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VIP专享VIP免费

ICS 13.020.20
Z 02
DB3410
安徽省黄山市地方标准
DB 3410/T 12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
2021-10-29 发布
2021-11-10
实施
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10/T 122021
I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核算步骤 .......................................................................... 3
4.1 确定核算地域范围、明确生态系统分布 ............................................ 3
4.2 编制生态产品清单 .............................................................. 3
4.3 收集整理核算数据开展核算 ...................................................... 3
4.4 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 4
5 核算方法 .......................................................................... 4
5.1 物质产品价值 .................................................................. 4
5.2 调节服务 ...................................................................... 5
5.3 文化服务 ...................................................................... 9
附录 A (规范性) 生态产品价格与定价依据表 ......................................... 12
附录 B (资料性)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参数补充 ..................................... 13
参考文献 ............................................................................ 19
DB3410/T 122021
II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1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文件由黄山市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提出。
本文件由黄山市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统计局黄山调查队、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黄山市统计局、中共黄山市委
党校。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亚东、张正东、周勇、邹剑海、江宏剑、唐艽、杨磊、胡广誉冯芙蓉、
莹梅、石磊。
ICS13.020.20Z02DB3410安徽省黄山市地方标准DB3410/T12—202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2021-10-29发布2021-11-10实施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10/T12—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核算步骤..........................................................................34.1确定核算地域范围、明确生态系统分布............................................34.2编制生态产品清单..............................................................34.3收集整理核算数据开展核算......................................................34.4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45核算方法..........................................................................45.1物质产品价值..................................................................45.2调节服务......................................................................55.3文化服务......................................................................9附录A(规范性)生态产品价格与定价依据表.........................................12附录B(资料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参数补充.....................................13参考文献............................................................................19DB3410/T12—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黄山市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提出。本文件由黄山市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统计局黄山调查队、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黄山市统计局、中共黄山市委党校。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亚东、张正东、周勇、邹剑海、江宏剑、唐艽、杨磊、胡广誉、冯芙蓉、程莹梅、石磊。DB3410/T12—2021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黄山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步骤,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方法、定价方法和价值量核算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黄山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38582—202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ecosystemproduct,GEP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内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3.2生态产品ecosystemproducts在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的条件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生产及其与人类劳动共同作用下为人类福祉提供的,用以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最终产品与服务。