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VIP专享VIP免费

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
2023
REPORT ON THE URBAN BUILT ENVIRONMENT DENSITY OF
MAJOR CHINESE CITIES
声 明
在城市更新时代,开展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团队基于客观呈现全国、特大城市的
成环境密度情况,以支撑城市更新行动、开展规划研究和建设管理工作
由于城市建成城市之间的差据资料的时效
和研究边界划定法等因素的影相关析数值可能在一偏差本报
告研究成果仅供参考。
对于市建成环境密方面的研究工需要持续深入地长期开
未来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为建设宜居适度的城市密度体系献策出力,助
力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共同建设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城市
研究团队
朱子瑜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原总规划师
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
城市设计研究分院
陈振羽
顾宗培
韩靖北
郝丽珍
于传孟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高级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助理城市规划师
助理城市规划师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张永波
张淑杰
余加丽
总负责人
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REPORTONTHEURBANBUILTENVIRONMENTDENSITYOFMAJORCHINESECITIES声明在城市更新时代,开展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团队基于大数据分析,力争客观呈现全国主要超大、特大城市的建成环境密度情况,以支撑城市更新行动、开展规划研究和建设管理工作。由于城市建成环境的复杂性、各城市之间的差异性、数据资料的时效性和研究边界划定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分析数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本报告研究成果仅供参考。对于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方面的研究工作,还需要持续、深入地长期开展。未来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为建设宜居适度的城市密度体系献策出力,助力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共同建设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城市。研究团队朱子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城市规划学术信息中心城市设计研究分院陈振羽顾宗培韩靖北郝丽珍于传孟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师助理城市规划师助理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张永波张淑杰余加丽总负责人目录背景与方法1主要结论2城市数据详情3011624深圳西安广州北京重庆武汉成都上海郑州哈尔滨昆明沈阳南京杭州济南大连天津青岛2528313437404346495255586164677073761.背景与方法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的合理分布,与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支撑紧密相关。因此,研究密度与基础设施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也是城市建成环境密度分析的重要内容。当基础设施水平滞后于城市密度水平时,就更容易产生交通拥堵、供给不足等大城市病;当基础设施水平超前于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水平时,则体现出设施对于人口集聚和建设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本报告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纳入到密度要素的分析内容之中,选取超大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边800米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各城市自身的密度格局,分析TOD地区轨道交通对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的“高”与“低”,会受到区位条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本报告通过划定可比的空间范围,对超大特大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相关指标进行客观呈现;通过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把控总体规律和特征;通过整理各城市的数据详情,分析城市内部的建设强度、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情况,以展现各样本城市的密度现状和空间分布规律,进一步探索其建成环境密度特征。关注超大特大城市的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关注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的总体规律和空间分布关注TOD[1]等要素对于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的支撑和带动作用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5.22%,步入存量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超大、特大城市对居住和就业依然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也集中了更多高强度建设地区。高密度人口和高强度建设,在为城市带来发展动力与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研究对于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共同建设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在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的基础上,本报告进一步聚焦超大、特大城市,拓展样本城市数量和研究指标,新增“就业人口密度”指标及TOD地区密度指标,以期更全面地展示当前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现状。02[1]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在2021年报告的基础上,扩大样本城市数量,选取国内18座超大、特大城市,汇聚总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范围和1.90亿人口的大数据样本,通过对建设强度、居住人口密度[1]、就业人口密度三项主要指标在建成区、核心建成片区两个尺度的比较,结合对建成区内轨道站点周边800米范围内的建成环境密度分析,呈现当前中国主要城市的建成环境密度特征。[1]居住人口密度即《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1年度)》中的在地活动人口密度。[2]LBS:LocationBased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数据来源:研究数据中,居住人口、就业人口数量,来自2021年11月LBS[2]数据;建筑规模数据,来源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轨道交通站点来自2021年5月电子地图数据。建筑数据居住人口数据就业人口数据数据项数据来源轨道站点数据建筑基底边界样本情况高分遥感数据建筑白模493.7万栋网络位置服务(LBS)数据样本人口1.90亿人电子地图数据轨道站点2759个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校核样本城市七普人口2.73亿人样本率69.6%03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1]本报告中的人口数据来源是LBS数据,与真实人口情况存在差异。建设强度04单位面积用地上已建成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万m2/hm2)。单位面积用地范围内的居住人口数量(万人/km2)。居住人口密度[1]根据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解译建筑基底,利用立体像对获取建筑高度信息,按照平均每层3.5米推算建筑层数,从而获得研究范围内的建筑面积总和,即总建筑面积。测算该范围内单位用地面积上的总建筑面积,即为建设强度。以LBS数据为基础,在100m100m网格范围内,连续监测六个月,识别到的定位发生时间夜间比例居多,连接Wifi属性单一或连接非公共Wifi,网格的用地属性属于居住用地,同时参考停留时长等多项因子,认定为该网格内的居住人口。以LBS数据为基础,在100m100m网格范围内,连续监测三个月,识别到的定位发生时间比例工作日白天居多,连接Wifi属性为公共Wifi,网格的用地属性为写字楼或具有办公属性用地,同时参考停留时长等多项因子,认定为该网格内的就业人口。单位面积用地范围内的就业人口数量(万人/km2)。指标定义与数据处理就业人口密度[1](2023年新增指标)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城市选取本报告选取18座超大、特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1]。根据国家统计局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界定[2],样本城市中包括了我国7座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14座特大城市中的11座(武汉、西安、杭州、南京、沈阳、青岛、济南、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其分析成果可以基本呈现我国超大、特大城市的建成环境密度现状及特征。与2021年度报告相比,本报告新增7座特大城市,即:杭州市、南京市、沈阳市、济南市、哈尔滨市、昆明市和大连市。[1]超大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为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人以上1000万以下。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城区的常住人口,需同城市行政范围内的城市常住人口进行概念区分。[2]国家统计局.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J].求是,2021(18).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广州市成都市天津市武汉市西安市杭州市南京市沈阳市青岛市济南市哈尔滨郑州市昆明市大连市05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划定可比的空间范围乡镇乡镇乡镇乡镇村庄村庄村庄村庄村庄村庄村庄建成区核心建成片区建成区范围城市行政范围外围村庄外围乡镇公共设施POI建成区范围城市道路城市中心街镇行政边界核心功能与设施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大型开敞空间06[1]:建成区定义引自《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2]:该划定原则可能会导致部分城市建成环境密度较高的地区、或与城市传统核心地区距离较远的新城地区未被纳入核心建成片区。建成区:是城市行政区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1]。建成区是城市密度研究的基础空间,有助于认知城市的整体情况。本报告对建成区范围的划定,强调方法的统一性,由此划定的建成区面积在470~1960k㎡左右。核心建成片区:在各城市的建成区范围内,识别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具有较高城市密度、容纳城市核心功能和设施的建成片区。通过测度其密度指标,更深入地认知城市中心区域的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水平。核心建成片区的划定在强调方法统一的基础上,同时强调空间尺度的相对可比[2],划定的核心建成片区面积在90~170k㎡之间。对于密度指标而言,不同的空间尺度和空间范围划定,会为研究成果带来极大差异。在空间范围划定方面,本报告在城市宏观和中观尺度选取建成区、核心建成片区两个范围,并通过统一的方法划定研究范围,强调不同城市之间研究范围的可比性。