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甘孜州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VIP专享VIP免费

甘孜州碳达峰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1(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二、主要目标..................................................................................................................................2三、重点行动..................................................................................................................................3(一)围绕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助力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3(二)围绕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服务业低碳发展行动..................................6(三)围绕乡村振兴和现代农牧业发展,实施农牧业减排固碳行动....................................10(四)围绕“6+1”绿色现代工业体系构建,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13(五)围绕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实施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16(六)围绕民族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城乡建设低碳转型行动....................................18(七)围绕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21(八)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低碳零碳科技攻关行动...............................................23(九)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建设,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24(十)坚持全州一盘棋,实施全州协同推进碳达峰行动......................................................25四、交流与合作............................................................................................................................26五、保障措施................................................................................................................................27(一)政策保障......................................................................................................................27(二)财政金融保障...............................................................................................................28(三)组织保障......................................................................................................................291甘孜州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及州委、州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省委涉藏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科学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妥有序做好碳达峰各项工作,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提供坚实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全局统筹、战略谋划、整体推进,加强政策的系统性、协同性、连续性。充分发挥资源富集、多业叠加优势,构建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坚定不移推进2绿色发展,坚持供给和消费两侧双向发力,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持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进碳减排。坚持创新驱动,高效发展。加强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新技术及各种适应性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提升以创新生态链为牵引的低碳技术运用能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入强大动力。坚持稳妥有序,安全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责任担当,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严格防止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切实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确保安全降碳。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5%左右,全州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6%,森林蓄积量达到4.88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5%以上,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3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面深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7%左右,全州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并稳定在35.8%以上,森林蓄积量保持并稳定在4.89亿立方米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保持在85.4%,如期实现达峰目标。三、重点行动(一)围绕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助力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科学有序开发水电资源。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实施《甘孜州能源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科学有序推进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围绕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目标,以“能源之州”为抓手,大力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水电基地建设,加快实施旭龙、孟底沟、硬梁包、叶巴滩、巴塘、拉哇等41座水电站。积极发展抽水蓄能电站,重点推进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混合式抽水蓄能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到203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党委政府。以下各任务均需各县(市)参与,不再列出,分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42.高质量发展太阳能,有序推进风能。积极响应四川省多能互补电源建设激励措施,坚持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开发利用光伏风能。加快雅江县红星“1+N”、道孚县亚日“1+N”等435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结合第二次清洁能源“摸底”以及电力送出条件,继续加快推动后续批次增量光伏项目开发,同步保障扶贫光伏电站稳定高效运行和智能化管理。加快风能资源评估,结合区域负荷中心、配套电网和消纳条件,选择风资源、土地、交通及施工等建设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风力发电场,有序发展风电产业。到2025年,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到2030年,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级相关部门)3.