3.3生态产品功能量ecosystemproductamount人类从生态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得到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物质量。3.4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GEPaccounting在生态产品功能量核算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生态产品的参考价格,通过一定数学运算得到以货币化形式呈现的生态产品价值的计算过程。3.5物质产品materialgoodsDB3410/T12—20212在不损坏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人类通过直接利用或转化利用等方式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得的食物、药材、木材、水电等各种物质资源,包括直接利用产品和转化利用产品,直接利用产品包括农林牧渔产品和水源产品,转化利用产品包括生态能源利用产品。3.6水源产品waterproduct作为流域源头区域,优质的生态环境为本地和下游提供高品质水源。3.7调节服务regulatingservices自然生态系统提供改善人类生存与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惠益,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环境净化、空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等。3.8水源涵养waterconservation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林冠层、枯落物层、根系和土壤层拦截滞蓄降水,增强土壤下渗、蓄积,从而有效涵养土壤水分、调节地表径流和补充地下水的功能。3.9土壤保持soilretention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林冠层、林下植被、枯落物层、根系等各个层次消减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力,增加土壤抗蚀性从而减少土壤流失、保持土壤的功能。3.10洪水调蓄floodregulationandstorage自然生态系统依托其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通过吸纳大量的降水和过境水,蓄积洪峰水量,削减并滞后洪峰,以缓解汛期洪峰造成的威胁和损失的功能。3.11水环境净化waterpurification自然生态系统吸纳和转化水体污染物,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净化水环境的功能。3.12空气净化airpurification自然生态系统吸收、过滤、分解降低大气污染物,从而有效净化空气,改善大气环境的功能。3.13固碳carbonsequestration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将碳固定在植物或土壤中的功能。3.14释氧oxygenrelease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大气氧气稳定的功能。3.15负氧离子negativeoxygenion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氢离子团的总称,对空气净化等方面有调节作用。3.16气候调节climateregulation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蒸腾作用、水面蒸发过程吸收太阳能,从而调节气温、改善人居环境舒适程度的功能。3.17DB3410/T12—20213文化旅游服务culturaltourismservices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与其共生的历史文化遗存,对人类知识获取、休闲娱乐等方面带来的非物质惠益,以生态旅游为代表。3.18康养服务healthyandwellnessservices依托于自然生态资源及其他基础设施,以消除疲劳、缓解压力、愉悦身心、养生休闲为目的而开展的度假、疗养、养老等活动。4核算步骤4.1确定核算地域范围、明确生态系统分布GEP核算地域范围按下列方式确定: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地理划分,如森林、湖泊、沼泽、农田、居住区等,对特定生态系统进行地域单元划分,根据调查分析及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等多部门确认,明确地域范围内各类核算需求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与分布,绘制生态系统分布图。4.2编制生态产品清单根据调查分析地域范围内生态产品的种类,明确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生态文化旅游服务三大类里的具体指标科目,编制生态产品清单。根据黄山市实际情况,建立指标体系(见表1):表1生态产品指标及核算内容方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核算内容方法生态物质产品农业产品指标各类产品年产量及价值市场价值法林业产品指标畜牧业产品指标渔业产品指标生态能源指标水源产品指标用水量、供水量及价值生态调节服务水源涵养水源涵养价值影子工程法土壤保持减轻泥沙淤积和面源污染替代成本法洪水调蓄调蓄洪水价值影子工程法空气净化空气质量维持价值替代成本法水质净化水质维持价值固碳固碳价值释氧释氧价值气候调节降温价值生态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旅游价值旅行费用法康养服务康养价值替代成本法负氧离子负氧离子价值替代成本法4.3收集整理核算数据开展核算DB3410/T12—20214收集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所需要的相关文献资料、观测、统计等信息数据以及基础地理图件,开展必要的实地观测调查,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及参数本地化,对收集到的数据集中开展核算。4.4核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按照第5章核算方法规定,先计算生态产品功能量,再计算生态产品价值量,最后计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按公式(1)核算:𝐺𝐺𝐺𝐺𝐺𝐺=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1)式中:𝐺𝐺𝐺𝐺𝐺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物质产品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调节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文化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5核算方法5.1物质产品价值5.1.1农林牧渔物质产品用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产量作为核算指标。