因此,报告中划定的建成区、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可能与各个城市的相关文件与规划成果存在差异。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07充分利用多源大数据优势,综合统计数据、居住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科教文卫等公服设施密度数据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格网尺度上科学快速的识别建成区范围。本报告所选建成区的判定因子如下:(1)是否成片开发建设:选择10米遥感影像解译的不透水面作为判定因子;(2)是否具备市政公用设施:选择路网密度作为判定因子;(3)是否具备公共服务设施:选择包含科教文卫商业等类型的全量POI(兴趣点)作为判定因子;(4)校核数据:主要包括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道路网、居住人口密度,作为对“准建成区”进行修正的因子。◼建成区的划定步骤通过统一数据源、统一判定因子、统一划定步骤,确保所划定的不同样本城市的建成区具有横向可对比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在市辖区范围内,选定土地覆被为不透水面类型的区域,作为“建成地区”。第二步:识别“准建成区”。(1)在市辖区范围内,建立500m500m的栅格,并计算每个栅格内的道路网密度和POI密度;(2)确定每个城市道路密度和POI密度阈值[1],在市辖区“建成地区”内高于道路网密度阈值或者POI密度阈值的网格被判定为“准建成区”,并对“准建成区”进行多边形合并、填充和去噪处理。第三步:对“准建成区”进行校核,形成样本城市建成区边界。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路网、城市生态廊道、居住人口密度等,对准建成区边界进行修正,并扣除大面积水域、位于城市边缘的山体等空间,以获取更准确的建成区边界。◼判定因子和划定数据选取[1]:在建成区向非建成区转变的区域,路网密度和POI密度会有明显的变化,本报告将密度突变点定义为“阈值”。建成区范围的划定方法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081)识别“建成地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覆被数据,判定建成地区,共计2560km2。土地覆被数据建成地区2)识别“准建成区”路网分布POI分布北京市500m500m栅格尺度路网密度分布北京市路网密度阈值为4.1km/km2,POI密度阈值为45个/km2,划定准建成区后进行多边形的合并、填充和去碎处理准建成区路网密度阈值建成区划定示例:北京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09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准建成区进行校核(以亦庄地区为例)北京市建成区范围(1506km2)3)校核“准建成区”准建成区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10核心建成片区的范围划定方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图集中的核心区范围巴黎都市圈核心圈层范围示意图东京都市圈核心圈层范围示意图巴黎市范围(105.3k㎡)巴黎都市圈范围东京区部范围(193.6k㎡)东京都市圈范围核心区范围(92.5k㎡)中心城区边界本报告依托街镇行政边界划定核心建成片区。在相关学术研究中,一般可通过道路或地块边界、栅格边界、圈层边界等多种边界划定范围,但均存在主观划定因素,使测算成果的应用受限。与其他边界相比,行政边界具有稳定和客观的特点,通常也是统计单元和管理单元。采用行政边界既有利于在数据层面与历史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如应用2020年的七普数据),还有利于后期的规划管理和拓展研究。对于核心建成片区的空间尺度,报告参考国内外城市中依据行政边界划定的类似概念,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的核心区范围,面积为92.5km2;法国巴黎都市圈的核心圈层(巴黎市)面积为105.3km2;日本东京都市圈的核心圈层(东京区部)面积为193.6km2等。结合上述案例,为了保持各城市之间核心建成片区的空间尺度相对可比,确定核心建成片区的尺度在90~170km2左右。◼核心建成片区的边界与尺度本报告界定的核心建成片区,是指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具有较高城市密度、容纳城市核心功能和设施的建成片区。其中,城市中心区域是指核心建成片区应当位于建成区的地理中心或普遍认知的城市中心。较高城市密度是指核心建成片区应当具有较明显的高于外围建成地区的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容纳城市核心功能和设施是指核心建成片区一般应包含城市主要功能区,如商业中心、金融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历史街区和大型文化设施、体育设施、交通设施等。◼核心建成片区概念界定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111)识别城市中心区域地理中心识别:识别建成区范围的几何中心,通常为环形道路的中心、主要干道的交汇路口等。认知中心判断:识别能够代表城市中心形象的代表性公共设施和公共区域,通常为商业区、文化设施、公园广场等。2)识别密度较高的街镇测算建成区范围内各街道或乡镇单元的建设强度和居住人口密度指标。通过指标分布情况,识别较高密度范围,作为核心建成片区的空间范围基础。3)校核城市主要功能区和设施验证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城市级设施是否已被高密度范围囊括。一般考察城市的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历史街区和大型公共设施的布局情况。4)扣除大型开敞空间识别大型水域、郊野公园等建设强度极低、且人们较少到达和使用的生态空间,从核心建成片区范围中扣除。其中,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日常使用的空间,仍纳入到城市核心建成片区的计算范围内。验证核心功能区和主要设施是否已被高密度范围涵盖识别建成区范围内的地理中心和认知中心,形成中心区域1测算各街镇单元的密度情况,识别较高密度范围23识别大型水域、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空间,不纳入计算范围4◼核心建成片区划定方法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122)识别密度较高的街镇1)识别城市中心区域识别深圳主要道路交叉点和认知中的城市中心区域,包括福田中心区、罗湖中心区等。计算各街镇单元的建设强度和居住人口密度指标的分布情况,识别较高密度区域范围。校核深圳的商业中心、办公中心等主要功能区和城市级大型设施的分布情况。扣除划定范围边缘的局部山体,以及深圳湾、大铲湾等海域,形成最终的核心建成片区测算范围。龙华商业中心宝安体育中心大剧院会展中心市民中心音乐厅深圳湾公园后海前海南山中心区罗湖中心区福田中心区龙华中心区4)扣除大型开敞空间3)校核城市主要功能区和设施图例(单位:万m2/hm2)0.0~0.20.2~0.40.4~0.60.6~0.80.8~1.01.0~1.21.2~1.41.4~1.61.6~1.81.8~2.02.0~2.22.2~2.42.4~2.6核心建成片区划定示例:深圳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上海建成区面积:1957.8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64.7平方公里北京建成区面积:1505.5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68.9平方公里深圳建成区面积:963.9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35.0平方公里重庆建成区面积:744.7平方公里[1]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3.4平方公里成都建成区面积:1050.7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6.3平方公里广州建成区面积:1285.3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45.0平方公里天津建成区面积:1283.1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5.8平方公里西安建成区面积:679.8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55.3平方公里武汉建成区面积:753.8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1.3平方公里建成区、核心建成区片区研究范围划定13[1]:基于集中连片的原则,重庆市建成区在主城区的九个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中划定。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杭州建成区面积:986.2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01.7平方公里南京建成区面积:983.0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96.0平方公里沈阳建成区面积:642.9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0.1平方公里青岛建成区面积:793.5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2.1平方公里哈尔滨建成区面积:471.0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97.8平方公里济南建成区面积:808.3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18.5平方公里郑州建成区面积:614.8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08.4平方公里大连建成区面积:544.4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97.8平方公里昆明建成区面积:476.4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01.2平方公里14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15TOD地区:是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800米[1]范围为半径划定的研究区域。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鼓励混合用途的城市开发,从而引导居民和职业人员更便捷地使用公共交通,降低小汽车使用,以形成更加高效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在实际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城市中心地区的建设通常早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市建成环境已经形成。这种情况下,轨道交通站点主要起到对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的支撑作用。而在城市外围地区、特别是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轨道交通的建设通常早于城市建设,由轨道站点建设带动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的聚集。这种情况下,轨道交通站点主要起到对城市建成环境密度的带动作用。TOD地区划定TOD地区的划定方法1.根据电子地图数据获取轨道交通站点;2.以各站点为中心、800米为半径划定初步范围[1];3.去除初步范围的重叠部分和建成区范围以外部分,为TOD地区的测算范围。城市名称轨道站点数量(个)TOD地区面积(平方公里)北京328544.03上海359568.38深圳239339.81重庆182303.87广州200329.35成都250389.85天津136210.66武汉180281.50西安125216.12青岛61100.03郑州112181.09大连71123.68哈尔滨2641.58杭州155268.66济南3871.66昆明81131.85南京135237.39沈阳81134.91合计27594474.40建成区范围站点周边800米范围轨道交通线路重叠部分的扣除范围超出建成区的扣除范围轨道交通站点[1]: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建规函[2015]276号)中明确“轨道影响区指距离站点约500~800m,步行约15min以内可以到达站点入口,与轨道功能紧密关联的地区。”综合考量中外城市相关实践中800m为常见圈层边界,故选其作为本报告TOD地区划定依据。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2.主要结论主要结论2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就业人口密度平均值居住人口密度平均值建设强度平均值0.680.631.481.3700.511.52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17超大城市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高于特大城市,其核心建成片区对就业有更明显的吸引力。