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自然资源保护协会VIP专享VIP免费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
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
2023 7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
( 煤控研究项目 )
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
坏。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减少空气污染,国际环保
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
作为课题协调单位,与政府智
、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
20
多家有影响力的单位合作,于
2013
10
月共同启动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
究”项目(即“煤控研究项目”),为设定全国煤炭消费总量
控制目标、实施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提供政策建议和可操作措施,
助力中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多重目标。请访问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http://coalcap.nrdc.cn/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
)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成立于
1970
年。
NRDC
拥有
700
多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策方面
的专家为主力
NRDC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起在中国开展环
保工作,中国项目现有成员
40
多名。
NRDC
主要通过开展政策
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
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NRDC
在北京市公安
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请访问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http://www.nrdc.cn/
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成立于
2017
年,是一家致力于推
动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机构和协同创新
平台。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现代能源体系
建设、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以及公众环境教育等领域开展研究,
从政策倡导、战略研究、技术建议、能力建设、策略传播等角
度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绿色低碳转型解决方案。更多信息,
请访问科城公众号:科城能源环境研究院。
研究报告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煤电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
《汾渭平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煤炭总量控制研究报告》
《面向碳中和的氢冶金发展战略研究》执行摘要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绩效评价报告
2022
》简版
《山东省“十四五”重点耗煤行业减煤路径研究》
《双碳目标下的五大发电集团发电业务低碳转型研究》
《“双碳”与空气质量改善双目标下的安阳市中长期控煤路径
研究》
《“双碳”背景下河南省电力行业中长期控煤路径研究报告》
《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山东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研》执行
摘要
《内蒙古煤炭生产和消费绿色转型研究》摘要报告
《霍林郭勒产业园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简本)
《内蒙古典型城市煤炭消费与大气质量的关联分析及政策建议》
《内蒙古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
《“十四五”山西省非煤经济发展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煤电行业转型发展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焦化行业转型发展研究》
《中国典型省份煤电转型优化潜力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重点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中国典型省份煤电转型优化潜力研究执行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重点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执行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水泥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钢铁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山西省“十四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研究》
《“十四五”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控制政策研究》
《新冠疫情后的中国电力战略路径抉择:煤电还是电力新基建》
《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
2020
《“十三五”时期重点部门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
《“十三五”电力煤控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
《中国煤控项目“十三五”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研究报告》
《中国实现全球
1.5
℃目标下的能源排放情景研究》
《持续推进电力改革
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执行报告》
2012
煤炭的真实成本》
请访问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http://www.nrdc.cn/
封面图片:
Photo by Daniel on Pixabay
i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
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
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
2023
7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2023年7月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煤控研究项目)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减少空气污染,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作为课题协调单位,与政府智库、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20多家有影响力的单位合作,于2013年10月共同启动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项目(即“煤控研究项目”),为设定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实施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提供政策建议和可操作措施,助力中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请访问网站了解更多详情http://coalcap.nrdc.cn/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成立于1970年。NRDC拥有700多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策方面的专家为主力。NRDC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起在中国开展环保工作,中国项目现有成员40多名。NRDC主要通过开展政策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NRDC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请访问网站了解更多详情http://www.nrdc.cn/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致力于推动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机构和协同创新平台。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以及公众环境教育等领域开展研究,从政策倡导、战略研究、技术建议、能力建设、策略传播等角度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绿色低碳转型解决方案。更多信息,请访问科城公众号:科城能源环境研究院。