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VIP专享VIP免费

ICS 03.120.99
CCS A 0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 T 1608202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2021 - 07 - 06 发布 2021 - 07 -06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608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核算步骤 .......................................................................... 3
5 核算方法 .......................................................................... 5
6 核算参数与基础数据 ............................................................... 18
ICS03.120.99CCSA00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608—202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2021-07-06发布2021-07-06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2/T1608—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核算步骤..........................................................................35核算方法..........................................................................56核算参数与基础数据...............................................................18DB52/T1608—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贵州环境能源交易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显华、王代良、路言斌、赵晨旭、刘盛婵、李英本、黄敏姝、张浩、赵若伊、陈遂、王志强、李果、郭喆、赵飞、牟玉蓉、江志兰、梁世敏、令狐庚。DB52/T1608—2021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术语和定义、核算步骤、核算方法、核算参数与基础数据。本文件适用于所有市(州)、县(市、区)等行政区域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内陆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坝子)、河流阶地等自然地理区域可参考本技术规范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本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582-202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生态系统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根据生态系统组成不同,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3.2生态产品在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的条件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生产及其与人类劳动共同作用下为人类福祉提供的,用以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最终产品或服务。3.3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物质产品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DB52/T1608—202123.4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简称为生态产品总值,是一个地区生态系统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各种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3.5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评估与分析森林、草地、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及其经济价值,包括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实物量核算可以用生态系统功能表现的生态产品与生态服务量表达,如物质产量、水资源量、生物能源量、土壤保持量、水源涵养量、洪水调蓄量、固碳释氧量等;价值量核算借助价格,将不同生态系统产品产量与服务量转化为货币单位来表示产出。3.6物质产品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取的可在市场交换的各种物质产品,如食物、纤维、木材、药物、淡水、装饰材料与其他物质材料等。3.7调节服务生态系统提供改善人类生存与生活环境的惠益,如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大气净化、固碳释氧、气候调节、洪水调蓄、病虫害控制等。3.8土壤保持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地等)通过林冠层、枯落物、根系等各个层次保护土壤、消减降雨侵蚀力,增加土壤抗蚀性,减少土壤侵蚀量、保持土壤的功能。3.9水源涵养生态系统拦截滞蓄降水,增强土壤下渗、蓄积,涵养土壤水分、调节暴雨径流和补充地下水,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功能。3.10水质净化湖泊、河流、沼泽等水域湿地生态系统吸附、降解、转化水体污染物,净化水环境的功能。DB52/T1608—202133.11大气净化生态系统吸收、过滤、阻隔和分解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净化空气污染物,改善大气环境的功能。此外,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树冠及植物枝叶尖端放电、叶片光合作用形成的光电效应等使大气中产生大量负氧离子,提高空气质量。3.12固碳释氧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固定碳素、释放氧气以及岩石固定碳素的功能。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CO2)和氧气(O2)的动态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13气候调节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蒸腾、水面蒸发过程吸收太阳能,降低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人居环境舒适程度的生态功能。3.14洪水调蓄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和水库等人工生态系统所特有的生态结构能够吸纳大量的降水和过境水,调蓄洪水,以缓解洪水造成的威胁和损失的功能。