通过比较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建设强度、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三项指标的平均值,可以发现:超大城市在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的密度均高于特大城市,在具体指标方面,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在建设强度方面差异较小,在人口密度方面差异较大,特别是在核心建成片区的就业人口密度指标上的差异最为明显,体现了超大城市核心建成片区具有突出的就业人口吸引力。就业人口密度:建设强度:居住人口密度:超大城市在建成区尺度平均值为0.68万平方米/公顷,特大城市为0.63万平方米/公顷,超大城市比特大城市高约8%;在核心建成片区尺度,超大城市平均值为1.48万平方米/公顷,特大城市为1.37万平方米/公顷,超大城市比特大城市高约8%。建成区单位:万m2/hm2核心建成片区1.281.062.732.140123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单位:万人/km²0.710.571.831.2400.511.52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单位:万人/km²超大城市在建成区尺度平均值为1.28万人/平方公里,特大城市为1.06万人/平方公里,超大城市比特大城市高约21%;在核心建成片区尺度,超大城市平均值为2.73万人/平方公里,特大城市为2.14万人/平方公里,超大城市比特大城市高约28%。超大城市在建成区尺度平均值为0.71万人/平方公里,特大城市为0.57万人/平方公里,超大城市比特大城市高约25%;在核心建成片区尺度,超大城市平均值为1.83万人/平方公里,特大城市为1.24万人/平方公里,超大城市比特大城市高约48%。主要结论2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1.030.830.770.770.740.720.690.630.620.600.590.570.550.480.450.420.420.39平均值:0.620.000.200.400.600.801.001.201.901.541.381.341.261.241.221.181.171.141.141.100.970.900.840.810.770.75平均值:1.150.000.501.001.502.000.890.880.820.730.710.700.680.680.670.650.650.620.580.550.550.500.410.40平均值:0.650.000.200.400.600.801.00在建成区尺度,深圳、西安的建设强度、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在18座城市中均为前3位;北京的三项指标排序均在前5;武汉的建设强度在18座城市中排序为第2,而其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排序为第6。此外,广州的建设强度在18座城市中排序仅为第12,但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均为第3,体现出广州在建成区尺度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征。青岛、济南、天津、大连的三项指标在18座城市中均位列后5位,和其他超大特大城市相比,总体建成环境密度较低。单位:万m2/hm2建成区建设强度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单位:万人/km²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单位:万人/km²在建成区尺度,深圳、西安、北京、武汉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较高;青岛、济南、天津、大连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较低;广州建设强度低而人口密度高。18主要结论2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2.262.142.021.981.851.541.511.461.371.301.301.291.281.181.171.110.840.83平均值:1.470.000.501.001.502.002.503.582.922.882.782.752.632.512.432.272.262.182.172.102.041.981.801.781.61平均值:2.380.001.002.003.004.001.801.691.591.571.551.541.541.531.451.431.311.291.291.281.261.241.080.93平均值:1.370.000.501.001.502.00在核心建成片区尺度,广州的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均为18座城市中最高,其建设强度仅次于西安;深圳的三项指标均位列前4;西安、重庆的建设强度较高,而就业人口密度接近18座城市平均值;青岛、济南、天津、大连四座城市总体建成环境密度较低,与建成区的情况基本一致;杭州的各项指标在18座城市中排序较低。单位:万m2/hm2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单位:万人/km²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单位:万人/km²在核心建成片区尺度,广州、深圳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较高;青岛、大连、天津、济南、杭州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较低。19主要结论2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20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分布情况通过对建设强度和居住人口密度[1]的组合分析,结合研究范围内人均建筑面积情况,可以进一步对超大、特大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指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分布,可以发现,在建成区范围内,哈尔滨、郑州、沈阳、重庆、上海、北京、昆明、杭州等城市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接近超大特大城市平均值。结合不同城市密度指标的相对位置,可以进一步展现其密度特征。例如,在居住人口密度相似的情况下,武汉市建成区的建设强度(0.88万㎡/h㎡)比北京市(0.73万㎡/h㎡)高20.5%,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北京市的建设更为集约;而在建设强度相近的情况下,深圳市建成区的居住人口密度(1.90万人/k㎡)比武汉市(1.24万人/k㎡)高53.3%,反映出深圳在建成区尺度城市建设的使用效率更高,同时人均建筑面积较低。[1]比起就业人口密度,居住人口密度更能反映研究范围内现状人口的总体特征。建成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分布主要结论2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21核心建成片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分布通过比较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分布,可以发现,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内,南京、北京、郑州、天津、重庆、哈尔滨等城市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接近超大特大城市平均值。结合不同城市密度指标的相对位置,可以进一步展现其密度特征。例如,在居住人口密度相似的情况下,在居住人口密度相似的情况下,昆明市核心建成片区的建设强度(1.54万㎡/h㎡)比天津市(1.24万㎡/h㎡)高24.1%,说明天津市核心建成片区的建设更为集约;而在建设强度相近的情况下,深圳市核心建成片区的居住人口密度(2.92万人/k㎡)明显高于武汉市(2.27万人/k㎡)、沈阳市(2.26万人/k㎡)和昆明市(2.10万人/k㎡),反映出深圳市在核心建成片区尺度城市建设的使用效率更高,同时人均建筑面积较低。主要结论2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22TOD地区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指标高于一般地区,对就业人口密度的提升显著。识别样本城市的轨道站点及其周边800米范围,对其中的建成环境和活动人口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相应尺度的城市地区进行比较。在建成区范围内,TOD地区与建成区平均密度相比具有明显提升,增加幅度约为60%左右。在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内,TOD地区与核心建成片区平均密度相比的提升相对有限,增加幅度只有10%左右。可见,在外围新建设地区,TOD模式对于城市密度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就业人口密度指标的提升显著高于其他指标,这说明TOD开发更有利于促进周边地区的工作岗位和就业的提升。0.640.971.371.4600.511.52建成区TOD地区(建成区内)核心建成片区TOD地区(核心建成片区内)建设强度平均值单位:万m2/hm2建成区TOD地区(建成区内)核心建成片区TOD地区(核心建成片区内)+52%+7%居住人口密度平均值单位:万人/km²1.171.772.382.580123建成区TOD地区(建成区内)核心建成片区TOD地区(核心建成片区内)建成区TOD地区(建成区内)核心建成片区TOD地区(核心建成片区内)+51%+8%就业人口密度平均值单位:万人/km²0.641.081.471.8600.511.52建成区TOD地区(建成区内)核心建成片区TOD地区(核心建成片区内)建成区TOD地区(建成区内)核心建成片区TOD地区(核心建成片区内)+69%+27%在建成区范围内,TOD地区的建设强度指标提升了52%,体现出明显的带动作用。在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内只提升了7%,主要为支撑作用。居住人口密度在建成区内TOD地区提升了51%,带动作用显著。核心建成片区内只提升了8%,主要为支撑作用。TOD地区对于就业人口密度的提升最为显著,在建成区提高了69%,在核心建成片区提升了27%,TOD地区体现出较强的就业带动作用。建设强度: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主要结论2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23在TOD地区范围内,深圳和西安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指标最高,均位于前4位。郑州和哈尔滨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均位于4到6位。天津、青岛、南京、大连和济南五座城市的TOD建成环境密度较低。此外,广州的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较高,而建设强度处于平均值附近。北京的就业人口密度较高,而建设强度和居住人口密度接近平均值。沈阳和武汉的建设强度较高,而居住人口和就业人口密度接近平均值。杭州的建设强度和居住人口密度较低,而就业人口密度接近平均值。1.231.201.141.121.081.071.011.000.980.980.960.920.900.830.800.770.760.720.000.501.001.50西安市沈阳市武汉市深圳市郑州市哈尔滨上海市广州市重庆市北京市昆明市成都市天津市青岛市南京市杭州市大连市济南市单位:万m2/hm2平均值0.97TOD地区建设强度2.592.232.071.931.861.861.841.801.771.741.741.501.421.311.251.231.181.150.000.501.001.502.002.503.00深圳市广州市西安市哈尔滨沈阳市郑州市成都市重庆市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昆明市天津市青岛市杭州市大连市南京市济南市单位:万人/km²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平均值1.691.411.381.291.211.181.181.111.081.071.010.960.910.900.880.840.760.710.620.000.501.001.50深圳市广州市西安市郑州市北京市哈尔滨沈阳市成都市上海市武汉市重庆市杭州市昆明市青岛市南京市天津市大连市济南市单位:万人/km²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平均值1.03在TOD地区范围内,西安、深圳、郑州、哈尔滨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较高;天津、青岛、南京、大连、济南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较低。背景与方法1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3.城市数据详情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963.91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1828.11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990.97万人深圳01建成区密度指标深圳建成区的建设强度、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均为18座超大特大城市中最高的,其核心建成片区的三项指标排序分别为第4、第2和第2。