研究报告《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煤电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汾渭平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煤炭总量控制研究报告》《面向碳中和的氢冶金发展战略研究》执行摘要《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绩效评价报告2022》简版《山东省“十四五”重点耗煤行业减煤路径研究》《双碳目标下的五大发电集团发电业务低碳转型研究》《“双碳”与空气质量改善双目标下的安阳市中长期控煤路径研究》《“双碳”背景下河南省电力行业中长期控煤路径研究报告》《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山东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研》执行摘要《内蒙古煤炭生产和消费绿色转型研究》摘要报告《霍林郭勒产业园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简本)《内蒙古典型城市煤炭消费与大气质量的关联分析及政策建议》《内蒙古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十四五”山西省非煤经济发展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煤电行业转型发展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焦化行业转型发展研究》《中国典型省份煤电转型优化潜力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重点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图研究》《中国典型省份煤电转型优化潜力研究执行摘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重点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图研究执行摘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水泥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图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图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钢铁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图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图研究》《山西省“十四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研究》《“十四五”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控制政策研究》《新冠疫情后的中国电力战略路径抉择:煤电还是电力新基建》《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0》《“十三五”时期重点部门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十三五”电力煤控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中国煤控项目“十三五”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研究报告》《中国实现全球1.5℃目标下的能源排放情景研究》《持续推进电力改革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执行报告》《2012煤炭的真实成本》请访问网站了解更多详情http://www.nrdc.cn/封面图片:PhotobyDanielonPixabayi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2023年7月ii目录执行摘要iv前言x1.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11.1产业层面1.2企业层面2.山西省焦化产业发展趋势62.1炼焦煤行业发展趋势2.2钢铁行业发展趋势2.3焦化行业发展趋势3.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发展情景研判103.1测算思路3.2情景设置3.3情景研判iii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4.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路径及定位研究184.1定位研究4.2路径研究5.产业转型发展政策建议285.1建立焦炭生产灵活调控机制,科学调控焦炭产量5.2组建区域焦化副产品资源管理公司,实现统一调配5.3转型发展非煤经济,做好退出衔接工作5.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5.5加大转型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资金保障机制结语32参考文献33iv执行摘要山西是我国焦炭生产的重要基地。2021年,山西省焦炭产量9857.2万吨,占全国焦炭产量的21.2%。焦化行业煤炭消费量12198.9万吨,占全省煤炭消费量的32.9%,二氧化碳排放量2601万吨,占全省碳排放的4.6%。焦化行业处于“煤-焦-钢(化)”产业链的中游,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过程中,转型发展面临下游需求缩减和资产搁浅风险较大等挑战。本课题以焦化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链角度入手,面向碳中和目标开展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定位及路径研究。本报告综合考虑焦化和钢铁行业发展趋势,设置基准情景和强化降碳情景。其中,基准情景假设全国氢冶金技术未实现突破,全国电炉钢发展规模、山西焦化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按照现有政策目标或趋势发展的情景;强化降碳情景下,氢冶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和规模化应用,电炉钢规模发展超过现有规划水平,焦化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明显下降。基于两种情景对2022-2060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煤炭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两种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在“十四五”期间均处于达峰平台期。综合考虑焦化行业节能改造、钢铁行业工艺变革等措施,基准、强化降碳两种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均在“十四五”前期处于达峰状态,“十四五”期间因焦炭产量变动影响,碳排放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十五五”期间及之后碳排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基准情景下,2025年、2030年、2060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分别为2127万吨、1762万吨、673万吨,分别比2021年下降18%、32%、74%;而强化降碳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下降幅度更大,2025年、2030年、2060年碳排放量分别为1997万吨、1430万吨、130万吨,分别比2021年下降23%、45%、95%。与基准情景相比,强化降碳情景下2060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低543万吨,主要是由于钢铁行业生产工艺变革会减少对焦炭的需求。在不考虑碳捕集封存利用等技术发展情况下,强化降碳情景下预计2060年仍将排放130万吨。因此,要实现全国碳中和,山西省焦化行业需要提前布局碳捕集封存利用等负碳技术。v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204020502060碳排放量/万吨基准情景强化降碳情景图1:不同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情况数据来源:课题组分析2、强化降碳情景下,预计电炉钢发展和焦化行业节能改造的碳减排贡献达50%以上。2022-2060年期间,预计山西省焦化行业累计碳减排2471万吨,其中下游粗钢产量下降贡献20.8%、转炉工艺贡献10.3%、电炉钢发展贡献33.3%、氢冶金发展贡献13.6%、焦化行业节能改造贡献21.9%。其中2021-2025年影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是节能改造,贡献62.5%;2026-2030年影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是粗钢需求下降,贡献41.4%;2031-2035年影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是电炉钢发展,贡献44.6%;2036-2060年影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是氢冶金发展,贡献29.3%。vi图2:强化降碳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变动情况数据来源:课题组分析3、强化降碳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不同阶段的定位:(1)从全国布局角度:与陕西、内蒙古等其他重点产焦省份相比,山西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区位优势,很有可能成为全国最后退出焦化行业的省份。(2)从产业链角度:2040年之后,全国电炉钢、氢冶金等工艺生产的粗钢产量比重预计超50%,钢铁行业发展可能面临粗钢需求波动、废钢资源不足、氢能临时供应不足等问题,此时焦化行业的定位主要是钢铁行业平稳低碳转型的过渡支撑。(3)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2023-2027年,山西省焦炭产量预计维持在8000万吨-10000万吨,仍处于成熟期;2028年及之后,山西省焦炭产量将明显减少,焦化行业进入衰退期。(4)从山西经济发展角度:随着下游需求缩减,焦化产业规模将不断下降,对山西的经济贡献将逐步减弱,由山西经济支柱产业逐步转变为低经济贡献产业,山西需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5)从焦化企业组织方式角度:随着钢铁需求减弱以及生产技术变革,钢铁行业对焦炭需求减少,焦化产能过剩的局面将逐步扩大,独立焦化企业规模逐步缩减,钢焦联合企业成为主要企业组织形式,减污降碳增效协同效益得到提升。vii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6)从焦化副产品深加工角度:充分发挥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粗苯的特点和优势,实现高附加值固碳利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最大化。产业生命周期成熟期衰退期全国布局产业链焦化企业组织方式焦化副产品深加工达峰平台期稳中有降期2030年深度减排期碳中和期2025年2022年2050年2060年全国焦炭生产基地全国最后退出焦化行业的省份钢铁行业的重要上游原材料行业2040年钢铁行业平稳低碳转型的过渡支撑山西经济发展经济支柱产业基础产业低经济贡献产业独立焦化企业为主独立焦化与钢焦并重钢焦企业为主高附加值利用高附加值固碳利用图图44--22山山西西省省焦焦化化行行业业不不同同期期间间的的定定位位研研究究图3:山西省焦化行业不同阶段转型发展定位4、强化降碳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不同阶段的转型发展路径。山西焦化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23-2025年)达峰平台期,需严控焦化产能规模,全面淘汰关停4.3米焦炉,推动“上大关小”项目建设,提高装备水平;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和安全标准化改造“三改造”,到2025年单位产品能耗控制在110kgce/t,实现超低排放,打造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第二阶段(2026-2030年)稳中有降期,严控焦化产能规模在1.2亿吨以内,炭化室高度5.5米及以上的焦炉产能占比达到100%,到2030年单位产品能耗控制在108kgce/t,在装备水平、能耗水平、环保水平等方面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第三阶段(2031-2050年)深度减排期,2030年之后分期分类压减焦化产能,到2050年保留焦化产能规模在3500万吨左右;加快下游钢铁行业技术变革和推广应用;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提高焦化行业绿电应用比例,开展碳捕集利用示范项目,推动焦化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下降。第四阶段(2051-2060年)碳中和期,深入压减焦化产能,到2060年保留焦化产能规模在1300万吨左右,保留的焦化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控制在95kgce/t以内,配套碳捕集利用装置,并结合碳汇、碳配额等方式实现焦化行业“净零排放”目标。