3.15病虫害控制生态系统通过提高物种多样性水平增加天敌数量,降低植食性昆虫的种群数量的功能。3.16文化服务人类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休闲娱乐和美学体验从生态系统获得的非物质惠益。4核算步骤4.1核算范围与对象4.1.1核算范围:核算区域可以是行政区域,如市(州)、县(市、区)、乡镇等,也可以是功能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系统或生态地理单元,如一片森林、一个湖泊或不同尺度的流域,以及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组合而成的地域单元。核算时间一般以某一年为单位。4.1.2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调查分析核算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与分布情况,确定核算单元,绘制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图。DB52/T1608—202144.2编制核算指标体系核算指标体系见表1。表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指标体系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核算内容价值核算方法1物质产品农业产品农业产品产值市场价值法2林业产品林业产品产值市场价值法3畜牧业产品畜牧业产品产值市场价值法4渔业产品渔业产品产值市场价值法5淡水资源用水量产值市场价值法6生态能源水电产值、薪柴利用值、沼气价值等市场价值法7调节服务土壤保持减少面源污染价值替代成本法降低土地废弃价值替代成本法减少泥沙淤积价值替代成本法保持土壤肥力价值替代成本法8水源涵养水源涵养价值影子工程法9水质净化水质净化价值替代成本法10大气净化吸收污染物价值替代成本法滞尘价值替代成本法负氧离子产生价值替代成本法11固碳释氧固碳价值替代成本法释氧价值替代成本法12气候调节植物蒸腾价值替代成本法水面蒸发价值替代成本法13洪水调蓄洪水调蓄价值影子工程法14病虫害控制病虫害控制价值防护费用法15文化服务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价值旅游收入法4.3收集整理核算数据基于核算指标体系,按照第6章执行。收集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所需要的相关文献资料、观测、统计等信息数据以及基础地理图件,开展必要的实地观测调查,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及参数本地化。4.4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4.4.1选择科学合理、符合核算区域特点的实物量核算方法与技术参数,根据确定的核算基准时间,核算各类生态产品的实物量。4.4.2根据生态产品实物量,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方法,核算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无法获得核算年份价格数据时,利用已有年份数据,按照价格指数进行折算。DB52/T1608—202155核算方法5.1物质产品价值5.1.1生态系统农业产品、林业产品、畜牧业产品、渔业产品、淡水资源、生态能源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评估。计算方法见公式(1):1npiiiiVEpC…………………….…………(1)式中:pV——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iE——第i类生态系统物质产品的产量,单位为吨每年(t·a-1);ip——第i类生态系统物质产品的价格,单位为元每吨(元·t-1);iC——第i类物质产品人工维护和投入的成本,单位为元每年(元·a-1);i——生态系统物质产品:农业产品、林业产品、畜牧业产品、渔业产品、水资源、生物能源等。5.1.2水电资源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核算,其计算方法见公式(2):eeeVEP…………………….…………(2)式中:eV——水电资源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eE——发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eP——水电价格,单位为元每千瓦时(元·kWh-1)。5.2调节服务价值5.2.1土壤保持价值5.2.1.1土壤保持实物量选用土壤保持量,即生态系统减少的土壤侵蚀量(潜在土壤侵蚀量与现实土壤侵蚀量的差值)作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的评价指标。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计算潜在土壤侵蚀量和现实土壤侵蚀量,计算方法见公式(3):(1)(1)sARKLSCP………………...……(3)式中:SA——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量,单位为吨每年(t·a-1);R——降雨侵蚀力因子,用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指数表示,单位为兆焦毫米每公顷每小时(MJ·mm·hm-2·h-1);K——土壤可蚀性因子,单位为吨小时每兆焦每毫米(t·h·MJ-1·mm-1);LS——坡度坡长因子,无量纲;DB52/T1608—20216C——管理与覆盖因子,无量纲,介于0~1之间;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无量纲,介于0~1之间;——石漠化因子,无量纲,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石漠化情况分别赋值。5.2.1.2土壤保持价值量5.2.1.2.1土壤保持价值主要包括减少面源污染、减少土地废弃、减少泥沙淤积、保持土壤肥力四个方面。采用替代成本法评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4):123scbsssVVVV+V………..………………(4)式中:scV——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bV——减少面源污染的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1sV——减少土地废弃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2sV——减轻泥沙淤积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3sV——保持土壤肥力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5.2.1.2.2生态系统减少面源污染的经济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5):1nbSiiiVACp……………………..…(5)式中:bV——减少面源污染的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SA——生态系统年土壤保持量,单位为吨每年(t·a-1);iC——土壤中氮、磷平均含量,单位为%(%);ip——环境工程降解氮、磷的成本,单位为元每吨(元·t-1);i——氮、磷。5.2.1.2.3生态系统减少土地废弃的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6):h×P×A=Viss1……………….