在建成区范围内,居住人口密度极高,而就业人口密度更多地分布于南部的南山、福田和中央的龙华。其建成区人均建筑面积仅47.05平方米,只略高于广州,明显低于18座城市的平均值。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89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90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030.89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1.90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11.03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25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35.03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393.70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289.29万人深圳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57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422.92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22.14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57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2.14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9226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深圳03TOD地区密度指标1.12排序42.59排序11.41排序1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1.12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59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41深圳TOD地区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在18座样本城市中最高,建设强度排序为第4。在空间分布上,TOD地区呈现多个高密度簇群的分布特征,带状组团式的发展特征较为显著。27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239个TOD地区范围面积:339.81k㎡TOD地区建筑规模:38205.97万㎡TOD地区居住人口:880.93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477.64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679.77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1045.43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561.24万人西安01建成区密度指标西安建成区的建设强度、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均位列前3位,其核心建成片区的三项指标排序分别为第1、第4和第7;由于两个圈层的城市建成环境密度均较高,西安较难通过在既有建成区范围内通过进一步开发建设疏解功能和人口。西安市建成区的平均建筑层数为5.91层,其高度在18座城市中排序为第3。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82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54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830.82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31.54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220.83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28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55.31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431.64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234.66万人西安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80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42.78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71.51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80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51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7829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西安03TOD地区密度指标1.2312.0731.293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1.23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07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29西安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在18座样本城市中较为突出,指标排序方面,建设强度为第1,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为第3。在空间分布上,TOD地区中建设强度最高的区域集中于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内,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分布则相对分散,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现象。排序排序排序30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125个TOD地区范围面积:216.12k㎡TOD地区建筑规模:26641.43万㎡TOD地区居住人口:448.06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277.76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1285.34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1774.12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994.41万人广州01建成区密度指标广州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12)、居住人口密度(第3)和就业人口密度(第3)排序均低于核心建成片区(分别为第2、第1和第1),呈现出建成环境密度向心集聚的特征;在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两个尺度,其人均建筑面积均为18座城市中最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密度高、房屋较少的现状。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62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38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770.62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21.38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330.77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31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44.96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518.86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327.85万人广州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69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213.58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2.26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69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2.26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3.5832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广州03TOD地区密度指标1.0082.2321.382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1.00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23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38广州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总体处于18座样本城市的前列。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排序均为第2,体现出较强的人口吸引力。建设强度指标排序仅为第8,相对偏低。在空间分布上,核心建成片区仍然集聚了较高的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特别是6号线站点周边地区是密度最集中的地带,核心建成片区外围的TOD地区密度指标则相对较低。排序排序排序33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200个TOD地区范围面积:329.35k㎡TOD地区建筑规模:32890.83万㎡TOD地区居住人口:735.21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455.60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1505.53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1903.11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1153.03万人北京01建成区密度指标北京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4)、居住人口密度(第5)和就业人口密度(第4)排序均明显高于核心建成片区(分别为第10、第7和第5),呈现出建成环境密度向外围疏散的特征,高密度地区主要集中在二环到五环之间。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73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26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770.73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41.26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540.77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34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68.94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423.99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313.11万人北京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43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072.51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51.85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43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85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5135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北京03TOD地区密度指标0.98101.7791.185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98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77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18北京TOD地区的密度指标总体处于样本城市的中游水平。