viii碳排放量(万吨)控制目标焦炭产能14000万吨12000万吨分期分类压减产能,到2050年控制在3500万吨2060年:1300万吨焦炭产量9200万吨6700万吨2300万吨1100万吨产量份额23%23%25%25%以上严控产能产量开展节能改造199714304440路径举措实施能源替代分布式光伏10%企业布局光伏50%企业布局光伏100%企业布局光伏100%企业布局光伏单位产品能耗110kgce/t108kgce/t98kgce/t95kgce/t装备水平全面关停4.3米焦炉5.5米及以上:100%国内先进国内先进发展负碳技术生态固碳在厂区内植树造林,打造花园式工厂碳捕集总结示范项目经验建成运行具有规模效益的示范项目建成运行5个以上示范项目保留的焦化项目全部配套碳捕集装置先进节能技术干熄焦改造、余能回收利用等成熟技术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如干熄焦炉体新型耐火材料开发与高效修复技术、脱硫脱氰废液提盐技术等延伸产业链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向精苯、甲苯、二甲苯等下游延伸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清洁能源车辆应用比例10%应用比例50%应用比例100%应用比例100%制取高端医药、化工中间体和炭基新材料等延伸发展高附加值化学品产业链;发展焦炉煤气制氢;焦炉煤气直接还原铁;发展氢碳互补生产化学品阶段达峰平台期稳中有降期深度减排期碳中和期推动已规划备案项目建设限制焦油初加工项目的建设限制粗苯精制项目的建设图图4-3碳碳中中和和目目标标下下山山西西省省焦焦化化行行业业转转型型发发展展路路线线图图2025年2030年2050年2060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碳中和路线图2023年图4: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行业转型发展路线图5、推动山西焦化产业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1)建立焦炭生产调控机制,科学调控焦炭产量。探索建立焦化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指标与产量挂钩的约束机制,开展焦化企业级别认定;科学研判市场变化趋势,分级差异化调控企业焦炭产量。(2)组建区域焦化副产品资源管理公司,实现统一调配。鼓励孝义、介休、河津、潞城4个千万吨级焦化集聚区组建区域焦化副产品资源管理公司,与区域内的焦化企业签订焦化副产品资源统一购买协议,与焦化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签订售卖协议,引导供需双方建立良性价格动态机制,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3)转型发展非煤经济,做好退出衔接工作。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鼓励退出的焦化企业投资人投资本区域非煤产业。做好退出用地再开发,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做好退出企业职工安置,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强化转岗职工再就业培训。(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采取“城市总部基地+工厂现场岗位”用人模式,满足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强化人ix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员培训,提升现有人员工作能力;深入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新技术开展试点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5)加大转型金融支持力度,创新资金支持方式。鼓励焦化行业协会创新服务模式,定期推送行业节能减碳资金支持政策;依托太原、长治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制定焦化产业转型金融标准,引导和促进资金更多投向试点地区的焦化企业重点转型项目。x前言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焦炭产量位居全国首位,有71.3%的焦炭产量外调至重点产钢省份,有力支撑全国钢铁行业发展。焦化行业处于“煤-焦-钢(化)”产业链的中游,在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过程中,受到上游炼焦煤资源供给、下游钢铁行业消费需求和煤化工行业发展路径选择的影响,从而对焦化行业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在支撑全国钢铁产业平稳低碳转型发展和全省经济平稳转型的战略前提下,山西省需超前谋划焦化产业发展路径,降低转型过程的经济成本与社会代价,推动焦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2022年,课题组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的支持下启动了“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课题,重点从“煤-焦-钢(化)”产业链角度关注焦化产业发展趋势,研判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明晰焦化产业定位,探讨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路径。希望研究成果可为山西省有序推进双碳工作提供科学参考。课题负责人:1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21.1产业层面(1)下游需求缩减,资产搁浅风险较大钢铁是焦炭最主要的下游消费行业,2021年全国84.0%的焦炭消费集中于钢铁行业,而山西本地钢铁行业焦炭消费量占全省焦炭消费量的比重更高,达到97.3%。山西是全国的焦炭生产基地,焦炭产量和净外调量均位居全国首位,2022年山西省焦炭产量9799.7万吨,占全国焦炭产量的20.7%[1];2021年山西省焦炭产量9857.2万吨,省内焦炭消费量占当年焦炭产量的28.5%,有71.3%的焦炭产量外调至河北、天津、山东、河南、江苏等重点产钢省市,辐射东北、西南省份。全国粗钢需求变化以及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技术革新等对山西省焦化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根据分析,预计到2025年底,山西省焦化总产能约1.43亿吨,焦炉主要是2020-2025年期间投产的大机焦。现代焦炉建成投产后,一般能够连续生产(炉龄)20年左右,预计在2040年左右逐步关停焦炉是适宜的。但在双碳目标约束下,钢铁行业对焦炭需求的下降幅度将扩大,预计2030年左右焦炭产能过剩局面日益突出,焦炉等配套生产设施面临的资产搁浅风险将上升。同时,对生产设施实施的节能改造措施,由于实际投入使用年限缩短,经济效益难以实现预期效果。051015202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山西焦炭产量占全国比重/%焦炭产量、消费量、净外调量/万吨山西-焦炭产量山西-焦炭消费量山西-焦炭净外调量山西焦炭产量占全国比重/%图1-1:2015-2022年山西省焦炭产量、消费量、净外调量及占全国比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山西统计局官网3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2)焦化行业集中度低,议价能力偏弱且不利于化产规模化生产2021年,全国上游煤矿CR101为53%[2],下游钢铁CR102为42%[3],独立焦化企业CR10仅有13%;山西省有2大煤矿集团,25家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焦化企业约70户。与产业链上下游的煤矿、钢铁的行业集中度相比,山西省独立焦化行业集中度偏低,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偏弱,焦化行业利润长期受制于上游炼焦煤成本、下游钢铁企业利润的影响。同时,山西省焦化行业集中度低,导致焦化副产品深加工的规模效应及产业链延伸能力不足,如焦炉煤气制甲醇规模普遍在30万吨/年以下,制约了焦炉煤气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焦炉煤气制合成氨规模普遍在20万吨/年以下,焦炉煤气制甲醇副产合成氨规模大部分在10万吨/年以下,无法达到合成下游尿素及复合肥产业的经济规模。(3)产学研协同效应偏弱,创新技术难以落地我国技术密集的高端焦化副产品加工发展缓慢,尤其焦油加工企业工艺及设备相对落后,国外企业几乎垄断了煤焦油高端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近年来,国内在节能降碳、合成氨和甲醇下游延伸、煤焦油、粗苯深加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部分技术只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企业承担示范意愿不强,较难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整体产学研协同较弱,对焦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未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持续的创新推动。(4)区域经济社会贡献高,未来压减退出难度大焦化行业对于区域经济贡献较大,如2022年清徐县焦化行业增加值107.4亿元[4],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8.5%,占全县经济总量的30.2%。双碳目标下,随着焦炭过剩产能局面扩大,区域必然面临着压减过剩焦炭产能压力。重点产焦县(市、区)需在15年左右时间内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替代焦炭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否则,搬迁、压减退出焦化产能将面临严重阻碍,且因人员整合、工作地点变动、提供就业岗位缩减等,将面临人员就业安置问题。1注:CR10是指最大的10项之和所占的比例,本报告用“产量”指标。2注: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提供2021年主要钢铁公司产品产量前10核算。41.2企业层面(1)焦炉煤气燃烧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清洁替代技术路径相对缺乏2021年山西焦化行业碳排放量约2601万吨,较2015年增长46.6%;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4.6%3,位居工业行业第4;其中燃料燃烧(含焦炉煤气)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占行业碳排放总量的61%,电力消费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占行业碳排放总量的31%。依据公开统计数据和企业调研,焦化行业的碳排放源主要包括焦炉煤气燃烧、柴油燃烧、炼焦过程、脱硫过程以及净外购电力消费等,其中焦炉煤气燃烧和电力消费是碳排放重点4。电力消费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可以通过利用非化石能源电力实现降碳,但回炉燃烧的焦炉煤气在经济、技术上缺乏成熟的清洁替代路径。