………(6)式中:1sV——减少土地废弃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SA——生态系统年土壤保持量,单位为吨每年(t·a-1);Pi——农地、林地平均经济产值,单位为元每平方米(元·m-2);ρ——土壤容重,单位为吨每立方米(t·m-3);h——土壤平均厚度,单位为米(m)。DB52/T1608—202175.2.1.2.4生态系统减少泥沙淤积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7):224%ssSpVA………………..………(7)式中:2sV——减轻泥沙淤积的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SA——生态系统年土壤保持总量,单位为吨每年(t·a-1);sp——水库清淤工程费用,单位为元每立方米(元·m-3);——土壤容重,单位为吨每立方米(t·m-3)。24%——土壤侵蚀流失泥沙淤积比例。按照我国主要流域的泥沙运动规律,全国土壤侵蚀的泥沙24%淤积于水库、河流、湖泊。5.2.1.2.5生态系统保持土壤肥力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8):31nssiiisccciVACkPACPf…………...………(8)式中:3sV——保持土壤肥力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SA——生态系统年土壤保持量,单位为吨每年(t·a-1);iC——土壤中氮、磷、钾的平均含量,单位为%(%);ik——土壤保持的养分(氮、磷、钾)折算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的折算系数;iP——化肥(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价格,单位元每吨(元·t-1);cC——土壤中有机质平均含量,单位为%(%);cP——薪柴的机会成本价格,单位为元每吨(元·t-1);cf——薪柴转化为有机质的系数,取值0.5。i——氮、磷、钾等;n——土壤中养分元素种类。5.2.2水源涵养价值5.2.2.1水源涵养实物量5.2.2.1.1选用水源涵养量作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指标。采用InVEST水源涵养月模型计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模型包括产水量模块和水源涵养模块。5.2.2.1.2产水量模块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基于气候、地形和土地利用数据计算每个栅格的径流量,计算方法见公式(9):,(1)xjjxxxAETYPP…………..……………(9)DB52/T1608—20218式中:,jxY——月产水量,单位为毫米(mm);AETxj——土地利用类型j上栅格单元x的实际月平均蒸散发量,单位为毫米(mm);Px——栅格单元x的逐日平均降雨量,单位为毫米(mm)。5.2.2.1.3实际月平均蒸散发量与降雨量的比值计算方法见公式(10):xjxjxxjxxxjRRRPAET/111…………..……………(10)5.2.2.1.4潜在蒸发量与降雨量的比值计算方法见公式(11):xxjPETkR0…………..……………(11)式中:xjR——土地利用类型j上栅格单元x的干燥指数,无量纲,定义为潜在蒸发量与降雨量的比值;k——作物系数,是不同发育期中作物蒸散量ET与潜在蒸发量ET0的比值,无量纲;0ET——潜在蒸发量,单位为毫米(mm),根据FAO56Penman-Monteith计算;x——修正植被年可利用水量与预期降雨量的比值,无量纲。5.2.2.1.5修正植被年可利用水量与预期降雨量的比值计算方法见公式(12):xxxPAWCZ………………………(12)式中:Z——Zhang系数,无量纲,表征自然气候—土壤性质的非物理参数;xAWC——可利用水,单位为毫米(mm)。5.2.2.1.6可利用水计算方法见公式(13):(,)xxxxAWCMINMaxSoilDepthRootDepthPAWC……(13)式中:MaxSoilDepthx——最大土壤深度,单位为厘米(cm);RootDepthx——根系深度,单位为厘米(cm);PAWCx——植被可利用水,单位为毫米(mm)。5.2.2.1.7月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计算方法见公式(14):2490.91(1)(1,)3300(,)sateTIKRMinMinMinYVelocity…(14)DB52/T1608—20219式中:eR——月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3);Velocity——流速系数,无量纲;TI——地形指数,无量纲;satK——土壤饱和导水率,无量纲;Y——产水量,单位为毫米(mm)。5.2.2.1.8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实物量计算方法见公式(15):12zeii=11000RSR………………………(15)式中:zR——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实物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1);S——生态系统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eiR——月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单位为毫米(mm);i——月份,1~12月。5.2.2.2水源涵养价值量水源涵养价值主要为生态系统蓄水保水的经济价值。采用影子工程法评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16):wzwzVRpRf………………………(16)式中:wV——水源涵养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zR——水源涵养实物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1);wp——建设单位库容水库的投资(占地拆迁补偿、工程造价、维护费等)价格,单位为元每立方米(元·m-3),参考GB/T38582确定平均水库库容造价;f——水价,单位为元每立方米(元·m-3)。5.2.3水质净化价值5.2.3.1水质净化实物量选用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水体污染物净化量作为水质净化功能的评价指标。湿地生态系统湖泊、河流、沼泽等水域水体污染物净化量的计算方法见公式(17):1nwpiiQQ………………………(17)式中:wpQ——水体污染物净化量,单位为吨每年(t·a-1);DB52/T1608—202110iQ——第i类水体污染物排放量,包括COD、氨氮、总氮、总磷等,单位为吨每年(t·a-1);i——水体污染物种类,COD、氨氮、总氮、总磷等;n——水体污染物类别的数量。5.2.3.2水质净化价值量采用替代成本法评估湿地生态系统吸附、降解、转化水体污染物、净化水环境功能的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18):1nwpiiiVQp…………...…………(18)式中:wpV——水质净化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iQ——第i类污染物排放量,包括COD、氨氮、总氮、总磷等,单位为吨每年(t·a-1);ip——第i类水质污染物处理成本,单位为元每吨(元·t-1);i——水体污染物种类,COD、氨氮、总氮、总磷;n——水体污染物类别的数量。5.2.4大气净化价值5.2.4.1大气净化实物量5.2.4.1.1生态系统大气净化功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净化和提供负氧离子两方面。