就业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排序为第5,体现出轨道交通对就业人群通勤的支撑作用。在空间分布上,受老城保护等因素的影响,核心建成片区的TOD地区并非是城市密度最集中的地区,在核心建成片区的边界附近和主要的城市发展廊道周边则是密度集聚的中心地带。排序排序排序36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328个TOD地区范围面积:544.03k㎡TOD地区建筑规模:53318.72万㎡TOD地区居住人口:961.64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644.40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744.71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906.10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467.21万人重庆01建成区密度指标重庆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6)、居住人口密度(第7)排序略低于核心建成片区(分别为第3、第5),呈现出城市建成环境密度向心集聚的特征;其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的就业人口密度均为第8;其建成区的平均建筑层数为6.39层,其高度仅次于昆明,在18座城市中位列第2。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70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22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630.70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61.22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780.63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37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3.42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339.52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79.79万人重庆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59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352.75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81.46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59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46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7538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重庆03TOD地区密度指标0.9891.8080.9611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98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80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96重庆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总体处于中游水平,三项指标排序均为第10左右。在空间分布上,建成环境密度在核心建成片区相对聚集。1号线、2号线、3号线和5号线站点周边地区的密度集聚最为显著。排序排序排序39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182个TOD地区范围面积:303.87k㎡TOD地区建筑规模:29810.84万㎡TOD地区居住人口:546.49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292.62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753.85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931.16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541.23万人武汉01建成区密度指标武汉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2)、居住人口密度(第6)和就业人口密度(第6)排序均明显高于核心建成片区(分别为第5、第9和第9),呈现出建成环境密度向外围疏散的特征。武汉市建成区的人均建筑面积为70.92平方米,为超大、特大城市中最高,明显高于样本城市平均值57.25平方米。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88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24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720.88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21.24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660.72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4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1.29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275.54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66.10万人武汉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55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592.27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91.37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55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37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2741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武汉03TOD地区密度指标1.1431.74111.0110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1.14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74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01武汉TOD地区的3项密度指标排序中,建设强度为第3、相对较高,而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分别位于第11位和第10位,相对偏低。在空间分布上,核心建成片区集聚了较高的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高建设强度区域也在向核心建成片区外围扩散。1号线和2号线站点周边地区的密度集聚较为突出。排序排序排序42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180个TOD地区范围面积:281.50k㎡TOD地区建筑规模:32141.35万㎡TOD地区居住人口:490.33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284.91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1050.66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1402.76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773.41万人成都01建成区密度指标成都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7)和居住人口密度(第4)排序均明显高于核心建成片区(分别为第14、第8),总体呈现出密度向外围疏散的特征;就业人口密度在建成区(第5)略低于核心建成片区(第4),沿天府大道和地铁1号线形成明显的轴向集聚。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68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34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740.68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71.34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450.74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43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6.28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306.84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250.16万人成都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28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482.43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41.98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28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98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4344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成都03TOD地区密度指标0.92121.8471.088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92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84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08成都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总体处于样本城市的中游水平,各项排序均在第10左右。密度指标的空间分布总体较为均衡,南部天府新区1号线、18号线站点周边的密度较为集中。TOD地区服务的居住人口相对集中于城区北部和外围组团,就业人口则相对集中在中部和南部。排序排序排序45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250个TOD地区范围面积:389.85k㎡TOD地区建筑规模:35887.41万㎡TOD地区居住人口:715.63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422.14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1957.83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2150.19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1210.39万人上海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10)、居住人口密度(第12)和就业人口密度(第9)排序均明显低于核心建成片区(分别为第7、第3和第3),呈现出建成环境密度向心集聚的特征,外围新城的建成环境密度较低。其建成区人均建筑面积排序为第6,而核心建成片区人均建筑面积排序为第16,两者差距明显,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外围建设尚未起到疏解人口的作用。