01234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碳排放占比/%碳排放量/万吨燃料燃烧碳排放工艺过程碳排放电力消费碳排放行业排放量占山西省比重/%图1-2:2015-2021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总量及比重变化趋势数据来源:课题组测算(2)焦化行业排污环节多,环境治理难度大焦化行业的排污环节多、强度高、种类杂、毒性大,且由于焦化企业主要分布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环境容量小,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根据调研,山西省焦化行业环境治理难度主要体现在:焦炉在装煤、推焦、熄焦时,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大且成分复杂,如排放的苯并[a]芘是一种致癌物质和突变原;国家政策要求“加快补齐臭氧污3注:核算基础数据来自《山西统计年鉴》的“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核算边界包括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净购入电力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4注:课题组根据调研整理分析。5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染防治短板”,焦化行业VOCs排放源多,深度治理难度大;全面实现干法熄焦增加焦化企业废水零排放实现难度,独立焦化企业炼焦过程产生的酚氰废水无处循环使用,需要深度处理后才能达到外排标准[5]。(3)产业链延伸不足,产品低端化问题突出山西省焦化副产品深加工产品结构相对简单,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高附加值、高质量产品种类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差。焦炉煤气制乙二醇、钴基费托合成蜡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受制于原料和市场问题,产品效益不佳。焦油深加工主要是通过较粗的分级利用生产酚、萘、沥青、少量蒽、咔唑等化工产品,产品种类少,附加值低;而具有高附加值的杂环和稠环混合物未被有效利用,加工深度及精度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沥青下游延伸以针状焦和炭黑等常见产品为主,高端炭基新材料发展不足。(4)节能改造资金缺口大,财务负担重“十四五”期间是山西省焦化行业动态优化调整的关键期间,重点实施“上大关小”、节能技术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和安全标准化改造、产业链延伸等措施,前期资金投入大,需企业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同时,部分节能技术改造甚至会增加后续环保治理成本,如全面实现干法熄焦,需建设2套干熄焦装置(一用一备),项目投资金额和投资回收期均翻倍,资金周转缓慢;且因炼焦废水难以在企业内实现循环,需加大投资成本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山西省中小独立焦化企业数量多,利润空间有限,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甚至面临亏损,减弱企业在节能降碳改造方面的主动投资意愿。(5)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不足,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焦化企业缺乏长远规划、高质量建设、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和系统化人才培养理念,导致企业产品同质化、生产成本高、盈利能力差。一方面是能源统计体系不完善。调研核算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时,部分焦化企业存在负值,主要是由于企业未对入炉的洗精煤以及焦炭、焦炉煤气等产品的单位热值含碳量进行检测,采用碳平衡法核算时使用缺省值,使得缺省值与物料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出现“输入焦化系统的碳含量低于输出系统碳含量”的现象;且存在二级、三级的能源计量设备配置不足、精度不够等问题,难以精准核算各工序、各设备能源和碳排放数据,缺乏基础数据支撑。另一方面是精细化管理人才短缺。碳排放管理涉及能源、环境、经济、金融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但企业碳排放管理专业人才缺乏,同时对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基础知识等了解相对欠缺,缺乏专业人员提前布局、核算碳排放数据、制定碳减排路径等。2山西省焦化产业发展趋势7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2.1炼焦煤行业发展趋势山西省炼焦煤保有资源量1562.5亿吨,占全国炼焦煤保有资源量的52.8%。山西稀缺炼焦煤5保有资源量790亿吨[6],其中优质焦煤和肥煤的保有资源量占山西稀缺炼焦煤总量的56.2%。山西省稀缺炼焦煤经济可采储量约260亿吨,若按年产量4亿吨、回采率50%计算,稀缺炼焦煤仅能再生产32.5年。未来需加大稀缺炼焦煤资源勘探力度,实施保护性开发,提高炼焦煤资源保障。炼焦煤价格波动,对焦化企业盈利水平影响较大。炼焦煤成本占焦化行业生产成本的90%以上,炼焦煤价格的波动对焦化行业主要产品焦炭,焦化副产的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化工产品甲醇、合成氨等的市场竞争力影响较大。2.2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粗钢产量处于达峰平台期,未来产量进入下降区间,减少对焦炭的需求。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约10.2亿吨,同比下降1.7%,较2020年下降4.4%。根据相关文献分析[7][8][9][10][11][12][13],预计全国粗钢产量“十四五”期间维持在11亿吨左右;“十五五”期间,粗钢产量大幅度下降,2030年达9亿吨左右;2035年、2050年和2060年粗钢产量分别下降至8.5亿吨、7亿吨和5.5亿吨左右。焦炭作为钢铁行业长流程的原料之一,受到下游粗钢产量下降的传导影响,对焦炭的需求量会减少。炼铁高炉装备大型化,提高对焦炭质量要求。全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工艺为主,2021年,全国转炉工艺的粗钢产量约92550.7万吨,占粗钢产量比重约89.4%,吨钢耗焦炭量0.4238t。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2000m3以上的大型高炉已经达93座[14],其中3000m3级及以上高炉数量占比48.4%。经对比国内外不同类型高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15][16],发现高炉容积越大对焦炭质量要求越高,尤其是热性能,进而实现焦比下降,减少对焦炭的需求。高炉大型化推动焦炉大型化发展,以生产出更优质的焦炭,满足大型高炉需求。5注:炼焦煤要包括主焦煤、肥煤、气肥煤、气煤、瘦煤、1/3焦煤等;《稀缺、特殊煤炭资源的划分与利用》(GB/T26128-2010)将除气煤之外的焦煤(含1/3焦煤)、肥煤(含气肥煤)、瘦煤划分为稀缺炼焦煤。80.00.10.20.30.40.50.6012345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吨钢耗焦炭量-转炉工艺/吨全国钢铁行业焦炭消费量/亿吨全国钢铁行业焦炭消费量/亿吨吨钢耗焦炭量-转炉工艺/吨-图2-1:全国钢铁行业焦炭消费量(亿吨)和吨钢耗焦炭——转炉工艺(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世界钢铁统计数据电炉短流程炼钢发展,部分替代焦炭炼铁项目。2021年,我国电炉钢产量仅占比10.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8.9%)、美国(69.2%)[11]。近年来,国家陆续印发政策文件鼓励电炉短流程炼钢发展。根据相关文献分析[16][17][18][19][20]及国家政策发展要求,预计到2025年全国电炉钢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力争达到20%;2030年达30%-40%,2050年达50%。随着电炉钢产量比重提高,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产量减少,同时减少对焦炭的需求。氢冶金技术预计在2030年之后取得初步突破,部分替代焦炭炼铁项目。我国氢冶金工艺起步较晚,多数企业[21][22]仍处于项目规划、签订合作协议和试验阶段。高炉富氢冶炼技术可减少焦炭使用量,但对焦炭产品质量提出新要求;而氢直接还原工艺中的“绿氢”生产成本高,因此氢冶金规模化应用尚早。近两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氢冶金技术发展,以期“到2030年,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据文献[23][24]分析,预计2030年氢冶金比例达3%左右,2050年和2060年分别达到15%和25%。9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2.3焦化行业发展趋势焦炉装备水平大型化。截至2022年底,山西焦炭在产产能约1.2亿吨,占全国在产产能的22%[25],其中炭化室高度5.5米及以上大型焦炉产能约占全省焦炭在产产能的77.6%[26],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产能约占全省焦炭在产产能的16%[26]。“十四五”期间,根据山西省及各市相关政策要求,将全面推进4.3米焦炉淘汰压减任务,预计2023年底前4.3米焦炉将直接淘汰或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成大机焦。2030年之后随着产能过剩局面扩大,需有序压减装备水平较低的焦化产能,进一步提高装备水平。节能环保水平逐步提升。2022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炼焦工序单位产品能耗124.9kgce/t,较2020年下降10.5%,但仍较行业标杆水平高24.9kgce/t。山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各项绿色低碳指标应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2021年4月29日《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焦化产业绿色发展,按照适度集中和特色发展的原则,科学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能向生产要素、环境容量、物流运输等综合优势明显的区域转移,全面建设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未来焦化行业的环保要求趋严,余热回收利用、水循环利用、废渣资源化等综合利用效率将会显著提升。化产回收利用链条将高端延伸。在新的发展动能驱动下,焦化副产焦炉煤气、焦油、粗苯加工方式将朝着初级产品规模化集中生产,终端产品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方向发展。在发展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的化工产品的同时,充分发挥焦化副产品独有的特点,与冶金、电石、化工等行业耦合,助力相关行业的低碳节能发展,实现焦化副产品全产业链的精细高质化利用。根据调研,截至2021年底,山西已建成焦炉煤气制甲醇产能397万吨/年、制合成氨产能176.8万吨/年、制天然气产能16.5亿Nm3/年、制钴基费托合成蜡产能6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产能589.5万吨/年;粗苯深加工产能120万吨/年。根据山西省近期规划及在建项目情况,不考虑较早规划但暂无进展的项目,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焦炉煤气制甲醇、制合成氨、制LNG、制费托蜡的产能分别增长36%、46%、37%、2倍,在建、拟建的大型焦化项目大部分留有焦炉煤气提氢接口,煤焦油、粗苯深加工产能分别增长10%、30%。3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发展情景研判11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3.1测算思路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与焦炭产量、吨焦碳排放量相关。