选用大气污染物净化量(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作为大气污染物净化功能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见公式(19):1napiiQQ………………………(19)式中:apQ——生态系统大气污染物净化量,单位为吨每年(t·a-1);iQ——第i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单位为吨每年(t·a-1);i——大气污染物类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n——大气污染物类别的数量。5.2.4.1.2森林能够产生更多的负氧离子,提高空气环境质量。选用负氧离子产生量作为提供负氧离子功能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见公式(20):155.25610ffQAHGL………………………(20)式中:fG——林分年提供负氧离子个数,单位为个每年(个·a-1);fQ——林分负氧离子浓度,单位为个每立方厘米(个·cm-3);A——林分面积,单位公顷(hm2);DB52/T1608—202111H——林分高度,单位为米(m);L——负氧离子寿命,单位为分钟(min);5.256×1015——时间单位换算系数。5.2.4.2大气净化价值量5.2.4.2.1采用替代成本法评估生态系统的大气净化价值,即生态系统净化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以及提供负氧离子产生的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21):aapfVVV………………………(21)式中:aV——生态系统大气净化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apV——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净化的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fV——提供负氧离子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5.2.4.2.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净化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22):1napiiiVQp…………….…..……(22)式中:apV——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净化的价值,单位为元(元·a-1);iQ——第i类大气污染物净化量,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单位为吨每年(t·a-1);ip——第i类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成本,单位为元每吨(元·t-1);i——大气污染物类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5.2.4.2.3产生负氧离子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23):155.25610600fffAHKQVL…………..…(23)式中:fV——产生负氧离子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A——林分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H——林分高度,单位为米(m);fK——负氧离子生产价格,单位为元每1018个(元·10-18个);fQ——负氧离子浓度,单位为个每立方厘米(个·cm-3);L——负氧离子寿命,单位为分钟(min);5.256×1015——时间单位换算系数。DB52/T1608—2021125.2.5固碳释氧价值5.2.5.1固碳释氧实物量选用二氧化碳固定量作为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见公式(24):244()12COQFCSGCSWCSCSC+SCKARST….(24)式中:2COQ——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CO2·a-1);FCS——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GCS——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WCS——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CSC——农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SCKARST——岩石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44/12——二氧化碳转化系数。5.2.5.2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法: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可以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来衡量,其值为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与异氧呼吸消耗碳量差值,计算方法见公式(25):sPSRFNPC………………………(25)式中:FCS——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NPP——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sR——异氧呼吸消耗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b)固碳系数法:计算方法见公式(26):1ffFCSFCSRA+………………………(26)式中:FCS——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FCSR——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单位为吨碳每平方公里每年(tC·km-2·a-1);fA——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f——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系数,单位为吨碳每平方公里每年(tC·km-2·a-1)。DB52/T1608—2021135.2.5.3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量计算方法见公式(27):gGSCSGSRA………………………(27)式中:GSCS——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GSR——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单位为吨碳每平方公里每年(tC·km-2·a-1);gA——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5.2.5.4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计算方法见公式(28):niwii=1WCSWCSRA………………………(28)式中:WCS——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iWCSR——第i种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单位为吨碳每平方公里每年(tC·km-2·a-1);wiA——第i种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5.2.5.5农田生态系统固碳量计算方法见公式(29):11/niiiii=CSCC-MPH………………………(29)式中:CSC——农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iC——第i类农作物的含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平方公里每年(tC·km-2·a-1);iM——第i类农作物的含水量,单位为%(%);iP——第i类农作物的经济产量,单位为吨每年(t·a-1);iH——第i类农作物的经济系数,无量纲。