上海01建成区密度指标0.65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01.10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290.62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65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10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6246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64.72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475.05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333.50万人上海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1.54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732.88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32.02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54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2.02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88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47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上海03TOD地区密度指标1.0171.74101.079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1.01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74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07上海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总体处于样本城市的中游水平,三项指标的排序与建成区排序较为接近。在空间分布上,核心建成片区基本被TOD地区覆盖,并集聚了较高的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排序排序排序48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359个TOD地区范围面积:568.38k㎡TOD地区建筑规模:57230.82万㎡TOD地区居住人口:990.80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608.94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614.78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723.58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424.77万人郑州01建成区密度指标郑州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8)和居住人口密度(第8)排序均明显高于核心建成片区(均为第12),总体呈现出密度向外围疏散的特征;就业人口密度在建成区(第7)略低于核心建成片区(第6)。各项密度指标较接近18座超大特大城市平均值。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68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18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690.68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81.18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870.69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49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08.36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235.21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66.60万人郑州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29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2122.17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61.54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29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54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1750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郑州03TOD地区密度指标1.0851.8661.214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1.08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86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21郑州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在18座样本城市中排序均为第5位附近,排序较为靠前。在空间分布上,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内的TOD地区密度指标较高,5号线站点周边的密度集聚较为突出。排序排序排序51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112个TOD地区范围面积:181.09k㎡TOD地区建筑规模:19548.87万㎡TOD地区居住人口:336.22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219.43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470.96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550.23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257.35万人哈尔滨01建成区密度指标哈尔滨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11)、居住人口密度(第9)和就业人口密度(第13)排序均低于核心建成片区(分别为第9、第6和第10),呈现出建成环境密度向心集聚的特征。建成区平均建筑层数为5.43层,总体高度较高,在18座超大特大城市中排序为第4。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65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17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550.65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11.17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9130.55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52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97.79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256.75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27.50万人哈尔滨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45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962.63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01.30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45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30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6353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哈尔滨03TOD地区密度指标1.0761.9341.186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1.07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93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18哈尔滨TOD地区的密度指标在样本城市中排序较为靠前,排序总体高于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说明TOD地区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较为显著。在空间分布上,1号线北部位于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内,是密度较为集中的区域,南部地区TOD地区密度指标相对较低。排序排序排序54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26个TOD地区范围面积:41.58k㎡TOD地区建筑规模:4438.54万㎡TOD地区居住人口:80.05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49.22万人注:本报告中的轨道站点数据源于2021年5月电子地图数据,因此哈尔滨只包含市1号线和3号线的部分站点。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476.39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544.58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284.04万人在建成区、核心建成片区两个空间尺度,昆明的建设强度排序(第5、第6)均明显高于其人口密度排序;其中,核心建成片区差距更为明显。昆明市建成区的平均建筑层数为7.53层,核心建成片区的人均建筑面积为73.62平方米,两项数据均为18座超大、特大城市中最高,总体呈现出房屋较多的特征。与其建设强度比,昆明核心建成片区的就业人口密度明显不足。昆明01建成区密度指标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71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14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600.71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51.14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0100.60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55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01.16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212.25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18.32万人昆明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54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6132.10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51.17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54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17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1056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昆明03TOD地区密度指标0.96111.50120.9013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96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50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90昆明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在样本城市中排序处于中游水平,与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的排序基本持平。