其中,焦炭产量主要是基于供求平衡角度分析,探讨全国粗钢产量需求变化、电炉钢和氢冶金发展等对全国焦炭需求的影响,以及山西焦炭产量份额、合理的产能规模;吨焦碳排放量与单位产品能耗、能源消费结构相关。根据文献研究[27][28][29][30][31],强化降碳情景下,2060年山西焦化行业煤炭消费量约束指标设为1500万吨、碳排放约束设为300万吨。本研究基于2060年碳排放约束、煤炭消费约束,与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情景设置指标多次耦合优化,探讨碳中和目标下的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情况。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测算思路见图3-1。本研究通过分析焦炭产量和吨焦碳排放情况,测算未来焦化行业的碳排放量。焦化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公式如下:年CO2排放量=年焦炭产量×吨焦碳排放量图图33--11山山西西省省焦焦化化行行业业碳碳排排放放测测算算思思路路山西焦化行业碳排放量焦炭产能装备水平能耗水平能源利用结构山西焦炭总需求其他行业焦炭的需求全国钢铁行业的焦炭需求全国钢铁需求趋势全国电炉钢发展趋势全国氢冶钢发展趋势供给侧需求侧山西焦炭产量山西焦炭产量比重吨焦碳排放约束边界全国煤炭消费约束边界全国焦化行业煤炭消费约束边界山西焦化行业煤炭消费约束边界山西焦化行业碳排放约束边界山西碳排放约束边界全国碳排放约束边界耦合优化图3-1: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测算思路123.2情景设置为了更好地分析山西省焦化行业碳减排潜力,本文设置以下两种情景:情景1:基准情景。该情景下,根据全国钢铁行业发展特点,假设当前技术环境不变(即不考虑全国氢冶金技术突破的影响),全国电炉钢发展规模、山西焦化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按照现有政策目标或趋势发展。情景2:强化降碳情景。该情景下,根据全国钢铁行业发展特点,假设氢冶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和规模化应用,电炉钢规模发展超过现有规划水平,焦化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明显下降,且煤炭消费量、碳排放量预测值满足约束指标。主要参数设置见表3-1。表3-1:不同情景下山西焦化行业碳排放预测主要参数设定情景名称参数名称基数主要参数设定2021202520302035204020502060情景1:基准情景全国全国粗钢产量(亿吨)10.3510.298.5875.5电炉钢产量占比10.6%15%20%25%30%40%50%氢冶金产量占比0%0%宏观钢焦比(转炉工艺)60.420.415钢铁行业焦炭消费量比重84.0%85%山西山西焦炭产量比重21.2%23%23%24%24%25%25%单位产品能耗(kgce/t)139.5115113110105103100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使用清洁电力干熄焦发电自发自用,余量上网6注:宏观钢焦比(转炉工艺)=全国钢铁行业焦炭消费量/转炉工艺粗钢产量13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情景名称参数名称基数主要参数设定2021202520302035204020502060情景2:强化降碳情景全国全国粗钢产量(亿吨)10.3510.298.5875.5电炉钢产量占比10.6%20%30%40%45%50%60%氢冶金产量占比0%0%3%4%5%15%25%宏观钢焦比(转炉工艺)0.420.4150.4050.3900.3650.3350.320钢铁行业焦炭消费量比重84.0%85%85%90%90%90%95%山西山西焦炭产量比重21.2%23%23%24%24%25%25%单位产品能耗(kgce/t)139.51101081051009895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结构-有所优化使用清洁电力干熄焦发电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分布式光伏逐步增加焦化企业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注:表示2020年数据143.3情景研判3.3.1碳排放分析两种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在“十四五”期间均处于达峰平台期。综合考虑焦化行业节能改造、钢铁行业工艺变革等措施,基准、强化降碳两种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均在“十四五”前期处于达峰状态,“十四五”期间因焦炭产量变动影响碳排放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十五五”期间及之后碳排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基准情景下,2025年、2030年、2060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分别为2127万吨、1762万吨、673万吨,分别比2021年下降18%、32%、74%;而强化降碳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下降幅度更大,2025年、2030年、2060年碳排放量分别为1997万吨、1430万吨、130万吨,分别比2021年下降23%、45%、95%。强化降碳情景下,随着下游钢铁行业需求下降和工艺变革、焦化行业节能改造,山西焦化行业碳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2025年处于“达峰平台期”,碳排放量受焦炭产量变动影响会小幅波动;2026-2030年处于“稳中有降期”,碳排放量会明显下降;2031-2050年处于“深度减排期”,碳排放量会大幅下降;2051-2060年处于“碳中和期”,在不考虑碳捕集封存利用等技术发展情况下,预计到2060年仍将排放130万吨,要实现全国碳中和需要提前布局碳捕集封存利用等负碳技术。表3-2:不同情景下山西焦化行业碳排放预测结果情景名称基数预测结果2021202520302035204020502060情景1:基准情景焦炭产量(万吨)9857973680857470656251263357煤炭消费量(万吨)121991197599459188807163064129碳排放量(万吨)260121271762153513231025673情景2:强化降碳情景焦炭产量(万吨)985791636608495038932280695煤炭消费量(万吨)12199112718128608947892804855碳排放量(万吨)26011997143099375844413015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204020502060碳排放量/万吨基准情景强化降碳情景图3-2:不同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情况3.3.2情景对比分析2060年,强化降碳情景下的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量明显低于基准情景,主要是由于钢铁行业生产工艺变革的影响。与基准情景相比,强化降碳情景下2060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低543万吨,主要是电炉钢发展贡献24.7%、氢冶金发展贡献62.0%、转炉工艺变革贡献8.5%、节能技术改造贡献4.8%。其中下游钢铁行业生产工艺变革对山西省焦化行业碳减排贡献最大,焦化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贡献相对较低。16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基准情景强化降碳情景碳排放量/万吨电炉钢发展(比重增加10%)氢冶金发展(比重增加20%)转炉工艺(钢焦比下降0.02)节能技术改造图3-3:基准情景、强化降碳情景下2060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对比3.3.3因素变动分析强化降碳情景下,不同期间影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略有不同。通过对强化降碳情景下的粗钢产量变化、转炉工艺变革、电炉钢发展、氢冶金发展、节能改造等因素分析,2022-2060年期间,预计焦化行业碳减排2471万吨,其中下游粗钢产量下降贡献20.8%、转炉工艺贡献10.3%、电炉钢发展贡献33.3%、氢冶金发展贡献13.6%、焦化行业节能改造贡献21.9%。其中:·2021-2025年影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是节能改造,贡献62.5%;·2026-2030年影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是粗钢需求下降,贡献41.4%,其次是电炉钢发展贡献37.9%;·2031-2035年影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是电炉钢发展,贡献44.6%,其次是节能改造贡献22.5%;·2036-2060年影响碳减排的主要因素是氢冶金发展,贡献29.3%,其次是电炉钢发展贡献27.7%。17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图3-4:强化降碳情景下山西省焦化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变动情况4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路径及定位研究19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4.1定位研究基于山西省现有焦化产业发展基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山西省焦化行业定位如下:(1)从全国布局角度:山西由全国焦炭生产基地转变为全国最后退出焦化行业的省份。山西省炼焦煤资源丰富,炼焦历史悠久,炼焦规模位居全国首位,是全国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且与陕西、内蒙古等重点产焦省份相比,区域位置与河北、江苏、山东、辽宁等省份较近、交通便利,在全国最后退出焦化行业具有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区位优势。(2)从产业链角度:由钢铁行业的重要上游原材料行业转变为钢铁行业平稳低碳转型的过渡支撑。2040年前,全国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的粗钢约占全国粗钢产量的50%以上,焦炭仍是钢铁行业重要的原材料;2040-2060年,随着全国电炉钢、氢冶金等工艺生产的粗钢产量比重超50%时,钢铁行业发展可能面临粗钢需求波动、废钢资源不足、氢能临时供应不足等问题,此时仍需要保留部分焦炭产能,支撑钢铁行业平稳低碳转型。(3)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由成熟期逐步过渡到衰退期。改革开放前,山西采煤、炼焦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控制,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远不能满足需求;改革开放后至2005年,山西焦化行业快速发展,处于成长期,焦炭产量年均增速达12.2%,其中1985-1990年、1990-1995年焦炭产量年均增速分别达31.0%、26.9%;2006-2022年,山西省焦炭产量基本在8000万吨-10000万吨,处于成熟期,焦炭产量随市场影响略有波动,期间年均增速1.8%;根据情景分析,预计2023-2027年山西省焦炭产量在8000万吨-10000万吨,焦化行业仍处于成熟期;2028年及之后,随着钢铁需求下降及钢铁生产技术变革,预计山西省焦炭产量将逐步减少,焦化行业进入衰退期。20图4-1山西省焦化产业生命周期11注:2023年及之后的山西焦炭产量数据是强化降碳情景下的预测数据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978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502060山西焦炭产量(万吨)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图4-1:山西省焦化产业生命周期7(4)从山西经济发展角度:由山西经济支柱产业转变为基础产业,再转变为低经济贡献产业。