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发展生物天然气,稳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源、超低温空气源热能,将地热资源转换为电力、集中供暖等资源优势。持续推动康定、色达、石渠、理塘、稻城等县(市)城市集中供暖工程。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加快培育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到2025年,力争实现城镇集中供暖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经济信息化局;州级相关部门)4.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电力设施增容,加快建立风、光、水电等新能源有序接入、储能配额和最大消纳机制,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两江一河”水风光一体化清5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有序推动送出工程建设。提升清洁能源汇集能力,加快建设巴塘、叶巴滩、硬梁包水电站等500千伏送出工程。增强清洁能源大规模外送能力,加快建设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提前谋划布局,加快构建甘孜清洁能源基地相对独立、互补支援的坚强输电体系,规划布局甘孜—川南、甘孜北、甘孜中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积极推动“两江一河”水电、新能源电力通道向成都、川南负荷中心电网拓展融入,力争清洁能源输送能力与建成装机、发展需求相匹配。加快川藏铁路配套电网建设。积极向上争取留存电量指标,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科学编制年度留存电量实施方案,合理分配留存电量,用好留存电量政策。(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经济信息化局、国网甘孜供电公司;州级相关部门)5、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制定实施《甘孜州能耗等量和减量替代实施方案》,严格控制新增耗煤项目,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减量替代。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优化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控制石油消费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提升燃油油品利用效率。发挥清洁能源优势,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统筹运用留存电量进行电能替代,实施“以电代油”“以电代柴”,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到商业消费、餐饮消费、家庭生活,逐步推动电能替代工作,形成清洁、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消费体系。(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经济信息化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农牧农村局、国网甘孜供电6公司等)(二)围绕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服务业低碳发展行动1.推进生态旅游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发展文旅产业,建景区、重配套、精线路、优服务、治环境、强文化。以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G317高原丝路文化走廊为主轴,依托雪山、森林、草原、湿地、冰川等核心资源,培育全域发展、惠民富民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聚力打造“文旅之州”。坚持高位统筹、高点谋划、高效推进,利用稻城特有的天文科研、雪山生态、史前文化等资源,启动亚丁村保护恢复项目,加快建设稻城天文考古公园,提档升级稻城亚丁景区,建成稻城亚丁香巴拉博物馆,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打造文旅品牌,实施“全域博物馆之州”建设,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加快海螺沟5A景区恢复重建、推进木格措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贡嘎山旅游度假区、丹巴美人谷旅游度假区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争取申报贡嘎山国家公园。完善“1+3+N”高原供氧服务体系,推动全域生态旅游提档升级。积极搭建低碳旅游场景,开发低碳旅游线路和产品,引导游客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构建低碳旅游新模式,打造近零碳、零碳景区。促进科技应用与智慧景区建设,推进数字化旅游的发展,营造无门票、无车票、无纸质发票的低碳消费模式。到2025年,力争5A级旅游景区达到3个、4A级旅游景区达到30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7级旅游度假区3-4个、国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0个、创建国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0个,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候选县5-6个。力争旅游接待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40亿元。(责任单位: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州林草局;州级相关部门)2.加快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五横五纵”国省交通干线和“两铁五高四空”立体交通体系,制定实施《甘孜州交通运输物流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完成国道549石棉(雅安界)至九龙段公路工程、国道318线康定折多山隧道工程、省道434线雅加埂隧道新建工程、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磨西至三号营地段)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康新高速康定过境段、S73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G318提质改造工程辅助通道康定至雅江段等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炉霍至康定新都桥高速公路、S95理塘经稻城至丽江(四川境)段高速公路等前期工作。全力配合川藏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多向入州通道、干线路网提质升级、美丽乡村路、四好农村路建设,强化交通对重要经济节点连接覆盖,编织点线面相结合、适应“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稻城亚丁交旅融合示范区。持续保障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运行顺畅。建设“公交+慢行”网络融合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优先选用新能源公共汽车、出租车与共享单车,完善公交配套设施。强化车辆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加大新能源交通工具在景区内应用。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老旧车辆。探索氢能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鼓励货运公司向轻型货物运输靠拢,大力发展绿色货运组织模式,积极开8展多式联运方式探索,推广道路运输装备标准化、厢式化、轻型化等货车。开展“车、船、路”重点交通运输企业绿色循环低碳专项行动,实现公路交通运输方面碳达峰碳中和。发挥综合交通组合优势,推进铁公航“统、合、联”。到2025年,建成川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初步形成进出通畅、成环成网、安全便捷、服务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责任单位:州交通运输局;州公安局、州经济信息化局、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生态环境局、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3.加快交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公路理念注入公路建管养运体系,探索低污染、低排放的公路养护模式,结合“全域无垃圾畅美行甘孜”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巡查、养护管理工作,营造畅通、安全、整洁、舒适的道路通行环境。加强公路废料回收和利用,大力提高国道548线色达色柯镇至翁达镇段改建工程、国道549石棉(雅安界)至九龙段公路工程等普通国省干线大中修养护工程公路废料回收率、循环利用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国家、省级示范县创建。