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
成的木本植物群落;是海陆交错带上独特的生态系统。红树林是全球生态系统碳汇的
重要贡献者,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认可的、可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碳汇
类型。
福建省地处我国红树林天然分布区的最北缘,也是人工营造红树林历史最悠久的
省份。由于围填海、围塘养殖、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等原因,福建省红树林面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近年来,红树林的保护和
生态修复工作在全国广泛开展。福建省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兼顾植被修复、
入侵植物控制、退塘还林和鸟类栖息地恢复的海陆一体化红树林生态修复模式。目前,
福建省红树林面积恢复至 20 世纪 50 年代的近两倍,省内 64.4% 的红树林已被纳入
了保护范围。
福建省是我国碳交易试行地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福建省在全国创新推出
了福建林业核证减排量(FFCER),涵盖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竹林经营碳汇项目、人
工碳汇造林项目等不同类型碳汇项目。自福建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启动以来,成交量和
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市场活跃度保持全国前列,成为福建省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红树林是具有强大固碳增汇能力的滨海湿地森林,其生态修复活动将贡献可观的碳汇
资源,推动碳汇交易实施。
据福建省第三次国土调查,全省现有红树林 1,212 公顷,年均碳汇量约 8.7 万
吨CO2。2020 年12 月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福建省林业局印发《福建省红树林保护修
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以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责任主体,科学
有序推进福建省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2022 年9月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
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对全省 136,620 亩(9,108 公顷)互花米草进行除治、
修复、提升及管护。生态修复的红树林将获得可观的碳汇,促进福建省林业碳汇发展,
有望成为福建省绿色经济的新增长点。
根据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 [2012] 1668 号)
和《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 214 号)的有关规定,为推动
以增加碳汇为目的红树林修复活动,规范福建省修复红树林碳汇项目(以下简称“项
目”)的设计、减排量计量与监测工作,确保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达到可监测、可报
告、可核查的要求,促进福建省碳市场机制下的 FFCER 碳汇交易,特编制《福建省
修复红树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版本号 V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