2021年,在山西省工业企业中,焦化行业的营业收入贡献、税收贡献位居全省第三,就业贡献位居全省第六,有力支撑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属于山西经济支柱产业。2023-2030年,山西焦化行业仍属于山西的经济支柱产业。2031-2040年,焦化行业的经济贡献相对减弱,但焦炭作为钢铁的重要原材料,在电炉钢、氢冶金发展支撑不足时,仍承担重要过渡支撑作用,在山西经济贡献中仍占据一定比重,属于基础产业。2041-2060年,随着下游需求进一步缩减,焦化产业规模将不断下降,对山西的经济贡献将逐步减弱,定位逐步转变为低经济贡献产业。山西需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5)从焦化企业组织方式角度:由以独立焦化为主逐步向以钢焦联合为主发展。山西是焦炭的重要产地,也是焦炭的主要外输地。焦炭在满足省内钢铁需求的同时,70%以上的产量用于外调。因此目前山西焦炭生产企业的组织形式以独立焦化企业为主。随着钢铁需求下降以及生产技术变革,钢铁行业对焦炭的需求减少,则优先压减独立焦化企业产能,2040-2050年逐步形成独立焦化与钢焦联合并重的局面。2051-2060年,随着碳减排工作深入推进,钢铁行业对焦炭需求大幅减少,独立焦化企业规模进一步缩减,钢焦联合企业成为主要企业组织形式,减污降碳增效协同效益得到提升。7注:2023年及之后的山西焦炭产量数据是强化降碳情景下的预测数据21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6)从焦化副产品深加工角度:充分发挥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粗苯的特点和优势,实现高附加值固碳利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碳减排最大化。焦炉煤气深加工定位:充分发挥焦炉煤气富氢低碳的特点,深挖其固碳减碳潜力,促进其与氢能产业、高碳尾气排放产业和冶金产业的耦合,实现多行业的低碳协同发展。煤焦油深加工定位:充分发挥山西省焦化高温焦油规模优势,及其具有的石油加工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瞄准高端炭基新材料及医药化工中间体,实现精细化、功能化和高端化发展。粗苯深加工定位:由于焦化粗苯与石油苯在产业规模、产品品质上的劣势,山西省粗苯深加工应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提质升级和产业链延伸,进行高质量差异化发展。同时,可针对山西省化工产业原料端短板,进行针对性的补链发展。产业生命周期成熟期衰退期全国布局产业链焦化企业组织方式焦化副产品深加工达峰平台期稳中有降期2030年深度减排期碳中和期2025年2022年2050年2060年全国焦炭生产基地全国最后退出焦化行业的省份钢铁行业的重要上游原材料行业2040年钢铁行业平稳低碳转型的过渡支撑山西经济发展经济支柱产业基础产业低经济贡献产业独立焦化企业为主独立焦化与钢焦并重钢焦企业为主高附加值利用高附加值固碳利用图图44--22山山西西省省焦焦化化行行业业不不同同期期间间的的定定位位研研究究图4-2:山西省焦化行业不同阶段转型发展定位224.2路径研究4.2.1转型发展路线图山西焦化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23-2025年)达峰平台期,需严控焦化产能规模在1.4亿吨,全面淘汰关停4.3米焦炉,推动“上大关小”项目建设,提高装备水平;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和安全标准化改造“三改造”,到2025年单位产品能耗控制在110kgce/t,实现超低排放,打造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第二阶段(2026-2030年)稳中有降期,严控焦化产能规模在1.2亿吨以内,炭化室高度5.5米及以上的焦炉产能占比达到100%,到2030年单位产品能耗控制在108kgce/t,在装备水平、能耗水平、环保水平等方面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第三阶段(2031-2050年)深度减排期,2030年之后分期分类压减焦炉产能,到2050年保留焦炉产能规模3500万吨左右;加快下游钢铁行业技术变革和推广应用;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提高焦化行业绿电应用比例,开展碳捕集利用示范项目,推动焦化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下降。第四阶段(2051-2060年)碳中和期,有序压减焦化产能,到2060年保留焦炉产能规模1300万吨左右,保留的焦化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控制在95kgce/t以内,配套碳捕集利用装置,并结合碳汇、碳配额等方式实现焦化行业“净零排放”目标。23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碳排放量(万吨)控制目标焦炭产能14000万吨12000万吨分期分类压减产能,到2050年控制在3500万吨2060年:1300万吨焦炭产量9200万吨6700万吨2300万吨1100万吨产量份额23%23%25%25%以上严控产能产量开展节能改造199714304440路径举措实施能源替代分布式光伏10%企业布局光伏50%企业布局光伏100%企业布局光伏100%企业布局光伏单位产品能耗110kgce/t108kgce/t98kgce/t95kgce/t装备水平全面关停4.3米焦炉5.5米及以上:100%国内先进国内先进发展负碳技术生态固碳在厂区内植树造林,打造花园式工厂碳捕集总结示范项目经验建成运行具有规模效益的示范项目建成运行5个以上示范项目保留的焦化项目全部配套碳捕集装置先进节能技术干熄焦改造、余能回收利用等成熟技术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如干熄焦炉体新型耐火材料开发与高效修复技术、脱硫脱氰废液提盐技术等延伸产业链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向精苯、甲苯、二甲苯等下游延伸发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清洁能源车辆应用比例10%应用比例50%应用比例100%应用比例100%制取高端医药、化工中间体和炭基新材料等延伸发展高附加值化学品产业链;发展焦炉煤气制氢;焦炉煤气直接还原铁;发展氢碳互补生产化学品阶段达峰平台期稳中有降期深度减排期碳中和期推动已规划备案项目建设限制焦油初加工项目的建设限制粗苯精制项目的建设图图4-3碳碳中中和和目目标标下下山山西西省省焦焦化化行行业业转转型型发发展展路路线线图图2025年2030年2050年2060年山西省焦化行业碳中和路线图2023年图4-3: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行业转型发展路线图4.2.2“达峰平台期”路径(2023-2025年)(1)优化焦化产能结构分期分类关停4.3米焦炉,妥善做好后续保障工作。建立并动态更新4.3米焦炉关停退出清单,包括企业名称、炭化室高度、焦炭产能规模、涉及职工安置的人数及安置情况、是否对外提供气源(覆盖区域)、是否对外提供热源(覆盖区域)、是否备案“上大关小”项目、“上大关小”项目建设状态、拟关停退出时间、实际关停退出时间等。对涉及职工安置的焦化企业,提前做好职工安置分流和再就业的指导工作;对涉及气源热源供应的焦炉,提前做好气源热源的替代衔接工作。推动4.3米焦炉于2023年底有序实施关停工作。加快推进大机焦建设,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焦化产能在1.4亿吨以内,加快推进在建、拟建大机焦项目建设,到2025年实现5.5米及以上焦炉产能规模达到100%,提高装备水平。严格控制在建、拟建焦化项目准入门槛,实现“四项必须”:在建、拟建焦化项目必须配套干熄焦装置,单位产品煤耗必须达到先进水平,单位产品能24耗必须达到110kgce/t,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必须达到超低排放,全面提高绿色低碳水平。同时,新建焦化项目在设计初期考虑后期布局光伏、发展焦炉煤气制氢等因素,提前做好筹划工作。(2)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广应用成熟节能技术,重点实施干熄焦改造。以“生存线”“发展线”倒逼山西省焦化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推进炭化室高度5.5米及以上大机焦,应用干熄焦、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循环氨水及初冷器余热回收、烟道气余热回收等技术,研究焦化系统多余热耦合优化,提高余热回收效率;采用煤调湿、焦炉自动加热等技术,节约回炉煤气消费量;采用高效节能型电机、电机变频技术等,降低电力消费量;推广自动化配煤技术,优化配煤结构,降低吨焦煤耗。到2025年底,推动山西省焦炭单位产品能耗控制在110kgce/t以内。全面实现干法熄焦,增加企业投资成本,延长资金回收周期,且增加独立焦化企业酚氰废水处理难度;基于经济效益原则,建议推进全省钢焦联合企业全面实现干熄焦;独立焦化企业全部开展干熄焦改造,但可适当保留部分湿熄焦装置以备用。(3)开展能源清洁替代示范开展“光伏+焦化工业”应用示范。鼓励大型焦化企业全面排查闲置的屋顶、土地资源,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自行建设运营等模式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直接消纳,建设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开展氢能重卡应用示范,替代油品消费。鼓励先进的独立焦化企业或钢焦联合企业率先开展清洁运输示范,充分发挥晋南钢铁集团“链主”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氢能重卡在厂区内实现短途倒运,减少油品消费碳排放。(4)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能源管理部门对碳排放的管理,做好碳排放核算基础工作,在焦化各工序增设电能表、气体流量表等器具,提高数据核算精准性;定期开展入炉煤的元素分析、焦炉煤气等气体成分分析,采用实测值核算企业碳排放数据;根据《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设计适合企业自身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实现碳排放数据自动测算;加强能源信息化管控,实现能源监测、能源分析、能源管理等全过程管控,持续优化能源使用和调度。(5)严控焦化副产品初级加工规模严控焦化副产品初级加工项目建设,如需新建,需符合产能减量置换、统筹布局和配套高端化、精细化项目的需求。鼓励已建成甲醇、合成氨、乙二醇产能的企业继续向下游延伸发展技术成熟、市场前景良好的精细高端化学品;鼓励钢焦联合企业,探索焦炉煤气与钢铁行业的高炉尾气、转炉尾气、铁合金尾气的耦合发展,实现氢碳互补。瞄准煤焦油深加工的中高端市场,充分结合加氢、分离和深加工等工艺技术制取高端医药、25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化工中间体和炭基新材料等,实现焦油的多元化、分级分质利用。推动现有粗苯精制及下游己内酰胺生产的龙头企业,延伸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如尼龙纤维、工程塑料、薄膜材料等;依托现有苯胺产能向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其下游氨纶发展。(6)推动钢铁企业实施生产技术变革优先鼓励山西省钢铁工艺装备比较落后、靠近废钢资源区域的企业,开展产能置换升级改造,建设电炉炼钢项目;鼓励钢焦联合企业探索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充分发挥焦炉煤气的氢系还原剂特性,实现直接节能焦炭和减少碳排放的双重效益;鼓励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开展高炉应用新型喷吹燃料示范,如废塑料、废轮胎、生物质等,从源头减少高炉煤气产量。4.2.3“稳中有降”路径(2026-2030年)(1)严控焦化产能规模严禁新增焦化产能,控制焦化产能规模只减不增。2030年底前,鼓励优先压减炉龄较长(2015年之前建成投产)、炉况较差、规模较小的炭化室高度5.5米焦炉,力争将焦化产能规模控制在1.2亿吨。