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持续推进G318、G317沿线公路服务区、公路枢纽场站、旅游景区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站覆盖率,因地制宜确定新建停车场充换桩配置比例,在住宅小区中合理配建充换电等设施,重点推进稻城县停车场充电桩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康定市姑咱镇瓦斯沟、巴塘县独角龙村、甘孜县呷拉乡等5个加气站建设。以川藏铁9路、高速公路、枢纽场站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推进节能降碳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新型路面材料、新型沥青洒布设备、旧料再生等四新技术、智能通风、辅助动力替代和节能灯具、隔声屏障等节能环保先进科技和产品,打造绿色配送示范区、高速公路沿线近零碳服务区。鼓励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重点推进康定市智慧停车场建设等项目。加快构建交通新型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一路两网”。推广智能交通,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的客货运周转量。到2025年,基本实现充(换)电设施和专用车位覆盖G4218雅叶高速泸定、康定高速公路服务区、G318等重要干线及重点县级客运站。(责任单位:州交通运输局、州住建局;州级相关部门)4.推进现代服务业绿色发展。以综合交通网络为载体,以信息服务为手段,加快建设城市绿色货物配送体系。加快完善物流节点、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推动康北(甘孜县)、康南(理塘县)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新都桥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打造川青藏结合部快速物流分拨中心,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完善州、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促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实现物流配送到村。以绿色物流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使用绿色包材,推广循环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和二次包装,推行实施货物包装和物10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高比例消纳清洁电力,探索建设零碳物流园区。大力培育发展远程教育、互联网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家居、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开发文化沙龙、文化演艺、阅读空间等多样化消费产品,引导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文化旅游、医疗康养、商贸、人力资源等传统服务业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发展。到2025年,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0户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6%。(责任单位:州商务合作局、州经济信息化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生态环境局,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综合执法局,州邮政管理局等)(三)围绕乡村振兴和现代农牧业发展,实施农牧业减排固碳行动1.加快发展高原绿色有机农牧业。围绕牦牛、青稞等特色产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田深耕深松、水肥一体化、优质饲草种植等农牧业增产增效技术。高质高效建设牦牛、藏香猪、果蔬、菌类等有机产业集群,积极争创国家级、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支持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户开展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以有机拳头塔尖产品牵引农特产品高附加值销售,推动农产品加工过程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创建,积极推进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重点优先开展牦牛、青稞、野生菌、果蔬4类农牧产品的整体有机认证,强化认证质量监管,加大农产品“三11品一标”申报力度,强化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圣洁甘孜”“亚克甘孜”品牌战略,全力打造“有机之州”。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围绕“三江六带”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全力构建甘孜州“一中心、二体系、三工程、四基地、六园区”为支撑的牦牛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白玉县昌台牦牛良繁体系、色达县牦牛现代农业基地(养殖体系)等项目,全力打造甘孜、色达、石渠、德格、白玉、新龙6县牦牛产业园区,打造国家级牦牛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牦牛养殖大州向牦牛产业强州转变,以牦牛产业助推甘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差异化和小精特优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订单定制、溯源、智慧和可视云端农牧业。引导和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责任单位:州农牧农村局;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林草局、州商务合作局等)2.大力推动农牧业降碳增汇。鼓励生产使用高效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生物降解农膜,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施肥、地膜减量替代技术、纯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替代塑料农膜等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农用物资减量化,提升农田生态碳汇能力。综合运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等措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种养循环、五良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县创建,打造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实施雅砻江流域大豆果蔬现代农业园区大盖示范园、白玉县赠科乡现代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德格县12温拖现代农业基地等项目。开展绿色防控,推广病虫害防治全程承包、代防代治等多种服务模式,推动整建制开展统防统治。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深入推进农产品副产物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改善牦牛养殖管理方式与牦牛粪便处理方式,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型草地畜牧业。持续推进规模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争到2025年,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到96%,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90%以上。(责任单位:州农牧农村局;州级相关部门)3.围绕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用能低碳转型。集合资源要素,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加快推进泸定、丹巴、白玉等县乡村建设重点基础设施、稻城县亚丁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发展新型结构农房,建成一批“功能现代、结构安全、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开展装配式轻钢结构住宅建筑试点,加快农房节能改造。推广使用高效照明、电动农用车、节能环保灶具等设施设备,重点推广青稞全程机械化装备、绿色环保农机装备、智能化农机装备等。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升级,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供电质量。在适宜地区建设农村户用沼气13池,在高山高寒地区推广高效低排生物质炉具三供,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结合“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开展美丽乡村、美丽牧场、美丽庭院示范创建。