统计各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产量,按照统计部门分类体系,农林牧渔物质产品的功能量计算,对同类型产品按公式(2)进行求和。𝑌𝑌𝑓𝑓=∑𝑌𝑌𝑓𝑓𝑓𝑓𝑛𝑛𝑖𝑖=1··················(2)式中:𝑌𝑌𝑓𝑓——物质产品总产量,按照黄山市统计年鉴,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𝑌𝑌𝑓𝑓𝑓𝑓——第𝑖𝑖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总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𝑛𝑛——核算地域同一类型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的类别数。直接利用物质产品价值,按公式(3)核算。𝑉𝑉𝑓𝑓=∑�𝑌𝑌𝑓𝑓𝑓𝑓×𝑃𝑃𝑖𝑖×𝛿𝛿𝑖𝑖−𝐶𝐶𝑖𝑖�𝑛𝑛𝑖𝑖=1·················(3)式中:𝑉𝑉𝑓𝑓——直接利用物质产品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𝑌𝑌𝑓𝑓𝑓𝑓——第𝑖𝑖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总产量,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𝑃𝑃𝑖𝑖——第𝑖𝑖类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的价格,单位视具体产品而定(见附录A);𝛿𝛿𝑖𝑖——溢价系数,为实际市场价与公布价格之比,默认为1;𝐶𝐶𝑖𝑖——第𝑖𝑖类物质产品人工维护和投入的成本,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𝑛𝑛——核算地域直接利用物质产品的类别数。5.1.2转化利用物质产品用可再生能源产量或使用量作为转化利用物质产品功能量核算指标。统计各类可再生能源产量或使用量,转化利用物质产品功能量按公式(4)进行求和。𝑌𝑌𝑒𝑒𝑒𝑒=∑𝑌𝑌𝑒𝑒𝑒𝑒𝑒𝑒𝑛𝑛𝑖𝑖=1·················(4)式中:𝑌𝑌𝑒𝑒𝑒𝑒——可再生能源总产量或使用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DB3410/T12—20215𝑌𝑌𝑒𝑒𝑒𝑒𝑒𝑒——第𝑖𝑖类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或使用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𝑛𝑛——核算地域可再生能源类型的数量。转化利用物质产品价值,按公式(5)核算:𝑉𝑉𝑒𝑒𝑒𝑒=∑𝑌𝑌𝑒𝑒𝑒𝑒𝑒𝑒×(𝑃𝑃𝑖𝑖−𝐶𝐶𝑖𝑖)𝑛𝑛𝑖𝑖=1··············(5)式中:𝑉𝑉ee——转化利用物质产品(可再生能源)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𝑌𝑌𝑒𝑒𝑒𝑒𝑒𝑒——第𝑖𝑖类可再生能源的产量或使用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𝑃𝑃𝑖𝑖——第𝑖𝑖类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单位为元每千瓦时(元/kWh)(见附录A);𝐶𝐶𝑖𝑖——第i类物质产品人工维护和投入的成本,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𝑛𝑛——核算地域可再生能源类型的数量。5.1.3水产品黄山市各流域出境断面水质已经处于二类水状态,可作为饮用水源为下游供水,流域水源价值核算包含本地用水和向下游提供水源。用水量及供水量,按公式(6)核算:𝑌𝑌𝑆𝑆=𝑌𝑌𝑏𝑏𝑏𝑏+𝑌𝑌𝑤𝑤···················(6)式中:𝑌𝑌𝑠𝑠——黄山市用水及供水总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𝑌𝑌𝑏𝑏𝑏𝑏——黄山市本地用水量,单位为吨每年(t/a)(见附录B.1.1);𝑌𝑌𝑤𝑤——黄山市年均流出水量,单位为吨每年(t/a);水产品价值,按公式(7)核算:𝑉𝑉ℎ𝑠𝑠=𝑉𝑉𝑏𝑏𝑏𝑏+𝑉𝑉𝑤𝑤𝑤𝑤···················(7)式中:𝑉𝑉ℎ𝑠𝑠——黄山市水产品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𝑏𝑏𝑏𝑏——本地用水资源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见附录B.1.1);𝑉𝑉𝑤𝑤𝑤𝑤——向下游供水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见附录B.1.1);5.1.4计算物质产品价值总量物质产品价值总量,按公式(8)核算: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𝑉𝑉𝑓𝑓+𝑉𝑉𝑒𝑒𝑒𝑒+𝑉𝑉ℎ𝑠𝑠··················(8)式中: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物质产品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𝑓𝑓——直接利用物质产品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ee——转化利用物质产品(可再生能源)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ℎ𝑠𝑠——黄山市水产品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5.2调节服务5.2.1水源涵养用水源涵养量作为核算指标,采用水量平衡方程,水源涵养功能量,按公式(9)核算:DB3410/T12—20216𝑄𝑄𝑤𝑤𝑤𝑤=∑𝐴𝐴𝑖𝑖×(𝑃𝑃𝑖𝑖−𝑅𝑅𝑖𝑖−𝐸𝐸𝐸𝐸𝑖𝑖)𝑛𝑛𝑖𝑖=1×10−3··············(9)式中:𝑄𝑄𝑤𝑤𝑤𝑤——水源涵养总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𝐴𝐴𝑖𝑖——第𝑖𝑖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𝑃𝑃𝑖𝑖——第𝑖𝑖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产流降水量,单位为毫米每年(mm/a);𝑅𝑅𝑖𝑖——第𝑖𝑖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地表径流量,单位为毫米每年(mm/a)(见附录B.2.1);𝐸𝐸𝐸𝐸𝑖𝑖——第𝑖𝑖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蒸发量,单位为毫米每年(mm/a);𝑛𝑛——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注:水源涵养量是指降水输入与地表径流和生态系统自身水分消耗量的差值。水源涵养价值量,按公式(10)核算:𝑉𝑉𝑤𝑤𝑤𝑤=𝑄𝑄𝑤𝑤𝑤𝑤×𝐶𝐶×𝛿𝛿··················(10)式中:𝑄𝑄𝑤𝑤𝑤𝑤——水源涵养总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𝑉𝑉𝑤𝑤𝑤𝑤——水源涵养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𝐶𝐶——水库单位库容的工程造价,单位为元每立方米(元/m3);𝛿𝛿——溢价系数,默认为1。