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所碳中和试点校启动建设
昨天,本市首家碳中和试点校在大兴区第八小学揭牌。该校充分开发利用屋顶闲置空间,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500千瓦,日最高发电量800余千瓦时。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昨天,大兴区第八小学启动建设本市首所碳中和试点校。目前,该校用电已经实现碳中和,后续通过增加屋顶光伏建设面积等方式,可基本实现学校整体的碳中和。
一进楼,墙面上的大屏幕格外吸引人,伴随着学生的介绍,这个智能管理平台的强大功能揭晓:能精确计算水、电、气、热、光伏、厨余垃圾等用量,并统一折算成碳排放量,再与现有节能行为和光伏绿电进行碳抵消。
屏幕上,本年度指标概况一目了然:学校人数1350人,碳汇总量为102572吨,已累计发电116382千瓦时。
“智能垃圾分类站可使用人脸识别登录系统,后台根据投放的垃圾重量自动计算成碳币,发放到学生账户。”学生志愿者介绍,分类站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三类窗口。该设备还支持智能语音交互投递。“一张纸献爱心”智能回收箱的功能更多,除了与碳币平台相连,还与中华慈善总会的爱心平台连接,随时记录学生的爱心行为。
学校楼顶也有玄机。三排太阳能板是光伏发电系统,日最高发电量800余千瓦时,并已接入国家电网,实现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微风发电机在城市微风的情况下即可工作发电。
特别声明:本站资讯内容转载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2023-04-22 22:52:35发表“双碳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345wk.com/article/31.html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