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QpMrRnMyQnOpPsRmPqPqR6M9R7NmOnNoMnOeRpPsNfQmNzRbRqRpRvPnQpMxNtOoR
(一)碳达峰碳中和核心在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新能源
节能 电气化
光伏
风电
储能
电动汽车
特高压
氢能
综合能源
智能化
水电
核电
CCUS
碳达峰碳中和主要通过发展新能源、节能、电气化、碳捕集及利
用来实现。具体体现在:1)风光发电;2)水电、核电等;3)储能
(新能源消纳);4)特高压(新能源消纳);5)智能化(新能源消
纳、节能);6)综合能源(提高能效);7)电动汽车(交通领域电
能替代);8)绿氢(工业领域绿氢替代);9)火电+CCUS。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在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
统,我国化石能源陆续达峰,但用电量持续增长,增量将主要来自风
光:煤炭处于峰值平台期;电煤2025年达峰后开始下降;石油2030年
前达峰后逐渐下降;天然气2035年前后达峰;全社会用电量,2030年
前年均增速3.6%,2030年11万亿千瓦时左右。2030年-2050年年均
增速2.0%左右,2050年16万亿千瓦时。2050-2060年年均增速0.6%,
2060年17万亿千瓦时,用电需求推动电力系统建设长周期可持续发展
(参照全球能源互联网组织《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 2055 2060
煤炭:峰值平台
2025年煤电达峰
石油2030年前达峰 天然气2035年前后达峰
电力需求持续增长
2030年11万亿千瓦时
2050年16万亿千瓦时
2060年17万亿千瓦时
碳达峰碳中和示意图
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3
数据来源:参照全球能源互联网组织《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