(2)鼓励应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鼓励焦化企业推广应用捣固炉的码垛炼焦技术、干熄焦炉体新型耐火材料开发与高效修复技术、焦炉烟气分解酚盐技术、脱硫废液--低品质硫磺制酸、脱硫脱氰废液提盐技术、焦化厂机器人巡检等技术,推动焦化企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三化改造”。鼓励焦化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力争到2030年底,推动山西省焦炭单位产品能耗控制在108kgce/t以内。(3)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在焦化企业推广发展光伏项目,布局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智能微电网等项目,优化企业用能结构;或通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降低电力消费间接碳排放。鼓励具备焦炉煤气制氢项目的焦化企业,利用焦炉煤气制氢的成本优势,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率先推动重卡实施“柴改氢”,构建短途氢能物流运输体系;鼓励先进焦化企业在厂区内建设充电桩,推动汽油、柴油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减少油品消费碳排放。(4)开展碳捕集利用技术示范应用研究焦化行业的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推进钢焦联合企业开展碳捕集利用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探索捕集的二氧化碳直接应用于炼钢过程的技术创新,如利用二氧化碳替代氮气或氩气用于转炉的顶/底吹或用于钢包内的钢液混合;用于CO2-O2混合喷射炼钢,减少氧气与铁水直接碰撞引起的挥发和氧化损失;部分替代氮26气作为炼钢的保护气;将CO2和甲烷的干燥重整反应生产的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用于直接还原炼铁或生产化学品[32]。到2030年底建成运行具有规模效益的碳捕集利用示范项目。(5)推进焦化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焦化副产品精深加工应与焦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匹配,充分发挥焦化副产品特点,在山西省现有焦化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础上,提升焦化副产品加工利用水平,推动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及下游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高端化延伸,逐步建立产业优势和竞争力。焦炉煤气焦炉煤气高值化利用的路线:•发展新材料和化学品。甲醇直接向下游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聚甲醛(PO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电子级碳酸二甲酯(DMC)等新材料和化学品延伸。•发展塑料产业。发展甲醇制烯烃或甲醇与焦化苯烷基化技术制备对二甲苯(PX)、乙烯及丙烯产品,并向聚乙烯(PE)、聚丙烯(PP)及其下游高端改性料和专用料延伸产业链条,填补山西省烯烃原料及其下游塑料、新材料产业的空白。•发展新型化肥材料。焦炉煤气制合成氨与焦炉煤气下游产品耦合制备草酰胺、脲醛缓释肥等新型化肥材料。•发展高端聚酯新材料。乙二醇与粗苯下游对苯二甲酸(PTA)产品耦合发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及其下游PET泡沫、复合材料以及改性PETG、PCTG等高端聚酯新材料。•发展钴基费托合成油技术。利用费托合成油品中分子结构与石化产品的差别特性,构建焦炉煤气-油-高端合成蜡/全合成润滑油产业链。•发展氢能。依托焦化园区的焦化及焦炉煤气深加工企业的焦炉煤气、甲醇和合成氨驰放气资源,建设制氢项目,逐步形成区域氢能供应基地。煤焦油煤焦油高值化利用的路线:•发展粗酚精制生产高纯度苯酚、邻甲酚、间对甲酚和二甲酚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向下游发展酚醛树脂、农药、染料、塑料改性助剂等精细化学品。•通过萘油提取工业萘,并向下游延伸苯酐、2-萘酚或加氢制取四氢化萘、十氢化萘等萘系列深加工产品。•洗油精深加工生产喹啉、吲哚、甲基萘、苊、芴等医药、染料中间体并向下游延伸高端化学品。•蒽油向精蒽、氧化生产蒽醌、咔唑、菲、芘等医药、染料、农药中间体以及以现有炭黑为基础向特种炭黑发展系列高端产品。•以焦油沥青为基础,发展针状焦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开发高性能碳纤维、特种石墨、中间相炭微球及负极材料、状活性炭级超级活性炭等高附加值碳素材料产品,逐步形成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粗苯粗苯高值化利用的路线:•由苯经二氯苯生产高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PPS)。•以焦化苯与甲醇烷基化生产对二甲苯(PX),并由对二甲苯(PX)经对苯二甲酸(PTA)进一步支撑下游聚酯产业。•以对二甲苯(PX)为原料经对苯二甲酸(PT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G)与乙二醇分别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等高端共聚物。•由苯发展苯-苯酚-双酚A-聚碳酸酯及下游产业链条。27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6)推进焦化与钢铁行业的耦合发展研究开发用于富氢高炉的高强度反应性焦炭产品。鼓励钢焦联合企业或与焦化企业距离较近的钢铁企业,对高炉实施技术改造,应用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到2030年底,山西省钢铁行业的高炉-转炉工艺应用技术比例达到10%以上。推动大型钢铁集团,充分利用焦炉煤气高氢低碳特点,将焦炉煤气与转炉煤气等耦合,进行氢碳互补生产化学品;同时制备氢气,开展氢基竖炉直接还原铁试点示范项目。4.2.4“深度减排期”路径(2031-2050年)分期分类压减焦化过剩产能。2031-2050年期间,有序分期分类压减焦化产能,到2050年将焦炭产能控制在3500万吨左右。重点优先压减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环保等法律法规的焦炉产能,压减炉龄较长、炉况较差、规模较小的焦炉产能,压减未备案“上新压旧”焦化项目的产能,压减不在最新规划的焦化园区且产业链条短的焦炉产能,压减装备水平落后的焦炉产能。实施焦化产能减量置换建设。借助“上新压旧”契机,打破区域障碍,优化焦化产能布局。按照适度集中、科学布局原则,向靠近炼焦煤资源、靠近钢铁企业、清洁运输便利、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区域转移或布局建设焦化项目。新建焦化项目必须实施产能减量置换,其装备水平、能效水平、环保水平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推进在产焦化企业在闲置屋顶、车棚等安装分布式光伏,实现用电清洁化。按照资源可获得性、经济性等原则,“一企一策”,布局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清洁电力或氢能,全面推进车辆燃料替代;大宗物料产品全部采用铁路运输。深入推进产业链下游节能降碳。推动焦炉煤气、焦油、粗苯深加工产业的工艺装备、能效水平达到先进水平;产能不断集中,下游产品持续向高端化、多元化、固碳化发展。引导焦化与钢铁产业融合发展,在高炉-转炉工艺推广应用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4.2.5“碳中和期”路径(2051-2060年)深入压减焦化过剩产能,到2060年将焦化产能控制在1300万吨左右,主要保留工艺技术装备先进、产业链条完善、配套碳捕集利用装置的焦化产能。推动钢焦联合企业的高炉-转炉工艺应用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通过捕集二氧化碳发展固碳化学品或应用微藻生物固碳技术等方式,实现焦化行业净零排放。5产业转型发展政策建议29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5.1建立焦炭生产灵活调控机制,科学调控焦炭产量开展企业级别认定。建议从企业装备水平、能耗水平、环保水平、碳排放水平、社会协同效益等维度设定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按年度开展企业级别认定,为焦炭生产灵活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差异化产量约束机制。建立能源消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指标与产量挂钩的约束机制,推动企业实施差异化生产。当钢铁市场不景气或电炉钢、氢冶金发展较快,预计焦炭供大于求、价格跌幅较大,而产能压减政策短期内难以实施时,考虑经济环境效益等因素,优先鼓励企业利用剩余产能的焦化设施制备民用洁净焦,以替代散烧煤;或鼓励企业利用剩余产能的焦化设施生产气化焦,保障下游化工生产稳定可靠;最后根据焦化企业各项指标分级情况,科学调控产量。5.2组建区域焦化副产品资源管理公司,实现统一调配探索区域焦化副产品资源管理公司运营模式。鼓励孝义、介休、河津、潞城4个千万吨级焦化集聚区组建区域焦化副产品资源管理公司,与区域内的焦化企业签订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粗苯资源统一购买协议,与焦化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签订售卖协议,引导供需双方建立良性价格动态机制,实现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粗苯资源的统一调配,促进集群内企业分工协作、供需对接、互采互用,实现原料有保障、产品有去处的产业上下游衔接。并将成熟的运营模式推广至其他焦化集聚区,推动焦化副产品专业化发展。减量置换建设大型焦化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实施区域“以焦定化”,推动焦化副产品深加工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减量置换建设具有规模效益的大型焦化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积极延链补链强链,逐步实现产业的集约化、集群化、高值化发展,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305.3转型发展非煤经济,做好退出衔接工作引导企业资金转型投资非煤经济。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维护企业家投资权益,留住焦化退出企业投资人的资金,鼓励将资金再投资于本区域的非煤经济产业,参与区域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领域建设,助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增强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做好退出用地再开发利用。落实焦化企业关停搬迁过程中的污染地块治理修复责任,积极推动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作。盘活关停搬迁后的工业用地资源,重点引进高附加值低排放的绿色低碳项目,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做好退出企业职工安置工作。健全退出焦化企业的职工社会保障机制,做好职工再就业期间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强化转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培养工作新技能,提高职工再就业能力。5.