在空间分布上,轨道站点呈现以核心建成片区向外辐射、重点向南拓展的分布特征。城市中心地区的TOD地区是密度最高的地区,南侧延伸地区的密度则相对较低。排序排序排序57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81个TOD地区范围面积:131.85k㎡TOD地区建筑规模:12606.04万㎡TOD地区居住人口:197.79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118.68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642.86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732.72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364.78万人沈阳01建成区密度指标沈阳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9)、居住人口密度(第11)和就业人口密度(第12)排序略低于核心建成片区(分别为第8、第10和第11),其核心建成片区平均建筑层数7.5层,高度仅次于深圳、昆明和西安,在18座超大、特大城市中排序为第4。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67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14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570.67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91.14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1120.57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58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0.14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271.34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55.95万人沈阳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53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8102.26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11.30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53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30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2659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沈阳03TOD地区密度指标1.2021.8651.117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1.20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86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11沈阳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在样本城市中排序较为靠前,建设强度指标排序为第2,居住和就业人口排序分别为第5和第7。在空间分布上,轨道站点主要分布在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内。城市中西部区域的1号线、2号线、9号线站点周边区域的密度较为集中。排序排序排序60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81个TOD地区范围面积:134.91k㎡TOD地区建筑规模:16202.28万㎡TOD地区居住人口:251.18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150.12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983.02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822.90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467.20万人南京01建成区密度指标南京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13)、居住人口密度(第15)和就业人口密度(第14)排序均低于核心建成片区(分别为第11、第11和第12),呈现出建成环境密度向心集聚的特征,外围新城的建成环境密度较低。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58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0.84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480.58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30.84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5140.48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61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96.02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208.89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24.13万人南京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31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1112.18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21.29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31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29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1862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南京03TOD地区密度指标0.80151.18170.8415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80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18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84南京TOD地区的密度指标在样本城市中排序较为靠后,与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的相关指标相比,TOD地区的密度指标排序也相对较低。在空间分布上,各项指标较为均衡,核心建成片区内部的密度指标与外围的差异相对较小。排序排序排序63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135个TOD地区范围面积:237.39k㎡TOD地区建筑规模:19043.66万㎡TOD地区居住人口:281.01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199.17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986.21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959.72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583.69万人杭州01建成区密度指标杭州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14)、居住人口密度(第13)和就业人口密度(第11)与核心建成片区三项指标排序(分别为第13、第15和第13)均较低,各项密度指标均低于18座超大特大城市的平均值。同时,在建成区尺度的就业人口密度指标排序高于其他指标。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55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0.97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590.55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40.97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3110.59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64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01.68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201.05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30.09万人杭州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29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3151.98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31.28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29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28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9865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杭州03TOD地区密度指标0.77161.25150.9112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77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25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91杭州TOD地区的密度指标总体在样本城市中相对较低,与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的密度指标排序基本相当。TOD地区的就业人口密度水平较高,体现出轨道交通对于就业人口密度的带动作用。在空间分布上,密度较高区域总体上仍处于核心建成片区附近,2号线站点周边区域集聚了较高的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排序排序排序66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155个TOD地区范围面积:268.66k㎡TOD地区建筑规模:20786.44万㎡TOD地区居住人口:335.51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245.80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808.26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650.81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365.31万人济南01建成区密度指标济南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17)、居住人口密度(第16)和就业人口密度(第15)与核心建成片区三项指标排序(分别为第15、第17和第14)均较低,各项密度指标均低于18座超大特大城市平均值。