5.2.2减少泥沙淤泥减少泥沙淤积服务的功能量,按公式(11)和公式(12)核算:𝑄𝑄𝑠𝑠𝑠𝑠=𝜆𝜆×(𝑄𝑄𝑠𝑠𝑠𝑠𝜌𝜌⁄)···············(11)𝑄𝑄𝑠𝑠𝑠𝑠=∑𝑅𝑅×𝐾𝐾×𝐿𝐿×𝑆𝑆×(1−𝐶𝐶×𝑃𝑃)𝑛𝑛𝑖𝑖=1×𝐴𝐴𝑖𝑖············(12)式中:𝑄𝑄𝑠𝑠𝑠𝑠——减少泥沙淤积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𝑄𝑄𝑠𝑠𝑠𝑠——土壤保持总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𝜆𝜆——泥沙淤积系数;𝜌𝜌——土壤容重,单位为吨每平方米(t/m3);𝑅𝑅——降雨侵蚀力因子(见附录B.3.1);𝐾𝐾——土壤可蚀性因子(见附录B.3.2);𝐿𝐿——坡长因子(见附录B.3.3);𝑆𝑆——坡度因子(见附录B.3.3);𝐶𝐶——植被覆盖因子(见附录B.3.4);𝑃𝑃——水土保持措施因子;𝐴𝐴𝑖𝑖——第𝑖𝑖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𝑛𝑛——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注:土壤保持量是指没有地表植被覆盖情形下可能发生的土壤侵蚀量与当前地表植被覆盖情形下的土壤侵蚀量的差值。减少淤积价值量,按公式(13)核算:𝑉𝑉𝑠𝑠𝑠𝑠=𝑄𝑄𝑠𝑠𝑠𝑠×𝑐𝑐·················(13)式中:𝑉𝑉𝑠𝑠𝑠𝑠——土壤保持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DB3410/T12—20217𝑄𝑄𝑠𝑠𝑠𝑠——减少泥沙淤积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𝑐𝑐——水库单位库容清淤工程费用,单位为元每立方米(元/m3)。5.2.3减少面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的功能量,按公式(14)核算:𝑄𝑄𝑑𝑑𝑝𝑝𝑑𝑑=∑𝑄𝑄𝑠𝑠𝑟𝑟×𝑐𝑐𝑖𝑖𝑛𝑛𝑖𝑖=1··················(14)式中:𝑄𝑄𝑑𝑑𝑝𝑝𝑑𝑑——减少面源污染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𝑖𝑖——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数量,i=1,2,…,n;𝑄𝑄𝑠𝑠𝑟𝑟——土壤保持量,单位为吨每年(t/a)(见5.2.2);;;;𝑐𝑐𝑖𝑖——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纯含量,单位为百分比(%)。减少面源污染价值量,按公式(15)核算:𝑉𝑉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𝑄𝑄𝑠𝑠𝑠𝑠×𝑐𝑐𝑖𝑖𝑛𝑛𝑖𝑖=1×𝜀𝜀𝑖𝑖··················(15)式中:𝑉𝑉𝑑𝑑𝑑𝑑𝑑𝑑——减少面源污染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𝑖𝑖——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数量,i=1,2,…,n;𝑄𝑄𝑠𝑠𝑠𝑠——土壤保持量,单位为吨每年(t/a)(见5.2.2)𝑐𝑐𝑖𝑖——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纯含量,单位为百分比(%);𝜀𝜀𝑖𝑖——环境工程降解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成本,单位为元每吨(元/a)。5.2.4洪水调蓄用洪水调蓄量作为核算指标,洪水调蓄功能量,按公式(16)核算:𝐶𝐶𝑓𝑓𝑓𝑓=𝐶𝐶𝑓𝑓𝑓𝑓+𝐶𝐶𝑙𝑙𝑙𝑙+𝐶𝐶𝑚𝑚𝑚𝑚+𝐶𝐶𝑟𝑟𝑟𝑟··················(16)式中:𝐶𝐶𝑓𝑓𝑚𝑚——洪水调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𝐶𝐶𝑓𝑓𝑐𝑐——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见附录B4.1);𝐶𝐶𝑙𝑙𝑐𝑐——湖泊洪水调蓄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见附录B.4.2);𝐶𝐶𝑚𝑚𝑐𝑐——沼泽洪水调蓄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见附录B.4.3);𝐶𝐶𝑟𝑟𝑐𝑐——水库洪水调蓄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见附录B.4.4)。洪水调蓄价值,按公式(17)核算:𝑉𝑉𝑓𝑓𝑓𝑓=𝐶𝐶𝑓𝑓𝑓𝑓×(𝐶𝐶𝑤𝑤𝑤𝑤+𝐶𝐶𝑤𝑤𝑤𝑤)··················(17)式中:𝑉𝑉𝑓𝑓𝑚𝑚——洪水调蓄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𝐶𝐶𝑓𝑓𝑓𝑓——洪水调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𝐶𝐶𝑤𝑤𝑤𝑤——水库单位库容的工程造价,单位为元每立方米(元/m3);𝐶𝐶𝑤𝑤𝑤𝑤——水库单位库容的运营成本,单位为元每立方米(元/m3)。DB3410/T12—202185.2.5水环境净化用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作为核算指标,按照GB3838-2002中对水环境质量应控制项目的规定,选取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指标,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为排放量与随水输送出境的污染物量之差,水环境净化功能量,按公式(18)核算:𝑄𝑄𝑤𝑤𝑤𝑤=∑[(𝑄𝑄𝑒𝑒𝑒𝑒+𝑄𝑄𝑎𝑎𝑎𝑎)−(𝑄𝑄𝑑𝑑𝑑𝑑+𝑄𝑄𝑠𝑠𝑠𝑠)]𝑛𝑛𝑖𝑖=1············(18)式中:𝑄𝑄𝑤𝑤𝑤𝑤——水体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𝑄𝑄𝑒𝑒𝑒𝑒——第𝑖𝑖类污染物入境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𝑄𝑄𝑎𝑎𝑎𝑎——第𝑖𝑖类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养殖污染、工业生产污染排放的水体污染物,单位为吨每年(t/a);𝑄𝑄𝑑𝑑𝑑𝑑——第𝑖𝑖类污染物出境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𝑄𝑄𝑠𝑠𝑠𝑠——污水处理厂处理第𝑖𝑖类污染物的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𝑛𝑛——核算地域水体污染物类型的数量。水环境净化价值量,按公式(19)核算:𝑉𝑉𝑤𝑤𝑤𝑤=∑𝑄𝑄𝑤𝑤𝑤𝑤𝑤𝑤×𝐶𝐶𝑖𝑖𝑛𝑛𝑖𝑖=1·················(19)式中:𝑉𝑉𝑤𝑤𝑤𝑤——水环境净化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𝑄𝑄𝑤𝑤𝑤𝑤𝑤𝑤——第𝑖𝑖类水体污染物的净化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𝐶𝐶𝑖𝑖——第𝑖𝑖类水体污染物治理成本,单位:元/t;𝑛𝑛——核算地域水体污染物类型的数量。