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用人模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焦化产业发展短缺人才和关键岗位人员,创新采取“城市总部基地+工厂现场岗位”用人模式,以城市基地人才平台满足用人需求,为人才在城市安家设岗、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做好人才留用保障政策。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力量,在减污降碳协同、产业转型等方面开展技术、管理培训,提升企业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推动成果转化。摸清焦化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主动对接科研院所,以企业需求来完善科研平台建设,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实际。支持新技术的中试、示范项目的审批和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同时强化焦化企业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创新水平,通过交流、培训、考察、典型引导、政策激励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技术创新。31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5.5加大转型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定期推送资金支持政策。鼓励焦化行业协会创新服务模式,定期整理并推送国家、省级、市级与节能减煤降碳工作相关的资金支持政策,明确资金支持方向、支持范围、申请条件、申请程序等,便于焦化企业及时掌握资金支持动态,根据需求申请资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国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国家):设立的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全国性银行向支持范围内符合标准的项目自主发放优惠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的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人民银行可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33]。碳减排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34]。省级技改资金:省级技改资金:《山西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晋政办发〔2022〕72号)明确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和领域:(一)省委、省政府确定需要支持的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和方向;(二)省政府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确定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改造、新动能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宣贯培训、成效评估等服务体系建设;(四)省工信厅确定的其他重点领域和方向。依托气候投融资试点,创新转型金融发展模式。依托太原、长治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制定焦化产业转型金融标准,明确支持的脱碳措施及减排标准,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试点地区焦化企业转型发展的重点转型项目。创新转型金融产品,将贷款利率与碳减排情况挂钩。32结语为基于产业链角度深入研究焦化产业发展趋势,识别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明晰焦化产业定位,探讨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路径和政策建议,课题组深入实施调研、开展专家咨询,完成本课题研究。在此特别感谢来自山西省焦化行业协会、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的专家对本课题的重要指导。研究过程力求客观公正,但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报告内容为课题组独立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其他方的任何观点或立场。希望本课题研究成果能够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也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汇聚更多专业的力量,开展持续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为山西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更多研究成果。33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2022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EB/OL].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1710.html[2]马颖.关于发布2022中国煤炭企业50强和煤炭产量千万吨以上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2,8,8.[3]世界钢铁协会.2022年世界钢铁统计数据[4]清徐县政府官网.清徐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李火银,王振亚,周俊杰.独立焦化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节能量计算与分析[J].河南化工,2020,37(10):29-32.[6]宋元青,刘汉斌.山西稀缺炼焦煤资源分布特征和勘查开发建议[J].中国煤炭地质,2019,31(04):18-22.[7]高斌.浅谈“十四五”及2035年我国钢铁原料需求及结构变化[J].冶金管理,2021,(10):4-10.[8]杨帆,敖翀,华鹏伟等.碳达峰全景图:新目标、新结构、新机遇[R].中信证券研究,2021,3,2.[9]IEA.IronandSteelTechnologyRoadmap[EB/OL].2020,10.[10]张金元,程欣,宋腾飞,等.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趋势预测[J].冶金经济与管理,2021,(04):19-20.[11]魏宁,刘胜男,李桂菊,等..CCUS对中国粗钢生产的碳减排潜力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2):5866-74.[12]刘超,陈甲斌,胡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线划定方法与应用研究[J].地球学报,2021,42(02):167-78.[13]李紫宸,李新创.钢铁行业规划2025年碳达峰:相关行动方案正在编制[N].经济观察网,2021,3,21.[14]张福明.“双碳”形势下高炉炼铁技术该如何发展?[N].中国冶金报,20222.1.6(003期)[15]掌上煤焦.现代高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391643793.[16]掌上煤焦.大型高炉炼铁对焦炭的质量要求[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653144377433939&wfr=spider&for=pc[17]何培育,史君杰,王涵.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电气化对钢铁行业影响的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分会.第十一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分会: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分会,2021:423-427.[18]上官方钦,殷瑞钰,李煜,周继程,郦秀萍.论中国发展全废钢电炉流程的战略意义[J].钢铁,2021,56(08):86-92.34[19]吴凡,谢文秀.低碳约束下的中国钢铁行业能耗情景分析[J].现代化工,2019,39(01):12-17.[20]郑明月.钢铁产业发展趋势及碳中和路径研究[J].冶金经济与管理,2022(01):4-6.[21]鞍钢集团等五方将联合研发氢冶金技术[J].鞍钢技术,2021(04):9.[22]陶江善,洪益成.我国非高炉炼铁现状及展望[N].中国冶金报,2020,01-07.[23]上官方钦,刘正东,殷瑞钰.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冶金,2021,31(09):15-20.[24]张真,杜宪军.碳中和目标下氢冶金减碳经济性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05):65-68+184.[25]我的钢铁.2022年焦化产能分布以及变化情况[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506659911552321&wfr=spider&for=pc[26]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我省着力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EB/OL].http://gxt.shanxi.gov.cn/xwdt/gxdt/202304/t20230428_8448775.shtml[27]谢和平,任世华,谢亚辰,焦小淼.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J].煤炭学报,2021,46(07):2197-2211.[28]王兵,李璐,鲜玉娇,等.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煤炭保障性需求预测[J].洁净煤技术,2022,28(5):1-13.[29]项目综合报告编写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11):1-25.[30]张全斌,周琼芳.“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CO_(2)减排路径研究[J/OL].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13[2022-03-16].[31]刘宇,羊凌玉,李欣蓓,姜琛,张静.碳中和目标实现下中国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4):27-36.[32]蔡博峰,李琦,张贤,等.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中国CCUS路径研究[R].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2021.[33]新华社.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684362949395423&wfr=spider&for=pc[34]中国政府网.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11/08/content_5649848.htm联系我们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8号泰康金融大厦1706邮编:100026电话:+86(10)5927-0688传真:+86(10)5927-06992023.07nrdc.cn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