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小康 INSIGHT CHINA
本期策划 “国宝”红树林
THE CURRENT PLANNING
固碳储碳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蓝碳”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红树林具有极强的固碳、储碳的功能。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红树林生态资源变现,有力地推进蓝碳试点工作。在浙江省温
州市,沿浦湾从传统养殖海湾转向蓝色生态海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有“海岸线绿色卫士”之称的红树
林具有固碳、储碳的重要生态功能。《中
国红树林生态系》一书提出我国红树林
具有高生产力、高归还率和高分解率的
“三高”特性,证明了红树林固碳和储
碳的优势。
为什么红树林有如此高的固碳能
力?一方面,红树林大多分布在沉积型
的海岸河口,由上游河流和海洋潮汐共
同作用带来了大量外源性碳,被固定而
快速沉积在地下部分。另一方面,红树
林具有高生产力,其地下部分长期处于
厌氧状态,减缓了根系和凋落物的分解
速率,加速了碳埋藏速率。研究发现,
有些地区的红树林泥炭甚至可达十几米
深。因此,高沉积速率和高生产力使红
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碳储量,也成
为全球固碳效率最高的地区。
生态变现助力“蓝碳试点”
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
例,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
海南省东北部,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
镇,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东寨港
红树林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片沿海滩涂
森林,绵延海岸线总长 28 公里,是中
国最美的海南八大海岸线之一。因陆陷
成海,形如漏斗,海岸线曲折多弯,泻
湖滩面缓平,红树林就分布在整个海岸
浅滩上。保护区内的红树林被誉为“海
上森林公园”,且具有世界地质奇观的
“海底村庄”。
海南师范大学研究团队研究表明,
东寨港红树林固碳包括生物固碳、土壤
固碳两部分,生物固碳中的植物固碳根
据生物量进行计算,红树植物群落地上
生物量为 4.06 万吨、总地下生物量为
1.99 万吨,凋落物总生物量为 1.72 万
吨,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植物固碳总量为
12.59 万吨 ;按照 1 米平均值计算,东
寨港红树林湿地土壤固碳总量为 26.90
万吨。在没有计算动物固碳、水体固碳、
深层土壤固碳的情况下,东寨港红树林
湿地固碳总量为 39.50 万吨,单位面积
固碳量为 250.6 吨 / 公顷。据了解,目
前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在
联合海南省环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蓝
碳试点”研究,分析碳库本地调查结果,
推进蓝碳试点工作。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东寨港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导入生态产业,延
伸和拓宽生态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引
导周边居民转产安置,走生态致富道
路。同时加强对保护区资源的监测和管
护,确保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持续健康
发展,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保护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
与生物多样性,并为国际候鸟迁徙提供
良好的停歇、越冬栖息地和食物补给等。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碳中和是指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
放总量,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
《小康》·中国小康网 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