(责任单位:州乡村振兴局、州农牧农村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国网甘孜供电公司;州级相关部门)(四)围绕“6+1”绿色现代工业体系构建,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1.推动优势企业成链发展壮大。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做优做强食品饮料、特色加工和中藏医药业三大特色优势产业。食品饮料业聚焦建设有机产业集群,依托乡村振兴,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全力打造牦牛产业集群,发展精深加工。中藏医药业按照“药材种植为前提、培育企业为主体、医药结合为基础、科技研发为关键、人才培养为支撑”的发展思路,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生产。特色手工业聚焦工旅结合,运用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特色文旅消费品产业,加大金属制造、藏式家具、民族饰品等特色产品开发力度。加快绿色矿业发展,推进康定甲基卡锂辉矿、九龙中咀铜矿等重点矿山建设,规范大渡河沿岸金矿开发,有序开发大理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资源,积极推进康定甲基卡锂辉矿、丹巴独狼沟金矿创建绿色矿山,开展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加强在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力度。制定实施《甘孜州工业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发挥锂辉石矿资源的优势,14加快建设甘眉、成甘飞地园区锂产业精深加工项目,打造锂产业千亿级基地。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培育“飞地”经济,实施甘眉、成甘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促进生产要素互补高效利用、优势产业梯度有序转移,推动支柱产业延伸嵌入到全国全省产业链。加快推进数字赋能,加快推进5G网络应用建设,促进无限宽带网、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技术提档升级。推进水电消纳示范区建设,抓住“东数西算”机遇,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施得荣县水电消纳产业园互联网大数据等项目,建设“零碳”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州经济信息化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级相关部门)2.推动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严格落实产能等量、减量置换政策,加强产能置换监管,加快低效产能退出。制定实施《甘孜州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中小型建材企业进行优化转型或重组整合发展。加快建材、有色、钢铁等企业节能减碳改造,提升全流程数字化控制水平,逐步提高电力、天然气使用比例,扩大富余水电就地消纳规模,切实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推动建材、有色、钢铁等行业工艺设备升级改造,余热余压梯级利用,探索区域内企业之间余热资源共享模式,推进热泵、低温余热发电、废热资源制冷、相变储热等技术应用。鼓励建材企业使用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料。充分发挥大理石、石灰石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应用。力争川藏铁路15建设所需原料就地取材、就地供应。以园区为依托,集中布局上下游关联产业,延伸产业链,推动产品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深入推动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创建。(责任单位:州经济信息化局;州级相关部门)3.深入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加快提升节能降碳管理水平,严格禁止高能耗、高污染、工艺装备落后项目建设。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结合国、省节能监察工作安排,围绕企业能源管理制度落实、能效对标、计量器具配备等方面,加强节能审查、节能诊断。加强节能降碳监督执法,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增强节能降碳监察约束力,建立健全推进节能降碳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对接。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能源管理水平,鼓励企业推行碳盘查、重点产品碳认证等制度,严控高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依托国网甘孜供电公司推动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以整合全州电、水、气、油、煤等能源数据,加强能源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经济信息化局,国网甘孜供电公司;州级相关部门)4.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实施工业节水增效工程,推进节水技术改造、集中区水资源循环。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以电机、压缩机、变压器、工业锅炉等设备为重点,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16广先进高效的产品设备。实施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工程,发展一批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开展九龙县雅砻江矿业、九龙县银海矿业等公司清洁生产工作。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优化5G、物联网、云计算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既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机柜模块化、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提高设施能效水平。(责任单位:州经济信息化局、州生态环境局;州级相关部门)5.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严把“两高”项目审批关,落实国家、省坚持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要求,严把“两高”项目审批及新增产能规模。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梳理排查在建、拟建、存量“两高”及“两高一低”项目,实行项目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深挖潜在存量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能耗等量减量替代,为新增项目腾出用能空间。深化完善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审批程序和结果执行的监督评估。(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经济信息化局;州级相关部门)(五)围绕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实施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1.推进园区绿色循环化发展。优化飞地园区、州内工业集中区空间布局,结合铁路、国省干道和机场等支撑要素,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大力运用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合理延伸产业链并构17建循环链接,推进冷碛镇绿色循环产业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不断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鼓励园区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支持创建省、州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近零碳园区,鼓励建设循环经济信息化平台,加强企业之间的统筹管理和协同链接。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93%。(责任单位:州经济信息化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级相关部门)2.提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以炉渣、污泥、尾矿、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为重点,健全工业固废资=源化、循环化综合利用体系。加大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拓宽利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示范性开发和推广。