5.2.5.6岩溶固碳量计算方法见公式(30):21.98karstSCKARST=A………………………(30)式中:SCKARST——岩溶固碳量,单位为吨碳每年(tC·a-1);DB52/T1608—202114karstA——岩溶地区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21.98——岩溶地区固碳速率,单位为吨每平方公里每年(t·km-2·a-1)。5.2.5.7生态系统释氧量选用释氧量作为生态系统释氧功能的评价指标,生态系统释氧量计算方法见公式(31):232()12OQFCSGCSWCSCSC…………..………(31)式中:2OQ——氧气释放量,单位为吨每年(tO2·a-1);FCS——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1);GCS——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1);WCS——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1);CSC——农田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a-1);32/12——氧气转化系数,无量纲。5.2.5.8固碳释氧价值量5.2.5.8.1采用替代成本法评估生态系统的固碳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32):222COCOCOVQp………………………(32)式中:2COV——生态系统固碳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2COQ——生态系统固碳量,单位为吨每年(tCO2·a-1);2COp——固碳价格采用造林成本,单位为元每吨(元·t-1)。5.2.5.8.2采用替代成本法评估生态系统的释氧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33):222OOOVQp………………………(33)式中:2OV——释放氧气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2OQ——释放氧气量,单位为吨每年(tO2·a-1);2Op——工业制氧价格,单位为元每吨(元·t-1)。5.2.6气候调节价值5.2.6.1气候调节实物量5.2.6.1.1选用生态系统蒸腾蒸发消耗的能量作为生态系统气候调节功能的评价指标,包括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的植被蒸腾能量以及湿地、湖泊等水面蒸发能量。植被蒸腾能量计算方法见公式(34):DB52/T1608—20211591102450neco0iciii=EQ=ETKA……………….……(34)式中:EQeco——植被蒸腾耗能,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每天(KJ·m-2·d-1);ET0i——植被潜在蒸腾量,单位为毫米(mm),根据FAO56Penman-Monteith计算;ciK——作物系数,无量纲;i——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Ai——第i类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2450——转换系数,毫米转换为千焦每平方米。5.2.6.1.2水面蒸发能量计算方法见公式(35):901102450nwaterwaterwateri=EQ=ETKA…….………(35)式中:EQwater——水面蒸发耗能,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每天(KJ·m-2·d-1);ET0——水面潜在蒸发量,单位为毫米(mm);根据FAO56Penman-Monteith计算;waterK——水面蒸发系数,无量纲;Awater——水面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2450——转换系数,毫米转换为千焦每平方米。5.2.6.2气候调节价值量5.2.6.2.1采用替代成本法评估生态系统的气候调节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36):climppweV=V+V………………………(36)式中:climV——气候调节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1);ppV——植被蒸腾的气候调节价值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1);weV——水面蒸发的气候调节价值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1)。5.2.6.2.2植被气候调节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37):136002necoiippeEQSdVPR…………………(37)式中:ppV——植被气候调节价值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1);ecoEQ——植被单位面积蒸腾耗能,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每天(kJ·m-2·d-1);DB52/T1608—202116iS——植被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d——区域空调开放天数(区域最高气温≥26℃的天数),单位为天(d);R——空调能效比,取值为3.0;eP——电价,单位为元每千瓦时(元·kWh-1)。5.2.6.2.3水面蒸发气候调节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38):1000()36002450wewaterrewateEQVEQqP………(38)式中:weV——水面蒸发气候调节价值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1);waterEQ——水面蒸发量,单位为立方米(m3);q——水的汽化潜热,取值为2450J·g-1;——加湿器将1m3水转化为蒸汽的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eP——电价,单位为元每千瓦时(元·kWh-1)。5.2.7洪水调蓄价值5.2.7.1洪水调蓄实物量5.2.7.1.1选用生态系统可调蓄水量作为生态系统洪水调蓄功能的评价指标,采用以下方法。a)径流曲线法(SCS-CN):土壤蓄水是生态系统重要的调节功能,土壤蓄水能力强的区域有缓解洪水的能力,根据生态系统暴雨径流量与裸地暴雨径流量的差值作为生态系统洪水调蓄量,其计算公式见(39):SPSPQevev8.0)2.0(2………………………(39)式中:Q——暴雨(次降雨量≥50mm)产流量,单位为毫米(mm);evP——暴雨(次降雨量≥50mm)降雨量,单位为毫米(mm);S——初损,单位为毫米(mm)。254/25400CNS………………………(40)式中:S——初损,单位为毫米(mm);CN——径流曲线系数,介于0~100,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结合SCS手册确定CN值。