5.2.6空气净化用大气污染物净化量作为核算指标,按照GB3095-2012中对环境空气质量应控制项目的规定,选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指标,因为黄山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大气污染物净化量为污染物排放量,空气净化功能量,按公式(20)核算:𝑄𝑄𝑎𝑎𝑎𝑎=∑𝑄𝑄𝑖𝑖𝑛𝑛𝑖𝑖=1···················(20)式中:𝑄𝑄𝑎𝑎𝑎𝑎——大气污染物净化总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𝑄𝑄𝑖𝑖——第𝑖𝑖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𝑛𝑛——核算地域大气污染物类型的数量。空气净化价值量,按公式(21)核算:𝑉𝑉𝑎𝑎𝑎𝑎=∑𝑄𝑄𝑎𝑎𝑎𝑎𝑎𝑎×𝐶𝐶𝑖𝑖𝑛𝑛𝑖𝑖=1·················(21)式中:𝑉𝑉𝑎𝑎𝑎𝑎——空气净化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𝑄𝑄𝑎𝑎𝑎𝑎𝑎𝑎——第𝑖𝑖种大气污染物的净化量,单位为吨每年(t/a);𝐶𝐶𝑖𝑖——第𝑖𝑖类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成本,单位:元/t;𝑛𝑛——核算地域大气污染物类型的数量。5.2.7固碳按照GB/T38582-2020表1中固碳功能量和表2中固碳价值量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固碳价值量用𝑉𝑉𝐶𝐶𝐶𝐶表示)。5.2.8释氧DB3410/T12—20219按照GB/T38582-2020表1中释氧功能量和表2中释氧价值量的核算方法(释氧价值量用𝑉𝑉𝑜𝑜表示)。5.2.9气候调节用生态系统蒸腾蒸发消耗的能量作为核算指标,气候调节的功能量,按公式(22)核算:𝐸𝐸𝑡𝑡𝑡𝑡=𝐸𝐸𝑝𝑝𝑝𝑝+𝐸𝐸𝑤𝑤𝑤𝑤··················(22)式中:𝐸𝐸𝑡𝑡𝑡𝑡——生态系统蒸腾蒸发消耗的总能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𝐸𝐸𝑝𝑝𝑝𝑝——植被蒸腾消耗的能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见附录B.5.1);𝐸𝐸𝑤𝑤𝑤𝑤——水面蒸发消耗的能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见附录B.5.1)。气候调节价值量,按公式(23)核算:𝑉𝑉𝑡𝑡𝑡𝑡=𝐸𝐸𝑡𝑡𝑡𝑡×𝑃𝑃𝑒𝑒··················(23)式中:𝑉𝑉𝑡𝑡𝑡𝑡——气候调节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𝐸𝐸𝑡𝑡𝑡𝑡——生态系统蒸腾蒸发消耗的总能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𝑃𝑃𝑒𝑒——电价,单位为元每千瓦时(元/kWh)。5.2.10调节服务价值总量计算调节服务价值总量,按公式(24)核算: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𝑉𝑉𝑤𝑤𝑤𝑤+𝑉𝑉𝑠𝑠𝑠𝑠+𝑉𝑉𝑑𝑑𝑑𝑑𝑑𝑑+𝑉𝑉𝑓𝑓𝑓𝑓+𝑉𝑉𝑤𝑤𝑤𝑤+𝑉𝑉𝑎𝑎𝑎𝑎+𝑉𝑉𝑐𝑐𝑐𝑐+𝑉𝑉𝑜𝑜+𝑉𝑉𝑡𝑡𝑡𝑡·····(24)式中: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调节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𝑤𝑤𝑤𝑤——水源涵养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𝑠𝑠𝑠𝑠——土壤保持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𝑑𝑑𝑑𝑑𝑑𝑑——减少面源污染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𝑓𝑓𝑓𝑓——洪水调蓄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𝑤𝑤𝑤𝑤——水环境净化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𝑎𝑎𝑎𝑎——空气净化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𝐶𝐶𝐶𝐶——固碳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𝑂𝑂——评估森林年释放氧气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𝑡𝑡𝑡𝑡——气候调节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5.3生态文化旅游服务5.3.1旅游服务由于黄山市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用游客人次作为核算指标,包括旅游景区和农家乐的游客人次,旅游服务功能量,按公式(25)核算:𝑁𝑁𝑡𝑡=∑𝑁𝑁𝑡𝑡𝑡𝑡𝑛𝑛𝑖𝑖=1··················(25)式中:𝑁𝑁𝑡𝑡——游客总人次,单位为人次;𝑁𝑁𝑡𝑡𝑡𝑡——第𝑖𝑖个旅游景区或农家乐的游客人次,单位为人次;DB3410/T12—202110𝑛𝑛——核算地域旅游景区和农家乐的数量。生态旅游价值量,按公式(26)核算:𝑉𝑉𝑟𝑟=∑�𝑛𝑛𝑗𝑗𝑛𝑛𝑞𝑞�×𝑁𝑁𝑡𝑡×𝑇𝑇𝑇𝑇𝑗𝑗𝑚𝑚𝑗𝑗=1··············(26)式中:𝑉𝑉𝑟𝑟——生态旅游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𝑛𝑛𝑗𝑗——从𝑗𝑗地区到核算地域的受调查游客人次,单位为人次;𝑛𝑛𝑞𝑞——核算地域游客受调查总人次,单位为人次;𝑁𝑁𝑡𝑡——核算地域调查年份的游客总人次,单位为人次;𝑇𝑇𝑇𝑇𝑗𝑗——来自𝑗𝑗地区的每人次游客的平均旅游消费水平,单位为元每人次(元/人次);𝑚𝑚——核算地域游客归属地区数量。5.3.2康养服务以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作为清新空气的服务基准,以PM10、PM2.5和O3作为代表污染物,通过健康效应计算暴露人口的变化量,进而计算出因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发病损失和致死损失的变化量。康养服务功能量,按公式(27)核算:𝑁𝑁𝑘𝑘𝑘𝑘=𝑁𝑁𝑜𝑜𝑜𝑜+𝑁𝑁ℎ+𝑁𝑁𝑑𝑑···············(27)式中:𝑁𝑁𝑘𝑘𝑘𝑘——因大气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人数总变化,单位为人次每年(人次/a);𝑁𝑁𝑜𝑜𝑜𝑜——因大气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门诊人数变化,单位为人次每年(人次/a)(见附录B.6.1);𝑁𝑁ℎ——因大气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人数变化,单位为人次每年(人次/a)(见附录B.6.1);𝑁𝑁𝑑𝑑——因PM10、PM2.5、O3浓度变化而带来的死亡人数变化,单位为人次每年(人次/a)(见附录B,式B.6.1)。按平均呼吸道疾病门诊住院费用及城镇人力资本得出康养价值,康养服务价值量,按公式(28)核算:𝑉𝑉𝑘𝑘𝑘𝑘=𝑁𝑁𝑜𝑜𝑜𝑜×𝐶𝐶𝑜𝑜𝑜𝑜+𝑁𝑁ℎ×𝐶𝐶ℎ+𝑁𝑁𝑑𝑑×𝐶𝐶𝑑𝑑··············(28)式中:𝑉𝑉𝑘𝑘𝑘𝑘——康氧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𝑁𝑁𝑜𝑜𝑜𝑜——因大气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门诊人数变化,单位为人次每年(人次/a)(见附录B.6.1);𝐶𝐶𝑜𝑜𝑜𝑜——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治疗平均费用,单位为元每人次(元/人次);𝑁𝑁ℎ——因大气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人数变化,单位为人次每年(人次/a)(见附录B.6.1);𝐶𝐶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平均费用,单位为元每人次(元/人次);𝑁𝑁𝑑𝑑——因PM10、PM2.5、O3浓度变化而带来的死亡人数变化,单位为人每年(人/a)(见附录B.6.1);𝐶𝐶𝑑𝑑——平均城镇人力资本,单位为元每人(元/人)。