鼓励企业配套建设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以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无害处理为目标,推动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堆放、中转和资源化利用场所建设和运营管理。扩大危废污泥、建筑垃圾、粉煤灰及其他废物等在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建筑、乡村建设等领域的利用规模。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45%,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责任单位:州经济信息化局、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生态环境局;州级相关部门)183.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深入实施全域无垃圾行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加快建设分类运输系统和处理设施。完善康定、雅江、白玉等县(市)乡镇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严格执行落实《甘孜州高寒高海拔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维护管理技术导则》等,稳妥推进具有应急保障能力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加快道孚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雅江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容项目建设。推进康定、泸定、甘孜等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油、水、渣分类处置。积极推进既有焚烧处理设施和填埋场提标改造,同步加快飞灰、渗滤液、残渣处置设施和可回收物分拣、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25年,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90%。(责任单位: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级相关部门)4.健全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加大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废旧资源再生利用。鼓励废旧电子电器、废旧电池等领域回收企业与利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回收与利用的有效衔接。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探索“互联网+”模式与二手商品流通行业有机结合,加强二手商品线上线下流通管理。(责任单位:州商务合作局;州级相关部门)(六)围绕民族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城乡建设低碳转19型行动1.推进城乡建设管理低碳化。按照《甘孜州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发展规划》,统筹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城乡建设,将“双碳”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集中连片形成规模聚集,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制定实施《甘孜州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积极推动公园、绿道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利用自然洼地、园林绿地、广场等实现雨水调蓄功能,打造海绵城市。以低碳理念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实施城市节能降碳重点工程,重点推进“9.5”泸定地震灾后集中安置点、“9.5”泸定地震磨西镇灾后重建安置房(幸福新村)等项目建设。加强绿色建筑设计质量、施工图审查质量、绿色建筑验收、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实现由“图上绿”到“建成绿”的转变,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以数字甘孜建设为契机,推动城市信息平台、智能市政、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基础建设,实施城市污水、垃圾、供水、供气、供暖等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到2025年,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8%以上。(责任单位: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发展改革委;州大数据中心等)2.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积极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城市更新、房屋抗震加固等工作,实施康定、九龙、得荣等县(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节水改造,提升屋顶排水、外墙保温等功能。鼓励城镇新建建筑按20绿色建筑星级要求建设,率先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引导各景区新建游客服务中心、星级酒店等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推动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统计分析。按照生态城区要求,全面推广节能门窗、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加大利用产业废弃物生产砌块、建筑板材、夹心保温复合墙体、预制楼梯以及成品钢筋等绿色建材使用比例。强化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做好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和二星级绿色建筑推荐工作。推动绿色建材下乡,支持农村建设绿色农房,推进建设甘孜县新型建材建设工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结合道孚、炉霍、甘孜等装配式轻钢结构住宅建筑试点成果,逐步扩大装配式建筑使用范围。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力争实现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40%。(责任单位: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级相关部门等)3.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低碳能源使用,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在农村建筑中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源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供气、供氧、供暖”综合利用。开展高海拔地区公共机构集中供氧供暖试点,建成稻城县亚丁村宜居供暖工程、石渠县城镇供暖工程(三期)、甘孜县供暖(一期)等项目,重点推进石渠、色达、理塘、稻城等城镇集中供氧工程。逐步提升供气覆盖比例,重点推进甘孜州液化气应急储备库建设、道孚县八美燃气站、巴塘县液化天然气加气站等项目。到2025年,力争实现城镇燃气普及率达80%以上,基本满足海拔320021米以上城镇公共服务机构供暖供氧需求。到2030年,力争实现城镇燃气普及率达95%以上,基本满足海拔2900米以上城镇公共服务机构供暖供氧需求。(责任单位: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经济信息化局;州级相关部门)(七)围绕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1.持续巩固提升绿色生态优势。积极构建“三屏三廊三区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建立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制定实施《甘孜州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土壤、冻土等固碳作用。推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广优良林草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扎实推进甘孜州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着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升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能力。实施石渠县德荣玛乡沙化土地治理、甘孜、炉霍、九龙等7县雅砻江中上游高原湿地水源涵养与高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等项目,围绕青藏高原东缘湿地、贡嘎山等实施森林、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生物灾害预警监测,完善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强化森林草原火灾风险综合防控,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机制。