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41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0.81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450.41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70.81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6150.45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67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18.47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210.90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39.51万人济南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26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5171.78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41.18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26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18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7868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济南03TOD地区密度指标0.72181.150.62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72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15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62济南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在样本城市中排序最低,各项密度指标均明显低于其他城市。在空间分布上,轨道线路和站点较少,且高密度地区主要分布在核心建成片区内的东西向廊道上,外围的TOD地区的指标水平相对较低。排序排序排序181869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38个TOD地区范围面积:71.66k㎡TOD地区建筑规模:5181.84万㎡TOD地区居住人口:82.27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44.31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544.44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489.15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227.50万人大连01建成区密度指标大连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15)、居住人口密度(第14)和就业人口密度(第16)与核心建成片区三项指标排序(分别为第17、第16和第17)均较低,各项密度指标均低于18座超大特大城市平均值。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55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0.90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420.55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50.90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4160.42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7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97.80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175.89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81.74万人大连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08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7161.80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70.84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08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84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8071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大连03TOD地区密度指标0.76171.23160.7117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76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23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71大连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在样本城市中排序相对靠后,与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的排序基本相当。在空间分布上,轨道站点多数聚集在核心建成片区内,1号线和2号线站点周边区域的密度指标较为集中。排序排序排序72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71个TOD地区范围面积:123.68k㎡TOD地区建筑规模:9399.33万㎡TOD地区居住人口:152.73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87.54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1283.05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963.86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506.03万人天津01建成区密度指标天津的建设强度、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密度均为超大城市中最低,在18座超大特大城市中,其建成区三项指标排序分别为第16、第18和第18,核心建成片区的三项指标排序分别为第16、第14和第16。在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两个尺度,人均建筑面积为超大城市中最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房屋较多而人口密度较低的情况。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50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0.75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390.50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60.75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8180.39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73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5.81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256.35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40.19万人天津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24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6142.04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61.11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1.24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11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2.0474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天津03TOD地区密度指标0.90131.42130.7616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90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42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76天津TOD地区的建成环境密度指标在样本城市中排序较低,也是超大城市中建成环境密度最低的城市。在指标方面,就业人口密度水平低于建设强度和居住人口密度,轨道交通对于支撑就业人口密度的特征尚不显著。在空间分布上,核心建成片区集聚了较高的居住和就业人口密度,1号线站点周边区域的密度集聚最为突出。排序排序排序75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TOD站点数量:136个TOD地区范围面积:210.66k㎡TOD地区建筑规模:18935.60万㎡TOD地区居住人口:299.54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16.41万人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建成区面积:793.46平方公里建成区居住人口:612.33万人建成区就业人口:331.51万人青岛01建成区密度指标青岛建成区的建设强度(第18)、居住人口密度(第17)和就业人口密度(第17)与核心建成片区三项指标排序(均为第18)均较低,总体建成环境密度在18座超大特大城市中最低。其平均建筑层数在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两个尺度中相对较低(分别为第17和第18)。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0.40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0.77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420.40建成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80.77建成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7170.42建成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76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核心建成片区面积:122.07平方公里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196.01万人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101.69万人青岛02核心建成片区密度指标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直方图建设强度(万㎡/h㎡)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直方图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直方图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93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排序18181.61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180.83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排序核心建成片区建设强度(万㎡/h㎡)0.93核心建成片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83核心建成片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6177栅格个数6040200012345栅格个数6040200栅格个数604020002468100246810城市数据详情3中国主要城市建成环境密度报告(2023年)中规智库青岛03TOD地区密度指标0.83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141.31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40.88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14TOD地区建设强度(万㎡/h㎡)0.83TOD地区居住人口密度(万人/k㎡)1.31TOD地区就业人口密度(万人/k㎡)0.88青岛TOD地区的密度指标在特大城市中排序相对靠后,与建成区和核心建成片区排序相比,TOD地区的排序相对较高。在空间分布上,轨道站点数量相对较少,且主要分布在核心建成片区范围内。2号线西段站点周边区域的密度集聚最为突出。排序排序排序78TOD站点数量:61个TOD地区范围面积:100.03k㎡TOD地区建筑规模:8345.48万㎡TOD地区居住人口:131.18万人TOD地区就业人口:87.80万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