注:可根据来黄山康养人员支付意愿问卷核算康养产业价值(见附录B.6.2)。DB3410/T12—2021115.3.3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功能量,按公式(29)核算:𝐺𝐺𝑓𝑓𝑓𝑓𝑓𝑓=5.256×1015×𝑄𝑄𝑓𝑓𝑓𝑓𝑓𝑓×𝐴𝐴×𝐻𝐻×𝐹𝐹/𝐿𝐿·········(29)式中:𝐺𝐺𝑓𝑓𝑓𝑓𝑓𝑓——评估森林年提供负氧离子数,单位为个每年(个/a);𝑄𝑄𝑓𝑓𝑓𝑓𝑓𝑓——实测林负氧离子浓度,单位为个每立方米(个/m3);𝐴𝐴——森林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𝐻𝐻——实测森林高度,单位为米(m);𝐹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修正系数;𝐿𝐿——负氧离子寿命,单位为分钟(min)。按照GB/T38582-2020表2中负氧离子价值量计算方法,负氧离子价值量,按公式(30)核算:𝑉𝑉𝑓𝑓𝑓𝑓𝑓𝑓=5.256×1015×𝐴𝐴×𝐻𝐻×𝐹𝐹×𝐶𝐶𝑓𝑓𝑓𝑓𝑓𝑓×�𝑄𝑄𝑓𝑓𝑓𝑓𝑓𝑓−600�𝐿𝐿⁄······(30)式中:𝑉𝑉𝑓𝑓𝑓𝑓𝑓𝑓——评估森林年提供负氧离子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𝐴𝐴——森林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𝐻𝐻——实测森林高度,单位为米(m);𝐹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修正系数;𝐶𝐶𝑓𝑓𝑓𝑓𝑓𝑓——负氧离子产生费用,单位为元每个(元/个);𝑄𝑄𝑓𝑓𝑓𝑓𝑓𝑓——实测林负离子浓度,单位为个每立方米(个/m3)𝐿𝐿——负氧离子寿命,单位为分钟(min)。5.3.4文化服务价值量核算文化服务价值总量,按公式(31)核算: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𝑉𝑉𝑟𝑟+𝑉𝑉𝑘𝑘𝑘𝑘+𝑉𝑉𝑓𝑓𝑓𝑓𝑓𝑓················(31)式中: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文化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𝑟𝑟——生态旅游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𝑘𝑘𝑘𝑘——康养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𝑓𝑓𝑓𝑓𝑓𝑓——负氧离子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DB3410/T12—202112附录A(规范性)生态产品价格与定价依据表指标条目单位备注水源提供水价元/m3根据市场可比较的成交价或者流域治理成本计算。水源涵养水价元/m3根据黄山市中心城区最新公布的阶梯水价均值调整数据。土壤保持水库单位库容清淤工程费用元/m3根据现有部分水库清淤、单位库容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结合黄山市近年水库实际造价成本,结合PPI推算得出。洪水调蓄水库单位库容的工程造价元/(m3·a)水库单位库容的运营成本元/(m3·a)水环境净化净化COD元/t分别计算污水处理厂对污染处理价格和国内排污权交易实际市场价取中间数。净化氨氮元/t净化总磷元/t空气净化净化二氧化硫元/t取全国排污权交易中心成交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市场交易价格,取中位数,利用历年可比价因素进行综合衡量。净化氮氧化物元/t固碳碳交易价格元/t根据全国碳交易试点的年成交额与年成交量,得到各试点年均交易价格,然后取中位数得到均价,再利用可比价因素综合衡量。释氧氧气价格元/t考虑到氧气总体量较大,采用工业用氧价格。气候调节电价元/kWh根据安徽省电网销售电价表中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平均数取数。DB3410/T12—202113附录B(资料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参数补充B.1水产品核算参数B.1.1本地水源价值核算方法本地用水主要包含居民用水、工商业用水、农业用水,本地用水的功能量,按公式(B1)核算:𝑌𝑌𝑏𝑏𝑏𝑏=𝑌𝑌𝑗𝑗+𝑌𝑌𝑔𝑔+𝑌𝑌𝑛𝑛··················(B1)式中:𝑌𝑌𝑏𝑏𝑏𝑏——黄山市本地用水量,单位为吨每年(吨/a);𝑌𝑌𝑗𝑗——居民用水总量,单位为吨(t);𝑌𝑌𝑔𝑔——工商业用水总量,单位为吨(t);𝑌𝑌𝑛𝑛——农业用水总量,单位为吨(t),此处为评估量。本地用水价值,按公式(B2)核算:𝑉𝑉𝑏𝑏𝑏𝑏=𝑉𝑉𝑗𝑗+𝑉𝑉𝑔𝑔+𝑉𝑉𝑛𝑛··················(B2)其中𝑉𝑉𝑗𝑗=𝛼𝛼𝑗𝑗×𝑌𝑌𝑗𝑗𝑉𝑉𝑔𝑔=𝛼𝛼𝑔𝑔×𝑌𝑌𝑔𝑔𝑉𝑉𝑛𝑛=𝛼𝛼𝑛𝑛×𝑌𝑌𝑛𝑛式中:𝑉𝑉𝑏𝑏𝑏𝑏——本地用水资源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𝑗𝑗——居民用水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𝑔𝑔——工商业用水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𝑉𝑉𝑛𝑛——农业用水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𝑌𝑌𝑗𝑗——居民用水总量,单位为吨(t);𝑌𝑌𝑔𝑔——工商业用水总量,单位为吨(t);𝑌𝑌𝑛𝑛——农业用水总量,单位为吨(t),此处为评估量;𝛼𝛼𝑗𝑗——居民用水价,单位为元每吨(元/t);𝛼𝛼𝑔𝑔——工商业用水价,单位为元每吨(元/t);𝛼𝛼𝑛𝑛——农业用水价,单位为元每吨(元/t),此处为评估价值。B.1.2向下游地市供水价值核算方法黄山市向下游流域提供水源价值,按公式(B3)核算𝑉𝑉𝑤𝑤𝑤𝑤=𝑌𝑌𝑤𝑤×𝑃𝑃𝑤𝑤····················(B3)式中:𝑉𝑉𝑤𝑤𝑤𝑤——向下游提供水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𝑌𝑌𝑤𝑤——年均流出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𝑃𝑃𝑤𝑤——水质提升成本,单位为元每立方米(元/m3);B.2水源涵养核算参数B.2.1年地表径流量年地表径流量,按公式(B4)核算:𝑅𝑅𝑖𝑖=𝑃𝑃𝑖𝑖×𝛼𝛼𝑖𝑖···················(B4)DB3410/T12—202114式中:𝑅𝑅𝑖𝑖——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地表径流量,单位为毫米每年(mm/a);𝑃𝑃𝑖𝑖——第i类生态系统的年产流降水量,单位为毫米每年(mm/a);𝛼𝛼𝑖𝑖——第i类生态系统的平均地表径流系数。B.3土壤保持核算参数B.3.1降雨侵蚀力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按公式(B5)核算:𝑅𝑅=∑𝑅𝑅𝑘𝑘����24𝑘𝑘=1···················(B5)𝑅𝑅�=1𝑛𝑛∑∑�𝛼𝛼×𝑃𝑃𝑖𝑖,𝑗𝑗,𝑘𝑘𝛽𝛽�𝑚𝑚𝑗𝑗=0𝑛𝑛𝑖𝑖=1················(B6)式中:𝑅𝑅𝑘𝑘����——第𝑘𝑘个半月的降雨侵蚀力,单位:MJ•mm/(hm2•h•a);𝑘𝑘——一年中24个半月;𝑖𝑖——所用降雨资料的年份,i=1,2,…,n;𝑗𝑗——第𝑖𝑖年第𝑘𝑘个半月侵蚀性降雨日的天数,j=0,1,…,m;𝑃𝑃𝑖𝑖,𝑗𝑗,𝑘𝑘——第𝑖𝑖年第𝑘𝑘个半月第𝑗𝑗个侵蚀性日降雨量,单位为毫米(mm);𝛼𝛼——反映冷暖季雨型特征的模型参数,暖季为0.3937,冷季为0.3101;𝛽𝛽——1.7265;𝑛𝑛——所用降雨资料的年份数;𝑚𝑚——第𝑖𝑖年第𝑘𝑘个半月侵蚀性降雨日总天数。