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22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维护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稳定。(责任单位:州林草局、州生态环境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级相关部门)2.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以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全州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加强森林、草原、河湖、湿地等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推动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重点工程,实施石渠县黄河一级支流热曲河长沙贡玛乡段水资源监测建设项目、鲜水河道孚县城段水生态保护修复、理塘县海子山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程,进一步提升长江、黄河源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强化森林管护工作,强化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等绿化项目设计和实施力度,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加强长沙贡玛、沙鲁里山高寒草地草甸以及大雪山、亚丁区域高山生态系统保护,全面推进退化草原、沙化土地、鼠虫害防控治理,加快石渠黄河源文化示范区、长沙贡玛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5.6%,森林蓄积量达到4.88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5%以上。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并稳定在35.8%以上,森林蓄积量保持并稳定在4.89亿立方米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保持在85.4%。(责任单位:州林草局;州级相关部门)3.大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康定、色达列入四川省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县的契机,坚持增汇减排、示范带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开展森林、草原碳汇23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潜力分析,配合国家和省推进长江、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以色达、白玉两县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为契机,创新生态开发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绿色专项债券、绿色信贷、绿色票据等投融资模式,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实现路径,推动川西北草原碳汇高质量发展。依托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等生态工程,采取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综合利用CER、CCER、VCS、GCC等多种减排机制,发展造林、森林经营、草原生态修复、农业减排等碳汇项目。高质量推进特色经果林、特色种苗、森林康养业、草原湿观光等林草产业建设发展。(责任单位:州林草局;州级相关部门)(八)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低碳零碳科技攻关行动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制定实施《甘孜州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围绕低碳农牧业、传统工业低碳化改造、新兴产业绿色化发展等,实行“揭榜挂帅制”试点,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攻关。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构建财政引导、企业主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责任单位:州科学技术局;州级相关部门)2.加快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围绕清洁能源、藏医药、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储能及氢能综合利用”“南派藏医药经典方堆孜秀曼凝胶贴膏剂制备工艺”“水-土-碳”动态耦合作用下的甘孜州地震灾区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提升24技术与示范等研究工作。加快培育青稞、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藏医药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高寒饲草种质改良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持续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四川民族学院搭建的“长江黄河上游(甘孜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共同打造专家工作站、科学研究平台、科技推广平台和科技人才培养平台。(责任单位:州科学技术局;州级相关部门)(九)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建设,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1.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消费。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商场等创建行动,引导和鼓励市民购买节能、可再生利用产品,培养低碳消费习惯。大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宣传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和节水型学校。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为契机,借助“丁真现象”和“最帅局长”影响力,围绕“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开展节能主题宣传,激发社会各界参与节能降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挥旅游业传播广的优势,通过宣传标语、标示牌、手册等,提高游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时跟踪、展示全州各地低碳工作亮点成效,大力营造全社会节约、低碳的浓厚氛围。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扩大绿色产品采购范围。到2025年,政府采购中绿色采购比例达到85%,建成1058个节约型机关。2030年,政25府采购中绿色采购比例达到90%。(责任单位: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州生态环境局、州教育体育局、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州州机关事务局按职能职责分工等)2.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企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提升资源利用和绿色创新水平。基于自身的技术、能源结构、生产管理等特点进行综合运用会议碳中和、节能技改、植树造林等手段参与碳交易、进行碳减排。推动纳入碳市场的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经济信息化局、州生态环境局按职能职责分工)3.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州、县(市)两级党校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多层次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培训,宣讲政策要点,强化法治意识,深入学习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新形势。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要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本领。以“硕博人才进甘孜行动”为主线,严格落实“康巴英才雄鹰计划”,重点引进培育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相关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州委组织部、州委党校、州发展改革委、州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坚持全州一盘棋,实施全州协同推进碳达峰行动1.