b)洪水调蓄法:森林、灌丛、草地的可调蓄水量计算方法见公式(41):DB52/T1608—2021171n3viiiiC=P1-A10………………………(41)式中:vC——森林、灌丛、草地的可调蓄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万m3·a-1);iP——暴雨降雨量(次降雨量≥50mm),单位为毫米每年(mm·a-1);i——第i类生态系统平均暴雨地表径流系数;iA——第i类生态系统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湖泊的可调蓄水量计算方法见公式(42):lnlnlC=0.927A4.904………………………(42)式中:lC——湖泊的可调蓄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万m3·a-1);A——湖泊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沼泽的可调蓄水量计算方法见公式(43):………………………(43)式中:mC——沼泽可调蓄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万m3·a-1);S——沼泽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h——沼泽土壤蓄水深度,单位为米每年(m·a-1);m——沼泽土壤容重,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3);s——沼泽土壤饱和含水量,单位为%(%);b——沼泽洪水淹没前土壤含水量,单位为%(%)。w——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米(g·m-3);H——地表滞水高度,单位为米每年(m·年-1);水库的可调蓄水量计算方法见公式(44):rrscC=C………………………(44)式中:rC——水库可调蓄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万m3·a-1);rscC——水库防洪库容,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万m3·a-1)。5.2.7.2洪水调蓄价值量采用影子工程法评估生态系统的洪水调蓄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45):DB52/T1608—202118()fvlrmwVCCCCp………………………(45)式中:fV——洪水调蓄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vC——森林、灌丛、草地的可调蓄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万m3·a-1);lC——湖泊可调蓄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万m3·a-1);rC——水库可调蓄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万m3·a-1);mC——沼泽可调蓄水量,单位为万立方米每年(万m3·a-1);wp——建设单位库容水库的投资价格,单位为元每立方米(元·m-3)。5.2.8病虫害控制价值采用防护费用法评估病虫害控制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46):pforestpEAP………………………(46)式中:Ep——森林病虫害控制的价值,单位为元每年(元·a-1);forestA——有林地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Pp——全国单位面积有林地病虫害控制的价格,单位为元每平方公里每年(元·km-2·a-1)。5.3文化服务价值选用生态旅游价值作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采用旅游收入法评估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价值,计算方法见公式(47):1ntii=VN………………………(47)式中:tV——生态旅游价值总量,单位为元每年(元·a-1);iN——单个景区年旅游收入,单位为元每年(元·a-1);i——景区数量,单位为个(个)。6核算参数与基础数据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参数与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省、市(州)、县(区)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或观测数据及实际调查获取,详见表2。DB52/T1608—202119表2GEP核算所需主要参数与基础数据清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所需数据数据生产方式物质产品农业产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数据林业产品林业产品产量统计数据畜牧业产品畜牧业产品产量统计数据渔业产品渔业产品产量统计数据淡水资源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用水量统计数据生态能源水电发电量、薪柴使用量、沼气等统计或调查数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所需数据数据生产方式调节服务土壤保持降雨侵蚀力观测数据土壤可蚀性因子模型数据坡长因子调查数据坡度因子调查数据覆盖管理因子调查数据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调查数据石漠化因子调查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水源涵养降雨量观测数据气温观测数据相对湿度观测数据辐射观测数据风速观测数据作物系数推荐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土壤饱和导水率模型数据土壤养分数据调查数据地形指数地理空间数据各类生态系统面积及分布地理空间数据水质净化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数据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净化量观测数据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及分布地理空间数据大气净化生态系统大气污染物单位面积净化量观测数据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数据负离子寿命观测数据林分面积调查数据林分高度调查数据各类生态系统面积及分布地理空间数据DB52/T1608—202120表2(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所需数据数据生产方式调节服务固碳释氧森林、草地、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地理空间数据NPP调查数据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实验数据农作物的含碳量实验数据农作物的含水量实验数据农作物的经济产量统计数据岩溶区域面积调查数据岩溶固碳速率实验数据气候调节气温观测数据相对湿度观测数据辐射观测数据风速观测数据作物系数推荐参数各类生态系统面积及分布地理空间数据水域面积及分布地理空间数据洪水调蓄降雨量观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土壤渗透性实验数据土壤前期含水量实验数据地形地理空间数据暴雨降雨量观测数据暴雨地表径流系数实验数据各类生态系统面积及分布地理空间数据沼泽地表滞水高度实验数据沼泽土壤蓄水深度实验数据沼泽土壤容重实验数据沼泽土壤饱和含水量实验数据沼泽洪水淹没前土壤含水量实验数据湖泊面积及分布地理空间数据水库防洪库容统计数据病虫害控制有林地面积地理空间数据文化服务生态旅游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名录及分布统计数据景区旅游收入统计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B52/T1608-202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