采用前3年黄山降雨数据进行测算。B.3.2坡长因子与坡度因子坡长因子与坡度因子,分别按公式(B7)、(B10)核算:𝐿𝐿=�𝜆𝜆22.13�𝑚𝑚···················(B7)𝑚𝑚=𝛽𝛽(1+𝛽𝛽)⁄··················(B8)𝛽𝛽=(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𝜃𝜃0.089⁄)[3.0×(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𝜃𝜃)0.8+0.56]⁄···········(B9)𝑆𝑆=�10.8×sinθ+0.03θ<5.1416.8×sinθ−0.55.14≤θ<10.2021.91×sinθ−0.9610.20≤θ<28.819.5988θ≥28.81········(B10)式中:𝑚𝑚——坡长指数;𝜃𝜃——坡度,单位为度(°);𝜆𝜆——坡长,单位为米(m):𝐿𝐿——坡长因子;𝑆𝑆——坡度因子。DB3410/T12—202115B.3.3土壤可蚀性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按公式(B11)核算:𝐾𝐾=0.1317×(−0.01383+0.51575𝐾𝐾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B11)𝐾𝐾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0.2+0.3𝑒𝑒𝑒𝑒𝑒𝑒�−0.0256𝑚𝑚𝑠𝑠�1−𝑚𝑚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100���×�𝑚𝑚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𝑚𝑚𝑐𝑐+𝑚𝑚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0.3×�1−0.25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exp(3.72−2.95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1−0.7(1−𝑚𝑚𝑠𝑠/100{(1−𝑚𝑚𝑠𝑠/100)+𝑒𝑒𝑒𝑒𝑒𝑒[−5.51+22.9(1−𝑚𝑚𝑠𝑠/100)]})}········(B12)式中:𝐾𝐾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𝐸——采用EPIC模型计算得到的土壤可蚀性值,单位:t·ℎ𝑚𝑚2·h/(ℎ𝑚𝑚2·MJ·mm);𝑚𝑚𝑐𝑐——钻粒(<0.002mm)的含量,单位为百分比(%);𝑚𝑚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粉粒(0.002-0.05mm)的含量,单位为百分比(%);𝑚𝑚𝑠𝑠——砂粒(0.05-2mm)的含量,单位为百分比(%);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𝑜——有机碳的含量,单位为百分比(%)。B.3.4植被覆盖因子植被覆盖因子𝐶𝐶采用植被覆盖度计算得到,按公式(B13)核算。植被覆盖度𝑓𝑓基于植被指数NDVI数据计算得到,按公式(B14)核算𝐶𝐶=�1𝑓𝑓=006508−0.3436𝑙𝑙𝑙𝑙𝑙𝑙0<𝑓𝑓≤78.3%0𝑓𝑓>78.3%········(B13)𝑓𝑓=(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𝑚𝑚𝑚𝑚𝑚𝑚−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B14)式中:𝐶𝐶——植被覆盖因子;𝑓𝑓——植被覆盖度,单位为百分比(%);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𝑠——纯裸土象元的NDVI值;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𝑁𝑚𝑚𝑚𝑚𝑚𝑚——纯植被象元的NDVI值;B.4洪水调蓄核算参数B.4.1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量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量,按公式(B15)核算:𝐶𝐶𝑓𝑓𝑓𝑓=∑(𝑃𝑃𝑖𝑖−𝑅𝑅𝑓𝑓𝑓𝑓)𝑛𝑛𝑖𝑖=1×𝐴𝐴𝑖𝑖×10−3·············(B15)𝑅𝑅𝑓𝑓𝑓𝑓=𝑃𝑃𝑖𝑖×𝛽𝛽𝑖𝑖··················(B16)式中:𝐶𝐶𝑓𝑓𝑓𝑓——森林、灌丛、草地洪水调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𝑃𝑃𝑖𝑖——年暴雨降雨量,单位为毫米每年(mm/a);𝑅𝑅𝑓𝑓𝑓𝑓——年暴雨径流量,单位为毫米(mm/a);𝐴𝐴𝑖𝑖——第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𝛽𝛽𝑖𝑖——第i类生态系统平均地表暴雨径流系数;𝑛𝑛——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DB3410/T12—202116B.4.2湖泊洪水调蓄量湖泊洪水调蓄量的计算方法如下(有两种方法,根据资料数据可取得性选择):——适用于具体一个湖泊洪水调蓄量的核算。根据湖泊水文学过程,通过湖泊入湖、出湖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计算湖泊在某一段时间内洪水调蓄量,按公式(B17)核算:𝐶𝐶1𝑐𝑐=∫(𝑄𝑄𝐼𝐼−𝑄𝑄0)𝑑𝑑𝑑𝑑(𝑄𝑄𝐼𝐼>𝑄𝑄0)𝑡𝑡2𝑡𝑡1··············(B17)式中:𝐶𝐶𝑙𝑙𝑙𝑙——湖泊洪水调蓄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𝑄𝑄𝐼𝐼——入湖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𝑚𝑚3/s);𝑄𝑄0——出湖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𝑚𝑚3/s);𝑡𝑡1和𝑡𝑡2——核算起止时间。——适用于无监测数据情况下多个湖泊洪水调蓄量的核算。根据《中国湖泊志》,将全国湖泊划分为东部平原、蒙新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北平原与山区5个湖区,其中,东部平原湖区的湖泊洪水调蓄量,按公式(B18)核算:𝐶𝐶1𝑐𝑐=𝑒𝑒4.924×𝐴𝐴1.128×3.19×104············(B18)式中:𝐶𝐶𝑙𝑙𝑙𝑙——湖泊洪水调蓄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A——湖泊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B.4.3沼泽洪水调蓄量沼泽洪水调蓄量,按公式(B19)核算:𝐶𝐶𝑚𝑚𝑚𝑚=𝐶𝐶𝑠𝑠𝑠𝑠𝑠𝑠+𝐶𝐶𝑠𝑠𝑠𝑠··················(B19)式中:𝐶𝐶𝑠𝑠𝑠𝑠𝑠𝑠——沼泽土壤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𝐶𝐶𝑠𝑠𝑠𝑠——沼泽地表滞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沼泽土壤蓄水量,按公式(B20)核算:𝐶𝐶𝑆𝑆𝑆𝑆𝑆𝑆=𝑆𝑆×ℎ×𝜌𝜌×(𝐹𝐹−𝐸𝐸)×10−2/𝜌𝜌𝑤𝑤·············(B20)式中:𝐶𝐶𝑠𝑠𝑠𝑠𝑠𝑠——沼泽土壤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𝑆𝑆——沼泽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ℎ——沼泽土壤蓄水深度,单位为米每年(m/a);𝜌𝜌——沼泽土壤容重,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3);𝐹𝐹——沼泽土壤饱和含水率,单位为百分比(%);𝐸𝐸——沼泽洪水淹没前的自然含水率,单位为百分比(%);𝜌𝜌𝑤𝑤——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3)。