全力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坚持全国、全省、全州一盘棋,制定落实能源、26工业、交通、建筑、农牧农村、公共机构6大领域和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工业行业碳达峰方案,以及科技、减污降碳、财政等10项保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构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级相关部门按职能职责分工)2.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以“有机之州”统揽特色农牧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以生态产品价值试点示范等发展契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聚力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统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全力培育清洁能源、优势矿产、食品饮料、中藏医药、特色加工、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县(市)也要加强州域内部合作,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农牧农村局、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州经济信息化局等按职能职责分工负责)四、交流与合作加大绿色技术合作力度,开展绿色贸易、产业、技术、金融合作。建立绿色低碳外向型产业促进体系,联动飞地园区培育以清洁能源装备、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为重点的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加强节能环保及带有碳标签产品和服务推广运用。以川藏铁路为纽带,积极参与“一带27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完善合作机制。(责任单位:州经济信息化局、州发展改革委、州商务合作局;州级相关部门)五、保障措施(一)政策保障1.健全法规规章制度。全面清理现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适时修改或废止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推动完善促进绿色设计、强化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产业、扩大绿色消费、环境信息公开、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度,加强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间的衔接。(责任单位:州司法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生态环境局;州级相关部门)2.对接落实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四川省关于印发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帮助企业节能降耗和降本增效,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责任单位:州市场监管局;州级相关部门)3.提升统计监测能力。贯彻落实《四川省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依托和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识别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重要空间,配合省林草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森林、草原、湿地、土壤等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加强全州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开展分地区、分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常态化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探索建立数据跨部门共享机制。建立健全电力、建筑等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加强重28点用能单位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应用。(责任单位:州统计局、州林草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级相关部门)4.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深入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市场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推动林草碳汇项目开发消纳。实施碳资产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碳排放配额履约的监管。推广碳资产委托管理模式,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创新减污降碳市场化路径。落实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积极组织纳入企业参与用能权市场交易。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综合服务等工作。(责任单位:州生态环境局、州林草局、州发展改革委、州经济信息化局及相关部门)(二)财政金融保障1.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制定实施《甘孜州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细则》,有效抓好任务分工和工作落地落实。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工作,对省级评价结果及时进行通报。联合建立碳减排重点领域企业和项目库,探索碳减排支持工具与金融产品有机融合,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周期、优惠利率贷款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金互动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促进绿色信贷扩面增量。(责任单位:人行甘孜中心支行、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及相关部门)292.完善和落实财政价格和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实施《甘孜州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整合现有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重大行动、重大示范、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落实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执行差别化电价、分时电价政策。严禁对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行业实施电价优惠和财政补贴。(责任单位:州财政局、州税务局、州发展改革委及相关部门)(三)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各县(市)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碳达峰碳中和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落实举措。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碳达峰碳中和委员会成员单位)2.强化统筹协调。发展改革部门加强工作统筹,会同有关部门科学有序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定期调度落实进展情况,加强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政策取向一致、步骤力度衔接。(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碳达峰碳中和委员会成员单位)3.严格监督考核。制定实施《贯彻落实甘孜州完整准确全面贯30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分工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州对县(市)目标绩效考评及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对工作突出的地方、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地方、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情况每年向州委、州政府报告。(责任单位:州发展改革委;州碳达峰碳中和委员会成员单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