-2700万辆。商用车随周期开启逐步复苏之路。“内卷”竞争持续,但国际化优势凸显,关注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发展机会。结合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产业机会、合理的政府政策、挑剔的需求条件、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有利的生产要素和产业链支撑构成了一国产业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恰好极其上述六颗“龙珠”。我们认为当前普遍担心的行业内卷虽然形成了内部价格压力,但也是培育全球优势的关键一环。建议合理估计“内卷”的好处,高度关注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发展机会。“内卷”向内看,核心则是差异化与低成本战略,前者以智能化为引领,后者则蕴含了一体化压铸、TIER0.5组织模式、国产化替代等多种创新,共同打造中国汽车竞争优势。前自动驾驶阶段的智能化是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手段,汽车内卷势必用之。而自动驾驶阶段则是汽车行业的“第三曲线”处于培育发展期,是汽车行业的必然趋势。而无论是传统部件抑或智能化部件在“内卷”背景下都必须关注性价比。建议把握智能化发展方向,同时高度关注各种类型的性价比创新。钻石模型向区域延伸,建议关注安徽汽车产业链。从区域角度看钻石模型,我们认为已经经历“合肥模式”验证的产业政策、叠加持续发酵的电动智能产业机会、以及发达的汽车产业链和包括芯片、人工智能在内的智能化产业集群,叠加中部地区广阔的市场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安徽汽车产业链正孕育出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区域竞争优势。建议关注安徽汽车产业链未来成长机会。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风险提示89需求提升不及预期风险。我们根据历史轨迹和国际对比进行中国汽车销量中长期预测。但宏观因素和消费倾向都将影响中长期汽车需求。若相关基础因素发生变动,则需求提升有可能不及预期。全球化发展政策条件恶化风险。虽然中国汽车全球化竞争力稳步提升,但在当前较为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下,有可能面临部分国家和地区针对性的贸易条件和投资条件收紧,相关政策条件的恶化,将给中国汽车国际化带来波动风险。竞争恶化风险。虽然国内的激烈竞争客观上提升了产业链主要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带动部分领先企业成为全球性领先企业。但若竞争走向恶化,带来部分整车厂和关键零部件的出清,则将影响其关联的整条产业链。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这种出清无法避免。投资者有必要识别相应的个体风险。技术进步不及预期风险。差异化和低成本竞争模式孕育大量创新机会,也引发了蓬勃的投资热潮。但技术进步存在不达预期风险。相关创新有可能在盈利性和现金流方面弱于预期水平,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感谢聆听!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分析师声明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承诺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并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Z23834000),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的机构及其咨询人员为证券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的相关信息、分析、预测或建议,并直接或间接收取服务费用的活动。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1)公司评级定义(2)行业评级定义买入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跌幅优于上证指数20%以上推荐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优于市场指数10%以上中性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介于市场指数±10%之间回避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劣于市场指数10%以上增持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跌幅优于上证指数5-20%之间持有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跌幅介于上证指数±5%之间卖出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跌幅劣于上证指数5%以上9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一般性声明本报告仅供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若国元证券以外的金融机构或任何第三方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本报告不构成国元证券向发送本报告的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国元证券及其员工亦不为上述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载述的内容引起的直接或连带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分析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告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投资建议或要约邀请。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或其他服务。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免责条款:本报告是为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资料。文中所有内容均代表个人观点。木公司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报告内容及所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本公司不会承担因使用木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本报告版权归国元证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印、转发或向特定读者群以外的人士传阅,如需引用或转载本报告,务必与本公司研宄中心联系。网址:www.gyzq.com.cn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