沼泽地表滞水量,按公式(B21)核算:𝐶𝐶𝑠𝑠𝑠𝑠=𝑆𝑆×𝐻𝐻···················(B21)式中:𝐶𝐶𝑠𝑠𝑠𝑠——沼泽地表滞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𝑆𝑆——沼泽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𝐻𝐻——沼泽地表滞水高度,单位为米每年(m/a)。DB3410/T12—202117B.4.4水库洪水调蓄量水库洪水调蓄量,按公式(B22)核算:𝐶𝐶𝑟𝑟𝑟𝑟=𝐶𝐶𝑓𝑓𝑓𝑓𝑓𝑓···················(B22)式中:𝐶𝐶𝑟𝑟𝑟𝑟——水库洪水调蓄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𝐶𝐶𝑓𝑓𝑓𝑓𝑓𝑓——大中型水库防洪库容,单位为立方米(m3)。B.5气候调节核算参数B.5.1植被蒸腾量和水面蒸发量植被蒸腾量和水面蒸发量,分别按公式(B23)、(B24)核算:𝐸𝐸𝑝𝑝𝑝𝑝=∑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𝑖𝑖×𝑆𝑆𝑖𝑖×𝐷𝐷×106(3600×𝑟𝑟)⁄𝑛𝑛𝑖𝑖=1············(B23)𝐸𝐸𝑤𝑤𝑤𝑤=𝐸𝐸𝑊𝑊×𝑞𝑞×𝜌𝜌×1033600⁄+𝐸𝐸𝑊𝑊×𝑦𝑦············(B24)式中:𝐸𝐸𝑝𝑝𝑝𝑝——植被蒸腾消耗的能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𝐸𝐸𝑤𝑤𝑤𝑤——水面蒸发消耗的能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𝐸𝐸𝐸𝐸𝐸𝐸𝑖𝑖——第𝑖𝑖类生态系统单位面积蒸腾消耗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每天(kJ/(m2•d));𝑆𝑆𝑖𝑖——第𝑖𝑖类生态系统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𝑟𝑟——空调能效比,取值3.0;𝐷𝐷——空调开放天数,单位为天(d);𝐸𝐸𝑊𝑊——水面蒸发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𝜌𝜌——水的密度,即1g/cm3;𝑞𝑞——挥发潜热,即蒸发1克水所需要的热量,单位为焦每克(J/g);𝑦𝑦——加湿器将1立方米水转化为蒸汽的耗电,单位为千万时每立方米(kWh/m3);𝑛𝑛——核算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数量。B.6康养服务核算参数B.6.1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住院、死亡人数变化量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变化量,按公式(B25)核算;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变化量,按公式(B26)核算;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变化量,按公式(B27)核算。𝑁𝑁𝑜𝑜𝑜𝑜=𝑃𝑃𝑁𝑁×𝛼𝛼×∆𝛼𝛼×∆𝑃𝑃𝑃𝑃10··············(B25)𝑁𝑁ℎ=𝑃𝑃𝑁𝑁×𝛽𝛽×∆𝛽𝛽×∆𝑃𝑃𝑃𝑃10··············(B26)𝑁𝑁𝑑𝑑=∑𝜀𝜀𝑖𝑖×∆𝑖𝑖×𝛾𝛾×𝑃𝑃𝑁𝑁𝑖𝑖···············(B27)式中:𝑁𝑁𝑜𝑜𝑜𝑜——因大气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门诊人数变化,单位为人次每年(人次/a);𝑃𝑃𝑁𝑁——年末常住人口,单位为人(人);𝛼𝛼——我国大中型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年门诊率,单位为百分比(%);∆𝛼𝛼——PM10每变化1μg/m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门诊量变化率,单位为百分比(%);𝑁𝑁ℎ——因大气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人数变化,单位为人次每年(人次/a);𝛽𝛽——我国大中型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年住院率,单位为百分比(%);∆𝛽𝛽——PM10每变化1μg/m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量变化率,单位为百分比(%);𝑁𝑁𝑑𝑑——因PM10、PM2.5、O3浓度变化而带来的死亡人数变化,单位为人每年(人/a);DB3410/T12—202118𝑖𝑖——大气污染物类型,i=PM10,PM2.5,O3;𝜀𝜀𝑖𝑖——污染物浓度每变化1μg/m3所对应的死亡风险变化率,单位为百分比(%);∆𝑖𝑖——各污染物与二级标准年均限值差值,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μg/m3);𝛾𝛾——常住人口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比(%);∆𝑃𝑃𝑃𝑃10——𝑃𝑃𝑃𝑃10的变化量,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μg/m3)。B.6.2未来康养服务计算方法待黄山市康养服务达到一定规模后,康养服务利用康养服务接待机构接待人群的支付意愿进行核算。康养服务的功能量,按康养机构接待的人群数量来核算,按公式(B28)核算:𝑁𝑁a=∑𝑁𝑁𝑎𝑎𝑎𝑎𝑛𝑛𝑖𝑖=1···················(B28)式中:𝑁𝑁𝑎𝑎——康养机构接待总人次,单位:万人次;𝑁𝑁𝑎𝑎𝑎𝑎——第𝑖𝑖个康养机构接待人次,单位:万人次;𝑛𝑛——核算地域康养机构的数量。康养服务的价值量,按公式(B29)核算:𝑉𝑉𝑘𝑘𝑘𝑘=∑𝑁𝑁𝑎𝑎𝑎𝑎𝑛𝑛𝑖𝑖=1×𝛽𝛽𝑖𝑖···················(B29)式中:𝑉𝑉𝑘𝑘𝑘𝑘——康氧服务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𝑛𝑛——康养服务机构数量;𝑁𝑁𝑎𝑎𝑎𝑎——第i个康养服务机构人均支付意愿,单位为元(元);𝛽𝛽𝑖𝑖——第i个康养服务机构年均康养人数,单位为人每年(人/a)。DB3410/T12—202119参考文献[1]DB4403/T141-2021深圳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2]DB33/T2274-2020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陆域生态系统[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M].北京:中国法治出版社,2018[4]欧阳志云,朱春全,杨广斌,等.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概念,核算方法与案例研究[J].生态学报,2013,21(21):6747-67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